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著:《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2010年,人民出版社,54.8万字;《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2009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7.1万字;《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2008年,安徽教育出版社,17万字;《崔树强书学论集》,2006年,上海百家出版社,25.5万字。编著:《荷塘清韵》,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38万字;《临摹与创作:何绍基集字章法》,2002年,安徽美术出版社。参著: 《隋唐墓志书迹研究》,2003年,文物出版社。部分论文:高昌墓砖书法,《中国书法》,1999年第4期;吐鲁番出土文书的书法研究,《中国书法》,2001年第6期;宋、清两代金石学对书法的影响及其背景分析,《书法研究》,2002年第3期;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兼论抗战后期书法的历史意义,《中国书画》,2003年第9期;从吐鲁番文书和高昌墓砖文字看颜真卿书法的渊源,《书法》,2003年第8期;刍议郭店楚简文字和书法,《书法世界》,2004年第2期;论书法审美意象中的移情作用,《书画世界》,2005年第12期;生生之为艺:中国书法的生命精神,《书法》,2007年第10期;中国书法的疾涩之道,《艺术百家》,2008年第3期;“用笔宜留更宜涩”:以林散之为例谈“涩”与“留”的笔法观,《书画艺术》,2008年第5期;“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再论书法的抽象性特征,《书画世界》,2008年11月;论中国书法中的“金石气”, 《艺术百家》,2009年第6期;挣扎之美——王铎的书法人生,《中国收藏》,2009年第12期;我的书法情怀,《中国书法》,2010年第5期;一气呵成——论书法创作中生命整体性和联系性的思想,《中国书法》,2010年第7期;“书法速成”:一个浮躁时代的商业噱头,《美术观察》,2010年第7期;禇体书风的渊源与流变,《书谱》(香港),2010年9月,夏季卷;中国画的特点与老庄哲学中的时空观念,《荣宝斋》,2010年第6期;艺术教育要补“文化课”,《人民日报》,2012年2月17日。
唐代墓志汇编不足的原因
作者:枫无谚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洛阳新获墓志续编》有张瓘墓志,世系如下:曾祖庆,魏太常卿、泾豫二州刺史,新丰侯。……祖芝,太尉府司马、安光二州刺史。……父寿,河南郡功曹、汾州中兵护、开府属。另有张朗墓志:曾祖德,魏太常卿、金紫光禄大夫、泾豫二州刺史、新丰侯。祖平,袭爵新丰侯、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平北将军、使持节安定二州刺史。父珪,齐青州司马,随朔州揔管府司马,武德初,授正议大夫。张德及张庆,应为同一人。2、《洛阳新获墓志续编》有孟恭墓志:曾祖升,魏廷卫二寺卿、怀州刺史。司空威之弟,仆射季之兄也。孟威、孟季并见于魏书。孟升可补史阙。3、《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有杨衡墓志,记载世系如下:七世祖勤,魏宁远将军、广平太守,加选部给事中,除使持节都督洛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洛州刺史,恒农公,谥曰简。……曾祖范,齐光禄少卿。……祖钦,洛州永年县令。……父文逸,太府寺丞、京兆郡主簿。杨勤官爵与杨播父杨懿完全一致。父懿,延兴末为广平太守,有称绩。高祖南巡,吏人颂之,加宁远将军,赐帛三百匹。徵为选部给事中,有公平之誉。除安南将军、洛州刺史,未之任而卒。赠以本官,加弘农公,谥曰简。此事颇为可疑,有两种可能:1)杨勤与杨懿为同一人。2)杨衡为了光大祖上,张冠李戴。4、《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有王正因墓志:墓主七代祖为前秦丞相王猛。曾祖云,后魏祠部郎、中书舍人、卫尉卿、兖州刺史、文昭公。王父皓,北齐太子舍人,散骑常侍、聘陈,文贞公。显考弘寂,员外散骑侍郎、尚食奉御。与高祖武皇帝有布衣之旧。王云,魏书有传,为王猛之孙王宪之孙,代数符合。官爵也符合。祖念弟云,字罗汉,颇有风尚。自尚书郎入为中书舍人。转司州别驾、光禄少卿,改授卫尉少卿。出为冠军将军、尚书、兖州刺史,寻进号征虏将军。在州坐受所部荆山戍主杜虞财货,又取官绢,因染割易,御史纠劾,付廷尉。遇赦免。熙平二年卒官。赠平南将军、豫州刺史,谥曰文昭。有九子。王皓,见于北史:皓字季高,少立名行,为士友所称。遭母忧,居丧有至性。儒缓亦同诸兄。尝从文宣北征,乘赤马,旦蒙霜气,遂不复识。自言失马,虞候为求觅不得。须臾日出,马体霜尽,系在幕前,方云:「我马尚在。」为司徒掾,在府听午鼓,蹀躞待去。群寮嘲之曰:「王七思归何太疾?」季高曰:「大鹏始欲举,燕雀何啾唧?」嘲者曰:「谁家屋当头,铺首浪游逸。」于是喧笑,季高不复得言。大宁初,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天统末,修国史。寻除通直散骑常侍。卒,赠郢州刺史。子伯,奉朝请,待诏文林馆。5、《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有薛士通张夫人墓志,记载世系如下:先妣武城夫人,本望南阳,汉河间相衡之后。八代祖宝,晋河东太守,因官卒郡,子孙家焉。其后莫之与京,复以河东显。高祖小白,周太祖之基关陇,推盟以附。功高赏大,终於少司徒,事见周史。曾祖向,周嘉陵二州刺史。祖孝先,随雁门守。唐初以郡归国,仍除使持节都督代州诸军事、代州刺史、上柱国、河东郡公。寻以本望未优,改封清阳郡公,食邑二千户。父抱一,以代州君竭节王难,初期不仕。兄淯阳嗣公。恐代官有坠,逼以从徵,由是藏器士师,出而不远。麟德中,自瀛州司法参军,除德州平原、泽州端氏二县令。张小白,见于周书:祥深然之,遂与同郡豪右张小白、樊昭贤、王玄略等举兵,数日之中,众至万馀。将袭欢后军,兵未进而齐神武已败。珍与祥邀之,多所克获。及李弼军至河东,珍与小白等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县户十馀万归附。……小白等既与珍归阙,太祖嘉其立效,并任用之。后咸至郡守、刺史。墓志言小白终于少司徒,可补史阙。6、《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有薛矩墓志。记载世系如下:曾祖□,周内史麟趾殿刊正图籍、骠骑将军、使持节秦州诸军事、秦州刺史、简公。……祖濬,随考功侍郎、虞乡县开国侯。以至孝闻,天子以时致御膳。赠使持节夏州诸军事、夏州刺史,谥曰恭。……考玄祐,随弘农县长,皇朝邢州司马。薛濬,见隋书孝义传:薛浚,字道赜,刑部尚书、内阳公胄之从祖弟也。父琰,周渭南太守。浚少丧父,早孤,养母以孝闻。幼好学,有志行,寻师于长安。时初平江陵,何妥归国,见而异之,授以经业。周天和中,袭爵虞城侯,历纳言上士、新丰令。开皇初,擢拜尚书虞部侍郎,寻转考功侍郎。帝闻浚事母至孝,以其母老,赐舆服机杖,四时珍味,当时荣之。后其母疾,浚貌甚忧瘁,亲故弗之识也。暨丁母艰,诏鸿胪监护丧事,归葬夏阳。于时隆冬极寒,浚衰绖徒跣,冒犯霜雪,自京及乡,五百馀里,足冻坠指,疮血流离,朝野为之伤痛。州里賵助,一无所受。寻起令视事,浚屡陈诚款,请终丧制,优诏不许。及至京,上见其毁瘠过甚,为之改容,顾谓群臣曰:「吾见薛浚哀毁,不觉悲感伤怀。」嗟异久之。浚竟不胜丧,病且卒。书成而绝,时年四十二。有司以闻,高祖为之屑涕,降使赍册书吊祭曰:「皇帝咨故考功侍郎薛浚:于戏!惟尔操履贞和,器业详敏,允膺列宿,勤謇克彰。及遘私艰,奄从毁灭。嘉尔诚孝,感于朕怀,奠酹有加,抑惟朝典。故遣使人,指申往命,魂而有灵,歆兹荣渥。呜呼哀哉!」浚性清俭,死之日,家无遗资。浚初为童儿时,与宗中诸儿游戏于涧滨。见一黄蛇有角及足,召群儿共视,了无见者。浚以为不祥,归大忧悴。母逼而问之,浚以实对。时有胡僧诣宅乞食,浚母怖而告之,僧曰:「此乃儿之吉应。且是儿也,早有名位,然寿不过六七耳。」言终而出,忽然不见,时咸异之。既而终于四十二,六七之言,于是验矣。子乾福,武安郡司仓书佐。则墓志空缺处,应为薛濬父薛琰,秦州刺史应为赠官。7、《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有郑慎言妻于氏墓志。夫人唐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文献公之孙,今恒王府长史、东海公之第三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文献公是谁呢?查唐朝史书,于姓宰相唯有于惟谦符合该记载:戊戌,吏部尚书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于惟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东海郡公于惟谦国子祭酒,罢知政事。此处记载于惟谦谥曰文献,其子为恒王李安世府长史,袭东海公,可补史阙。于惟谦家族,详见《唐中宗朝宰相于惟谦家族世系辑考》。8、在枫无谚:读墓志札记(十二)中,我们讨论了李宽家族的先代世系,在《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中有李恫墓志:曾祖明,豫息利三州诸军事、三州刺史、益州总管、龙居县开国公。……祖纲,晋州长史。……叔祖粲,左监门大将军。……以功授上柱国、应国公,拜宗正卿,谥胡公,赐姓李氏。父蒨,虔州雩都县令。则知李恫为邴明之孙,邴粲之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