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地热开发研究论文

2023-03-13 06: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地热开发研究论文

地热资源

世界上最古老的能源之一。据测算,地球内部的总热能量,约为全约煤炭储量的1.7亿倍。每年从地球内部经地表散失的热量,相当于1000亿桶石油燃烧产生的热量。
关于地热的来源,有多种假说。一般认为,地热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放热能,其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以及重力分异、化学反应,岩矿结晶释放的热能等。在地球形成过程中,这些热能的总量超过地球散逸的热能,形成巨大的热储量,使地壳局部熔化形成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现已基本测算出,地核的温度达6000°C,地壳底层的温度达900-1000°C,地表常温层(距地面约15米)以下约15公里范围内,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高。地热平均增温率约为3°C/100米。不同地区地热增温率有差异,接近平均增温率的称正常温区,高于平均增温率的地区称地热异常区。地热异常区是研究、开发地热资源的主要对象。地壳板块边沿,深大断裂及火山分布带等,是明显的地热异常区。
普查勘探地热资源,一般采用地表地热调查、钻探和各种物探方法。近年来红外线遥感技术在勘查中取得显著效果。
20世纪末,地热资源的开采对象,主要是埋藏浅、热储量大、有流体(地下水或人工灌水)把热能传引到地表的湿地热田。干热岩地热资源和低温湿地热田的开发利用处在研究试验阶段。
中国的地热资源丰富,有悠久开采历史,以往主要利用温泉洗浴治病。1970年后,在广东丰顺、河北怀来、天津和西藏等地曾进行地热发电、建筑物采暖、农业温室采暖、温水育种、灌溉等多方面试验性开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果。

如此“学术”价值几何?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兼评《云南省志第25卷温泉志》

作者:愤怒的北大人

据《地热能》杂志报道:《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新闻发布会于2004年12月在北京召开。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国内优质能源资源不足、能源环境问题突出等严峻挑战,该套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丛书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内共计11本。中科院王大中院士在丛书的序中指出:“在我国能源领域中,这套丛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司士荣、刘时彬,2005)。本文所评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后简称为《刘书》)就是丛书之11本之一,由刘时彬编著,全书310页,装帧漂亮,图文并茂,售价42元。但就其学术水平而言却只能用3字概括:低水平。它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 剽窃之大作

低水平首先表现在:该书作者充分利用了“编著”的“编”字,剪刀加浆糊,拼成了他的大作。当然,现在是处于计算机时代,剪刀与浆糊都不必用了,只要一台计算机就行。总体来说他的剪切是相当大胆的,相当数量的段落是从别的书中一字不拉、一连数页地照搬过来,而且不注明出处。如该书中3.4.1‘什么是地热田’一节从P.102-104,基本是抄自阿姆斯特德1973年所写的《地热能》一书的中译本(1978)第54-56页。该书中3.4.2节‘高温地热田形成特征和条件’,基本抄自黄尚瑶等1986年所写《火山温泉地热能》一书的第81页。3.4.3‘著名高温地热田’一节从105页至108页基本抄自《地热能》一书的第60-62页。其中美国盖色尔斯地热田和日本大岳地热田图文完全一样。3.5节‘板内地热活动带的形成和分布’抄自《火山温泉地热能》一书的第89-90页。3.6节‘世界著名的中低温地热田’中介绍了3个实例,其中匈牙利潘诺宁盆地一段是抄自《地热系统》,而巴黎盆地和西西北利亚盆地抄自《火山温泉地热能》一书的第92-94页。5.4.4节‘微地震观测’一节从第173-178页抄自《腾冲地热》第200-208页。5.4.5节的‘地球物理勘探应用成果示范’其中‘美国加里福尼亚梅萨地热异常’一小节是照抄克鲁格尔和奥托于1973年合作的《地下热能(资源,生产,人工激发)》的中译本(1978)第70-75页。9.3.3节‘腾冲水热活动今昔’一节分数段抄自《腾冲地热》第四章的64-67、69-70、74-79页。仅此节就抄了12页。

除了上面所说的大段大段地抄袭之外,一些章节是从数篇文章组合而成。如9.4节‘地热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抄自2002年《北京地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三篇文章,即由宾德智等的《北京地热资源》(抄自《论文集》169-175页)、高建柯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简介》(抄自《论文集》145-146页)和徐光辉的《北京奥运公园地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地球物理论证》(抄自《论文集》180-185页)组合而成。

另外一种抄袭方式则是将几篇文章选择一些段落交替着抄。如1.7节火山喷发一节是交替抄袭黄尚瑶等所著《火山温泉地热能》和廖志杰所著《中国的火山温泉和地热资源》的有关段落组合而成,其中提及世界火山的分布那一部分,所用插图是采用《火山温泉地热能》的,文字描述是采用《中国的火山温泉和地热资源》的。

仔细看来这本书90%是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抄袭分量之大在近年来是罕见的,特别是现今强调“尊重知识产权”的情况下,依然大胆犯案,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书》的最后也有参考文献,共49件,至于正文中那些段落参考了那些文献,作者是讳莫如深,由读者自己去猜吧! 二、陈旧的资料

低水平还表现在资料的陈旧。现在是21世纪了,本书属于“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的十一本书中之一本,可是所用的资料基本是70年代的。例如,高温地热田所用的三个实例:美国加里福尼亚的盖色尔斯地热田、日本九州的大岳地热田是全文抄袭1973年阿姆斯特德的《地热能》一书的描述;至于对于意大利拉德瑞罗热田的认识在90年代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1995年出现的最新认识是有人认为该热田的形成与变质核杂岩有关,而本书作者则丝毫未提及。关于低温地热田本书中介绍了三个实例:匈牙利潘诺宁盆地、法国巴黎盆地和俄罗斯西西佰利亚盆地,潘诺宁盆地的资料摘自1981年出版的《地热系统》一书,而巴黎盆地和西西佰利亚盆地的介绍则完全抄袭自1986年出版的《火山温泉地热能》的第91至95页。在该书中,巴黎盆地的资料是引自1974年的《巴黎地热》,而西西佰利亚盆地的地热资料是引自1971年玛夫林茨基所发表的《苏联褶皱和地台区的热水》一书,因此,其原始资料都是70年代的。 加上前节所述该书第5.4.5节地球物理勘探应用成果示范一节中范例之一美国加里福尼亚东南部梅萨地热异常一段连图带文字则照搬自克鲁格尔和奥托在1971年合作的《地下热能(资源,生产,人工激发)》的中译本的第70-75页。

三、低劣的知识

作者知识水平的低劣最充分地反映在第5章《如何找地热资源》这一章内,一方面表现在作者不了解当代应用地热学的发展现状;另方面暴露出作者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地热知识。这一章的基本架构雷同于黄尚瑶等所作科普著作《火山温泉地热能》的第四章,同时也参考了《地热系统》一书中由伦贝所写的第三章“地热资源勘探”。现表列如下:

_________
四、糊涂的概念

前节中提到的将“摩尔”与“毫克当量”等同,就是概念糊涂之一例。在书中绝非仅此一例。在《刘书》的第97页,有这样一段奇文:“高温地热区都集中分布在相对比较狭窄的地壳活动带附近,而低温地区则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不过板块内部区域也偶见一些高温地热区的出露,这是由于板内局部存在有特殊热源—岩浆囊等所致,诸如我国西藏羊八井热田,美国夏威夷群岛等。”请问作者:西藏羊八井是归为板缘还是板内呢?羊八井与夏威夷有着同样的构造背景吗?

在《刘书》的第99页作者探究了“板缘地热活动带的形成和分布”,把全球的板缘地热带划分为4个大带和3个亚带,即:

1、环太平洋地热带,包括:东太平洋中脊地热亚带;西太平洋岛弧地热亚带;东南太平洋缝合线地热亚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3、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4、大西洋中脊地热带。

这个划分是抄袭自《火山温泉地热能》的第78页,该书的作者不是学构造地质出身,错误的将东南太平洋的只有大洋壳的纳兹卡板块与具有陆壳的南美洲板块的聚敛带称为缝合线,而《刘书》的作者丝毫不察,照样抄来,也不可原谅。至于所谓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是冈瓦纳古陆上的阿法尔三联接点发育成的三条裂谷,它们并非连接成带,而是排列呈“Y”字形。红海和亚丁湾是将阿拉伯板块与非洲板块分开的两条裂谷。而东非裂谷则是从三联接点向西南伸的一支,发育在非洲板块之内,怎能说是板缘地热带呢?

五、错误千出的专著

这是刘时彬的另一本大著,但不归他一人负责就是了。《刘书》的参考文献第6条为:“吴光范,任湘,刘时彬,梁乃英主编,云南省志•温泉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该书的正确名称应该是:《云南省志•卷25•温泉志》(简称《滇温泉志》)。需要说明的是,该书第一作者吴光范当时是云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后为省人大副主任,无疑是出版该书的财东;任湘是中国能源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当时正主持“八五科技攻关”中的地热研究项目,常到云南工作。因此,能够出版此书应赖于此两人的筹划与拍板。而主要的执行人应该是刘。因为《滇温泉志》全书304页中有242页(即80%)是照抄佟伟等主编的《腾冲地热》和《横断山区温泉志》。为了剽窃的方便,在《滇温泉志》的作者名录中也将佟伟拉入其中。

说《滇温泉志》是一本错误千出的专著,绝对没有贬低之意。现将主要问题列举如下:

1、大的硬伤有8处之多。

(1)《滇温泉志》第166页第18-23行为重印物。其中第18行至第21行的前半节,已经见于第165页的倒数1-4行,它们是描述石竹坝温泉的,不应该在描述硫磺塘老滚锅段落中再出现。

(2)《滇温泉志》第166页第21行后半段至第23行则是第15-17行的重复。不过第15行是以“据《光绪腾越乡土志》云:”开始;而第21行后半段则改为“光绪《腾越乡土志》:”开头。

(3)《滇温泉志》第167页第18-21页与第24-27行是完全一样的。讲的是热海第4区的“种磺地面”的一片不毛之地。而第18-21行是放在热海第3区硫磺塘大滚锅的末尾,根本放错地方。

(4)《滇温泉志》第167页的第13-17行与第28-30行是重复文字。第13-17行描述的是硫磺塘大滚锅温泉水的化学分析结果。而第28-30行则是描述热海第4区种磺地面的温泉水化学组分。真是乱点鸳鸯谱,种磺地面是一片蒸汽地面,无法取水样,那来的分析结果。就把大滚锅水样的分析结果搬来了。为何第13-17行为5行而第24-27行只有3行呢?因为后者只有元素符号,没有元素名称。

(5)《滇温泉志》的腾冲温泉名录中丢失了“玛玉窝澡塘”温泉。须知玛玉窝温泉是腾冲四大名泉之一,在明朝的《景泰云南图经金腾两指挥使司志》和稍后的《天启滇志》就有报道。《滇温泉志》的作者在抄录《腾冲地热》的第三章时将“玛玉窝”抄丢了,而没有发现。

(6)。《滇温泉志》第163页瑞滇地热田第三区项目内,将“温泉水化学组分:水样温度、酸碱度、矿化度、钠、钾、钙、镁、锂、铷、铯、铵、碳酸根、重碳酸根、氯、硫酸根、氟”等组分全丢光了,只剩下“溴、碘、二氧化硅、偏硼酸、砷和水型”诸项。

(7)《滇温泉志》第270页福贡县罗底热水塘条目,其泉水化学组分项目中,只剩下:水样温度、酸碱度、矿化度、钠、钾、钙、镁。余下(锂以后11项)的都抄丢了,抄袭的东西也丢三拉四。

(8)《滇温泉志》的第272页的第8-19行的“红石岩温泉” 条目与第273页第20-31行的“河西澡塘”为同一个温泉。它们除了名字不同外,经纬度、描述、化学组分都是一样的。此外,不同之点还在:第272页“红石岩温泉” 条目末尾两行云:“1994年《横断山区温泉志》把温泉区定名为“河西温泉”,本书据1991年《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名志》载文,将它更名为红石岩温泉。” 第273页的“河西澡塘”条目中没有这两行字,但是,在泉水化学组分栏目中增加了地球化学温标温度,遗憾的是将“TNK(钠钾温标)”写成为“TNK(克氏氮量)”,真是令人难解。

2、不该有的错误

(1)“硫酸根”变成为“硫酸”;“二氧化硅”变成为“氧化硅”。

前面曾经提及,《滇温泉志》的温泉条目百分之八十是抄自《腾冲地热》和《横断山区温泉志》,但是为了去掉抄袭之嫌,不得不有所变动。变动之处在于:《腾冲地热》和《横断山区温泉志》两书中的温泉水化学组分栏中只有化学元素符号,没有化学元素名称。《滇温泉志》就在每个化学元素符号之后的括号中加入元素名称。这样一加就露馅了。《滇温泉志》全书收录的水化学数据达600多套,其中大约有608套含有SO4和SiO2,它们的元素名称都写成“硫酸”和“氧化硅”,因此,在书中的错处就达1216处。所以,说本书“错误千出”,绝不冤枉。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书的首页“编纂说明”中谈到水化学分析结果的表示时,其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是完全对应的,是书中唯一没有错误的一处,意味着“编纂说明”是由另一作者起草的,只是正文的作者并不依从。也应当指出“编纂说明”也有毛病:没有说明水化学组分的单位为毫克/升,矿化度单位为克/升;另外,重碳酸根(HCO3)写成NCO3,未予校正,也不应该。

(2)书中多处将硫磺气味和硫化氢的分子式写成“HS气”。(见于第20页、39页和302页)。恐怕这是初中的孩子们都不会犯的错误。

(3)作者对什么是“游CO2”和“CO3”是分辨不清、搞不明白的。有时将“游CO2”的名称标为“碳酸根”(见于14、40、41页);有时将“游CO2”的名称标为“碳酸”(见于第15页);“CO3”之后大部分未标中文名称(与其他元素的表示方法相背);有时在“CO3”之前加“游”字,变成“游CO3”,(见于64、73、74、82、92、93、212、217、638、642、644页);更为奇特的是,有时“CO3”的中文名称标为金属“钴”,(见于268、578、579、580、583、584、585、586、598页)。将《横断山区温泉志》中的某些泉的“CO3”抄袭时改成“游CO2”(50页)。

(4)错字太多,未加校正。有的影响文章的性质。如第168页热海地热田的狮子头的酸性水酸碱度实为3?1,书中则写成“8?1℃”。第244页的小定西沸泉温度为95℃。书中则写成“59℃”。许多地方将河岸写成河岩。不通的句子太多,如:泉水系石灰系灰岩(9页)、泉水之东北向断层系导热断层(33页)、水清澈见底为石灰岩(102页)、泉口喷涌的泉水饱和温度似沸水(132页)、泉水沿安山应为玄武岩缝隙溢出(280页)、地下水的来源为C级Cm1l与D3zg灰岩补给,受西部构造影响而成(289页),上面这些话,你懂吗?不一一列举。

(5)地质上非规范化术语比比皆是。如:石炭系灰岩写成石炭纪灰岩(应该写“系或统”的地方写成“纪或世”,数不胜数)、泉水出露于正常(应为长)岩断裂带上(35页)、储热层时代为砂岩(40页)、受N字型地层之阻后溢出(41页)、围岩性质为岩性砂砾岩、基岩粉砂岩(42页)、地热北高南低(45页)、中温断裂型温泉(56页)、砂岩积石奠砂岩(66页)、围岩性质为绢英片岩变质岩(93页)、三叠世石灰岩(120页)、围岩性质为断裂带(299页)等等,不一一列举。此外地质年代的符号乱写;水化学类型有的用汉字,有的用英文,有的干脆不写,体例不统一。这些现象可能意味着作者似乎未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训练。

(6)“编纂说明”中云:“任湘教授和刘时彬教授于1993年3月向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指出温泉志的编纂必将为云南省的新能源领域提供一份翔实的资产清单…。”“于1996年4月初稿完成,编辑的温泉名录共905条。”“概述”一节中云:“全省温泉区1015处。”可是在《刘书》的附录的“表1 云南省各县市温泉分布和分类统计表”中,总计856处。三个数据中,到底哪个数据对?真把人弄糊涂了。

这样的错误其实都是低级的错误。作者们的责任何在?责任编辑的责任何在?出版社领导的责任何在?到底谁该负责呢?

六、一点闲话

呜呼!像这样满目疮痍的学术著作,近年来实属罕见。何况是“志书”,要流芳百世的呢!笔者真不知道作为地方当局父母官的《滇温泉志》第一作者看过该书的草稿否?当他手捧装帧漂亮、图文并茂的成果、细读之后察觉漏洞百出后真不知是怎样的感觉。笔者也敢于相信被列为《滇温泉志》作者之一的佟伟教授是绝对没有看过该书的草稿的,因为这位被公认为治学严谨北大教授绝对不会让这样稀松的烂稿过关。其实该书的操作者真正想要的只是“佟伟”这两个字,而不想要真神来把关。有了这两个字,就可以将《腾冲地热》和《横断山区温泉志》两本书的其他作者撇掉;有了这两个字,就可以将横断山区地热调查的组织者中科院综考会晾到一边。这样就可以将众多人的成果为少数人所占有。笔者倒是不知道云南人民出版社的负责人看到他们的产品是怎样的感觉,他们可能会奇怪:“北大的教授怎么是这样的水平?”

《滇温泉志》最终弄成这样。北京大学的刘时彬教授到底要负多大的责任,我们局外人不得而知。从《滇温泉志》的“编撰职名”中撰稿人共10人,其中: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刘时彬、佟伟;中国能源研究会:任湘;云南省地质矿产厅:丁建博;云南省地名委员会:梁乃英等二人;云南师范大学两名;云南省人民政府两名。在主编中作为第三位,在撰稿人中作为首位的刘时彬,难免其咎。据闻:刘时彬中学毕业之后就到北京大学工作,70年代起为北大地质学系地热研究室成员,1976年起参加青藏高原科考队,吃苦耐劳、工作积极、累有著述。90年代起在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先后担当副秘书长和秘书长,在任湘主任的麾下,车前马后,积极努力,敢于负责。9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将其职称提为“高级实验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术业有专攻,一个人总是有所长,也会有不足之处。刘时彬的缺点在于研究水平不高,而又不肯下功夫去钻研。科学是来不点半分取巧的,是要经过长期的工作一步步积累的。当然,今天的社会太过浮躁,人们又都过于注重名声。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不足,必然导致缪误百出的编抄。而如此学术专作,又有何价值?只能令人齿冷。望诸位学者同仁,做文做事做人意在专心如一,方不为虚名所累。

浅层地热能的国内外研究利用现状与发展

一、国外研究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早期发展阶段

浅层地热能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是随着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兴起的。早在186年前(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卡诺奠定了热泵理论基础。之后英国的物理学家焦耳论证了改变气体的压力引起温度变化的原理。英国勋爵汤姆逊教授首先提出了“热量倍增器”可以供暖的设想。1912年,瑞士苏黎世已成功安装了一套以河水作为低品位热源的热泵设备用于供暖,并以此申报专利,这就是早期的水源热泵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水源热泵系统。

在此之后的几十年,地源热泵基本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并先后有地表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及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问世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地表水源热泵系统问世,是地源热泵中最早使用的热泵系统形式之一。欧洲第一台较大的热泵装置是1938~1939年间在瑞士苏黎世市政大厅投入运行的,它以河水作为热源,供热能力175k W;20世纪40~50年代,瑞士、英国早期使用的地表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除了用于建筑物采暖外,还用于游泳池加热和人造丝厂工艺加热和鞋厂空调等。随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始安装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供热量不断增大,性能系数也有很大提高。

地下水源热泵也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到1940年美国已安装了15台大型商用热泵,其中大部分是以井水为热源。1937年,日本在大型办公楼内安装了2台194k W 压缩机带有蓄热箱的地下水热泵系统,其性能系数达4.4。至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应用的主要是地下水地源热泵。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影响和中断了空调供暖用热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二战结束后,热泵技术研究及应用逐步恢复,至1950年美国已有20个厂商和10余所大学研究单位从事热泵开发研究,在当时拥有的600台热泵中,50%用于房屋供暖。地埋管式地源热泵技术初始于美国和英国。1950年前后,两国开始使用地埋管吸收地热作为热源为家用房屋供暖的小型土壤热泵。1952年,美国约出厂1000套热泵,1954年出厂约2000套热泵。由于地源热泵的日趋成熟,有力地促进了浅层地热能的广泛应用。

1957年,美国军用基地住房大量采用热泵供暖代替燃气供热方案,热泵产量达2万套,1963年年产量增加到7.6万套。至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安装的热泵机组已达近8万台。但当时压缩机质量尚不过关,设备费用高而影响了热泵供暖技术的推广,开始处于停顿状态。

到1964年,热泵可靠性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60年代电价持续下降,使得电加热器的应用不断增加,限制了热泵的发展。

2.迅速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出现,又引起人们对地下水源热泵的关注与兴趣,又开始大量安装与使用地下水源热泵,热泵工业进入了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对热泵的研究工作都十分重视,诸如国际能源机构和欧洲共同体都制定了大型热泵发展计划,热泵新技术层出不穷,热泵的用途也在不断地开拓,并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工业领域,在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热泵真正意义的商业应用也只有近20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美国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能源信息部的调查表明:美国地下水源热泵的生产量从1994年的5924台上升到1997年的9724台。再如美国,截止到1985年全国共有1.4万台地源热泵,而1997年就安装了4.5万台,到目前为止已安装了40万台,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1998年美国商业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已占空调总保有量的19%,其中在新建筑中占30%。目前,每年大约有5万套地源热泵在安装,其中开式系统占5%。美国热泵工业已经成立了由美国能源部、环保署、爱迪逊电力研究所及众多地源热泵厂家组成的美国地源热泵协会,该协会在近年中将投入1亿美元从事开发、研究和推广工作。

欧洲一些国家由于采取积极的促进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减税、优惠电价和广告宣传等),热泵市场得到快速发展。1997年,欧洲发展基金会重新提出热泵发展计划。到2000年,欧洲用于供热、热水供应的热泵总数约为46.7万台,其中地下水源热泵约占11.75%。与美国的热泵发展有所不同,中、北欧如瑞典、瑞士、奥地利、德国等国家主要利用浅部地热资源,地下土壤埋盘管的地源热泵,用于室内地板辐射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据1999年的统计,在家用的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比例,瑞士为96%,奥地利为38%,丹麦为27%。

3.发展趋势

近年来,各国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在快速增长。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于土壤源热泵进行了较深入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数据。美国能源部(DOE)、美国环保局(EPA)及爱迪生电器学会(EEI)、国家农业电力合作公司等财团组成一家政府参与的工业设施国际集团,推广热泵供暖系统。目前从国外发展趋势看,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将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流和方向。

浅层地热能是宝贵的新型能源。与风能、太阳能等非人力控制的自然资源相比,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在开采利用时间上,可人为控制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是集热、矿、水为一体,具有洁净、廉价、用途广泛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可以降低常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又可以在发展某些相关产业经济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作用,具有显著的商业价值。因此,引起了各国对其开发利用的重视。特别是1973年世界能源危机以来,浅层地热能的勘查与开发利用正在迅速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地下水热运移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地下水源热泵运行后,回灌井注入含水层的冷热能会在对流和热传导的作用下向抽水井运移,从而对地下水温度场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地下水热运移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数值模拟方法以其高效性、便捷性和灵活性等众多优势,逐渐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鉴于此,本节对国内外地下水热运移数值模拟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为本专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外提出了许多描述含水层中热量运移的数学模型.Mercer等(1985)、Crawford等(1982)以及Mirza等对含水层储能的一些模拟技术进行了讨论。1985年.P.Heijde和Y.Bachmat等统计了当时已有的21个热运移数学模型,所有这些模型均只考虑对流和热传导作用,忽略了自然对流对热运移的影响,除了两个是三维水流耦合模型外,其余均为一维和二维的。Tsang等(1981)和Sykes等(1982)曾先后利用有限差数值模拟方法,对Auburn大学第二期地下含水层储能野外试验中水和热量运移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试验观测结果基本吻合。Buscheck等(1983)利用Aubum大学储能试验前两个周期的资料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并在模拟过程中考虑了自然对流的影响。Rouve等(1988)应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德国Stuttgart大学的人工含水层季节性储能试验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并对含水层中各填充亚层的渗透性空间组合进行了优化。Molson等(1992)利用加拿大Ontario武装基地潜水含水层储能试验数据,对该试验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其中考虑了自然对流影响和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该模型相对比较完整,但是试验条件比较简单,且连续性方程不尽完善。Forkeli等(1995)利用二维轴对称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人工含水层储能系统的储能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通过对比模拟确定了效果最佳的人工储能系统。Travi等(1996)建立了二维非稳定流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一个含水层剖面上温度的变化。Chevalier等(1999)应用随机游离法对多孔介质含水层储能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区域地下水的流动能够加速所储热能向下游含水层中扩散,从而降低所储热能的回采率。Nagano(2002)通过实验室试验和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如果储热过程中回灌水的温度较高(>;50℃),含水层中将很可能发生自然对流现象,从而使得利用含水层储能的热回收率将受到较大影响。Chounet等(1999)利用混合有限元法对土壤中水流和热量运移进行模拟,提高了模拟精度,但所用模型是一个剖面的二维模型。

国内对地热数值模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张菊明等(1982)用有限元法模拟了二维地热运移问题,并给出了有限元程序。李竞生等李竞生,王广才 1989.平顶山八矿热水补给来源及条件方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科研报告.对平顶山地温场分别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温度场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求解,但是此模型仅是一个稳定的模型,并没有对水流场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薛禹群等(1987)对上海储能试验建立了三维数学模型,且考虑了热机械弥散,但水流模型是一个稳定模型,用简单的解析表达式代替水流模型,没有考虑水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和水动力黏滞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张菊明(1994)建立了三维地温场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有限元解法,但没有考虑水流方程。胡柏耿胡柏耿.1995.地热田中的传热传质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采用二维双孔隙介质模型模拟了地热田中传热和传质过程,并分别模拟了西藏那曲地热田和羊八井地热田的热质运移规律。任理等(1998)用交替方向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土壤二维水热运移规律。何满潮等(2002)首先研究了地下热水回灌过程中渗透系数变化规律,然后针对单井、对井回灌过程中渗流场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地热回灌渗流场数学模型,推导了渗透系数恒定与变化不同条件下的单井、对井回灌的理论公式。

国内外专家对于专门针对水源热泵的地下水热运移也进行了一定的模拟研究。Gringarten等(1975)对地下水均匀流动条件下的含水层热能采集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对边界条件的简化和进行适当的条件假设,建立了对井系统的热传递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给定条件下的热突破事件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法国的对井采能系统的合理布局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为了定量评价目标含水层系统中热量的运移特征,从而指导采能系统的设计,Wiberg应用有限单元法,对单纯的热传导和传导-对流并存两种不同假设条件下,理想含水层系统中地温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根据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供暖和制冷负荷要求,Andrews(1978)应用二维有限元模型,定量评价预测了水源热泵利用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与区域地下水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相比,当区域地下水以一定的速度流动时,冬灌井周围的温度降幅相对较小,而影响半径有所增加,并且温度扰动带沿水流方向发生一定的偏移。Rahman(1984)通过对含水层条件进行假设,建立了对井回灌系统的模拟模型,并对不同的回灌量、含水层厚度、初始储层温度和井距影响条件分别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回灌量和井对之间的距离外,含水层厚度对热突破的时间影响比较显著;而含水层的储水率和渗透系数对热突破事件的影响并不显著。为了确定开采井群和回灌井群之间的合理布局,Paksoy(2000)应用CONFLOW程序,对含水层采能过程中热锋面的运移特征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通过限定开采井和回灌井的水位变幅,同时确保不出现热突破,最终确定上述约束条件下开采井群和回灌井群之间的最小距离。Tenma建立了一个理想的对井模型,利用FEHM软件对不同的开采与回灌量、水井滤管长度与位置和运行周期情况进行定量对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前两个因素是控制模型温度变化幅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国内,辛长征等(2002)利用美国地质调查局编写的HST3D程序,对一典型双井承压含水层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全年运行模拟,由于程序的限制,模拟时采用全年固定流量和固定温度的办法。周建伟等(2008)利用基于HST3D的Flowheat程序对武汉市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对布井方式和抽灌组合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张昆峰等(1998)模拟了大口径井水源热泵的冬季运行工作情况,结果表明,大口径井中的井水流动为均匀下降。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早期热泵的应用与起步阶段(1949~1966年)

相对于世界热泵的发展,我国热泵的研究工作起步约晚20~30年左右。20世纪50年代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吕灿仁教授就开展了我国热泵的最早研究,1956年吕教授的《热泵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前途》一文是我国热泵研究现存的最早文献。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在暖通空调中应用发展热泵,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1960年同济大学吴沈钇教授发表了《简介热泵供暖并建议济南市试用热泵供暖》;1963年原华东建筑设计院与上海冷气机厂开始研制热泵式空调器;1965年上海冰箱厂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制热量为3720W的CKT-3A热泵型窗式空调器;1965年天津大学与天津冷气机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地下水热泵空调机组;1966年天津大学又与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共同合作,进行干线客车的空气/空气热泵试验;1965年,由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徐邦裕教授、吴元炜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根据热泵理论首次提出应用辅助冷凝器作为恒温湿空调机组的二次加热器的新流程,这是世界首创的新流程;重庆建筑大学、天津商学院等单位对地下埋盘管的地源热泵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单位还多次召开全国性的有关热泵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专题研讨会。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分别与有关企业结成产学研联合体,开发出中国品牌的地源热泵系统,已建成多个示范工程,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开始熟悉热泵,并对其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国早期热泵经历了17年的发展历程,度过一段漫长的起步发展阶段。其特点可归纳为:①对新中国而言,起步较早,起点高,某些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②由于受当时工业基础薄弱,能源结构与价格的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热泵空调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始终很缓慢;③在学习外国基础上走创新之路,为我国今后热泵研究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2.热泵应用与发展的停滞期(1966~1977年)

这一时期正处于“十年动乱”期间,在此期间热泵的应用与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该期间没有一篇有关热泵方面的学术论文发表和正式出版过有关热泵的译作和著作等;国内没有举办过一次有关热泵的学术研讨会,也没有派人参加过任何一次国际热泵学术会议,与世隔绝10余年。只有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徐邦裕、吴元炜领导的科研小组在1966~1969年期间,坚持了LHR20热泵机组的研制收尾工作,于1969年通过技术鉴定,这是在“文革”时期全国唯一的一项热泵科研工作。而后,哈尔滨空调机厂开始小批量生产,首台机组安装在黑龙江省安达市总机修厂精加工车间,现场实测的运行效果完全达到(20±1)℃,(60±10)%的恒温恒湿的要求.这是我国第一例以热泵机组实现的恒温恒湿工程。

3.热泵应用发展的复苏与兴旺期(1978~1999年)

1978~1988年,我国热泵应用与发展进入全面复苏阶段。在此期间,为了充分了解国外热泵发展的现状与进展,大量出版有关著作,国内刊物积极刊登有关热泵的译文,对国外热泵产品进行测试与分析,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同时,一些国外知名热泵生产厂家开始来中国投资建厂。例如美国开利公司是最早来中国投资的外国公司之一,于1987年率先在上海成立合资企业。

1989~1999年期间,我国热泵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应用的热泵形式开始多样化,有空气-空气热泵、有空气-水热泵、水-空气热泵和水-水热泵等。在此期间国内已有国有、民营、独资、合资等不少于300家家用空调器厂家,逐步形成我国热泵空调器的完整工业体系,且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到1999年全国约有100个项目,2万台地下水源热泵在运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生产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90年代中期开发出地下水热泵冷热水机组,90年代末又开始出现污水源热泵系统。土壤耦合热泵的研究已成为国内暖通空调界的热门研究课题。国内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地下埋管换热器,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978~1999年,中国制冷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主办过9届“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1988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办了“热泵在我国应用与发展问题专家研讨会”。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中国制冷学会在其主办的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上专门增设“热泵”专题交流。

198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徐邦裕教授等编写的《热泵》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郁永章教授主编的《热泵原理与应用》,1997年出版了蒋能照教授主编的《空调用热泵技术及应用》,1998年出版了郑祖义博士著的《热泵技术在空调中的应用》;1994年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郑祖义著《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创新》。1989~1999年,正式发表有关热泵方面论文270篇,热泵专利总数161项,而发明专利为77项。这些教材、著作、译著和论文的出版,专利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热泵技术在我国的普及与推广。

4.热泵技术的飞速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均GDP的增长,拉动了中国空调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热泵在我国的应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热泵的发展十分迅速,热泵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热泵的应用、研究空前活跃,硕果累累。2000~2003年,专利总数287项,是1989~1999年专利平均数的4.9倍。2000~2003年间发明专利共119项,是1989~1999年发明专利平均数的4.25倍。2000~2003年,热泵文献数量剧增,如2003年文献数是1999年文献数的5倍。全国各省市几乎都有应用热泵技术的工程实例。热泵技术研究更加活跃,创新性成果累累。在短短的几年中有3项世界领先的创新性成果问世,包括:同井回灌热泵系统,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供寒冷地区应用的双级耦合热泵系统。

5.地源热泵的应用与研究

我国地源热泵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地源热泵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如北京工业大学对深层地热水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若干垂直埋管和水平埋管的土壤源热泵试验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应用基础的研究与评价,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土壤源热泵系统中地埋管的热渗耦合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湖南大学建设了水平埋管土壤源热泵系统等。另外,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上海同济大学、天津商学院、重庆建筑大学等大学也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国内数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目前,我国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研究发展很快,经过近二十几年的研究和开发,热泵技术在我国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地源热泵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建立了各类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井施工技术和技术要求,井群设计和计算方法、水质评价和处理方法及环境评价方法等。

截止到2008年10月底,我国浅层地能应用面积超过1×108m2(《地源热泵》杂志2009年5月刊)。已遍及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四川、湖南、西藏、新疆等地。应用的建筑类型包括宾馆、住宅、商场、写字楼、学校、体育场(馆)、医院、展览馆、军队营房、别墅和厂房等,应用前景广阔。

6.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发展趋势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涉及城市能源结构、环境保护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课题。特别是浅层地下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的可再生能量采集系统是解决上述重大课题的关键,其能量采集基本不受使用地域和四季气候的影响。浅层地热能作为建筑物的冷热源初始采集更具有推广价值。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仅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政府也更加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指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技发展与高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国家财政支持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调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该法的实施为浅层地热能的调查、评价和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保障。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多次召开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经验交流会、技术研讨会,并编制出台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做到了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有标准可依。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力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国家从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和推广,财政部、建设部已批准下达3批包括浅层地热能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各地也相继出台支持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项目。如2006年5月31日,由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市水利局、国土局等9个委办局联合发文对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实现供暖和制冷项目按每平方米35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对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实现供暖和制冷项目按每平方米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沈阳市发布的《关于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在沈阳市三环内的455km2核心区范围内,对符合应用地下水热泵技术的409km2范围内的建筑物,原则上都要采用地下水源热泵技术规划研究。

进入21世纪,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和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能源结构的改变,建筑市场的巨大,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的推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在热泵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产品开发和工程项目的应用诸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测和控制系统,但回灌技术中的水质控制和回灌对储层及用水管的影响评价,堵塞井的处理技术,对井群采灌系统温度场、化学场和压力场的模拟计算方法,参数采集方法等尚在研究之中。

加强地热开发保护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灵宝市城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近年来,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给地热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尤其是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有力推动了地热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应用。灵宝市位于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小秦岭—嵩山东西向构造体系,华山背斜东段北翼,大地构造单元属于灵宝中新生界断陷盆地,灵宝城区地热类型主要为沉积盆地埋藏型,为一典型的覆盖型层控低温地热田。

一、地热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质构造

灵宝断陷盆地位于汾渭大型地堑盆地的东南缘,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小秦岭—嵩山东西向构造体系,华山背斜东段北翼。盆地面积约800 平方千米。盆地的南界为文底—宫前断裂,此断裂是近东西向区域性大型华山崤山北麓断裂东段一部分,东界是灵宝—三门峡断裂带。两条区域性断裂均为导水、导热构造,如华阴附近一眼2600 米深井,出水温度高达104℃;温塘热矿泉温度高达67℃。两个断裂带在灵宝市城区以南附近交汇,由于深部基岩层较为破碎,易于地下水的赋存、运移及各种离子富集,为灵宝城区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热储类型及地热成因分析

灵宝盆地新生代以来地壳下沉,接受了巨厚层的沉积,沉积物一般厚2000米左右,凹陷区中心厚达4000 米左右。古近系和新近系以沉降为主,岩性为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砂岩、砂砾岩。其层位和厚度受古地形影响。根据地热资源形成与控制其分布的主要地质条件,认为区内地热类型主要为沉积盆地埋藏型。地热田为低温地热田。

灵宝城区地热田主要依靠沉积物在固结成岩过程释放的热能和岩层自身传导热能供热,地热增温梯度受地层岩性、围岩压力、物质组成影响,同一沉积单元变化不大,具有分布稳定、厚度大、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的特点。据灵宝市区已开发地热井资料统计,井深1000~1800 米,口井水温28.5℃~52℃,地热增温率为2.05~2.68℃/100 米。为典型的覆盖型层控低温地热田。

(三)热储层特征

目前灵宝城区已开发利用的地热主要分布在地面下350~1800米深度范围内,属于下更新统、新近系和古近系热储。综合分析灵宝城区各热储的关系及空间展布,垂向上可概化为三个热储层,即浅层热储(埋深小于350米)、深层热储(埋深350~1000 米)、超深层热储(埋深1000~1800 米)。

浅层热储:埋藏深度100~350 米,热储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松散未胶结含钙质结核的砂质粘土夹砂、砂砾石,其中砂和砂砾石层为主要热储层,厚约38米。井口水温24℃~26℃。

深层热储:埋藏深度350~1000米,揭露厚度为650米,热储岩性主要为新近系的棕褐色砂质泥岩,浅灰色、灰白色的砂岩和砂砾岩,热储层厚41.9米。井口水温35℃~40℃,该热储层是目前的主要开采层段之一。

超深层热储:埋藏深度1000~1783.66 米,揭露厚度783.66 米。热储岩性主要为古近系的棕褐色粘土岩、泥岩、灰白色的砂岩、砂砾岩或粘土岩、泥岩夹砂砾岩,热储层岩性为砂岩及砂砾岩,其固结、分选程度较差,厚度约270米。井口水温52℃左右。

(四)地热垂向分布特征

据相关资料显示,灵宝市恒温带埋深20米,温度15.6℃。平均地温梯度为2.46℃/100米。通过计算统计,增温带地温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大致如下:

①300~900米为温水,多为新近系棕褐色砂质泥岩温水热储层,平均水温25℃~40℃。

②900~1800米为温热水,热储岩性主要为下第三系的棕褐色粘土岩、泥岩、灰白色的砂岩、砂砾岩或粘土岩、泥岩夹砂砾岩,含水层为砂岩及砂砾岩固结,平均水温40℃~60℃。

(五)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地热流体由于温度较高,在与围岩的化学反应和溶滤作用下,其中溶解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矿化度较高(深部)。据灵宝城区内地热流体水质资料分析,区内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特征分述如下:

深层热储层的地热流体化学类型主要为Cl·SO4·HCO3—Na型,pH值一般7.7~8.1,属弱碱性水;矿化度在745.9~799.51 毫克/升之间,属低矿化水;总硬度一般114.0~157.0 毫克/升,属软水;可溶性总固体一般745.9~799.5毫克/升。H2SiO3含量一般19.5~20.8毫克/升。

超深层热储层的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以HCO3· Cl—Na型为主,pH值一般7.7~8.1,属弱碱性水;矿化度在1568.33~1830.32毫克/升之间,属高矿化水;总硬度一般81.5~95.5 毫克/升,属软水;可溶性总固体一般1685.59~1864.36毫克/升。H2SiO3含量一般35.1~36.4毫克/升。

(六)地热资源量估算

区内热储层的地热流体总量为1.71×109立方米;热储层的热能总量为1.17×109千卡/时,折合标准煤5.95×106吨/年,发电量1356.2兆瓦;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储量(C级)为968 立方米/天;可采地热流体量(D级)为4100立方米/天,其中深层热储可采量为3020 立方米/天,超深层热储可采量为1080 立方米/天;深层地热流体开采潜力指数为1.81,超深层地热流体开采潜力指数为5.63,开采潜力较大。

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地热资源开发效益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型能源,各行各业对它的需求与日俱增,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有关资料:地热流体用于饮用、宾馆洗浴、医疗、高效农业种植、特种养殖等方面,不但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其社会效益也是显著的。另外利用地热资源代替燃煤,使低温能源用得其所,可减少高位热能损失,有效降低大气污染,减少固体废渣。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依据地热流体的质量,深层地下热水温度一般小于40℃,主要用途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农业灌溉、热水养鱼、锅炉用水和土壤加温。超深层地下热水温度大于50℃,水中溴、碘含量较高,达8 毫克/升,偏硼酸4.54毫克/升,为医疗热矿水中少有,其中氟达1.18毫克/升,偏硅酸35.1毫克/升,均达到《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GB11615—89)的要求,并含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可集洗浴、医疗、旅游于一体,综合开发利用。

(三)地热资源保护措施

地热资源是在特定的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要保持其资源的长期连续稳定开采,不致形成地质环境问题,必须十分重视其资源的保护工作。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原则、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并结合区内实际情况实施如下保护措施。

(1)开采强度控制措施。其一,考虑到热储层对开采强度反应的滞后现象,应遵循稳步推开的原则,使地热井布局科学合理;在建设规划程度较高地区,完成区域开发利用规划,不宜采取单一分散式开发模式;按照地热井合理间距及强度控制原则,审批项目布局的合理性。其二,优先考虑建设规划程度高、集约化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高的项目。

(2)利用方式控制措施。采用梯级、综合、高效利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地热采暖项目必须采用回灌开发模式;新增项目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鼓励高附加值开发项目,利用工艺技术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保护方式控制措施。有尾水直接排放的利用项目,必须采取回灌开发模式;避免出现地热井布局不合理现象。

(4)加强地热资源开发中的动态监测工作。地热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在开采利用过程中,将会使其水位、水量、水质、水温随开采的过程而发生变化。为不至于因过量开采产生地面沉降、水源枯竭等环境地质灾害,应加强开发中水的动态监测工作。

(5)加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研究区地热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可望形成经济和社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合理地利用好、管理好地热资源,保护地质环境,应建立健全地热资源的开发管理机构,出台地热管理法规措施,建立地热井的开采审批制度,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取得与转让制度。

三、结束语

地热资源是世界公认的洁净能源,开发使用过程中不破坏耕地,不造成环境污染,为近地使用的产供销一条龙矿产品。经过分析论证,灵宝市城区地热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属可再生资源,是一定时期内的可利用资源,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今后,我们要以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理念,科学合理规划开发利用空间布局,鼓励清洁生产,做到充分利用地热资源,以达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的目的。

硕士论文提纲参考

硕士论文提纲参考范文

论文提纲其实就是我们中学时候写作文要求的提纲。写论文提纲主要是提供我们论文写作的思路, 列出我们论文的框架结构, 这样方便我们后续写论文。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硕士论文提纲参考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 :硕士论文提纲

(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研究为例)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第二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理论

2.2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的作用与原则

2.3 影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的因素

2.4 地热开发成本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地热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经济评价综合分析

3.1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2 深层地热水供暖项目经济评价

3.3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

3.4 地热温泉开发利用相关评价

3.5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3E-超效率DEA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基于3E模型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4.2 DEA基本思想与模型

4.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基于3E-超效率DEA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5.2 基于3E-超效率DEA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率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进我国地热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地热开发示范城市的经验借鉴

6.2 我国地热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技术路线

6.3 我国地热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篇二:硕士论文提纲

(以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研究为例)

目录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理论创新

第一章 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概述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投资

第二节 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的法学分析

第三节 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的框架和特征

第二章 国际投资中劳工权利保护责任研究

第一节 劳工权利和国际投资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国际投资领域劳工权利保护的法律模式问题

第三节 劳工权利保护的国际争端实践与冲突

第三章 国际投资中的环境保护责任研究

第一节 环境保护与国际投资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国际投资领域环境保护的法律模式问题

第三节 社会责任投资原则对环境保护责任影响

第四节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与国际投资

第四章 国际投资中的反腐朽责任研究

第一节国际投资中的跨国腐朽行为表现和规制

第二节跨国贿赂行为规制的法律冲突与不足

第三节惩治跨国腐朽行为面临的法律问题

第五章 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履行现状和对策

第一节 中国劳工权利保护责任履行现状和立法缺陷及对策

第二节 中国环境保护责任履行现状和立法缺陷及对策

第三节 中国反腐朽责任履行现状和立法缺陷及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篇三:硕士论文提纲

(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研究为例)

摘要

Abstract

目 录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观察

2.教师观察行为

3.幼儿园教育活动

(二)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维度

3.观察的类型

4.观察的过程

5.观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内容

3.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4.改进策略

三、A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考察

(一)教师对观察的认识

1.观察是了解幼儿的途径

2.教师的观察是“旁观者清”

3.观察儿童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师观察了什么

1.观察幼儿的兴趣

2.观察幼儿的学习效果

3.读懂孩子的需求

(三)教师如何观察

1.调动一切感官搜集信息

2.记录,让教学看得见

(四)教师观察的结果

1.积极正面回应幼儿

2.搭建鹰架帮助幼儿发展

3.及时与家长沟通

4.反思与教学行为的改善

(五)是什么影响着教师的观察

1.幼儿“意外状况”容易引起教师关注

2.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余力观察幼儿

3.教师的主观倾向影响教师观察

4.幼儿园支持教师观察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与开发前景

朱友强

(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济南250013)

作者简介:朱友强(1956—)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摘要: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巨大。 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新近系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碎屑沉积岩中,属于层状孔隙-裂隙型热储,构成区内的主力热储层组。区内现有54~83℃的地热井14 口,利用地热供暖面积已达4.0×105m2,地热开发的前景十分可观。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开发前景

1 概述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新的并正在发展中的三角洲,具傍河傍海的区位优势。自1964年开始组织石油会战,逐步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建成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以来,国内外各界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给予极大关注。国家先后把黄河三角洲列入农业综合开发区和把东营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山东省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列为两个跨世纪工程之一。2001年初,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中国投资促进处与东营市签署了“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项目合作协定书”,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列为重点支持区域,把东营市列为“国际特色产业示范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这些都标志着黄河三角洲进入大开发、大发展时期,必将有力地带动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地热作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并有着巨大发展前景的可再生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地热矿水应用广泛,易于开发,费用低廉,无环境污染,已普遍应用于供暖、生活洗浴、热水理疗、温池游泳、温水养殖、温室种植、高效农业等领域,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必将对区域循环经济与高效生态经济,建立节约性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对于实现东营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总体目标,缓解黄河三角洲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地热地质背景

2.1 地层与构造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地处华北地台辽冀台向斜东部,中生代以来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一直缓慢下降,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

泰山群变质岩(Ar)构成区内基底,在凸起区埋深一般1~2km,凹陷区最深达9km。古近纪晚期在埕东凸起、陈家庄-青坨子凸起、滨县凸起区南部皆有出露,岩性为红、棕黄、绿色花岗片麻岩。寒武系—奥陶系 则主要在埕东凸起东北部、义和庄凸起、陈家庄-青坨子凸起北部、广饶凸起上有揭露。岩性为浅灰、灰黄、灰黑色灰岩。

古近系属于干旱的温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河湖相及山麓冲积相沉积,沉积厚度变化较大,凹陷区厚度可达1500~2000m,凸起区缺失。孔店组(Ek)分布较广泛,只在各凸起区缺失。以紫红、棕红色泥岩、砂岩、灰质砂岩、粉砂岩互层为主。沙河街组(Es)只在各凸起区缺失,自下而上分四段。沙四段为灰、灰褐色泥岩及页岩,部分地区夹碳酸盐岩、油页岩或白云岩;沙三段以块状细砂岩、粉砂岩、油页岩、泥岩及页岩为主;沙二段在东营凹陷发育较好,以灰绿、深灰、紫红色泥岩、砂岩、砾状砂岩互层为主。沙一段为灰色泥岩夹生物灰岩、白云岩、油页岩及粉砂岩。东营组(Ed)主要发育于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上部为灰绿、灰白色砂岩、细砂岩及泥岩;中部为棕红色泥岩、细砾岩;下部为灰白、灰绿色细砾岩、细砂及泥岩。

新近系馆陶组(Ng)在区域上沉积稳定,分布较广泛,区内只在陈家庄凸起局部地段缺失。以灰白色砾状砂岩、细砂岩、灰绿色细砂岩和棕红色泥岩的交互沉积为主,底部为含石英、黑色燧石的砾状砂岩、砂砾岩。新近系明化镇组(Nm)分布较普遍,主要为土黄、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砂岩。第四系平原组(Q)区内普遍分布,上部为浅棕黄、浅绿、灰色砂质粘土、粘土夹粘土质粉砂岩;下部为浅黄、浅灰绿色粉砂质粘土或浅灰绿色粘土质粉砂。

黄河三角洲地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Ⅰ)的辽冀台向斜(Ⅱ1)东部。陵县-渤海农场大断裂又将其分割成埕宁隆起(Ⅲ1)和济阳坳陷(Ⅲ2)两个Ⅲ级构造单元。埕宁隆起由车镇凹陷(Ⅳ1)和义和庄凸起(Ⅳ2)两个Ⅳ级构造单元组成;济阳坳陷由沾化凹陷(Ⅳ3)、孤岛凸起(Ⅳ4)、陈家庄凸起(Ⅳ5)、青坨子凸起(Ⅳ6)、东营凹陷(Ⅳ8)、广饶凸起(Ⅳ9)等构造单元组成。

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构成本区主要构造单元的分界,均隐伏于新近系之下。较大的断裂有:齐河-广饶大断裂、义南断裂、陈南断裂、广南断裂等,断裂走向主要为EW、NW及NE向。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区内以块断和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并伴有少量的玄武岩等岩浆活动。

2.2 地温场特征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近 EW 向莫霍面隆起带,莫霍面深度32 km 左右(陈墨香,1988)。地温梯度较平原区其他部位偏高,最高达4.5~7.2℃/100m,大地热流密度56~79mW/m2。恒温带温度14~15℃,相应的恒温带深度为15~17m。从区内深孔测温资料统计,广饶、孤岛、义和庄凸起地温梯度大于4.5℃/100m,陈家庄凸起北侧大于4.0℃/100m;凹陷区地温梯度一般为3.1~4.0℃/100m。

2.3 地球化学场特征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热水水化学作用主要是离子交替、浓缩及生物化学等,因此,矿化度及某些元素含量较高,富含微量元素。在东营凹陷内,馆陶组、东营组等松散岩类层状热储水化学类型以Cl-Na型水为主,但矿化度差异较大。馆陶组一般8~20g/L,东营组18~23g/L。寒武系—奥陶系岩溶裂隙热储水化学类型亦为Cl-Na型,矿化度3~10g/L。凸起区的馆陶组热储与寒武系—奥陶系往往连通性较好,水化学特征有所变化。在凸起之上,馆陶组地下热水的矿化度呈升高趋势。在垂向上,地下热水的矿化度由浅至深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受围岩、地下热水循环交替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地下热水中偏硼酸、偏硅酸、氟化物、溴化物、锶、铁、锂、钡等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馆陶组热储地热水中溴化物含量8~30mg/L、锶22.8~49.72 mg/ L;东营组热储地热水中溴化物含量39.43mg/ L、锶62.56mg/ L;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热储地热水中偏硅酸含量59mg/ L,锶48mg/ L,均达到命名矿水浓度标准。

3 热储地质特征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型地热资源为低温地热资源的温热水和热水型。新近系明化镇组热储岩性多为粘性土,结构致密,阻热性能良好,但富水性差,热导率低。加之埋藏浅,温度低,故将其作为下伏热储层的保温盖层来研究(刘桂仪等,2001)。凹陷区古生界及古近系孔店组地层埋深较大,目前钻井深度难以达到。沙河街组埋深虽不大,但砂层处于胶结状态,多为低孔隙、裂隙含水层,且是主力含油层,地下热水中大多含有油污,其热水开发对油气生产影响较大。因此,孔店组、沙河街组中的地下热水不宜作为地热资源来开发利用。中生界地层、石炭系—二叠系砂岩及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裂隙中含水很少,属于“有热无水”层,形不成热储。区内馆陶组、东营组分布范围广、砂体单层厚度大,热储层岩性为未胶结或半胶结砂及砾岩,埋藏条件适中,构造条件相对简单。在东营凹陷、沾化凹陷、车镇凹陷内,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新近系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碎屑沉积岩中,属于层状孔隙-裂隙型热储,构成区内的主力热储层组。凸起区新近系热储以下还存在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热储,埋深1000~1500m,受断裂影响岩溶、裂隙较发育,属岩溶裂隙型热储。

3.1 新近系馆陶组热储

馆陶组热储层除在陈家庄凸起中部缺失外,几乎广布全区。其与下伏东营组、寒武系—奥陶系及太古宇地层呈不整合接触。顶板埋深850~1250m,砂层厚度一般80~240m,占地层总厚度的20%~40%。馆陶组热储层岩性为灰白色砾状砂岩、细砂岩、灰绿色细砂岩和棕色泥岩互层,底部为含石英、黑色燧石的砾状砂岩、砂砾岩。砾石直径为1~8mm,磨圆度中等,砂砾石层成岩性差,呈疏松状,孔隙率25%~35%。据河口区河热1地热井资料,利用热储层段1793~1948m,孔口水温73℃,出水量1920m3/d,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矿化度为10.678g/L,并富含锶、溴、偏硼酸、偏硅酸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3.2 古近系东营组热储

古近系东营组热储在义和庄凸起、埕东凸起、陈家庄凸起、青坨子凸起、广饶凸起及工作区南部均有缺失。顶板埋深一般为1200~1700m,地层厚度一般200~500m(图1)。自下而上可以分出从粗到细三个沉积旋回,具明显的正旋回、正韵律的沉积特征。顶部为灰绿、灰白色砂岩、细砂岩及泥岩互层,以砂岩为主;中部为棕红色泥岩、细砾岩为主;底部为灰绿、灰白色含砾砂岩、细砂岩及泥岩。综观东营组砂层,三个沉积旋回的下部均以厚层砂岩为界,其底部砂砾岩厚层最大,三个沉积旋回均是在东营组地层最发育的地方才能全部出现。该组砂砾岩较松散,颗粒分选性较差,孔隙率不同区域差异性较大,在东营凹陷孔隙率为26%~31%;沾化凹陷为20%~25%。据东营西城东热11地热井资料,利用热储层段1586~1722m,孔口水温74℃,出水量1954m3/d,水化学类型为Cl -Na型,矿化度为18.875g/L。微量元素中,锶含量35.62mg/L,锶型地热矿水。

图1 东营凹陷东营组地层等厚度图

(据胜利油田资料编绘,1990)

1—东营组地层尖灭线;2—东营组地层厚度等值线(m)

3.3 寒武系—奥陶系热储

寒武系—奥陶系热储隐伏于新生界之下的古潜山热储层。热储层受地层结构、岩溶发育及构造控制。主要分布于义和庄凸起、埕东凸起南部与北部、孤岛凸起、陈家庄凸起的北部及广饶凸起。受构造控制,各凸起区寒武系—奥陶系顶板埋深差别较大。寒武系—奥陶系以灰、灰白色灰岩为主。义和庄凸起较特殊,除灰、灰白色灰岩外,还有鲕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受岩性、构造及埋藏条件的控制,一般来说,碳酸盐岩埋藏浅比埋藏深的裂隙岩溶发育,孔隙度较大;靠近较大断裂比远离处孔隙度与渗透率大;奥陶系灰岩比寒武系裂隙岩溶发育,孔隙度较大。其裂隙岩溶发育岩层占地层总厚度的15%~25%,单井涌水量1000~2000m3/d,矿化度3~10g/L,井口水温70~90℃。

4 勘查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的发现,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胜利油田的石油勘探。在石油勘探中,曾打出十几口水温大于50℃的地热井,其中五号桩地区的桩12 地热井,井口水温达98℃,居山东省之冠。这些地热井均是在开发石油过程中形成的,成井质量较差,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仅局部用于洗浴、水产养殖和地震观测研究等,大部分未有开发利用。真正意义上的地热勘查与开发,始20世纪90年代后期。1998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上级主管部门及东营市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资金,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专门性的地热资源调查工作,初步圈定了地热远景区,启动了地热井钻探示范工程。与此同时,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公司及部分地热开发企业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进行了商业性地热风险勘查与开发工作。申请勘查面积约600km2,提交地热普查报告3 份。在东营东西城区、河口及孤岛等地,打出了水温54~83℃的地热井14 口,单井出水量均在1500m3/d以上。这些工作,一方面拉开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序幕;另一方面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为低温热水型,井口温度54~83℃,适合直接利用。目前区内已有十余口地热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主要开发项目有温泉洗浴、浴池游泳、生活供水、供暖等。东营宾馆、孤岛芙蓉、孤岛军马场、中建八局鲁班公寓、胜东建工新村五个住宅小区,利用地热供暖面积已达3.0×105m2,浴池游泳、洗浴及娱乐等开发也各具特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展现出广阔的开发前景。经初步计算,黄河三角洲地区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5.888×1019J,热水资源量5.63×108m3/a,折合标准煤2.009×109t,潜在经济价值高达10000 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作为石油枯竭后的替代能源——地热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5 地热勘查开发的主要建议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开发利用还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开发利用规模还是取得的经济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建议:

(1)加快制定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但缺少一个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合理、系统的规划和发展蓝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热产业的发展和地热开发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2)地热勘查的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远景区面积为7425km2真正经过专门地热普查的面积不足600km2,查明的地热资源储量仅占总资源量的1/12,专门为寻找深部隐伏热储而进行的地热地质勘查工作还未启动。应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提高资源储量级别,保障地热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3)增强综合开发利用意识,加快地热应用的产业化进程。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开发仅停留在供暖、洗浴等少数项目上,处在自发、分散和粗放的利用阶段。地热企业经营粗放,开发利用数量少且单一,综合开发利用率低。盲目追求高额利润,地热资源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4)建立地热资源应用的带动性示范工程和科研机构。综合研究国内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皆经历了地热资源勘查-建立示范工程-全面开发的过程。建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工程,是推进地热资源的梯级开发、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最佳途径。

(5)加强地热勘查管理与地热专业法规建设。地热是一种矿产资源,属矿法调节范畴,但目前部门之间管理混乱。影响了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陈墨香.1988.华北地热.北京:科学出版社

刘桂仪,孟庆峰.2001.德州市低温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见:“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