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网络欺凌研究论文

2023-03-13 15: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网络欺凌研究论文

问题一:造成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原因很多
2.原因不唯一3.不要想太多了
4.可以写几篇论文
5.自己收集素材写写吧

问题二: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暴者往往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家庭互动模式或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可能就是拳脚相向,如被家长、兄弟姐妹暴力对待,家庭环境缺乏爱和支持,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遭受委屈、积压情绪,却没有能力直接对抗欺负者,转而以同样的方式去欺负别的孩子。2,寻求存在感和价值感,吸引关注。校园欺凌在中学阶段比较突出,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急切地需要自我认同,需要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有的欺凌者往往被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等标签,他们以“拳头”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以为能提高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却完全不考虑到行为的后果。3,物质利益的驱使也会造成某些欺负行为。4,受网络、影视的影响,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模仿其中的暴力。

问题三:学校欺凌或暴力的原因 这个原因在于人心,有很多原因学校普遍的心理就是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厉害,自己嚣张了 感觉很威风吧。社会上往往是因为金钱利益或者就是有理说不通(法律解决不了)碰到脾气臭的就硬碰硬打起来了,网络上的话那些人心里想法很简单觉得反正都是虚拟的我嚣张嚣张骂骂你 反正你也找不到我。 说白了都是为了面子跟利益。 个人建议:楼主别这样,没什么好处。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挺对的 别为了面子而使用暴力,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至于其他的 别先动手就好 吃亏的肯定是先动手的。

问题四: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画侮辱画。
・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问题五:校园欺凌事件从施暴者来看有哪些主要原因 首先被欺凌者的懦弱不反抗让欺凌者更嚣张,其次被欺凌者也许会有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所以欺凌他人显得自己强大,还有欺凌者也许曾经也遭受过欺凌,也有可能欺凌者的家庭原因导致这种性格。

问题六:校园欺凌现象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没办法杜绝 外国跟重视自己的利益,就是只要我觉得你有损我权益我就一定要让你付出代价,但咱们通常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怕被人指指点点,丢了面子

问题七:如何面对校园暴力和欺凌 作者:王文宇 想写这一方面的文章很久了,自从接手了一个遭遇校园暴力的来访者,倾听了一个花季少年在遭受持续的欺凌之后变成一个问题少年的全过程。听后很久心里都不能平静,我意识到这个来访者触动了我自己的情结。所以一直都在心中酝酿写一篇关于孩子如何面对校园暴力的文章,希望能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有些帮助。 到底什么是校园暴力?它和校园欺凌有什么区别?目前学界对此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宣传机构或各大媒体只是将大量的笔墨用于校园暴力的事件的描述上,对于校园暴力的界定则很少提及。我个人认为所谓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对在校人员进行的以暴力性的侮辱、抢劫、 *** 、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等,给在校人员的精神、身体造成一定严重后果的行为。而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诉讼等)。 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还有个男生很委屈地说:“我被人看到我秘密的地方了。”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同学们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 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 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1)有自主判断能力,但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2)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3)自我意识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不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6)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 *** 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易成为欺凌者而哪......>>

问题八:校园暴力及校园欺凌频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被欺负者大都担小,导致施暴者狂妄至极

问题九:怎样才算构成了校园欺凌 作者:王文宇 想写这一方面的文章很久了,自从接手了一个遭遇校园的来访者,倾听了一个花季少年在遭受持续的欺凌之后变成一个问题少年的全过程。听后很久心里都不能平静,我意识到这个来访者触动了我自己的情结。所以一直都在心中酝酿写一篇关于孩子如何面对校园的文章,希望能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有些帮助。 到底什么是校园?它和校园欺凌有什么区别?目前学界对此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宣传机构或各大媒体只是将大量的笔墨用于校园的事件的描述上,对于校园的界定则很少提及。我个人认为所谓校园是指行为人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对在校人员进行的以性的侮辱、抢劫、、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等,给在校人员的精神、身体造成一定严重后果的行为。而校园欺凌与校园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不管是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诉讼等)。 一份对15个省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还有个男生很委屈地说:“我被人看到我秘密的地方了。”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同学们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 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 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的高危人:(1)有自主判断能力,但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2)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侵害时选择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行为的滋生蔓延。(3)自我意识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不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架,成为团伙的根源。(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倾向的可能性很高。(6)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行为动机。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易成为欺凌者而哪些孩子又易成为受害者呢? 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

问题十:从青少年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很多女生间的校园欺凌 因为总是有人
把欺负别人
认为能提高自己
觉得自己很厉害
这样的人太多了

为什么会有有网络欺凌?

数字技术多年来呈指数级发展 - 虽然这些进步为现代世界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知识,但它们也导致了网络欺凌的增加。“网络欺凌的定义因来源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定义是利用技术伤害或伤害他人,” PACER全国欺凌预防中心协调员Bailey Huston说。网络欺凌可能发生在网上任何地方,涉及社交网络配置文件,视频和图像共享网站,博客,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视频游戏或短信。

根据Huston的说法,虽然网络欺凌并不一定比亲自欺凌更具破坏性,但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网络欺凌通常是目标所知的人,但它也可能是一个陌生人。网络欺凌可以匿名行动。
网络欺凌可能会有更大的受众 - “因为帖子可以被看到,分享并且可能会传播病毒,”Huston解释道
校铃响起时,网络欺凌不会停止。它并不局限于餐厅或走廊,因为数字技术无处不在。“网络欺凌的目标可能常常让人觉得他们无法逃避正在发生的事情,”休斯顿说。
网络欺凌的类型

根据纽约州刑事司法服务司的说法,一些常见的网络欺凌类型包括:

诋毁:在线传播有害,不真实或有害的谣言和言论,这将损害个人的声誉。

排除:从在线组中故意排除某人。这被认为是网络欺凌的间接形式。

火焰:战斗涉及在私人或公共在线环境中向一个人或几个人发送愤怒,残忍,粗鲁和粗俗的信息。

快乐拍:将个人身体视为“恶作剧”或“笑话”,而其他人拍摄攻击或拍照以在线发布/发布。

骚扰:发送一系列针对个人的有害,侮辱性的在线消息。

假冒:假装并伪装成其他人,然后在线发送或发布材料,意图损害个人声誉。

郊游:在线发送或发布有关包含敏感,私密或尴尬信息的人的材料(如信息和图像)。

文字大战/攻击:通过大量平均短信和电子邮件追捕目标个体。

诡计:从事欺骗手段以获取令人尴尬的材料,然后在网上公开。

为什么孩子们会网络欺凌?

“当涉及到欺凌行为时,并不是”孩子和青少年可能参与的'一刀切'的理由,“休斯顿说。“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欺负孩子 - 无论是亲自还是在线 - 经常寻求表现力量并希望控制自己。”例如,学生可能喜欢网络欺凌带来的信心和力量,或者他们可能会是试图以配合他们的同龄人。

使网络欺凌特别有吸引力的一个因素是与受害者的物理距离。经常欺凌涉及面对面的对抗和口头/身体暴力。另一方面,网络欺凌是以电子方式进行的,肇事者可以在闭门造车。“由于物理距离很远而且没有看到网络欺凌行为目标立即做出反应,因此使用技术更加残酷,”Huston说。“因此,网络欺凌的学生可能不会认识到他们行为的严重危害。”
网络欺凌有多常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被引入手机和社交网站 - 这与网络欺凌的增加有关。以下是一些统计数据:

从数据中心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于2018年发现,高中学生的大约15%的人报告在过去一年内,网络欺凌
根据网络欺凌研究中心的统计,在2019年3月接受调查的人中,有36.5%的人在他们生命的某个阶段经历过网络欺凌。这是数字技术刚刚开始受到牵引的2007年(18.8%)经历过这一数字的人数的两倍
休斯顿参考了一项2015年的研究,该研究表明,网络欺凌的人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欺凌。
虽然男孩和女孩都参与网络欺凌,但女孩更容易网络欺凌,成为网络欺凌的目标。
网络欺凌的后果

网络欺凌对受害者有许多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情绪困扰,抑郁,学校暴力和学校避免。许多参与欺凌行为的年轻人 - 无论是从事侵略行为还是受害者 - 往往都有情感和社会困难。孩子自杀的决定很少见,是许多因素的结果; 然而,有时网络欺凌可能是一个触发因素。

高中生发图神经网络论文,看到他的履历我沉默了

白行健(右)此前获COO金牌第一名

高中生开始研究图神经网络

白行健的论文为《基于自适应性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暴力用户检测》,目前已经成功入围总决赛。

文章提出了⼀种新的⾃适应图卷积神经⽹络模型(Adaptive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AdaGCN),在传统的GCN模型的基础上进⾏了改进和创新。为了解决参数增加带来的模型难以训练和过拟合情况,文章引入了标签平滑假设,对边权的训练施加了额外的监督,从⽽实现了和GCN模型的⾃然结合。

白行健的数据集包含了10万余名Twitter⽤户和200余万条社交关系,其中⼤约5千名⽤户被标记是否为暴⼒⽤户。实验结果表明,AdaGCN的AUC得分为0.80,F1得分为0.47,得分⾼于所有对⽐⽅法,包括传统的GCN模型, 图注意⼒⽹络 (GAT),标签传播算法(LPA),⽀持向量机(SVM)等等。此外, AdaGCN模型的结果具有最低的标准差,这表明AdaGCN模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在线社交平台可以利⽤本⽂提出的⽅法来更好地评估、检测暴⼒⽤户,防⽌暴⼒⽤户伤害他⼈ 并传播仇恨⾔论。 同时,⾃适应图卷积神经⽹络模型也可以⽤来评估不同类型的暴⼒⾔论造成的社会影响。

开挂的学霸少年

此次入围丘成桐奖之前,白行健从2018年开始多次参加相关竞赛获得好成绩:

白行健(右)

在生活方面,白行健也有很多其他尝试,他目前就读北京师范⼤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三,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非常感兴趣,担任学校计算机社社长和⼈⽂社社长。

图 | 微博

而今年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中,白行健选择用图神经网络为切入点,对网络暴力用户进行检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身边有好友经历过网络暴力:

“2018年2⽉10⽇,⼀个名叫Ted Senior的22岁男孩在林地上吊⾃杀,原因是⼀些⼈在社交媒体上恶意地分享和评判他与⼀名⼥孩的聊天内容。在我身 边,我的同学好友在学校论坛发表观点,但是遭受匿名的辱骂和攻击,这种羞辱让他感到⾮常痛苦。我深深地被这些可恨的⾏为和可怕的后果所触动。计算机科学带来了信息时代,社交⽹络改变了我们的⽣活,我们期望技术会让世界更美好。但没有什么是尽善尽美的。⽹络暴⼒是信息技术⽆意中带来的⼀个问题,我渴望找到⼀种⽅法来发现和控制它们。”

而目前对于网络暴力, 目前已经有不少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欺凌模型。比如Instagram去年推出 「增强版的评论过滤器」 ,通过对照片、文字的检测分析,对其中的恶意行为采取过滤等措施。、

Facebook和Twitter也推出了类似的举措来限制其平台上的欺凌行为。Twitter在去年十月制定了一个时间表,以便从其平台中删除裸露和仇恨图像等内容。去年Facebook添加了一些工具,允许用户一次隐藏或删除多条评论,并允许用户代表朋友或家人报告欺凌或骚扰。

科技的发展真实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享受其便利、承受其弊端。而像白行健这样的年轻人将越来越早的进入改变世界的行列,用技术影响着我们。

看来未来不仅仅是「同辈压力」了,「后辈压力」也追着我们跑来了。毕竟当你还在拼命打排位的时候,高中生已经论文已经发起来了......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利弊

这几年来我们经常在媒体听到这样一种论调,那就是像Facebook、Instagram、微信、微博这些社交媒体正在毁掉年轻人,因为有不少研究证据表明,频繁的使用社交媒体会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比如说就在不久前,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子刊《儿童与青少年健康》就刊登了一篇研究论文,科学家追踪了1万多名13~16岁的英国青少年,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情况,与心理健康数据,结果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与心理健康程度呈负相关,也就是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越高,就越有可能面临心理困扰。

尤其对于女孩子,这种关联就更加显著了。这项研究最近也被国内外媒体都报道过,可能就是在这类报道的影响下,不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的父母,都越来越把社交媒体,还有它的载体智能手机都当成洪水猛兽。

在一些敏感的父母眼里,给孩子一部智能手机可能无异于扔给孩子一包毒品。但是刊登在科学美国人网站上的一篇报道,却对这种社交媒体毁掉年轻人的论调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文章的作者就是科学作家李蒂安德姆斯,他就指出,对社交媒体的这些指控都是建立在非常不可靠的证据基础之上的,证据的不可靠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指标的采集很不精确。

比如说现在有的研究,大多是让被调查者自己报告,使用多少时间的社交媒体,但事实上这种测量很不精确,而且里面还会有系统偏差。

比如说一个人心情越好,就会越低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花了多少时间。那么这样采集到这个数据,就一定能够得出社交媒体用的越少,心里越健康这样的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显然不可信。

第二,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只评估了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和持续时间,而没有考察媒体的内容。

你在微博上刷了一个小时小猫小狗的照片,而我在微博上花了同样的时间学完了一节名校公开课,同样的媒体因为内容不同,对你我的心理影响可能完全不一样,但现有的研究却几乎完全抹掉了,浏览内容上的差异。

第三,也是最要命的一个缺陷,因果关系不明确。

在这些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里面,80%都是基于相关性的,比如说一边计算出你每天多少时间刷微博,另一边测量出你的焦虑水平,然后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可即便得到这个结果是两者相关,比如说刷微博时间越久越是焦虑,这也不能说明到底是谁导致了谁。

事实上,有一组加拿大的研究者,曾经对600多名青少年和1000多名成年人进行了一项持续很多年的跟踪研究,其中一个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并不能预测一个人多抑郁,但抑郁症状却可以预测出一个青春期女孩在未来更可能频繁的使用社交媒体。

也就是说,即便在心理健康与社交媒体使用,有直接的因果关联,也有可能是心理健康状况下滑,导致了人们更爱去使用社交媒体。正是因为现有的研究里有这样一些相当严重的缺陷存在,所以即便其中有一些结果,他暗示社交媒体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我们也不能据此轻易得出社交媒体正在毁掉年轻人这种论断。

那么可靠的结论可能是什么呢。

科学美国人这篇文章里又提到,针对上面说的这些缺陷,有几组科学家最近正在开展几项方法上更加严谨、漏洞更少的新研究,而他们得到的初步结论是社交媒体的使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可能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负面的影响。

当然但是很重要,影响非常微小。比如说其中有一篇论文就发现数字技术使用情况的变化,仅能预测青少年幸福感变化的0.4%。另一篇论文的作者则说,一年内社交媒体使用的变化情况,只能预测生活满意度变化的0.25%左右。

换句话说,人的心理状态受到生活里很多因素的调节,而社交媒体调节幅度微乎其微。事实上是否接触毒品、是否受到欺凌,这样的因素与幸福感的负面联系要远超过社交媒体的影响。

而充足的睡眠和定期吃早餐,这些积极行为,对提升幸福感的作用也比社交媒体大得多。所以目前我们可以给出的建议是,担忧社交媒体像毒品一样毒害青少年的家长们,成年人们,你不妨放松一点,社交媒体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他只不过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成千上万个因素中并不十分特殊的一个。

只不过对于不少成年人来说,社交媒体是一个在自己成长过程里不曾存在过的全新事物,于是就不由自主的多看了他一眼。当然了,相关的研究仍在进行之中,所以你也不妨持续关注相关的科学进展。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我们下期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