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脊柱外科论文题目

2023-03-12 13: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脊柱外科论文题目

2017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 多节段颈椎病手术不同疗效对比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影像学上显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或退变, 压迫脊髓,在颈椎多节段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合并骨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病变累及3个或3 个以上节段,称为多节段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sis,MLCS), 其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人群。其临床表现主要为:(1) 以神经根受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根性放射痛;(2) 以锥体系受损害的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感觉功能、四肢运动障碍;(3)以上两种症状的混合型。MLCS是脊柱外科常见病, 起病缓慢,在性别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脊髓受损后,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变化,治疗难度大,如诊断不及时, 治疗不恰当, 可导致肢体残废, 甚至危及生命。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自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应用[1,2], MLCS的发病率和发现率显著增高。早期的正确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显著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手术可直接有效治疗MLCS [3-5], 其目的是使病变节段对脊髓的压迫得到解除,有效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最大限度地改善症状。对于MLCS的治疗,根据入路方式可分为前路和后路[6-8],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且有大量研究[9-11]报道了采用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也有学者[12,13]研究了不同前路“杂交”的治疗疗效。

1958年,Smith等[14]和Cloward[15]提出采取颈椎前路减压和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颈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虽然这种方法能够改善脊髓功能,消除脊髓压迫,但这种未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有一定缺点,例如产生植骨块移位, 颈椎后凸畸形等。上世纪90年代初, Caspar等[16]率先开展了前路钢板的研究和设计,可解决植骨块移位等问题,然而由于其并发症较多而不能广泛应用。1986 年,Morscher等[17]研究报道了颈椎前路带锁钢板,颈椎前路固定才得到快速的发展。

前路手术主要包括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Hybrid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HDF)。这些手术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减压,缓解轴性疼痛,疗效长,能恢复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Schneeberger等[18]开展了前路减压加钢板固定手术,并对这35例患者进行8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植骨相比,多节段融合率较高,为87%。另外,颈前路减压后植入 Cage是诸多医师治疗MLCS的一种新的疗法[19]。此外,随着不断改进的颈前路内固定系统(Antetior Cervical Plate System,ACPS)和技术,在行颈前路减压、植骨的同时行ACPS内固定也已成为新的'手术方法[20]。然而对于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3个或3个以上节段的MLCS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21]。

后路手术主要包括椎板成形术(Laminoplasty)和椎板切除术(Laminectomy)。术后植骨不融合较少,植骨塌陷的并发症比例较低,且风险相对较低是后路手术的主要优点。有学者[22]对一组MLCS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表明:采用颈椎后路手术可有效减少影响MLCS的动静态的压迫因素。此外,诸多学者优先采用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的颈椎椎弓根螺钉,一些临床结果也显示其术后效果较好,未见严重并发症[23],但该手术的远期疗效仍待验证。此外,由于是间接减压,后路手术的长期疗效较差,并发症较多等问题,限制了在MLCS治疗上的应用。

另外,也有医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pproaches,CAP)的方式,其治疗MLCS也有一定应用[21,24],但CAP 技术手术创伤大,对大多数病例,单行前路或后路即可有效减压,一期采用前后路手术并无必要。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颈椎病的发生在中老年人中呈上升趋势。目前,采用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可有效治疗1-2个节段的颈椎病,但采用前路还是后路手术治疗MLCS,特别是 4个或4个以上节段的颈椎病,诸多医师观点各异。有研究对长节段前路减压融合和后路椎板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进行了比较,认为为前、后路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别,然而也有学者认为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脊髓损害较重的MLCS患者可能更佳。因此,患者的病情和病程不同,采用的术式也会不同。

尽管MLCS的手术治疗取得巨大发展,但是选择手术的方式仍没有金标准,特别是对于4及4节段以上的颈椎病的手术治疗的报道甚少[25, 26]。本课题旨在通过对 2008 年 4 月至 2014 年 x 月于我院脊柱骨科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既往无颈椎手术史的4节段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4节段颈椎病患者的疗效。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三、预期目标

四、难点及存在问题

五、研究的初步计划

参考文献

[1] 廖心远,陈德玉,陈 宇,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73-76.

[2] 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等.脊髓型颈椎病致压物切除的手术选择[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5:383-384.

[3] 袁文.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案选择的要素[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4):483-484.

[4] 朱庆三, 顾锐. 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术式[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4): 484-485.

[5] Matsumoto M, Toyama Y, Ishikawa M, et al. 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 of spinal cor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in cervical compressive myelopath. Spine, 2000, 25(6):677-682.

[6] Morio Y, Teshima R, Nagashima H,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operative outcomes of cervical compression myelopathy and mri of the spinal cord. Spine, 2001, 26(11):1238-1245.

[7] Edwards CC, Riew KD, Anderson PA, et al. Cervical myelopathy: current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Spine J, 2003;3(1):68-81.

医学技术毕业论文怎么写开题报告?

  医学技术毕业论文可以写科技前沿之类的题目,莫文网很多这类的文章,有高手帮忙还怕这些~

关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与改革的探索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分析
浅论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重组DNA技术的医学研究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医学技术创新的影响
医学院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浅论
培养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思考
医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思考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
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院校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医学技术主义”思潮的当代形态及其应对之“道”——兼论医师职业精神的建设与培育
医学技术评估的概述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技术医学时代与高扬科学、人文精神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医学中的应用初探
当代医学技术演进若干问题的探讨
对医学技术的控制何以可能——兼谈应对医学技术主体化的策略
我国医学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影像检查技术专业模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征稿简则
医学图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论医学工程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战略地位
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数字化医学技术与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
全军医学电子技术专科中心
远程医学教育系统的技术模式
论医学技术异化的本质、根源及其消解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
医学技术评估在卫生政策中的应用
兰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大会暨第八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隆重召开
医学图像可视化及加速技术的研究进展和趋势
从教学角度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学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脊柱骨科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有什么好的选题方向?写什么方面比较好,给点好的建议,谢谢~~~可追加奖励!

你好,希望我们可以帮你。相关资料在知网,万维网能查到资料。论文不会写,最关键的是要把心态放正,一步步来,多看点范文,看看别人怎么写的,硕士阶段骨科专业论文是我们特长,我们的服务特色: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张宏其的湘雅医院脊柱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是中国最早开展各类脊柱外科手术的科室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率先在国内开展当时难度极大的人工椎体置换术。1984年,著名的中国脊柱外科创始人之一------该科柳用墨教授:在国内最先引进欧美先进的Luque棒技术治疗脊柱侧弯;并于当年成功举办了国内首届“全国脊柱侧弯矫形学习班”;同时,针对脊柱侧弯的流行病学、预防、治疗等,普查了1000多名中学生,总结出:迄今为止,仍是国内最权威的脊柱侧弯流行病学资料。创办于1906年的湘雅医院,是中国最早开展外科手术的西医医院。1952年,该院将骨科从大外科中单列出来,创建了国内最早的骨科专科;脊柱外科作为骨科的亚专科之一,历经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近百年各种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经验的累积、沉淀,该院的脊柱外科已拥有了雄厚的人才资源和各种诊疗所必需的先进设备。为更好地造福于病人、促进学科发展, 2004年,湘雅医院将脊柱外科从原骨科中单列出来,由张宏其教授牵头,创建了脊柱专科:专门潜心于脊柱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相关研究;做到了“专科看专病,专家治专病”; 通过国内、外广泛的学术交流、人才的大量培养及一支高素质护理队伍的建立,湘雅医院脊柱外科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总体水平、规模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融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全国著名品牌特色专科,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脊柱专科单位、是湖南省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挂靠单位、是首批入选的国家临床重点脊柱专科。现任科主任张宏其是:医学博士、芙蓉学者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湘雅脊柱外科中心主任,脊柱外科及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成员、湖南省医学学科“225”工程首批领军人才,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首届副会长、美国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会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委员。科室还有另外4位在业界亦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权威专家,他们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湘雅医院副院长、湖南省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建中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展生教授、王锡阳教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龙文荣教授。该科室除高质量完成来自全国各地上万例脊柱骨折、创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颈、腰人工椎间盘置换、脊柱翻修等手术、成功救治了大量瘫痪和濒临瘫痪的病人外;在该科另两大特色病种---脊柱侧弯和脊柱结核的诊治方面,其手术例数和疗效,亦均居国内领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该科现开设两个病区共90张床位,年均门诊量6万人次,年完成各种高难度复杂脊柱手术1700余台,其中年均完成各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100余台,脊柱结核手术200余台,上述各项指标,均位居国内脊柱专科前列。全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讲师、主治医师8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6人,每年培养脊柱外科的专科进修医师近30人。科室医师中90%的人员已获得博士学位,80%的人员曾赴国外进修学习,有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芙蓉学者1名。从2007年至今该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项、省部级重点课题10项、其他课题及资助项目30余个,累计获各类资助经费近3000万元,获省部级等奖项36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论文60篇;主编《脊柱畸形手术学》、《脊柱结核手术学》等专著10部;另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该科作为大会主席单位,自2007年始,先后主办国际性、全国学术会议、培训班10余次,共培训各类学员2600余人次;科室专家曾多人多次受邀在国际顶级脊柱外科学术大会---美国脊柱侧弯学会年会(SRS)、IMAST、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年会(AAOS)、北美脊柱年会(NASS)等国际会议作大会发言,并一直保持同欧美等国的著名同行专家定期互访,交流最新治疗技术,促进共同进步,造福病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