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倾城之恋论文格式

2023-03-13 06: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倾城之恋论文格式

她的母亲虽出身名门,却是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与影响的新式女子,但她仍没能逃脱包办婚姻的命运。她的父亲则是一个封建遗少的形象,时代的变迁,家庭的没落,并未将他拉进现代社会的洪流,相反的,却让他自甘堕落:纳妾、抽鸦片,永远只活在腐朽的封建遗少的世界里。“张爱玲从母亲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处于新旧时代夹缝的中国女性的无助与悲哀。”正是因为她看透了生活在封建社会,男权文化重压下的女性的悲剧命运,才铸就了她笔下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是可怜的、自私的、可悲的,她以冷峻、肃杀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女性的悲剧。对于她笔下的女性,她不仅仅是给予了悲悯和同情,更多的也有揭露和批判。《倾城之恋》、《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性作品,这两部作品看似无任何关联,不同的人演绎着不同的故事。但深层次剖析,我们发现,在这不同的故事里,相同的是都为我们展现了女性的悲剧。《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是一个出身旧式家庭的小姐,她受过西式教育,在受到丈夫的虐待后,甚至同败家子丈夫离了婚,也可以称得上是新式女子。但她离婚回到娘家后,并未感到丝毫家庭的温暖和安慰,兄嫂搜刮完她的财产,便迫不及待想赶她回婆家。讥讽、谩骂的话语刺激着流苏,娘家再无她的立足之地。“这屋子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了!”(《倾城之恋》)但像她这样的女人想要独立生存,谈何容易。于是徐太太的一句:“找事,都是假的,还是找个人是真的。”(《倾城之恋》)使得流苏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即找个男人嫁了,这是她唯一的生存之路。机缘巧合下,她结识了范柳原,这个男人是她的新希望,是她逃脱家庭的唯一出路,说到底她最看重的还是他的财富和地位,所以她便不顾一切地想要抓住这个男人,使自己得到经济上的安全。她想要占据主动的地位,想要成为她的妻子,而不是像他对待欢场上的女子那样对待她。但是,她失败了,范柳原是她无法掌控的男人,她不懂他,她只意识到“他要她,却不愿意取她。”在两性对决中,她败下阵来,,但她却不能放手,只剩下做范柳原情妇这一条出路。不知是幸与不幸,香港爆发了战争,意外的战争使得这对男女回归到最平凡的普通人,两人一刹那的谅解成全了白流苏的梦想,最终与范柳原结了婚。在这看似圆满的结局里,背后却是无尽的苍凉与绝望。流苏的圆满是以整座城市的毁灭作为代价而换来的。“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也许就因为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倾城之恋》)但“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时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②他们的结局仍旧庸俗,而流苏的婚姻生活,也是可以预见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男权社会下,彻底的悲剧女性形象,在男尊女卑制度的迫害下,曹七巧的灵魂极度扭曲,张爱玲以犀利的笔锋展现了她的疯狂、丑恶和变态。曹七巧原是乡下麻油店老板的女儿,虽出身寒微,却也天真美丽,向往纯真的爱情,也有了喜欢的人。但父权社会里,她的兄长为了金钱,将她卖给高门大户的的姜家二少爷做了偏房,从此,她便把心仪的肉店伙计锁在了心底。嫁给一个从小得了软骨病的残废少爷,就注定了她要压抑着情欲生活,在这畸形的夫妻关系中,她从未享受过人的权利和快乐。在丈夫那里得不到情欲的满足,她便转向了她的小叔子——三少爷季泽。她渴望正常的情欲生活,然而她的爱却始终得不到回应。姜家老太太把她“扶正”后,她将所有的情欲都转化为对金钱的渴望,她固执地认为,金钱就是她的一切。分家后,这种对金钱的依赖愈演愈烈。这是她用一生的幸福换来的,对金钱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沦为金钱的奴隶。然而她的爱与欲永久地被压抑着,造成了她灵魂的扭曲,她开始变得疯狂、恶毒。她为守住她的财产,不惜破坏儿女的婚姻和爱情。她逼死了两房儿媳,更断送了女儿的幸福。“她既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又是父权社会的合谋者,还是人性丑恶的表现者。” “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金锁记》)白流苏和曹七巧一个是大家闺秀,一个是淳朴的乡下妹子;一个受西式教育,可称得上新式女性,一个是曾向往纯真爱情的美丽姑娘。两个形象看似不同,但她们骨子里都烙刻着很深的女奴意识,都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男人的附属品。她们始终受奴役、受压迫,经济上的无法独立直接导致了人格的无独立。这就是她们悲剧的根源。男权社会下,她们的悲剧性主要表现在:一、亲情的沦丧白流苏的兄嫂搜刮完她的钱财,便迫不及待赶她出门。“四奶奶站在三爷背后,笑了一声道:‘自己骨肉,照说不该提钱的话,提起钱来,这话可长了!我早跟我们老四说过——我说:老四,你去劝劝三爷,你们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奶奶的钱哪,没的沾上了晦气!她一嫁到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把星!’三爷到:‘四奶奶这话有理。我们那时候,如果没让她入股子,决不至于弄得一败涂地!’”(《倾城之恋》)可见,白流苏的钱花尽时,她的兄嫂已不待见她。他们之间,手足之情早已淡化,联系他们的只有金钱。曹七巧的兄长为了金钱,将她嫁给了姜家残废的二公子,丝毫不考虑自己妹妹是否会幸福。亲手将妹子推入火坑后,还要借着关心、探望的名义去姜家搜敛钱财。“曹大年道:‘妹妹你听我一句话。别说你现在心里不舒坦,有个娘家人走动着,多少好些,就是你有了出头之日了,姜家是个大家族,长辈动不动就拿大帽子压人,平辈小辈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哪一个是好惹的?替你打算,也得要个帮手。将来你用得着你哥哥你侄儿的时候多着呢。’七巧啐了一口道:‘我靠你帮忙,我也倒了霉了!我早把你看得透里透——斗得过他们,你到我跟前来邀功要钱,斗不过他们,你往那边一倒。本来见了官的就魂都没有了,头一缩,死不迟。’”(《金锁记》)他们之间,已不再是单纯的兄妹关系,还有金钱、利益。二、 爱情的破灭范柳原对白流苏,或许是有一点出于真心喜欢的,但他知道白流苏并不真正爱他,她看重的是他的金钱和地位,而且她并不真正懂他。所以“他要她,却不愿意娶她。”如果不是那场战争,白流苏最终的结局也只不过是范柳原的情妇。不正常的夫妻生活,使曹七巧正常的人性本能始终处于被压抑状态。因此她爱上了健康、风流的小叔子——姜季泽。她与他纠缠十几年,她知道是不可能得到他的真心的。可当她听到姜季泽那类似示爱的告白时,她的心颤抖了。“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金锁记》)是的,她爱他,正是因为爱他,当知道他是为了钱而诓骗他时,她更加愤怒。可赶他走后,她又开始后悔。“今天完全是她的错,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金锁记》)她的戳穿使她的“爱情”破灭了。三、 生存的困境在这个社会里,女人毫无社会地位,更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们或许仅仅想要过安稳的日子,却很难实现。为了生存,她们只能依靠男人。白流苏认为:“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倾城之恋》)而曹七巧,即使嫁了个残废的少爷,有不甘,有苦闷,却也仍然坚持呆在姜家,她要依靠他给她的名分、地位争夺家产。“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这足以说明,男人,是她们唯一的活路。她们离不开,更不愿离开。七巧很看重她的家当,但她却依然抓着她的儿子长白,因为他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她不能放开他,更不容许别的女人抢走他。四、自私的本性白流苏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得到一个男人,她一手摧残了她与七妹间的姐妹之情,为了她的生存之路,她不顾姐妹情谊投身于范柳原。“宝络心里一定在骂她,同时也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倾城之恋》)流苏把男人看得比姐妹重。而曹七巧为了自己贪婪的本性,更是可以不顾母子之情,拆散儿子、儿媳,破坏女儿的爱情,只为了守住她的财产和她的“男人”。分财产后,曹七巧化身为恶毒的巫女、阴暗的母亲。“在她获得了家长的权利之后,她的变态心理便不可遏制的与她的‘报复’结合起来,‘她需要别人为她的牺牲也付出点什么,不管这别人是否是她的亲骨肉,只要能够补偿她的变态心理’”长白之于她,不单是儿子,还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可当儿子结婚后,便不只属于她一个人,她需要和另一个女人来分享她的儿子,她不允许这样。她拼尽全力挑拨他们的夫妻生活,说尽儿媳的坏话,致使儿媳在痛苦的煎熬中死去。对于女儿长安,她处心积虑地破坏她的爱情,还给她吃鸦片,生怕外人骗走她的家当。五、女奴意识和原罪意识她们的悲剧命运一半来自于外界——遭受着男权主义的欺辱和压迫,而另一半原因则在于她们自身,她们骨子里烙刻着很深的女奴意识和原罪意识,这是受几千年来封建男权制度的影响。这种意识使她们自己陷入困境,无法走出来。她们自身就认为无论任何方面,都比男人低一等,所以想生存,只能依靠男人。曹七巧最终结局是众叛亲离,她知道她身边所有的人都怨恨她;而白流苏与范柳原最终结了婚,但范柳原终不会变为圣人,不能放弃往日的生活与作风,谁又知道白流苏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曹七巧。“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张爱玲倾城之恋国内外研究现状

《倾城之恋》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2003年,杨泽编写出版了《阅读张爱玲》一书,引起了文坛的广泛重视。本书集结了台湾。大陆及海外学者(康来新,池上贞子,周芬伶,罗久蓉,王德威,张小虹,平路,胡锦媛,梅家玲,蔡源煌...等)对张爱玲的讨论。而这篇论文所引用的历史材料及理论构架,尤其可以见得张爱玲的启发之深,影响之远。本书是“张学”研究最重要的里程碑。

二、作家钱亚玲在一书关于《倾城之恋》的另一种解读中,叙述道无论是思想内涵抑或艺术表现形式,作于1943年10月的《金锁记》被公认为是张爱玲中篇小说之精髓。1944年出版的《传奇》小说集中,作者选《金锁记》作为开篇,足见张爱玲本人对这部中篇小说的偏爱。为此人门较易忽略于集中位居第二的《倾城之恋》。对于《倾城之恋》的评论,不论是力度还是文字的长度都远不及《金锁记》。对于《倾城之恋》这部经典文学之作,期探究价值更为明显。
《倾城之恋》具有外向的唯美主义色彩,结局是范柳原于白流苏共同走进婚姻殿堂,表面上看似圆满的结局背后却隐匿着沧桑,透露着卡破红尘的彻骨悲凉。白流苏的“圆梦”让读者觉得是一传奇故事。正如作家张爱玲的人生一样。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形象分析研究比较零散、狭隘。

英美文学小说冷门适合写论文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论文的题目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是提纲挈领的综述概要。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英国文学 毕业 论文题目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一)
1. 《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2. 论《浮士德》思想体系的矛盾
3. 论卢梭《忏悔录》的自审意识与超俗意识
4. 济慈及其《夜莺颂》的美学魅力
5. 欧洲社会的讽刺画卷——《唐璜》浅析
6. 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7.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8.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9. 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
10. 司汤达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11. 成功与幻灭——拉斯蒂涅(《高老头》)与吕西安(《红与白》)之比较
12. 巴尔扎克小说的现代 文化 意蕴
13. 论《包法利夫人》
14. 19世纪英国女小说家研究
15. 《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
16. 夏洛蒂·勃朗笔下的女性形象系统
17. 《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
18. 试析《简·爱》和《呼啸山庄》的情感模式
19. 《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之比较
20.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21. 《茶花女》的悲剧艺术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二)
1. 茶花女与杜十娘比较
2. 从蒙太里尼形象看《牛虻》的反宗教主题
3. 论哈代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
4.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艺术风格之比较
5. 论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
6. 论《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7. 略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8. 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形象
9. 易卜生有肖伯纳的“社会问题剧”的异同论
10. 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
11. 俄罗斯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12. 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13. 屠格涅夫笔下的女性形象
14. 屠格涅夫的抒情手法
15. 屠格涅夫与郁达夫比较研究
16.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17. 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派文学
19. “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三)
1. 古希腊神话 传说 中的文化精神
2. 英雄符码及其解构——荷马史诗主要史诗主要形象论析
3. 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
4. 论《美狄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 从古希腊到18世纪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
6. 《埃涅阿斯纪》主题的原型意义
7. 试论__伦理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
8. 但丁与__文化
9. 哥特式小说的原理与发展
10. 中国武侠小说与骑士文学的比较
11. 《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
12. 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13. 试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艺术
14. 《奥瑟罗》悲剧冲突艺术
15. 论《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16. 论《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
17.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抒情艺术之比较
18. 试论莎士比亚喜剧风格
19. 莎士比亚悲剧风格的特殊性及其历史意义
20. 论《汤姆·琼斯》人物刻画的美学原则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
论文的题目是一篇论文的灵魂,好的题目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一)
1. 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2.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3.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4. 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5.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7. 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8. 从《飘》看内战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9. 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人物的两面性
10.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11. 浅析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
12. 女性作家的共性
13. 《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权意识比较研究
14. 《失乐园》 与《圣经》中撒旦形象的对比
15. 《老人与海》与《鲁宾逊漂流记》的比较研究
16. 哥特式风格在《弗兰克斯坦》中的体现
17. 浅议反讽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18. 分析麦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19. 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0.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二)
1. 从《简爱 》看早期女权主义的理想和追求
2. 十九世 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真、善、美
3. 英国十 八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
4. Romanticism in Mark Twin's works
5. 批评方法之我见 段燕
6. 浅谈泰戈尔的生命 段燕
7. 浅谈《红字》中珠儿形象的作用
8. 论《 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9. 论海丝特·白兰的性 格发展
10.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1. 论霍桑《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2. 象征意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1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
14. 伍尔夫创作中的女权主义立场
15.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思想
16. 伍尔夫女 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7. 流派研究
18. 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与英国浪漫主义
19. 超现实主义
20. 魔幻现实主义
21. Jane as a narrator and as a character
22. Character Analysis of Nancy, the “criminal” in Oliver Twist
23. Virginia Woolf and Modern Feminine Independence
24. An Analysis of 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三)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猜你喜欢:
1.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
2. 文化方向论文题目
3. 英美文学方向论文
4.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
5.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

  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我们要怎么选择美国文学的题目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一)
  1. 简论Jane Austin 的爱情婚姻观

  2. 从《简爱 》看早期女权主义的理想和追求

  3. 十九世 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真、善、美

  4. 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

  5. Romanticism in Mark Twin's works

  6. 批评方法之我见 段燕

  7. 浅谈泰戈尔的生命 段燕

  8. 浅谈《红字》中珠儿形象的作用

  9. 论《 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10. 论海丝特·白兰的性 格发展

  11.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2. 论霍桑《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3. 象征意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14.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

  15. 伍尔夫创作中的女权主义立场

  16.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思想

  17. 伍尔夫女 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二)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三)
  1. 论劳伦斯《虹》中的异化

  2.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悲剧结局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3. 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4.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5.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6. 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7.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8.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9. 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10. 从《飘》看内战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11. 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人物的两面性

  12.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13. 浅析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

  14. 女性作家的共性

  15. 《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权意识比较研究

  16. 《失乐园》 与《圣经》中撒旦形象的对比

  17. 《老人与海》与《鲁宾逊漂流记》的比较研究

  18. 哥特式风格在《弗兰克斯坦》中的体现

  19. 浅议反讽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20. 分析麦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21. 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2.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3. On tragic Beauty

  24. An Analysis of the Social Impact on the Character -- Sister Carrie

  25. Exploration of the Common Features of American Writers During World War II

  26. Jane Eyre's Linguistic Features

  27. 论Virginia Woolf 的意识流创作方法在某一作品中的体现
猜你喜欢:
1. 英美文学类论文范文

2.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3.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

4. 关于文化的政治论文题目

5. 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关于张爱玲的论文答辩,老师一般会提什么问题

一般不会提特别难的问题来为难你的,基本是你论文你出现的问题的观点的延伸,还有就是对你论文格式的不规范的地方的纠正,答辩的时候不要太紧张,基本都能从容回答出来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