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优秀研究报告论文

2023-03-12 16: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优秀研究报告论文

1、 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论文)《河南大学学报》1987.42、 商业企业引入兼并机制应注意的问题(研究报告)、《商品流通论坛》 1988.63、 试论集体企业的所得税制度 (论文)《集体经济报》1989.5.234、 根除“倒爷”之我见 (论文)《商品流通论坛》1989.45、 集体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设想 (研究报告)《广西税务》1989.36、 论优化劳动组合的驱动机制 (研究报告)《决策参考》(内)1990.37、 论影响企业行为的外部因素 (论文)《〈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1991.58、 《资本论》第一卷的思维进程 (论文)《河南大学学报》1992.69、 交易与企业的性质 (论文)《河南大学学报》1993.610、 论企业管理教学方式的选择 (论文)《高教探新 》1995.211、 企业规模经济研究 (论文)《河南大学学报》1995 增刊12、 投资选择模型研究 (论文)《河南大学学报》1995 .413、 新郑市属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河南大学学报》1995 .514、 企业规模经济刍议 (论文)《金融管理科学》1995.215、 工业规模经济的区域效应 (论文)《河南大学学报》1996.216、 企业最优规模模型研究 (论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317、 长葛发展规模经济的考察与启示(研究报告)《区域经济研究》1996.518、 投资体制与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方式(研究报告)《金融管理科学》1996.619、 试论企业规模效益 (论文)《开放导报》1996.920、 开封市培育新型产业、塑造现代企业实践途径研究(研究报告)《河南大学学报》1997.221、 中国企业规模分析 (论文)《南开经济研究》1998.422、 对外开放:如何保持利用外资的健康发展(论文) 《经济学动态》 1998.623、 中国企业规模增长模式研究 (论文)《河南大学学报》1998.424、 论我国户籍制度 (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1998.925、 双重过渡下的国企改革 (论文) 《中国改革》1998.1226、 中国发展大企业集团的路径 (研究报告)《世界经济文汇》1999特刊27、 南国企发展模式分析:以TCL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案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 .128、欧元: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论文)《河南大学学报》2001.1《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人大复印资料)2000.829、国有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条件(论文)《河南日报》理论版2000.830、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河南大学研究生学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31、中国企业合理利用外资分析(论文)《跨世纪宏观经济难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32、论大企业集团的市场化(论文)《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6《工业经济》(人大复印资料)2001.133、双重过渡下的企业并购(论文)《河南大学学报》2001.234、我国企业并购健康发展的实践途径分析(论文)《理论前沿》2001.235、论影响我国企业并购发展的制度障碍(论文)《河南社会科学》2001.336、我国不良金融资产清收的制度分析(论文)《中国城市金融》2001.1037、新世纪全球企业并购新动向(论文)《中国财经报》2001.11.938、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分析(论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39、经济、管理学科教学方式的选择(论文)《高等教育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0、中国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以郑百文为例(案例分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141、企业治理与国企绩效分析(论文)《河南社会科学》2002.142、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分析(研究报告)《中国财经报》2002.1.2043、投资银行:如何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论文)《中国城市金融》2002.444、论以债权人为主导的企业筛选机制(论文) 《改革》2002.645、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分析(论文)《经济学家》2003.346、我国金融不良资产清算的制度障碍(论文)《河南大学学报》2003.347、论不良资产的多样化出售(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348、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分析(论文)《河南金融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449、论不良资产的深度重组(论文)《金融管理与研究》2003.450、中国企业并购绩效分析(论文)经济学动态2004.651、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绩效(论文)经济学动态2004.1252、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分析(论文)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53、金融全球化战略体系的优化(论文)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54、政府规制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长——国外政府对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分析(论文)创新科技2004.1155、创新扩散、创新群集机理分析及应用(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4.1256、金融全球化战略体系的优化(论文)经济研究参考2004.5557、循环经济理论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中国流通经济2005.358、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论文)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59、企业管理层的经济激励模型(论文)太平洋学报2005.1160、中国债转股政策分析(论文)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1、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激励方式(论文)河南大学学报2006.262、论我国农村金融的增量改革(论文)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63、中国银企不良资产清算分析(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6.764、我国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困境(论文)决策与信息2006.1065、郑百文重组当事人利益冲突与调整分析(论文)中国行政管理2006.1166、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激励方式(论文)经济研究参考2006.4767、论分合管理—焦煤集团现代管理中国化研究(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7.568、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分析(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7.1269、分合管理论——以焦煤集团为例的北国企可持续发展内生机理研究(研究报告)2007.870、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治理分析(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8.771、论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基于焦煤集团“分合管理”的案例分析(论文)河南大学学报2009.272、房地产宏观调控与地产公司股价波动相关性分析——基于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9.73、中国强烈股权融资偏好的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经济学动态2010.1174、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率实证研究--基于建元2005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池的提前偿付率模型经济管理2011.475、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11.1076、国有资本产权市场的政府监管对策研究(论文)发展研究2011.1177、中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绩效研究(论文)经济管理2012.978、利益相关者与国有企业MBO行为—以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公司MBO为例(论文)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12-2013)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11二、著作1、名优企业管理艺术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企业经营管理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3、现代企业管理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4、微观分析与政策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5、宏观分析与政策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6、中国三大阶层收入分配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7、企业规模经济:并购与企业集团发展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8、现代企业金融:证券市场下的企业投融资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9、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10、中国金融创新路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11、现代管理中国化:以焦煤集团的管理实践为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212、国有资本产权市场的政府监管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1213、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2  14、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6  15、中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研究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5  16、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效果及经济影响研究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4  17.融资偏好视角下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1

高分悬赏!!!高中的研究报告论文4000字以上!!!

写一篇适合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字数2500字左右题目自拟适合高中生即可 新年好!研究性学习报告===《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翠园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分析: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00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3、 忽如一夜春风来——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大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中学生购买手机有36人是为了通信需要电子商务资料库828;")!:22"*!"#,占总人数的38.70%,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23人是因为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原因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 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5、手机的使用情况(1)更新频率低 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担,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虽然20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倾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档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档手机的潜在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依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2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另外,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今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 结论: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 1.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2.易于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厌旧” ;5.主要任务是学习;6.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7 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响。手机对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手机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中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运用我们的通信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中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 附录1. 你是否拥有手机( )
A 有 B 无 2. 你选购手机或你有选购的机会时,你会优先考虑下列哪个因素( )
A 性能 B 价位 C 品牌 D 服务 E 流行趋势 3. 你最能接受的手机价格是( )
A 1000元以下 B 1000―1500元 C 1500―2000元 D 2000―3000 元 E 3000元以上 4. 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
A 持久耐用 B 信号灵敏 C 实用省电 D 功能齐全 E 其他 5. 请按顺序选择你所喜欢的手机品牌(选三者即可):( )
A 摩托罗拉 B 诺基亚 C 西门子 D 索尼爱立电子商务资料库+!/46;/"54!3!1-信 E TCL F 三星 G飞利浦 H首信 I 厦新 J 海尔 K 科健 L 阿尔卡特 M松下 N 波导 6. 你是否希望手机具有以下哪些功能(可多选):( )
A 蓝牙功能 B 即时翻译功能 C 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机功能 D 拍照功能 E能玩游戏 7. 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 )
A 家长 B 亲戚 C 其他 8. 你的月消费额大概是多少( )
A 350元以下 B 350―500元 C 500―800元 D 800―1200元 E 1200元以上 9. 你每个月话费支出多少( )
A 50元以下 B 50―80元 C 80―100元 D 100―200元 E 200元以上 10. 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 )
A 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B 工作需要 C 受周围人影响 D交异性朋友 E 炫耀自己 11. 你使用手机最多是( )
A 打电话 B 发短信 C上网 D玩游戏 E其他 12.你使用手机进行沟通最多的内容是( )
A 日常交流 B讨论专业知识 C了解社会新闻 D获得前卫信息 E其他 13.你的手机更换频率( )
A 半年左右 B 半年至一年 C 一年至两年 D 两年以上 E 从未换过 14. 你所了解的话费节约方式( )
A 不知道 B 话费套餐 C 给对方发短信 D拨打IP电话

科研论文应该怎么写?

[一)论文
1.论文的主要特点
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作者通过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周密的推理,论证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的正确性和实际价值。
2.论文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内容摘要
④绪论
⑤本论
⑥结论
⑦参考文献
3.撰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总纲,它必须反映文章的中心。论文的题目要简明,易于理解并吸引读者。内容摘要是用简短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成果。较长的论文其摘要能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选择是否继续读下去。如果论文并不长,此部分也可以省略。绪论是论文的引子,它向读者介绍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并提出观点,引出下文。本论是作者向读者展示自己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有效地组织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本论部分条理要清晰,逻辑推:理要严密。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专有名词术语要用的准确、适当。论文行文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不采用想当然的描述。结论是对前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结论观点要鲜明,要与前文相呼应。参考文献是指研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章或作品。列出参考文献一方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核实和深入研究提供方便。中学生的论文列出参考文献也是研究过程的一个佐证。
(二)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适用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或手段的课题。
1.综合研究报告的特点
综合研究报告与论文相比在于它能很好地展示研究的过程,同时它又与科研报告和调查报告不同,它不像后者个性那样鲜明,所以它体现报告的综合性和一般性,其着重点在于介绍研究的过程。
2.综合研究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⑥方法、步骤
⑦研究的过程
⑧研究的结果
⑨结论
⑩对上级的意见或建议
⑩体会
⑩参考文献
3.撰写综合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综合研究报告和论文相比其特点在于能全方位反映课题的要素,尤其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由于报告强调的是过程,所以过程和结果是此类报告的重点。
(三)科研报告
此类报告适用于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课题。
1.科研报告的特点
科研报告的个性比较鲜明,它主要适用于科学实验类的研究。它不仅体现了研究的过程性,更应体现其科学性和周密性。其着重点应体现在原理的科学性,过程的完整性、周密性,数据的准确性,结论正确性。
2.科研报告的结构
①课题名称
②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
②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⑧方法、步骤
⑦实验的原理及预期结果
⑧实验的器材、物品
⑨实验的过程
⑩实验的结果
⑥关于结果的讨论
⑩结论
⑩参考文献
3.撰写科研报告的注意事项
此类报告不仅强调研究的过程性,尤其强调科学性;报告中的数据必须全面准确、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反映实验的本来面貌,不能夸大和杜撰。

苏明的代表论文和研究报告

1.论文《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2.5万字,系2001年本所重点研究课题,发表在《财政研究》2002年第5期,获财政部一等奖;2.论文《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国民收入关系研究》,2.8万字,系2002年农业部委托研究课题,发表于《财政研究》2003年第3期和第4期,获财政部二等奖;3.论文《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3万字,系2001年农业部委托研究课题,发表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52期,获农业部二等奖;4.论文《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6万字,系1997—1998年国务院发展中心课题(本人是参与者之一),主要成果上报中央,中央主要领导作批示,获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机制和宏观政策研究》,系2004年国家软科学课题,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6.世界银行课题《防范通货膨胀的宏观政策》(1988—1989年),本人是主要参与者和报告执笔者之一;7.世界银行课题《中国地方税费改革研究》(1996—1997),本人是课题负责人和报告执笔者之一;8.世界银行课题《加入WTO对中国财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01年),本人是课题负责人和报告执笔人,获财政部二等奖;9.世界银行课题《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2002年),本人是分课题负责人和报告执笔人;10.《中国失业问题与财政政策研究》,系2005年财政重点课题,获财政部一等奖,本人系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发表于《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11.《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研究》,200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获中国财政学一等奖,获财政部二等奖,发表在《经济活页文选》2007年11期;12.《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2006年财政部重点研究课题,刊发在《财政研究》2007年;13.《促进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2004年国家发改委委托课题,刊发在本所《研究报告》2005年;14.《中国工业节能的财政政策研究》,2005年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课题,刊发在本所2006年《研究报告》;15.《两税合并与中国节能》,刊发在本所2006年《研究报告》;16.《环境财经政策研究》,2006年国家发改委委托课题,发表在本所2007年《研究报告》;17.《内蒙古能源财税政策研究》,2006年亚行课题,本人系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18.《清洁发展机制(CDM)收费管理研究》,2006年亚行课题,本人系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19.《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研究》,世界银行与财政部联合课题,本人系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20.《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财政政策》,2006—2007亚行课题,载《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21.《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研究》,2006—2007世界银行课题,刊发于《世界银行出版的专著〈城市筹资〉(2008年英文版)。22.《中国水污染治理投融资政策研究》,系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主要成果发表在本所2010年《研究报告》(共发七个报告)。23.《中国和污染治理的水资源税费政策研究》,系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主要成果发表在本所2010年《研究报告》(共发五个报告);24.《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2008年亚行课题,发表在《财政研究》2009年;25.《中国开征碳税研究》,美国能源基金会课题,分三期发表在2009年本所《研究报告》;26.《中国环境税改革问题研究》,发表在本所2010年《研究报告》;27.《中国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发表在本所《研究报告》2010年;28.《中国家政服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发表在本所《研究报告》2010年;29.《中国能源税问题的初步研究》,发表在本所《研究报告》2007年第96期;30.《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31.《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新模式还款机制研究》,2006年亚行委托课题,发表在《经济活页文选》2007年第12期;32.《三十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与未来取向》,发表于2008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3.《建立节约型政府的财政政策研究》,2007年财政部课题,获财政部二等奖,发表于《财贸经济》2008年第8期;34.《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部课题,分三期发表在本所2010年《研究报告》;35.《我国加强公共突发公共文件应急管理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发表在《管理科学》2008年第7期;36.《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2007年环保部课题,获财政部一等奖,发表在本所《研究报告》2008年第37期;37.《统一城乡税制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2006年亚行课题,发表在《税收研究资料》2007年第9期。38.《中国控制温室气体的财税政策思路》,2012—2014年国家发改委CDM项目,主要成果分六期发表在本所2014年《研究报告》。39.《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2014年亚行课题,发表在本所《研究报告》2014年第156期。40.《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财政政策选择》,发表在本所《研究报告》2014年第146期。41.《中国包容性发展与财政政策》,国务院扶贫办2012年课题,发表在本所《研究报告》2012年第111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