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维护城市治安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城市治安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城市治安管理论文 范文 一: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惠阳区,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惠阳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惠阳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关键词:流动人口 治安管理 权益 对策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
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自身 文化 程度较低, 法律知识 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
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
(三)结构复杂化
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四)行为短期化
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 劳动合同 书,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他们异常随意,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使他们居无定所,呈流动居住态势。行为短期化极易造成顺手牵羊,打一枪换一炮的犯罪动机。
二、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尽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明显滞后。由于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和管理工作的滞后,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上升趋势。
(一)管理体制不畅
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工作,但从目前情况看,流动人口管理未真正纳入政府行政行为的管理轨道,有关部门侧重于文件的上传下达或做协调工作,没有真正投入力量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没有很好地发挥和调动用人单位的作用,相关部门、单位、基层组织缺乏信息沟通、制度约束、责任追究机制,无法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从而造成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只能由公安机关单枪匹马、孤军作战的具体管理的现状。
(二)协作配合不顺
从近年来的工作看,流动人口的流出地与流入地间相互脱节,流出地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流入地做好工作,往往暂住人口的发函均达到100%,但是回函却了了无几。特别是对一些在逃犯罪分子和混迹其中的不法分子失去了抓捕时机,给流动人口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雇用责任不明
雇用流动人口的单位和个人不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为了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对“谁管理、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置若罔闻,不如实呈报外来务工人员的底数,贪图方便,存有侥幸心理,随意留用“三无”人员等违反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比比皆是,极大地减弱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管理难度大
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缺乏自律约束。其中的不少人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时,往往盲目地采取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外来人口中大部分在私人出租房、个体小旅店、建筑工地栖身。公安机关由于警力不足,难以经常巡查,而一些私人房东、个体老板见利忘义,有意庇护,使这些场所成为违法犯罪的“避风港”,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给治安管理工作增加很大的难度。
三、流动人口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正值流动人口流动高峰与刑事案件发案高峰的双高峰期,尽快形成新的管理机制,在确保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控能力,成为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新挑战
(一)转变管理观念,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
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主体,尊重和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基础。应当首先考虑如何改善广大流动人口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使他们安居乐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流动人口应当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外人”看待,也决不能将他们视为治安恶化的罪魁祸首,随意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应当逐步减少对流动人口各种各样的限制。同时,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就业、改善就业环境、保障其子女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 等工作,为流动人口更好地工作与生活创造更加有序的社会管理环境,从而引导、促进流动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健康发展。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基层基础建设
党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门要以改革强化基层、创新建设基层、发展服务基层为目标,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研究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切实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各项 措施 的落实。在基础工作方面,各乡镇应建立由综治、派出所、工商、计生、民政、司法等部门组成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公安、计生部门要以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为目标,大力加强以人口登记为基础的暂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和查验等项基础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和有关情况,加强对具有现实和潜在社会危害性的高危人员的管理,积极预防、控制犯罪。
在基层工作方面,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组织建设,积极发挥乡、镇和街道等基层政权组织和党组织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流动人口排扰解难。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和用工单位建立各种服务协会,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和团体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的扶危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努力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镇社区,紧紧依靠和利用社区资源,使社区成为政府各部门对流动人口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纽带,成为流动人口融入城镇生活的桥梁。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工作,激发流动人口投身社区的意识和活力,促进流动人口融入社区生活,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三)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提高管控能力
加强出租房屋管理,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房屋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分别管理出租房屋的体制,改由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健全和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综合管理,强化流动人口落脚点控制,落实“以房管人”的工作机制。并且要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依法严厉处罚违反《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者;要提高出租人自觉管理承租人的意识,使出租房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为更有力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基础保证,从而确保广大居(村)民安居乐业,确保房主和承租人员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要着重从日常跟踪管理、流动管理入手,突出对形迹可疑人员的重点查控。这就需要民警真正树立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依靠群众了解情况,发现线索,然后实行重点跟踪查控。要在流动人口中发展治安积极分子,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他们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中可疑人员的动向。
(四)树立“科技强警”观念,强化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
一是切实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录入工作,加快电脑录入进度,确保流动人员信息实时登记、实时录入。二是加强信息检索工作。充分用公安部网上追逃人员信息,实行不间断的检索比对工作,及时从中发现在逃人员。三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旅馆业计算机联网管理的进程。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馆业、人力资源市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的建设步伐,并推动信息资源跨部门、跨系统的共享进度。
参考文献
[1] 徐伟明;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演变与展望[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魏毅;谈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刘怀廉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城市治安管理论文范文二:目前社会治安的形势及整治工作状况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多元化,社会治安形势的不同,社会治安也相应的出现问题,中央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切实增强做好治安、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和改进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安全事故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和危害,是加快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务必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深入排查隐患,严格治理整顿,确保我国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
中央强调,要坚持严打方针,维护我国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对社会治安坚持严管,让群众切实感到安全平安。同时,要搞好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扎实做好今的安全工作,必须抓住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社会治安,治安形势,社会稳定,治理整顿,安全工作
1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如何真实反映社会面治安动态、发案的常量水平及变化趋势,统计分析和揭示相应警情案情数据本身的内在联系以及数据外延综合因素和原因,建立一套科学的社会治安评估体系,明确分析社会治安管理形势,由此采取更加积极和科学的应对措施打击犯罪、服务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稳定的建设环境,这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致富思安、致富思进的强烈愿望,亦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时期公安工作如何与时俱进、立警为民的客观要求。
1.1.1问题的提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央 总结 历史 经验 提出的正确方针,它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坚持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的新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新路子。
1.1.2研究的意义
社会治安,是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安居乐定,而且关系到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社会治安既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维护社会治安,确保社会稳定,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的社会治安问题确实增多了,刑事犯罪活动发生很大变化,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一些地方治安秩序不好。当然,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开放不断扩大,社会生活空前活跃,社会矛盾相应增多,社会治安情况不能简单地与过去比较。
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我国的图谋从未改变,并不断炒作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议题,利用各种机会捣乱破坏,利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制造社会对立,对我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国际恐怖主义抬头,已对我国构成现实威胁;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政局不稳,恐怖活动十分猖獗,恐怖事件频繁发生
1.3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本文研究的目的
了解和学会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
1.3.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社会治安状况评价体系,
2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社会治安状况评价体系
2.1社会治安状况评价的含义
社会治安状况评价的含义是研究社会治安状况评价和社会治安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起点,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个
1谭永红认为:社会治安状况评价,就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指导下,治安管理主体根据评估需要先建立起一个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以此为依据,遵循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 方法 ,广泛收集治安信息,对社会治安进行判断和评估的活动
2李健认为:社会治安的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不能直接相加(乘)的统计描绘指标转换成可以直接相加(乘)的统计评价值,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综合评价的各指标根据其重要性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最后取得综合评价值得方法,过程,和结果的过程
3王彩元认为:社会治安的评价,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将社会治安的实际数据和社会治安防控主体的实力投入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共安全的认证而
3中央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
3.1从社会发展阶段看
从社会发展阶段看,我国目前正处在从温饱到中等收入水平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分配体系的调整,往往会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和利益格局变动,导致社会矛盾多发,这也是各国发展历史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特别是当前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各种矛盾很容易激化,从而诱发各种群体性事件。
3.2从社会心理角度看
从社会心理角度看在开放、多元、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条件下,社会矛盾和问题很容易交织扩散。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影响社会心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人民对未来普遍有信心和良好预期,社会心态比较平和,即使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也大都能够理性对待;经济形势严峻时,社会心态比较敏感、脆弱,一些人因下岗失业、生活困难、资产缩水等原因,产生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遇事容易采取过激行为。
3.3影响社会治安形势的因素
经济是基础,经济形势与社会形势是紧密相连的。在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和危机的时候,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加剧。综观之,经济方面的不稳定因素与政治方面、社会方面的不稳定因素相互影响,短期问题与长期积累的问题相互叠加, 国内不稳定因素与国际反华势力相互交织,这是当前需面对的实际情况和严峻考验。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含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它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国社会治安工作的总方针。
4.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第2条的规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简称为“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中的“打击”或“打”是依法“惩治”、“惩罚”、“惩处” 的意思,是指司法机关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妨碍和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进行处理的专门性活动。既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逮捕、起诉、审判犯罪分子的执法活动;也包括工商行政、新闻出版、海关等国家行政管理对与社会治安有关的违法行为的查禁工作;还包括劳动改造机关对罪犯实施的监禁惩罚,以及对妨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人员进行的劳动教养等行政处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中的“防”或“防范”,是指防止违法犯罪发生的各种手段、措施和活动。其具体内容:一是为防止和减少违法犯罪而实施的调解、内保、治安联防及 其它 群防群治工作。二是为防止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产生而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以及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工作,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接茬帮教工作等。三是堵塞违法犯罪时空,减少治安问题的各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有治安行政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以及海关、税务、文化教育、市场、物资、金融等方面的管理。四是城乡基层党政组织、司法组织、治保组织、治安联防组织的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制度、法律和法规建设。五是教育人、挽救人,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包括对犯人的改造工作和劳动教养部门对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可以说,这个“防”是广义的防范,包括了除“打击”而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其它各个方面的工作。
一般说来,“标”是指事物的现象和结果;“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标”是指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现象;“本”则是指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治标指处置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以及消除违法犯罪的外在条件。这既包括对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处置,也包括看门护院、技术防范、堵漏建制等消除违法犯罪外在条件的工作。治本则是从根本上减少和铲除产生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原因。它包括运用综合治理的各种手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和矫正。
4.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着力点
首先,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这是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将统筹抓好发展这一硬道理与稳定这一硬任务,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进。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体系,把党政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纳入政绩考核。
其次,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优势,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合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今后一段时间,形成工作合力的着力点将放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上,切实提高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化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的水平。
再有,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方法的整体优势,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关键是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打击与防范、惩治与教育、管理与服务、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各种手段和方法有机衔接、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4.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就必须做好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6个方面的工作。
5结语
社会治安状况评估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治安状况的标尺。通过它可以掌握社会治安的真实情况,从而能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坚持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的新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1991年2月
[2] 全国人大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1991年3月
[3]许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4] 李斌. 新华网 2009年06月10日11:57
[5]王志勇.社会治安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J].中国刑事警察,2006,(05).
[6]袁湘滨.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治安综合评估体系[J].公安研究,2007,(01).
[7]陈勇.社会治安状况评估机制研究[J].公安研究,2006,(12).
[8]陈本兰.社会治安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06).
致谢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我的指导老师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师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老师的循循扇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的启迪。从尊敬的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此我要向我的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 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
1、论城市化进程中警察职能演变(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谢,公安职能从传统维护治安转管理服务并重)
2、试论农村警务改革与发展战略( 关于基层公安机关管理层级设置的思考、中央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角度写应从人员、经费、装备等多个角度充实完善做大基层派出所)
3、论构建服务型公安机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理论:从大走访、进万家亲民爱民,新形势需要公安职能转变角度写;实践从网上找各省的事例)
4、关于基层公安机关管理层级设置的思考( 关于基层公安机关管理层级设置的思考,结合河南撤销分局成立大派出所的事例牵出公安改革的论调)
总之,此类材料网上很多。你要自己思路清晰,按照自考论文答辩要求时限字数要求上交。此类论文要求不高。
你的公安管理治安管理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毕业论文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创造性得以发挥,从而达到培养会计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基本要求
1.统一用A4纸打印。目录、内容摘要、参考文献要分别打印,各打一张。
2.主标题加粗小二号黑体字型居中。
3.副标题加粗三号黑体字型居中。
4.论文内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5.正文宋体小四号。
6.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字。其中“参考文献:”为五号加粗。
7.行距1.5倍。
8.页边距:上、下为2.54厘米,左右为3.17厘米。
9.从正文开始到参考文献要编页码,目录和内容提要不算页码。
标题层次
一、……一级标题
(一)……二级标题
1.……三级标题
(1)……四级标题
装订顺序及具体要求(论文装订一式二份)
封面——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学生毕业论文评审表——终稿——教师指导记录表。
1.封面:封面样式由学校统一发放;
2.目录:“目录”二字居中、用黑体小二字型,目录的内容用黑体小四字型,目录标题后要标明页码(一般标到二级标题即可)。
3.内容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当具有客观性和简明性,字数不少于300字。“内容摘要”四字居中、用黑体小二字型,内容用小四宋体字型,内容提要之后要列关键词。内容摘要一般不分段。
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篇论文应有3-5个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内容摘要的左下方。
4.正文:正文要有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居中、主标题用加粗黑体小二字型,副标题用加粗三号黑体字型。正文用小四宋体字型,正文中的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文中凡是另起一段的,前面均需空二个字,即四个空格键,大标题和小标题前也一样,且后面不能写正文,正文需另起一段。段落间不允许空行。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全部用宋体小五字型。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每篇论文至少应列示5个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网站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网站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他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参考文献按序号、编著者、书名(或著作、期刊、网站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的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数目:成绩为良好及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他成绩的不少于5篇。
其他内容
1.终稿(不少于600字)
内容包括:毕业论文写作背景,包括选题的理由(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写作过程,包括研究方法、收集资料的途径;论文写作的感想、收获。
2.指导记录表(不少于6次)
保留指导老师每次指导评语,按时间顺序打印指导记录表内。
3.申请学位同学,提交论文全部内容的电子版给责任教师。
自学考试公安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一、公安管理方向
1、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2、 公安机关大接访工作效果分析
3、 公安派出所警务管理机制研究
4、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走出经费保障困境的长效机制
5、 试论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模式
6、 跨地区、多警种的警务协作模式研究
7、 基层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设想
8、 关于公安机关警务协作中的统一指挥问题研究
9、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警察职能演变
10、 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与犯罪预防绩效
11、 试论农村警务改革与发展战略
12、 论警察巡逻体制创新
13、 从公共管理视角谈社区警务的发展模式
14、 论新世纪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途径
15、 论警察权力的道德约束机制
16、 警务责任工作机制研究
17、 论公安机关服务理念与勤务制度创新
18、 试论构建服务型公安机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9、 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
20、 关于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思想的思考
21、 论奖励激励在警察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22、 基层公安机关勤务制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
23、 试论对公安领导者权力运用的监控
24、 论警察激励机制的构建
25、 关于基层公安机关管理层级设置的思考
26、 论提高基层公安实战部门工作质量的途径
27、 论提高基层公安实战部门绩效的工作机制
28、 论公安经费开支的监督
29、 论公安机关规范化管理
30、 试析公安机关的政府采购管理
31、 浅谈公安机关警务保障体系的完善
32、 当前公安机关经费保障与现实需求分析
33、 论适应国家财政改革的公安财务管理
34、 论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
35、 浅析当前公安机关装备保障与使用
36、 节约型公安机关建设之研究
37、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的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
38、 公安机关执行新财政收支科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9、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
40、 论岗位责任制对公安管理的作用
41、 当前公安机关推行目标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42、 公安民警工作满意度分析
43、 试论增强公安机关群体凝聚力的途径
44、 试论公安新闻发布会的有效组织
45、 论质量管理在公安机关的应用
46、 应对警务危机之策略
47、 公安机关危机公关之对策
48、 关于基层公安实战部门工作绩效的评价
49、 论公安机关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及其引导策略
50、 如何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51、 浅谈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
52、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53、 关于公安机关优抚制度的思考
54、 社区民警角色分析与工作技能要求
55、 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56、 从市政管理看城市警察职能
57、 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研究
58、 关于公安派出所绩效考核的思考
59、 论公安管理的效率增进
60、 浅谈公安领导体制改革和创新
61、 试论警务公开与公安组织绩效提升
62、 试论公安指挥中心职能
63、 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研究
64、 试论公安领导力
65、 试论公安领导者如何有效地使用权力
66、 论公安统计对公安决策的意义
67、 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下的公安应急体制研究
68、 公安机关应急管理的任务、特点和对策
69、 关于公安决策咨询机制建设
70、 论公安领导决策艺术
71、 论公安统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2、 我国公安指挥体系研究
73、 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因素分析和预警机制建设
74、 试论公安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保障
75、 试论紧急警务现场指挥的情报信息工作
76、 紧急警务现场态势评估方法研究
77、 公安决策创新与超优目标设计思想探究
78、 试论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的社会合作机制
79、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
80、 论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管理要求的公安统计工作改革
81、 公安指挥的情报信息保障系统研究
82、 公安派出所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83、 试论警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84、 人口管理信息化研究
85、 论公安机关信息资源开发
86、 论公安信息系统对于提高警力的意义
87、 电子警务与电子政务关系研究
88、 关于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89、 试论公安信息安全管理
90、 公安信息标准化研究
91、 电子警务若干问题研究
92、 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研究
93、 公安组织评价基本技术方法研究
94、 电子警务实施办法研究。
95、 公安机关办公自动化研究
96、 论公安信息化与警务效能提高
97、 电子警务工作模式研究
98、 公安组织评价基本要素研究
99、 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研究
100、 电子警务与公安管理创新
101、 国外警察信息化建设研究
102、 论如何实现公安管理工作信息化
103、 警务协同的内容与方式研究
104、 公安机关紧急警务处置现场指挥问题研究
105、 公安指挥处警预案研究
106、 警务协作中指挥关系研究
107、 论指挥中心在公安指挥中的作用。
108、 公安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研究。
109、 论如何提高公安指挥的有效性
110、 公安指挥机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111、 论公安机关警务协作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
112、 论公安指挥模拟训练系统开发
113、 基层公安机关警力配置现状分析及改进
114、 论加强公安监督的途径
115、 关于当前警务督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116、 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度建设
117、 如何加强对公安机关“一把手”的监督
118、 用权变理论管理警察人力资源——对警力不足的思考
119、 关于公安机关警种合理设置的思考
120、 基层公安机关行政改革研究
121、 公安机关行政权威流失问题研究
122、 关于警力下沉的理性思考
123、 关于公安机关开展基层基础建设的战略思考
124、 现代国家构建理论与公安行政改革新思路
125、 试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126、 论公安机关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
127、 论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
128、 论公安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创新
129、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
130、 论“战训合一”的公安教育培训模式
131、 公安机关人才选拔机制研究
132、 公安民警考核方法研究
133、 公安民警职位分类研究
134、 实习警察职业资格的标准和认定形式
135、 公安民警素质结构分析
136、 公安机关“从优待警”保障机制研究
137、 论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途径
138、 公安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139、 关于构建服务型警务模式之我见
140、 论外国警察教育训练工作的启示及借鉴
141、 试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142、 警察权力腐败现象透析
143、 对公安机关末位调整措施的思考
144、 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结症及解决途径
145、 论警察权力运行规范与制约
146、 如何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
147、 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机构的整合
148、 关于当前公安监督工作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149、 试论警务督察工作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150、 论现场督察的实施
151、 论警务督察效能的提高
152、 如何构建公安机关惩防腐败体系
153、 如何加强对基层公安领导的监督
154、 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
155、 基层公安机关培训工作效果评估
156、 试论公安行政伦理
157、 构建学习型警队的条件分析
158、 警察绩效评估的价值分析
159、 试论警察绩效“评估链”
160、 试论社会公众见义勇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161、 警力下沉的经济学分析
162、 基层公安民警思想状况研究
163、 试论公安行政人格的完善
164、 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
165、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166、 试论公安机关的服务性职能
167、 论公安机关腐败治理体系建设
二、刑事证据学方向
168、 试论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特点和评价
169、 论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
170、 试论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71、 自由心证原则与判断证据的标准
172、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构想
173、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
174、 试论新中国证据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75、 论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
176、 论“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具体运用
177、 无罪推定的真实内涵探究
178、 论证据不足不起诉案件的证据运用
179、 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与背离
180、 试论疑罪从无原则的具体适用
181、 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
182、 试论刑事疑案及其处理
183、 从国外立法看我国的无罪推定制度
184、 试论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
185、 对刑事证据概念的反思
186、 证据关联性含义及其判断
187、 试论证据的关联性
188、 试论证据的关联性及查案适用
189、 试论刑事证据的合法性及其制度完善
190、 刑事诉讼证据能力初论
191、 论刑事证据的证据能力对证明力的影响
192、 试论证明力强的证据和证明力弱的证据
193、 试论证据意识
194、 论物证
195、 试论物证的概念及其证明力的特点
196、 试论现场微量物证的侦破作用
197、 论书证收集的程序保障
198、 论书证
199、 试论书证及其证明力的特点
200、 论证人资格问题
201、 论幼年证人的资格
202、 试论刑事诉讼中证人拒不作证的问题
203、 证人拒证行为的性质及法律对策
204、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证法律责任的探讨
205、 刑事案件证人拒证追究制的立法构想
206、 论公民免证权
207、 证人作证义务初探
208、 试论强制证人作证的合理性
209、 完善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构想
210、 试论证人证言的两重性
211、 论非证据性证人陈述的排除
212、 论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213、 建立与完善证人保护制度问题研究
214、 论证人证言的特点与运用
215、 证人证言失真原因及对策研究
216、 试论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
217、 警察出庭作证若干问题的研究
218、 试论单位或组织出具刑事证言的违法性
219、 试论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
220、 对强奸案中被害人陈述的证明力初探
221、 试析被害精神病人陈述的法律效力
222、 试论被害人陈述的收集及审查判断
223、 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224、 浅谈同案犯口供的法律性质及证明作用
225、 试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证据价值
22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攀供问题探究
227、 试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白
228、 证明责任与犯罪嫌疑人如实陈述
229、 论口供的特点与运用
230、 试论“零口供”与沉默权的关系
231、 毒品犯罪案件中口供的鉴别与认定
232、 试论“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原则
233、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口供规则体系
234、 论我国口供补强证据规则
235、 试论询问笔录、调查笔录的法律性质
236、 试论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证明作用
237、 试论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和审查判断
238、 试论我国的鉴定人制度
239、 试论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
240、 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立法完善之构想
241、 试论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和价值判断
242、 浅谈测谎技术在侦查领域中的运用
243、 关于测谎及其结论的争议与评析
244、 论指纹检验技术在侦破案件中的作用
245、 刑事鉴定结论若干问题辨析
246、 刑事诉讼中鉴定的性质和范围
247、 试论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及其证明力
248、 试论视听资料在侦查中的运用
249、 视听资料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250、 论视听资料在诉讼中的意义及应用
251、 试论视听资料的含义及其证明力
252、 论私录视听资料的证据价值
253、 论私录视听资料的排除与采信
254、 论计算机数据的证据价值
255、 试论电子证据的收集与固定
256、 试论电子数据信息的证据效力
257、 试论网络犯罪的证据收集及其采信规则
258、 电子证据规则体系研究
259、 试论刑事证据的分类
260、 试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261、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传来证据
262、 试论传闻证据及其排除法则
263、 试论传闻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264、 试论传闻证据规则的含义和价值
265、 试论直接证据及其运用规则
266、 试论间接证据及其运用规则
267、 试论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268、 试论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
269、 如何运用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
270、 试论间接证据在预审中的作用
271、 论言词证据及其运用规则
272、 论言词证据的审查判断
273、 试论辩护证据及其运用
274、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
275、 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276、 论刑事诉讼的免证事实
277、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278、 试论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279、 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280、 论证据确实充分的客观标准
281、 试论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性
282、 试论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283、 论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承担
284、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285、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性及其防范对策
286、 关于严禁刑讯逼供的几个问题
287、 严禁刑讯逼供若干问题探讨
288、 高科技取证与严禁刑讯逼供
289、 论侦查阶段律师收集证据权
290、 试论违法取得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
291、 试论非法证据取舍的价值权衡
292、 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293、 论刑事证据规则及其制度构建
294、 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
295、 试论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效力
296、 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297、 论我国刑诉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98、 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及其证明力辨析
299、 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研究
300、 浅议我国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
301、 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想
302、 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研究
303、 对非法证据材料证明力问题的探讨
304、 刑事非法证据成因分析
305、 试论秘密取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306、 论取证难及证据制度之完善
307、 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
308、 沉默权移植与刑事证明标准的重构
309、 论沉默权制度的引进与借鉴
310、 试论沉默权对侦查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311、 试论沉默权
312、 试论审判阶段控方收集证据权
313、 论交通肇事案件的证据特点及其运用原则
314、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的范围
315、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展示制度研究
316、 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7、 论再审证据的收集和运用
三、犯罪学方向
318、 非犯罪化研究
319、 犯罪学实证主义学派基本观点评价
320、 强制性环境对犯罪人人格特征的影响
321、 社会反应与犯罪的关系
322、 情景因素在犯罪行为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323、 社会化与少年犯罪
324、 犯罪统计的价值评断
325、 论社区警务与犯罪控制
326、 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犯罪问题
327、 刑罚的预防犯罪价值
328、 预防犯罪的模式探讨
329、 被害预防在犯罪预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30、 当代刑事政策视野下的犯罪被害预防
331、 试论警察被害预防
332、 我国流动人口潜在被害性及其预防
333、 论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
334、 被害预防在犯罪预防体系中的地位
335、 网络接触中的被害性问题探讨
336、 创建无毒社区之理论与实践
337、 “无被害人犯罪”的预防机制
338、 家庭暴力与未成年人犯罪
339、 青少年暴力犯罪原因分析
340、 家庭结构变化与少年犯罪的相关性
341、 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现象探析及思考
342、 “两抢”案件频发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343、 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与控制
344、 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犯罪现况浅析
345、 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
346、 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及其完善
347、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与趋势分析
348、 腐败的预防机制
349、 跨境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及防范
350、 洗钱犯罪的预防与惩治
351、 涉网金融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防范
352、 网络成瘾与上网中的越轨行为
353、 网络黑客行为的定性分析与公共治理
354、 商业贿赂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355、 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行为的治理对策
356、 足球流氓的治理对策
357、 群体犯罪及其公安控制
358、 手机短信违法犯罪的治理对策
359、 互联网对上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分析
360、 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
361、 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
362、 大学生激情犯罪的预防
363、 论“擂肥”违法犯罪及其控制
364、 高校犯罪预防模式研究
365、 社区矫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