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国外李贺研究论文

2023-03-12 18: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国外李贺研究论文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摘要】唐代“鬼才”李贺创作了二百多首光辉的诗篇,其诗标新立异、风格独特,自成“长吉体”。文章论述了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

唐代诗坛名家辈出,千古不朽的诗篇浩如烟海。在这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圃中,有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范异卉,这就是李贺的诗歌。
李贺(公元790—816)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仕途蹭蹬,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混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际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长吉体”诗风。李贺天才奇旷,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李贺诗歌一直让后人交口称誉,深为赞叹,李贺是中唐至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人物,在唐代诗坛和我国诗史上永放异彩。
李贺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总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想象丰富特异,构思奇诡,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李贺,他的想象是奇妙的。诗人想象的时空不受拘束,是广阔无垠的,自然界、神仙、传说、鬼怪,一切在他的笔下都重现异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浩瀚大海,“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的幽幽深山,无一不在他的笔下重披想象的朦胧面纱。
李贺写鬼神的世界所发挥的想象更表现出其非凡的创造力。鬼神世界里的鬼神有非凡的服饰与能力,但都有凡人的仪态和情感,这样的意象虚幻又质实,浪漫主义的魅力尽显无遗。
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1]马克思把“想像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入类发展的伟大天赋” [2]。李贺创作诗歌感情炽热,神思驰骋,无论何种题材,经诗人丰富的想象,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想,画面气象万千,新意叠出。在唐诗中,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奇特的夸张都来自诗人丰富的想象。李白和李贺都是典范。然而,李贺同李白最大的区别,在于李贺诗作想象十分奇特,并妙用大量通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清晰,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使作品更具艺术的震撼张力,达到袭人心脾的效果。如《听颖师弹琴歌》,此诗是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听颖师弹琴后所作,描摹了颖师美妙绝伦的琴声,赞叹了他高超的琴艺。诗中描绘琴声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以声喻声的“双风语”、“敲水玉”,还有以“挟剑赴长桥”的武艺、“浸发题春竹”的书艺来喻琴艺使人耳目一新。又有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用“别浦云归”、 “芙蓉叶落”、“秋鸾离”来形容琴声的清悠优美,以越王夜游天姥,仙女骑鹿渡河形容琴韵的轻盈飘逸。更见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通感的运用使诗作灵感激荡,意趣横生,韵味深长。
再如《梦天》,诗人把月亮的幽光幻想成蟾、兔的泪水,把天空的云层描绘成琼楼玉宇。如“玉轮轧露湿团光”一句,把明月在云雾中飘过说成是“玉轮轧露”,真是虚幻离奇的奇想。《梦天》不仅意象奇特,构思也奇特,邀游月宫已是奇诡;突然转问哲理的探索,更是奇之又奇;在艺术构思上,变幻奇谲,与李白的《古风》(十九)有迥异之处。同为梦游诗,李白诗的前后两部分一幻一真,一虚一实,而李贺诗却是一虚一玄,更显精奥含蕴。黎简语:“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九州二句妙有千古。”在诗人如橼巨笔之下,诗味仪隽永引人入胜,有悠然不尽之感。
《金铜仙人辞汉歌》是李贺历来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忆君清泪如铅水”比喻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金铜仙人怀旧、惜别之痛——泪水涔涔,落地有声。“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想象尤其奇伟,表达历史无情的感慨,它的艺术魅力在于意蓄多层,言外有言,饱含深刻的哲理。因其风格独特,成为千古绝唱。《罗浮山人与葛篇》中用“毒蛇浓吁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来描写溽暑薰蒸,酷热难当的天气。《美人梳头歌》中用“一编香丝云撒地”来形容美人梳头临镜解鬃的一刹那。《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用“踏天磨刀割紫云”来赞扬端州石工采割砚石的技巧。李贺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般的声音,银河上漂浮着闪耀的星星,流云学会人间流水的声音等等,充分表现诗人想象奇伟、运思精妙,为鬼斧神工,产生惊人的魅力。

二、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构设意与境浑的美学特质,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启示和审美情趣
李贺诗境界幽邃朦胧,使人遐思无穷,迷离恍惝,想象空间广漠无垠,意蓄多层。这和李商隐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李贺诗与李商隐不同之处,是李贺诗构成瑰艳凄冷的意境。李贺诗膜脱美、静穆美、动态美的图景,给人以阅目怡神之感受。
《李凭望篌引》诗中一系列的典故,使人读起来如坠五里雾中,一片朦胧。如索解其典故,就可以知道作者技艺的精湛。全诗中心是李凭演技高超,作者处处按演奏的艺术效果来加以描写——云彩为之不流,舜纪素女因此而惆怅,声音如玉碎风鸣,像荷花的露珠那样圆润,又像香兰在微笑……这一切,都得调动读者的想象,去完善诗中未讲到的演奏效果。这样用典,既灵活自如,又化为诗魂。同时许多典故又有了“多主性”,表达意蕴更为深奥高远。
其诗神出鬼没,意境深邃。如《巫山高》诗人一开笔便将读者的情退思引向苍穹。神女瑶姬是诗中主角。她的行踪飘渺,不念旧情,“一去一千年”、“楚魂”在峡中往返徒劳,只能“寻梦”而已。诗中瑶姬的形象纯是写意,未着一笔描绘,但她的行踪、风韵却似可见。如此用典,“味外之味”极浓。“楚魂寻梦风飔然”一句,非常幽冷。通篇造境奇特,笔触新奇。
李贺诗与李商隐诗不同之处,在于李贺诗歌神秘阴森的氛围,瑰诡凄冷的意境,从而充分表达诗人身处病态社会的烦闷、压抑、凄凉与愤激心绪。如《将进酒》诗的前面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缤纷绚烂,有声有色,给人极强的敏悟。美酒佳人,欢歌曼舞,人生之乐似乎莫过于此,但结尾笔锋倏转,出人意料地推出死亡的意念和死的悲哀,一片苦涩幽怨的意绪。《秋来》中,诗人深感韶华易逝,想到呕心苦吟无人赏识, 只有同病相怜的古诗人魂魄来相吊慰,有幽明同悲,千古一慨之意。运思凄苦,意境幽艳,强化了作品的奇诡冷艳之美。

三、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凡艺术,都必须具有形象性,才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内蕴。构成艺术特征的形象,在诗歌中就是意象。意象是心灵化的心意附着物,是内情与外景的重合,意象包括按生活实有之景重新组合的现实意象和跃出生活常情的超现实意象。用现实意象创作的诗人颇多,运用超现实意象创作的极少。在唐代诗坛,敢于运用超现实意象的惟李贺一人。成功地构塑新奇意象使李贺成为一名杰出的诗歌天才。
李贺的《老夫采玉歌》与白居易的《卖炭翁》和韦应物的《采玉行》界定了不同的艺术分野。《卖炭翁》严格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老翁卖炭,炭被官府豪夺一事,暗含对时政的讽喻,思想意识不可谓不积极,但这种现实意象缺乏创意,缺少诗歌表现性的审美价值,韦应物的《采玉行》亦然。同是写民生疾苦的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则是诗人忧愤情绪经过内化的艺术表现。诗人想象超常,笔调沉痛。构塑了“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的超现实意象,阐明采玉老夫积年累月在蓝溪采玉,搅得龙不安宁水不清,却难填统治者的欲壑。“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诗人好像是说蓝溪之水与劳动人民结下了不解的怨恨,实是诗人用意微情浓的微词去启发人们,委婉含蓄地指出谁是罪魁祸首,对统治者的深仇大恨用恨溪水来表达,更是妙笔生花。这种超现实意象赋予蓝溪水以人的性格,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从而领略其中意趣,产生愉悦的审美快感。这是李贺诗神奇意象运用的高妙之处。

【参考文献】
[1]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华文出版社,2000.
[2]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3]刘开扬.唐诗的风彩[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研究诗鬼李贺有那些方向?

李贺在古今诗坛算是最不幸的人,猎功名如探囊取物,而徒望进士门槛兴叹,二十七岁即骑鹤而去。留下的却是宏伟的诗篇。其诡谲的想象,奇特的象征,在大唐诗坛独树一帜。斯人若非英年早逝,可与太白并辔绝驰。诗鬼鬼在那里?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鬼和诗仙的区别正在于此。
  
  简单说“鬼气”从外部直观上表现为意象的非人间性,李白是仙界,李贺是地狱。从内在审美上是一种苦闷至死亡的悲怨,他常站在死的边缘来看世界,似乎用的是鬼眼望人间,用西方美学理论可以说是用逝去的理想来参照逝去的现实,在悲欣的层面上冷眼望世。这样的体验使读者震撼,触及灵魂深处。
  
  大约十年前,从朋友那里借回一册《昌谷集》,喜欢得不得了,就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工工整整地手抄了一本;现在,它大概正躺在我的书堆的某一个角落里罢。李昌谷的鬼气实在太重,我在不知不觉中也很蒙了一些,至今不去,虽然他的诗已经记不得几首。“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我常常因这样的诗句而忆起那逝去的少年时代的凄美的梦,感动得难过。
  
  汪曾淇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以艺术感觉敏锐见赏于师友。有一回为人捉刀——就是做枪手,替朋友(像我这样学分老修不够的)写点东西。任课老师闻一多不知就里,看完文章以后对汪的那哥们说:“靠,写得比汪曾淇还好。”那篇文章不知还能不能找到?好象就是关于李贺的,大意是说:李某人的诗和别人的不同,不同就不同在前前后后的诗人都习惯在白纸上工笔/写意,李诗人是在黑纸上泼洒。有关系吗?有关系吧?
  
  有时读李贺的诗,恍然觉得带有几分科幻的味道,像“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诗人的宇宙观念颇得精髓,写出“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佳句。开个玩笑,若让诗人做个科幻家,我宁愿脑袋跟着转。
  
  “我当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这简直是李贺的弱冠宣言,却是极其绝望的。此种心态造就了其诗的病态美。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竹,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被称为“鬼”,除其诗歌中多写及天国鬼境、神仙鬼魅的原因之外,恐怕与他本人的相貌也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全唐诗》第392卷第007首李贺之诗《巴童答》中,他写道“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可以从其诗中想见其“巨鼻”、“ 庞眉”的丑陋容貌。另外,在《新唐书》中也有这样的描写“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留仙先生所谓“长爪郎吟而成癖”是所谓也。以长吉诡谲之诗,配此古寝之貌,“诗鬼”之号堪为确称!

研究李贺诗歌艺术特色的意义?简洁明了,字数不能过少

  摘要:唐代诗坛名家辈出,千古不朽的诗篇浩如烟海。在这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圃中,有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花异卉,这就是李贺的诗歌。千百年来,李贺的诗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为什么它们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试图从内容主题、艺术特色两方面进行论述李贺诗歌生生不息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是本文写作的目的和宗旨。
  关键词:李贺;诗歌;内容主题;艺术特色
  李贺,字长吉,中唐独树一帜的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死时年仅27岁。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混暗,国势衰微,加之自己仕途不顺,遭遇坎坷,因而奋强激越,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的反响,为后世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影响巨大。李贺,他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他成功地推动了唐代诗歌发展的另一高潮。
  内容主题是诗歌的灵魂和血肉。具备深刻的思想内容是一切优秀诗歌的必备条件。毋庸置疑,李贺的诗歌是优秀的:用生命创造诗歌,用诗歌挖掘生命,忧郁、深沉,充满着个性使然,那是一种真正属于“长吉体”的生命之歌。

  压抑苦闷、悲天悯人的内容主题
  唐中朝是一个崇尚门第出身的年代。李贺的家族是一支疏淡的皇族血脉,诗人他很看重自己的贵族身份,常以“唐诸王孙”“皇孙”“宗孙”自称。无奈两百多年前的祖上繁华早已不复存在。现实的阴霾,家道的中落,仕途的泥泞沉重地打击着落寞“贵公子”李贺他那薄弱的意志和体质。作为诗歌天才和病态畸零儿的结合者,李贺性格乖异,感情胜于理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无力超脱。现实无望,他唯有寄寓诗歌。诗歌是李贺的生命之所系,他苦苦经营着幻想中天堂,他用脆弱的身心支撑起了庞大的诗歌体系。
  述说怀才不遇、悲天悯人是李贺诗歌的核心内容。“我当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心谢如枯兰、无处逐英雄、迷魂招不得、唤天云不开……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李贺抑郁不得志的呐喊和哭泣。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镌刻在了诗歌中,猛力去挖掘灵魂的深处,触及旁人所不敢坦言的痛楚,充分暴露藏匿在潜意识中的欲望,这就是李贺。
  因为对现实的失望乃至绝望,李贺转而面向另一个虚构的世界。在他的笔下,仙姝、鬼魅比比皆是:“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这是美好的一面。用幻想的快乐来冲淡现实的痛苦,这是李贺所擅长应用的。然而幻想的终究只是幻想的,一旦幻想破灭,一旦从梦幻中清醒,诗人李贺承受的唯有更深的痛楚。秋风吹落一片桐叶,他就会骤然觉得惊心动魄,头上掉下几根发丝,也能给他带来难以抑制的仇恨。“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这更是李贺恐慌内心的真实记录。虚构、真实,欢乐、痛苦,两种极端的思想形成的张力时刻在撕扯着诗人他那未老先衰的神经。为此,再美好或是再鬼魅的情景出现在李贺的诗歌中,也就不足为奇了。不得不注意的是,李贺热衷于仙姝、鬼魅、坟场的描写恰恰是因为他无法忍受现实另而转向的另一种形式的抒发、解脱。归根到底,神仙鬼怪的幻觉也正是作者压抑苦闷、悲天悯人的真实写照。
  直视民间疾苦,痛斥统治者苛政,这类内容主题在李贺的诗歌中亦有表现。典型代表如《老夫采玉歌》《雁门太守行》《猛虎行》等。“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层念骄婴,古台石磴悬肠草。”通过深刻描写采玉工人的苦难生活和痛苦心情,一方面是作者同情百姓,反映黑暗,而另一方面,隐隐约约地,读者也不难看出在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自己其实也是一个悲苦的“采玉者”。
  他是精神世界中的采玉者。
  此外,李贺的诗歌表现的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如酒席歌宴之作。(暂不探讨)

  奇崛冷艳、幽暗瑰丽的艺术特色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这是杜牧给予李贺诗歌之艺术特色的概括评价。
  艺术,它是诗歌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在李贺的诗歌中,笔者认为艺术特色比内容主题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奇崛冷艳、幽暗瑰丽的艺术特色是李贺诗歌的创作,其更是李贺诗歌得以广泛留传的关键原因之一。
  奇崛。深受屈原、李白以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李贺搜奇猎艳,以丰富的想象构筑了一个个奇崛的诗歌世界。在李贺的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般的声音,银河上漂浮着闪耀的星星,流云学会人间流水的声音,月亮的幽光可以是蟾、兔的泪水,天空的云层可以是琼楼玉宇。“忆君清泪如铅水” “天若有情天亦老” 匠心独运,美妙绝俗,令人叹为观止。
  冷艳、幽暗。李贺的诗歌是苦闷的象征,在艳丽色彩的风格上,作者注入的更多的是冷、暗色调。“死”、“病”、“老”、“鬼”、“蛇”的频繁应用,营造的是一种触目惊心、畸形诡异的氛围,幽冷豁刻,阴森爽肃:“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百年老鸮成木魅 笑声碧火巢中起”、“嗷嗷鬼母愁郊哭”。即使在描写自然美的时候,李贺他也是喜欢刻画凋零的草木、枯萎的花朵的:“珠黄池冷芙蓉死”“啼蛄吊月勾阑下”,诗人赋予了万千景象一种衰败凄冷的特征。
  瑰丽。诗歌的瑰丽主要体现在语言的描写上。在语言运用上,李贺力避平淡,在设色浓丽中又追求奇警峭拔。炼字造句传神又极富特色。他善用通感的方法,把事物系上感情、感觉等,如红日“笑红”、“冷红’、“老红”、“堕红”,露是“泣露”,风是“桐风”、“酸风”,雨是“香雨”,骨是“恨骨”,血是“神血”,这样的造语尖新,尤其烙有李贺的印记。此外,李贺也非常注意语言的创造性,遣词造句,力避陈言,另创新词。例如酒是“琥珀”,剑是“玉龙”,天河叫“云浦”、“银浦”、“别浦”、“天江”,美女曰“金钗客”,甲曰“金鳞”,磷火为“翠烛”,嫦娥是“仙妄”……所有这些生新的语言,都使他的诗歌呈现出瑰丽、奇峭的面貌。
  奇崛冷艳、幽暗瑰丽,这就是诗人李贺苦心营造的艺术境界。
  “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成尘”,李贺所处的时代早已成了历史上的一点,然而不管往事如何成为回忆,人们总是忘不了李贺,更忘不了他的诗歌。或许,独特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这就是李贺诗歌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吧。

李贺的奇特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原文分析

1、李贺的奇特之处表现在:他从不会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也不像他人那样凑合成篇,而是把符合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从原文的“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这句话可以看出。
2、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