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仪先生的论著主要有:一、专著1、 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合作) 中华书局,1988年。2、 殷墟甲骨刻辞类摹(合作) 中华书局,1989年。3、 战国文字通论 中华书局,1989年。4、 中国方术概观·占星(复核) 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5、 古币丛考 文史哲出版社(台湾),1996年。6、 楚国历史文化辞典·兵器符节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7、 甲骨文字诂林(合作) 中华书局,1996年。8、 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 中华书局,1998年。9、 古币丛考(增订本)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战国文字通论订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增订) 中华书局,2004年。12、樗散韵语 澳门学人出版社,2006年。二、论文殷商文字1、 匍有土田考 南方文物2007年2、 释离 徐中舒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1998年3、 说秋 古文字论集(二),考古与文物丛刊四号, 2001年4、 说丽 殷都学刊2006年1期。6、 释圭 古籍研究2006年待刊7、 释叉 殷都学刊待嵌8、 听簋小笺 古文字研究25辑,2004年西周文字1、 胡簋考释六则 古文字研究7辑,1982年2、 瑚琏探源 史学集刊1983年1期3、 释窥 古文字论集(一),考古与文物丛刊二号,1983年4、 启尊启卣铭文考释 古文字研究9辑,1984年5、 晋侯苏钟释地 东方博物5辑,2000年6、 晋侯曲器考 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7、 墙盘賸语 古籍研究2003年1期。华学6辑,2003年8、 逨盘古辞探微 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4期。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2003年。9、 释戹 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集,2004年。安大史学1辑,2004年。10、 说盘 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5期11、 释攀 汉字研究1辑,2005年。考古与文物,2005年增刊。古文字论集(三)12、 逢逢渊渊释训 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期春秋文字1、 山东临朐新出铜器铭文考释 文物1983年12期2、 莒县出土东周铜器铭文汇释 文史2000年1辑3、 楚王领钟器主新探 东南文化1999年3期4、 唐子仲濒儿匜补释 考古待刊5、 吴越徐舒金文选释 中国文字新19期(台湾),1994年6、 吴王光剑铭补证 文物1989年7期7、 句吴王剑补释 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1993年8、 程桥三号墓盘匜铭文新考 东南文化2001年3期9、 徐沈尹钲新释 文物研究13辑,2001年10、 作寻宗彝解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论文集,2002年战国文字·铜器1、 节可忌豆小记 考古1991年10期2、 司夜鼎考释 中国史研究2004年3期3、 鱼颠匕补释 中国史研究2007年期4、 平安君鼎国别补证 文物与考古1986年5期5、 中山王器考释拾遗 史学集刊1984年1期6、 芗箕解 农业考古1992年2期7、 隣阳壶考 文史2002年4辑8、 陵君三器考辨 江汉考古1984年1期9、 楚官肆师 江汉考古1991年1期10、 长沙铜量铭文补释 江汉考古1988年4期11、 鄂君启舟节释地三则 古文字研究22辑,2000年12、 南越王墓虎节考 汕头大学学报1991年5期13、 九里墩鼓座铭新释 出土文献研究3辑,1998年。文物研究11辑,1998年14、 龙阳灯铭文补释 东南文化2004年4期15、 湘出二器考 湖南省博物馆待刊5期,2005年16、 者汈钟铭校注 古文字研究17辑,1989年战国文字·兵器1、 淳于公戈跋 杞文化与新泰,2000年2、 八年阳城令戈考 古文字研究26辑,2006年3、 皖出二兵考 文物研究3辑,1988年4、 战国兵器铭文选释 考古与文物1999年5期。古文字研究20辑,2000年5、 古兵地名杂识 考古与文物1996年6期战国文字·货币1、 漫谈战国文字与齐货币铭文释读 山东金融·钱币专刊(2),1988年2、 返邦刀币考 中国钱币1986年2期。齐刀和齐国钱币研究,1988年3、 释賹 河北金融·钱币专辑(2),1996年4、 释四 文物春秋1993年4期5、 燕国布币考 中国钱币1992年2期。燕文化研究论文集,1995年6、 空首布选释 《古币丛考》7、 首阳布币考 亚洲钱币1999年2期8、 周方足布考 舟山钱币1996年2期9、 周方足布续考 中国钱币2004年2期10、 锐角布币考 中国钱币1996年2期11、 韩国方足布四考 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8),1992年12、 中昌布币考 安徽钱币2004年1期13、 百邑布币考 史学集刊1992年1期14、 刺人布币考 亚洲钱币1999年1期15、 尖足布币考 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6),1991年16、 赵国方足布三考 文物春秋1992年2期17、 贝地布币考 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4),1990年18、 余亡布币考 中国钱币1990年3期29、 王夸布币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5期20、 三孔布币考 中国钱币1993年4期。中国钱币论文集3辑,1998年21、 桥形布币考 吉林大学学报1992年2期22、 魏国方足布四考 文物集刊1992年4期23、 负疋布币考 中国文字新20期(台湾),1995年24、 三晋方足布汇释 人文杂志1994年5期25、 三晋圜钱汇释 舟山钱币1996年休刊号26、 成白刀币考 古文字研究24辑,2002年27、 楚币六考 安徽钱币2001年2期28、 广陵金币考 中国钱币2005年5期29、 古币文编校释 文物研究6辑,1990年战国文字·盟书1、 绳绳释训 中原文物2006年1期战国文字·玺印1、 古玺杂识 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2期2、 古玺杂识续 古文字研究19辑,1992年3、 古玺杂识再续 中国文字新17集(台湾),1993年4、 战国官玺杂识 印林16卷2期(台湾),1995年5、 古玺印菁华释地三则6、 楚官玺杂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1期7、 燕玺简述 北京文博1996年3期战国文字·陶文1、 古陶杂识 考古与文物1992年4期2、 释贩 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2003年战国文字·竹简1、 信阳竹简选释 文物研究8辑,1993年2、 信阳竹书与墨子佚文 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1期3、 仰天湖竹简选释 简帛研究3辑,1998年4、 随县竹简选释 华学7辑,2004年5、 包山竹简选释 江汉考古1993年4期6、 楚王熊丽考 中国史研究2000年4期7、 释蒝 楚文化研究论集5集,2003年.。文字学论丛2辑,2004年。8、 舒方新证 安徽史学1999年4期。古籍研究2000年1期9、 郭店竹简选释 文物研究12辑,1999年。简帛研究2001,2001年10、郭店竹简老子甲篇校记 简帛研究2002、2003,2005年11、郭店简古文二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5期12、沪简诗论选释 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2002年13、沪简(二)选释 学术界2003年1期14、沪简周易选释 江汉考古2005年4期。周易研究2006年1期。15、贵尹求义 中华文史论丛待刊16、新蔡竹简地名偶识 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6期17、新蔡竹简选释 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3期18、楚都丹阳地望新证 文史2004年2辑战国文字·帛书1、 长沙帛书通释 江汉考古1986年1~2期2、 长沙帛书通释校补 江汉考古1989年4期3、 说无 江汉考古1992年2期4、 平星考 文物1994年6期秦汉文字1、 秦文字辨析举例 人文杂志1987年4期2、 帛书周易校记 湖南省博物馆6期,2006年3、 莒盎 文物1993年4期其它1、 释洀 华夏考古1995年4期2、 说蔡 徐中舒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1998年3、 释?及其相关字 中国文字新27期(台湾),2001年4、 说屋 语言文字学论坛1辑,2002年。语言4卷,2003年5、 也只考辨 上海文博论丛2005年3期 。陆宗达纪念文集6、 释巴 东南文化2006年期7、 释 文字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8、 战国文字形体析疑 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1996年语法1、 有A其N句式浅析 松辽学刊1988年2期音韵1、 说文声韵钩沉 说文解字研究(一),1991年2、 说文准声首辑遗3、 幽脂通转举例 古汉语研究1 辑,1996年书法1、 楚书琐言 书法研究1998年3期题跋1、 《汗简注释》跋 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1期2、 《吴越徐舒金文集释》简评 考古1995年6期3、 《古币丛考》前言 中国钱币1998年2期4、 《战国文字声系》自序 古籍研究1999年2期5、 《鸟虫书通考》读后 考古2000年10期6、 《商西周金文书法》跋 《商西周金文书法》,2000年7、 《两周金文辞大系》重版琐言 世纪书窗2003年3期8、 《望山楚简文字编》序言 《望山楚简文字编》,2006年
徐无闻先生已去世十五个年头了。1995年、1998年在成都重庆等地先后举办了先生遗作展和学术研讨会,对其学术思想和艺术成就作了高度评价。缅怀其清音宿德,必能激励后学向上之心。他去世后,先后出版了《徐无闻书法集》、《徐无闻临中山王器鼎》、《徐无闻印存》、《徐无闻论文集》等。《二十世纪四川书法名家研究丛书·徐无闻卷》、《徐无闻诗集》等正在出版。这样的立体展现徐先生的各项成就,世人会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一位学者型艺术家的动人风采。本文拟就徐无闻先生的书学思想作些研究,接续前几届的研讨会加以总结,以飨同道。徐无闻先生的书学思想形成时期可分三段:(1)30岁以前为酝酿时期,广采博取,注重对技法的研究,形成注重“力、势”的技法论。(2)30-50岁为成熟时期,博观约取,形成自己偏重“醇雅”风格的书意论。(3)50岁之后为发展时期,多有创见,力求创新,形成“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创新论。一、技法论徐先生对沈尹默的“运腕论”等观点体会较深,在结合古人论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取精用宏,形成了自己的技法论。他认为,对书法技巧的讲究是成就个人风格的前提。主要观点有:(一) 悬肘悬腕论古人也强调“悬肘悬腕”,如清末徐谦《笔法探微》就论肘力:“故习用肘力,又必须悬肘。所谓肘力虽在于运肘,而力实发于背”。古人用笔须用一生之力为之。这是总说,而实际操作中具体该该怎样呢?徐先生曾专门请教过沈尹默先生,始悟用腕之妙,在于腕肘悬空,以增大运转范围,这主要奠基于它对褚遂良的楷书的研究。他把高执管,悬肘悬腕作为训练书法笔力的基础。沈尹默说过:“用笔之要,首在提按;按提得宜,性情乃见,所成点画,自有意致。”徐先生在上海看到沈先生的亲自示范后,对用笔的体会更深了。(二)力、势论古人论述“力”与“势”不少,但都比较抽象。如传蔡邕所云“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张旭所云:“力妙在执笔”、“勿使拘挛”等语,都有参考价值。徐先生认为,力度关乎生命感,要巧妙准确的表达。第一,要利用笔的自然弹性,如他在重庆定作的猪鬃笔,弹性较好,纵横合宜,书者可以摧刚为柔或化柔为刚,写出有体积感的线条来,使点画有跃出纸面的立体感。第二,应在中锋之外,加强侧锋和涩笔。他认识到中锋是重要的,却不能尽书道之妙。涩笔和侧锋是靠人为的外力所致,丰富了用笔取势。他在论述褚书时也说:“我过去迷信中锋,王羲之的《丧乱帖》临了若干遍也不像,后来反复揣摩,才确认其中侧锋相当多,特别是‘痛贯心肝’那几个字,确是笔尖侧在一边疾速画成的。于是高提笔管,侧锋急写,果然就像了一些”。我们观其晚年所临《书谱》全本,费三日之功一气呵成,形神皆备,确是中侧互用而成。第三,他认为力从势中来。徐先生改沈老的“得笔”说为“得势”说,实际上是对汉晋书论的继承和发扬。崔瑗《草书势》是我国第一篇书论,就以“势”论书,蔡邕《九势》、卫恒《四体书势》都有对字势的研究。不过语言过分华丽,难以了悟。张怀瓘认为“作字必先识势”和康有为“得势便,则已操胜矣”的论述,历来受到重视。徐先生则更具体阐述了“势”的作用,势靠用笔的节奏感来把握,以意行笔乃得。他说:“折衷丰富多变的点画,为什么能够配合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矛盾的混乱呢?诀窍在两个字:‘力’、‘势’。力是笔力,也就是前面所说印印泥所产生的书,下笔又陡又快,行笔过程中,横画不手拖,竖画不直下,收笔利落而不沾滞。势是笔势、形势,善于用力,善于控制行笔的轻重缓急便是得势。变应繁多的点画就靠这力和势统一起来。”他认为力感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和本质特征之一,而神采不过是力感的旋律表现。他自己的行草中反捺点非常有特色,迅捷弹出如隼尾,被认为是“徐体”书法的特征之一。(三)功底论徐先生喜欢用韩愈“不病无闻,病其晔晔”的古训来教诲弟子,反对急功近利。1991年曾对我说:“要多临帖,多练腕肘力量。到五十以后就可以随便写”。看似寻常的一句话,实际上包括对我的鼓励。他在《秦汉篆隶简论》自叙了其学篆四十余年乃悟篆书三昧。悬肘小楷练腕肘,笔力坚劲,功夫扎实,就可以书写任何书体。1990年带书法研究生及其家属八人到山东、安徽、江浙等的进行专业考察,一路为接待单位写字酬谢,常常一书而成,很少败笔,令人叹服。回想来后在假期写信与我说:“书法这门艺术,要成功非靠功力不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至今被我引为座右。1993年易箦之前通临《书谱》后记曰:“余昔年临书谱皆以废纸弃而未存,癸酉岁二月大病初起,居成都穷三日之力得此临本一通,姑存之以验他日进境。”可见其勤苦如此,不知老之将至。为了积累功力,他认为具体应做到:(1)必须对最精到的作品下工夫。(2)对最豪放的作品也要深入研究。(3)通临古代名家经典作品。他在论篆隶临摹时说,初学者不可侈谈高古,更不应追求怪奇。他反对初学者的“逸笔草草”,不求精到。在《论谢无量书法》诗中云:“心手相忘意自仙,啬翁诗卷云金丹。世人苦被虚名误,笔不生风画虎难”,就是对那些走终南捷径的人的告诫。他在对人们写篆书时,为求藏锋而剪去笔尖的作法表示反对,认为这样缺少提按顿挫,流于俗气。二、书意论书意,简单的说是隐于书法形象中的高妙意趣或艺术境界。徐先生认为,在书法技巧熟练后,就必须讲究书意的表达,即表现书家生命意识的那种观念。为此,徐老认为必须做到四点:一是心手相忘,二是书要有韵,三是修养自来,四是作字贵熟。心手相忘,不计功利就能自由的表达。他在游绍兴诗云:“放浪山川少长集,永和当年此流觞。天机妙会忘心手,何计千秋论短长”。王右军书晚年书乃妙在超然于俗世之外。“逸少风规未远,我来依旧见崇山。”这里可见其志趣。他赞赏赵熙书法“豪杰挺然风气外”,他论黄山谷诗曰:“涪翁书味果何似?或似回甘双井茶。我欲亲来瞻祠宇,非求悟道吃桃花。”简约玄淡之美,妙在心灵之远。他评《倪宽赞》为伪书时说,此碑缺少褚书诸碑的峻拔精劲,丧失了初唐所存留的六朝古意。这“古意”就是那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韵”。他说:“笔法可以在临池中揣摩中获得,笔意就还要书法以外各种修养。苏东坡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好些学者所作的篆隶、笔意醇雅优于专门书家,原因即在于此。”许多青年故意追求“熟后生”,不明究竟,写得离奇古怪,反而生疏。徐先生认为,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中来,有气则自有势的观点,反对“任笔为体,聚墨为形”。他在评王铎行书卷时说:“由于书艺精熟,规矩谙于心胸,随着笔的自然运行,也就形成了非同寻常的效果。”追求“精熟”本是宋代以来理学家们普遍的读书准则,精思邃密,沉潜理性,促进了抽象思维的发展。徐先生认为“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序《戴明贤书法集》说:他的书、刻,学古而不泥古,没有取貌失神的匠气。他领会到‘书为心画’的真意,用书、刻来抒写情性,纯朴自然。他反对写篆书烧去笔头的做法。他说:“烧笔头之所以错误,是不懂得篆书乍看是有提无顿,起止藏锋,但实际上仍然有提有顿,起止分明,只不过是潜气内转,含蓄不露而已。”这里强调了隐藏的笔意,有着相当的指导意义。三、创新论徐先生认为创新是目的,是书法发展的客观规律,一部书法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有两个基本点:(1)创新很难。(2)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出路。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论,“转天机妙会”论等观点。(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论这句孙过庭的名言,徐先生借来表明自己的书学主张。他在用朱文刻完后作边款曰:“此八字,是吾箴‘行无惑,必有成”。这主张成为他终身信守的目标。他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书法、篆刻要得到提高,一要脱俗,二要避免匠气,泥古不化,仅得皮毛。不师古人,根基不牢,只有二者结合揉进时代精神,方能创出风格。刀法、笔法次之。对于处理古今的关系问题,先生认为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才可靠。学习古代精华,克服今人缺陷都是同一道理。学古要“师心而不蹈迹”。他对清道人李瑞清等人开创的“颤笔”法,为求高古而故作夸张的做法表示自己的看法:“我并不绝然反对颤笔,但无一笔无一字不颤,就不足取了,书贵自然,这条书法艺术的很重要的审美原则,应当努力追求,不应该故意违背。”他认为创新是自然而然的事,要遵循二千多年的书法发展道路。于右任、谢无量等都没有说过创新,而实际已创新了。而创新就是要写出典范作品,那些涂鸦之作,鼓弩为力的行草,实际上是徒有其表。他在《题赖深如画》中曰:“草书虽似醉僧狂,不写芭蕉为惜凉。好鸟窥人长未去,清音婉转墨生香。”草书也是心灵之产物,并不是外在的颠狂形态,识者自知。(二)“天机妙会”论要创新,除了对古碑帖要精研穷究外,还要行万里路,妙会天机,扩充胸次,开阔眼界,都是创新的必要准备。1990年带来研究生们考察泰山金刚经大字、铁山摩崖石刻、山东石刻博物馆、安徽文房四宝生产地等,不避艰难,写诗数首,乐而忘倦。如《黄山纪游诗》云:“壑深山峻兴云雨,土薄石坚长劲松。奥秘天留谁有会,立身行事可成功。”此诗多书给青年索书者,寓意自深。他的印章中多有“无限江山”、“江山到处堪乘兴”、“算如今溪山胜处甚时重到”等语,表达出对祖国神奇山川的向往,得江山之助,养天地正气,是书家人格完善的必要手段。拜访求教名师,也是外出的内容之一。1990年过山东时,徐先生绕道拜访蒋维崧先生,并赠送刚出版的《东坡选集》作为见面礼。周虚白教授在《徐无闻墓志铭》中云:“虽继承家学而转益多师……或日夕过从,或闻道往返,皆执恭谨阀奥筊,故能成其深;历览山川参稽古迹,得自然之薰助,故能成其大。有继承而后有创造,有实践而后有会通”。此语概括准确,毫无漫夸之词。徐先生认为吴丈蜀先生的书法虽没有侈言自己创新而颇得天趣。有才气而不矜才使气,看似平淡无奇而韵味攸长。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四、修养论徐先生认为,任何艺术到了一定境界,都是修养的结果。在他主编的《书法教程》中说“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研究的一门艺术、学问。从书写的成果看是艺术,从怎样写的方法、要求、法度,以及内容、气质、神采、鉴赏等各个方面看,则是要求极高,涉及极广、涵蕴极深的一门学问。”这个观点第一次明确将书法艺术定位于修养的学问,可谓揭示了传统艺术的要义。为此,徐先生强调四点:(一)作书先立品论:自新儒学在宋代建立起理学体系以后,理学书论强调理想人格,涵咏圣贤气象、寻求孔颜乐处、培养浩然正气,获得天人合一的伟大目标,为近古时期的士人们找到了具体而抽象的奋斗目标。(二)以学养艺论徐先生认为作为学者型书法家,书法作品应该具有书卷气、金石气。他赞赏刘熙载“书贵清而厚”之说,提出了“品高学富说”。他在《题杨守敬〈学书迩言〉》云:“心画由来可通神,要在品高积学富。百帖千碑费鉴裁,持论平实各有悟。”(三)名实相符论“名”与“实”历来是书家所注重的问题,关乎身后之影响。徐先生主张实至名归,反对浮名、恶名。君子务本,取之有道。他在论马叙伦书法诗曰:“书无大小肘悬空,度世金针马石翁。但使身心俱受益,虚名不过耳边风。”赞颂了马先生的不慕名利而设利于书坛的可贵精神,实际上也是他自己追求的写照。(四)书外求书,印外求印论徐先生强调字外功夫,印外功夫,虽然是小道末技,也要对中国哲学精神有相当的了解,才能充分体会书道的要义。他在篆刻史中强调:“黄牧甫的印很质朴,显得高古。清印边款发达与金石学发展有关,多方面吸取营养,决不是一块石头一把刻刀所能成家。”这已经揭示出艺术大家普遍的成功之道。他评价易均室先生曰:“他的篆书气度醇雅,结体奇逸,行笔秀劲”,就是推崇易先生的字外工夫深厚对书印的促进。五、风格论对书法的风格的追求,就是对书家个性的追去。徐先生曾多次对学生说,最精工他要搞好,最狂放的他也要攻下来。他五十后就开始了大草的临习和创作。尤其对怀素、张旭和黄山谷的草书临摹最勤奋。而他的临摹更便于文人的抒情风格,追求意气和韵趣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瘦硬通神论。(二)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论。(三)醇雅论。徐先生认为,学者书家应该靠自己的修养来驾驭情感,不应该追求狂野怪诞,要以体现自己的性情为上。徐先生在文中多对学者多所赞赏,以“醇雅”一词评之。如多次说学者所作的篆隶,笔意的醇雅多优于专门书家、易均室的篆书气度醇雅,结体奇逸,行笔秀劲。醇者,纯而厚也,雅者,清而正也。徐先生认为,醇雅应有多方面的特征:第一,醇雅应反对甜俗,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第二,醇雅有有奇崛的特点。第三,醇雅应有“雅逸”之特点。徐无闻先生的书学思想,是来自于深刻实践的理论结晶。先生一生瑰意奇行,卓立不凡,抱着人弃我取的精神,一生追求学院精神的回归,努力倡导学者之风。学院精神是现代人在建构于古人对话中获得的最理想的目标,也是现代人在盲目追求创新中自身观念失落后的必然归宿。时至今日,徐先生的书学思想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仍然日久弥新,焕发出奕奕光彩,愈加灿烂夺目,这是大家所感到十分欣慰的。
1)春秋时代的!!题目可以写(退避三舍)就是春秋时晋楚争霸的故事,你可以从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开始写~后来流亡到楚国受到楚庄王的照顾,最后重耳答应他,等回晋国做了国君,一旦晋楚两国爆发战争,我一定退避三舍以报其恩~~结果后来不幸言中了~~晋国和楚国开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晋文公(重耳)信守诺言退避三舍,报答以前楚庄王的恩情!!
写这篇文章你可以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做人要知恩图报,信守诺言)
2)也是春秋时代的!!题目可以写(卧薪尝胆)就是越王勾践努力报仇灭到吴王夫差的故事
所谓(苦心人,天必佑,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写这篇文章中心思想可以表达(只要努力一会得到回报)
3)战国时的故事!!题目叫(商鞅变法)写写战国时商鞅变法强大秦国的故事(这篇文章你可以把商鞅比喻成邓 小 平 同 志把变法强秦国比喻成改革开放富强我国~~)(拍拍领导马屁会吧???)
第三种方安不推荐啊~~~写好了大家都高兴~~写不好就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