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无处不在
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弛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当今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地理论文
我国是世界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繁,损失分布,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在世界上的国家之一。观察到的事实是20世纪是一个显着的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暴雨,炎热的天气和沙尘暴等)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并直接危及中国的国家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应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要坚持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的防灾减灾,灾害监测和预警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附加重视和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的警告老化,提高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期,临近预报和加强意想不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技术水平的保护。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整体素质。通过加强科学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技术和设施,充分发挥团队的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和技术水平。
政府和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助,并减少与其他常识,提高公众意识的紧迫性和意义的社会责任和自救,互保存我们的能力。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了村”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大部分的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员工,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逃脱,自我帮助和互助能力,达到减灾,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灾难,灾害应急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的预防宣传手册和宣传材料,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预防和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的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我参与帮助功能。
市民充分了解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种预警信息的含义,灾害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不同级别的警告,采取积极和有效的反应。需要建立一个广泛的,光滑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及其他形式的传播预警信息,预警信息的一个重要的瞬间点和滚动播出的电视节目。有关部门,以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的时间,以达到有效的用户手中的,所以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达到的目的,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风险是指灾难的程度可能在未来几年达到和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灾害风险,了解一个特定的区域,不同的危险发生理解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短期和长期变化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以减少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险,以减少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风险评估的自然灾害,包括灾害的监测和识别所造成的损失,以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估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型,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地理论文最好要抓至一个方面来写,因为地理涉及面极广。如果天马行空,极可能会收不住尾,且会造成泛泛而谈的情况。
范文:
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内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如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它因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又如,在赤道两侧,一般是热带雨林地区,但在赤道两侧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非高原,由于地形这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引起其它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也发生变化。安第斯山脉地理环境呈垂直分布,而东非高原则属热带草原景观。另外,地理环境各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地面发育着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在这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原因,茂密的热带雨林等是结果。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反过来也会影响气候、土壤、动物等,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显然,在这里植被的变化是原因,其它要素的变化却成了结果。
其次,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如北美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北美洲位于两大洋之间,但欧洲气候海洋性显著,而北美洲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北美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内地,使太平洋的影响仅局限于太平洋沿岸一带,而对东部广大地区的影响则很小,完全不可能同大西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相比。由于气候不同,导致两洲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这说明北美高山高原地区对整个北美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
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不同:东部圭亚那高原及奥里诺科平原为热带草原地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雨林区;东部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草原及热带荒漠区;南纬40°以南,西侧为温带森林区,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则为温带半荒漠及荒漠区。显然,安第斯山脉对南美东、西部地理环境的分异起着重要作用。即安第斯山脉这部分影响了它东西两侧的部分。再如,在地质史上存在冰期和间冰期,冰期时,大量地表水以冰层的形式被固结在陆地上,由此引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露出海面,结果使陆地面积扩大,轮廓发生变化,陆上动植物分布也发生变化。同时,海平面下降还引起流入海洋的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谷下切更深,陆地地形分割剧烈;间冰期,固结在大陆上的冰层消融返回海洋,海平面上升并淹没了大陆架,陆地面积缩校同时,海平面上升,提高了陆地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力减弱,陆地地形分割也不厉害。
以上表明大陆部分冰川的伸展与退缩,影响范围扩及全球。在这里,显然冰川的扩大与收缩是原因,其影响是结果,但另一方面,冰川的伸缩又是许多原因造成的。这里,同样也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各部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互换位置的。
再次,全球大小各级自然综合体内部,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自然综合体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其内部各要素和各部分是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单独改变其中任一要素和部分是困难的。当然,在人类强有力的影响下,地理环境也会发生局部的变化,如由于人工灌溉、沙漠地区可以出现局部绿洲;由于人为滥伐,热带雨林可以局部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但一旦人类的影响停止,让其自然发展,只要大气环流形势不变,最终地理环境仍然要恢复它原来的面貌。这表明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地理环境整体的制约。
以上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内部联系密切、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体,反之,整体也制约着部分要素的发展变化。
以这篇论文为例,它明确了主题。所就好写多了,你完全可以利用它的格式,自己再选一个主要研究方面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