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中的女主角玛丽琳,她一生都想摆脱母亲的期待,不屑于像母亲那样把做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当成理想。她想要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真正的职业女性。但当她在大三那年的课堂上与作为教师的华裔男子相遇之后,就像所有坠入爱河的女性一样开始了恋爱,并怀了孕结了婚。然后她就不可避免地堕入了一连串的家庭琐碎生活中。煮饭,带孩子,照顾老公,被迫中止她的学业和梦想。对于我的朋友那样的女性来说,这可能真的是完美生活的温馨开启。但是对于玛丽琳这种有野心有抱负又具有天赋的女性来说,她很难在庸常的婚姻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也被心中的理想折磨得寝食难安。终于有一天,她试图逃离,她放下两个孩子和老公,独自跑到外面去租了公寓,并报名了社区大学想继续完成她的学业。然而,她又失败了,就在考试的前夕,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玛丽琳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拉回属于她的人生轨迹。而在玛丽琳看来,自己是被命运一次又一次推出了自己原本设计好的人生。而对此一切,玛丽琳的丈夫似乎一无所知,他只是安于家庭生活,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做着他那一份教书匠的工作。因为是华裔,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成为最普通的一个美国公民。而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并不甘于平庸,她想与众不同。两个人从内心深处对生活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命运却让这两个人相爱并生活在了一起。重新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内心并没有真正妥协。她开始拒绝做饭,又把自己全部的野心和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她把莉迪亚当作了另一个自己,要求她热爱理科,并热切期盼她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也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全然失去自我地配合着母亲,直至有一天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而投河自尽。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仿佛身处一个皆然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痛苦,每个人都无处宣泄。长子内斯用拼命读书考上大学来摆脱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小女儿汉娜一直是被忽略的那一个,她在家中就像一个隐形人,而她最大的愿望只是有人能注意到她。丈夫詹姆斯终于在女儿自杀后爆发,与自己的助教婚外情。每个人看起来都极其无辜,詹姆斯无法理解妻子,更加不知道妻子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真正的渴望。莉迪亚更是无辜,她只是为了讨好母亲,却被母亲的巨大人格所吞噬,内斯是她最后一根稻草,但内斯要去读大学开始自己的人生,莉迪亚绝望无助,最终选择了了断自己。而玛丽琳,一切都只源于玛丽琳的梦想和生活无法完美统一。玛丽琳的痛苦也是无比真实的,她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子女,但却又过着不是她真正想要过的生活,这种分裂的痛苦简直可以把人逼疯。莉迪亚的死换来了所有人的沉默和思索。最终,生活仍然要继续。玛丽琳无法成为医生,詹姆斯从狂乱中恢复了理智重新回归家庭。小女儿汉娜终于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拥抱,内斯如愿去哈佛读大学。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而莉迪亚死了。莉迪亚本来可以不死的。但是她就这样死了。一家人从来没有把事情拿出来述说或者沟通过。每个人都因为爱着对方,而压抑着自己。没有人告白,没有人反抗,甚至是玛丽琳自己,被梦想折磨得甚至想要放弃家庭,也没有试图跟詹姆斯透露心迹。也许每个人内心里都觉得,有些事情是没有法解决的,只有妥协于命运或者打破平静。没有中间地带,没有两全其美,鱼与熊掌无法兼得。那么多的误解都在寂静无声中被莉迪亚的死亡消融。最终完成了一个真正的妥协。这个是我从网上找的,希望你别介意,我最近也在看这本书,但只看了一小部分。我觉得上面的这些,能让你理解整本书为什么叫《无声告白》
本文4661字 读书碎碎念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压抑着感受着《无声告白》中的每个人物,理解其中的冷暖,却无法释然那份“期待”。读小说就这样,一旦走进去和他们“混”在一起,就变得“不(gan)分(tong)你(shen)我(shou)”。
好在故事的结局像是朗夜的星空,尽管深邃如网,却也星光如水,荡漾着希望,这希望不是给别人的,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成为自己的希望。这希望,就是群星深处的那一颗,你抬头便一眼认出的星,它刻进我们的生命里,永不消散,看见时心很疼,但这疼将指引我们成为自己。
莉迪亚死了,一个刚过完16岁生日的的中美混血女孩儿,那一年她高一。她生活在中美混血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国移民(冒名顶替),母亲是一名美国人。她还有一个哥哥(内斯)和一个妹妹(汉娜),她长得最“像”妈妈,也是父母的“最爱”。
可是,她死了,是自杀。警察在离她家步行5分钟的米德伍德湖底找到了她。她的死无疑是在这个五口之家的中心轰出了一个黑洞,直插地心,而她就在洞底。她的死让家庭成员变得悲伤、绝望,不安、恐惧,愤怒、迷惑,安静、孤独,每个人都挣扎着走向莉迪亚,他们需要死亡真相,想揪出那个该对她的死负责的人。但结局是,就在某一刻他们每一个人都读懂了她,也因为真的读懂了她,所以他们开始变得柔软起来,可谁能说这“懂”是早还是晚呢?
詹姆斯·李是米德伍德大学的历史教授,十八年来他年复一年的讲授着历史导论。詹姆斯从很小冒名顶替成为移民,父亲是学校的修理工,母亲是学校食堂的帮厨。种族、阶层、样貌……让他觉得自己是学校的“异类”,他努力让自己变得普通融合,他的口语没有口音,他的成绩门门优异,他考入哈佛,本有机会留校成为“哈佛教授”却意外被淘汰,只得进入一所不入流大学任教,他努力让自己变得平凡普通,竭力回避着自己的“特别”。
她的妻子玛丽琳,是一个对自己充满“期待”的美国女孩,她鄙夷妈妈围着家务打转,她热爱科学,希望成为一名医生;她喜欢“与众不同”,希望自己掌控命运,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她努力改变,畅想着自己成为医生后的彩色生活。她进入哈佛,离梦想越来越近。可无论她多么坚定梦想,多“厌恶”妈妈,她都记住了她说的那句:你知道,你会遇到多少优秀的哈佛男人”。
就是这样两个人,在哈佛相遇并相爱了,一个渴望融入,一个追求特别,看似完美的互补,却为每个人物走向埋下伏笔。因为故事的开始,他们就把自己的期待给了“别人”。
玛丽琳是詹姆斯的学生,当她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就被他的“与众不同”所吸引了。但她不知道的是,对于她,詹姆斯毫无注意,以至于当她走进他的办公室和他面对面时都没有认出来。玛丽琳鼓起勇气隔着办公桌吻了詹姆斯,故事开始了。
既然是故事就不会“顺理成章”,詹姆斯失去了留在哈佛的机会,玛丽琳因意外怀孕终止了学业,选择结婚。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玛丽琳压抑着自己的“梦想”选择了柴米油盐,而詹姆斯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这份难得的融入。没有释然的期待有时像地里的种子,只要具备足够的条件就会拱土而出。
玛丽琳未了的心结,在妈妈去世后被激活,她离家出走了。那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想成为围着厨房、孩子丈夫的家庭主妇,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她“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用人间蒸发的方式,逃离家庭回归了学校。她走时,谁都没告诉。她没和丈夫说再见,没告诉孩子们她什么时候回来。她一边惦记着家庭一边安抚着自己,倔强又充满希望的等待着毕业。可就在她马上就要完成自己最后的课时,一场意外的晕倒让她错过了考试。她的第三个孩子到来了,她的到来再一次将它从“理想”的边缘拽了回来。最终,她回家了,在消失九个星期之后。生活一如从前,可这个九星期却成了决定每个人命运的节点。
“离开你”—最“真”的恐吓
但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件事,为什么短短一天之内一切都变了样,为什么她如此真爱的人前一分钟还在那里,下一分钟就“走了”。
对于5岁的莉迪亚来说,母亲的出走是晴天霹雳。尽管父亲一再说“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尤其和你们无关”,但对于幼小的莉迪亚来说,这就是他们的错,是他们做错了事,惹她生气了,他们没满足她的期待。
莉迪亚想:如果她母亲能回家,让她喝完自己的牛奶,她一定会喝完。她会自己刷牙,医生给她打针的时候也不哭,母亲一关灯,她就睡觉。她再也不会生病。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
做这一切,她只想留住妈妈,她每一刻都在害怕妈妈不声不响的突然离开。离开和失去的恐惧萦绕在莉迪亚幼小的心间,仿佛告诉她“满足妈妈的心愿吧,那样你才能得到她的爱”。就这样,时间将这道“心愿”刻痕越拉越深,直到穿透生命的厚度。孩子,你真的没有错,只是你太小了,这也许是你唯一能想到并做到的吧。
我们一旦错过了铺垫“值得被爱、被保护”的时光,就可能要用更久的时间去学会“爱自己”,有可能是一生。
“为你好”—最“毒”的魔咒
从玛丽琳回来的那一刻起,她开始给莉迪亚特殊的爱。她把算数题带进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里,她送她听诊器当玩具,给她买各种各样的科学书,把爱因斯坦的明信片和听诊器挂在墙上,和她做化学实验,帮她批改物理作业,给高一的她报高二的物理课,和邻居女医生夸她聪明……,她把她以为的好统统给了自己的女儿。她的用心良苦,只为看着女儿穿起白大褂,脚蹬高跟鞋,手里抱着病历夹,脖子上挂着听诊器,嗒嗒嗒地走过医院的走廊,每一个见到她的医生护士都向她微笑致意,然后问她一堆别人难以解答的医学知识,那可是她梦寐以求的。
可她从来没问过女儿,这是你想要的吗?你的感受是什么?也或许,即使她问了,莉迪亚也会说:“是的,妈妈”,然后对着她的耳朵,扯起她的嘴角,露出一个微笑,那个笑是假的,这种笑她5岁那年就学会了,也或许比这更早。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物理成绩直线下滑,直到不及格,她讨厌科学,烦透了那些公示和计算,但她不能说,因为她许了心愿,满足妈妈所有的期待。
詹姆斯则极力的提供所有“找朋友”的帮助,他送给莉迪亚关于交友和受欢迎的社科书,促成孩子们的约会,他希望莉迪亚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希望他受人欢迎,希望他不要像自己那样被排挤,被视为“异类”,就连送给女儿礼物他都不忘加一句“大家都喜欢这个”,他相信他的期望一定能够实现,因为莉迪亚的蓝眼睛像极了玛丽琳。直到莉迪亚死了,他都不明白,莉迪亚怎么可能会是孤独的,没有朋友的“异类”呢?他明明每天都能听到楼梯转角处莉迪亚在和“朋友”愉快的聊着天,他明明看到餐桌前莉迪亚谈论学校见闻时神采奕奕。
他不知道的是,电话那头可能是不友好的调侃,也可能是忙音……。
詹姆斯对内斯的冷漠、对汉娜的忽略和对莉迪亚的热情本质上或许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都是为他们好,他要教会他们如何混入人群中,告诉他们他们都不特别,他们可以可大家一样。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为你好”听起来很温暖,但它却有着冷漠的压抑,它恐怖的像一个有毒的魔咒,裹挟着你完成别人的期望。这魔咒到了极致,就变成一把“尖刀”,它顶着你喉咙,冲着你笑,你说不出话,只能还以微笑,笑着笑着脸就僵住了,所以那一刻有的人委曲求全,有的人向前一步,但我更希望有的人能手握刀刃,收起微笑,破了魔咒,那可能会很疼,但至少能自由呼吸。
“看不见”—最“远”的距离
汉娜跪坐在脚眼上,想象着姐姐跪下来解开缆绳,然后把船推离岸边,推出很远很远,以至于根本看不清小船周围黑暗的水面。最后,她躺在码头上,轻轻地摇晃着身子,望着头顶的夜空。那天晚上,这片夜幕和她姐姐的距离应该也是如此接近。
不知为什么,我总会想起那个蜷缩在餐桌底下,感受每个人的汉娜。她搜集家里每个人人无关紧要的物品当成信物,她能读出每个人的表情和感受,她最小,可她却最能看到事物背后的秘密,她敏感,善良,渴望被看见,渴望被爱,她用自己的方式靠近每个人,感受他们所感受的,拥抱他们不愿拥抱的,可却被每一个人都忽略,他们看不见她。她不是故事的主角,我却和她走的最近,她像站在故事之外的天使,把每一个人物都串联了起来。
孤独却快乐是真快乐,快乐却孤独是真孤独,汉娜会享受孤独的快乐,她期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却又不抱太多希望,所以只要对方走近一点点,她就愿走近一大步,即使对方无动于衷她也不会太过失望,她那种淡然超出了年龄,好在因为莉迪亚的离开,她被看见了。
看不见的事太多太多了,有时是不愿看见,有时是视而不见,有时是没有看见,有时是藏着不被看见……,但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看不见”就消失,它只会酝酿,发酵,将彼此拉的更远一些。詹姆斯是如此,玛丽琳是如此,莉迪亚是如此,内斯是如此,汉娜是如此,杰克也是如此。
事已至此,每个人都在回忆莉迪亚离开前的种种,他们会说,如果看见……,也许就……,可一切已经晚了,莉迪亚已经走了;可一切又都不晚,至少只有莉迪亚离开了。
“不再提”—最“痛”的记忆
“结婚的时候,詹姆斯和玛丽琳曾经约定,忘记过去,共同开启新的生活,别再回头看。”
詹姆斯不愿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愿记起玛丽琳母亲在他们婚礼时说的那句“这样不对,玛丽琳,你知道这样不对”,不愿回味这些年来他受到的“特殊”对待,他以为绝口不提,这一切就不存在。但事实,越是不再提起的记忆,越是深刻;越是被压抑的感受,越会变本加厉。他什么都没忘,他只是用“不再提”的借口逃避这一切。
玛丽琳的梦被一次次地揉碎,丢进生活的垃圾桶;她试图翻越现实的藩篱,却被现实一次次的绊倒;她的不甘心不再提,但却变成了对莉迪亚的期许,那浓浓的期许让“不再提”的现实永远摆在眼前,没有一刻忘却。
内斯和莉迪亚的“不再提”,是屋顶上爸爸的皮鞋印,是莉迪亚落水的惊恐,是妈妈出走的旧伤,是他们彼此心知肚明的“期望”,是杰克欲言又止的神情……
还有杰克,一个公认的花花公子,却从“不再提”关于内斯的那份爱,即便内斯视他如敌。就像汉娜看见的一样,内斯汗珠落在他的手背,他凝视了好久……。
还有詹姆斯的华裔女助教路易莎·陈,我想没人再提。
………
但在故事结尾的尽头,我似乎看见了詹姆斯和玛丽琳提起了关于詹姆斯的中国家庭和中国的文化;玛丽琳和詹姆斯提起了关于自己的梦想;汉娜和大家提起关于她看到,感受到的那些细节;内斯和杰克提起了关于童年的误会;杰克和内斯提起了她和莉迪亚;他们每个人又都提起了莉迪亚,而莉迪亚想提起的,他们每个人也都知道。在那一刻莉迪亚似乎已经不再是所有人的禁忌,她是星空最亮的那颗星,明亮的闪烁着,那光刺的人们的心隐隐作痛,但又心存慰藉,就如题目一般《无声告白》。
故事终有结束,感受五味杂成。小说的结尾有哭泣,有拥抱,有看见,有放下,有伸出的手,也有抹不去的伤疤…这些微小的细节,像是穿透云层的光,撕开了包裹着人们外表的真相,它让每个还活着的人褪下“伪装”,变得真实又柔软。这柔软在我看来更像是和解,和彼此和解,和自己和解,和那为此付出生命的人和解。当然,这柔软也像放下的期望。
我想,不只与孩子的关系是如此,我们生命中的每段关系皆是如此,他们因“你我”成为“我们”,但绝不受制于“你我”,你有你的期许,我有我的期许,可我的期许绝不强加给你,你也一样,我们彼此辉映但也独立自由。正如封面所言: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但我还想说:我们的一生充满期待,放下对别人的期待,但别放弃对生活的期待。
《无声告白》是在倒叙与插叙中不断转化,必须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去关注它字字句句,一个不留神你就被它踹出了门外。
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
我想莉迪亚一定非常想听到这样的话,可惜她听不到了。
当我一开篇就看到莉迪亚的葬礼时,我以为她的角色就这样结束了,后来才知道,她用她的离去,才真正让所有人看到了这场悲剧。
玛丽琳终其一生都想摆脱她妈妈给她规划的路线:“嫁给优秀的哈佛男人,成为掌握菜谱的家庭主妇”,可她却在母亲的百般阻拦下嫁给了哈佛的优秀教授—詹姆斯,开启了她努力摆脱又重蹈覆辙的一生,因为怀了莉迪亚不得不放弃学业,因为结婚成为家庭主妇,因为怀了汉娜又被迫结束了她成为医生的可能,玛丽琳的一生,被捆绑在了家庭里,失去了所有的自由。
而莉迪亚作为她最疼爱的女儿,理所当然又百般无奈的被迫承担起了母亲未完成的梦想,玛丽琳却从未了解过莉迪亚真正喜欢什么,她恐惧莉迪亚的秘密,恐惧她不能掌控的一切,对待莉迪亚她最害怕的是那种“自己熟悉的房间,门却被锁住了”的感觉,令人窒息的去爱她,不会问:“莉迪亚,你喜欢它吗”而是会说:“你喜欢它的,对吧,莉迪亚”
莉迪亚害怕看到母亲给她的礼物:玛丽琳通常会送她书。实际上——虽然母女俩都没有完全意识到——是玛丽琳自己想读这些书,因为圣诞节过后,她有时会从莉迪亚那里把书借走。
母亲已经让莉迪亚非常头疼了
可是从生下来就遭受种族歧视的父亲詹姆斯,却也同样将自己的心愿“赠送”给了莉迪亚。
因为亚裔人的身份,梦想就是能够得到真正的尊重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许不需要这样,仅仅只需要被不同肤色的那些美国人认可罢了,但是太难了,这样的重任只能交给最疼爱的女儿来完成了,他同样希望莉迪亚拥有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像个正常的美国人那样,自由的生活。
为了父亲开心赢得朋友,为了母亲开心成为科学先驱,莉迪亚最后选择离开,也是因为,她为了取悦父母,已经彻底失去了做自己的机会,母亲总是要她早点回家学习她自己想学的医术,为此她拒绝了原本可以拥有的朋友,与此同时,父亲却又想要莉迪亚拥有很多的朋友,她只好学习结束再假装拥有很多朋友来取悦父亲,自始至终,她是父母最疼爱的小孩,可是却连自由都没有,永远都在说:“好的爸爸,好的妈妈,我喜欢的,我愿意”。
玛丽琳努力在尝试不让莉迪亚重蹈她的覆辙,但却亲手在把她最爱的女儿推向深渊,像她妈妈一样。玛丽琳恨她的母亲,但她却依然在步她的后尘。
相比莉迪亚,我觉得内斯和汉娜虽然常常被父母忽略,失去了这些“令人窒息的爱”,却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全部的自由,可以做所有想要做的事情,被爱着更幸福,还是被忽略更自由?
内斯是莉迪亚唯一的救命稻草了,但他却为了离开这个不那么关注他的家庭,抛弃了莉迪亚,莉迪亚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即使她藏起来所有哈佛寄给内斯的信件,也没能拦住他的离开。
她再也待不下去了,她真的离开了!
这时候,所有人才真正知道,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莉迪亚了。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难以认可“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样的观点,让人压抑的爱,比不爱更让人难堪,不如流浪。《无声告白》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无声告白》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是什么让某些东西变得宝贵?
失而复得。”
——从第十二章的这句话开始,莉迪亚的家人开始反思,想回到正轨。与曾经的争执和解。那些莉迪亚从未留在日记里也没来得及说的秘密把她压得喘不过气甚至带走了她的生命,到最后也没有告白,留下“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遗憾和亏欠。
比较打动我的不是背负期待无法抗拒的主线,而是父母在经历了孩子死亡后选择了回归家庭——试问,有多少人在为了婚姻放弃梦想和独立(甚至还有尊严),却仍然遭受背叛后,还有勇气给支离破碎的信任一次重归于好的机会?我可能很难吧。
给美丽的作家小姐姐比心—3.5分,语言有散文的风格,行文流畅,结构紧凑,挺喜欢的,会推荐给身边的好朋友~ 但可能想cover的主题(比如种族歧视)写得不够深刻有些蜻蜓点水,家庭性别分工的冲突写得很尖锐,让我不禁陷入思考天枰两端的筹码该如何选择才得以完美的平衡。Tricky ...
PS 看一本「华裔用英文写后再找国人翻译成中文的作品」难免有些隔靴搔痒。
书不错。很多细节真实可靠,逻辑严谨,读起来丝毫没有跳脱之感,从文字来说也是值得一读的。
这部小说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悲剧的误会。首先它是一个悲剧。因为这个女孩死了。但其实整场都是一个误会。每个人都需要在别人的期望和掌控之中活出真实的自己,莉迪亚的一生就是这样的过程。悲剧就在于,我们都以为她死于父母的压迫和别人的排挤,并由此而对他的父母以及周围的环境产生很大的怀疑和不满,直到最后,发现莉迪亚的夜晚出走,其实是为了与生活和解的宣告,为了自我力量的复苏,为了内心的安宁,这时候我才放下了对他人的仇恨和不满。生活中这样的自以为难道还少见吗?人们不都是在一个悲剧面前自以为是,又在自以为是中制造另一个悲剧吗?
莉迪亚的死亡又给了我们一些力量。那就是:生活固然我们很多的打击、压迫、折磨,但是每个人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生命力量,足以使我们扛住那些磨难,活出真正的光芒。
同时,作品也真实地揭示了人的成长过程。在艰难困苦中,我们真的会一再遭遇自己的软弱无力,从而陷入痛苦迷茫。只要给自己和他人时间与空间,我们都会重新看见出路,燃起希望,就像经历暗夜太阳照常会升起一样。
中国有句话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父母不知道龙是如何飞腾凤是如何翱翔,所以成绩名列前茅就是成龙成凤的必要条件,父母眼里的好就是你奋斗的方向,于是很多父母的理想都被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你必须这样做,这都是为你好,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听我的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些话语频频出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殊不知孩子的思考能力渐渐变强,反叛心理愈加严重,反而适得其反。
但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于是沟通和相互理解成了最重要的缓和方式,父母与孩子间相互学习,互相成长。在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细无巨细都影响着孩子,都成了孩子最初的判断标准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就如文中的母亲离家出走一事对家中三个孩子的影响都非常大,大女儿从此将母亲的话当诺言,无条件的顺从着母亲的任何要求包括母亲将自己的梦想当医生强加在她身上时,也只回答着“是的,好的”,上着自己并不擅长的高二生物,收着自己不喜欢的医学书作礼物,挂着不喜欢的听诊器...直到发现一切都错了
父母和孩子是一道无解题,有无数种解题方式也有无数种答案,但答题时间却是一生,从孩子到父母,会有很多经验教训但要记住都要相互尊重。
“你们把虚妄的爱摆在眼前,并以此来说爱我。”
我们总是希望世界上能够有一个机会重新来过,就像玛丽琳多年之后想拾起被她抛弃许久的梦想之时,才发现并非所有的事都能继续。汉娜的到来无疑熄灭了她梦想的最后一丝火焰。
所以她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全盘寄托在莉迪娅身上,希望她能代替自己成为一个医生。这也就是本书的悲剧之所在。
玛丽琳的母亲希望玛丽琳和一个“跟自己很像”的人在一起……玛丽琳希望莉迪娅成为一个医生……詹姆斯希望莉迪娅能够融入人群……
他们都被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像是千斤顶,让每一个人没有喘息的机会,只能默默承受。
这悲剧的另一个缘由。他们都很容易“忽略”一些事,认为似乎只要默默忍受,就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这也照应了书名“无声”两个字。
詹姆斯有意忽略了玛丽琳母亲的话,汉斯忽略了最后一晚莉迪娅的异样,汉娜忽略了詹姆斯和她助教的私情……在这个家庭里,似乎所有人都有错,又似乎所有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正如书中所写——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故事年代和电影《绿皮书》同是1960年代,大背景浸透了可怕的种族歧视。
这是一本看着会揪心的好书。很多细节描写同样折射大家生活的影子:逼着子承父志、害怕被无声遗弃、害怕过度关注、害怕被忽略、害怕梦想被嘲笑…
因爱而结合的家庭应该保持随时温和、尊重彼此的沟通,多一点耐心、宽容和爱可以避免很多障碍和矛盾,这样对自己、爱人、孩子都负责也安心。否则如果想逃避,当初就不该生养那么多孩子,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生而不养就是在作恶。有些缺失和阴影一旦形成需要一辈子来救赎,比如自卑、爱无能、讨好型的性格。
女性面对爱(家庭)和梦想做本能选择后,必须要有独当一面的勇气去承担和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能迟疑纠结自我。否则永远在深渊。
男性很多时候会为了所谓的面子,逼迫爱的人(爱人、孩子)做自己也做不到的事。书中詹姆斯出轨是女儿死后为逃避现实、无能、寻求刺激安慰而做出悔恨莫及的事,莉迪亚生前观察到父亲和路易莎的暧昧加速了她的绝望。。。父母传递了没有爱的氛围同时极其希望女儿被欢迎、合群、当上妈妈期待已久的医生,孩子只会厌世…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全文还是比较压抑的[大兵],读完整本书,我似乎都没有理解书名的含义。莉迪亚的自杀,是偶然也是必然,一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为了他们的梦想去不断努力。
她父母的结合,与其说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种族歧视的悲剧。华裔父亲努力想要和其他白种人一样,融入人群,活得普普通通,不再被人瞧不起。而美国母亲又希望活得与众不同,不想成为像她妈一样的家庭主妇,想嫁给哈佛教授。或许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对方想要的东西,才决定结合,又或许只是对年少所遭受的委屈的交待。
于莉迪亚而言,自杀是一种解脱,一直托着她的哥哥也要离开这个家去哈佛了,她唯一的寄托也就没了。她到死也没有说出自己内心的渴望,汉娜也是个可怜的娃,从一出生就不被重视,只能默默地看着父母将所有的爱给了莉迪亚
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用的意识流的写法,和《孤儿列车》的写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终此一生,都要学会好好去爱自己,爱别人,无声告白或许比不上有声的沟通交流来得有效。没人会懂你经历过什么,但是不说出来别人更加不会理解。
为什么我又没哭?确实沉重的一本书,我想我会一直记得莉迪亚,汉娜,内斯,玛丽琳和詹姆斯,莉迪亚的违心且不安的讨好,得到父母全部的关注却失去了家庭本该有的温暖与美好,汉娜的胆小怯懦被漠视,从小就蹑手蹑脚生怕打扰了谁,总会躲在房间里,沙发后或餐桌底下等不被发现的角落察言观色,内斯的梦想被无视甚至嘲笑,在学校被看为特殊,难以建立健康快乐的友谊,深深懂得妹妹的痛苦与无奈,无力改变。还有玛丽琳的一次次成功前的放弃,求而不得的医生追求,统统压到女儿身上却以为是女儿自己的需要,詹姆斯把孩子当作儿时的自己,一再鼓励孩子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给孩子送礼物总会加上类似这个东西一定很受欢迎的话语,让原本熠熠发光的礼物添了沉重与讨厌。
莉迪亚最终意识到她应该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再害怕,却采用了独自过湖的这一具有摆脱过去的仪式感来突破自己,她以为小时候落水有哥哥搭手帮助,现在哥哥也要离开家庭去大学生活,且不再对她关注开解,她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重新开始,不会游泳,却一直记得哥哥小时候对她说的,一直蹬腿就好,就这样,一颗生命逝去。
读完后没有来得及写。当时看完总觉得有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没办法去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后来上周回家的时候,心里觉得难得休息一天好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又觉得爸妈还在期盼着自己回去。所以不停的纠结犹豫让自己苦恼了两天。回家看爸妈本身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因为自己想要休息的心变得好像成为了负担。觉得作为孝顺的孩子不得不休息就回家,爸妈老了见一面少一面也必须回家。所以强行压制了自己所有的计划。直到昨天朋友说起,觉得沉重的亲情成了自己的负担。
一下就想起了莉迪亚,是叫这个名字吗。小姑娘其实什么都不喜欢,但是为了不让妈妈失望,所以总是会在看到妈妈期待的眼神时说一句好的妈妈,我愿意妈妈。这样沉重的爱,让莉迪亚没有办法去和妈妈说出自己的想法,错的越来越离谱。可是她又能责怪妈妈什么呢。所有人都会说,这是她爱你的方式。
可是如果真的爱我,可不可以听一听我的想法。让我感受到爱的同时不要承受沉重的枷锁。我觉得这本书应该作为家庭读物被普及。
弗洛伊德对手足关系完全持悲观态度。
他相信正是这场自儿童时期便开始的竞争会有许多问题伴随人们直至成年,得不到关注的儿童会过分渴望情感,得到关注却没有足够安全感的儿童会形成焦虑性依恋。
我记得曾经有位小伦敦姐姐在Girl’s night聊天,她有一个天才哥哥,在帝国理工攻读物理,但她只喜欢从事与运动相关的工作。
她说每次从诺丁汉回伦敦探望父母,她总会一上巴士就把自己灌醉,下车再装作若无其事的出现在父母的门前。
她企图叛逆,但叛逆需要对方的关注,就像演员需要观众。
这些都是中国一胎政策下出生的一代无法想象的,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于整个家庭的重心完全倾注在自己身上,失去关注才是不正常的。
我们理所应当的自私,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如何自私,并在自私的`过程中享有了多少。
我们遵循着中国家庭观避过了存在手足竞争的情况拥有着比较完美的童年,迈入成年之后还可以用西方的价值观口号来铺平一切道路,自由、民主、follow your heart,我们的人生就是个人主义巨大的舞台。
读完了还久久沉浸在故事里,在读完前一直很压抑,为莉迪亚感到惋惜!虽然作者每一章节都在不同的时间段跳动,但是读的很流畅,很有感。
故事虽然发生在美国,但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总想着给我们最好的,为我们提前铺好路,让我们成为她们理想中的样子。仔细想想一切都是规划好的,一眼就可以看到底的人生还是很可怕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己父母还是比较尊重我的看法的。
书的封面写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就是这本书想带给我们最主要的问题吧。
现在的我其实并不完全确定自己是否会特别热爱那个高考前一直想实现梦想,只有真正的到达下一个结点我才能决定是否继续或是向其他方向继续前进。我想“找到自己”应该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前行的过程,不探讨是否摆脱期待至少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愿意的,不会后悔的,能为自己活着就是件幸福的事!
这又让我想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无论是治国,管理,还有教育都有很大用处。以后对子女教育也很受启发,哈哈哈!
从这本书的开始,莉迪亚的死,就充满了说不出的压抑,书中的矛盾太多了,种族歧视、婚内出轨、父母给予孩子期望过大、父母与孩子没有沟通等等,都造就了莉迪亚的死,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被自己给逼死的。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离。她想变坏,可是没有成功。她想学开车,可是连第一场笔试都没有过关。她想破处,可那个男人爱的竟然是她的哥哥。最后,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那种自由和安宁,结果葬身。真是悲哀。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原生家庭这个词,父母,家庭,甚至是整个生活环境,对你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内斯想当宇航员,想从事航天方面的工作,但是爸爸詹姆斯觉得这没出息,甚至给了内斯一巴掌让他立刻停止这种想法。莉迪亚被迫接受母亲的梦想,原生家庭让他们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就像我之前说过,我大学里学习的钢琴,总感觉有点晚,那时候竟然萌生出结婚生子后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钢琴的想法,看完这本书,想了想,还是不要强迫孩子为好,学他喜欢的,这样他的人生才更完整。
愿你一生自由,不为他人而活。
读完这本书,让人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都举步维艰。当成人的梦想遭到现实困境,当成人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愤愤不满,这种失魂落魄,就会转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
当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我想,每个人都难免心意难酬,难免伤痕累累。但是,这些决不能成为勒索他人的借口,尤其不能转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压。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绕不开的难题,那么,这些都就应由每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转嫁痛苦是一种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来,也只好自己认,至少不要让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灵。“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这行字像针一样刺进你的心里,告诫你: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你不但成为不了他人期盼的样貌,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的打击。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在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彻底的代偿。
很久就有人给我推荐这本书,从题目看以为是那种很畅销的有哲理的书,后来看简介说这是一本小说,而且是国外的女作家…顿时没有了阅读欲。有次在言几又喝咖啡,没有找到自己想要买的那本书,为了消磨时间,就翻开了它,直到关门也没有看完,后来在这里找到,看完了剩下的。
我想说,看完了之后我简直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怕,这本书不看简直是损失。就是那种国外作家的风格,不点破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是直接融入到故事里,同种类的话,感觉和《一个人的朝圣》很像,或者是《巴别塔之犬》,你可以说它是小说,看过之后会发现故事是蕴含着哲理的,之所以不说破,是因为你觉得它是怎样那它就是怎样的,我认为,这也是文学作品比较高的境界。
我国以前这样的作品也很多,比如余华的或者莫言的,但是现在却很少,反而那种缺乏仔细琢磨的快阅读书籍更加畅销,比如我很喜欢的刘同,不是说这样的作品不好,每种作品都有相应的受众,或许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会有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不同阶段喜欢的文学作品也会不同。这样说就是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只从一个作品的分类、体裁、简介来简单的给一个作品定性。
莉迪亚承载着母亲想要成为医生的期望,承载着父亲想得到朋友的期望,她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让母亲不再离开,顺从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内斯想要逃离这个可怕的家庭,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家庭中,莉迪亚是可怜的,内斯喜欢天文学,他自己学,他想去别的大学,可他知道父亲只会让他去哈佛。汉娜是家里被忽视的孩子,但她是家里最了解莉迪亚的,她半懂莉迪亚的内心,知道她在挣扎,知道她的情绪变化,可她阻止不了事情的发生,改变不了什么。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你承不承认,也许这一生,我们都逃离不了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漩涡中,不是你想走出来就走的,千丝万缕,处处相连。
书中,莉迪亚是不理智的无奈,她知道自己做任何反抗都无用,因为她的软肋是母亲压制她的武器,一直到她死亡,母亲才觉悟,原来,她给的并不是孩子喜欢的,一直以来都是她想要的,可幸的是她终于知道了。莉迪亚把所有的事都放在心里,只有在内斯面前,才松一口气,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内斯九月要离开家,去上学。
汉娜无声的陪伴,无人知晓。这个家庭中,所有人都会记得莉迪亚,记得她的反抗。
沉默不是不知,而是不想说,沉默不是软弱,只是不想说。
活在自己构造的世界里的父母,“没有你觉得,只有我觉得的”。父母对莉迪亚的偏爱与过度关注,这部分倾斜的爱,并不是她想要的,她也承受不来,哥哥是他唯一的倾听者,但他不完全懂她,他想着逃避面对这个家,就想离开,恐惧包裹着她。缺少关注又渴望关注的,想逃离这个让他窒息家的内斯。被全家人忽视,弱小无助的汉娜,她仔细的观察着所有人,她像一个透明人,小心翼翼生活着,收藏着别人可有可无的小玩意。
带着童年创伤的父母,内心不愿触及的回忆,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将自己未能做到或者未完成的心愿,强加于他人。才造下这样的悲剧。玛丽琳和詹姆斯应直面过去,莉迪亚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内斯,汉娜站出来,告知他们的存在。一个家庭不是只靠牺牲莉迪亚就能紧紧连在一起,这种畸形的关系,最终都会土崩瓦解,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