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动物防疫论文题目

2023-03-13 23: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动物防疫论文题目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畜牧兽医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一)
  1. 外种猪配种技术初探

  2. 浅谈猪的发情鉴定(配种或分娩)技术

  3. 提高猪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方法研究

  4. 浅谈家畜的配种繁殖技术

  5. 家畜精液保存技术的应用

  6. 四川畜禽品种资源调查

  7. XX地区畜禽改良现状的思考

  8. 畜禽引种的注意事项

  9. 电子计算机在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10. 饲料安全及控制措施

  11. 反刍动物(牛)饲喂尿素的效果分析

  12.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控制技术

  13. 如何控制动物生长中的钙、磷营养

  14. 试述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调控技术

  15. 新型蛋白源饲料研究进展

  16. 中草药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17. 城乡统筹和农村建设发展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18. 传统养殖与现代养殖的比较研究

  19. 粮、果(草)间、套、轮作模式探讨

  20. 栽培苜蓿对土壤中氮含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二)
  1. 有机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2. 益生菌的营养和免疫特性及应用

  3. 饲料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4. 营养保健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5. 浅谈饲料转化率及影响因素

  6. 我省饲料业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7.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控制及防制对策

  8. 禽流感的现状及预防

  9. 鸡马立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

  10. 鸡球虫病的防治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12. 我国养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3. 如何加快养兔业产业化进程

  14. 我国兔病流行状况及防制对策

  15. 浅析农村散养肉兔的利弊

  16. 肉兔发情鉴定及配种技术分析

  17. 夏季预防家兔中暑的技术措施探讨

  18. 兔产品开发与利用现状

  19. 提高獭兔养殖效益的综合措施

  20. 冬季影响家兔生产的因素及对策

  21. 兔常见脱毛症的预防与治疗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题目(三)
  1. 菌糠饲料深加工利用研究

  2. 宰前使用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猪肉质性能参数的影响)

  3. 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妊娠母猪性能的影响

  4. 粗纤维的营养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导致动物贫血的营养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6. 佝偻病和软骨病的诱因和防治措施

  7. 高铜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8. 断奶仔猪的日粮配制技术

  9. 农村种植优质牧草与养畜情况调查

  10. 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应用

  11. 酒糟在饲料配合中的应用

  12. 动物饲料与禽产品安全关系

  13. 饲料加工对畜禽产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14. 浅谈中国饲料行业的状况

  15. 浅谈当前饲料市场营销创新

  16. 农村饲料配合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17.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或添加剂)在农村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1.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 有关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3.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题目

4. 专科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5. 关于畜牧兽医论文范文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题目:猪场的消毒工作

猪场消毒管理方案

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1消毒药物的选择方案

1.1药物选择注意事项:

1.1.1依据猪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同时考虑药物生效快、稳定性好、渗透性强、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等特点及价格因素。

1.1.2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猪群疫病流行情况和疫病可能的发展趋势,选择储备和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

1.1.3创造条件,定期开展消毒药物的消毒效果监测,依据实际的消毒效果来选择较为理想的消毒药物。

1.2猪场常用的消毒剂及消毒剂种类

1.2.1碘制剂 主要有威力碘、百菌消-30、速效碘等。

1.2.2强碱类 主要指2%或3%烧碱溶液、石灰粉或石粉乳。烧碱可用于空舍、场区、外环境的消毒。石灰粉既消毒又防潮,适用于产房、仔猪培育舍,也可撒在场区周围形成一条隔离带。

1.2.3季铵盐类 如安力2000、百毒杀等。此类消毒药主要适用于新建猪场。

1.2.4醛类 甲醛又称福尔马林,根据浓度不同可用于手术消毒、环境熏蒸消毒,也可做防腐剂。

1.2.5过氧化物类 如过氧乙酸,分为A、B二瓶装,使用时先将A、B液混合24-48小时后使用,有效浓度为18%左右,喷雾消毒的浓度为0.2%-0.5%,现用现配。

1.2.6氯制剂 如漂白粉、消毒威、99消毒王等,消毒威使用的浓度为400-500倍溶液喷雾消毒。

1.2.7酚类 如菌毒灭,使用浓度为1∶100-1∶300

1.2.8弱酸类 如灭毒净,使用浓度为1∶500-1∶800

2猪场消毒方案

2.1常规消毒方案

常规消毒重点是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场内环境、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清洗消毒。

2.1.1.进入猪场的所有人员,须经“踩,洗,照,换”四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散射紫外线照射5分钟~10分钟,消毒药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和胶靴),经过专用的消毒通道进入场区。

2.1.2场区入口处的车辆消毒池长度应为大于进场车轮周长两倍,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池内药液高度为15公分~20公分,同时,配置低压消毒器械,对进场的生产车辆实施喷雾消毒。

2.1.3进入场区的所有物品,必须根据物品特点选择使用多种消毒形式(如紫外灯照射30分钟~60分钟,消毒药液喷雾、浸泡或擦拭等)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综合消毒处理。

2.2终末消毒方案

猪场的终末消毒主要是在疫病平息后,或单栋猪舍、单元猪舍空舍后实施的消毒措施,是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猪群健康和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2.2.1清扫和器具整理 空舍或空栏后,及时清除舍内的垃圾,清洗墙面、顶棚、通风口、门口、水管等处的尘埃及料槽内的残料,并整理各种器具。如果是疫病平息后,则要将清除的粪便和污染物进行深埋、焚烧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2.2.2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清洗

首先对空舍内的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必要时进行多次的连续喷洒以增加浸泡强度。喷洒范围包括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猪栏、通风口及各种用具等,尤其是料槽,有效浸泡时间不低于30分钟。

其次使用冲洗机高压彻底冲洗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饮水器、猪栏、通风口、各种用具及粪沟等,直至上述区域做到尽可能的干净清洁为止。

最后使用冲洗机自上而下喷洒墙面、料槽、猪栏、饮水器、通风口、各种用具及床面或地面等。

2.2.3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消毒 视消毒对象不同可选用消毒威、菌毒灭、速灭5号、烧碱、过氧乙酸等消毒剂。空舍消毒可以用1:2000的速灭5号或0.3%-0.5%的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500毫升配好的消毒剂药液,间隔2天1次,共进行2次。喷洒时特别要注意那些容易残留污物的地方,如角落、裂隙、接缝和易渗透的表面,喷洒时先猪舍顶棚,沿墙壁到地面。

2.2.4恢复舍内的布置 在空舍干燥期间对舍内的设备、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重点是料槽、饮水器等,堵塞舍内鼠洞,做好舍内药物灭鼠工作,充分做好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2.2.5入猪前1天再次对空舍进行喷雾消毒。

2.3带猪消毒方案

2.3.1消毒前,先清洁卫生,尽可能消除影响消毒效果的不利因素,如粪尿和生产垃圾等。

2.3.2消毒间隔时间,根据猪场具体情况而定,平时预防为主5-7天消毒一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一次。

2.3.3猪舍内带猪消毒常用0.1%过氧乙酸溶液、0.5%强力消毒灵溶液或0.015%百毒杀溶液喷雾消毒。药液用量以舍内地面面积考虑,一般控制在0.3l/m2~0.5l/m2。

2.3.4消毒药液必须现用现配,混合均匀,避免边加水边消毒等现象。

3日常消毒管理方案

3.1在场区入口和生产区入口设置合理分布的紫外线灯,最好保持24小时不间断亮灯,紫外线灯管一般要每45天更换1次。

3.2使用消毒脚盆的,药液深度至少超过脚踝部位,踏脚盆前应保持胶靴的清洁。

3.3重点防疫期内,可适当增加带猪消毒时的消毒次数和药液用量。当猪群出现死亡增高或存栏密度较大时,有必要适当提高带猪消毒时的药液用量和药液浓度。

3.4对于无法空舍的妊娠舍和配种舍等,应至少每半年彻底清理一次舍内整体的环境卫生,包括屋顶灰尘、门窗等平时不易清扫的地方。

3.5对同一对象的消毒,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但不能同时混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

3.6当空舍内安装有独立的加药饮水系统时,必须对此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4其他注意事项

4.1按照消毒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配制消毒溶液,掌握准确的配比,不随意加大或降低药物浓度。

4.2不随意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或同时消毒同一物品。

4.3严格按消毒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4.4定期更换消毒剂,不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消毒一种对象。

4.5现用现配,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4.6工作人员要注意做好自我保护,以免消毒药液刺激手、皮肤、黏膜和眼等。同时也要注意消毒药液对猪群的伤害及对金属等物品的腐蚀作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