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论文文献阅读笔记

2023-03-14 04: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文献阅读笔记

一、记笔记

1、中心思想、经典句子、精巧的实验方案

中心思想。尽可能用50个字左右,归纳文章(目的、表征手段、主要结论)

在总结概括,abstract,conclusion,discuss里面,可寻。

提炼出中心思想后,文献要记忆的东西并不多。

2、discussion中好的英文句型,要记一下。尤其是英文为母语的作者。

3、任何文献都要记录清楚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这些是引用时必不可少的。

4、极重要的文献,读几遍都不行,要十分熟悉。

5、10-20篇相近的重要文献,可以理出最新的一个或几个专题的进展。

二、四类重要的英文文献

1、本领域核心期刊

2、本领域牛人或主要课题组的文献

3、高引用次数文章

4、写论文时要看的文献。(与自己方向相近,它的引用及引用它的)

三、有效检索文献

检索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学者、通过综述来检索、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影响因子、文章被引用次数)

四、从综述开始

综述有助于认识课题,扩充视野,知道该领域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待解决的问题。

顺序:中文综述,到中文博士论文,到英文综述,到英文期刊。

国内文献综述,是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入口。然后读外文文献,事半功倍。

五、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是全文的窗口和关键信息所在。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看全文。

2、通读全文,争取理解每一句,以句子为单位,第一遍不要查生词(可最后查)。

3、归纳总结,长的文章,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4、确立句子架构,抓住主题。外文文献重视逻辑、推理,抓住主题利于跳过无用信息,节约时间。

5、增加阅读量,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六、提高阅读效率

1、集中时间看文献。可以节约时间,形成整体印象。

2、做好记录和标记。避免重复,浪费时间。

3、阅读顺序。根据目的,调整顺序。通常为abstract,introduction,discussion,result,method。

七、文献整理

1、不同主题,建立不同的文件夹,文件夹名字要简短。几个大写字母为妙。

2、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并区分有用的和没用的。

3、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前面加001,002,003,并追踪重要文献,可以得到线索,尽量不被别人抢先。

八、英文文章写作(读文献的副产品)

1、积累句型,尤其是英文为母语的作者。

2、找3-5篇,技术路线、统计方法与自己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

九、写综述的方法和技巧,期刊文章也可参考

1、构思文章框架。可在纸上记录,开头,第一节,第二节分别写什么以及每部分要引用的文章。以及

一些重要事项,例如图片加标注并获得书面许可,是否对比A\B方法等。

2、开始动笔写初稿。直接动笔写,不要在意细节,先将意思表达清楚,直接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句型。

不确定的地方先用批注标注在一侧,不要打断思路。

3、查看细节、修改语句、插入图片。修改语言表达,让前后通畅。对于引用的文章,要一篇篇地写进

自己的论文,不要多篇都看完了统一写。图片可以是粗略的,后期修改。

4、整理图片、参考文献,通读全文并修改。图片布局、大小、字体字号,单位统一,专业名词缩写一致。

整理参考文献,可直接用谷歌学术中的引用。通读全文,修改细节,语病、段落连贯性、前后文的专业名词

及缩写是否一致等等。

怎么做文献阅读笔记

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 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领域中一些国内外代表性实验室的论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的论文目录,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兴趣的发展、拓展。
4.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如何做阅读笔记呢?
5.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 的方式。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10-20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那么笔记记什么?记录新进展。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6.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论文文献笔记怎么写

在写论文文献笔记的时候,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要去阅读,去理解,把论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想要论证的论点弄清楚之后再去做笔记,这样可能会更加的流畅,更加的有主题一些,因为论文还是在篇幅上比较多的,所以说在理解上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也需要我们反复的阅读,反复的理解推敲之后才能够得出论文中真正想要表达的或者论证的中心内容。所以在写笔记的时候建议不着急下地,先把论文多读两遍,然后再去根据文章的论点和论据去一次的做笔记。

文献笔记怎么写

文献笔记与读书笔记的区别
1. 篇幅大小
书籍一般是长篇大论,洋洋洒洒,相比起来,学术期刊论文对文章篇幅有严格的限制,一般都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相应的,在做阅读笔记时,二者就要有所区别。
对于单篇文献,阅读笔记应该简明扼要,控制笔记篇幅。把握文献阅读的速读、速记原则。
2. 内容深度
普通的读书笔记停留在表面的摘抄记录与读者感想的总结,而对于文献阅读,并不只是简单地对文章中的内容圈圈点点。
文献阅读要有一种钻研的态度,带着问题进去,带着答案出来。要尽可能汲取文章中的营养,在笔记中进行深入分析。
3. 系统强度
虽然文献篇幅短小精悍,但是每篇文献都不是孤立的,纵向上有前期的参考文献,后期的实验跟进;横向上有国内外同一时期相同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
在文献阅读和笔记整理时要做到纵横交错,将相关性强的文章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文献笔记三步走
1. Endnote 文献管理神器
文献阅读的第一步是将铺天盖地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智能文件夹」。Endnote 就是一款文献整理神器,他可以帮你把文献自动整理归纳,解放你的双手!
有了 Endnote,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囤文献了。它将通过关键词、作者、年份等标签将相关的文献整理到一起供你阅读。
将文献导入 Endnote 后,可以在文献阅读中进行高亮标记和注释,做出重点标记和小结,为接下来的笔记整理打好基础。
2. word 版笔记整理
在文献阅读中进行高亮标记和注释后,文章的笔记信息还是碎片式的,需要进一步地总结整理,建议做成 word 版笔记。
在做 word 版笔记时首先要标记好文献的索引,方便日后的查阅。
重要的内容可以翻译成中文,使得总结整理更加方便。
对于泛读的文章,阅读后只需做简短的总结即可。

英文文献阅读时,如何做笔记?

对于最初接触英文文献的人来说,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边读边想”。理论写作使用的英文通常大词长句连篇,生手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读懂字面意思上,而无法像读中文理论那样随时连贯思考,导致读过和没读的感觉差不多

1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2.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   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3.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同样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生态生理学特别关注物种对环境的适应,那么环境条件就是很重要的信息了,如物种的分类地位、生物学习性、地理分布,以及分布区的海拔、气候和植被等等。

不过你不仅要理解内容,更要理解结构,因为结构能帮助你更好地理清思路,理解外国人的逻辑,从而真正地理解文献的内容,要知道外国人的思路很多时候与国人的思路有很大差别,而这些差别往往是导致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理清逻辑关系的同时,也能帮助你加深记忆,因为这不仅仅是翻译,而是将前后的关系搞清楚,那么推导也就不是什么令人困惑的过程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