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赞美师娘论文期刊

2023-03-12 14: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赞美师娘论文期刊

现在的社会被很多人都看成了一个人情的社会,只要人情关系走得好,没有事情办不了,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的心态。虽然在很多事情上,人情关系的确很重要,但是在学术问题上,人情关系代替不了真正的才能。严肃的事情上,想要通过人情关系,拍马屁,来获得成就,是不可取的一种行为。学术上的事情,还是要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来达成目的。赞美导师与师娘论文的作者,因论文中有多处不实的信息,遭到了处罚。并且取消了项目,追回了资金,并且禁止他两年申请项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赞美导师与师娘论文的作者被处理的事情。

在2020年年初的时候,两篇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论文当中出现了很多不实的信息,能让网友引起热议的原因是,这两篇论文中大肆的描述了论文作者的导师和师娘的事情,并且进行了渲染和赞扬。网友们都表示用论文拍马屁还是头一回见。

这两篇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为论文的作者的项目申请提供了便利,最终得到了200万的资金。从这一点上看,赞美自己的导师和师娘是一件成功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也让他自己吞下了恶果。

在这两篇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引起热议之后,国家严肃的对待了这件事情。经查证,论文中有很多不实的信息,所以国家就撤销了这个项目,并追回了200万的资金,速度处理了作者。

赞导师与师娘的论文作者做了什么,为何会被处理?

这事还得从今年1月份说起。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徐中民,在2013年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被人给曝光,引起了人们对于学术界论文弄虚作假的关注和热议,也让人们感慨于严肃的学术论文也可以用来阿谀奉承。

1月12日,迫于舆情压力,《冰川冻土》发布《撤稿声明》,称刊发前审核不严,向公众道歉。而徐中民的导师也表示,两篇文章发表事先并不知情,已引咎辞职。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布《关于发文不当问题处理情况的说明》,启动该刊编委会、编辑部整改工作。

在汹涌的舆情中,中科院之声在1月12日深夜连发两条博文回应《冰川冻土》发文不当:该论文确实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该刊编辑部存在学术把关不严问题,接受主编辞职申请,暂停专职副主编职务,将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

这篇纯学术论文中,徐中民用大篇幅描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吹捧赞美导师和师娘的文章似乎也无可非议,但是这篇论文却是获得200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之一,徐中民显然用错了地方。

这篇论文的上篇分为“美与道”“导师的崇高感”“师娘的优美感”“生活之美与人生大道”以及“结论”5个章节,徐中民多次论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这那里还是学术论文啊?纯粹就是溜须拍马之文。

经过一些人的爆料,该论文是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著作成果之一,负责人为徐中民,该项目的资助金额为200万元。

徐中民在接受采访时否认这篇论文是在“拍导师马屁”,并称“那篇文章有很深沉的含义,有很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后面做支撑”。

当然徐中民受到了查处,给予了严厉的处罚,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0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第一批次)》中的内容显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徐中民,在“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批准号91125019)申请书中,多名参与人员的身份信息与他们发表论文中标示的身份信息不符。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称,徐中民在其项目申请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虚假信息。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撤销徐中民2011年获资助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追回已拨资金。并取消徐中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2年(2020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6日),给予徐中民通报批评。

此外,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对上述问题的发生负有疏于监管的责任,一同给予通报批评。

马屁技术哪家强 核心期刊赞师娘

从人性看,鲜有不喜欢别人赞美自己的;赞美走得再远一些,就是拍马屁了。

拍马屁拍好了,也挺让人舒服的。当然,跟拍照一样,前提是得拍好了,拍得不好,在家自拍着玩就行了——开个美颜自娱自乐,享受现代科技给予的普适性马屁,不能出去丢人现眼,不然马屁拍到马蹄上,甚或拍到老虎屁股上,高危行为。

拍马屁要想拍好,也像拍照技术,得练。不练就想成为高手,那这天份得高了去了,和珅转世、沫若再生,我们普通人就不要想这好事了,还是老老实实学习马屁技巧、勤学苦练比较好。

最近就有一位中科院研究员徐中民,堪称马屁届标杆,技术一流——我感觉徐老师根本不是什么“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的研究员,他肯定是研究拍马屁的,以他在拍马屁方面令我等凡人拍马不及的功力,没有四个轮回的功力,根本达不到;而徐老师今年高寿四十七,很可能是在娘胎里就开始研究了。以此而见,徐老师的博士学位真是屈才,应该是拍马屁专业郭老师说的博士后往后还往后一直往后学位。

不好意思,我这见猎心喜,学习徐老师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习惯性拍上了。总之,徐老师在拍马屁专业方面,足为我等后学末进的楷模,值得认真学习。为防止有无知狂徒,居然敢于对徐中民不屑,我在这里简要论证一下个人对于拍马屁以及徐老师马屁功力的一得之见,权作抛砖引玉,希望徐老师什么时候能把目光从师娘那转移回来,写点马屁心得赐给核心期刊。

个人浅见,拍马屁有三个要点,都做到,才能算一个合格的马屁;而徐老师三点都做得非常棒,推陈出新、横空出世,简直太马了。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这三个要点。

拍马屁的第一要点,就是拍对人。

拍对人,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要给喜欢、至少不讨厌被拍马屁的人拍马屁,要研究别人的喜好。很多人不注重这个,马屁张口就来,结果往往马屁拍在老虎屁股上。比如明朝永乐时,贵州刚设省,第一位布政使蒋廷瓒拍朱棣的马屁,说朱棣下的诏书在贵州大严山颁布时,大山传来三呼万岁的声音,皇上真是恩威远播、山川效灵;结果血雨腥风杀出来的朱棣,根本不吃拍马屁这一套,把蒋廷瓒痛批一顿,说做臣子的要走正道,这种阿谀讨好的行径,是鄙夫所为。

再看徐老师,导师程国栋做主编的核心期刊,把他的马屁论文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表,这说明什么?导师很满意,人家确实吃这一套!事导师如事君父,徐老师把程导师的喜好摸得一清二楚,既忠且孝,估计“以大为主要特征”的程导师和“优美的、风姿绰约”的师娘生个又大又优美的儿子乃至孙子,也达不到这种忠孝的程度。

拍对人的第二层次,是给有用的、对自己有好处的人拍马屁,这个好像比较俗——这么想的人就错了,思想境界还得再提升。你看徐老师,核心以拍马屁为主的论文都能上核心期刊,以研究拍马屁为主的能力都能当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就知道徐老师确实拍对了人——其实也不用看这么多,只看程导师不用审核论文都能当核心期刊的主编,就知道程导师一定是那个对的人。

什么是不对的人呢?我读研究生时,学院里有一位教授,大家都说这人想发SCI想疯了,每年带七八个硕士,天天加班搞论文,半夜还打电话给学生讨论论文,为了鼓励学生的斗志还请学生吃饭、给学生找工作。一个教授,居然发个SCI都这么困难,只能自己不断研究、带学生加班加点搞,还要卑微地请学生吃饭、帮人家找工作,最后还被学生们鄙视,跟程导师相比,高下立判,学术界地位云泥之别。你跟这样的导师,要发SCI,居然要真的搞点学术,这不是耽误青春吗?

拍马屁的第二要点,就是要拍对地方。

拍对地方者,是要拍对方得意之处、能人所不能之处、自己不便提及之处,正所谓搓澡搓后背、理发理头顶,拍马屁时候用点心,拍中别人想被拍的位置。

说到这个,不得不说一下马屁的分类。马屁从目的上,大概可以分为进攻型和防守型两类。进攻型,是有所求,因此需要精心思考,加上一点智商和对被拍者的了解,就可以拍得比较到位;防守型,是有所惧,怕不拍马屁会有危险,或者太不合群,因此往往拍得比较被动、比较不走心,大概率不能拍到位,还可能有点危险。

比如“万岁如何如何圣明,才有当今盛世、耿直忠臣”,这多半是进攻型的,“耿直忠臣”往往就是拍马屁这个人,意思是给升个官吧,如何如何圣明的万岁;“领导太辛苦了,要注意身体”,这就是防守型的,别人都这么说,或者要开领导的批评会、不得不这么说,只求不出格、不说错话,哪里顾得上拍得是否到地方,说不定领导跟考拉似的一天睡20个小时,或者领导辛苦只是为了挽救失足青年呢;而“领导亲自来吃饭啊”,这马屁就超出防守型的范围了,不仅拍得不到位,还有点讽刺挖苦的意思:除了部分身有残疾的人和小朋友,谁不是自己吃饭?领导四肢都好又不是小孩,哪里残疾?难道是脑残,自己吃饭都值当表扬?况且,吃饭是个什么独到的本领,这都拍马屁,又不是领导吃酒席亲自干掉四斤茅台八只半头鲍外加一群和牛,肚囊宽绰地成功冠名酒囊饭袋这个成语。

要学习徐老师拍马屁,除了拍导师,更重要的是拍师娘,拍出了师娘的优美感。这是看穿人生的智者啊,师娘高兴了,师父还会不高兴吗?师父还敢不高兴吗?程导师一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除了教出徐中民这个马屁精以外,难道不就是娶了个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的师娘吗?难道会是什么学术研究、冰川冻土吗?挖你的冻土去吧,真认为拍程导师马屁只需指出其冻土研究水平的学生,估计也就是去建设喜马拉雅山铁路的命了,没让你在南极冰盖上挖冻土就算程导师信佛了。

拍马屁的第三要点,就是要拍出水准。

一般人拍马屁,直白透彻,万岁、英明地这么一说,嘴上过风中散,一点也不别致、没水准。一般来说,这也没什么,能力不够不是态度问题,英明的万岁大都也不会计较。

这样的马屁,只能说是个合格的马屁,但不是一个有内涵、有文采的马屁。

不过,千万不要硬凸文采和水准,这样可能反而会危险。南梁的梁元帝萧绎,年轻时候出去游山玩水,身边的文人刘琼拍马屁:今天真是“帝子降兮北渚”啊!老萧可是“三曹四萧”之一,皇帝有文化的代表人物,九歌能没背过,显你有文化啊,当场说:你是想说“目渺渺兮愁予”吧?以后再也没用过这个文人——老萧是个独眼,小时候眼睛生病,他爹萧衍非得自己治,治瞎了一个眼。

而徐老师,文采斐然,拍得极有水准,写的那词,你不喝多了写不出来,你不吐干净了看不下去:写导师程国栋“见识像天路一样高远而深邃...精神就像时空一样玄妙而永恒...宛如一座连绵的青山...凭高俯视世界,静观世间一切事物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肃穆的伟大。如果这都不心生崇高感,那就只能归入麻木,缺乏悟性的行列”;写师娘“美,风姿绰约,雅致宜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模样端庄,神情秀越,浓而不艳,美而不骄...尽管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形象更显雍容华贵”。

这用词,这造句,这一路上语文老师拽都拽不住,超脱出了正常汉语的规则范畴了。

另外,徐老师除了用词比师娘还优美、拍马屁比导师的冻土研究还有水准以外,拍马屁的形式也别出心裁。在核心期刊的论文里大拍特拍,感觉把论文其他内容都扒掉了,只剩下致谢,这马屁档次够高、形式够新,也获得了做主编的导师的高度认可。

这样的形式创新,尚且不满足。在新闻爆出后,徐老师接受采访,说师娘曾经要求撤稿而自己没处理,很内疚;这都是真情实感,是人生的哲理,师父和师娘就像他的父母。不仅在核心期刊上拍,还要追加连环马屁,这创意思维水准,令人拍马桶叫绝。

其实,徐老师拍马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做到了以上三点、成功拍出了一个又响又香的马屁,还达到了拍马屁更高层次的精髓。当然,这个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到的,属于课外提高,大家还是先把以上三点学会、练好。

这个精髓,就是除了要拍对人、要拍对地方、要拍出水准的拍马屁“基础三要”以外的“精髓一不要”——就是不要脸。

赞导师与师娘论文作者为何会被处理?

因为如果这种论文都能够发表的话,实在很难让那些每天奔波于实验室却难得一成果的人继续坚持对科研的热爱。

如果说其他的话题我没有发言权的话,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我是很有立场的。我,一个没有天赋的科研混子。

我时常感叹,读研生活和自己想象中的生活真是差别太大了。本来以为自己是跨进了神圣的科研大门,即将开启快乐的探索生活。但是事实上,好像并非如此。

我承认自己是没有什么科研天赋的,但是我觉得比起科研天赋,如何做人也是读研期间的一门必修课。我记得每次开组会的时候,老师都会给我们讲,做不出来理想的成果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不造假是我们最基本的准则。

这句话我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吧,可能也正是因为经常听到,我觉得学术圈还算是一个比较纯洁的地方。至少相对于社会职场,还算勉强公平公正。

所以,与之相对的,如果说赞美师娘和导师也能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那么是否就会让人觉得,其实科研也没有那么神圣,做研究也不过如此。这样的偏见可能对于我这种混子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觉得对于那些认真做科研,还在熬夜做实验的人来说是不友好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很久的东西,还敌不过随口一赞的口水文。你不仅会对学术界产生怀疑,恐怕还会对自己坚持这么久,拥有这么久的执念产生怀疑。

所以,我觉得这种影响学术界氛围的行为就应该被严肃对待,不然实在是难平一众奋斗在实验室的小青年们的心。至少,得让大家知道,科研还是很公平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