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生物信息论文答辩

2023-03-13 19: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生物信息论文答辩

我和很多同学的毕业论文都是在国淘论文写作网写的。感觉这里写的不错,文笔挺好的。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络著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驳论点2.驳论据3.驳论证. 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你去买本2010年的预防医学技术的考试书,里面有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大纲,还有解析,它还有一套习题集搞定这个应该就可以过了。看大纲复习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教材里没有计量认证这块内容。

系统复习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复习前将教材、笔记、复习资料准备好。这样,复习开始后,就能集中精力投入。一本好的习题复习资料应该按照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的内容,比如来学宝典app就是以“考题”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并附有多套模拟试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练习、模拟,你可以自我测试对教材的理解掌握程度,了解哪些内容知道,哪些问题能回答,哪些章节没把握,哪门课比较起来掌握得较好等等,从而为你进一步学习做好思想和时间上的准备。 综合题能反映出你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因为一门学科的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密切联络,如果你做综合题做得较顺利,证明你在系统复习中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是比较完善和系统化复习工作是做得较好的。 要认识相对集中的复习时间的宝贵,不能轻易浪费,所以要十分珍惜。把各科目的知识系统地进行整理,克服放松情绪。

[ 特别提示 ] 1.2016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程式码为102、104、202、204、206、215、301-360、367、374、376、377、378、387和391的73个专业的4个科目实行人机对话的考试方式。 2.2016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同一专业的4个科目的考试,可取得该专业资格证书。 3.凡符合原卫生部、人事部印发的《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0〕462号)和《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1〕164号)中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和专业类别的考试。 4.凡到社群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的全科医学、社群护理专业类别的考试。 5.报名参加2016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各级别考试的人员,其学历取得日期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均截止于2015年12月31日。 6.根据《 *** 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公安部等25部门关于印发<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53号),持有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员,可报名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7.考生电子照片应为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格式为jpg。 8.考生应及时列印申报表,并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在当地考点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 9.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西、宁夏、新疆兵团考区的考生需要在现场确认后,于2016年1月16日至2月6日期间完成考试相关费用的网上支付,具体事宜请咨询当地考试机构。 10.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均为客观题,采用计算机统一评分,不接受成绩复核申请。 11.2016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统一发放成绩单,考生须于成绩公布后在指定时间内登入中国卫生人才网,自行列印成绩通知单并妥善保管。 12.请考生在考试前一周密切关注中国卫生人才网,随时留意考试专区重要通知内容。

凡符合卫生部、人事部印发的《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0]462号)和《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1]164号)中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和专业类别的考试。  报名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同时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一)参加药(护、技)士资格考试取得相应专业中专或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 (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4)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报名参加201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各级别考试的人员,其学历取得日期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均截止2014年12月31日。报名条件中学历或学位的规定,是指国家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正规院校毕业学历或学位。 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不受单位性质和户籍的限制,均可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工作选择报考专业类别参加考试。 更多资格资讯,上招考线上

质粒DNA迁移作用是指由共存的接合型质粒引发的非接合型质粒的转移过程。接合型质粒的mob基因产生的迁移蛋白可作用于与其共存的非迁移型质粒的nic位点,使非接合型质粒产生迁移作用。参考吴乃虎老师的《基因工程原理》。

报考微生物检验技术师有哪些相关专业 根据初级微生物检验技师的报考条件,微生物专业硕士毕业,在药品批发企业工作满一年,是能够报微生物检验技师的。不过一方面所报的不是报微生物检验师,另一方面只能报初级不能报中级或者高阶。 在申报微生物检验技师的时候,你的学历是没有问题的,主要的问题可能是没有从事检验工作,但是实际上在审查的时候,只需要由工作单位开出从事检验工作满一年的证明并加盖公章就可以了,至于你实际有没有从事检验工作,是没有人会去进行审查的。 专业限制不大,主要是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满足1年以上的要求。 2015年初级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报名。 凡符合卫生部、人事部印发的《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0]462号)和《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1]164号)中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和专业类别的考试。 报名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同时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士职务满5年; 2、取得相应专业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 3、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 (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医。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4)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报名参加201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各级别考试的人员,其学历取得日期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均截止2014年12月31日。报名条件中学历或学位的规定,是指国家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正规院校毕业学历或学位。 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不受单位性质和户籍的限制,均可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工作选择报考专业类别参加考试。

参考以下书籍- 其中的部分章节可用~ 《检验医学高阶教程(套装共2册)》 本书由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和中华医学会共同组织国内最具权威的专家共同编写,按照国家对高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以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线,以疾病诊断治疗为目标,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全面、准确地介绍了医学检验与临床应用的经典方法和学科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全书分上下册共六篇,上册包括即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诊断生化学检验;下册包括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每篇均对检验专案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阐述。本书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是高年资检验人员必备的案头书。不仅适合拟晋升高阶职称应试者的考前复习指导,还是中级职称以上医(技)人员提高实验诊断、临床会诊、以及科研教学和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学习参考书。 《检验医学知识高阶教程》 按照国家及河北省对高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以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线,以疾病诊断治疗为目标,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了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卫生系列高阶职称晋升辅导用书:检验医学知识高阶教程》包括:实验室管理与科研;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输血技术;疾病控制微生物检验和卫生理化检验;医学遗传性检验九个部分内容,《卫生系列高阶职称晋升辅导用书:检验医学知识高阶教程》均采用问答方式,涵盖实验技术和临床应用两方面,便于晋升副高职称、正高职称的人员选择相应部分进行复习。 都是大块头,可以把部分章节提取出来,整理成PDF格式,列印更方便,考试软体必备模拟人机对话考试和熟悉考试环境,还有微生物的指导用书和习题集那本书也应该看一下。我在帮你找一下考试大纲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不太好把,如果替考被抓是要禁考的,下点功夫自己好好学过了自己也有真本事! 欢迎追问,期待采纳。

2019凯斯西储大学系统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业介绍

数据科学融合了数据工程、数学、统计学、高级计算、科学方法和主题技能。它涉及大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向可操作信息的转化,以此解决世界面临的一些最迫切的问题。然而,有效地将数据阐述为对战略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方面的数据科学专家另有市场需求。

凯斯西储大学系统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业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从发展迅速的生物组学(biological -omics )领域提取有用信息的人才。

1. 专业方向

凯斯西储大学系统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生专业提供两个研究方向:转化生物信息学和分子与计算生物学。

a. 转化生物信息学

转化生物信息学方向培养学生在应用组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的临界区域发挥作用。比如,将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数据计入电子医学记录,向病人传达基因风险并为此开发分析工具,将这类数据用于个体化用药。

转化生物信息学方向的学生学习将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技术运用到临床工作流程。随着基因组学进入临床领域,这个方向的毕业生不仅可以在工业界找到工作,而且可以到医院就业。

b. 分子与计算生物学

分子与计算生物学方向集中涉及基础科学研究,开发与应用各中介计算方法,解决从当下大数据和组学应用中生发出的各种难题。这个方向让学生掌握实验数据,用到的方法包括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与结构生物学。通过由计算分析提供的阐述将工作拓展。

分子与计算生物学方向毕业生可在制药行业、合同研究组织以及传统的学术机构就业。

2. 系统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

凯斯西储大学系统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提供两个学习路径。候选总共需要完成30个学分,满足凯斯西储大学关于理学硕士学位的总的学术要求。学生可选择A计划,写作一篇论文来完成学业,也可以选择B计划。B计划不用写论文。

A计划

A计划需要完成论文。这个学业计划最低要求完成30个学分。其中,课程至少占21个学分,论文占9个学分。课程学分中,400+级别课程至少占18个学分。

请注意,一旦注册论文,就毕业每学期至少注册一个学分的论文,直到毕业。

A计划要求完成论文答辩。答辩由凯斯西储大学教员委员会实施。一般而言,委员会主席由候选人的论文顾问担任。除了顾问,委员会还有两名成员。答辩必须得到三人一致通过才算完成。

B计划

B计划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除了课程,必须顺利通过一项综合考试。在课程学分中,400+级别课程至少占18个学分。

综合考试由系统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实施。考试分笔试、口试,也可以结合两种形式进行。在参加综合考试任何一部分考试所在的学期,学生必须注册。

如果没有注册其他课程,学生仍然需要注册“综合考试”,随后才能参加考试。

对一种疾病相关基因或其他感兴趣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光从基因表达谱找有异常表达的基因也不全面。做出来的基因表达谱往往有很多基因存在差异,有的可能是一些下游的免疫生物学反应,有的可能是误差或个体差异(尤其是做的数量少时),剩下的可能才有加以考虑的价值。
另外,有时疾病易感基因本身表达并无改变,而是通过调控其它基因发挥作用。所以,致病基因的寻找应从多种途径着手。
一孔之见,如有谬误之处,请大家指教。 多谢verygood 兄,我的第一步可能只能做到表达谱的改变这一层次,如果有机会做下去的话,如你所言,应该从各种途径全面考虑。我现在的想法是以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为核心方法,做出患者和正常人小梁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的总体信息,如maxon和你所说,这样可能找到新的致病相关基因,也可能不行,我想着起码是一个方面吧(不知对不对)。 我目前所能考虑的是如何组织自己的思路,来吧这个工作做好。还有几个问题请教:
1.基因文库的建立方法中,比如有一篇文章中选了1118个基因进行研究,通过BLAST,分成了已知基因、已知序列、未知基因等几类,我不明白他们是如何从基因文库(提取细胞全mRNA逆转录来的)中选定的?(还是从别的地方查到的?),我理解好像是直接测序,请问是如何从基因文库中找出(分离)这些基因一一测序的?
2.如何使用BLAST?比如同一文章中所说的已经测定出的1118个小梁细胞的表达谱基因序列我如何能查到?能给我讲解一下吗?太感谢了

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基因芯片只能检测已知的基因或序列,对于那些未知的则无能为力,一孔之见. Andrew说得不错,不过芯片中的基因数也在随对基因研究的深入而在不断增加。对普通的研究来说,主要的已知通路基本已能包括。 多谢指教。有能回答我上面几个问题的吗?我还是有些不明白,看了一天资料也没有明白。
请问:如果我用一个正常群体的基因表达谱cDNA定做了一个芯片(含已知的1118个基因),在与患者cDNA样品的杂交中发现有一个基因表达下调了或者不表达,其原因是什么呢?是真的没有表达还是别的?
多谢多谢 样本是否一致?比如血细胞,其细胞亚群是否有可比性?
有对照吗? 样本是随机样本,小梁细胞是均一的内皮细胞。至于对照,你指的是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还是转录的内对照?
小弟所知甚少,低级错误也可能犯,请多多指教。 除去实验和DNA芯片误差外,在与患者cDNA样品的杂交中发现有一个基因表达下调了或者不表达,需要用RT-PCR进行验证。其表达的下调或不表达,可能是受到其上游基因的调控,也可能是基因本身结构有改变,如无义突变可检测到表达的下降。对这些经RT-PCR证实后,应该进行测序,察看这些基因是否有结构的异常。 在天天站长和各位战友的帮助下,我对现在所申请的课题从无知到略懂,终于完成了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写作,在明天,我们的这份凝结着大家的汗水和智慧的申请书就要送出去之前,对各位这几天来的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尽管这是我第一次写这样的申请,尽管几乎没有中的可能,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结识了很多好朋友,真诚的感谢给了我这个机会!
我把这份申请的正文部分放在了附件里了,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提一些宝贵意见,因为我认为这样的一个课题还是很值得去做的,尽管我们可能没有这个机会和能力去做。
再次感谢大家啦!

88411-.doc</A> (76.5k) 恭祝申请成功!! 谢谢天天站长的指教,谢谢各位战友。
近日科研基金开始申报,老板急命申请课题。由于对基础刚刚接触,故请教站长以及各位战友。
1目前收集到一少见的单基因病(癫痫方面),在国内未见临床和基础报道。临床工作,包括留取血样已经完成。
2本病自从98年以来,致病基因得到了定位和克隆,但存在遗传异质性,相同的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也不相同。多篇文章发表在nature genetic等权威杂志上。最新的研究显示,仍有其他未知的致病基因。
3合作实验室,有曾经成功的定位和克隆了一例致病基因的经验。
我们申请的目的是致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并有望发现新的致病基因。
想请教各位:
1在目前仅仅掌握临床资料的情况下,能否提出申请?
2还需要做那一方面的工作?
2如果可以,可能申请失败的原因是什麽?

谢谢各位,急切盼望指教!谢谢 如果是单基因疾病,那要看你收集的家系怎么样了。另一个问题主要是你的临床诊断正确与否。我不是临床的,这个临床诊断事关重大,如果有些是诊断错误或分型有误的,很有可能导致无法discover disease gene 单基因疾病这方面的技术策略已经很成熟,有很多文献可以参考。国内也有多家研究机构在做。 我想研究下某个基因SNP与一种疾病的关联。国外已有报道在2个位点上有联系。那么我是进行RFLP分析,还是用SNP分析? 各位大侠,我最近在做一个X染色体连锁遗传家系的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现在已用两个位点的MARKER(STR)做了基因组扫描,但是在连锁分析时遇到了困难,我用的是LINKAGE(version 5.1). 我想请教各位在进行连锁分析时,性连锁与常染色体连锁遗传参数设置有何不同?急盼各位予以赐教,不胜感激! 答无事转转 我想研究下某个基因SNP与一种疾病的关联。国外已有报道在2个位点上有联系。那么我是进行RFLP分析,还是用SNP分析?

RFLP是最早期的遗传标记(第一代),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和测序片段的不断增多,已出现了第二代、第三代遗传标记。RFLP通过酶切作用进行分析,操作简单,花费不多,但特异性差,有被淘汰的趋势;SNP定位明确,相对花费较大,对其分析可以通过测序、小测序(Snapshot)、荧光探针、SNP芯片等方法。
具体行RFLP分析,还是用SNP分析看你的研究目标和经济实力。 请教verygood,能否介绍一下小测序(snapshot)?

我最近想检测某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外显子较多(20),在其他疾病中已有突变热点(9、11、13、17exon),但我要研究的病未见报道。请问我应对所有外显子测序吗? coldant wrote:
请教verygood,能否介绍一下小测序(snapshot)?

我最近想检测某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外显子较多(20),在其他疾病中已有突变热点(9、11、13、17exon),但我要研究的病未见报道。请问我应对所有外显子测序吗?

Snapshot为小测序反应,其原理简单地说是首先扩增包含SNP在内的一段DNA模板,再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加入带有不同荧光的ddNTP和中间探针(所谓中间探针即SNP前20个bp左右寡核苷酸序列,探针与ddNTP按照模板序列结合,因为是ddNTP,其后不能再延伸,而结合的ddNTP反应的就是SNP情况),再纯化一下进行电泳,根据不同的荧光可以判断相应SNP基因型。
该方法适用于对已知SNP等位基因型进行确认,对探针要求不高;但操作步骤多,大规模应用较为困难(采用基于毛细管的测序方法,如ABI3100测序仪系列时,相对工作量小些)。
检测某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外显子较多(20),在其他疾病中已有突变热点(9、11、13、17exon),建议你先研究一下这些位点。当然如果基因序列很短,也可以直接测序,因为目前发现的SNP或mutation毕竟还只有预计值的2%左右。
Good luck 谢谢verygood:)
最近忙着论文答辩的事情。我对于这方面完全是菜鸟,但是老板说要有新意,同学给出了个这样的主意。
目前已经提取DNA,进行基因分型。但是我希望测序进行确定。上面提到的SNAPSHOT是小型测序,我已经确定了突变位点,片段在300bp左右,是否可以全部测序?
另外是全部的样本测序还是就挑选几个杂合子和纯合子测就可以证明?这方面的资料在哪里有介绍?我还是新手:( 无事转转 wrote:
谢谢verygood:)
最近忙着论文答辩的事情。我对于这方面完全是菜鸟,但是老板说要有新意,同学给出了个这样的主意。
目前已经提取DNA,进行基因分型。但是我希望测序进行确定。上面提到的SNAPSHOT是小型测序,我已经确定了突变位点,片段在300bp左右,是否可以全部测序?
另外是全部的样本测序还是就挑选几个杂合子和纯合子测就可以证明?这方面的资料在哪里有介绍?我还是新手:(

如果只是300bp,且标本不多的话,还是直接测序好,因为不仅可以明确已知的SNP基因型,还可能顺带发现一些文献未报道过的,这也就是说所有标本都要测序。
如果只想对已知的那些SNP进行基因分型,你可以采用SNAPSHOT方法,当然亦可以用RFLP,只是特异性差些,所得的条带不一定与目标SNP不同等位基因有关,可能切到染色体其他区域。
这方面到没有一定的资料,我们也是做过以后才逐渐理解的,具体采用何种技术还是因地制宜吧。 verygood wrote
检测某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外显子较多(20),在其他疾病中已有突变热点(9、11、13、17exon),建议你先研究一下这些位点。当然如果基因序列很短,也可以直接测序,因为目前发现的SNP或mutation毕竟还只有预计值的2%左右。

谢谢verygood老师。我研究的基因编码区2930bp,mRNA5084bp,基因全长80kb。本打算直接测序,但病人组18例(石蜡),对照组20例(外周血DNA行吗?),费用可能要6万!!!,所以现在想改成PCR-SSCP加异常条带测序,您看行吗? verygood wrote:

如果只是300bp,且标本不多的话,还是直接测序好,因为不仅可以明确已知的SNP基因型,还可能顺带发现一些文献未报道过的,这也就是说所有标本都要测序。
如果只想对已知的那些SNP进行基因分型,你可以采用SNAPSHOT方法,当然亦可以用RFLP,只是特异性差些,所得的条带不一定与目标SNP不同等位基因有关,可能切到染色体其他区域。
这方面到没有一定的资料,我们也是做过以后才逐渐理解的,具体采用何种技术还是因地制宜吧。

测序以后的结果要分析突变有什么软件检测呢?另外的统计学分析是不是有专门的生物统计学书有相关的介绍?还是就是普通的统计就可以了? To coldant :
对于初步研究,您的方法应该可行。

To 无事转转:
测序以后的结果分析突变主要通过序列比对初筛,可以利用Blast进行。不过确定是否确实为突变需要谨慎,应扩大样本再进行分型研究。   作疾病相关研究,你的case 和control太少了。一般国内期刊好像也要200对200,国外一般性期刊需要400-500对500左右。一流的杂志一般都是至少1000对1000的。由于你经费不足,你不可能作测序,你还是直接选用已知的位点做。因为这个基因跟多种疾病相关,说明这个基因很保守,很有可能跟你所研究的疾病相关,就算没有相关,通过与年龄、性别、该疾病的危险因素综合分析(就是玩数字游戏),一般总能发文章的。
    寻找疾病相关基因的SNP,目前主要是直接测序(外周血抽提的DNA,而不是组织),通过对比病人和正常人(无该疾病的人)该基因序列,搜寻SNP。verygood所说的blast,实际上并不适用。
  你可对目标SNP所在区域设计一对prime1,使得该SNP位于其中,PCR长度500bp左右。同时在PRIMER1覆盖的区域内,再设计一对PRIMER2。PRIMER2其中一个引物的3‘最后一个碱基必需是与目标SNP所在位点的正常碱基互补,如此,若病人在此位点突变,将导致PRIMER2一对引物不能扩增。另外PRIMER2与PRIMER1至少相距100多bp,PRIMER2产物为200多BP。这样,在一个PCR反应中同时放入这2对引物,就可以得到4个片段(在设计引物时,必须使得这4个片段的长度不同,以便电泳时区别),而含有目标SNP的个体,则只有3个片段,通过电泳,就可以确定是否该个体有突变。
这个方法具体的名称我忘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组。 maxon wrote:
  寻找疾病相关基因的SNP,目前主要是直接测序(外周血抽提的DNA,而不是组织),通过对比病人和正常人(无该疾病的人)该基因序列,搜寻SNP。verygood所说的blast,实际上并不适用。
  你可对目标SNP所在区域设计一对prime1,使得该SNP位于其中,PCR长度500bp左右。同时在PRIMER1覆盖的区域内,再设计一对PRIMER2。PRIMER2其中一个引物的3‘最后一个碱基必需是与目标SNP所在位点的正常碱基互补,如此,若病人在此位点突变,将导致PRIMER2一对引物不能扩增。另外PRIMER2与PRIMER1至少相距100多bp,PRIMER2产物为200多BP。这样,在一个PCR反应中同时放入这2对引物,就可以得到4个片段(在设计引物时,必须使得这4个片段的长度不同,以便电泳时区别),而含有目标SNP的个体,则只有3个片段,通过电泳,就可以确定是否该个体有突变。
这个方法具体的名称我忘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组。

呵呵,我指的是借用blast来方便序列的比对,当然applied biosystems有更好的软件,不过您如未购买相应仪器则很难获得。
至于标本量的多少,确实是越多越好。对于相对危险度为2的致病位点来说,case-control各1000例检测效能才能达到100%,病例数减少则检测效能也随之降低。但对于初步研究,还不清楚该位点是否有研究疾病有关就大规模投入,有可能颗粒无收。
供参考。 今天基康公司建议我直接测序,把样本4个一组形成一个“pool?”来测,节省经费。他们本来的建议是正常和病人各用4例分别形成1个“pool”来找SNP,然后用公司的TAG MAN(一种新技术)大规模检测SNP,但我没有这么多病人标本。所以只好只是测序。

请大侠看看这样好吗?如果我总共25例病人分成6个“pool”测序再分析可以吗?
先谢谢了。 maxon wrote:
  寻找疾病相关基因的SNP,目前主要是直接测序(外周血抽提的DNA,而不是组织),通过对比病人和正常人(无该疾病的人)该基因序列,搜寻SNP。verygood所说的blast,实际上并不适用。
  你可对目标SNP所在区域设计一对prime1,使得该SNP位于其中,PCR长度500bp左右。同时在PRIMER1覆盖的区域内,再设计一对PRIMER2。PRIMER2其中一个引物的3‘最后一个碱基必需是与目标SNP所在位点的正常碱基互补,如此,若病人在此位点突变,将导致PRIMER2一对引物不能扩增。另外PRIMER2与PRIMER1至少相距100多bp,PRIMER2产物为200多BP。这样,在一个PCR反应中同时放入这2对引物,就可以得到4个片段(在设计引物时,必须使得这4个片段的长度不同,以便电泳时区别),而含有目标SNP的个体,则只有3个片段,通过电泳,就可以确定是否该个体有突变。
这个方法具体的名称我忘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组。

呵呵,谢谢了。我在相关文献上看到的是设计2个引物(突变和未突变的),另外反义引物相同。正常对照组设计的引物很象你所谈到的PROMER2。我就纳闷为什么这样做? verygood wrote:
To 无事转转:
测序以后的结果分析突变主要通过序列比对初筛,可以利用Blast进行。不过确定是否确实为突变需要谨慎,应扩大样本再进行分型研究。

确定是不可能做出结论,只是提出个展望。测序以后可以用SEQUENCEMAN软件分析,但是后面我想加个RFLP,按照相关文献报道来进行。这样分析起来好象就有更多的数据支持。 coldant wrote:
今天基康公司建议我直接测序,把样本4个一组形成一个“pool?”来测,节省经费。他们本来的建议是正常和病人各用4例分别形成1个“pool”来找SNP,然后用公司的TAG MAN(一种新技术)大规模检测SNP,但我没有这么多病人标本。所以只好只是测序。

请大侠看看这样好吗?如果我总共25例病人分成6个“pool”测序再分析可以吗?
先谢谢了。

呵呵,你也是在基康做吗?他们好象是用探针来检测SNP啊。我听说探针的准确性不如直接测序。不知道他们和你提出的是什么样的建议?:) maxon wrote:
  作疾病相关研究,你的case 和control太少了。一般国内期刊好像也要200对200,国外一般性期刊需要400-500对500左右。一流的杂志一般都是至少1000对1000的。由于你经费不足,你不可能作测序,你还是直接选用已知的位点做。因为这个基因跟多种疾病相关,说明这个基因很保守,很有可能跟你所研究的疾病相关,就算没有相关,通过与年龄、性别、该疾病的危险因素综合分析(就是玩数字游戏),一般总能发文章的。
 

5555555,可是我收集不到这么多的病例呀,经费也有限。
您说的直接做已知位点是什么方法啊?另外您有看过《生物学统计》这样的书吗?听说参照它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分析了。上海哪个图书馆或是书店有呀? 具体什么方法我忘了。统计学主要就是T检验和X2 多态性分析方法有两大类:
其一,基于家系分析,主要采用连锁不平衡方法。
其二,基于case-control,如maxon所言,主要就是T检验和X2 。但是应注意control是否能代表所抽样的群体。因抽样错误而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在早期文献中比比皆是,这已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 无事转转wrote:
呵呵,你也是在基康做吗?他们好象是用探针来检测SNP啊。我听说探针的准确性不如直接测序。不知道他们和你提出的是什么样的建议?:)

看样子无事转转做的工作与我的很相似,可以多多交流!
基康公司建议:病人与对照各25例(病人只收集到25例),4例一组形成一个“pool”,PCR扩增所以外显子,直接测序。(节省费用)
申能公司建议:对每个病人进行扩增,直接测序,与genbank比较(不设对照组,费用18000元/10例)
北京鼎国公司:PCR-SSCP,(正常,病人各25例)

请verygood,maxon,无事转转等战友们参谋参谋,哪个可行?
申请斑竹们帮助。 coldant wrote:
看样子无事转转做的工作与我的很相似,可以多多交流!
基康公司建议:病人与对照各25例(病人只收集到25例),4例一组形成一个“pool”,PCR扩增所以外显子,直接测序。(节省费用)
申能公司建议:对每个病人进行扩增,直接测序,与genbank比较(不设对照组,费用18000元/10例)
北京鼎国公司:PCR-SSCP,(正常,病人各25例)

请verygood,maxon,无事转转等战友们参谋参谋,哪个可行?
申请斑竹们帮助。

我病例30,对照12。人家的建议是直接测序。我想测序以后再做个RFLP,因为是要写论文,所以内容不可以少。

有谁 能告诉我 生物制药技术 的毕业论文 怎么写?我三月份就要答辩啦 !!!!谢谢朋友们啦!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