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整理了部分冷门的汉语言文学论文选题,供大家进行参考:
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研究
我国青年群体的网络文学消费动机研究--基于显示性需要理论视角
跨文化视域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鉴赏研究
浅谈文学作品影视化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创新教育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中央苏区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流变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文艺学、美学
编号 论文题目
1-1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1-2马恩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
1-3马克思论希腊艺术
1-4恩格斯论现实主义
1-5恩格斯论文艺批评
1-6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1-7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1-8论“文学是人学”
1-9论文艺的娱乐作用
1-10意境的美学特征
1-11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1-12意境与典型比较
1-13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1-14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
1-15心态结构与情节结构比较
1-16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
1-17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18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19艺术象征的类型与特征
1-20现实主义心理描写与意识流方法比较
1-21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红楼梦》为例)
1-22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比较
1-23论鲁迅的文学语言观
1-24论文
1-25通俗文学之我见
2、中国古代文学
2-1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
2-2 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2-3 论后羿形象的发展演变
《山海经》艺术形象的原型意义
先秦史籍中所保留的神话材料研究
简论颛顼时代宗教文化的特点
《楚辞》与《庄子》神话研究
论青鸟意象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诗经》产生时代及其地域考
论《诗经·国风》风格的地域特点
论郑卫之音的风格形成及其特点
论颂诗的史学价值
从《诗经》看前人对文学功能的认识
论《诗经》的讽刺艺术
论《诗经》史诗的叙事艺术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
《诗经》中的叠字及其变式研究
论《诗经·国风》中的人物心理描写
论《诗经·国风》的含蓄美
论《诗经》的自然景物描写
论《诗经》中政治试论《诗经》大小论《诗经》语言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先秦史籍引诗研究
论《左传》中的女性形象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左传》与《国语》记言差异论
《左传》中的细节描写
残雪最近通过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身份热了起来,估计她的小说会大卖一波。
先看她有哪些作品,残雪已发表的短篇小说有《污水上的肥皂泡》、《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旷野里》、《公牛》、《山上的小屋》、《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天堂里的对话》、《天窗》,中篇小说有《黄泥街》、《苍老的浮云》,长篇小说有《突围表演》等。
这个是公开资料,到处都可以查到。下面说点查不到的。
残雪在国内没什么名声,但是在小说界还是地位很高的,特别是在国外,甚至可以说是神级人物。
但是我并不建议大家读她的小说。如果你以常人心态想去看看这位诺贝尔奖大热门的作家小说如何精彩,大机率会读得想吐。
她的小说写得奇奇怪怪,隐喻上含混莫名,有极大的歧义,叙事上极反常规,给人感觉非常牵强。风格上怪诞飘忽,语言还带有种翻译腔的味道。
她的偶像是卡夫卡,她自认已经超越了她的偶像。
但就是这种正常人不好理解的风格为她赢得了极大地赞誉。她的小说日译本是最多的,我们知道,日本小说的怪异性和他们的电影有得一拼。在日本人眼中,中国最好的小说家就是莫言、阎连科、残雪。而在崇尚先锋主义的美国人眼中,中国最好的小说家,就是残雪。
到底是我们不懂小说,还是老外不懂小说?
都不是。
我们爱看的是逻辑清晰、情节紧张、文笔优美的作品。我们是普通大众,普遍沉溺于鸡汤、正能量和符合我们文化传统结构的作品。我们因循守旧,不想改变自己。
就好像我们现在已经很不喜欢鲁迅了。当然,残雪和鲁迅不能同日而语,但是这种把血淋淋的东西通过文字揭示出来,摆到我们面前的方式,两人有些类似。
鲁迅揭露的是人性,残雪剥开的是灵魂。
但是文艺作品都是需要触及灵魂的,她有何不同?
我们传统的或者现代的文学,都是通过人物、情节来揭示背后的思想流动,我们平时觉得好的作品,都是“读进去了”、“感同身受”,是通过代入主角来感受灵魂的美好或者肮脏。
残雪不一样,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思维方式,能把人物灵魂彻底打碎,然后展示给读者。她小说的书写对象就是灵魂本身,我们读她的文字,时刻要准备被她刺伤。也正因为她这种思维方式,她的小说混乱不堪,就好像后现代主义魔幻画作,给正常人的观感就是无从抓住她的逻辑,从而产生眩晕和呕吐感。
这正像我们当代诗坛形形色色、古古怪怪的现代诗。我们读不懂,并不代表他们不好。他们其实在混乱之中,隐藏了自己的主线,或者说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对策】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就业形势紧张,同学忙于“找婆家”,分散了时间和精力;用人单位往往只重视学历文凭和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质量(甚至未完成论文就已签约),又对同学形成一种误导;而常规教学和毕业论文专项工作上的某些疏漏,则是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主观原因。这里侧重于教学管理,谈谈提高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把好选题关的对策。
1.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培养问题意识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是由已知世界走向未知世界的过程。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的立足点。
培养问题意识,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是学术热点的评介,也可以是前瞻性问题的引导,还可以是边缘性、交叉性问题的阐发以及冷门问题、盲点问题的告知……它是多学科教学合力作用的结果。教师要坚持在“教中教”,即在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也教会学习的方法。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鼓励自主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概括说来有三种类型:学生自主选题、师生商议选题和教师命题。它们各有利弊,但相互比较,更应该鼓励、倡导的是学生自主选题。这是因为,选题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自主选题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文曾说,选题好比采矿。选题之前,有关学术信息的搜集就像这采矿之前的勘探,这是确保“科学决策”的可靠的技术手段。
强调自主选题,选题要以掌握必要的学术信息为前提。这必要的学术信息包括:前人对这一论题作过哪些研究?研究的程度如何?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争论的主要问题和焦点是什么?矛盾的症结在哪里?有哪些代表性意见?代表人物是谁?等等。如果说论题是观照的对象,它总有一个学术背景。就像我们观照一个苹果,苹果树是它的背景;观照一棵苹果树,一片果林是它的背景;观照果林,莽莽群山又是它的背景。老舍说,要想写好一座小岛,要知道整个大海的全貌;画画,也讲求搜尽奇峰打草稿。古人著述非常讲究的一点是“蝎泽而渔”,另外还有“长袖善舞”、“多财善贾”的说法。“长袖”是“善舞”的条件,“多财”是“善贾”的条件。掌握必要的学术信息,而且能够在横向的现实和纵向的历史这个坐标轴当中去观照研究对象,才会觉得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硬着头皮完成老师的命题作文,难免陷于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严格说来,不能自主选题,是不善于学习的表现。自主选题和教师命题,就好像“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之间的关系。如果迫不得已,必须依赖教师命题,那么,由近及远、逆流而上地查阅相关文献(目录、索引、文摘等),是堪称“捷径”最为实用的方法。查阅资料的方法可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作为命题作文的急就章应该采用倒查法;顺查法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皓首穷经。此外,要先学术期刊,再学术论著。
自主选题,要立足于专业、专长,凝练方向,不断升华;要把握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在内容上的关联,精心培育,持续发展;还要充分利用参加读书报告会、“挑战杯”等活动的机会,善于积累,锻炼提高。
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强化指导环节
大学生尚不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的指导工作不可或缺。要通过统一组织的专题讲座,明确最基本的学术规范,要通过动态的监管,把握步骤,分解落实。不无夸张地说,毕业论文有多少写作环节和内容要素,就相应地存在着多少问题。例如论题、题目、摘要、关键词、绪论、本论、结论、注释、参考文献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差错,至于观点的深刻性、材料的典型性、论理的透彻性以及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学术价值等宏观上的问题,更需要指导教师全面监控,帮助把关。以本文所着力探讨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的论题为例,面对“无法拒绝的爱——关注手机短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经典影视改编的得与失”、“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零距离”、“新闻策划的临门一脚”,以及夹杂着漫谈、杂感、随想等字眼的论题,如果指导教师仅限于指出这种感性化的、描述性的语言运用不当,而不善于小题大做,由此发现文体感的缺失,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那么小洞不补的结果,势必是大洞叫苦。当然,上文论及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偏离专业方向、缺乏学术价值、脱离主观实际、忽视长远发展的选题更应该及时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