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战役中的主题论文

2023-03-12 14: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战役中的主题论文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便从未停止过战争。
从利用兽骨打斗的部落间争斗发展到以步枪,手榴弹、大炮等为武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发展到利用飞机、导弹、潜艇等海陆空并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规模和破坏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我想,战争将使人类文明后退。我无法预知第三次,第四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武器是怎样,而我深信,第五次世界大战的武器必定是木棍和石快,那时的战场情景与过去完全不同:
在一片荒芜的戈壁中,有一小片枯黄的树林,其中有一方小小的水面。
几百个蓬头垢面的未来人正手持石快、木棍互相打斗。大炮消失了,坦克消失了,飞机消失了导弹、潜艇也看不到了!
这一切都因为能源矿产枯竭。人类曾经拥有的、引以为自豪的文明从地球上消失了。
在一片曾经被上万种先进武器破坏过的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一群曾经遭受生化武器摧残的人们,正在挥动着粗糙而枯瘦的黑手,争夺仅存的一片未被破坏的土地。
在遭受过战争毁灭性破坏的地球上,拥有一片净土是每一个人的希望。
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进行着以肢体、棍棒和石块为武器的战争,这就是第五次世界大战。
人们为争夺土地、水源、阳光、食物,用最原始的方式战斗着。
经过无数代人的辛勤努力,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社会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由于人类的贪婪、向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和没有尽头的战争,使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人类创造的高度物质与精神文明霎那间灰飞烟灭。人类社会又复归到原始状态。
战争是以文明来消灭文明,发动战争就是自掘坟墓、自取灭亡。无休止的战争终将毁灭人类!
当我每天从电视上看到地球上不同地方仍然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流淌着死伤者的鲜血,高达宏伟的建筑在炮火中轰然倒地的画面,听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时,忧心如焚。
仰望苍穹,人啊,为什么要屠杀同类呢?
我憎恨战争!
我期待和平!
我期望战争从地球上绝迹!
我期望人类在和谐相处中创造、共享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PS:不准抄袭、只许借鉴。

要写一篇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700~800字的论文,要怎么写,注意是论文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及其盟国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今为伏尔加格勒)实施的一场侵略战争,战争始于1942年6月28日,止于1943年2月2日,前后跨度近200天,最终以苏联红军获胜而告终。这场战争历来被视为是二战中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无论从战争规模,时间跨度和死伤人数上来看,都称得上是近代世界历史上最为残酷的战争。据估计,在这场浩劫中,参战双方死伤人数达到了200万,其中还有大量的苏联民众,足以想象这场战争空前绝后的惨烈。
  谈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更多为世人所接受的观点是希特勒在此役指挥中的一意孤行,德军统帅保卢斯的犹豫、懦弱,斯大林与时任苏联红军统帅朱可夫的所向披靡以及苏联冬天恶劣的天气给德军带来的沉重打击。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大众对这场战争的基本价值判断。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许多对战争的解读受到了战争结果以及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当时的事实做出了倾向性的曲解。
  朱可夫光环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是二战时期苏联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从保卫列宁格勒到守卫莫斯科,再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直至最后的柏林战役,朱可夫都是战争的统帅,直接参与战争指挥和作战方针的制定,所参之战,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被称为“二战中第一军事天才”。1942年夏,保卢斯率领的第六集团军抵达斯大林格勒,并对这座城市进行狂轰滥炸,斯大林格勒瞬时陷入一片火海。在紧急关头,朱可夫被斯大林任命为最高副统帅,全面负责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朱可夫通过对敌我双方的作战特点的准确判断以及对斯大林格勒地形的正确分析,制定出了“鼠战”的作战策略,跟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展开激烈的巷战,并采取“拥抱敌人”的战略,尽可能靠近敌人,使敌人的巨大炮火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限制了德军的制胜利器。另一方面,朱可夫亲临战场,奔赴前线与苏联士兵一同作战,不仅更加真切地了解战争实情,也在军中树立起很高的威望。在朱可夫的带领下,苏联红军成功抵抗住了德国的猛烈进攻,并随后进行战略大反攻,一举围剿德军近30万人,迫使德国9万人投降。因此,后来也有人将斯大林格勒的大反攻计划称为“朱可夫计划”。毫无疑问,朱可夫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朱可夫也并非圣人,后人的描述将朱可夫视为常胜将军,实际上,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后来撰书称,朱可夫私下曾对他感叹道:“我们是在战争进程中学习并学会了战争,于是开始打击德军,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们不好意思写我军在战争初期的表现。而部队当时是不稳定的,不仅仅是退却,而且是逃跑,是张皇失措……具体地说,战争初期我们不仅上边打得不好,下边也打得不好。”但是在整体胜利的光环下,这些错误和失败都被正面的宣传所掩盖了。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初期,斯大林及朱可夫等苏联红军决策层就曾对德军的意图做出过错误的判断。希特勒在1942年夏主要进攻方向在苏联南部,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格勒以及高加索地区,目的是为了夺取苏联的工业重镇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这一计划代号为“蓝色行动”(德语:Fall Blau)。而为了掩盖其真正的进攻目的,希特勒还编造了一个代号为“克里姆林”的作战计划,佯装要进攻莫斯科。苏联人中招了。斯大林等人认为德军要进攻莫斯科,因此将大部分军队聚集在莫斯科附近。而德军此时正大举进攻顿河地区,由于重兵远在数百千米外的莫斯科,因此德军经过激战还是如愿拿下了苏联最富饶的顿河、顿巴斯地区,并一路直指斯大林格勒,这才有了后来的双方决战。虽然史学家大部分都将这次误判归咎于斯大林,但事实上朱可夫和当时其他高层领导都是同意这个判断的。朱可夫自己后来也承认:“我基本上同意最高统帅的战役战略设想。”因此,包括朱可夫在内的最高统帅部都应对这次误判负有责任。
  朱可夫再次吃败仗则是在随后9月苏联进行的两次重大战略反攻中。两次反攻同时进行,目标分别是斯大林格勒和勒热夫突出部,代号依次为“天王星行动”和“火星行动”。后者主攻莫斯科方向,由朱可夫指挥。朱可夫原计划从勒热夫突出部腰斩德军防线,围歼第九集团军。然而朱可夫的战役部署显然低估了德军防守的坚韧和反击能力,因为第九集团军据守勒热夫突出部已将近1年,对这块战场了如指掌。“火星行动”开始后,苏军以装甲部队突前,发动正面强攻,但德军此时早已严阵以待。多日激战,苏军依然寸步难行,损失惨重,并被德军围困。而此时朱可夫仍不放弃,孤注一掷将战略预备队投入进攻,但也遭到了德军猛烈轰击,溃不成军,最终付出惨重代价而向西突围,返回苏军战线。至此,“火星行动”以失败告终。苏军阵亡和被俘26万余人,伤残50万人,而德军伤亡仅在4万人左右。“火星行动”是朱可夫亲自制订和指挥的,对于战役的最后失败,朱可夫应负有最大的责任。
  当然,这一败仗被斯大林格勒的巨大胜利所掩盖,朱可夫的元帅之路也丝毫没有受到败绩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火星行动”的失利也给朱可夫以惨痛的教训。虽然朱可夫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还不能将这场战役简单地称为“朱可夫战役”。

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论文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

1)战争带来了人类生命的损失,包括己方和地方,军人和平民。(2)战争还引起国家间民族间的仇恨。3: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4破坏人类文明。5破坏经济。6战后人们的心灵创伤,难以愈合。7性别失衡等等
还有个
1.战争会毁坏灿烂的文明。清朝末年,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烧了圆明园,无数珍宝被洗劫一空。
2.战争会让无数平民丧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3000多万军民伤亡。第二次世界大战让9000多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离失所。每一次战争都有大量无辜平民丧生。 3.战争会毁坏美好的家园。伊拉克因为连年战争,美丽的家园已经不在。 4.战争毁坏了幸福的家庭和孩子们美好的童年。因为战争,许多人背井离乡,他们的孩子就这样在恐惧下度过童年。
数千年来,人类有记载的战争1.5万余次,直接或间接地杀戮了35亿人。仅在近100年间,全世界因战争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5万亿美元。战争不仅使无辜平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零伤亡”不是零

“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有2278人,间接死于战争的有10多万人,更不用说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伊拉克整体经济水平倒退30年了。

科索沃战争造成了南联盟2000多名平民死亡、6000多名平民受伤,还造成了近百万名难民。阿富汗战争中,共有3767名平民丧生,还出现了30万名难民。

今年上半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战机投掷了2.8万多枚炸弹。据美国防部称,共造成1000多名伊拉克平民死亡。而美联社说至少有3240名平民丧生,大约8000人受伤。有关学者则表示,在整个战争期间死亡的平民可能超过万人。死者中有不少妇女和儿童。例如,在卡尔巴拉附近的一个公路关卡,美军向一辆逃难的卡车开火,造成2名妇女和5个小孩死亡。待士兵们上前检查时,一个幸存的妇女仍紧紧抱着她已被炸死的两个孩子。

“精确打击”不精确

战争发起者一再吹捧自己的武器能够实施“精确打击”。然而,大量平民的伤亡有力地回击了这种欺世谎言。 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或缺的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战争伴随社会的革命,带来新的格局。古代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迁徙直接原因;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促成民族的独立和新生国家的诞生;国家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促成政权的更迭,如国共内战。除此之外,在西方,由于宗教信仰而发生宗教战争,如十字军东征、圣战等,也是常见的历史现象。

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对抗形式,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任何战争都经过了策划和准备。

战争的定义,战争是有超过一个的团体或组织,由于共同关心的权利或利益,在正常的非暴力手段不能够达成和解或平衡的状况下,而展开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初期暴力活动为开端,以一方或几方的主动或被动丧失暴力能力为结束标志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精神活动以及物质的消耗或生产共同存在。
战争与和平就像运动与静态养生。战争,是全人类的体育运动,只有战争,人类的文明才会继续前进,虽然会损伤一些细胞甚至机体。爱好和平的人们,其实和主张静止养生的人们一样,虽然无伤,可是也不会壮大。那么,能否两者中和一下呢?中国古代就有了这方面的理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具体事例:科学技术上,战争带来了运输技术的提高,战争带来了电脑,带来了互联网、带来了仰望天空的宇宙航天技术……政治体制上,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带来了世界新格局,推翻了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奴役,打倒了法西斯主义……同时在文化艺术上带来了很多创作灵感,爱与死是永恒的主题……

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主题的500字议论文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

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而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

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的。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远的国耻,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

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不从中寻找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的一代人的流血付出。”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

落后就要挨打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

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

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相视已久。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

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 *** 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清 *** 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

“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征服中国的野心。

“9.18”这个国耻的日子也同时提醒我们,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和民族振兴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曾经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中华民族在经历了自1840年以来的屡次屈辱之后,无数仁人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这一目标。

但是,每当外敌入侵之时,也是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最脆弱之时,各自称王,各霸一方,内部矛盾重重,这也给别人入侵创造了条件。

由此观之,实现民族复兴,如果国家不统一,民族不团结,实现这一目标肯定是一句空话。

“9.18”是一个历史的教训,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这个日子你记住了吗?可是,记住了又能怎么样?笔者以为,不仅仅是记住,每一个中国人要的是从自己做起,你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了些什么?还打算怎么做?你最起码是一个爱国者,然后,你是一个建设者。

爱你的国家,爱你的民族,为她添砖加瓦。

国家统一强大,民族团结兴旺,看天下谁能敌?

国耻象大山一样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却遭人欺凌宰割的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蹂躏祖国的胸脯,其中有几年在上海这个“国中之国”中,也看到英国,美国士兵耀武扬威地走在马路上,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任意来去……只有尝尽失去自由和被压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国耻”这四个字的含义。

现在,每当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时就会联想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句古训。

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

然而,我们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发面还处在落后地位,落后是现实,安于落后就是可耻了神州大地的一些角落里,权欲观念,愚昧思想,腐败堕落作风,惟利是图,崇洋 *** ……种种可鄙的现象,更使正直的人感到可耻。

也许这些可以算作新的“国耻”吧,这些有损国格,有损中华民族形象的“国耻”,我们一天也不能容忍!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

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

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

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

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

日照第二实验中学初三:臧璐衡

第2篇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500字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许多乘客在候车室等候列车。

这时,日本侵略军向车站投下了无数颗炸弹,顿时,火车站变成了废虚,天桥断裂了,铁轨扭曲了,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一片狼籍。

这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的父母和亲人都在“轰隆”的一声中,被炸弹夺去了生命。

现在他已成了孤儿,今后的命运和生活不可想象。

也许在那战乱年代,不会有人理他,他将流浪街头,甚至濒临死亡,再没有机会为死去的父母报仇雪恨。

也许他会遇到好心人,把他抱回家,养育他长大。

无论他的生活怎样,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整个中国人民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杀害我同胞3500多万人。

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罪恶滔天,像这样的画面不计其数。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侵华日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和在大屠杀中奋起抗争的我们民族的脊梁。

一位女作家说得好:“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大屠杀。”

列宁告诫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判。”

让我们把警世的大钟撞得更响更响吧,让钟声时时唤起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着青少年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一代,让钟声飘洋过海,振聋发耳,以史为鉴,呼唤和平,邪恶必败,正义必胜。

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决不允许被侵略、被杀戮的悲剧重演!

第3篇 勿忘历史!勿忘国耻!350字

朋友们!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3周年纪念日!

73年过去了,斯人相继远去,南京大屠杀的人和事会否变得模糊不清?

历史不能消逝,让我们用互联网的力量筑起、留存一座最鲜活的记忆之城。

朋友们,无论你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还是从教科书、父辈口述、网上文章等认知南京大屠杀的后来者,请上传你的“记忆”,为我们建造的“记忆之城”灌注钢筋水泥。

请大家不要忘记历史,唤醒我们的记忆,勿忘历史!勿忘国耻!

虽然那场惨剧已过去了七十年,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道伤却是如此的难以愈合。

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扞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愿我们的生活能永远祥和、美满、幸福,愿我们能永远远离灾难与不幸!!

第4篇 不忘历史牢记国耻800字

随着21世纪全人类的进步,我们的祖国也在迅速的走向繁荣昌盛。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祖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所经受的耻辱。

1937年7月7日,随着在北平城外卢沟桥上的一声炮响,全面抗战拉开了帷幕。

全国人民在朱德司令和彭德怀副司令的带领下经过艰苦的八年抗战,经历了战略防守、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击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在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忍,更不能忘记为了抗日而作出伟大牺牲的人。

在抗战期间,有大快人心的平型关战役、松沪会战以及武汉会战,也有让人悲痛欲绝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中国以来所犯下的巨大罪恶。

日本的两个司令官进入南京城竟然开始了杀人比赛!在这场屠杀中,我国20多万同胞葬身在魔鬼的手中,日本鬼子真是连畜生都不如。

还有令人可歌可泣的血战台儿庄。

这次战斗发生在1938年4月,虽说是赢了,但是那惨不忍睹的场面至今还在我眼前浮现:尸体从地上一直堆上了城墙,被鬼子砍过的头颅悬挂在树杆上。

从战斗中存活下来的,不是被炸掉了胳膊,就是被炸断了腿。

有的战士断了手指头,有的战士被炸伤了脑袋成了植物人,有的战士竟然身绑炸药跟敌人的步兵车同归于尽。

在这场战斗中,我军共死亡两万多人,但那些维护民族尊严的战士的英勇气概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也成了中国人民难以忘怀的一幕。

我们可爱的祖国为什么会遭受到这巨大的耻辱呢?原因就是我们的国家当时不强盛。

自清末以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毁圆明园、“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都说明当时的中国很弱小。

今天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神六成功上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再也不会受到 *** 。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我们一定要不忘历史,牢记国耻,要牢记在八年抗战中体现出的民族自强不息精神,英勇到底顽强拼搏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当中,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5篇 勿忘历史,勿忘责任—庆十一国庆演讲稿650字

勿忘历史,勿忘责任—庆十一国庆演讲稿

勿忘历史,勿忘责任——庆十一国庆演讲稿

忘不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忘不了明天我们肩上的重任.

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旖旎奇妙的自然风光.白雪皑皑,高插云霄的珠穆朗玛峰;碧波荡漾,神奇秀丽的漓江山水;驼铃叮当,黄沙似海的漠北塞外;河网纵横,青翠如染的江南平原……这些有哪一个国家能比得上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不幸和灾难都降临到了她的头上.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锦绣河山."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竟挂在中国的土地上.解放后,"左倾"错误,十年浩劫等又严重的阻碍了祖国的发展,然而,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我们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火热的中国心,我们的血管里,澎湃的是一腔沸腾的华夏血,我们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英勇奋斗.今天,在广阔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演绎着一幅幅动人心魄的辉煌画卷.

我们年轻的一代,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为祖国的绚丽前景而兴奋,我们不会沉缅于过去,不会迷醉于幻想.我们热爱今天.今天,我们努力奋斗,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是的,我的祖国还不甚富强

还缺少一些宁静

还缺少一些鲜花

但,明天属于她

希望属于她

幸福和胜利更属于她

——这是诗人的语言,也是我们的心声,是每一个跳动着火热的中国心的人对祖国的理解和信心,我们懂得了昨天,就会无比的珍惜今天,我们把握住了今天,就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这是时代的使命,这是中华儿女神圣的职责!

勿忘历史,勿忘责任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