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林业专科毕业论文

2023-03-13 09: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林业专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中只列作者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全文应统一,不能混用,外文文章应列出原名。

参考文献一律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在正文后,并将其序号在文中以右上标形式标注。主要格式如下:

期刊类:[序号]作者.文献题名.刊物名称,发表时间,卷(期):引用页

专著类:[序号]作者.专著题名.出版社名称,出版地,发表时间 :引用页

西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提高我校本(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规范论文的撰写、打印及装订格式,并便于保存、检索、利用及交流,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结构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应由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外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结论、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简介、致谢、附录等基本部分组成(有设计的须有设计图纸)。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一般为2~4个,每个词均为专业名词(或词组),一词在6个字之内。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其中一级标题顶格排列,二级标题空一格排列,三级标题空两格排列。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4、正文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包括前言、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只列作者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全文应统一,不能混用,外文文章应列出原名。

6、指导教师简介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职称,社会职务,学术研究情况,获奖及发表论文情况,指导学生工作情况等。

7、致谢

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8、附录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细则

1、标点符号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2、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应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3、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4、数字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5、标题层次

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

各级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序数可采用⑴、⑵、⑶或①、②、③等形式。

6、注释

毕业论文(设计)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采用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

7、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8、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续表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9、插图

毕业设计的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插图正下方。

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在正文后,并将其序号在文中以右上标形式标注。主要格式如下:

期刊类:[序号]作者.文献题名.刊物名称,发表时间,卷(期):引用页

专著类:[序号]作者.专著题名.出版社名称,出版地,发表时间 :引用页

三、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1、论文的总字数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每篇不低于8000字(有设计图纸的可酌量减少);专科生毕业论文每篇不低于5000字。

2、毕业论文可以用其他语种写作,但须有相应中文摘要。

3、毕业论文排版要求

①纸 型:A4,纵向。

②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

③正 文:中文:宋体,小4号字;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行距:1.5倍行距。

④标题:A)各章的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段后空一行;B)正文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字;C)正文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D)正文三级以上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

⑤页眉用五号宋体字(页眉只写第XX章XXX),距页边2.4cm;页码用五号字,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从正文第一页开始编写,一律居中。

⑥引用了其他文献的,应在引用句后括号内标明该引文的作者及该文发表的年代。示例:(上官周平,1999)。

⑦表格、图的标题,中文用小五号黑体字,英文用小五号加黑。

⑧表格、图中文字用宋体六号字

⑨参考文献:五号字。一般列入的主要文献在10篇以上。

⑩毕业论文的封面格式见“西南林业大学本(专)科毕业论文封面格式”,本科毕业论文的封面为黄色,专科毕业论文的封面为天蓝色。

函授林业专业?

『壹』 林业方面的函授专升本考什么

成人高考就考语文、英语、生态学基础,书店有卖,也可以网购。
函授有十几门课程,如树木学、土壤学、测量学、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林木遗传学(林木育种学),等。

『贰』 林业专业成人函授有哪些课程

林业专业成人函授有

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叁』 函授林业经济管理学有哪些课程

自己到 那个学校的官方网站查看,函授的课程与全日制度的是一样的。

『肆』 函授林业技术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的基地思想断定后,作者清晰了所要研讨的目标和内容,就要着手版拟定查询提纲。列权出查询研讨从何下手,了解哪些方面的状况,每个方面包含哪些项目和详细内容,需求哪些典型的材料和数据,取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请求应到达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找我拿,你要的。

『伍』 东北林业大学函授本科学历(财会专业)国家承认吗

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含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成人高等学校、民办学历学校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国家予以承认。另外,通过自学考试、由国务院自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在党校、成人高校、军事院校设立的全日制普通班中就读的学生所取得的毕业证书,学历文凭考试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普通高等学校以远程教育形式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以及符合《中国人民 *** 院校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国家同样予以承认。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管理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并委托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学历电子注册审核、备案的技术性、事务性和网上查询、认证服务工作,2001年以后的学历证书可以在中心注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chsi.cn )上查询,此外中心还提供学历证书认证服务,经认证的学历证书可在中心注册的网上查询。

『陆』 求林业方面5000字的函授论文

题目有要求么,我帮你完成。

『柒』 寻个懂北京林业大学函授本科的,园林专业、

你好,这个都是有教学计划的, 按照教学计划,所有的课程一般有20门课左右,分为三部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捌』 军队文职需要什么专业和要求,函授本科,林学专业可以嘛

你所说的这种现象,其实到了部队以后呢,它是根据你所学的这种回爱好,或者还有就是你所答有的这个文凭的针对性来说会进行在部队呢再培训一下,如果你已经有了函授的本科的文凭,这个时候咱们这个部队来说呢,它还会针对于你的农林专业还进行培训。但是函授本科呢,他属于第二学历,不属于第一学历,所以还是根据你的第一学历来确定你去部队的这种要求现在的征兵工作呢,一般要求必须得是第一学历不低于大专以上的。

『玖』 南京林业大学函授园林专业是什么 学位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一直都是双学位,就是多给你个农学学士,话说它的经管有个专业是多给个工学学士,报的人很多呢~

『拾』 北京林业大学有几个函授点

没听说南京有

1
北林大成教院辽宁分院
沈阳苏家屯区枫杨路186号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110101
-2229

2
北林大成教院河南分院
河南省洛阳市中州东路2号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
471002


3
北林大成教院广西分院
广西柳州市沙塘镇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处
545004


4
北林大成教院山西分院
太原市滨河东路78号山西林业技工学校
030009


5
北林大成教院天津分院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101号园林学校
300181


6
北林大成教院福建分院
福建南平市金山路140号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353000


7
北林大成教院吉林分院
吉林市农林街37号吉林工贸学校教务科
132012


8
北林大成教院甘肃分院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路58号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成教部
70


9
北林大成教院新疆分院
乌鲁木齐市河南西路299号新疆林业学校成教部
830011


10
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函授站
石家庄市学府路77号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园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050061


11
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函授站
山东青岛市台东一路118号一十九中学振华学校
266022


12
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函授站
浙江宁波高教园区南区学府路9号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
315100


13
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函授站
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16号内蒙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010020


14
北京林业大学广州函授站
广州市中山七路343号广东省林业厅人事处
510173


15
北京林业大学珠海函授站
广东珠海市香洲康宁路113号珠海市职工业余学校
519000
0756-356

16
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函授站
云南昆明市白龙寺西南林学院成教院
650224


17
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函授站
成都大营门街36号四川林业干部学校
610066


18
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函授站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69号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010010


19
北京林业大学江西函授站
江西南昌市高新区天祥大道289号南昌工程学院生态环境系
330029


20
北京林业大学 *** 函授站
*** 自治区林芝地区八一镇学院路8号 *** 农牧学院资环学院
860000


21
北京林业大学宁夏函授站
银川市胜利南街1060号宁夏生态工程学校
750004


22
北京林业大学齐齐哈尔函授站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林艺街37号齐齐哈尔林业学校专业科
161006


23
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函授站
黑龙江哈尔滨市道外区东直路371号哈尔滨市商业学校培训科
150050


24
北京林业大学上海函授站
上海市河南北路301号601室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200085

求一篇园林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题材不限。但不要太高深了 我是专科的。8000-10000字的 谢谢

  帮你找了一篇供你参考,你看下有用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从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
  刘振兴
  • 简介: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以其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点,通过对浙江省龙游市江滨公园的景点空间分析,论述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联系与发展。
  • 关键字:空间处理;私密性;开放性;公共休闲
  1. 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
  园林是物质环境,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构景要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第二类建筑,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1]。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与其说是造园,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而其他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互相因借,此外,还使静态空间流动,达到动、静结合[2] 。
  2.. 城市化加剧,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速度快,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写年的“疏林草地”,“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布置大量的草地,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3]。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性、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placeless)(Ralph,1976)。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4]。
  3 案例分析
  3.1 以浙江龙游市江滨公园为例
  3.1.1 龙游市概述
  (一)悠久的历史文脉
  龙游,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金衢盆地的中心,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龙游为姑蔑国都城,当时一直是浙西南一带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公元222年秦始皇在全国首批设立县时,龙游为太末县治所,距今有2228年的建县历史。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更名为龙丘,五代时称龙游,一直沿用至今。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境内有各种古遗址十七处,其中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各种石器、陶土出土,透露了“浙西文明发源地”的信息。
  (二)得天独厚的条件
  龙游县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二山二江二滩”,鸡鸣山、凤凰山盘踞县城南北,衢江、灵山江穿城而过,衢江船厂沙洲、石窟沙洲于县城东西。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创建“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和建设“没有围墙的景区”提供良好的基础。龙游物产丰饶,是文明的“中国笋竹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资源丰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区域。
  近年来发掘的龙游石窟,位于龙游县城北三公里的凤凰山麓,是一处气势恢弘、瑰丽壮观的古代地下石窟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石窟群的发现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考古、探谜、旅游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青睐,成为华东重要的旅游新亮点,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它如鸡鸣山明清民居苑,龙南竹海森林,白佛岩瀑布,三叠岩,唐代古刹招庆寺等风景名胜均为中外游客钟爱。
  3.1.2 龙游江滨公园实地考察
  (一)概况
  位于衢江南岸临环城北路,东至交警大队办公室,西接城西公园,长约1800米,宽为35~250米间,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5000平方米,铺装面积35000平方米,水体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整个公园由杭州园林设计院设计,上海市政园林工程公司负责施工,工程建设历时160天,内设童趣苑,明月湾,凝碧轩,天香斋,翠光阁,日晷台,磊园,清幽谷,百舸急流,遍地龙游等十大功能分区,是集休闲、文化、娱乐与一体的城市开放性公园。
  (二)主要景点分析
  (1)童趣苑
  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不同,本身公园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场地,主要面对对象是儿童,因此该场地建有迷宫、戏沙池、十二生肖、大双亭等设施。各设施由一条曲廊相联系,顶为木制花架,两册设有大理石石凳,可供儿童和家长休憩见(见附图1~2)。
  十二生肖石雕栩栩如生,程弧状排列在一小台地上,台地左边设有1.2米高的铁制隔离墙,既防止儿童划入对面的水池游乐场,又起到“引景”的作用;右边挡土墙上方种有一片竹林,既为景墙,又有隔离空间的作用,这样,既有一定的私密性,又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作为现代的公园,本质上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至少也是一半围合的空间。
  (2)明月湾
  该景点是一个宽窄变化无规律的人工湖,引衢江之水,设为岩间涌泉,流至主体湖。在此过程中设有流水落差,可听潺潺之声,湖畔置石与古典园林之法颇似,如仿自然之势,湖中种植睡莲、菖蒲以及本地的水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湾内有一长42米,重1500多吨的天然溪滩石,上设涌泉、流水,四周配有雾森,喷雾是云雾缭绕,流水潺潺,如梦如幻。溪滩石一旁设有两列原石汀步,游人可踏汀步登上该石玩耍,同时汀步也形成水位落差,以观水之动感(见附图3)。
  在处理手法上更注重公共休闲,使得游人能够亲自登上所置之石,满足场所由人来参与的思想,这在古典园林里的假山那里是见不到的,从古典的假山发展到现在的“假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超越。在湾旁设有多处亲水平台,一满足游人的亲水的天性。
  (3)翠光阁
  一座小桥横卧于明月湾上,直通向临江的翠光阁。翠光阁是一仿古建筑,因与翠光岩隔江相望而得名。阁分6层(地下1层),高30余米,总建筑面积1285平方米,以波罗阁木材装饰,上雕有精美的龙凤图案,黑色亚光琉璃瓦,栏杆材料为雪花百花岗岩九龙壁浮雕,阁内摆设主要体现龙游地方文化(见附图4)。
  阁两旁还建有两道曲廊,不仅可供游人休憩,这样的布局还使得翠光阁显得更加的和谐,横与竖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设计语言的表达。
  翠光阁虽为仿古建筑,但它与一般的仿古建筑有所不同的是,他的底座气势恢弘,30米高的阁,真如一座玲珑宝塔,登于阁上,其感觉犹如王勃当年登滕王阁,可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景,在次美景之中也产生了“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之感。此等借景手法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手法如出一辙,使得自然与建筑合二为一,我国古代造园家对借景一直十分重视,并认为园林设计最关键的便是借景,如计成在《园冶》中说:“夫借景,林园之最重要者也。”接着,他对借景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借者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翰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手之,不分町田童,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5]
  阁以江面为背景,浩瀚无比,而高阁也成了江这一立面上的亮点,纵向的阁与横向的江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统一的关系。
  而且,翠光阁作为全园的主体建筑,已经成为全园的中心和重心,同时,在阁中可以看到周围的景色,是全园的至高点,这种处理手法在古典园林里也是比较常见的,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的布局,它处在园的中部最高处万寿山上,控制全园的风景,它既是颐和园的艺术构图中心,又可当作该园的标志(见图1—1) [6]。
  (4)凝碧轩(见图1—2)、天香斋轩、斋是中国见古典园林建筑里所特有的,对它们也有特定的定义。
  轩,园林中的轩,乃是指较高敞、安静的园林建筑而言,功能为供游人安静地休息,所以园林中造轩,形体要小巧,宜设置于体量较大的建筑物的后方,必藏而不露,隐现于幽静的花木深处[7]。
  斋,其园林功能是给游人安静地休息和阅书读报,建设用地力求深处为好[8]。在这里,凝碧轩为民居风格建筑,是游人品名休闲之处。而天香斋主要功能是展现龙游饮食文化。
  凝碧轩为歇山顶,屋顶用草披盖,轩前设一木制平台(见附图5)。选址上,这里有一定的限制,但先从它的功能考虑,在这样一个公园中,而且是作为“没有围墙”的开放性空间,其次,面对对象是市民和游客,再者,它们得反映这里的地方文化思想。即便这样,他的选址还是在明月湾旁边,处于众石所置之间,周围种有大树和竹子,构成了一个半围合的空间,有一定的私密性,但更多的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可供大众游赏、观景的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而在古典园林里,轩大部分只是作为园主及家人的书房,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私密性空间,那种宁静、幽雅的环境确实是一个在当时可以超脱世俗的“世外桃源”。但是在今天,人的社会性越来越显著的社会里,人们必须得面对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必须要融入到这个社会里,虽然,现代的轩在形式上还是原来的风格,但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的存在必须得满足大众的要求,否则,它们在现代游憩场所就回成为一个失落的场所[9]。
  (5)磊园
  在笔者看来,磊园倒是有点“少就是多”概念——在一个半径为15米的圆形的水池里,类似与一个平底锅(见图1—3),“锅”面镶嵌较小的卵石,“锅”的中间摆设了两块20多吨的大卵石作为主景,周围配有旱喷和花坛,倒是有几分禅意(见附图6)。  
  (6)清幽谷
  经历几分禅意后,沿着步道走进一片芦苇丛,感觉有一种压抑感,周围是密密的芦苇杆和芦苇叶,不是有步道的话还以为走到了荒野呢!穿过十米左右的芦苇,忽然,眼前豁然开朗,脚下的步道变成了一座宽3米的木制曲桥横跨在一人工湖上,曲桥的一侧设有一条40厘米高的木制“栏杆”——或者说是坐凳,可供游人休憩、垂钓(见附图7)。湖岸设计为自然的形态,完全采用当地的植物种类,显得非常地自然和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以说,这个景说是笔者比较喜欢的场所,它的自然生态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惬意。
  理性地说,它的空间处理充分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手法,先合后开,一张一弛,充分考虑到了人的环境行为心理学。取名为清幽谷,似有表达环境的之意,这种场所对整天忙于工作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很能够放松的地方。
  再说这座曲桥,在古典园林结构曲直对比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曲”,是以曲带直。造园理论中的“水必曲,园必隔”;“不妨偏径,板置婉转”等都是古代艺术家对园林的曲直布局的经验总结[10]。“曲”与“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既然是以曲带直,就还要包含直的因素。因此,从图片上可以看到曲桥的左边是一块高地,那有一条沿翠光阁走过来笔直的步道,有4米宽,步道另一侧沿六个台阶走下可达一大理石铺面的水泥平台,平台上有一些现代亭以及可供休憩的坐凳,坐在登上可以望到平台下面的衢江,以及对面起伏的山峦,偶见江中渔帆点点,空中飞鸟掠过,自然心旷神怡。
  从观赏学角度上来看,曲桥可以增大游览路线的距离,延长了赏景的时间宽度,扩大园林的空间感。同时,风景延续空间的曲又为游赏空间序列的节奏感、音乐感创造了条件,单一的“直”无法形成简单的重复空间,惟有“曲”才能带来各种变化,使空间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韵律[11]。加之为木制曲桥,其风韵无比,既是一道风景的好才场所,本身有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采用本地的原生植物,使得设计更人性、更生态、更经济,使得整个清幽谷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极至,更有几分野趣。
  (7)日晷台
  日晷台设置于一平台上,与其说是一个景点,笔者倒觉得它只是作为一个雕塑。日晷为青铜所制,上刻有十二生肖图案,笔者认为它所要表达的意义更为抽象,日晷本身是古代计时的工具,与青铜、十二生肖结合所要表达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
  (8)百舸急流
  主景为旱滩和商船,作为一个景观和文化的符号,象征龙游历史上水路航运便利,水运商贸兴盛。
  (9)遍地龙游
  这是一个历史文化气息很浓郁的场所。在古典园林中,景观的设置不需要表达多少历史层面的东西,只要表达园主的个人喜好就可以了。而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则不一样,特别是龙游,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她必须把这些历史和优秀的传统理念传承给年轻的一代,使之不断地发展。以及,作为浙西地区的旅游名城,她也必须把这些历史文化展现给外地来的游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这个景点,设计师采用了一系列的图腾柱和各种抽象形状的景墙,上面雕刻着龙游的历史,以图形和象形文字的结合,使得直观却又那么地神秘。这样一来,立刻就把游人的心理给抓住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类的动机论认为,人类的心理,社会需求高与生理、安全的需求,在人的生理和安全之上还有社会认同、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舒适的休闲环境还需要提供适当的、足够的人文因素,来满足人的文化心理需求。例如,中国传统园林中,除了良好的物理环境之外,更多的注意人文环境的塑造,满足人们崇尚自然的心理 ,引导和暗示人们对文化上的认同感,追随空灵、幽远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12]。例如,(附图8)所展现的是遍地龙游的一条步道,道旁边是历史字画浮雕——这种处理手法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使游人了解龙游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同时,不知不觉走过了一段路程,而且这种布置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种开放性的设计格局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营造中是比较普遍的,从本质上说,这种手法已经完全超越了古典园林的手法,或者说是借鉴了国外的造园手法。
  4 现代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发展
  4.1. 设计要素的沿用与发展创新
  4.1.1 自然设计要素
  自然的地理、山水要素基本上沿用了古典园林的手法,特别是对“边缘区域”的钟爱。但在现代城市里,这些要素也具有较大的限制性,设计师不能够根据理想的模式来设计,而只能运用现代的技术进行改造。
  4.1.2 构筑物设计要素
  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里构筑物的设计越来越显得抽象和艺术化,而不是想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那么精细。特别是“景观盒”[13](见图1—4,1—5)概念的提出,这些盒子由墙、网或柱构成,以最简单的方式,给人以三维的体验。相对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景观盒同样具有借景、观景、点景等功能,但亭的符号意义是外向的,而盒子的符号是内敛的。因此,通过景观盒,体验的是“小中见大”和“粗中见细”,相悖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小中见大”。
  4.1.3 视觉设计要素[14]
  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在某些景观处理上更大胆地借用视觉的冲击力,不论在形式感、秩序感还是比例、尺度以及样式、图案、格局的处理上有超越古典的手法。而且,在空间的层次性上,使得空间向着多维化发展。
  4.1.4 历史文脉设计要素
  城市的发展和文化、文脉、历史发展唇齿相依,与古典园林不同的是,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所表述的历史文化远远比古典园林中所表达的更系统化,科学化。
  4.1.5 理论及技术要素
  自1900年,Landscape Architecture 作为一门现代独立学科开始,西方的造园理论逐渐成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学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加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基于GIS上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使得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化。同时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15]的提出,把人性的崇尚自然、效法自然的心理更加直观化、理性化。对景观敏感度的分析[16]以及设立最低安全标准(Safe Minimum Standard 简称SMS )[17]对现代景观生态设计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另外,夏建统的博士论文《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被国际计算机和城市设计协会评为“未来最具潜力希望研究课题”,以及2004年8月他在“2004北京国际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博览会”上的演讲——《用自己的方式祈祷:当代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挑战》,不论对于国际还是国内的景观设计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5 结 语
  记得劳伦斯 哈普林说过:“现代风景园林不只是简单地营造空间,而且是将环境设计理解成一种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的神圣行为。”有这么一种说法,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那么从我们这个专业角度出发,我觉得今后的风景园林设计应该是东西方的结合与升华。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她自身独特的东西,西方也有他理想的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正不断地加剧,开放性的公共空间的增加是必然的,所谓“饮水思源”,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目前绝大部分城市中的开封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一个不借助于任何先例而凭空产生的设计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是为园主自己设计的,那是一种人性化,他所营造的私密性小空间也是人性化的设计。现代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是为市民和游人设计的,他必须人性化,他所营造的开放性空间必须体贴人,否则就不能适应现代人类的思维,所设计的空间如果失去了人的参与,那么这个空间就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储椒生, 陈樟德,编著. 《 园林造景图说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储椒生, 陈樟德,编著. 《园林造景图说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 刘静, 孙风歧,文.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法规及规划的相关问题解析,《中国园林》 06/2004. 北京:《中国园林》杂志社 2004.
  [4] 刘滨谊,文.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呼唤人性场所 .
  [5] 陈从周,主编 . 《中国园林鉴赏辞典》.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储椒生, 陈樟德,编著. 《 园林造景图说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7] 储椒生, 陈樟德,编著. 《 园林造景图说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8] 储椒生, 陈樟德,编著. 《 园林造景图说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9] 储椒生, 陈樟德,编著. 《 园林造景图说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0] 陈从周,主编 . 《中国园林鉴赏辞典》.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 陈从周,主编 . 《中国园林鉴赏辞典》.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 荆其敏,张丽安,著.《城市休闲空间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3] 俞孔坚,刘玉杰,刘东云,文 .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中国园林》05/2005. 北京:《中国园林》杂志社 2004.
  [14] 荆其敏,张丽安,著.《城市休闲空间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5] 俞孔坚,著.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6] 俞孔坚,著.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7] 俞孔坚,著.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农林经济管理的毕业论文该写些什么?

城市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发展两型农业的激励机制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农户利益的视角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评价分析
城市森林净化大气功能评价与分析
林改后对林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