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针麻镇痛研究论文

2023-03-14 01: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针麻镇痛研究论文

本疗法创始于1958年,上海、西安的有关医疗单位用以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以后,迅速在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市引起强烈反响。至1959年底,有上海、陕西、湖北、山西、河南、河北、江苏、湖南、江西、黑龙江、甘肃、广西等省市区推广应用,手术种类涉及临床各科达90余种,但基本上是中小型手术、脑瘤摘除术、二尖瓣窄分离术、胃切除术、子宫切除术、脾切除术以及肾、膀胱等手术。随着针麻临床工作的深入,理论研究了渐趋活跃。人体痛阈的测定,中枢神经系统的电生理研究,针刺“得气”研究,生化指标测定及动物模型的制作,以及针麻手术时病人的心理变化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结果,也促进了针麻临床手术效果的提高。30余年来,针麻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巩固四个重要时期,临床应用病种近100种,几乎遍及各种常见手术,应用病例超过200万例。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阐明了针刺麻醉的镇痛机理,说明针麻镇痛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这将对针灸学、麻醉学、手术学以及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针刺麻醉的针刺麻醉的临床运用

针刺治疗疾病引起的疼痛是传统针灸学的宝贵经验,把针刺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则是20世纪50年代的创新技术。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研究者公开发表了《针刺替代麻醉为临床麻醉开辟了新道路》的临床研究成果,从而开辟了针刺麻醉和针刺镇痛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并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在其后的40多年中,针麻经历了由当初的普遍应用到有选择地应用、从单纯针刺代替药物麻醉到针刺与药物复合麻醉的发展历程,其积累的资料为针灸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现代麻醉技术是19世纪初发明的,极大地推动了外科学的发展,但现代麻醉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干扰仍不可能完全避免,况且现代手术对病人生理功能的侵袭更大,优良的麻醉处理不仅可保证病人的安全,并能使之平顺而迅速地康复;麻醉处理不当或失误,轻则延迟病人的恢复或引起某些器官的病理改变或功能障碍,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现代麻醉也同样有着风险问题。寻找更符合生理功能状态的麻醉方法一直是临床学的重大课题。 针刺的镇痛作用使之成为保证这些手术成功进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针刺麻醉(acuptmctureanesthesia)是指用针刺止痛效应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方法,由于其作用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麻醉,故称针刺麻醉。 针刺麻醉的发现,大大推动了人们在新的水平上从更广泛的范围,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作用规律、作用原理,从而开辟了针灸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针灸学、现代痛觉生理学和现代麻醉学的发展。 ①镇痛作用;②抗内脏牵拉反应的作用:③抗创伤性休克的作用;④抗手术感染的作用;⑤促进术后创伤组织修复的作用 1. 安全、无副反应 自1958年针刺麻醉问世以来,已进行了数百万例针麻手术,尚未见到有因针麻这一方法本身造成意外者。根据上海地区25万余例针麻手术病例统计,无1例因针麻而造成死亡的事故。针麻对机体各器官系统无不良副反应,因此可以避免因用药引起的医源性疾病和因操作失误或用药过量而遭致的意外。同时由于针刺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具有调整作用,因此还可提高某些手术的安全度,如药麻心脏手术中,特别是心内直视手术,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常见的,而针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较少,而且采用一般治疗方法都可纠正,从而提高了心脏直视手术的安全性。2.适用范围广 一般来说,针刺麻醉可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肝、肾功能不全、药物过敏、年老体衰而不能施行药物麻醉的病例可以采用针麻。某些气管内肿瘤患者因不能做气管插管而不能施行药物麻醉,也可选用针刺麻醉。 3.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便于同医生配合 针麻本身不影响人的意识过程,可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对于手术过程中需要及时查看其感觉或运动功能状态的患者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以直径3cm以上的听神经瘤手术为例,针麻面神经保留率为80%,全麻保留率仅有53.30%,针麻面神经保留率较高是与针麻保持患者清醒和便于手术中及时检查面神经是否受累有关。在新喉再造术中,针麻优良率达到95%,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的成功率达100%,在大脑功能区及深部肿瘤中,针麻成功率达到98%。4.术中生理扰乱较轻,术后恢复较快 针麻对机体的循环、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种功能具有双向性、良性的调整作用,因此术中血压、脉搏、呼吸一般都较平稳,术后很少发生药物麻醉通常出现的后遗症。在肾移植手术中,针药复合麻醉优良率为88%,由于手术中有效地减少了麻醉药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术后泌尿时间明显提前。 1958年以来,几乎各种手术如颅脑、五官、额面、颈部、腹部、四肢和垂危休克病例等都先后采用过针麻,其成功率一般可达80%-90%,但是这种“广泛”的有效性,并未能针麻成为临床麻醉的常用方法,反而使其在临床的应用日渐减少,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就是由于针麻的作用范围没有作出科学的限制,形成针麻的临床滥用。由于针麻的自身特点和个体差异,它并不能完全消除手术中的疼痛,研究表明电针对于急性痛的镇痛作用大约相当于全量麻醉药镇痛的一半,所以有研究者指出,如果仅用针麻而不配合药麻,针麻是难以真正推广的。 目前针麻和针药复合麻醉主要用于头面部、颈部、腹部、妇产科及四肢的手术,麻醉效 好的手术有:甲状腺摘除手术、颞顶枕区及后颅窝手术、前颅凹颅脑手术、颈椎前路骨科手术、肺叶切除术、剖腹产、腹式子宫全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胃大部切除术、全喉切除术、颌窦根治术、斜视矫正术、拔牙术等。针刺麻醉术对于心、肺、肝、肾等功能不良以及年老体弱、病情危重,特别是对麻醉药物过敏而不能采用药物麻醉的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①对麻醉药物过敏者。②肝、肾、肺功能不良,病情危重、休克和年迈体衰不能接受麻醉药物者。③病情诊断明确、无需广泛探查者。④愿意接受针麻,耐痛能力较好而不肥胖者。⑤有接受针刺并能发挥针刺调整作用者, ①凡针刺治疗中视为禁忌者。②惧怕针刺,术前预测针刺效果欠佳者。③ 精神系统的某些疾病如痴呆、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及神经系统损坏性疾病。④ 诊断不明,需做术中广泛探查者。⑤病灶局部广泛粘连,手术复杂者。⑥顾虑重重,经反复解释仍不能排除精神紧张者。

涂序彦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提出多变量“协调控制”理论方法1958-1960年,涂序彦在三峡科研任务中,为解决升船机多点同步控制问题,提出并研制了多电机“自行协调”旋转系统。1960年,25岁的涂序彦脱颖而出,在第一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世界学术大会上,发表了多变量“协调控制”的研究论文。提出了按协调偏差控制、自整定内部给定量、建立控制器的协调联系、实现变量系统“协调化”等新思想以及加快协调控制过程、提高协调准确度、保持协调系统稳定性的“协调控制”理论方法。由中国青年学者提出的协调控制理论方法受到国内外控制理论界的重视。1964年,苏联乌克兰科学院引用“协调控制理论”,研究连轧机速度协调控制系统。1980年,钱学森、宋健在名著《工程控制论》(修订版)第六章中,将“不相互影响的控制”修订为“协调控制”。目前,协调控制理论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升船机多电机同步控制,造纸机分部传动控制,连轧机多机架协调控制,雷达多度随动系统,高速浆纱机张力协调控制,准三轴卫星姿态协调控制,化工过程成分比例协调控制,热工过程窑炉温度协调控制,电力系统负荷平衡协调控制等各种多变量控制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最经济控制”理论方法 1977-1978年,涂序彦作为总体负责人之一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科学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时,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提出利用对象的耦合作用,以二套测量装置与控制机构,实现“天文卫星准三轴稳定的姿态控制系统”的新方案。在此基础上,1979年他在全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上,提出控制系统“最经济控制”、“最经济观测”、“分型能控性”、“分型能观性”等新概念,给出了“最经济控制理论方法”的基本框架与系统设计方法。“最经济控制”在满足技术目标和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使控制设备、运行费用最省,从而实现控制系统“经济化”。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对‘最经济控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电力、造纸、水泥、石油等行业的自动化系统得到成功的应用,形成了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领域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分支。“最经济控制”理论方法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产生了影响,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邀请涂序彦进行关于“最经济控制”理论的访问讲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大系统控制论”新学科分支的奠基人 涂序彦是率先开展我国大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学者,为“大系统控制论”新学科分支的奠基人。1977年他发表了国内首篇论文《大系统理论及其应用》;1979年,发表论文《关于大系统理论的几个问题》,同年,为中国自动化学会与清华大学举办的全国现代控制学习班开设了“大系统理论”课;1985年,为了解决大系统理论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探讨了大系统建模分析与综合的新方法,新途径,倡导在人工智能,知识工程与控制理论,系统工程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控制论”的一个新学科分支“大系统控制论”。钱学森在《大系统理论要创新》一文中指出:“在解决大系统的系统工程问题时,直接引用一些经验的知识,利用专家系统的办法,这在‘控制论’中是一个突破”,“‘大系统控制论’是一门技术科学……是对‘控制论’的一个发展”。1986年以来,涂序彦深入进行了“大系统控制论”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在大系统“广义模型化”、“智能优化方法”、大系统智能控制、智能管理、系统结构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并出版了《大系统控制论》专著,是“大系统控制论”新学科分支的奠基性著作。人工智能事业的开拓者涂序彦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开拓者,在该领域的几个“率先”,充分体现了他在学术思想上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1)率先研究“智能控制”,发展“智能控制”新方法。1976年涂序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智能控制的研究,1977年发表了“智能控制”国内首篇论文,1980年兼任河北省自动化所所长期间,主持研制的“自寻优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等智能控制器,多次获省科技进步奖。1986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智能控制系统”,提出“多级自寻优智能控制器”、“多级模糊控制”和“产生式自学习控制”等新方法。(2)率先研究《生物控制论》,提出针麻原理和经络实质新观点。1972-1977年,涂序彦运用“控制论”方法,探讨针麻原理与经络实质,提出了“针麻—多级协调镇痛过程”、“经络—人体控制系统”等新观点,在总结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我国第一本《生物控制论》专著,推动了国内‘生物控制论’的研究,并对针麻原理和经络学说研究作出了贡献。(3)率先提出“智能管理”新概念,开拓“智能管理”新技术。1985年,涂序彦提出“智能管理”新概念及实现智能管理的“多级专家系统”新方法。他提出并开发的“广义管理模型”、“智能优化方法”、“多库协同管理软件”、“人机协调界面”等智能管理系统新技术,为研制与开发新一代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指出了发展方向,并在“外贸合同智能管理系统”、“省长办公系统”、“工程建设智能决策系统”、“冶金石油企业管理自动化系统”等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得到应用,多次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在研究与应用基础上,涂序彦完成了他的第三部专著——《智能管理》。(4)率先研究人工智能,开发专家系统。1976年涂序彦开始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在他的领导下,中科院自动化所控制论组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医专家系统——“关幼波中医肝病诊断处方专家系统”,提出了中医知识的模糊逻辑表达方法和专家系统的“双盲测试”法,影响甚广。1986年至1990年,涂序彦主持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创造性地运用“人工智能”与“大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应用领域的综合性与专家系统专业性之间的矛盾,在第三代大型专家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荣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988年,在总结人工智能方面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涂序彦编著了《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一书,经择优评选为高等学校统编教材,1992年荣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94年涂序彦当选为世界专家系统大会远东区主席之一。桃李满天下 弟子遍中华涂序彦不仅是北京科技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而且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十几所高校兼职或名誉教授,以及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密西根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亲自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已超过百名,听过他讲课的学生更难以胜数,他弟子海内外,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涂序彦对学生的培养一贯高标准、严要求,在科研和学术问题上要求学生诚实严谨、独立思考,绝不允许任何懈怠和取巧。他常常带领弟子们出席各种学术会议,亲自同他们起草论文大纲,修改学术报告,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经常带领研究生们参加科研项目的谈判和论证、科研成果的转让和推广,以培养他们的科研管理和应用开发的才能。涂序彦活跃在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不仅在学术报告中提出富有启迪的新思想、新方法,而且常常即兴赋诗,出口成章,被称为科技界的“才子”。逢年过节,他常携夫人一起和学生们聚会,唱歌跳舞,赋诗题字。他那特有的学者风度和诗人气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以丰富的启迪,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