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益海粮油研究论文

2023-03-12 16: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益海粮油研究论文

吉林工商学院分院简介

吉林工商学院坐落于“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那么吉林工商学院有哪些分院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吉林工商学院分院简介,欢迎阅读!

吉林工商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前身为吉林财贸学院粮食系,自1958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行业专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粮食深加工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背景下, 2007年7月吉林工商学院成立之初,便建立了生物工程学院,至此,生物工程学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生物工程学院现有生物工程、粮食工程、粮食储藏与检验、机电、机械专业、机械基础六个教研室。设有生物工程、粮食工程、动物营养与饲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其中粮食工程专业设有粮油加工和粮油储检2个专业方向。

学院现有谷物品质分析、生化产品品质分析、粮油储藏与检验、机械基础等12个专业实验室,谷物工艺、饲料工艺、淀粉生物转化工艺、机械工程4个实训中心,以及CAD/CAM设计中心、资料室等教学配套设施。2012年先后获批建设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粮油食品深加工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博士11人、硕士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1人,吉林省“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3,吉林省“高校科技领军人才”2人,吉林省人民政府人才开发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2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1人,省级和市级师德标兵2,吉林工商学院广泽资金科研标兵2人,师德标兵1人,出国访问学者2人。

近年来全院教师公开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20多部,发表核心及以上级别学术论文110多篇,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各类教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3项。

学院成立以来,特别注重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国内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兄弟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与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华良集团、南京雨润集团、松原嘉吉生化有限公司、秦皇岛鹏泰面粉公司、吉粮集团、正大饲料公司、禾丰集团、长春皓月集团、长春大成集团、沈阳金石豆业、吉林帝达淀粉生化有限公司、广东湛江富虹油脂公司、石家庄益海粮油工业集团、厦门中禾实业有限公司等全国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实践环境。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是吉林工商学院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早在1984年就设立了财会专业。2007年,在原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和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三校会计系的基础上合并重组为会计学院并开始招收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学院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和会计学专升本等本科专业4个,会计学专科专业1个,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全院现有在校学生2732余人,其中:本科生1939人,专科生793人。学院设有基础会计教研室、财务管理教研室、财务会计教研室、审计教研室、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成本会计教研室、统计教研室、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所、会计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师资力量强,专任教师66人,具有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68%,高级职称结构居于学院领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的比例为88.9%;中青年教师比例为76.1%;“双师型”教师27人,占比47%。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我院的综合实力表现较好,一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成果显著,2011年会计学学科被批准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会计学专业被批准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2014年以会计学二级重点学科为依托遴选为吉林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二是教育改革成果显著,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创我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数量之最。获省级优秀课1门,获省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2部,吉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二等奖1项。

会计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动员一切力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满足同学的就业需要。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同时,就业质量较好,有5%~10%的学生考取了研究生和国家、地方公务员,有80%左右的毕业生到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工作。

经过十年的培育和建设,会计学院办学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现已成为吉林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展望未来,学院将依托学校多学科交融的办学平台,以会计学为主体,以财务管理、审计学为两翼,统计学为补充,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心,立足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面向全国,注重信息化、国际化,打品牌、抓特色、出成果,努力把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建设成为同类学科中省内一流的应用技能型学院。

周口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公司介绍

益海嘉里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深圳、青岛、天津、秦皇岛、连云港、营口、广州、上海、泉州、防城港、张家港等主要港口及北京、武汉、岳阳、西安、成都、哈尔滨、石家庄、四川广汉、周口、岳阳、东莞、佳木斯、新疆昌吉、阿克苏、山东兖州、安徽、重庆等主要城市投资设立了100多家工厂、贸易公司,并成功地塑造出“金龙鱼”、“口福”、“胡姬花”、“香满园”、“益海”、“蓝匙”、“丰苑”等国内著名品牌,其中“金龙鱼”、“口福”、“胡姬花”获“中国名牌”称号。“金龙鱼”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小包装食用油的第一品牌,并在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集团旗下的嘉里粮油被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员工发展与培养: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倡导人才观,视人才为企业最大的资源和财富,为每位员工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舞台,也一贯重视和关注每位员工在公司内部的成长。在益海嘉里集团中高层管理队伍中有很多是从应届毕业生培养提拔起来的。公司通过内部专门培训机构建立了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在岗培训、外部培训、公司内训、学历教育、项目培训、国外参观学习与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等。人事行政部会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工作表现,员工在公司有不断晋升的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自我价值。

ABCD四大粮商是怎样控制中国粮食市场的?

这是中国经营报上的文章 很能说明问题。 随着2008年中国关于限制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世贸组织过渡期已结束,已经牢牢掌控了中国的大豆定价权的外资粮商,又把目光急切地投向了中国的粮食产业,现在,他们决定从中储粮开始突破。\x0d\x0a  面对拿着“彩礼”上门“提亲”的外国粮商,中储粮并不急于做出决定,已经学会吸取大豆教训的他们,要看一看,“洋人”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而国家发改委则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毕竟向中储粮提亲的外资粮商,都以控制整条粮食产业链条而著称于世。\x0d\x0a  被政府赋予平抑粮油价格的中储粮,正处在事件的中心,地位微妙。\x0d\x0a外资粮商“提亲”\x0d\x0a  “他们确实一直想和我们合作。”中储粮新闻发言人魏强告诉记者。\x0d\x0a  他说的“他们”包括世界四大粮商之一的嘉吉公司,中国总部上海,他们的工作人员对于“中储粮”几个字并不陌生,“我们经常有一些传真件往来”,不过,她拒绝透露这些传真涉及的内容。\x0d\x0a  嘉吉是一家掌控全球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的企业,在交易规模上已居全球之首。从食品的生产、包装,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一手包办。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及66个国家,嘉吉现在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开发第三世界的潜在市场。\x0d\x0a  此时此刻,外资四大粮商在占领了中国大豆行业后,谋局中国粮食行业的步伐已渐行渐快,除了嘉吉,还有ADM、路易·达孚以及邦基。此前中储粮某高层透露:四大粮商均在与中储粮接洽,商谈合作事宜。\x0d\x0a  他们频繁示好的中储粮,实际上是中国政府控制的一家粮食购销机构,主要作用为平抑粮食及农产品价格,彼时,为了使其拥有更多的资源完成这项职能,政府赋予了中储粮进出口农产品的权力。\x0d\x0a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储粮并未完成企业化改造,投资主体依旧为单一的中央政府。按照政府的安排,中储粮直接管理着中央在地方的粮库,负责收购粮食,并以最低收购价以及适时调整价格的方式,影响与控制粮食在流通领域中的价格。其拥有的粮食购销渠道,在中国境内只有中粮(中国粮食集团)可以比肩,而这显然是外资看中中储粮的原因所在。\x0d\x0a  此时,天时又站在了外资四大粮商的一方。\x0d\x0a  根据中国签订的WTO协议,2008年,中国对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行将结束,中国政府将不能再对粮食流通领域的外资介入问题进行限制,外资四大粮商显然是看中了这个机会,方才频繁示好中储粮,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进入一直受到政府控制的粮食购销领域。\x0d\x0a  现在,布局的还不止是嘉吉。据业内人士介绍,隶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ADM公司的益海嘉里集团,已经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或并购粮食加工企业,并在江苏等省准备建立粮食收储企业。\x0d\x0a产业链利益的觊觎\x0d\x0a  “最危险的是,外资四大粮商都是一条龙的集团化运作,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己的运输通道等流通环节,掌控了整个链条。”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刘登高说。\x0d\x0a  显然,中储粮只是这些外资的切入点,他们觊觎的是整条粮食产业链的利益,记者了解到,在向中储粮频繁示好的同时,嘉吉已在布局中国的化肥市场,这正是粮食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x0d\x0a  根据嘉吉方面的公开资料,嘉吉在华有27个独资和合资公司,但在这个资料中,嘉吉对他们在中国化肥领域的投资只字不提。\x0d\x0a  而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嘉吉在华已经建立了全资的山东嘉吉化肥有限公司,以及合资的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等。除了种植领域外,嘉吉在华的链条基本搭建完成。\x0d\x0a  “如果控制了化肥等农资,就很容易控制粮价。”刘登高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06年以来的中国粮价上涨,农资涨价是重要因素。\x0d\x0a  在这之前,益海嘉里已经做到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头把交椅,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60%~70%。\x0d\x0a  “益海嘉里集团的下一个目标是粮食。”刘登高表示,该集团已在山东兖州建立一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一期年加工能力为30万吨。另据中国储备粮总公司调查,这个集团在河南周口、河北石家庄也正准备建设面粉加工企业;不仅涉足粮食加工行业,在江苏射阳,益海嘉里集团已进行了考察,准备在射阳沿海建立大型粮食收储加工基地,进入粮食收储领域。 \x0d\x0a发改委的戒心\x0d\x0a  大豆河山的全面沦陷让政府早已产生了戒心, “几年前的教训触目惊心,粮食肯定不会重走老路。”中储粮的上级主管单位——发改委农经司官员告诉记者。\x0d\x0a  他表示:“我们的国有粮库不可能让外商染指。即便是合作,也仅仅限于一些小的加工厂之类,小公司我们不管,国有粮库,不可能。”\x0d\x0a  魏强也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和四大粮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合作。”2007年,四大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有意和中储粮合作建立一家榨油企业,“最后不了了之了。”\x0d\x0a  “染指中储粮,没戏。”上述发改委官员说,“中储粮并非企业,主要任务不是创造商业利润,不会为了商业利益放弃宏观调控职能。”\x0d\x0a  大豆行业的全线崩溃显然是长鸣警钟。大豆市场放开仅几年,定价权已经完全旁落。此后,中储粮在食用油方面的调控能力日显苍白。最有名的例子是,2007年的食用油涨价潮中,中储粮抛出20万吨食用油平抑油价,市场上却波澜不起。随后的调查显示,70%的食用油都进入了益海嘉里的仓库。\x0d\x0a  国内一家大型油脂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20万吨太少了。”不过,魏强认为,“关键不是太少,是四大粮商实力太强大了,我们太弱小,就是再多投也没用。”\x0d\x0a  “我们已经改变了方式,比如从抛售改为定点销售,效果好了很多。”魏强说,“不过在油料市场上,失去的旧河山,再难收复。”政府显然不希望大豆的悲剧在更重要的粮食领域重演。\x0d\x0a  不过,在商务部外资研究部主任、《中国WTO年度报告》主编马宇看来,这一切根本不用过于担心:“引进竞争是好的,反垄断法也已生效,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法遏止他们的垄断行为。”他说。\x0d\x0a中储粮的忧虑\x0d\x0a  然而,尽管如此,上述外资粮商的来势汹汹仍然让魏强很担忧,“比起四大粮商,中国的几大粮食集团势力太弱小了,四大粮商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我们却没有一家企业在国内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x0d\x0a  目前,中储粮作为全国最大的粮源控制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但却没有粮食加工业务;中粮集团有加工业务,却不能掌控粮源,销售网络也不够;华粮集团虽然在全国属于比较大的企业,但实力与跨国公司根本不能相提并论。\x0d\x0a  另一点让魏强担忧的是,同时负责平抑油价的中储粮,以前曾有过粮食的进出口权,不过,现在粮食的进出口权基本上被中粮垄断。这一弊端在中储粮的食用油和大豆等轮换时暴露无疑,“有时我们需要轮换,但是国内的供给跟不上,我们又没有进口配额,这样一来,就滞后很多。”\x0d\x0a  不过,外资四大粮商在中国粮食流通领域市场放开后的一系列动作,正在加剧这种担忧,“不是说我们完全封闭,我们不和他们合作,我们国家粮食就安全了。”魏强说。承担平抑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中储粮,多少有些进退两难。\x0d\x0a  事实上,在四大粮商已经掌握了中国植物油销售的终端渠道后,通过建立或收购面粉、大米加工厂,通过植物油的渠道销售进入粮食消费市场并不难,“因为在我国,粮油完全是一个销售渠道,这就给我国粮食流通带来极大风险。”\x0d\x0a  “而且,外资四大粮商布局销售网点比我们要强很多,可行的路径就是,必须有大型的粮食企业与之抗衡。”魏强透露说,下一步,中储粮会加快粮食加工领域的业务开发,不过,具体的时间表仍然未定。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