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壁饰设计毕业论文

2023-03-13 17: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壁饰设计毕业论文

  关 键 词: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色彩情感倾向 理性应用

  现代社会中,色彩设计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从城市建筑到日常生活,色彩的参与无处不在,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人们观察物体时,视觉神经对色彩反应最快,同时还伴随着其他感觉器官及大脑的活动,从而产生综合性的知觉和意识。色彩悄无声息地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因此,正确地进行色彩设计在很多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将对色彩的感性倾向在室内设计中的理性应用进行探讨。
  当人们使用色彩时,不仅要依据客观的科学知识,而且要结合印象、记忆、联想、象征、经验和传统习惯等以达到最佳的色彩效应。而这些客观知识以外的主观感受就是色彩的感性倾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影响生理功能

  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的不同生理反应。匈牙利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他们把蒙住双眼的受试者分别引进红色、黄色和蓝色的房间,结果受试者在房间内睁开双眼后,脉博跳动的速率分别呈现“偏快、正常、偏慢”的状态。大家知道,色彩体系大致可分为冷暖两个色系,波长长的红光和橙色光、黄色光给人以温暖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冷色与暖色除了给人在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给人们一些其他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进退感等。色彩使人产生的生理反应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情况,而是与人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

  二、色彩影响心理功能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阐述:“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人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色彩方面的视觉经验,当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产生呼应时,就会引发人心理上的某种情绪,这就是色彩的感性倾向。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比如,红色给人以热情、危险、活力、喜庆、愤怒等感觉;蓝色则让人感觉平静、悠久、理智、清新。

  三、色彩的情感表现功能

  既然色彩能够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那么不同的色彩必然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应用时一定要根据情况来认真考虑、谨慎选择。比如,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彩,它具有吉祥幸福、热烈欢乐的寓意,因此,婚庆典礼、节日盛宴等喜庆场所的室内设计色彩以红色为主色调,忌用黑色、青色等肃穆的色彩。新娘的结婚礼服的颜色中西方都喜用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纯洁,而大红色的传统礼服在中国的婚礼上也是常见的服饰;而丧葬场所的室内设计色彩正好相反,红色等暖色系的明亮色调绝对不会出现,否则就是大不敬。
  色彩的情感表现功能具体表现如下。
  1.不同人群对色彩的不同情感需求
  在进行室内空间的色彩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目标人群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喜好等具体情况,将使用者的内容摘要:

  关 键 词:念故去的人而佩戴黑色的袖标,灵堂一般也是以白花黑纱布置的。另外,不同的宗教,其颜色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以黄色为例,在佛教中,黄色有谦卑、超脱俗世之意;而在基督教中,黄色曾是犹大衣服的颜色,因此有着卑劣及背叛的象征寓意。在室内设计时,应尊重空间使用者的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在色彩运用方面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4.不同的地域与环境对色彩的不同情感需求
  不同的地区,因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人们所普遍认可接受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比如,热带地区的人们比较喜欢强烈多变的色彩,寒带地区的人们偏爱柔和沉着的色彩。在农村,人们对纯粹的、能够产生鲜明对比的色彩情有独钟,而在城市,人们则更欣赏协调雅致的色彩。就居室而言,因其坐落的方向不同,室内色调的选择也应该有所差异。一般地说,如果居室门窗南向,充足的阳光使室内色调易呈暖色,这样的居室色彩就应该以偏冷的色调来平衡温度的感觉;反之,门窗北向者的房间,居室色彩应以偏暖色的色彩来增加室内的温度。
  综上所述,室内空间的色彩选择,只有充分考虑使用者所处的地域情况、民族风俗、宗教取向及使用者的性格特征、年龄职业、人生阅历等因素,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空间。
  色彩可以改变人们对已知空间的视觉认识,也可以在空间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我们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一、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

  室内色彩设计切忌“姹紫嫣红”“群芳争艳”,色彩未经统一规划而各行其是,势必会导致室内色彩的紊乱。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应确定室内色彩的主色调,然后确定使用同一色系、对比色系还是互补色系的色调。只有在主色调确定后,才能根据色系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辅助色调。主色调一般不宜采用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辅助色调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选用小面积的较高明度或纯度的色彩,便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次,室内色彩的均衡感也很重要,色彩的明暗和面积最能影响整体色彩的均衡感,一般来说,明度高的色彩在上、明度低的色彩在下容易获得色彩均衡。比如,天花板要比地板颜色浅,否则容易产生压迫感。另外,在设计时可以考虑背景色比主体色轻浅;彩度高、暖色的面积应小于彩度低、冷色的面积等。总之,整体空间的色彩应该是上轻下重、淡妆浓饰,统一中有对比,和谐中有律动,稳重中又不乏变化。
  二、用色彩界定空间

  1.色彩可以规划空间
  以色彩来划分室内不同的功能区域既省时省力、经济快捷又效果明显。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各区域的色调一定要和室内整体的空间色彩,也就是主色调相协调。另外,应发挥不同色彩的情感倾向,辅助室内功能更好地实施。比如,在餐饮区域的用色中,黑色或纯度太低的颜色都是不恰当的选择,因为大面积的黑色会使人感到沉重和压抑,而过于混浊的色彩会给人以不洁净的感觉。故餐室的色彩应以暖色为主,黄色系中的橘黄、乳黄最能增加食欲,其次是柠檬黄;而学习和办公的区域要求人们头脑冷静、注意力集中,因此,不应采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过于跳跃的色彩,而应以明度和纯度较低的柔和舒缓的色彩为主,比如选用灰色系、蓝色系、绿色系等纯度较低的或者偏冷调的色彩;卧室是家庭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场所,其色调选择以私密和安静为前提,艳丽明亮的色彩使人觉得兴奋,不利于休息,因此,纯度和明度相对较低的淡雅平稳的色彩是卧室色彩的最佳选择;卫生间最重要的要求是清洁卫生,故装饰它的色调以白色、浅绿色、浅蓝色等冷色为宜,使之有清洁干净的感觉。
  2.色彩可以调整空间
  通过色彩的冷暖特点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错觉,从而改变空间大小和高度给人的感觉,也可以改变空间的整体氛围。比如,若想使狭窄的空间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色调,以加强视觉上的空间感。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可以使空间变得更加明亮、活跃,而明度、纯度较低的色彩则会使空间显得幽静、隐谧。
  三、合理运用色彩的生理和心理调节功能

  在规划室内空间的色彩时,应充分考虑空间使用人群的自身属性(包括年龄、性格、修养、喜好等),空间活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及人群在空间内活动和使用时间长短的不同等因素。比如,教室、书房等用于长时间学习的房间,其色彩对视觉的作用影响较大。因此应主要考虑如何减少视觉疲劳,在房间内增加绿色调的面积,具有一定的醒目醒脑的功效;某些医院的医生手术时要穿绿色大褂,也是因为绿色给人希望、平和、悦目的视觉感受,可以起到镇静作用,绿色不但能够舒缓病人的心理压力,而且可以减轻病痛;医院的室内装饰或者医护人员的服饰采用浅粉色、淡紫色,可以减轻医院带给人的冰冷、痛苦的感觉,使患者感到温暖和有人情味。

  四、综合运用室内各种色彩

  在室内色彩设计中,色彩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墙面色彩(包括地板、天花等)、家具色彩(包括装饰材料及家具)和灯光照明的色彩效果,这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灯光照明所产生的色彩效果经常被人们所忽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灯光的冷暖、聚散完全可以营造出你所需要的气氛。同一场地,会因为灯光的不同而使人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觉。色彩与灯光有鲜明的隐喻作用,并且灯光的色彩效果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视错觉,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同彩色光源的照射会对食品色彩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的食欲反映,农贸市场出售肉食的摊位用红色灯光照射食物,使肉食看上去更加新鲜,从而引起人的食欲,这就是灯光所产生的效果。
  此外,室内各种装饰材料的材质选择也很重要。无论是家具,还是窗帘、壁饰、灯具等,不仅要讲求它们的色调美,还要注重它们的质感美,在设计时必须进行整体的统一规划。只有如此,才能使诸要素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才能使色彩真正起到衬托空间、美化空间、营造空间气氛的作用。
  综上所述,色彩宛如变幻莫测的精灵,使室内空间设计变得有趣而又变化无穷。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感觉、情绪及身体健康,也可以赋予相同的空间以绝对不同的风貌。在室内设计中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特点,理性地运用色彩的感性倾向,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创造出和谐舒适的完美情境。

  参考文献:
  [1](英)杰克·特里锡德.象征之旅.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
  [2](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胡海晓.浓妆淡抹总相宜——关于室内设计中色彩的环境与功能的探讨.设计在线网站专稿.2005年9月10日.
  [4]朱介英.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5月.

求一篇鉴赏室内设计方案的论文!

  室内装饰设计方案鉴赏——浅谈酒店空间室内设计
  酒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文化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缩影。酒店的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一个酒店的档次、文化、定位、目标客户群等。如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认识到酒店室内设计的重要性,逐渐更多地参与到酒店的设计中。正因为这样,今后的酒店,不只是单纯的“设计”,它将酒店结合文化概念,从空间规划建筑架构的角度,构思关于旅行居住及生活形式的设计,当设计成为酒店的关键及优势所在时,高档酒店的设计已不再只以呈现豪华、气派为目标,而是更贴近人的生活去思考。
  一、中国酒店设计现状
  中国酒店室内设计真正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几年历史。在这段历程中,国内酒店设计行业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模式化,缺乏创造力和特色。
  走遍中国各地酒店,人们会发现这么多酒店在项目规划、设计风格与手法、材料乃至平面布置上都是那么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设计时间紧迫而轻率的“拿来主义”,有的则是因为设计单位缺乏经验而不得不效仿现有的其他项目设计。酒店的客房装修设计更是惊人地相似,或许是因受到星级酒店评定的约束。
  但事实上,因为每家酒店所处地理环境都是不同的,业主投资及经营的定位也各不相同,这种千篇一律、大量复制的设计现状是极不科学的。
  2、重视空间硬装饰,配饰及艺术陈设品设计却相对落后。
  正因为目前国内酒店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各设计单位往往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传统的界面装饰上,对于灯具、家具、艺术陈设品这些“小品”普遍重视不足。事实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见闻的扩展,客人对入住酒店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了基本的住宿、餐饮功能,除此之外,还对酒店的会议、商务、娱乐、健身及艺术氛围等功能与环境要素怀有更高的期望。
  3、重大堂设计,轻客房设计。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源于设计师没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大堂设计固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客人对酒店的第一印象。但客人入住酒店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客房内度过的,而且客房才是酒店创造效益的主要部分,因此客房设计的合理与否与客人的满意度乃至酒店的效益盈亏都有紧密的联系。
  如今,国内酒店设计师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和抄袭渐渐的成熟起来,有的设计师还开始重点研究母体文化,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手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由于国内酒店设计还存在包括以上所列的各种不足,我们的设计还不能真正满足业主的要求,所以国内目前最高档次的酒店设计还是被国外设计公司所垄断。我们应从中借鉴先进的设计思想,早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酒店设计之路。
  二、酒店设计装修——室内装饰的基本要求
  室内装饰的目的就是造就一个自然、和谐、舒适而整洁的环境,各种装饰材料的色彩、质感、触感、光泽等的正确选用,将极大地影响到室内环境。一般来说,室内装饰材料的选用应根据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一)建筑类别与装饰部位
  建筑物有各式各样种类和不同功用,如大会堂、医院、办公楼、餐厅、厨房、浴室、厕所等,装饰材料的选择则各有不同要求。例如,大会堂庄严肃穆,装饰材料常选用质感坚硬而表面光滑的材料如大理石、花岗石,色彩用较深色调,不采用五颜六色的装饰。医院气氛沉重而宁静,宜用淡色调和花饰较小或素色的装饰材料。
  装饰部位的不同,材料的选择也不同。卧室墙面宜淡雅明亮,但应避免强烈反光,采用塑料壁纸、墙布等装饰。厨房、厕所应有清洁、卫生气氛,宜采用白色瓷砖或水磨石装饰。舞厅是一个兴奋场所,装饰可以色彩缤纷、五光十色,以给人刺激色调和质感的装饰材料为宜。
  (二)地域和气候
  装饰材料的选用常常与地域或气候有关,水泥地坪的水磨石、花阶砖的散热快,在寒冷地区采暖的房间里会引起长期生活在这种地面上的感觉太冷,从而有不舒适感,故应采用木地板、塑料地板、高分子合成纤维地毯,其热传导低,使人感觉暖和舒适。在炎热的南方,则应采用有冷感的材料。
  在夏天的冷饮店,采用绿、蓝、紫等冷色材料使人感到有清凉的感觉。而地下室、冷藏库则要用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人们带来温暖的感觉。
  (三)场地与空间
  不同的场地与空间,要采用与人协调的装饰材料。空间宽大的会堂、影剧院等,装饰材料的表面组织可粗犷而坚硬,并有突出的立体感,可采用大线条的图案。室内宽敞的房间,也可采用深色调和较大图案,不使人有空旷感。对于较小的房间如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居家,其装饰要选择质感细腻、线型较细和有扩空效应颜色的材料。
  (四)标准与功能
  装饰材料的选择还应考虑建筑物的标准与功能要求。例如,宾馆和饭店的建设有三星、四星、五星等等级别,要不同程度地显示其内部的豪华、富丽堂皇甚至于珠光宝气的奢侈气氛,采用的装饰材料也应分别对待。如地面装饰,高级的选用全毛地毯,中级的选用化纤地毯或高级木地板等。
  空调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装饰材料有保温绝热功能,故壁饰可采用泡沫型壁纸,玻璃采用绝热或调温玻璃等。在影院、会议室、广播室等室内装饰中,则需要采用吸声装饰材料如穿孔石膏板、软质纤维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等。总之,随建筑物对声热、防水、防潮、防火等不同要求,选择装饰材料都应考虑具备相应的功能需要。
  (五)民族性
  选择装饰材料时,要注意运用先进的材料与装饰技术,表现民族传统和地方特点。如装饰金箔和琉璃制品是我国特有的装饰材料,这些材料一般用于古建筑或纪念性建筑装饰,表现我国民族和文化的特色。
  (六)经济性
  从经济角度考虑装饰材料的选择,应有一个总体观念。即不但要考虑到一次投资,也应考虑到维修费用,且在关键问题上宁可加大投资,以延长使用年限,保证总体上的经济性。如在浴室装饰中,防水措施极重要,对此就应适当加大投资,选择高耐水性装饰材料。
  室内装饰的艺术效果主要靠材料及做法的质感、线型及颜色三方面因素构成,也即常说的建筑物饰面的三要素,这也可以说是对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
  (一)质感
  任何饰面材料及其做法都将以不同的质地感觉表现出来。例如,结实或松软、细致或粗糙等。坚硬而表面光滑的材料如花岗石、大理石表现出严肃、有力量、整洁之感。富有弹性而松软的材料如地毯及纺织品则给人以柔顺、温暖、舒适之感。同种材料不同做法也可以取得不同的质感效果,如粗犷的集料外露混凝土和光面混凝土墙面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质感。
  饰面的质感效果还与具体建筑物的体型、体量、立面风格等方面密切相关。粗犷质感的饰面材料及做法用于体量小、立面造型比较纤细的建筑物就不一定合适,而用于体量比较大的建筑物效果就好些。另外,外墙装饰主要看远效果,材料的质感相对粗些无妨。室内装饰多数是在近距离内观察,甚至可能与人的身体直接接触,通常采用较为细腻质感的材料。较大的空间如公共设施的大厅、影剧院、会堂、会议厅等的内墙适当采用较大线条及质感粗细变化的材料有好的装饰效果。室内地面因使用上的需要通常不考虑凹凸质感及线型变化,但陶瓷锦砖、水磨石、拼花木地板和其它软地面虽然表面光滑平整,却也可利用颜色及花纹的变化表现出独特的质感。
  (二)线型
  一定的分格缝,凹凸线条也是构成立面装饰效果的因素。抹灰、刷石、天然石材、混凝土条板等设置分块、分格,除了为防止开裂以及满足施工接茬的需要外,也是装饰立面在比例、尺度感上的需要。例如,目前多见的本色水泥砂浆抹面的建筑物,一般均采取划横向凹缝或用其它质地和颜色的材料嵌缝,这种做法不仅克服了光面抹面质感平乏的缺陷,同时还可使大面积抹面颜色欠均匀的感觉减轻。
  (三)颜色
  装饰材料的颜色丰富多彩,特别是涂料一类饰面材料。改变建筑物的颜色通常要比改变其质感和线型容易得多。因此,颜色是构成各种材料装饰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利用这个特点,可以使建筑物分别表现出质朴或华丽、温暖或凉爽,向后退缩或向前逼近等不同的效果,同时这种感受还受着使用环境的影响。例如,青灰色调在炎热气候的环境中显得凉爽安静,但`如在寒冷地区则会显得阴冷压抑。

  三、国际酒店设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酒店设计已经开始,纽约、东京、巴黎、香港、伦敦、上海等国际性大都市近期都涌现出新时期引领潮流的五星级酒店,虽然隶属不同的酒店管理公司,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规模,但它们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点,那就是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全面化。
  这种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今天的酒店已不是单一的豪华型,主题性、精品类、设计型的酒店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强调个性、追求新颖、突破传统,已成为设计的目标。集吃、住、会议、娱乐、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全面化的复合型酒店也有了广阔的市场。
  今后的酒店,不只是单纯的“设计”,它将酒店结合文化概念,从空间规划建筑架构的角度,构思关于旅行居住及生活形式的设计,当设计成为酒店的关键及优势所在时,高档酒店的设计已不再只以呈现豪华、气派为目标,而是更贴近人的生活去思考。它要求设计更加迎合客人心理需求。客人步入酒店时就会感到一种温暖、舒适和倍受欢迎的氛围;同时,设计更加体现地域文化。同一品牌的酒店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以体现出地域的文化特征。当客人一进入酒店时,就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如艺术品的陈设、雕塑的摆放、不同家具和地毯的采用等等,因为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区的差异会通过这些物品鲜明的表达出来,从而给人以感染。
  另外,设计更加注重酒店风格作用。酒店设计中,酒店风格的作用特别重要。当今世界是一个时尚的世界,而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时尚,时尚引导了风格和档次。时尚而非简约的设计,清新并有文化底蕴的酒店,将成为未来酒店风格的主流。
  更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的发展为酒店设计带来了新的亮点。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被应用到酒店设计,提升了酒店功能,并且向绿色、环保方向迈进了一步。其中客房设计尤为代表性,客房和浴室拥有更大的空间,家具精良考究,灯光、弱电设计细致入微,平面布局突破传统,室内材料设施更为高档和人性化,艺术陈设高雅、经典,具有画龙点睛之作用;浴室成为卓越科技和慎密心思集中体现的舞台,客人就算是浸泡在浴缸里,也能随时方便操控灯光、浴室电视、免提电话、SPA音乐,座便也是感应开启和冲水,客房带有保密功能的传真机、无线或固线上网,床的尺寸及性能越来越舒适,并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科技带来舒适”已成为酒店今后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度假酒店和高层商务酒店方面,越来越重视景观、视线的重要性,有的高层商务酒店已经把大堂设在顶层,利用窗外的景色和城市风光作为不可替代的总台背景,延展了整个空间。餐饮方面,自助餐采用多菜系,开敞式厨房,近距离服务的模式;室内设计室外化,注重室内外环境的整体协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分室内外空间。而独立餐厅往往由专业的餐厅设计公司完成,风格差异于整体酒店,且成为一种潮流趋势。

  四、中国酒店设计的今后的方向
  中国的酒店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知名酒店集团都已落户中国,这是我们室内设计师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向国际水平的目标不断努力。
  当前,中国酒店设计在整体上应向着专业性更高的方向发展。酒店建筑的高度复杂和综合的特性,要求酒店设计遵循高度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并要求酒店设计和建设的每个参建者同时参与协调运作。专业的酒店设计是酒店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
  未来酒店设计应将向更人性化、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具体到整个酒店功能流线的分布和空间使用效率,是设计师应该重视的。如果空间流线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并降低效率,同样会浪费大量资源、能量和人力。作为设计师要全方位多方面的落实绿色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环保。在室内设计方面要营造创新的环境固然重要,但舒适度对酒店来说更为重要。对于材料的运用也应颇有讲究,即材料本身是否耐久,是否便于清洁维护,以及运用部位和形式是一个酒店设计师所需关注的。将来酒店设计中,运用适合酒店的材质和设计手法是设计师需要提高的。而今后的中国酒店也会将中国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酒店设计中。
  同时,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在设计初期做好大量的预习功课,比如了解业主的设想和营业模式,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征,了解酒店管理公司的市场分析和定位等,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创造出具有独特形象与特色的酒店设计。做工精致、灯效绝美的灯具,款式新颖、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家具,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陈设小品,乃至一套精美的餐具,这些游离在某些设计师视线范围之外的要素,却能够给客人带来不一般的惊喜体验。因此,设计师应该合理控制项目总造价,将配饰、陈设品与硬装饰放在同等重要的层面上综合考虑,以求得最佳的酒店整体环境。在客房设计中,设计师应着重考虑家具及灯具的款式、窗帘的颜色、酒柜及衣柜的细节设计等,还应当根据酒店的不同定位提供相应的功能性设施。
  未来,酒店设计在中国还将具有一定广阔的市场。了解国际酒店设计潮流,认清国内酒店设计的现状,会更好地将酒店设计与国际时尚接轨,创作出具有东方特色和国际水准的高水平经典酒店作品。

什么是壁饰? 壁饰的分类与作用

什么是壁饰?

壁饰指装簧于墙壁上的饰物。壁画、壁毯、壁镜等形式都属于壁饰的一种,是人们利用实物及相关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和组合,与墙面融为一体的装饰。

壁饰的品种类别:

按制作材料分为:金属壁饰、陶瓷壁饰、复合材料壁饰、纤维纺织壁饰、亚克力壁饰、纸壁饰等。

按设计风格分为:工艺型壁饰、自然型壁饰、功能型壁饰、装饰型壁饰、写实型壁饰和抽象型壁饰。

按类型分为:书法、绘画、壁饰、摄影及装饰挂件。

1.书法:从形式上还可以分为对联、中堂、条幅、立轴等。

2.绘画:除包括国画、西画外,还包括新出现的一些装饰画,如布贴画、贝雕画、麦秸画、玻璃画、金属画等,以及浮雕壁画。

3.摄影:可以分为黑白和彩色两类。

4.装饰挂件:包括艺术挂毯、挂盘、面具、扇面、钟表以及其他艺术造型。

壁饰的制作材料:

根据壁饰制作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材料。例如色卡纸、芦苇絮、树枝、蛋壳、毛线、剪刀、胶水、彩笔、木条、天然石、人工骨科、合成树脂、无纺布、玻璃布、合成纸、假花等。

壁饰的风格流派:

具象图、抽象图、写实图、装饰图

壁饰的作用:

1、壁饰是装饰,它能美化居室环境,并营造出温馨、舒适、美好的室内氛围。

2、壁饰不仅是环境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赋予环境文化内涵,而且还使人对作品产生想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壁饰可以怡人性情、一件好的壁饰作品可以使人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壁饰的特点:

1、壁饰具有极强的艺术兼容性

2、壁饰与建筑相结合

3、壁饰与工艺制作相结合

想考东华大学服装设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要选什么科呢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Fashion Design & Engineering
培养目标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从事服装成衣款式设计、服装样板与工艺技术、服装数字化技术应用、服装材料与功能防护服装开发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与成衣设计人才;以及从事服装产业经济、服装市场营销、商检和贸易、品牌管理与运作等领域的高级服装经营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成衣工艺学、女装结构设计、男装与童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服装款式设计、工业纸型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人体工程学,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厂设计、服装市场调查与预测、服装商品企划学、国际贸易等。
实践环节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强调通过材料性能与结构实验、款式设计实践与样板技术实习、成衣工艺实习等工程技术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拥有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中心、服装人体科学研究中心、服装CAD/CAM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服装工业生产实验室、服装面料检测实验室、服装缝纫工艺实验室、服装数字化实验室等设施。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位合作,在雅戈尔集团、海澜集团、荣织华集团等建有校外实习和研究基地。
专业特色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具有工程技术与 艺术设计相互渗透、服装学与其它工程学科相互交叉的办学特色,是全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院校服装类学科之一,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为国家唯一的高校服装业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级特色学科,是上海市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二级学科一直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香港等国家及地区的服装院校有密切合作。
就业去向和就业率
毕业生就业方向为 服装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国内外品牌企业、高等院校、外资机构等。从事成衣款式与版型设计、服装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品牌策划与商品企划、零售管理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与管理、生产线组织与工艺管理、质量控制与成品检验、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与开发等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Artistic Design(Fashion & Artistic Design)
培养目标
坚持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并重,服装艺术设计学科与服装工程学科的交叉,教学与社会、市场结合,培养能从事服装设计与策划和服装研究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设计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画、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基础 图案、美术史。
专业课程:服装画技法、服装款式设计、结构设计与成衣工艺、手工印染、服饰色彩、服饰配件设计、服装社会心理学、服装史、服装材料学、服装CAD、服装生产与营销管理和时装摄影等。其中服装设计(1-6)系列课程是国家级的精品课程。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绘画基础、色彩运用、摄影、时装画技法、电脑辅助设计、服装史、图案设计等专业基础技能。
2. 掌握社会心理学、美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与本专业相关的人文 与自然学科的理论知识。
3. 具有敏锐的捕捉市场并能运用于设计的能力。
4. 熟练运用本专业的各项专业知识,具有设计女装、男装、针织服装和毛皮服装的专业设计能力。
5. 掌握与专业设计相关的打板和制作知识。
6. 培养具有独立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才能。
7. 具有经营个人设计工作室,参与品牌设计、企划和品牌管理的能力;能从事服装设计、设计总监和设计管理等作。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课程包括服装实验室制作、市场调研、专业实习、设计实习、毕业调研、毕业课题设计(论文)等。服装实验室制作主要是完成服装实物制作,包括男、女装和立体裁剪,由简单到复杂。市场调研主要针对服装市场进行考察,了解市场发展动态和规律。专业实习分短途实习和长途实习,主要了解考察地的服饰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及民风、民俗,为服装设计提供设计灵感来源和积累。设计实习是在服装或相关公司实习,为今后工作打下服装设计基础和工作经验。毕业调研、毕业课题设计(论文)是毕业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四年学习的总结。
专业特色
本专业依托地处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坚持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并重,服装艺术设计学科与服装工程学科的交叉,教学与社会、市场结合,培养从事服装设计与策划和服装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逐渐形成适应社会需要、重创意、重市场、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学生经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能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和基本专业技能、理解设计的概念和掌握设计方法。本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通晓从灵感到表现、从绘画到造型的全过程,将国际时装的及时信息贯穿于课程中。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因此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深受各大服装品牌公司的欢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本专业已在国内外形成相当的影响力,与国外十几所服装设计院校建立了交流关系,十几家国内外著名的服装企业成为我们的实践基地或提供实物赞助。
就业去向和就业率
学生毕业后主要任职于服装品牌公司、服装设计公司、服装院校、制服公司、服装外贸公司、服装形象设计公司、服销公司、时尚媒体(杂志、报社、电视台)及与时装相关的公司和厂家,从事包括服装设计、服装设计教育、形象设计、时尚编辑、时装管理及销售等工作。本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基本上在国内著名服装品牌企业从事设计和服装品牌管理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Artistic Design (Environmental Artistic Design)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科以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并重,艺术学科与工程技术渗透,教学与社会及市场相结合为培养模式。通过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设计协调好美与科技、空间与构造、工艺与材料、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理论与实际并重,具有较高艺术设计修养,能从事各类建筑室内外环境、景观设计、规划等方面的高级设计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绘画基础、构成基础、表现技法、电脑辅肋设计、工程制图、环艺模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施设计、造园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城市设计与规划等。
实践环节
写生实践、专业考察、设计实习、毕业设计。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求与社会市场同步、与时俱进的发展模式。
专业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形态与人文社会环境各领域。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工作、居住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本专业学科主要以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建筑学为支撑,与相关多学科交叉,建立理论与设计实践并重,艺术学科与工程技术渗透,教学与市场相融,以学生成才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符合新经济、新思维、新空间发展要求的环境艺术设计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同时逐步将专业建设向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方向拓展。
就业去向和就业率
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自开办以来,毕业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和设计能力,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8%。毕业生主要在各大设计院所、大专院校、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房地产公司和展览公司等单位,在专业上担任重要岗位,从事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有许多学生自主创业,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公司。

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方向)
Artistic Design (Industrial Design)
培养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工业设计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设计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专业设计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具备创新、审美、表现以及企划能力,使毕业生具有多领域就业和继续发展的可能性;不仅在工业设计领域,也可以在传媒、时尚、环境和工艺美术等多种行业从事产品设计、研发或设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基础课程:绘画、中外艺术史、图学、工学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 表现技法系列课程等;
基础设计课程:基础设计系列课程、人机工程学;
专业方向课程:产品设计系列课程、环境设施设计、时尚设计系列课程、市场与消费心理,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跨学科交叉课程:视觉设计系列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系列课程。
实践环节
微机上机、市场和社会调研、专业考察及民俗采风、企业实习、设计制作、毕业实习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凭借东华大学独有的学科背景,共享校内外资源,将专业重点定位于时尚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分方向设置:产品设计课程内容涉及信息产品、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环境设施以及家居与家具等;时尚产品设计课程内容包括首饰、鞋帽、箱包及水晶造型、眼镜等流行性产品设计。部分课程采取中外或校企合作教学:产品设计课程与国外院校进行共同教学,首饰设计课程与伊泰莲娜企业共建,利用校内外实验基地进行合作教学,水晶造型设计课程与施华洛世奇联合教学;部分工学课程由知名企业工程师承担。另外,课程内容与服饰、视觉传达、环境艺术以及材料、工程等分学科及相关学科形成交叉。
就业去向和就业率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在中外大型企业、设计公司以及国内院校,部分学生自主创业。具体从业内容一般为企业或公司设计师、设计管理、市场开发等,部分学生也会在其他相关行业就业或者选择留学、报考研究生等。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
职业前景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大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设计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国家制定的以创新为核心的十一五规划,更标志着以创意为中心的工业设计专业有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工业设计作为综合性学科性质,加之国家对本科通才教育的定位,决定了本专业跨知识平台的复合化的培养过程,让毕业生具有在多领域选择从业的可能性。以往毕业生多在大、中、小型中资、外资及合资企业从事设计、研发或市场企划工作,跨专业就业的情况也为多见,除产品设计公司外,还就业于环境、视觉、广告、动漫或会展等专业的设计公司。也有部分学生通过继续升学然后进入教学单位。

艺术设计专业(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
Artistic Design(Textile & Artistic Design)
培养目标
注重系统知识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重视传统与时尚的紧密结合,在汲取本专业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融合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提升并强化本专业的独特设计理念和多元创新表达方式。培养涉及服装服饰、人居陈设、公共使用及展示空间等纺织品艺术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造型、中外经典纹样、染织纹样史、专业技法与工艺、电脑技术与应用、印花面料设计、织花与提花面料设计、服装与面料专题设计、编织艺术与壁饰设计、室内纺织品专题设计、纺织品前沿课程等。
实践环节
本专业设立印染、手绘、电脑数码喷墨印花等实验室,可结合“专业技法与工艺”的课程实践辅助学习。同时还开设有专业写生、专业考察、面料流行趋势调研、市场调研及设计实习、毕业调研等实践课程,并与社会相关领域的工厂企业、公司、机构建立教学实践的协作关系。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系统知识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重视传统与时尚的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艺术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就业去向和就业率
纺织品研究机构、家纺设计公司、服装面料设计公司、设计教育行业、纺织时尚工作室等,从事纺织品生产的艺术设计和相关的研究及管理工作。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

艺术设计专业(综合艺术方向)
Artistic Design(Applied Art)
培养目标
培养拥有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力,掌握艺术品设计与制作,艺术博览与策划,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学生,本专业强调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成为具备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中西绘画艺术、壁画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雕塑、书法、中外美术史、材料与肌理、现代综合绘画、陶艺、金属艺术品设计、装饰设计、艺术博览与市场、艺术作品鉴赏、数码艺术、专业写生等。
实践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微机上机、市场和社会调查、专业考察、毕业实习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掌握动态的活性思维能力,具有扎实的综合艺术理论素养和综合艺术创作技能。从过去的专职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创业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被动的接受型综合艺术专业人才转变为主动的出击型综合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就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在媒体传播行业、美术馆、文化事业单位等;艺术博览会的策划与管理、艺术设计公司、画廊等;具体内容一般为艺术品的创作、工艺品摆件的制作、艺术雕塑等;高等院校、中等艺术专业学校的艺术教学与管理工作;独立艺术策划人、综合艺术经纪人。现代许多新的高档楼宇酒店的布置都有艺术经费的预算,从未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为毕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机遇。

如果你是艺术生的话,不可以报考服装设计与工程的。有人说,这个和服装设计没什么关系,就是工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