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月份。延期答辩就是6—7月份。延期答辩原因在于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修改才能参加。
博士要求是3年,一般都是延期1年,最长可以延期到6年,但是如果时间再延长就基本毕不了业了。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
申请条件:
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1.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课程考试成绩合格;
2.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的课题研究任务;
3.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期间按学校规定发表的学术论文;
4.博士学位论文。
二、延期或提前答辩
1.博士生学习期限超过三年者,均应办理延期手续。延期至四年以内的,其手续在所在系办理,延期答辩者须持由导师签署意见的书面申请,到所在系领取《博士生延期申请》四联单,经导师及系主任签字同意后到系研究生秘书处办理备案手续。系秘书应于每学期末将延期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延期至四年以外的,其延期申请须经研究生院审批。博士研究生的最长学习期限不能超过六年。
2.少数学业优异、科研能力强,且学位论文质量高的博士生,在满足博士生应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后,可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提前期限不得超过一年。若提前时间在半年以内,须事先提出申请报告,经导师和所在分评委员会同意,研究生院批准;若提前时间超过半年,则需在导师、分评委员会同意后,由研究生院安排两位同行专家对申请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其提前进行答辩。专家评阅费由学生或导师承担。
这个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要延期答辩的话,需要提前向学院提出申请,一般有正当理由会同意你延期答辩的,不过各学校还是有各自的规定,具体能够延期多久要看学校的规定。建议是能不延期就不要延期。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而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则规定,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员当场立即作出回答(没有准备时间),随问随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员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试论博士延期毕业的主要原因探究及应对措施
二、避免博士不合理延期毕业的应对措施 由于科研具有不确定性,任何限制时间的科研活动都是不合理的,考虑到各学科的差异性,目前采取的`博士生学制时间的弹性制也是有效可行的。通过对博士延期毕业原因的分析可知,出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适当延期是合理的,而对于其他不合理因素,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避免或缓解,下面将从学校、导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1.学校层面的措施
(1)入学前做好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工作。导师要求严格,而学生毕业心切,遇到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入学前学生对导师的了解不够造成的,学校相关部门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导师的客观信息,如项目经费、发表论文、学术交流合作、学术影响力、毕业标准与年限等等,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了。其实上述导师的基本信息大都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或导师主页获得,也可以通过该导师的同事或学生了解更详细的情况。信息的公开会使得学生都去报考成果多名气大的导师,这似乎对其他导师不利,其实这样反而是一种很好的激励作用,促使部分导师改进培养方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指导学生上,从而提高博士生培养的整体水平。
(2)整体提高博士生的待遇。尽管博士生待遇已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相对于在职的工作人员,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国内高校一般在博士三年后停止补助的发放,这给延期博士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如果博士生三年后的待遇问题由导师解决,并将待遇提高到与在职工作人员相当时,导师自然就会考虑博士生培养的成本问题,为了让博士生多工作而尽量延期其答辩的问题将会有所缓解。同时,随着待遇的提高,博士生对在课题组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也不会过于抵触,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会有国外的博士生对延期毕业反应较小、甚至有主动申请延期的情况发生。
(3)采用多指标的考核方式,完善各类奖助学金制度。应用型博士生往往会根据课题需要频繁到现场调试和调研,以致看文献写论文的时间相对减少,而毕业标准目前主要是以学术论文为标尺,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的进度。为此,学校可考虑引入多指标的考核机制,论文、专利、奖励、项目等科研成果均可作为量化指标,具体量化标准可由学校(学院)学位委员会评定。同时,细化现有的补助条例,加大除论文以外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以鼓励学生在各方向的均衡发展。以上的制度改革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专业优势的培养,发挥学生从事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科研效率。
(4)在导师的考核体系中引入学生延期毕业指标。当博士生就读超过3年并已达到学校和导师的毕业要求时,如选择延期则由学生提出申请,导师签字,并由导师解决学生待遇问题。为体现延期的必要性,可引入延期指标P,并有P=t/s,其中t为延期时间,s为综合后的学术成果积分,根据学科与团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t和s,当P过大时,表明导师培养方式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延期指标的引入,同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导师通过延期毕业来占有学生劳动成果的情况。
2.导师层面的措施
(1)认真做好指导工作。导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等,因材施教,以期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跟踪学生进展情况,有针对性给予指导。
(2)努力为学生营造理想的科研环境。积极申请高级别科研项目,营造理想的软硬件科研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如参加国际会议、到国际科研机构访问学习等),为博士生开展高水平论文研究和对外交流提供机会,开阔学术视野。
(3)提到自身专业水平。导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捕捉学术最新动态,并鼓励学生探索新领域,尝试新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妥善处理学生延期问题。如学生因为未达到标准而延期,导师要针对学生不足及时给予帮助;如学生已达到毕业标准,是否延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并提供必要的条件,解决其后顾之忧。
(5)建立合理的学术积分制度。学生达到学校博士毕业标准后,如要获得博士学位,还要得到导师的肯定。为体现公平公开的博士培养原则,导师可根据团队具体情况建立学术积分制度,作为量化博士生参加答辩的依据。其中可依靠的标准有发表论文级别、影响因子、他引率、作者署名权重等(这只针对以论文为主的理论型博士生,对于应用型博士生还要考虑其他科研成果积分)。
3.学生层面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竞争意识。科研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博士之路也并不平坦,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以往“入学即毕业”的思想只能将其带入毕业延期的困境。同时,只有在博士期间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才更利于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大展宏图。
(2)报考前全面了解预选导师及其团队的情况。考博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预选导师的个人信息,以及所在团队的学术环境和潜力,这样可以为自己选择到一个志向相投的导师。师生间兴趣是否相投,关系是否融洽,是博士生活愉快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选择导师也不能仅仅依据其名气和团队实力的大小,更多要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
三、结论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体现了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达水平。之所以出现博士学制的弹性处理机制,正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博士的专业水平,对于合理的适当延期情况,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和理解。同样,对于不合理的延期情况,要抓住问题关键所在,从学校、导师、学生等多层面加以解决和缓解。
菲律宾博士论文答辩没通过给予重新答辩机次一次或推迟毕业。根据情况,给予重新答辩机次一次或推迟毕业。答辩委员会认为基础上达到了博士毕业论文水平,答辩问题回答等环节不过关,会给予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重新答辩,水平达不到博士论文水平,可能延期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