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期刊疫情论文征集

2023-03-13 04: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期刊疫情论文征集

拔尖人才资料准备

论文发表

1.2020.7论文《通透数量关系 建构数学模型——例谈“鸡兔同笼”解法多样性培养数感及建模》在《教学与研究》杂志2020年第7期发表;

2.2020.4论文《真诚鼓励,一种向美而生的能力——临时生成的数学“班会”育人案例简述》发表于《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刊;

3.2020.3论文《特殊时期,“未来学习”的催化剂——互联网+技术视角下的数学教育实践与初探》在《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刊》2020年第11期发表;

4.2020.4论文《“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发表于《年轻人》杂志2020年4月刊期;

省级荣誉

1.2020.10被聘为第26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系列课程资源评审专家;

2.2020.11被聘请为江西省第一批智慧作业微课评审专家;

获奖

国家级

1.2020.12作品《不马虎过生日——分数“比”的意义与应用》在新世纪小学数学第13届全国(网络)悦读活动“学习短视频”创作专场中获全国二等奖;

2.2020.12在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15届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省级 

1.2020.12微课资源《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荣获第一届“赣教云”微课征集活动一等奖;

2.2020.10智慧作业微课资源《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获省级二等奖;

3.2020.10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让生命闪光——“积极抗疫、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队会》荣获省级二等奖;

4.2021.1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创建荣获江西省二等奖;

5.2020.10指导的成序列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试卷》荣获省级三等奖;

6.2020.12指导作品《人物专题:努力,成全生命之美(上)》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7.2020.12指导作品《人物专题:努力,成全生命之美(中)》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8.2020.12指导作品《情景剧:溺水而亡的痛》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9.2020.12指导作品《课本剧:小英雄雨来》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10.2020.12指导学生作品《人物专题:爱,伴我成长》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11.2020.9在2020年春季“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中有8节省级公开课被“赣教云”平台收录;

12.2020.12在2020年秋季“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中有3节省级公开课被“赣教云”平台收录;

13.2020.10指导的成系列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试卷》被江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录用;

市级

1.2020.7论文《宅家抗疫“玩数学,练思维”益智微课综述》获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2.2020.10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让生命闪光》获景德镇市级一等奖;

3.2021.2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创建荣获江西省景德镇市一等奖;

4.2020.5战“疫”主题征文《只为赢得心中那份踏实》荣获景德镇市二等奖;

5.2020.8微课《让生命闪光》获景德镇市“珍爱生命”专题教育活动微课制作比赛二等奖;

6.2020.10电教论文《疫情,“未来学习”的催化剂》荣获景德镇市级二等奖;

7.2020.10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看一看》荣获景德镇市级二等奖;

8.2020.10微课《奇数偶数拓展魔术课:隔掌认币——硬币翻转中的奇偶性》获景德镇市级二等奖;

9.2020.10指导的微课《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获景德镇市级二等奖;

10.2020.9指导学生电子板报《复学防控我规划》荣获景德镇市级三等奖;

县级

1.2020.5论文《假设与推理——“鸡兔同笼”问题趣解及模型初建》获乐平市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一等奖;

2.2020.6指导学生在第十五届青少年书信文化作文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3.2021.1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课程录制工作中被评为“优秀先进个人”。

课题研究

1.2021.3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

2.2020.12中央电化教育馆课题《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运行机制与考核激励研究》立项;

3.2021.1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递课堂运用与网络空间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立项。

4.2020.12江西省基础教育课题《整体把握单元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实践研究——以分数教学为例》立项并被评为重点课题;

5.2020.12江西省基础教育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立项;

6.2020.7景德镇市课题《借助单元结构力量促进分数的深度学习实践研究》立项并评选为重点课题;

疫情的议论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全国人民的参与,让我们一起打赢它!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疫情的议论文800字,欢迎阅读参考!

究竟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之前还有人存在疑问,如今应该有了深刻感触。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每一场疫情都是对全人类全方位的考验。病毒,地球上最古老的存在之一。它已诞生数十亿年,但是直到100多年前,人类才借助仪器观察到它的模样。从100多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到近20年来的SARS病毒、甲型H1N1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从不曾停止。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依然少得可怜。

灾难来袭,呼唤担当。

信息分享透明高效,防控机制坚决有力,中国完成了一个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甄别出病原体并第一时间同世界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10天建成两座医院、对近6000万人实施封锁……这是处于疫情中心的中国“做好自己事情”的担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从近邻日本到非洲兄弟赤道几内亚,从俄罗斯到西班牙,一架架带着爱心的航班飞抵中国。这是“风雨同舟”的担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应对病毒,离不开专家的专业能力。“逆行”人群中,有德国专家,有俄罗斯专家,有世界卫生组织牵头成立的国际专家组。这是“守望相助”的担当。

“凡是不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面对疫情,反思必不可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开始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被挤压、城市化居住与日益频繁的人员流动则让病毒的传播防不胜防。有人说:“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因此,不要把每次疫情当做单独事件处理,人类需要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命运与共”的担当。

“面对疫情,我们都是中国。”德国小伙在“爆款”视频中声援中国。“留下来!跟中国朋友一起奋战!”法国人朱利安用留在中国表达信心。这是“患难与共”的担当。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疫情突袭,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感谢中国,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四面八方,感激之情,发乎内心。“全力支持”、“共同努力”,温暖之意,溢于言表。

这个世界,人与人命运相连,国与国命运相通。面对疫情,隔岸观火,要不得;恶意攻击,更是有悖人类良知。积极担当、共克时艰,才是正解。

已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共战疫,待疫尽去,国泰民安。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又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5G商用元年,是奥运之年是……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突入而来的疫情给打破了……

从新年前夕当如今,我相信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不断地从电视网络上接受前方的信息,也不断的冲击着我们认知的上限和下限,与十七年前不同的是,如今讯息密度达到每时每刻都在刷新,期间无数的负面消息,无疑是在放大我们的恐惧与愤怒。

但与十七年前相同的是,那些被冠以英雄称号的人们,他们依然在,是谈及人们在大街上唱国歌而哽咽的钟南山院士,是防疫一线人员与9岁女儿的隔空拥抱,是不辞辛苦给医疗队送蔬菜的秦师傅,是给警局送口罩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伙子,是等妻子归来承包一年家务泣不成声的丈夫,是征集核酸检测小组直面危险时的.那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我做过”,是雷神山,火神山上那日夜兼程的工人师傅们,是奋战在防疫一线那累到虚脱的医生护士,是每一位被阴霾笼罩下的坚强的人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伟大的中国人民”。

其实我本人是比较反感那些什么梦想、未来、希望这些被念叨很多次的词汇,但是有些东西,在灾难面前,谁真的又有勇气直面这样的危险?是啊,不是我这种每天呆在家,只能干揪心的人,更不是靠那些害虫蛀虫、“键盘侠”的那些人,靠的是那些“伟大的中国人民”。

人啊,总是要仰望些什么,那高远、崇高的又与市井不那么挂钩信念,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为那些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加油,但只要有信仰在,没有什么困难在之面前能称之为困难,做好自己改做的事,相信他们,伟大的中国民万岁!

疫情的议论文

在新的一年里,新型冠状病毒的来临十分突然,让人猝不及防。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疫情的议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以前热闹的街市,现已空无一人。被疫情吓坏的人们,已经在家里度过了十多天。但是,有一些战士们,永远都在前线战斗着。

被感染和被隔离的人,在病房中,是谁在与它们身上的病毒斗争?是医生,是白衣战士,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是穿着铠甲,披着斗篷。他们只戴着口罩,穿着隔离衣,拿着自己的工具,去挽救一个个生命。

他们日夜奋战,疲惫不堪,但是他们没有说放弃。每救一个人,他们会无比开心、无比自豪。

钟南山院士的智慧,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带着我们走进成功之门。而一些护士、大夫的殉职,也令我们无比地悲哀。

还有一些战士,他们不再拿着警棍,而是拿起了体温计,为了别人,宁愿放弃自己的幸福,坚守在岗位上,给回家的人们一份安全感,可陪伴他们的,只有孤独。

他们勇敢地“战斗”在第一线,毫不畏惧地与病魔做斗。我们只有“呆”在家中,才是对他们的帮助。

谢谢你们,就是因为有你们在,我们才能打败病毒。谢谢!

新年到了,老家门前的广场早早就挂起了大红灯笼,大街小巷也贴满了春联。春联贴了,福气自然也就到了。但是今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让全国人民这个新年过得心里很不畅快。

现在国家为了十几亿人民的安全,所有医护人员奋战在第一线。这其中就有我的妈妈,我觉得很骄傲。当然,我也很担心她的安全。为病毒传播不再继续扩大,她努力工作,放弃休假。

本来的计划是爷爷奶奶弟弟先回老家,我跟老妈在年三十坐高铁回去。可到了年二九,妈妈退掉了车票,郑重其事地和我说:“妈妈因为临时工作原因,不能陪你回去了。你已经长大了,可以独自去,希望你能理解。”当时我就懵了,一想到自己从没有一个人出门这么远,心里不理解,甚至有点气愤。一路上爸爸妈妈打来的好多电话,我也是带着情绪交流。

随着疫情带来的影响,加上爷爷奶奶不断开导我:“妈妈是医护人员,这是她的责任。”我慢慢释怀,理解了妈妈,知道妈妈就是电视上说的“最美逆行者”。

我在老家很无聊,就畅想楼下的情景:楼下的广场舞大妈翩翩起舞,烟花在天空中尽情绽放。广场上形成了一股人流,大家作揖拜年问候……现实却让人大失所望,广场空无一人。我一探脑袋,大声嚷道:“爷爷奶奶,今年广场怎么一个人都没有,我在家里难受啊!我想同学们了,真希望早点开学。”

家里最欢快的`,就数我那两岁的弟弟了。他时而冲出房间,时而扯着奶奶,时而拽着我。因为他,疫情好像并不存在,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

年夜饭上桌了,虽然比不了大酒店的色香味俱全,爷爷也准备了一天。辛辛苦苦做的一桌子菜,都是我喜欢吃的。我有时候在想:过年到底图什么?不就是图个团圆嘛。现在我深有体会了,妈妈舍小家为大家,虽不在身边,但是我心里觉得很幸福,也很光荣。我能做的就是减少出门,不去人多的地方。只要勤洗手,不去找病毒,病毒自然也不会来找我们。

最后,我想对在外的爸爸妈妈说一声:“新年快乐,我爱你们!”

原本春节是热闹的,可这一次的春节街上冷冷清清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了。

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呢?原来“新型冠状病毒”是很小的,肉眼看不见,它通常外面是蛋白质外壳,里面是遗传物质DNA/RNA。它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别的细胞内维持生命。它外面带有突起像皇冠一样,所以称作“新型冠状病毒”。

这一天,吃完午饭,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看新闻的妈妈忽然叫了起来:“太可怕了,被感染的人又多了几十例!”爸爸听后,吓坏了,说“我这就去买口罩和菜!”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开车去菜场和超市,买生活必须品了。

疫情发后生,我们家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我和弟弟在家里很无聊,每天在家不是看书就是写作业,休息时也只能玩玩具,在院子里玩玩无人机和遥控汽车。

妈妈每天在家只得做做饭菜,看看新闻,很无聊。

爸爸在家和我们一样也很无聊,他每天教弟弟认字,其他时间只好玩手机和睡觉。

我多么想吃烤肉,多么想出去玩呀!

加油中国!加油白衣天使们,希望你们能消灭病毒,让我们摘下口罩,在灿烂的阳光下自由奔跑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