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一带一路

2023-03-12 15: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毕业论文一带一路

论文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具体如下: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各国之间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曾在古代促进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的发展,是一条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重要意义的通道。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习近平主席及时提出“一带一路”的建设思想,寓意重拾古代中国成功的外交策略,也意在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进程。

同时也是基于周边外交新形势下的一大战略,表明我国政府在未来处理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统筹兼顾与创新发展理念,从而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一个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经济开发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一直推进。

而“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如“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还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便产生了各种不可估量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

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

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立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各地域争取创新进而为本地区赢得商机。“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未雨绸缪。国内各相关省市为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抢占发展先机,纷纷做规划、争地位、要政策,力求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定与支持,期盼在这一国家战略布局中争得一席之地。

但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整体规划尚未出台,各省市“自弹自唱”规划中难免出现区域功能定位趋同、产业结构布局重叠、同质化无序竞争的弊病。

再者,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

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

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带一路”战略是个综合性的超级战略,是一种全新的各国合作、发展、建立增进友谊的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和游戏规则。

这也是完全由中国主导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的建立与实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曾经驼铃声声、舟楫络绎的丝绸之路,正在重现活力、大放光彩,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做的就是肩负使命并使命必达。

扩展资料

论文要求:

1、作者署名的规范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

2、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本科论文关于一带一路的题目有哪些?

一、最新一带一路论文选题参考

1、“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中的大国因素及应对策略!

2、“一带一路”战略

3、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特性及战略重点综述

4、“一带一路”战略的安全挑战与中国的选择

5、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

6、“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涵与推进思路

7、构建新南方丝绸之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8、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

9、坚持文化先行 建设"一带一路"

10、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合作

11、“十三五”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定位与机制设计

12、“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主导作用

13、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下的“一带一路”(英文)

14、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

15、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空间格局

16、“一带一路”战略应关注的问题及实施路径

17、“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问题研究

18、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

19、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定位的三个问题

20、“一带一路”要应对三大挑战

二、一带一路论文题目大全

1、“一带一路”若干问题

2、“一带一路”战略的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

3、“一带一路”:印度的回应及对策

4、“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潜力分析

5、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面对的外交风险

6、“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国际金融支持战略构想

7、“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

8、“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变化及贸易摩擦防范

9、坚持文化先行 建设“一带一路”

10、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

11、“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

12、“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如何“走出去”

13、“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经贸格局重构

14、沿海地区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以天津为例

15、“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

16、"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17、“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视野、操作重点与影响展望

18、地方如何应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19、绸缪一带一路风险

20、中国与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态势对比分析

三、热门一带一路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1、“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2、“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中国与中亚农业合作的契机

3、海陆统筹共进,构建“一带一路”

4、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合作共生系统研究

5、金融引领与“一带一路”

6、“一带一路”对中国外交新理念的实践意义

7、“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国际经济效应研究——基于CGE模型的分析

8、亚投行与“一带一路”战略

9、“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中国经济外交新发展

10、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11、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亚欧大陆桥物流业的机遇与挑战

12、东西部省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协同路径研究

13、“网上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14、“一带一路”战略为中阿关系发展增添活力

15、“一带一路”:和平发展的经济纽带

16、“一带一路”构想:挑战与应对

17、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合作

18、“一带一路”:新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大动脉

19、“一带一路”的金融合作

20、“一带一路”与理念和实践创新

四、关于一带一路毕业论文题目

1、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

2、“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

3、“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4、“一带一路”建设的若干建议

5、“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6、“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影响

7、“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合作理论研究的新进路

8、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

9、我国西南地区在“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中的优势及定位

10、聚焦一带一路大战略

11、“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12、深化经贸合作 共创新的辉煌——“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经贸合作新格局

13、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

14、“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英文)

15、全面提升“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水平

16、构建“一带一路”需要优先处理的关系

17、“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障碍与对策

18、论“一带一路”建设给人民币国际化创造的投融资机遇、市场条件及风险分布

19、“一带一路”基点之东北亚桥头堡群构建的战略研究

20、“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

五、比较好写的一带一路论文题目

1、“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

2、“一带一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

3、直面“一带一路”的六大风险

4、“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南对外开放路径思考

5、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6、“一带一路”海陆联运枢纽发展研究——以宁波为例

7、从中国经济外交转型的视角看“一带一路”的战略性

8、中药和一带一路

9、深化经贸合作把“一带一路”建实建好

10、“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能源贸易与合作展望

11、“一带一路”建设应运用PPP

12、“一带一路”是欧亚非的共同发展战略

13、共建“一带一路”:内涵、意义与智库使命

14、“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基础及策略

15、“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研究

16、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17、“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与转型

18、深化经贸合作把“一带一路”建实建好--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关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

19、“一带一路”前瞻——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风险与挑战

20、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风险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文怎么写

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文如下: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的人民,探索出许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发源地的贸易交流通路。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上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在两汉时期就大致确定下来了,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再次将其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一带一路”倡议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促进各地区间的交流,加强了中国与相关国家战略合作,密切和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深化了中国与相关国家能源合作,进而保证沿线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中国能源进口加速,也是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能源经济联系,推进能源供给渠道和销售渠道多元化,保证中国和中亚国共同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通过“一带一路”开展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贸易合作和经济建设投资,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引领世界政治经济大变革。

“一带一路”建设是“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传承了“亲、诚、惠、容”的古丝路传统。“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从古陆续形成,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就具体的线路而言,可分为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为传播中华文化,彰显大国实力,古代君王派遣使者出使各国,开通陆海丝绸之路。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贸易往来不绝的繁荣局面。

百余年之后,东汉班超再次出使西域,重新开通从中国到欧亚大陆的陆路丝绸之路。这条道路从当时的都城洛阳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后来,伴随着陆路丝绸之路的不断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在贸易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从东海起航的航线和从南海起航的航线两条主线路。从东海起航的航线始自周王朝建立(公元前l046年)之初,武王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

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这样,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

唐宋以后,南海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起点主要是泉州,故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倡议,并非实体或机制。“一带一路”倡议本着务实、效率原则,充分利用既有合作机制,根据沿线国家不同的发展优势和自身条件,创新合作形式,灵活推动共同发展,不谋求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实现主导权,遵循因地制宜、项目导向的务实经济合作原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