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论茵陈蒿毕业论文

2023-03-13 15: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茵陈蒿毕业论文

  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药学的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现代生物科学与传统中医药学结合应用浅述

  摘要:对于我国未来的医学发展而言,单纯采取现代生物科学或传统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医学体系而排斥另一种并不是明智的,也不符合医学发展规律。只有充分结合两者的优势和长处,通过有益结合,才能实现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解决我国民众日益增长的医药护理需求。本文首先对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进行简要阐述,进而分析传统中医药学对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启示,并探析现代生物药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启示和帮助,总结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的结合应用策略。

  关键词:现代生物科学 传统中医药学 结合 应用

  就我国目前广泛流行和应用的医学体系来说,主要包括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是我国长期临证实践的积累和总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结晶。对于现代生物科学而言,其基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最新的科技为支撑,是由国外产生发展而来。目前我国医用治疗护理对于两种医学体系均有应用,但两者的结合性并不强,未能发挥两者的优势和长处。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不同医学体系的同时,强化两者的结合应用研究。

  一、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概述

  ***一***现代生物科学概述

  所谓现代生物科学,指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生物有机体于分子和细胞水平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操作,实现物种质量的改良,并优化生命大分子的物质或特性。当前的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多个核心技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以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为组成部分。现代生物科学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医药卫生领域能够有效利用,化学、能源和冶金等工业领域均能有效利用。其中医药卫生领域是最早且应用最广泛、效果最为显著的一个领域。

  ***二***传统中医药学概述

  传统中医药学以我国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逐步发展形成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药学以整体观念作为核心思想,并通过辨证论治作为主要的实践指导。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是有机整体,通过整体和功能、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统一角度,在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基础上,逐步探讨并延伸出医学命题,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

  二、传统中医药学对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程序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在医学的探讨和交流关系上也更加密切。传统中医药学凭借其独特的医学理念,不仅在医用治疗和护理上有着显著优势,对于现代生物科学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传统中医药学以整体观作为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的指导思想,以阴和阳来概括人体生理和病理特征,通过阴阳的矛盾中和来探讨人体生命动态平衡问题,并逐步延伸到自然药物的生物属性上。中医药学中对于机体整体功能的关注以及机体病理变化与自然动植物效能的系统化分析,均与现代生物药学不谋而合。传统中医药学累积的中药复方复杂且繁多,化学成分复杂,为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巨大宝库。就目前而言,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等药物,均是由传统中医药学中的复方中提炼而来。通过对复方活性成分的追踪,得出能用于实践生产和医用治疗的药物。此外,从茵陈蒿汤中发现二甲基和七叶苷原等,为遗传和获得性黄疸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突破。

  三、现代生物科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启示和帮助

  现代生物科学借助于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其不仅实现了自身医学体系的发展,还对中医药学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尤其是现代生物科学感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药学的感测技术应用也有了巨大进步。

  首先,现代生物科学中的物理感测器催生了中医脉诊仪。利用感测器探头采集患者的脉象资讯,实现了中医脉诊的定量化和标准化。其次,在化学感测器基础上产生的经络感测针,不仅实现了中医针刺理法的医治目的,还能对人体微区进行动态监测。此外,基于仿生感测器产生的中医药嗅觉味觉研究,实现了中药药性和五味的定性分析,且通过定量描述,为中药理论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援。总而言之,现代生物科学的现代技术能够极大帮助传统中医药学的延伸和发展,一方面不断提升中医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则极大推动了中药理论研究的现代化。

  四、结语

  现代医学的发展必将是优势共长和多元融合的发展方向,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实现两者的共同促进和结合,是我国医学研究和实践者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提升传统中医药学的技术水平,并以传统中医药学来拓宽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领域和范畴,才能为人类医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史大卓,刘京,康景轩.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系统生物医学的碰撞和启示[J].中医杂志,2007,***12***.

  [2]杜武勋,张少强.转化医学理念的兴起及中医药研究发展的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1***.

  [3]杨硕,崔蒙,贾李蓉,高博.相关交叉学科对中医药资讯学发展的启示[J].世界中医药,2012,***06***.
  篇2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中医药人才培养

  [摘要]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及人文精神彰显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是吸引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因素,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必然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量。从国家对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传承的重视扶持以及中医药人才储备培养现状着手,探讨如何以中医药文化吸引中医药人才,以及如何以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培养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医药人才,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量。

  1 中医药文化概念及其建设和传承

  何谓中医药文化?首次明确中医药文化的含义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1]。

  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局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相关档案。我国在2008年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专案,2010年针灸率先申遗成功。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视的,而中医药也正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

  2 中医药人才储备和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 *** 对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不断增长,各级中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人员配备不合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有些甚至持续减小,部分中医医院领导班子、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医药基础薄弱,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药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优秀中医药人才却是凤毛麟角[2-6]。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中医药院校教学内容西化,中医药基础教育薄弱,导致培养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学生,中医基础不牢、西医技能不精,有些中医药研究生到医院工作后实践动手能力极差,还不如一些本科生,却又不肯虚心向学历比他们低的上级医师请教学习。中医药院校应当利用中医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中医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药的信念;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化的“仁术”思想,培养中医药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借用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医药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7]。

  3 如何以中医药文化吸引中医药人才

  在当今中医药工作人员收入不高、又难以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形势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培养固然要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但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如何切实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关键要靠中医药的疗效和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尽管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质疑声不断,但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医药,“非典”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抗击“非典”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这是对排斥中医者最有力的回击。原卫生部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国家诊疗方案中加入了中医药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的认可。

  要深入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理念宣传,中医院的所有职工及其亲属应充当中医药文化的第一宣传员,而不是身在中医院却排斥中医药、抵毁中医药。中央、湖南等电视台开辟的中医养生专栏收视率居高不下,一些养生书籍畅销不衰,在群众中掀起一股社会养生热潮,从侧面体现出群众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和追捧。“养生热”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悄然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长久以来在民间具有深度的群众基础,以及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追求的日益强烈和对绿色保健治疗的无限向往[8]。

  作为东方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文化正在吸引著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近年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国家和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华人分布较多的亚洲国家,到现在的欧美等西方国家,目前中医药的影响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充套件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9]。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而且承载着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内涵,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桥梁,他们如果不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就不会来到中国,更不可能学好中医药知识。换言之,无论是中医药学生还是西医学生,要想学好中医药,也应该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这是学好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4 如何以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人,中医药文化的发扬继承当然离不开中医药人才自身的努力。借用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关于中医体系中“中医文献”和“中医学体系”的比喻,如果中医学体系是一棵大树,那么中医文献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中医药文化,则是这棵大树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是滋润、养育、装扮这棵大树的,中医药文化要靠中医药人才吸收和输送营养,中医药文化的环境、氛围反过来可以影响整个大树的成长和壮大[10]。

  当前,加强中医医院的建设管理和人员配备,为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奠定人才队伍基础,是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根本保障。各级中医院要在增加中医药人才招聘引进比例的同时,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西学中培训,不断丰富中医药学习内容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要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把中医药知识和理论带向基层医疗机构,让基层医务人员成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应用者和传播者。

  古往今来,名医都是中医药文化的最佳传承人,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师承带教传统,而中医传统师承带教首先是医德文化的传承,中医讲求的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做医先做人,行医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老一辈中医人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造福了一方群众,也薰陶了一代代中医人,使得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越来越多的西医生参加了西学中培训或报考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心中医药、学习中医药,中医药人才队伍日渐壮大,必将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发挥生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斌,蔡子鹤.中医文化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与社会,2010,23***10***:100-101.

  [2]郑晓红.当前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184-186.

  [3]郭子华,翟双庆,季伟萍,等.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7,13***4***:1-4,15.

  [4]付先军,王振国.中医思维模式在中医药院校非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途径[J].中医教育,2010,29***4***:15-18.

  [5]王大壮,田侃.中医药师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法制,2010,***6***:41-44.

  [6]龚晋文.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1***:89-90.

  [7]张宗明,申宁.加强中医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医学与社会,2010,23***8***:97-98.

  [8]谢世平,程传浩.中医文化传播与推广机制的思考――试论“养生热”背景下的中医文化建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3***:208-209.

  [9]薄彤,张杰.中医文化在中医药对外教育中的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1,24***8***:57-59.

  [10]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王旭东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63-69.

有毒中草药之茵陈蒿

茵陈蒿味苦、辛,性凉。入肝、脾、膀胱经。功能: 清热 利湿、退黄疸。有毒。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医家论药之茵陈蒿

“茵陈,其主 风湿 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 湿热 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证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本草经疏》)

“茵陈,用此者用其利湿逐热,故能通关节,解热滞,疗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利小水。专治黄疸,宜佐栀子。黄而湿者多肿,再加渗利,黄而燥者干涩,再加凉润,只有阴黄一证,因以中寒不运,此非所宜。又解伤寒、瘴疟火热,散热痰、风热疼痛,湿热为痢,尤其所宜。”(《本草正义》)

“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湿疸、酒疸,身黄溲赤如酱,皆胃土蕴湿积热之证,古今皆以此物为主,其效甚捷。荡涤肠胃,外达皮毛,非此不可。盖行水最捷,故凡下焦湿热 瘙痒 ,及足胫跗肿,湿疮流水,并皆治之。其阴黄一证,虽曰虚寒,然亦内有蕴热,故能发见黄色,则以入于温经队中而扫荡之,即仲景茵陈附子之法。”(《本草正义》)

“仲景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热也;栀子檗皮汤,治燥热也;湿则泻之,燥则润之可也。此二药治阳黄也。”(《汤液本草》)

“茵陈有两种:一种叶细如青蒿者名绵茵陈,专于利水,为湿热黄疸要药。一种生子如铃者,名山茵陈,又名角蒿,其味苦辛小毒,专于杀虫,治口齿疮绝胜。《本经》主风湿寒热,热结黄疸,湿伏阳明所生之病,皆指绵茵陈而言。”(《本经逢原》)

茵陈蒿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茵陈蒿和滨蒿均含蒿属香豆精(Scoparone,即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 thoxycoumarin)、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茵陈炔内酯(Capilarin)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亦含香豆酸及其他有机酸类,如茵陈蒿含茵陈香豆酸A(Capillartemisin A)、茵陈香豆酸B、去氧茵陈香豆酸(Deoxycapillartemis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滨蒿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壬二酸(Azelaic acid)、焦没食子鞣质(Pyrogal lol tannins)、草酸(Oxalic acid)。

尚含挥发油,茵陈蒿含茵陈二炔(Capillen)、邻甲氧基茵陈二炔(O-Metho xycapillen)、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炔醇(Capillanol)、去甲茵陈二炔(Norcapillene)、茵陈二烯酮(Capillon)、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对聚伞花烯(p-Cymene)、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等;滨蒿含茵陈二炔酮、α-蒎烯、杜松油烯(Cadinene)、环氧石竹烯(Caryophyllene epoxide)、丁香酚(Eugenol)等。

此外,茵陈蒿还含色原酮类和黄酮类物质,如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茵陈黄酮(Areapillin)、异茵陈黄酮(Isoareapillin)、蓟黄素(Cirsimauitin)、芫花黄素(Genkwanin)、异鼠李黄素(Isorhamnetin)、槲皮黄素(Quercetin)。滨蒿含醛、酮化合物,如甲庚酮(Methylhepthylketone)、香兰醛(Vanillin)、正丁醛(Butylaldehyde)、糠醛(Furaldehyde);亦含有 植物 雌性激素(Phytoestrogens)、胆碱(Choline)等。

茵陈蒿的毒副作用及 解毒 急救方式:

茵陈二炔酮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6.98mg/kg。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给小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497.6mg/kg。30~50mg/kg 静脉注射,可使部分猫、兔 心电图 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对羟基苯乙酮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5g/kg;口服给药为2.2g/kg,为其利胆作用的10倍以上;亚急性毒性实验,对大鼠连用3个月,对体重、 血常规 和肝组织无明显影响,仅在大剂量时对胃肠道有轻微刺激作用。

茵陈毒性很低,临床应用本品至30g 亦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曾有 报告 ,日服茵陈24g,连服30日,21例中有7例出现头昏、恶心,上腹饱胀与灼热感,多在服药第一日内出现,以后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另外,还有2例轻度 腹泻 ,1例出现短暂心慌。

茵陈蒿汤简介

yīn chén hāo tāng

yinchenhao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erbae Artemisiae Capillariae Decoc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茵陈蒿汤同名方剂约有五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茵陈蒿18g、栀子12g、大黄6g,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主治湿热黄疸。为治疗湿热黄疸之主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胆结石、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肺炎、蚕豆病引起的溶血性黄疸等属湿热黄疸者。

该方剂具有强大、广谱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特别是对肝炎病毒、钩端螺旋体有抑杀作用,因此对急性黄疸性肝炎及钩端螺旋体病应有一定治疗作用。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利胆和促进胆红素代谢作用,因而不仅对上述两种适应证,而且对胆囊炎、胆石症也应有一定的免疫作用。临床可以试用。[1]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2]。

茵陈蒿18克 栀子15克(劈)大黄6克(去皮)

茵陈蒿18g、栀子12g、大黄6g[3]

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橘子,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3]

茵陈蒿汤功能清热利湿退黄[4]。治湿热黄疽,一身面目尽黄,黄色鲜明,发热,但头汗出,身无汗,口渴,腹微满,大便秘,小便短赤等;近代也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等[4]。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2]

先以水煎茵陈,后纳余药再煎,去滓,分三次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4]。

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茵陈减600毫升,纳二味,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复减,黄从小便去。

方中茵陈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而退黄;栀子清湿热、利三焦,引湿热从小便出;大黄降泄郁热,配茵陈、栀子通利大小便,使湿热之邪从大便出[4]。

黄疸有阴、阳之分,阳黄责之于湿热,阴黄责之于寒湿。本方为治湿热黄疸之主方,其病因皆缘于湿热交蒸,热不得外越,湿不得下泄,湿邪与瘀热郁蒸于肌肤,故而一身面目俱黄,小便不利。治宜清热利湿,逐瘀退黄。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以其善能清热利湿退黄,为黄疸之主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自小便而出。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3药合用,以利湿与泄热相伍,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湿热得行,瘀热得下,则黄疸自退。[5]

黄疸之发生与消退,和小便通利与否有密切关系。小便不利,则湿热无从分消,故郁蒸发黄;小便通利,则湿热得以下泄,而黄疸自退。[5]

茵陈蒿汤为治疗湿热黄疸之主方。凡临床上出现以全身发黄、黄色鲜明、小便不利、苔黄腻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3]

若兼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呕恶者,加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以和解少阳,和胃降逆;如兼有恶寒、身痛、无汗等症,可加麻黄、杏仁、连翘以解表散邪。若黄疸较重、热势较甚者,可加大青叶、板蓝根、黄芩、虎杖、白茅根等以除热退黄。如胁痛较重者,可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等,以疏肝行气止痛。如湿热黄疸,病情恶化,出现高热,烦躁,甚则神志不清、抽搐、出血等,属热毒内陷,可加牛黄、丹皮、赤芍、郁金、黄连、羚羊角等以凉血解毒。[3]湿热黄疸又有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的区别,若湿多于热者,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热多于湿者,加黄柏、龙胆草等以清热祛湿;若胁痛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气。[6]

茵陈蒿汤方中大黄为苦寒泻下药,久用或大量应用易伤正气。阴黄证不宜用本方。孕妇慎用。[3]

茵陈蒿汤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胆结石、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肺炎、蚕豆病引起的溶血性黄疸等属湿热黄疸者。[3]

茵陈蒿汤适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属湿热内蕴者[6]。

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等[4]。

急性黄疸型肝炎大多是由肝炎病毒经消化道传播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有甲、乙、丙、丁、戊、庚6种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但其他如巨细胞病毒等也可感染。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是病毒直接损伤肝脏,但大多数认为是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或二者共同作用导致肝细胞肿胀、坏死,胆小管壁上的肝细胞坏死,导致管壁破裂,胆汁反流入血窦,肝细胞肿胀压迫胆小管使胆小管内胆栓形成,肿胀的肝细胞还可压迫胆管使胆汁瘀积,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以及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障碍均可引起黄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腻,黄疸和肝脏肿大。[6]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通过皮肤接触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和猪是主要传染源。钩体经皮肤侵入人体后,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入血液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状群,即为钩体败血症。之后钩体广泛侵入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毒素与器官组织相互作用以及多种细胞因子进行参与造成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功能紊乱。此时肝脏细胞变性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肝内胆汁淤积;肾脏可出现间质水肿、肾小管退行性变,严重者出现肾小管缺血性坏死;肺部广泛点状出血,严重者呈肝样实变;脑细胞、骨髓等其他器官也出现相应病理改变;钩体病后期则主要是机体变态反应所致损伤。临床据侵犯器官部位、多少、程度、时间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分感染中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6]

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或细菌性炎症。胆道感染与胆石症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又是胆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胆囊管梗阻,胆囊肿大,压力升高,黏膜充血水肿、渗出增加;进一步发展为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性胆囊炎,如果反复发作,胆囊中脓液进入胆管和胰腺管可引起胆囊炎或胰腺炎,也可引起胆囊穿孔,或穿破到十二指肠等器官形成胆囊胃肠道内瘘。[6]

实验研究显示,茵陈蒿汤具有利胆、排石、保肝、降脂作用[4]。

茵陈蒿汤能增加胆汁流量,降低oddi's括约肌张力;能非常显著地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对血清胆红素亦有一定的作用;能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相对浓度,从而对胆囊结石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3]

茵陈蒿汤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及抗寄生虫作用比较广泛和强大,其中栀子、大黄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3味中药对钩端螺旋体均有抑杀作用。[7]

君药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完全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生长;同时茵陈挥发油对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许多真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ECHO11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高浓度茵陈煎剂还能抑杀钩端螺旋体,同时煎剂及挥发油对猪蛔虫及人蛔虫还有麻痹作用。臣药栀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杆菌、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毛癣菌、黄癣菌、小芽孢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煎剂对钩端螺旋体及血吸虫也有杀灭作用;对柯萨奇B3病毒有抑制作用,对HBVDNAP(乙肝病毒DNA聚合酶)也有抑制作用。佐药大黄对多种致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尤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淋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较为敏感;同时对肠道厌氧脆弱杆菌有抗菌活性;对大多数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对阿米巴原虫、 *** 滴虫等也有抑杀作用。大黄抗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酸及芦荟大黄素,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微生物代谢及核酸合成。[7]

君药茵陈具有抗炎消肿作用,同时拮抗细胞内Ca2+超载,减轻Ca2+超载引起的细胞损伤。臣药栀子也有抗炎作用。佐药大黄对炎症的水肿、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白细胞游走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大黄能清除超氧阴离子、H2O2和其他活性氧,抑制脂质过氧化;大黄素还可抑制白三烯B4生物合成,激活单核细胞分泌肿瘤TNFα和IL1、IL6、IL8,同时抑制内毒素诱导的上述炎性因子的分泌,亦能协调植物血凝素(PHA),激活单核细胞分泌IL2及INFα。[7]

茵陈蒿汤3味药均具有一致的保肝、利胆作用,临床实践也确实证明该方剂的上述作用,用于黄疸性肝炎疗效显著。[7]

君药茵陈煎剂及茵陈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及黄酮成分,对试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及坏死程度,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茵陈煎剂能使肝微粒体中的P450含量增加,具有诱导肝药酶的作用;还能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减少葡萄糖醛酸分解,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此外茵陈中含有锌、锰等微量元素,而锌参与200多种酶的合成,锌、锰直接参与机体的核酸、糖、脂肪、蛋白质代谢;茵陈能有效保护肝细胞膜完整性,促进肝细胞再生;茵陈煎剂、水提取物以及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可使胆石症病人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其有效成分为茵陈香豆酸(A、B),6,7二甲氧基香豆素,色原酮,黄酮,二炔酮等10多种茵陈成分,这些成分能扩张胆管,收缩胆囊,加速胆汁排泄;羟乙基苯乙酮等还能增加胆汁中胆酸、胆固醇的分泌,臣药栀子水煎剂能促进胆囊收缩,加速胆汁排泄,栀子浸液能抑制胆红素生成,降低血中胆红素含量;栀子醇提取物和藏红花苷、栀子苷、栀子素等均能促进胆汁分泌,栀子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其水煎剂对暴发型肝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使血清胆红素、ALT、AST显著降低;栀子正丁醇提取物对Anie所致的肝组织灶性坏死、胆管周围炎及片状坏死等病理变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佐药大黄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能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 *** 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繁殖,抑制HBsAg,降低肝纤维化,促进肝血流增加,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AST及ALT,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大黄还能疏通肝内毛细胆管,促进胆汁分泌,从而改善管胆汁淤积,加强胆红素排泄;能促进胆囊收缩,松弛Oddi's扩约肌,使胆汁排泄量增加;还具有显著的泻下和利尿作用,因而可有效地阻断胆红素肝肠循环,促进胆红素代谢,具有十分显著的降低血清胆红素作用。[7]

君药茵陈可从多方面提高免疫功能,茵陈中的咖啡酸有升高白细胞数目的作用,茵栀黄注射液有诱生和促进干扰素作用,复方茵夏兰汤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T细胞活性。大黄可显著提高免疫功能,可促进肠黏膜单核细胞内钙释放,又可促进外钙内流,因此对肠黏膜细胞可能发挥多种免疫调节作用,对脑细胞也有相似的效果,对巨噬细胞也有此作用;大黄素能协调植物血凝素激活单核细胞分泌IL2及IFNγ;大黄还能保护骨髓细胞免受免疫抑制剂的破坏。[7]

君药茵陈具有明显的解热、镇静、镇痛作用。臣药栀子具有明显而持久的降温作用,又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作用。大黄则仅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7]

茵陈蒿汤君、臣、佐3味药均有抗肿瘤作用[7]。

君药茵陈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对AFB1诱发的活体细胞遗传损伤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对腹水癌细胞和移殖MethA细胞有抑杀作用,对致癌剂黄曲霉素B1致突变作用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亚硝酸钠等诱导的SD食道上皮增生性病变及骨髓微核病变有抑制作用。臣药栀子对S180肉瘤细胞及腹水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佐药大黄恩酮多糖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对黑色素瘤、乳腺癌、腹水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d儿茶素能抑制淋巴肉瘤的生长,大黄能抑制癌细胞代谢、呼吸,又能抑制癌细胞DNA、RNA蛋白质合成,对宿主正常组织无影响。[7]

对中毒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山西医药杂志》1975(3):79~93,四氯化炭中毒性肝损伤的大白鼠,在接受茵陈蒿汤治疗后,肝脏细胞的肿胀、气球样变、脂变与坏死,均有程度不等的减轻。肝细胞内蓄积的糖元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这就为茵陈蒿汤的退黄作用与治疗肝炎,提供了形态和功能的基础。

茵陈蒿汤大黄栀,湿热阳黄此方施。[3]

《伤寒论》

茵陈蒿汤

茵陈蒿1两,赤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木通(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黄耆(锉)1两,大黄(锉,炒)2两。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方之茵陈蒿汤主治黄汗,身体热不退,大小便不利。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以大小便通利为度。

上锉,如麻豆大。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茵陈蒿汤

茵陈蒿1钱5分,川黄柏1钱,黑栀仁1钱,灯心10茎。

《幼幼集成》卷四方之茵陈蒿汤主治头汗至颈而还,将欲发黄。

水煎滚,热服。

《幼幼集成》卷四

茵陈、栀子仁各一两,大黄、芒硝、木通、寒水石各半两[4]。

为细末,每服一钱,水煎,去滓服[4]。

功能清热利湿退黄[4]。治小儿发黄,身如橘色[4][4]。

茵陈蒿汤

茵陈蒿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桔梗(炒)半两,牡丹皮半两,贝母(去心)半两,荆芥穗(去梗)半两,升麻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方之茵陈蒿汤主治瘅疟。发作有时,但热不寒,头痛不安,通身俱黑,大肠秘积,小便黄赤。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1沸,急泻出,临发热头痛时,去滓热服,仍须食后。但此疟只发热,并初发时先壮热者,可服。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上为粗散。

谈谈中西药联用

谈谈中西药联用

引言:中西药联用体现中西医结合,但不是药效的机械相加,药味简便的重叠。下面就是我来谈谈中西药联用,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据本草文献记载,中西药联用大约始于20世纪初。近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药物品种日益增多,同时由于中西药结合工作的开展,为了加速疾病的治愈,中西药联用治疗疾病已为临床广泛采用。现将临床上常见的中西药联用合理与不合理现象作一分析。

[论文关键词] 中西药联用合理:协同增效;降低毒副作用;减少药量,缩短疗程;免疫调节。中西药联用不合理:降低疗效;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

1中西药联用合理

1.1协同增效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时同用,因为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从而使疗效增强。枳实与庆大霉素联用,因为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增强抗感染作用。茵陈蒿及含茵陈蒿的复方与灰黄霉素联用,因为茵陈蒿所含的羟基苯丁酮能促进胆汁的分泌,而胆汁能增加灰黄霉素的溶解度,促进其吸收,从而增强灰黄霉素的抗菌作用。

1.2 降低毒副作用 芍药甘草汤与解痉药联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消除腹胀、便秘等副作用。黄连、黄柏等具有较强抗菌的中药与抗生素类药联用可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黄精、骨碎补、甘草等与链霉素联用,可消除或减少链霉素引发的耳鸣、耳聋等不良反应。逍遥散有保肝作用,与西药抗痨药联用,能减轻西药抗痨药对肝脏的损害。含麻黄类中药治疗哮喘,常因含麻黄素而导致中枢神经兴奋,若与巴比妥类西药联用,可减轻此副作用。

1.3.1 减少药量,缩短疗程 休克或低血压患者,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后,血压仍不能维持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后,血压即趋平稳。当血压回升后,升压药停用或减量时,又可出现血压下降,如果预用参附注射液,即便停用或减量使用上述升压药,血压也可维持和稳定。因为参附注射液与阿拉明、多巴胺等合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参附注射液(由红参、附片、丹参组成)中红参、附子具有强心、镇痛、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加强心脏收缩功能。可见参附注射液与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同用,可加强升压药的作用,减少升压药的用量、缩短疗程。

1.3.2 桂枝汤类、人参类方剂与皮质激素类西药联用,可减少西药用量和副作用。

1.3.3 柴胡桂枝汤等具有抗癫痫作用的中药复方与西药抗癫痫药联用,可减少抗癫痫药的用量及肝损害、嗜睡等副作用。

1.4 免疫调节

1.4.1 抗炎6号与抗生素联用,据研究报道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三药联用,对中性粒细胞的随机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链霉素、氯霉素单独应用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若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联用,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抑制率可达35.4%。中成药抗炎6号(由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鱼腥草组成)不仅能够稳定而持久地促进中性粒细胞的随机移动和趋化性,而且能够完全解除由上述三种抗生素联用时随机移动和趋化性的抑制,还可使趋化性远远超出正常值。研究提示清热解毒中药用于细菌感染疾病,不仅是单纯的杀菌或抑菌,而且对增加机体免疫力有很大意义。抗炎6号除具有直接解除细菌内毒素的作用外,并对补体旁路途径也有激活作用,间接对内毒素进行降解。因此抗炎6号能杀菌、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降解内毒素可能是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感染性疾病疗效增强的理论基础。

1.4.2 扶正中药女贞子、石韦、补骨脂、山茱萸、玄参等能保护动物由于注射环磷酰胺而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提高机体免疫力。据统计175例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时配合扶正药,有156例不发生白细胞下降,有效率接近90%。1.4.3 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等与西药抗肿瘤药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其中的中药可以提高天然杀伤细胞活性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2 中西药联用不合理

2.1 降低疗效

2.1.1 拮抗降效 糖尿病患者在口服甲苯磺丁脲、降糖灵等降血糖药物时,若与甘草、鹿茸及其制剂合用,可降低降糖药的效果。因为甘草口服后,所含甘草酸可水解成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结构;鹿茸的成分也有糖皮质激素样结构,糖皮质激素能使氨基酸、蛋白质从骨骼肌中转移到肝脏,由于酶的作用使葡萄糖与糖原的产生增加,故有升血糖作用,这与降血糖药物产生药理拮抗,而降低降糖疗效。

含有麻黄的制剂,如麻杏石甘片、止咳定喘膏、川贝精片、防风通圣散等用于止咳化痰平喘,麻黄是拟肾上腺素药,主要成分为麻黄碱,能使血管收缩而升高血压,此类药与降压药产生药理拮抗,而降低降压疗效。

2.1.2 形成难溶性物质,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丹参注射液不宜与喹诺酮类注射液合用[1]。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和降香制成的复方中药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的丹参素、原儿茶酚酸及降香挥发油[2],丹参素、原儿茶酚酸等具有弱酸性,在碱中溶解,在酸中则沉淀析出。丹参注射液中加入喹诺酮类注射液(ph值约4.1)可使丹参注射液的ph值降低,使其脂溶性丹参酮及水溶性原儿茶酚酸和儿茶酚衍生物等沉淀析出。张玉瑛报道[3],在丹参注射液中加入环丙沙星,可出现沉淀和小片状沉淀物。同理,丹参注射液与心得安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胃复安注射液等合用亦可产生沉淀。

2.2 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

2.2.1 萝芙木及含生物碱的中药如麻黄、麻杏石甘汤、九分散、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哮喘冲剂等不宜与优降宁、苯乙肼、呋喃唑酮等配伍。优降宁可抑制单胺氧化酶使肾上腺素神经末梢贮存的'递质灭活受阻,而使麻黄及其制剂中的麻黄碱升压作用显著加强,从而可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4]。

2.2.2 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制剂,如复方川贝精片、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止咳定喘膏、半夏露等,不宜与强心药合药。麻黄碱可兴奋心肌β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因而可使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药的作用增强,毒性增加,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等不良反应[5]。含莨菪烷类生物碱的中药及制剂,如曼陀罗、洋金花、天仙子,颠茄合剂等,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配伍。莨菪烷类生物碱具有松弛平滑肌减慢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使肌体对强心苷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增加,加上心衰患者对强心苷的作用敏感,易引起中毒反应[6、7]。

2.2.3 含有钙离子的中药如石膏、龙骨、瓦楞子等,均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因为强心苷类药物作用时通过心肌释放钙离子,而含大量钙离子的中药会加强强心苷的作用和毒性,对洋地黄苷尤应注意。复方甘草片与强心苷类药物配伍,易导致心脏对强心苷敏感而引起中毒[8]。

综上所述,中西药联用体现中西医结合,但不是药效的机械相加,药味简便的重叠。而应在现代医药学及相关理论基础上,临床医师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及其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个体差异,通过临床用药实践,进行中西药合理联用,产生协同作用,增加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减少药量,缩短疗程;提高肌体免疫力,促进体质恢复,真正起到理想的协同作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中西药不合理联用,产生拮抗降效,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在不明配伍药理情况下,建议中西药相隔一定时间用药,以避免不合理联用。实现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黎开华,陈桂钧.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喹诺酮类注射液配伍禁忌[J] .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1,17(2):120 .

[2] 赵新先编著 .中药注射剂[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6 .

[3] 张玉英 . 丹参注射液与环丙沙星注射液配伍禁忌问题[J]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5):28 .

[4] 刘安详 . 浅析中西药合理配伍及配伍禁忌[J] . 药学实践杂志,1997, 15(5):281 .

[5] 白 明,雷建林,忤文英 . 中西药配伍禁忌及临床分析[J]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4):58 .

[6] 刘安详 . 浅析中西药合理配伍及配伍禁忌[J] . 药学实践杂志,1997,15(5):281 .

[7] 贾公孚,谢惠民. 中西药相互作用与联合用药[M] .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3 .

[8] 刘安详 . 浅析中西药合理配伍及配伍禁忌[J] . 药学实践杂志,1997,15(5):281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