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排球毕业论文摘要

2023-03-13 20: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排球毕业论文摘要

写作思路:首先阐述一下关于排球的起源,然后讲述一下排球比赛的规则,中心要明确,语言要通顺连贯等等。

正文:

排球,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把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橡胶做胆,大小和足球相似。

排球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由韦廉姆·G·摩根发明;1900年左右,排球自美国传入加拿大。1905年,排球传入古巴、巴西、中国等国家,成为当时风靡美洲的一项时尚运动。1949年,首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办。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同年在斯普林菲尔德专科学校举行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斯普林菲尔德市立学院的特哈尔斯戴博士将其命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飞球”。

排球最高级的组织机构为国际排球联合会,截至2020年9月,共有222个协会会员,分属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南美5个洲级排球联合会。中国排球协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全国性专项运动协会。

排球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内不得有障碍物。场中间横划一条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40-0.45千克/平方厘米。

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网宽1米 ,长9.50米,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 ,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

球员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种技术发球、一传(接发球)、二传(举球、托球)、扣球、拦网、救球,而是通常根据球队的战术,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专长。最常见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种位置:攻手(分为主攻手和副攻手)、二传手和自由人(专职防守的球员)。 为了有效阻挡对方的进攻,并在对方有足够反应时间之前将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弹回对方场地, 一般来说由身材较高且弹跳力好的球员担当攻手。

世界排球的三大赛事是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其中,前两者是排球界的专项赛事。

排球世锦赛是排球界的最高赛事,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项排球赛事。其参赛队伍最多、赛程最长、赛制相对最为严谨和苛刻。因为含金量很高,世界很多传统强队都很在乎世锦赛。

排球世界杯是正式三大赛中最年轻的。自1991年改换比赛年份后已经逐渐变成奥运选拔赛。同时也影响形成了国际排球比赛如下的节奏:轮空年、世锦赛大年、世界杯外围赛、奥运大年。

奥运会是世界上除足球世界杯外最著名的体育赛事。任何一个奥运会项目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奥运会已经成为不少国家的国家任务。

排球论文

  排球运动
  内容摘要:排球运动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现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体育运动。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离开的两个均等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作为学习排球专项的大学生,必须通过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懂得如何欣赏排球比赛并能够参加简单的排球比赛。排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人的身体,并且培养人们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排球起源、特点、排球与健康
  一、排球的起源
  排球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斯•盖•摩尔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网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网球的体积扩大;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于是,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试做出了圆周为25—27公分(约255—346克)规格的球。这种新上市的球类项目,最初没有固定的名字,也没有一定的场地和规则。参加比赛的双方人数不限,只要不使球落地,从网上回击到对方场地便行。这个新的运动项目最初起名叫mintonette(小网子),第二年(1896年),斯普林菲尔德市立学院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将此球命名为“华利波”(VolleyBall),意为“空中飞球”,这个名字沿用至今。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现在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二、排球运动的规则
  排球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内不得有障碍物。场中间横划一条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 。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 。网宽1米 ,长9.50米,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 ,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40~0.45千克/厘米2。
  排球比赛是由一队后排 右边(1 号位)队员发球开始算起,然后每队可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在内)。如果球落地、触及障碍物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判为失球。只有发球的队胜1球时,才得1分。如发球队犯规、失误或接发球队胜1球时,则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前4局比赛采用25分制,每个队只有赢得至少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才胜1局。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决胜局的比赛采用15分制,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决胜局没有最高分限,比赛进行至某队先得2分为止。
  三、排球运动的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2、技术的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进行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超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
  5、攻防技术的两重性: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6、严密的集体性: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就越严密。
  四、排球与健康
  排球运动是深受广大大学生喜爱的体青项目,对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与比赛,不仅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还能发展力量、弹跳、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身体体质。
  (一)大学生通过有目的系统的排球运动技能学习,能促进大学生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机能、体能良好的发展,可有效地实现身体健康学习领域水平目标。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有良好影响,心理健康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凋节情绪状态,增加自尊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尤其排球运动具有攻防对抗性、技巧性、变化性、集体性、合作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学生心理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排球运动是一项通过集体配合取胜的竞赛项目,在双方水平相当对抗越激烈时,其默契配合越要紧密,更能体现出集体性,需要场上六名队员相互支持、相互理解、默契配合、机智灵活、顽强拼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经常参加排球运动的训练或比赛,会学到很多控制自己情绪和调节自身心理的手段和方法,如连续失误时,如何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而且不灰心;比分落后时的沉着和不气馁;关键比分时进攻不手软的自信心等,都是对自己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锻炼。经常参与排球运动的练习和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良好品质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有助于社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从现代社会中获得体育与健康信息的能力。首先,排球运动就是一个集体性项目,大学生在参与排球学习或比赛活动的过程,即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这都有助于大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提高,具备了交往能力,待将来走向杜会时,能应对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的关系和交往。第二,排球学习和比赛时,运动技能运用以及场上的各种变化,可以培养学生瞬时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社会适应的重要能力。第三,在排球练习和比赛中,通过技术动作组织,变化组合内容结构,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是社会适应和发展的关键能力,还有通过比赛场上技战术的运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应对能力。这些都有助于社会适应学习领域水平目标的实观。
  (四)有利于培养人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及应变能力
  排球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项依靠判断的运动,尤其在现代的排球比赛中,准确的判断已成为制胜因素之一。判断的基础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观察对方和同伴的动作、击球的声音、场上的布局等,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而迅速做出决策。排球比赛也是一项靠集体配合取胜的球类竞赛,个人特长的发挥往往是在同伴发挥特长的前提下取得的。因此,运动员在场上要相互协调,并不断观察同伴的意图,才能默契地与之合作。
  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数不清的差别,但对于体育运动人们却有着高度的相似,每个人都会为运动员的胜利而喝彩。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人们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极大地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排球运动具有竞技与娱乐并存的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能参与,或活动,或比赛。因此,排球运动对于体育运动的普及、提高国民素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求一篇3000字的一般排球论文,要网上找不到的

论提高排球运动无氧供能能力的训练及营养补充
作者:董 娜 张 婷  时间:2009-4-1 16:00: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

  [论文关键词]排球运动 无氧供能 能力训练 营养补充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排球运动员在排球运动中无氧供能能力的训练,以及运动训练中排球运动员营养的补充和比赛前后的营养供应及补充,为更好的提高排球运动员成绩以及体能恢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排球比赛实际上是由多次短促的快速用力的有球活动(如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等)和较长时间低强度的无球运动(如准备姿势、判断移动等)加短暂的休息(如暂停、换人、局间休息、死球等)所组成的间歇式运动。本课题拟对提高排球运动的无氧供能能力的训练和营养补充进行探讨,目的在于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提出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营养恢复手段,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1、排球运动的时间及供能特点
  
  从排球运动特点及整个比赛过程来看,一方面,由于排球比赛不受时间限制,一场精彩激烈的排球比赛,运动持续时间有时可长达2小时3小时,对运动员体能消耗较大,在捧球训练中,教练员一定要注重每次项目的供能特点,特别是在身体训练中给予充分的考虑,身体训练就是指采用有有效手段和方法,增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它所需的能量有三个供能系统,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乳酸系统的能量来自己糖元的无氧酵解,酵解得最终产物为乳酸,放出的能量由ADP接受,在合成ATP,它就是机体处于缺氧情况下的主要能量来源,有氧氧化系统。
  
  2、提高排球运动无氧供能能力的训练
  
  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各个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提高排球运动的供能水平。首先应该了解训练强度与供能方式的关系,训练方法有很多如:(1)30米重复跑,(2)60米重复跑。(3)排球场内做3米(或6米)往返移动;(4)防守,在保持10分钟连续抛球或扣球的情况下,让运动员快速左右(或前后)移动3-4米防起教练得抛球(或轻扣球),允许运动员用不同的方法,与单双手垫球,前扑,滚翻等;(5)三级跳或蛙跳。
  
  (1)提高磷酸源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
  在磷酸源系统供能的训练应根据另算远系统供能最长只能维持8秒钟的特征,安排10分钟以内极限强度的间歇练习,对提高肌肉中CP含量有显著效果,两次运动之间的间歇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以保证另算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至少恢复一半以上;心律恢复至110-120次/min,在练习时,ATP、CP可吃去供能,运动员的动作不致变形,速度也不会下降。
  
  (2)提高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
  乳酸能系统的供能能力一般采用间歇训练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在实战运用各种攻防串联和衔接技术中乳酸供能的能力,间歇训练法有极强性和强化性两种:①强性间歇训练法,适合于技术动作负荷强度很高。②化性间歇训练法,适合于技术动作负荷强度较高。
  
  3、排球运动员营养学恢复手段及营养补充
  
  营养学恢复在训练期和比赛期同样的重要,因为比赛中运动员能力、技术和战术的临场发挥依赖于循序渐进的,科学的训练安排,成功的训练会造就一名具有良好的多种供能系统,超量的训练负荷要依赖于长期的营养学恢复的保证,营养学恢复也如同训练一样要成为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营养是训练的物质保证建议运动员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取6至10克糖。份量取决于运动员每日能量消耗、运动类型、性别及环境状况。耐力运动员的蛋白质建议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1.2至1.4克;但对于接受重量及阻力训练的运动员,蛋白质摄取量可调高为每天每公斤体重1.6至1.7克,营养补充:①系统补糖:运动前补糖是为了尽量增加身体内糖的储量,运动中补糖是为了保持整个运动期的良好的血糖水平,运动后补糖是为了将运动中消耗掉的糖元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再合成而得到恢复。②各种坚果食品补充热量。
  
  (1)营养补充的重要性
  运动员能够获得优秀的成绩,营养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获得最好的成绩是要通过一个完善的平衡饮食,通过营养完全可以改善运动员的成绩。
  ①排球运动中与营养恢复的重要性
  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抢进的爆发力、出色的耐力和良好的体能状况,只是训练运动员达到高超技艺并使其在实战中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排球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有氧耐力供能系统,为达到发球、扣球和拦网的威慑力,排球运动员需要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这些都说明排球运动离不开良好的体力和体能和营养,为比赛中运动员能力、技术和战术的临场发挥依赖于科学的训练安排,超量的训练负荷要依赖于长期的营养学恢复的保证,为此营养学恢复也如同训练一样要成为训练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放在仅次于训练的重要位置。
  ②排球运动过后的营养补充
  首先应是水的补充,排球运动是一个出汗较多的项目。水占人体的65%,运动中丢失水份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会导致人体的血容量的下降,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率过度增高。运动中失水达体重的20-30%,即可使运动能力下降,其次是糖的补充,糖又是排球运动员的最重要的热能营养素,糖对从事运动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热能营养素,能迅速提供能量,运动肌肉中的能量从糖释放比从脂肪要快三倍以上,糖在体内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也很容易排出体外,不会增加体液的酸度,糖燃烧时耗氧少,在无氧的情况下可以短时间为机体提供能量,糖的摄入后容易消化吸收,运动前、中、后都需要及时补糖,这样就可以保证训练期充足的能量,还有就是维生素的补充,在大量运动过后除了水和糖的供应,还应该及时补充维生素,目前排球运动员对蛋白质补充存在两个缺陷:一、动物蛋白比重过大,忽视了植物蛋白的补充,应该多食入豆制品;二、应多吃鱼类、减少动物内脏,减少猪肉和牛羊肉比例,减少反脂肪摄入,少吃油炸食物,少吃硬果类食物,钾、钠、钙、磷、镁等矿物质补充排球训练中都需要矿物质食入量的保障,除正常食物中含有这些矿物质外,可重点增加奶类、动物脏器、海带和小虾皮的补充;再就是需要补充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这两种维生素对排球大运动的负荷训练更重要。
  
  (2)运动员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饮食补充
  运动前,膳食的提供足够的流质维持体液水平、含较低脂肪和纤维以促使胃部排空和减少肠道不适、含较高糖类以维持血糖水平、含适量蛋白质,而食物组合须为运动员所熟悉和接受,期间,营养摄取的首要目的是补充体液的流失及提供糖类(每小时约30-60克)以维持血糖水平,运动后,饮食目标是提供足够能量和糖类,以补充肌糖确保快速恢复,膳食应包括糖类、蛋白质及脂肪,如果运动后糖被耗尽,开始的30分钟运动员需每公斤体重进食1.5克糖类及往后4至6小时内每2小时重复以上份量以补充糖原,在运动后进食蛋白质可提供氨基酸,赛前①由于运动量减少,能量消耗上也减少,相对主食与脂肪摄入也应减少,以免造成热量过多转化为体内脂肪存在体内;②蛋白质的摄入可减少,但需要增加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入比例;③大量的蔬菜、水果、动物的内脏、海带、枣等快速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比赛中:①进餐在比赛开始前2,5-3小时;②吃七分饱;③含糖的食物,喝少量的蛋白;赛后:①1小时内,喝含有矿物质的碳水化合物饮料;②1-2小时内选用高能小吃如:麦片、蛋糕、饼干、香蕉、葡萄干、果汁;③2小时在高能小吃的基础上加少量蛋白,如:牛奶、冰淇淋、鱼,要摄取正常饮食中的蛋白数量;
  
  4、结束语
  
  排球比赛时由短暂快速用力的有球活动及低强度的有球准备动作和移位活动所组成的综合式运动,在排球训练和比赛中,首先了解排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对改进训练,发展运动员自身素质,以及对疲劳的预防、赛后疲劳恢复都有及其重要意义,是为了更好的增加排球运动员自身的保护和自身对运动营养的加强。

排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3000字论文

摘要:
排球运动对人体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其主要表现在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上,在全民健身中排球项目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查阅了大量排球相关研究专著、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排球运动的发展与项目特征,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当代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分析了排球运动的健身功能。从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特点和分类、等方面对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原则进行了阐释,旨在从健身方法的创编设计领域为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开拓新思路。
然而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才能有健身价值,如果健身的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则会适得其反。健身价值是评价健身方法的最重要指标。

关键词:
排球运动;健身价值;健身方法;创编原则

前言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沙滩排球被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在28个奥运比赛大项中排球就占据两个项目,即排球与沙滩排球,可见排球运动在国际上的普及与被重视程度相当高,而我国竞技排球在国际排坛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我国女排,从过去的“五连冠”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冠。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我国制定的为国争光的奥运战略是分不开的。在我国排球运动的普及远不及篮球、足球,中小学、高校以及农村开展排球的状况都很差。如此严重的问题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1、国家主管部门推动排球运动发展的措施不利;
2、我国竞技排球的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为国争光的奥运战略上
3、个人对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理解不够、认识不足;
4、很多人只知道竞技排球不知道娱乐排球。
所以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参加排球
运动的价值所在来增进健康,同时也为推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与普及起到一定的作用。
1. 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1.1 从事排球运动对生理的良好影响
排球运动是由参加运动的人,以身体的任何部位相互在空中击球,使球不落地,既可隔网进行比赛,也可不设球网进行击球游戏的一种体育项目。作为健身活动而言,多人在相对较小的场地击打一个球,每个人活动的范围不大。由此可见,群众健身排球的负荷强度比较小,正是种负荷强度相对较小、安全性和群众性强的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锻炼者加入这个行列。
从生理学角度和排球运动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排球运动对人体生理有
如下良好的影响:

1.1.1 提高能量代谢水平和心肺功能
国内外排球科研成果证明排球运动是一项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我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表明无氧供能约占20%—40%,有氧供能约占60%—80%,有氧供能占主导位。研究结果还表明排球运动是一项以非乳酸供能系统进行的运动项目。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提高有氧代谢水平,发展心血管耐力,推迟心血管系统的老化过程,增大心输出量,增强氧运输系统功能。经常参加排球运动的人还可以增加呼吸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通气量,使安静时呼吸频率减少10次左右。老年人经常参加软式排球或气排球,可以推迟呼吸机能的老化过程。

1.1.2 提高感觉器官的功能
排球运动中无论是在排球比赛还是在排球游戏中运用的各种击球方式,都必须是击在空中的球,接本方同伴的球是如此,接对方击过网的球更是如此,就连自己将球击过网的发球技术,也要先将球抛在空中然后才能击球。因此,参加排球运动的人在时间和空间感觉上得到的锻
炼和提高是其他球类项目不可比拟的
。主要表现在:在击球时,打球者触觉、压觉和肌肉肌腱的本体感觉都会对球的形状、轻重、弹性、来球力量的大小、击球力量的大小作出反映。所以,经常打排球的人可以提高肌肉本体感知觉能力。
1.1.3 提高判断能力和对预定目标的控制能力
排球运动在击球时触球时间短促。排球运动问世至今,其竞赛规则始终不允许“持球”,即不允许球在击球部位停留的时间过长,这是除了借助工具击球的乒乓球、网球等项目外,区别其他球类运动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既能提高运动员在短暂的触球时间内对来球的力量、速度、角度等因素的准确判断能力,又能提高运动员把来球准确地击向预定目标的控制能力。

1.2 从事排球运动对心理的良好影响
1.2.1 充分展现自我才能
目前所有的球类运动都有其规则限定的身体合法触球部位,惟独排球竞赛规则规定运动员全身任何部位均可触球。在排球活动中你可用手击、臂挡、头顶、脚踢,必要时来一个漂亮的鱼越救球,可以尽情地做各种动作,潇洒表演一番,尽情展现自我才能和各种高超的击球技巧。

1.2.2 活动的安全感
排球运动是隔网对抗项目,比赛过程中,对抗双方不存在身体直接接触问题,避免了身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伤害事故,所以,相对于篮球、足球来说有一种安全感。普通6人制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通常是在木地板地进行,可以避免受伤。球的质地都是由塑料或橡胶编制而成,不会对手指造成伤害。由此可见,排球是可以任选的、男女老少皆宜的、安全的体育项目。

1.2.3 胜利的喜悦心情
从竞技角度看排球比赛就必然有输赢。比赛结束,胜者喜形于色,欣喜若狂,品尝胜利
的滋味。某方要取胜,必须有技、战术作保证,必须经过同一方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取胜
是来之不易的,一场排球比赛历时不长,但参与者同样可以感受到奋勇拼搏后的成功快感,
并从中感悟人生。

1.2.4 心旷神怡的美好感受
沙滩排球活动经常在江河湖海的沙滩上进行,绿水涛声映衬着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外景。置身于风光秀丽的天地中,使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打完一场球下来,再到大海(或江湖)嬉戏一番,会感到全身心淋漓尽致的放松和畅快。

1.3 从事排球运动对社会适应的良好影响
1.3.1 能恰当的承担自己的角色与职能
排球运动是集体项目,室内排球每队6人,气排球每队4人,软式排球每队4—6人,沙滩排球每队2—4人。规则规定,比赛过程中一个人不能连续击球两次,所以参加活动的同一方队员要有协作精神与配合意识。你垫一传我二传,他扣球是我保护。各自的角色与职能分工明确清晰。可以更好的锻炼我们在社会场合中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身份和别人交往,也就是扮演不的社会的角色,我们的思想、言谈举止或行动都必须与其身份或社会角色相适应,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不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出恰当的,合乎其社会角色的反应,则必然会在社会交往中引出不少麻烦。可见,参加排球活动对我们明确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3.2 能提高人的应变能力
在排球比赛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连续失误时,如何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而且不灰心;比分落后时的沉着和不气馁;胜利时的不骄傲;关键比分时进攻不手软的自信心;都是对自己形成良好应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同样的,生活既有美好的一面,但常常也会出现—些重大波折,如自然灾害的侵袭、亲人亡故、考试落榜、婚恋失意、经济损失、事业受挫……等等。这些重大的生活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节律的扰乱,学习、工作的过分紧张都会给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需要正确处理,避免出现精神崩溃。应付社会变动和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各人同。有的人遇到意外事件惊慌失措或遭受挫折后便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勇气;有的人则从容应付,化悲痛为力量,从失败中取得教训终于成功。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是个体适应变化的环境,特别是应付突发的非常事件,化险为夷的重要条件。可见,排球运动在社会应变能力的提高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与锻。
2.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
2.1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原则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原则是以体育教学原则为基础根据教学目的和排球运动健身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出来的,是长期创编排球运动健身方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1.1 健身原则
健身价值是评定创编健身方法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而评定其价值的依据是它在达到健身目的中所起的作用。在创编健身方法时,贯彻健身原则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2.1.2 明确健身的主要目的。
例如:有的方法是以发展某种素质为目的
有的方法是以掌握某项基本技术或战术配合为
目的。

2.1.3 根据健身目的,
选择最有效、最合理的动作作为创编健身方法的“基点”。
2.1.4
根据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确定合理的组织形式。
2.1.5
根据健身目的和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确定规则的运用、场地的规格、器材的种类以及运动负荷。
2.1.6 教育性原则
评定创编健身方法质量的另一条重要标准是观照其教育作用。不妨从健身方法的内容选择、组织方法的安排、规则的确定以及胜负奖惩的办法等方面入手进行创编,寓教育于健身活动之中。 2.1.7 启发性原则
排球健身活动在培养人们创新和思维能力方面具有较好功能,在创编健身方法时应认真贯彻启发性原则。尤其创编游戏或竞赛类型的健身方法时,不要把一切都规定得太刻板。要融入灵活多变的形式,在具体方法、战术打法、战略排阵和对位等方面留给人们积极思维和创造的空间,充分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2.1.8 趣味性原则
排球运动的发明源于它固有的趣味性,因此,在创编时一方面要增加健身方法的竞争因素,竞争能激活兴趣。另方面要提高动作设计的趣味性,融入新颖性、惊险性、象征性,同时将动作结构作些变异,再反复组合来增加其难度,使人们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从而在情趣盎然中进行健身活动。 2.1.9 安全性原则
在创编健身方法时,要考虑组织方法和动作的合理性、规则的严谨性、器材的安全性,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在教法提示中给予提醒,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排球运动健身方法在创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各原则之间的统一性,加强它们的相互促进,又要协调地运用各原 则,这样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2.2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方法
排球运动从最初的娱乐游戏活动逐渐向竞技对抗方向发展,这为创编健身方法提供了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舞蹈、体操、游戏以及一些其他运动项目的创编方法,基本上按 下列几个步骤进行:
2.2.1 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素材
选择健身方法的素材是创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要选择排球和其他一些运动的各项基本技术和战术作为主要素材。如要选择对增强体能具有明显效果的动作;要选择相应的排球基本技术及技术串连及战术打法等。 2.2.2 健身方法设计的过程 2.2.3 讲求健身价值与创新。
设计健身方法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技能程度以及体力状况等条件来安排健身的形式、组织方法以及场地器材的使用。有的方法还要挖掘内容上的思想性,充分拓展它的健身实效。同时设计要不断创新。 2.2.4 注重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设计健身方法的基础,而趣味性是设计的主要因素。根据学生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为导向,设计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健身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如具有激烈争夺和对抗性质的健身活动能符合男生喜爱勇敢行为和攻守性动作的心理特点;相对地能满足女生生理、心理需要的则是韵律性强、节奏明快、柔软协调的健身活动。同时多元、变化、灵活的组织方法能激励学生健身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健身活动的整体质量[9]。
3. 结束语
通过剖析排球运动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对人体的良好影响以及排球运动健身方法的创编原则和方法,期望在当前掀起的全民健身热潮中人们对排球运动的健身作用有更多的认识,从而积极投入到排球运动中去。

排球毕业论文

大四毕业论文?我一个朋友的硕士毕业论文内容是业余排球开展情况调查,就是设计一份问卷,然后给一些本市的业余排球俱乐部的人送去填个问卷,然后做个总结归纳,总结出来现在开展的情况,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什么的,再跟全民运动什么的扯点关系就可以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