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的毒素主要是神经性毒液,可以使人神经麻痹,甚至死亡。一般是藏在身体之中。水母毒素,水母所含有的毒素总称,是一类结构独特而新颖的蛋白质和多肽混合物,活性广泛,具有溶血、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抗癌等作用,是一大类潜在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主要成份为有毒的类蛋白毒素和多肽、酶类。毒性效应具有多样化。
水母虽然长得很美丽,但它的性情却非常凶猛。它的触手上隐藏着极为秘密的武器——刺细胞,像粘在触手上的一颗颗小豆。刺细胞能够射出有毒的液体,当遇到“敌人”或猎物时,就会射出毒丝,把“敌人”吓跑或将其毒死。在全球最毒的10种动物排名中,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箱水母名列第一。这种箱水母的触手一旦碰到人体的任何部位,都会让人在30分钟内就死亡。
水母靠触须上的刺丝囊保护自己(因为这个缘故,水母被归为刺胞动物)。触须碰到你,就会缠绕上去,同时囊中弹出刺丝,刺进你体内,释放肽类毒素,这是水母保护自己的方式。当你扯断触须,它仍然粘在伤口上,继续放毒。不论水母死活,甚至裂成碎片冲上沙滩,其触须都可能蜇人。
有研究说:水母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的250倍,河豚毒素的450倍,其效应包括神经毒性、肝脏毒性及心脏毒性等等。沙蜇毒素使受害者全身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低血压、休克和肺水肿。中国南北诸海还有多种剧毒水母:僧帽水母、火水母、白色霞水母、夜光游水母、金黄水母、灯水母、疣灯水母和海月水母,它们的伤人机理和沙蜇类似。
深海水母中的毒素可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奇特功效,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肺癌等亦有理想的疗效。中医认为,水母性味咸、平,入肝、肾经,有清热化痰、消积化滞之功效,适用于痰热咳嗽、哮喘、大便秘结、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医林纂要》言其“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酒醒渴,止咳除烦”。《归砚录》言“海蜇,妙药也。宣气化瘀,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水母含有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钙、磷、铁、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动物试验表明,水母能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发挥降血压的功效。清代温热病名家王孟英所研制的以水母为主料的“雪羹汤”,治疗热后伤阴效果甚佳。后世医家用此汤治疗高血压,也收到良好的效果。民间也流传用海蜇治病的若干验方。如用水母来治疗妇女血崩;用水母配合牡蛎、荸荠等煮食或煎服,可治疗气管炎、哮喘、淋巴结结核、小儿积滞、催乳、关节炎等症。
资料显示,大部分种类的水母都有毒性,人体一旦接触到,容易被蜇伤。据了解,水母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内含毒液,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以及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
当人体接触水母触手时,刺胞可刺入皮肤,引起刺胞皮炎,尤其是箱形水母,毒性大,严重者可致死亡。在山东、辽宁等地,都发生过水母蜇人致死的事件。
但人工培育水母,没有毒性。观赏性的水母多属赤月水母和海月水母,经过人工培育后,已丧失了毒性。不少外地媒体也报道称,人工繁殖的宠物水母适应了人工饲料,捕食能力退化,几乎无毒性,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扩展资料:
另外,经过多代人工繁殖的水母,捕食方式会改变,毒性可能会慢慢减退甚至丧失。如果人工繁殖的时间不长,水母就仍可能有毒性,所以要谨慎对待。研究报告表明,不同的水母种类、大小不同,其毒素的活性、强度有很大差异,而人工培育的宠物水母是否有毒,尚无权威结论。
专家提醒,不管是海里的水母,还是观赏性的宠物水母,都要小心对待,最好不要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直接接触水母,尤其是体质敏感者和小孩。宠物水母要用海水养殖,每隔一周左右换海水,换水时注意不要碰到水母。水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水母主要以浮游生物和丰年虾卵为食,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观赏性水母也可能有毒 厦门不少水族店都在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