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起源探析论文
内容摘要:皮影戏,古代称为影戏,也称纸影戏、皮人影、驴皮影。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信仰血肉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皮影戏起源的三种说法,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皮影戏。
关键词:皮影戏起源说民间艺术艺人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①
顾先生在文中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对顾先生的同源异流说,学者大都表示赞同。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汉代起源说
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
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②
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这里方士少翁为取悦汉武帝解其思念而作李夫人影像,被人推想为影戏。因为它要张灯烛,设帷帐,让帝居于他帐观看,其情境与影戏完全相同。所以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便断言:“由是世间有影戏。”但紧接着说:“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④高承所谓的“历代无所见”,即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哪个朝代也没看见影戏,直到宋仁宗时,才把三国故事“加缘饰作影人”,开始有了“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高承虽然援引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由此演绎出“由是世间有影戏”之说,但此论点他本人也持否定态度。所以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也多是根据史载所作的推论。
二、唐代起源说
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⑤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
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
三、宋代起源说
皮影戏出现在北宋,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一节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
上述三种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说,在时间上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汉代与唐代起源说,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难以令人信服。笔者比较认同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汴梁的说法。北宋初期,社会比较安定,当时的政治中心汴梁,手工业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稳定,相继出现了“百伎竞艺”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这就为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着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说明影戏已形成于北宋。
注释:
①转引自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
②班固撰.汉书·外戚传.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6年,第1927页。
③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页。
⑤唐山市戏曲志编辑部.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内部资料),1991年,第8页。
⑥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本文转引自:
1. 《化西为中与人文精神》201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走出编译时代》2.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确立》201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设计学研究2012》3. 《风起原上·序》2012年陕西旅游出版社4. 《生活与生命》《赵望云研究文集》201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5. 《中国装饰文化心理研究》2012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薪火相传》6. 《另一种推进中国进步的方式》2011年第1期《设计艺术研究》7. 《论美术家》2011年文化艺术出版社《艺术的交响》8. 《关中蒲城土布工艺研究》《艺术百家》2011年第4期9. 《品格是一种力量》《美术观察》2011年第6期10. 《高原阳光》《美术观察》2011年第6期11. 《唐代大雁塔与西安大雁塔》2011年东华大学出版社《历史与图象》12. 《霍去病墓石刻》《中华书画家》2011年第7期13. 《霓裳羽衣古今曲》《陕西美术》2011年第12期14. 《制器尚象 备物致用——中国艺术设计史研究的思考》《装饰》2010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5. 《圣手神功化玄迹——《八十七神仙卷》赏析》《中华书画家》2010年第2期16. 《赵农自述 赵农访谈》2010年第1期《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学报》17. 《上穷碧落下黄泉——中国艺术设计史研究》2010年第3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18. 《暝色上高楼》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东吴论坛》第3期19. 《从太极图说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走向文化自觉 建构中国美术观》20. 《行走的美术史》重庆出版社《美术的地缘性》2010年9月21. 《台湾十日》2010年12月《西安美术学院报》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产性保护》2009年第5期《文艺研究》23. 《英雄与民众》2009年文化艺术出版社《成就与开拓》24. 《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2009年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三民文化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25. 《论美术家》2009年第4期《齐鲁艺苑》26. 《山水清音自有风》2009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7. 《相看两不厌》2009年第4期《艺术》28. 《关于〈设计概论〉教材编写的思考》2009年第5期《美术观察》29. 《纽约散记》2009年第6期(总117期)《西安美术学院报》30. 《忆往昔 峥嵘岁月》2009年《西北美术》第3期31. 《从写生代到写意群》《第三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文集》2009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32. 《艺术设计史的史学意识》2008年第8期《装饰》33. 《高等艺术设计教材“呼唤”理论的力量》2008年4月4日《现代教育报》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德敬畏》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民俗文化文集》35. 《历史进程中的中国艺术设计》2008年第6期《美术与设计》36. 《大兴城和宇文恺》2008年东华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与设计》37. 《天见其明 地见其光》2008增刊《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报》38. 《中国当代美术20讲·序言》2008年东南大学出版社39. 《设计历史和文明》2008年第3期《艺术》40. 《放怀天地外·序》2008年陕西旅游出版社41. 《热爱生活的画家》2008年9月12日《中国文化报》42. 《满园飞花 渐呈佳境》2008年5月10日《墨痕》43. 《挥手点染 老梅弥香》2008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博物馆》44. 《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与现代化》2007年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民族美术传统的当下意义·中国美术成都论坛文集》45. 《“本土化”与“现代化”》 2007年第4期《美苑》46. 《艺术设计史研究与史学意识》200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设计史研究》47.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中民间艺术的权益与保护》2007年上海三联书店《东吴文化遗产》48. 《老故事:陕西皮影艺术》2007年文化艺术出版社49. 《在非物质和物质之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2007年第1期《美术与设计》(2007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博物馆》转载)50. 《美术史研究与史学意识》2007年6月24日《中国文化报》51. 《刻意追求独特》2007年第3期《美术观察》52. 《艺术赏析·序言》200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3. 《云山漫舞意气平》2007年第5期《艺术评论》54. 《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史学意识》2007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55. 《高原阳光》2007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博物馆》56. 《陕西华县皮影的雕刻特色》2007年第10期《艺术》57. 《陕西美术30年》2007年陕西文史馆《长安雅集》58. 《写意精神高扬的高扬》2007年12月29日《大河报》59. 《苍山隆起水幽闲》2006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60. 《花儿朵朵迎风开》2006年第3期《西北美术》61. 《田园画家方济众》2006年第8期《中国书画》62. 《访古秦晋豫》2006年总第1期《艺术考古》63. 《漫写秋山意纵横》2006年9月15日《各界导报》64. 《华县皮影研究》2006年《美术博物馆》65. 《民间艺术的权益和保护》2006年《美术博物馆》66. 《艺术欣赏·序》200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7. 《大美术:物化背景中的美术学研究》2005年第8期《美术》68. 《云山漫舞意气平·序》200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69. 《外观与内省》2005年6月18日《美术报》70. 《山色有无中·序》2005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71. 陕西电视台2005年《中国书画名家》15篇评论,2万余字72. 《云山漫舞意气平》《艺术评论》2005年第5期73. 《外观与内省》2005年6月18日《美术报》74. 《艺术探索中应有更多的包容性》(访谈)2005年10月8日《美术报》75. 《设计为人民服务·笔谈》2004年第8期《美术观察》76. 《鉴古知今——中国传统图形的现代化》200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77. 《关中民间手工艺生态》2003年第3期《文艺研究》78. 《高洁品格 济世情怀》2003年第5期《美术观察》79. 《黄河的衣裳·序》2003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80. 《回望青山已苍茫》2003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81. 《中国艺术设计史导论》200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学文萃》82. 《巧手织出七彩布》2002年第4期《装饰》83. 《厚德载物》2001年第3期《美术研究》84. 《手艺中国》2001年11月15日《中华工商时报》85. 《美术学与人文素质》2001年第4期《西北美术》86. 《从古老走向未来》2001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西部美术教育研讨会论文集》87. 《形而下者曰器》2000年第3期《西北美术》88. 《塞尚与林风眠》2000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新时期陕西文艺研究》89. 《中国现代设计历史进程的思考》1999年第4期《装饰》90. 《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1999年增刊《雕塑》91. 《略论范宽》1997年中国社会出版社《柳公权与范宽》92. 《崇尚文化》1999年2月8日《光明日报》93. 《琢玉成器》199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西安美术学院50周年院庆·美术学论文集》94. 《略论赵佶》199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西安美术学院50周年院庆·美术学论文集》95. 《生活和生命》1997年第3期《西北美术》96. 《从写生到写意》1995年第6期《西北美术》97. 《大象无形 大方无隅》1993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书画论丛》98. 《略论中国古代绘画》1993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书画论丛》99. 另外历年撰写发表美术评论文章二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