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上区别比较大,在语法上的区别比较小。
1、在语音上的区别。在声母上,把翘舌音读成平舌音,比如把“事情的事(shi)读成(si)。在韵母上,把单元音e读成复元音uo,比如河南的(he)读成(huo)。在声调上,普通话音节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孝感话有6个声调,即
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例如同一个音节fu的字:阴平有夫、敷,阳平有扶、芙,上声有腐、辅,阴去有富、附,阳去有妇、父,入声有福、服。
2、在词汇上的区别。合成词中的语素不一样。例如:普通话中的“多少”,孝感话说成“几多”;普通话中的“刚才”,孝感话说成“才将”。短语中的词组合不一样。例如:普通话说的“五脏六腑”,孝感话说成“心肝五脏”;普通话说的“走捷径”,孝感话说成“抄直赶近”。
3、在语法上,孝感话与普通话区别很小,只是在一些口语上与普通话有些差别。例如:“嫌人”,普通话是动宾结构,意思是嫌弃别人,讨厌别人;孝感话是使动结构,意思是很让人讨厌。
孝感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官话,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文化,因而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与江淮官话中的多数地区有所区别。
团鱼(脚鱼)是鳖,如“野生团鱼营养价值高”;女将是妇女,如“女将们翻身了”;男将是成年男子,如“你已做大人是男将了”;克气包是膝盖,如“刚才我把克气包达了”;惶七惶八是不知如何是好,如“你这话说的我惶七惶八”。还有很多方言。
文化意义:
1.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2.人们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历史文化,如保护国粹京剧,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等;
3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废弃方言,抛弃民族的艺术;
4.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地广物博,幅员辽阔。而尊重个民族及地方人民则是保证祖国统一的必要条件,尊重人民,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文化;
5.普通话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普及固然重要,而方言作为文化艺术,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也应被保护,二者并不矛盾;
6.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从孝感谚语看人们的孝德观念
孝感民间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清光绪九年刻本《孝感县志》中,就载有古谚百数十条,内容涉及天时、农业及人的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1989年,我们在编辑《中国谚语集成·湖北卷·孝感谚语集》时,又先后搜集到孝感民间谚语7200余条,除少量为建国后创作、流传的新谚语外,绝大部分是建国前流传的古谚。其中反映人们孝德观念的谚语有180余条,为我们开展“孝学”和“孝文化与现代文化”研究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是“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谚和孝德观念的关系
民间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对各种事物、经验作出的简洁有力的概括和总结。谚语的产生和流传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人们对某些生活、事物最为熟悉,认识最深,才能对那些生活、事物总结出最本质、最具有社会价值的谚语来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人们的思想成果。比如男女、老幼、婚姻、家庭……等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且较为关心、重视的一些生活大事,因而人们对这些生活大事的认识和总结,也如同对其他生活、事物一样,用凝炼的口语形式加以概括、总结并流传下来,相互劝诫,代代相传,俾益后世。于是逐渐产生、加工、提炼、发展形成“浩如烟海”的民间谚语。其中除了那些反映自然、生产及其相互关系、影响的民谚外,大量的是反映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民谚。特别是其中反映人们的思想道德的谚语,对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起着很重要的主导作用。
“孝”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并被人们誉为道德之本,百行之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核心部分。《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又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因此,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孝德,自“孝”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形成之时起,也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用口语形式加之概括、总结,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千百年来的加工、锤炼,形成许多反映孝德内容的谚语,流传下来,形成“孝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孝”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的产生,不会产生反映孝德的民谚;反之,没有民谚这一形式的传播,“孝”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也不会流传至今,二者之间是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二、孝感民谚与“孝”的历史渊源
孝感民谚与“孝”的历史渊源,可谓源远流长。孝感古为安陆县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地。秦属南郡。三国时在魏境,属江夏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第四代皇帝孝武帝刘骏非常尊崇孝德,不仅在他登基的第一年命名为孝建元年(即公元454年),并析安陆县东、鄳县南置孝昌县。到了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讳,改孝昌为孝感,孝感因之得名,沿袭至今,历时1500余年。在县、市建制、公路、车站、祠庙、学校、店铺、产品等等的名称以至人的名字上带有“孝”字的为数不少,如:孝昌县、孝感县、陂孝北县、陂孝县、云孝县、汉孝陂县、孝东县、孝感专区、孝感地区、孝感市、孝南区、孝天公路、黄孝公路、孝感火车站、孝子祠、忠孝祠、孝感师专、孝感师范、孝感高中、孝子店、孝感商场、孝昌宾馆、黄孝花鼓、黄孝大鼓、孝感剪纸、孝感印花、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孝感钢犁、孝感卫生纸以及孝元、孝慈、孝才、孝梅、孝珍……的人名等等,从许多方面,提倡孝德,宣传孝感,仅在清光绪九年刻本《孝感县志》中,以孝著称的孝子被载入“孝子传”的就有95人。此外,还在孝感的民俗及民间文学、艺术(包括民谚、民谣、民歌、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间雕花剪纸等等)许多方面都反映了“孝”的内容。孝感民谚究竟从何时起产生了有关“孝”的谚语,无据可考,但从清光绪九年刻本《孝感县志》中的古谚及近期搜集到的7200余条民谚中看,直接反映“孝”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谚语180余条,在不同内容的210个同级类目中居首位,如:“美之曰‘孝昌’,更之曰‘孝感’”、“两董(指古孝子董黯、董永)两孝子,二程(指程颢、程颐)二文人”、“卖身葬父(指董永),孝感动天(指七仙女下凡相助)”、“孝感人,重孝行,屠家幼女养孀亲”(指清咸丰年间,孝感县城屠姓幼女,父逝,在汉口以剪卖花样为业,奉养寡母)等古民谚。虽然有些民谚产生、流传的时间不是很长(约在明、清时期),但它反映了孝感县名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关于汉孝子董永等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孝感县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孝女人物,可见孝感民谚与“孝”早有不解之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孝文化”中的一件珍贵的瑰宝。
三、孝感流传的孝德民谚
“孝”的含义很广,古籍中对“孝”的解释也很多。如《礼祭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谓之畜”(《康熙字典》注:“畜谓顺于德政”);《新书·道术》又解释:“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论语·学而》则谓:“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祭义》对“孝”的解释更多:“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事君不忠非孝,涖官不敬非孝,朋友不信非孝,战阵无勇非孝,五者不义,灾及乎亲,敢不敬乎。”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善事父母、尊老敬长以及与孝的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如“庄、忠、敬、信、勇”等其他方面,但主要的还是善事父母和尊老敬长。孝感民谚所反映“孝”的内容,也不外乎这几方面,现概述如下:
一、善事父母。从历史文献及人民群众中尚存的传统孝德观念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报恩。《诗·小雅·蓼莪》是一首苦于服役,悼念父母的诗,其中(四)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注:养)我。抚我畜(注:爱)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注;抱在怀里)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观念,是孝的核心。在孝感民谚中,如:“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亦作:‘为人不忘本’)。”“养儿不知娘亲苦,养女难报父母恩。”“乌鸦反哺行孝义,羊子跪乳报养恩。”“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孙孙。”等等,充分反映了人们“报恩尽孝”的孝德观念,对那些“娶了媳妇忘了娘”、“毛干翅硬各自飞,丢下一对老乌龟”的忘恩负义的子女具有一定的谴责和教诫意义。
2、敬亲。《孝经·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闻氏宗谱·家训》也提倡:“为子之道,务必以色(注:指和颜悦色)承欢,以礼致敬。”如孝感民谚“上有天大,下有父尊”、“人人都是父母养,不孝不敬不应当(亦作:‘不像样’)”、“活着不把父母敬,何必死后哭灵魂”、“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儿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等等,都是教育人们要尊敬父母,不要学那些逆子“打爷骂娘,忤逆不孝”(民谚)。当然,对父母的错误言行,也要敢于规劝、帮助改正,不能坐视不理,听之任之。
3、顺亲。《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为什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谓顺亲为孝?《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的解释:“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还说父殁,“三年无改父之道,是谓孝矣。”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娘喊应千里,爷喊应万里”等民谚都反映了归时子女在父母面前要百依百顺,即使父母死后,也要无条件服从。虽然这些民谚反映了旧时封建家庭的某些封建思想,不能全部继承,但也反映了人们顺亲尽孝的道德观念,应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4、子嗣。《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孙绰集·喻道论》也有“三千之责,莫大无后”。汉许慎在《说文》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都反映了古人的孝德中的子嗣观。因此,在我国古代宗法社会里,人们非常重视子嗣,尤其是重男轻女,无论哪个族姓、支派、房头及任何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螽斯蛰蛰”、“瓜瓞绵绵”,永承宗祀。如民谚:“人生在世第一丑,绝子绝孙绝宗祖”、“天上下雨地上阴,人留后代树留根”、“田要冬耕,儿要亲生”、“养儿传宗接代,养女财空家败”、“生男如添势,产女如败家”、“宁可无田,不可无男”等民谚。说明“子嗣观”在人们的传统道德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有些谚语,如:“有女不为绝”、“一个女婿半个儿”、“三代无女断六亲”等,虽然打破了“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但其核心观点还是要“传宗接代”,世世代代不断香火。因此,我们对于其中有些与当代道德观念和现行政策有抵触的,不能无批判的全部接受和继承。
5、养老。《管子·大匡》:“应于父兄,事长养老。”古往今来,子女赡养父母乃人之常情和应尽的义务,是人们常称的孝德之一。即使是贫寒人家,子女事养父母,以豆为食,以水为饮,虽然生活清苦一点,只要父母不挨饿,满意、高兴就算尽到了孝,《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孝感民谚中,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母养了你的小,你就要养父母的老”、“人人都把儿女养,敬老养老理应当”、“父母在世多行孝,不必死后放鞭炮”、“跑到南海敬佛,不如堂前孝亲”等等,不仅表达了子女们要赡养父母的深厚感情,特别是提倡了“厚养薄葬”的科学道德观念,值得令人深思、借鉴。
6、爱亲。古人提倡爱敬事亲,《孝经·天子》:“爱敬近于亲事,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天子犹像这样,何况老百姓呢?爱亲的含义很广,如:旧时儿子代父从军、父债子还、替亲代刑、为亲复仇……等许多方面。如果拿今人的眼光看,其中许多作法与现行法律相悖,但反映了旧时人们的爱亲观念。如民谚:“出外心忧伤,惦爹又惦娘”、“一个鸡蛋两个黄,哪有子女不疼爷娘”、“父仇子报,父债子还”、“父鳏女愁,母寡子忧”等等,都表达了子女疼爱父母的一片深情。也有些谚语,如:“老子打儿如做戏,儿打老子为出气”、“娘疼儿,口里吐(指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让给子女);儿疼娘,要手里有(指爱的是钱,而不是真正疼爱父母”、“娘疼儿是长江水,儿疼娘是瓦上霜”、“有钱便是爷,有奶便是娘”等等,从反面揭露了社会上有些子女不疼爱父母的丑恶现象,也是对那些不孝的人一种讽刺和鞭笞。
7、孝俗。我国民间在父母、子女之间,长辈、晚辈之间存在许多习俗,在孝感民谚中有不少反映孝德习俗方面的谚语。
①生活方面。如:“早晚请安,问暖问寒”、“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儿大娘分床,女大父离房”等等,既反映了子女尊敬父母的传统孝德,又反映了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
②亲戚方面。如“娘亲有舅,爷亲有叔”、“娘亲为大”、“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天上雷公,地上舅爷”、“舅爷坐一席”、“天上打雷喊舅爷”、“遭天雷打要叫舅爷牵”、“犯了族规磨子沉,要等舅爷来发令(指舅爷不发令,任何人不能动手)”等等民谚,从许多侧面反映了以父母为核心的亲戚关系。而今由于时代的不同,许多旧的陈规陋俗不复存在,然而以父系、母系为核心的亲戚关系至今尚存。
③寿辰。民间重视祝寿,如民谚:“爷娘过生一碗面,生儿育女流血汗”、“儿女过生莫忘恩,寿面奉上老双亲”等,都表现了子女孝敬父母的一片深情。
④死葬方面。人生最伤感的莫过于生离死别。古往今来,无论家境贫富,父母及其他长辈去世,后辈人都要竭力予以安葬,并服孝三年,表示孝意,告慰死者。许多丧事习俗,至今尚存,且反映在民谚中。如:“亲死冇送终,遗憾在心中”、“人死书盖脸,免得后人惦”、“棺材底下一盏油,好照亲人下酆都”、“抬棺出葬规矩多,跨沟过缺唱孝歌”、“棺材转弯过缺,孝子跪地迎接”、“人死三天土里埋,晚上要烧望乡台”、“出葬道士开路,七天道士做七”、“头蓄七七(即49天),孝守三年”、“头年贴白,二年贴黄,三年贴绿,四年往后喜洋洋(指贴红色春联)”、“过年吃酒肉,孝家(指三年内死了人的人家)二十六(指过春节吃年饭,孝家要在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吃)”等等,无疑其中有些谚语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属于糟粕部分,不能无批判的全部继承、传播,但反映了子女及后辈对父母及前辈留恋之常情,从这一侧面表达了人们的传统孝德。
二、尊老敬长及其他。尊老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我们人民提倡孝德的一个组成部分。《礼记·丧服小记》:“尊尊长长,……人道之大者。”《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说的是无论职位高低的人,尤其是那些为人君者及位居显耀的人,更应尊敬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年尊辈长的老人,为下级和老百姓作出榜样,才能以孝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这些传统美德的思想观念在民谚中也有所反映。
1、尊老敬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朱熹注:“老,以老事之也。吾老,谓吾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他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像孝敬自己的父兄一样去孝敬他人的父兄。这种传统美德的思想观念也反映在民谚中。如:“天上有老君,地上有老人”、“人老是个宝”、“年长为尊”、“不听老人言,做事不周全”、“人人都是父母养,尊老敬老理应当”、“家家都有老双亲,嫌老欺老没良心”、“孤老无人管,端水又端饭”、“出门在外讲礼貌,见了长者称您老”、“尊老爱幼,添福添寿”、“在外横行霸道,在家忤逆不孝”等等,既说明了尊老敬老的思想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也说明了在传统孝德中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当大力提倡的。
2、其他方面。前面提到,“孝”的含义很广,除了善事父母、尊老敬老以外,还涉及“庄、忠、敬、信、勇”等其他方面。如民谚:“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孝子忠于国,忠臣孝于亲”、“不忠于国,不孝于亲”、“打哥骂嫂,不悌不孝”、“又嫖又赌,辱骂宗祖”、“在外扯白调谎,在家辱了爷娘”等等,都反映了孝德的诸多方面,不仅对人具有一定的教益,也为开展孝学研究扩宽了思路。
孝感民间谚语,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孝德的谚语很多,主要内容有上述几个方面。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笔者想说明一下:民间谚语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时代内容的谚语。因此,在涉及孝德的诸多谚语中,难免出现正反兼有,良莠并存的情况,这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希望广大同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去研究它、使用它。本文谈不上论文,只是就民谚这一形式,介绍孝感民谚与人们的孝德思想观念的相互关系及其主要内容,为开展“孝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参考。错误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爹爹(爷爷、祖父)
婆婆(奶奶、祖母)
爷�爸爸、父亲�
姆妈(妈妈、母亲)
二爷(二叔)爸爸以下排行的弟弟,都可以按其顺序叫做几爷。如二爷、三爷、四爷……
婶娘(叔叔的爱人)
叔爹(姑妈、姑姑)
姑爷(姑父)
屋里人(妻子、老婆)
喀喀爹(外公、外祖父、姥爷)
喀喀婆(外婆、外祖母、姥姥)
舅爷(舅舅)
亲爷(岳父)
亲妈(岳母)
竿 (姨侄对比自己父亲年龄小的姨父的称呼)
伯伯(孩子对比自己妈妈年龄大的已婚妇女的称呼)
竿竿(阿姨)
幺爷(小姨)
男将(成年男子汉)
女将(成年已婚妇女)
小伢(小孩子的统称,女孩称“女伢”,男孩称“男伢”)
哈叭(傻瓜)
霉气(神经病)
白岔子(骗子)
撮白(说谎)
白嘴逛(油嘴滑舌、只说不做)
打拐(从中作梗)
不懂板(外行、不懂事务)
贼得狠(很聪明、很能干)
鬼得狠(很机灵、很狡猾)
拐得狠(真倒霉、搞砸了、办坏了)
码到搞(鲁莽、蛮干)
打扯(闪烁其辞、有意回避问题)
恶燥(很野蛮、很厉害)
打私码子(私下商量、徇私情)
塞砣子(行贿送礼)
撮虾子(到处捞外快、捡便宜)
炸了把(乱了套)
闪杆�不给面子�
邪得狠�坏透顶�
走人喀(走亲戚、串门)
没见发时(好久没见面了)
叙家常(拉家常、说家常话)
搞嘛(干什么)
跳钻(活泼、很有活动能力)
扎实(夸奖老年人身体健康)
俏健(夸奖老年妇女越活越健美)
嘹亮(夸奖妇女聪明、能干)
耍条(逐一地分发香烟)
过中(午饭一二个小时前的一次快餐)
转圈(向在座的客人逐一地敬酒)
吹喇叭(抱着酒瓶喝酒)
汇现板(给现金)
唆烟 �吸香烟�
抱错了胯子�找错了靠山�
搂中不搂腰�方法不对头�
不括人�不团结人�
做劲拿势(一本正经的)
孝感话、江淮官话、湘方言、赣方言。
孝感话又是“楚语”中有代表性的地方言言。因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孝感方言兼收并蓄,形成了南北兼有的特点。
孝感话不仅具有北方话的语言特点,又大量吸收了南方诸方言的语言特点,也保留了一些古音成分。孝感话虽属西南官话,但与西南官话的代表汉口话颇有不同,声母方面比汉口话更接受北方,韵母和声调方面更有南方味。
当代楚语,划分楚语区的依据:语言学家赵元任:"这第二区(指黄冈,孝感一带方言)可以算典型的楚语。"周振鹤:湖北东部历来被称为最具'楚香楚色'。江淮官话黄孝片,即楚语,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
其语音特点与江淮官话有较大差别,如入声不是短调,而是长调,比其他声调还长,这在江淮官话洪巢片和泰如片中是绝对没有的;再如江淮官话的古咸山摄一般按主要元音分成两个或三个部分,而黄孝片的咸山摄主要元音只有一个,和普通话相同。
听感上,黄孝片和江淮官话差别也较大。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大别山南麓的湖北东部、 东北部的黄冈和孝感地区。中国语言地图集官话之三指出江淮官话黄孝片的主要特点是书虚、篆卷。
楚语方言主要包括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陂区、新洲区;黄冈市的黄州,红安、团风、蕲春、英山、武穴、麻城、罗田、浠水、黄梅;孝感市的孝南、孝昌、安陆、大悟、云梦、应城;
黄石市,随州市的广水;鄂州市;河南省的新县;江西省的九江、瑞昌;陕西省的柞水、镇安、平利、白河、岚皋等。安徽的安庆市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