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中汽修毕业论文

2023-03-13 13: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中汽修毕业论文

汽车维修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就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汽车维修毕业设计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动车数量的增多和技术的改进,对方便出行大有帮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机动车已走人寻常百姓家,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间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在行驶一段时间后,机动车难兔会出现损坏消耗,为避兔引起故障,应对机动车的性能和安全及时进行检测。这既是保证安全出行、保护环境的要求,也是贯彻汽车维修制度的需要,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机动车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监督力量薄弱。各部门不够重视,认为运用现代技术,故障发生率较低,从而放松懈怠,监督不力。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机动车检测需涉及制动性能、灯光、速度、稳定性、噪声、尾气等多个指标,但因为监督不力,检测单位可能为图省事,过于注重速度,而遗漏掉某些指标。因为缺少监督,检测设备老化甚至该更换,却不能及时更换,以至于影响到正常工作。另外,检测维修后,机动车是否能够安全行驶极为重要,但很多修理厂家因为检测技术落后,或者检测仪器陈旧,不能发现隐藏的间题,致使耐久性受损。

2.检测技术滞后。因为检测方法不当,检测技术存在缺陷,常导致机动车各部件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到整体性能。比如灯光检测时,车辆摆放不正,导致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和大灯仪的导轨无法保持垂直,检测结果必然不准。而照灯检测仪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易出现性能损耗,最终出现偏差。

3.检测模式单一。虽然动态监测系统在很多检测机构都得到应用,但实际上,应用的并不合理,未能完全发挥该系统的优势。比如检测人员不熟悉系统原理,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致使检测结果受损。在智能化、集成化道路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后还要不断完善。而部分检测机构甚至还采用陈旧的定期检测模式,未能与动态监测相结合。

4.工作人员问题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不但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而且工作效率较低。加上某些检测人员工作不够认真,玩忽职守,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大大下降,职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二、如何解决机动车检测中的问题

1.加强监督,完善相关监测规范。检测是机动车出厂前后都不可忽视的重点工作,一旦疏忽,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各部门、生产厂家和检测机构都应予以高度关注,加大监督力度。国家成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真贯彻各项制度,行业内也应建立监督部门,地方政府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更细的规章制度,确保检测工作能够高效顺利地开展。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应该联手,制定出全国统一实行的检测技术标准和操作步骤,否则如果各地的`检测标准不同,结果变化较大,极易引起行业混乱。同时,包括检测方法、评定细则等规范制度,都要有统一的说明。检测站需要通过严格考核,持有许可证方能开展检测工作,以兔出现滥竿充数的现象。而且对检测站的运行,也要予以严格而详细的规定,比如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检测站重视检测工作:对于大型检测仪器和设备,需有详细的说明书,并且对设备规格进行限制,达不到标准则不能投人使用。

2.更新理念,合理运用高新技术。要想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必须拥有成熟的技术体系。机动车的类型和硬件不同,所采用的技术也有差异,需要根据硬件的特点和性能,选择适宜的检测技术。

同时,对于现行技术中的缺陷,应予以纠正,进一步规范检测技术,研发出合理高效的相关软件。如今高新科技更新速度极快,面对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检测技术很难满足现代化要求,这就需要更新观念,紧跟时代脚步,适当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安全检测的科学性。智能化是当前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今后机动车检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故障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等方面,还需不断提高。另外,光机电一体化的运用,已成为机动车检测技术的未来趋势,配合网络信息技术,使得检测工作越来越综合化,对提升检测诊断效率和质量十分有用。

3.创新模式,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机动车的安全备受重视,性能检测极为关键,但受经验、技术等条件影响,检测工作较为被动,多采用的是定期检测。进人90年代后,单一的定期检测已经不能满足检测要求,于是出现了动态监测模式,与定期检测相结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实时掌握机动车的运行情况。即便出现故障,也能够根据征兆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比如车载诊断系统、行驶记录仪等,可监测整个行驶过程中车部件的运行状况。在今后,机动车的检测要求更高,所以主动性状态监测模式必将成为主要趋势,而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该模式不断完善,建立起动态监测系统,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准。如果汽车行驶过程中,某部件出现故障,达不到标准值,系统会提前自动发出预警,提醒驾驶员采取应对之策。该系统会越来越完善,车辆本身的监测系统,可以随时监测车辆运行状况。另外还与网络相连,具有网络传输系统,把出现的故障传至网络终端,通过远程监测诊断管理中心,可在第一时间内提供帮助。

目前,机动车主动性动态监测系统已取得很大突破,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未来则会更加规范化、集成化,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实现统一管理。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系统也不断调整,已基本实现了监控参数的全面化工作。在网络信息时代,未来的机动车安装有动态监测系统,会直接联网交通管理部门,结合GPS等技术,更加方便地掌握车辆行驶状况。安全参数可以设置存储,而且能够和过往数据加以对比,当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启该功能,则可以分析车辆目前的安全参数。

4.开展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素质。随着机动车结构和设计的变化,以及检测技术的更新,对检测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检测人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积累实践经验,熟悉工作岗位,了解常见的故障和解决方法。在发生故障后,应当准确快速地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轴重仪的精确度受损,显示的数据不稳定。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线路受潮,影响到检测性能,此时需要把线路吹干,并在日常维护中保护轴重仪的干燥。也可能是某部件接触不良引起,对此应该仔细查找,然后加以稳固,确保各处接触良好。传感器损坏也会导致数据不稳,这是就要逐个测量,找到损坏的传感器并予以替换。所以,检测人员需了解常见故障及其原因,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其次,职业素养对检测人员来说也极为重要,需要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责任意识,iii只到安全检测对车辆行驶的重要性。对于上岗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最基本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准则,做好自身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三、结语

检测对机动车而言是必要之举,关系到安全驾驶、周围环境等重大间题,容不得忽视。检测应当全面客观,然而实际检测时,存在着技术、模式、监督等各方面的问题,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以提高机动车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褚利明机动车检测常见问题及发展方向田时代汽车,2016 ,20(4):75

[2]苏志国机动车检测线常见故障及排除办法田大众汽车,2014,11(5):230

[3]王X浅谈当代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田中国科技纵横,2011,30(1):221_222

[4]平春机动车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田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9):140

汽车维修技术论文两篇(2)

  汽车维修技术论文篇二
  汽车绿色维修技术的探讨

  摘 要:本文分析了汽车维修过程对环境和人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出了绿色汽修概念,阐述了其重要意义,分别就维修前、维修中、维修后的技术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绿色汽修 技术方案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汽车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和最终报废几个阶段,在这些环节当中使用与维护的时间最长、耗能最大、造成的污染也可能是最多的。随着目前我国汽车使用的逐步普及, 如何使汽车在维修时对环境的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最大程度地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 已经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鉴于此, 有必要提出汽车绿色维修(以下简称绿色汽修)战略, 在汽车维修业中推行绿色维修模式。

  一、绿色汽修的概念

  传统的汽车维修是指为使汽车保持、恢复或改善其规定技术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各种维修资源的作用,保持和恢复汽车的性能。在传统维修过程中的一些维修环节, 所使用的维修设备、维修场所, 都可能成为污染源,。主要是在维修过程( 如清洗、焊接、粘接、喷涂、刷镀以及机加工等) 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以废气、废水、废渣等形式污染着大气、水体及土壤, 同时还可能产生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和光辐射等污染, 危害周围的环境, 最终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伤害人体。

  绿色汽修就是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最大化控制维修能源资源消耗,完成修复、保持、改善汽车的功能,同时减小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绿色汽修的意义

  绿色汽修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等因素,以最少的维修资源的消耗 ,保持、恢复、改善、延长汽车的功能,减少废物产生,避免环境污染的现代维修模式。与传统汽修造成大量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甚至是人身伤害相比 ,绿色汽修主要体现在一、资源利用合理性;二、.污染控制有效性;三、劳动保护友好性;四、维修技术先进性;五、综合效益最佳性。因此,绿色汽修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更合理、更环保、更人性化的汽修思想。

  三、绿色汽修的技术方案与方法

  1、绿色汽修前的方案设计

  绿色汽修前要对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减废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资料有所了解,全面考察维修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故障、里程、能源消耗等数据,以便综合考虑绿色维修性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备选方案,方案中详细说明本次维修过程中使用了那些材料,哪些是有害有污染的,会不会有废弃物,主要是什么,报废零部件回收性如何,可能产生什么污染,资源利用率如何等问题,然后综合汽车性能、维修费用、污染指标等各方面指标,选取适合的维修方案。

  2、绿色汽修过程中的工艺选择

  (1)绿色诊断技术

  绿色诊断技术主要体现在诊断方式和诊断设备两个方面。在诊断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免污染环境和危害维修人员,在现场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远程诊断方式。要采用低耗能、少污染、可靠性高、易拆卸回收利用的绿色诊断设备,采取绿色制造手段,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制造的设备,尽量减少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等污染。应用绿色诊断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因拆卸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还可以避免因拆卸造成汽车机器零件的损伤,降低故障的发生率,降低维修成本,保证安全生产,节约能源,利于环保。

  (2)快速维修技术

  快速维修技术就是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完成维修任务,并使维修作业规模最小化,是绿色维修中较为有效的维修方式。对于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修理和一些要求在高温、重负载或强辐射等恶劣条件下完成的维修,这种维修技术与方式十分有效。快速维修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采用耐磨、防腐的快速粘结剂或者工业修补剂进行维修作业;二是对突发损伤的设备进行冷焊、扣合、堵漏等进行抢修作业。这样就能以最少的维修资源(人力、物力)消耗,来获得较大的维修度,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对其他设备的干涉。

  (3)热喷涂技术

  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有些部件需要进行喷漆处理。传统的手工喷漆易产生漆雾,并且漆中含有苯等有害物质,会危害维修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消除其负面影响,可改使用机器作业,采用热喷涂技术。所谓热喷涂技术,就是指将喷涂材料用热源加热方式处理到溶化或者半溶化状态后,用相应速率将其喷射沉积到已经预处理的基体表面上,从而形成薄的涂层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具有抗高温、抗氧化、减摩、耐磨、绝缘、隔热、导电、防腐、防微波�~射等功能,达到节约能源、资源的目的,通常把把制造涂层的工作方法叫做热喷涂。目前的热喷涂技术主要包括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和高产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可应用于汽车表面耐磨涂层、防腐涂层、零件的尺寸恢复、防滑涂层的制备。

  (4)绿色清洗技术

  在传统的维修过程中,汽油、煤油、柴油等多作为清洗汽车零部件的清洗液。这不仅浪费能源、成本高、污染环境,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造成火灾。绿色清洗技术则以水代油,用水基清洗替代汽油、煤油、柴油来清洗零部件,并且采用无水清洁洗车法,减少洗车的用水量,避免大量污水的产生。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安全、成本更低、污染更少,更适合于汽车维修清洗作业。

  (5)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

  在修理生产过程中简化工艺系统组成、节省原材料消耗的工艺技术即所谓的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如优化毛坯,减小加工余量,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刀具寿命,选用新型刀具材料,降低刀具组成材料的消耗;减小或取消切削液的使用;简化工艺系统的组成要素等。

  3、绿色汽修后废弃物的回收

  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国家除对废油、轮胎、电瓶、弹簧钢板有明确回收规定外,其他尚没有明确回收规定。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具有化学方应、腐蚀性、毒性、可燃性、放射性的危险废弃物,若不正确处理,定会对环境和人造成严重伤害。而一些新的种类的废弃物也会随着汽车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而衍生。因此,必须不断研究和规范汽车维修行业处理废弃物的措施,加强报废市场废弃物的管理,让相关作业人员明确危险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减少汽车产业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总论

  汽车维修过程中采用绿色维修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维修过程中可以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污染来源,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同时绿色维修可以在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方面大有作为,能够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环境和社会角度来看均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汽修是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在维修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是现代维修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陆晓平,试述国内外汽车维修行业及特点 [J].电子世界,2013,35(05):136-137

  [2]孙涛,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05):86-87

  [3]黄志,绿色维修――汽车维修技术新途径[J].科技传播.2010,12: 120

  
看了“汽车维修技术论文两篇”的人还看:

1. 汽车维修技术论文范文

2. 汽车维修论文范文

3. 有关汽车维修毕业论文范文

4. 汽车维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汽车维修研究论文范文

汽车修理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是大学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锻炼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创新性,内容具有实践意义。那么汽修专业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

1.某品牌汽车+某系统以及检修,比如:丰田雅阁噪声问题的改进与解决。内容的话大致围绕这个品牌汽车为什么有这种问题,以及如何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学生必须整篇论文紧密围绕这个观点并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与建议。适当运用课本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

2.汽车行业经营管理。比如:汽车行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学生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获取一些数据,增强论文的说服力,了解顾客为什么满意以及为什么不满意的原因,如何切实提升顾客的满意度,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办法与措施,让自己的论文有头有尾,更为丰满。

3.题目具有创新性,比如: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学生对未来汽车市场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以问题为导向,从实践出发,充分分析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讨论。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分析汽车发展趋势与前景,最好是有一些简单的数据,可以增强你的论文说服力,让人更加的信服,就是要立足实际,充分分析,具有前瞻性。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汽修论文如何写的措施,还有更多其他的方便也可以考虑,毕业论文对毕业极其重要,但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状况,其实论文就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充分认识,你真的理解你这个专业后你会发现论文写起来其实是很得心应手的。

汽修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摘要】要使发动机工作可靠、耐久,冷却系统应使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保证发动机工作在
适宜温度范围内,则要做好很好的故障检测。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统出现过热运转和过冷运转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
析诊断,同时就出现的故障如何进行维修与保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冷却系统;故障检测;维修与保养
1前言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介绍,
汽车故障的50%左右来自发动机,而发动机故障的50%左
右是由冷却系统故障引起的,由此可见冷却系统在汽车可靠
性中的重要作用。冷却系统不仅对发动机的可靠性会产生重
大影响,而且也是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其功用就是保证发动机在任何负荷条件下和工作环境下均能
在最适合的温度状态下正常和可靠地工作。
2冷却系统的故障检测
要使发动机工作可靠、耐久,冷却系必须在发动机工作
的任何工作状态和任何可能的环境温度下,都应使发动机在
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要保证发动机工作在适宜温度范
围内,则要做好故障检测。
2.1过冷运转
发动机在水温低于65℃下运行叫过冷运转。发动机未曾
充分运转使水温达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工作,或者当节温器开
启温度过低时,冷却水过早进入大循环,都会引起过冷运转。
检查方法如下:①检查冷却水的温升速度。观察仪表板水温
表,如水温升得很慢说明节温器工作不正常。②检查散热器
水温,把数字式温度计的传感器插入水箱,测量上水室温度
与水温表读数(发动机水套温度)并作比较。水温升到68~
72℃以前,甚至发动机启动不久,散热器的水温就和水套的
水温一同升高表明节温器不良。③拆检节温器确认故障。
2.2过热运转
2.2.1冷却水量不足引起发动机过热
发动机冷却系统容纳不了规定的水量,或在运行中冷却
水消耗异常而使发动机过热。分析诊断:①对老旧汽车应特
别注意检查冷却水容量是否足够,若散热器良好,应取下发
动机水箱检查水管内水垢沉积情况;②严寒季节和地区应特
别留意散热器是否结冰,这种故障的特征是发动机水温已达
到100℃,但散热器仍然冰冷;③水泵泄水孔漏水常误断为
散热器出水胶管漏水,可用一洁净木条伸到泄水孔处,若木
条上有水迹则说明水泵漏水;④若冷却系外部不漏水而冷却
水仍消耗过快,则应检查冷却系内部有无漏水,拔出机油尺,
若发现机油中有水,这可能是气门室内壁或进气通道内壁破
裂漏水。冷却水蒸发损失过大时,则应检查散热器盖的排气
阀是否失效,若冷却水容易从加水口处飞溅出来,则说明散
热器盖的排气阀失效。
2.2.2水量足而发动机过热
发动机的冷却水既不缺少也不漏,但在行驶中发动机突
爆,动力不足;水温超过90℃直至沸腾,或运行中水温在90
℃左右,但一停车冷却水立即沸腾。分析诊断:先检查百叶
窗开度或是否关闭,若开度足够,再检查风扇叶片的固定情
况和皮带松紧是否适当。若风扇皮带转动正常,则应检查风
扇的风量。方法是在发动机运转时,将一张薄纸放在散热器
前面,若纸被牢牢地吸住,说明风量足够。风扇叶片方向不
能装反,否则应调整风扇叶片的角度,并将叶片头部适当折
弯以减少涡流。必要时要换新扇。如风扇正常,可触试散热器和发动机温度。若散热器温度低而发动机温度高,说明冷
却水循环不良,应检查散热器出水胶管是否被吸瘪,内孔有
无脱层堵塞。如果出水管良好,可拆下散热器的进水软管并
起动发动机,这时冷却水应有力地排出,若不排水说明水泵
或节温器有故障。若上述部位均正常,再检查散热器和发动
机各部温度是否均匀。如散热器冷热不均,说明其水管有堵
塞或散热片倾倒过多。
2.3发动机在运行中突然过热
发动机运行中突然过热,或冷起动时发动机水温迅速升高
并沸腾,在补足冷却水后才转为正常。分析诊断:①行驶中发
动机突然过热,应首先注意电流表动态,若加大油门时电流表
不指示充电,且表针只是由放电3~5A间歇摆回“0”位,
说明风扇皮带断裂,如电流表指示充电,则应使发动机熄火,
用手触摸散热器和发动机,若发动机温度过高而散热器温度
低,说明水泵轴与叶轮松脱,使冷却水循环中断;若发动机与
散热器温度差别不大则应查找冷却系有无严重漏水处;②冷却
水在初发动时温度很快升高,致使冷却水沸腾,这多系节温器
主阀门脱落并横卡在散热器进水管内,阻碍了冷却水的大循
环,使冷却系内压力迅速升高,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便突然
冲动卡滞的主阀门使其改变方位,迅猛地导通大循环水路,此
时沸腾的水便迅速冲开散热器盖。在行驶过程中若总是发现冷
却水沸腾,应立即停车,使发动机低速运转至水温正常后再熄
火检查,不许掺水降温,以防温差变化太大造成有关零件由于
内应力而发生裂纹。气缸垫若烧坏,有时也能使水箱口向外溢
水和排出气泡,呈现出冷却水沸腾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气缸
垫烧坏或缸盖、缸套出现裂纹,使高压气体窜入水套而冒出激
烈的气泡。若气缸垫或缸盖的裂纹与润滑油路相通,水箱中还
会出现油迹。气缸内的高压气体窜入冷却系的检查方法:拆掉
风扇皮带,停止水泵转动,起动机在中速以下运转时,在水箱
加水口处会看见气泡并听到“咕噜、咕噜”的响声,这属于轻
微漏气;不停止水泵转动也可以清楚地看见气泡和听到“咕噜、
咕噜”的响声,属较严重漏气;水箱盖处会向外喷气,象开锅
一样,属严重漏气。冷却水若吸入气缸,起动时排气管会排出
水蒸汽,工作时冒白烟。
3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3.1散热器的维护与检修
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
水垢过多、泄漏是散热器常见的两大故障。
3.1.1水垢的清除
清除水垢多采用化学法,利用酸或碱的物质与水垢的化
学反应,生成新的可溶于水的物质将水垢清除。清洗时最好
采用微循环法:即先用酸性溶液清洗,再用碱性溶液冲洗中
和,清洗时除垢剂以一定压力(一般为0.1Mpa),在缸体水
套或散热器内循环,一般经3~5min清洗完毕。如果散热器
内积垢严重,应拆除上,下水室,以便用通条进行疏通。
3.1.2散热器的修理
散热器的常见故障主要表现为泄漏,修理散热器泄漏一
般有两种方法;焊修法和堵漏法。散热器的裂纹如不超过
0.3mm,可用散热器堵漏剂(即堵漏法)就车进行修补。修补
前,先清洗散热器,加入1:2的纯碱水后,使发动机在80
℃左右运转5min后,放掉碱水,再用清水冲洗,起动发动
机,升温车80℃时,将水放掉。然后再拆除节温器,将堵漏
剂以1:20的比例加入水中,起动发动机,水温升到80~
85℃保持1.0min。使含有堵漏剂的冷却水在冷却系中停留
3~4天。修复后的散热器必须通过渗漏试验,确保无渗漏后
才能交付使用。
3.2水泵的检修
对水泵进行检修之前,先要将水泵从发动机上拆卸下来
并进行分解。拆卸水泵时,应先打开散热器和发动机的放水
开关,将冷却液放到清洁的容器内,拆下水泵固定螺栓和皮
带轮座上的螺栓,拆下进出水软管,并拆卸风扇和其它相关
的总成和驱动皮带轮。拆下驱动皮带调节杆及螺栓后,再拆
下水泵及密封衬垫。
对水泵进行分解时,要先拧下泵盖螺栓、取下泵盖和密
封衬垫。再用拉器拉下风扇皮带轮;然后将水泵泵体放入水或
油中加热至75~85℃,用水泵轴承拆装器和压力机拆下水
泵轴承、水封总成及水泵叶轮组件,最后压出水泵轴。
水泵零件的检查项目主要有:
①泵体及皮带轮座有无磨损及损伤,必要时更换;②泵轴
有无弯曲及轴颈磨损是否严重,轴端螺纹有无损坏;③叶轮上
的叶片有无破碎,轴孔磨损是否严重;④水封和胶木垫的磨损
程度,如超过使用限度应更换新件;⑤检查轴的磨损情况时,
用百分表测量其偏摆度,如超过0.1mm,则应更换新的轴承。
修理水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水封如磨损起槽,可用砂布打平,如磨损过多则应更
换;水封座如有毛糙刮痕,可用平面铰刀或在车床上进行修
整。②在泵休上具有下列损伤时允许焊修:长度在30mm以
下,没有伸展至轴承孔的裂纹;与汽缸盖结合的凸缘有破损部
分;油封座孔损伤。③泵轴的弯曲度不超过0.03mm,否则应
更换或进行冷压校正。④叶轮叶片破损应更换。水泵的装合
和安装顺序与拆卸和分解顺序正好相反。装合时应注意各配
合件之间的技术规范,将水泵总成安装到发动机上时,应注
意以下事项:①安装时应换用新衬垫;②检查并调整皮带的
松紧度,一般在皮带中间施加100N左右的压力压下皮带时,
挠度应为8~12mm,如不符合则应调整其松紧度;③水泵
安装完毕后,结好冷却系各软水管,加人冷却水,起动发动
机,检查水泵的工作情况及冷却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必要
时进行正确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研究与优化设计[O].山东人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5.
[2]贾建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J].山西淮涤机械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