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产后恢复毕业论文

2023-03-12 10: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产后恢复毕业论文

妇产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所以妇产科护理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妇产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因素,完善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护理。结果:100例产妇住院期间未发生医疗事故,产后均顺利出院。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改进管理方法,减少妇产科的护理纠纷。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预防措施

护理纠纷是医患纠纷的一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近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递增,医患关系日益紧张[1]。妇产科工作风险大、强度高、事故率高,是护理纠纷发生率高。现对我院妇产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妇产科接诊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28.5岁。

1.2方法

抽取100例产妇病例,查阅相关记录,结合妇产科临床护理经验,对100例产妇中,存在的各类护理风险与处理方式进行研究,探讨预防风险与有效护理的方法。

2常见风险的原因分析

2.1护理人员因素

2.1.1医护人员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随着社会舆论对医患纠纷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患者的维权意识得到提高。有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法律知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遇到护患纠纷时,不懂得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职业行为。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不注意言语的准确性。主要书写字迹不清,随意涂改护理记录内容,与医师病情记录相矛盾,有的护理人员在公众场合谈论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或失误,使之成为患者投诉和争议的来源。

2.1.2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差。妇产科是对护理技术要求较高、风险较大的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护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导致护理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力严重透支,身心俱疲。很多护理人员都容易产生不耐烦、急躁、激动等情绪。有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给患者以冷漠、生疏的感觉,另外,产妇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期望较高,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较为敏感,言语稍有不当,就会产生不满情绪,难免会出现护患纠纷。

2.1.3护理人员业务技术不熟练。护理技术差错主要表现在技术不熟练、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工作责任心不强、产程观察不细致等。有的新进护士缺乏应急经验,面对产后大出血、休克、昏迷等特殊情况时,缺乏心里准备,手足无措。有的护理人员对新购的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这使得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产生疑惑,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

2.2医院管理因素

妇产科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下降。有较多文献报道,患者对医疗费用的不满,也是引起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2.3患者因素

生存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患者存在的医疗风险也随之上升,极易出现妊高症、早产、巨大儿或合并其他病症[2]。另外,因独生子女政策导致部分患者过度紧张,容易情绪不安引发各种意外。部分患者家属对分娩存在错误认知,对分娩及产妇护理知识所知甚少,未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任何异常情况便惊恐不已。

3预付及处理对策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应尽快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依靠法律维护正当权利。增强服务意识,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做到对患者有爱心、有真心、有耐心,设身处地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和产妇。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技能。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能,消除交流隐患。在护理工作中,每个护士都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沟通给患者更多的关爱,了解其心理活动,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参考文献]

[1]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2]琚金梅,刘华莉,唐会枚,等.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409-41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孕产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规范、沟通能力、服务规范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产科;疗效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护理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妇产科护理服务更加重视,对妇产科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期望[1]。健康教育是实施人性化、优质高效、整体护理的一个主要单元[2]。在妇产科开展健康教育可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促进产妇更好地生产及尽快康复,提升妇产科整体护理的质量。2014年2月至10月我们对我院收治的产妇80例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60例,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为(28.4±2.5)岁;初产妇108例,经产妇52例;孕周29~42周,平均孕周(38.4±2.5)周;顺产86例,剖宫产74例。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

1.2.1妊娠期健康教育向孕产妇精心开辟孕妇课堂,运用图文并茂的讲座与个别访谈、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电话指导等形式向孕产妇传授妊娠期保健知识,并关注妊娠期孕妇的生理及心理变化,认真指导其开展营养和保健教育,并让其了解正常分娩及剖宫产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而引导她们学会科学地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向孕产妇介绍进行胎教的价值,告知其间接及直接的胎教方法,使孕产妇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胎教,进而促进胎儿能够更好地生长及发育。向孕产妇介绍在孕期期间适量运动的意义、运动的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项,让她们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从而促进母婴健康[3]。告知孕产妇开展产前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频率等。指导孕产妇学会自数胎动的方法,让孕产妇能够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情况,并引导其定期到医院接受胎盘功能及成熟度检查等。

1.2.2分娩期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向孕产妇认真介绍分娩的生理过程,分娩可能会出现的不适症状,并向传授相应的技巧与方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导临产妇和已分娩的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待产妇增加分娩的信心及自控感。让产妇尽快熟悉环境、及规章制度。加强产前健康教育,认真指导孕产妇学会掌握自我监护母胎的方法[4];加强产妇的产前心理护理工作,在心理上给予安慰,消除恐惧感。产妇进入待产室后,可安排责任护士进行陪伴,并实施“一对一”的产时健康指导教育,指导她们学会如何降低宫缩造成的痛苦。护理人员在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要及时向产妇沟通产程进展的情况,帮助增强分娩的信心,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1.2.3产褥期的健康教育产妇分娩后,护士要对分娩完的产妇的身体及心理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并制订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在产妇身心状况较佳及产后的24h之内,指导安排科学合理的饮食,以促进产妇的体力能够尽快恢复,帮助产妇促进乳汁分泌,确保母乳喂养能够顺利进行。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向产妇介绍母乳喂养的意义及作用,并指导产妇准确掌握喂奶的姿势,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5],并引导产妇掌握有效吸吮特征及意义,进而提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6]。加强新生儿的健康护理:护理人员要认真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学会密切关注及观察新生儿哭声与大小便,并使得产妇学会新生儿脐部护理措施,讲解新生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还可以向产妇介绍婴儿抚触、婴儿游泳等科学有益的育儿方法。给予必要的性生活与计划生育方面的指导,并且告知产妇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节育环的放置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运用本院制定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规范、沟通能力与服务规范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8.0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孕产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指标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规范、沟通能力、服务规范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要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让孕产妇在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等层面上得到更多的支持,进而让孕产妇可以在最优的状态下顺利分娩[7-9]。为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素养及健康教育的工作能力,尽量让自身掌握更多的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妇产科诊疗工作水平获得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让孕产妇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面对怀孕及分娩的整个过程。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母婴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会改善产妇的自我防护意识。本研究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孕产妇的认知水平,提升围产期的保健质量,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降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规范临床护理操作规范,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等[10-12]。综上所述,向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介绍健康教育的价值,使产妇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让孕产妇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间得到较好的健康指导、正确的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干预,则能保证母婴健康,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水平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曾伙梅,陆红艳,陈勉.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3):134-136.

[2]燕继华.健康教育在疗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0,11(4):67-69.

[3]顾春怡,张铮,朱新丽,等.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69-571.

[4]李加平,高茜,沈芳,等.健康教育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28):2680-2681.

[5]李敏.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92-193.

[6]夏青,孙娟.专业技能指导表在剖宫产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0):921-922.

[7]齐朝晖."家庭式"健康教育对孕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1081.

[8]孙明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33):3108-3109.

[9]雷春梅,李雪兰,魏斌.对HDP产妇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4):588-590.

[10]宋晓月,王志阳,俞晓梅,等.河南省城乡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J].全科护理,2014,12(30):2865-2866.

[11]杨玉芬.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33):7037.

急求护士的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范文)
选题:孕产妇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本选题的意义及目前研究状况: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已成为围产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妊娠虽然是发育年龄妇女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变化。孕妇积极的心理反应有利于胎儿发育和分娩过程,而负性心理反应会使心理活动失衡,导致神经活动和内分泌失调,不同程度地影响妊娠结局及母儿的安危。因此,正确把握待产妇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待产妇顺利分娩以及产后恢复的重要工作。
2. 目前该选题研究状况(文献综述)
近几年,随着对分娩期精神卫生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从单纯的产后抑郁认识到整个围生期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并提出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目前研究表明围生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恐惧;陌生、孤独;沉重、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症状和睡眠障碍。
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点:产痛;矛盾与痛苦;孕妇的性格;大部分孕妇缺乏妊娠生理知识;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其他因素。
目前采用的护理干预模式包括IKAP健康教育模式-即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为(practice)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CBSEI)模式。根据不同的干预模式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包括产前干预(健康教育)和产时干预。
3. 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研究内容:
(1) 对孕产妇产生的心理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2) 针对孕产妇产生的心理问题做相应的护理干预
技术关键问题:通过观察、交流、与家属沟通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分析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4. 研究方法、手段:
研究方法:运用护理心理学手段,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研究对象:某医院产科的**例孕产妇。
5. 研究计划:
(1) 通过观察、交流、与家属沟通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并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2) 运用护理学知识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考察干预效果;
(3) 分析干预效果的有效性;
(4) 处理资料,写出论文。
(仅供参考)

助产论文题目与范文【120个】

之前也是为评职称费劲了脑筋,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妇不良情绪及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

导乐陪伴助产护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对分娩过程及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助产士网络门诊对提高产科质量的影响

无保护助产护理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临床疗效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在助产中应用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胎头吸引器和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孕牛助产改良技术探讨

无保护助产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研究

研究责任制助产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助产士主导下分娩镇痛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产房新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人性化体贴式护理对高龄产妇产程进展和新生儿结局影响

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

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探究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气囊助产在提高阴道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研究

“一对一”全程陪伴配合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后不良情绪的影响

例谈微课在中职助产专业药物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助产士全程责任制联合无痛分娩对足月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助产士职业暴露调查及防护研究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助产士视角下实施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观察

浅论高职助产学实训教学中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试论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与孔子的“启发法”教学

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进展

探究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在产科中的护理效果

阴道助产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手术配合方法分析

连续性产科案例在助产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无保护助产护理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临床疗效

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助产士责任制联合无痛分娩对分娩方式及胎儿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在产科助产促进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以助产士主导的孕期保健服务对产妇孕期体重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对策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

孕期助产士一对一全程健康指导护理模式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自然分娩的影响

评价无保护助产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干预效果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实践效果

糖尿病产妇施行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分娩质量的干预价值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对妊娠结局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孕期体质量管理联合连续性助产模式对降低糖尿病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难产及剖宫产率的影响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临床疗效评价

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在产房质量控制的临床应用效果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在初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母婴结局中的作用??

助产士门诊护理对孕妇分娩方式、体质量控制的影响

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无保护助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作用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运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产房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无保护助产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结局影响的相关研究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分析助产技术及助产士护理质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助产士温馨护理模式应用于产妇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KIWI胎儿真空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送技术进家门 助产业跳龙门

气囊仿生助产术对提高阴道分娩质量的临床分析

助产士导乐分娩模式对产妇疼痛控制及分娩质量的影响

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助产士心理护理管理对促进自然分娩和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观察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助产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一全程助产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效果及VAS评分的影响研究

助产士全程责任制联合无痛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关于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的分析

探讨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科中的护理效果

气囊仿生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探究

肉牛分娩及助产措施

关于助产士观察妊娠分娩产程指导之我见

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分娩效果的影响分析

助产士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无痛分娩护理中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的应用研究

阴道助产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

助产士工作压力源和心理资本对留职意愿的影响

导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程及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

初产妇应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的效果及阴道分娩率分析

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自由体位+分娩球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助产中的应用效果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整体责任制护理在无痛分娩助产中的应用效果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整体责任制护理在无痛分娩助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相关影响探究

阴道产钳助产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疼痛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高龄初产妇分娩中助产士护理的效果研究

高职助产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Kiwi胎儿真空吸引器在分娩助产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探讨最佳护理管理模式在住院分娩助产中的效果分析

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士门诊孕妇体质量管理联合凯格尔训练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提高产房助产士综合能力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疗效评价

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处理及护理

无保护助产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男助产士的产房故事

气囊仿生助产术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产程新标准行产钳助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试论中职助产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中心的构建

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探索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分析产房助产士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护理中发挥的作用

助产士主导的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助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分析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

初产妇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护理体会

责任制助产护理配合体位干预对初产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助产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心理干预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效果评价

产房助产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

孕期体重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观察

助产在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提高助产士业务水平的措施和意义

助产服务中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助产护理技巧探讨

助产士助产对产妇分娩质量有什么作用

传染病院产房助产士的职业防护及感染的控制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及防护

新助产士进行强化培训的探讨

校企合作研制高职助产专业《产科技术》项目化课程标准的实践

全程助产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探究

案例教学法在助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新助产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研讨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产后出血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气囊仿生助产结合骨盆摇摆对初产妇分娩应激反应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妇不良情绪及促进妊娠的效果分析

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临床助产中的积极效果分析

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助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探究助产士心理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分娩质量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探析

助产技术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应用评价

整体责任制护理在无痛分娩助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连续性助产服务护理在缓解初产妇焦虑症状及提高非药物镇痛分娩选择率中的作用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改善产妇自我效能、疼痛评分及妊娠结局中的作用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个体化助产服务对瘢痕子宫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高职助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际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母牛发生难产的原因、助产方法及预防措施

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观察

一例黄母牛难产的助产救治体会

改良式低位产钳术结合无保护会阴助产对分娩质量的影响

浅谈我校中职助产专业护理实验教学质量研究

目标教学法在产房实习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产房助产士的护理风险因素与防护

助产士全程陪护配合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及产程的影响观察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质量的临床作用分析

研究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助产士全程陪护对产妇顺产率的影响分析

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

产房助产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基于责任助产模式的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无痛分娩孕妇母婴结局中的作用

浅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无痛分娩配合责任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顺产率的影响

延伸化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分析

分娩球与自由体位结合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圣水河子农业中学的卫生助产班

产房助产士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助产士全程陪护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

助产士门诊对二胎孕妇的影响

论“精神助产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药物镇痛分娩技术中助产士全程专科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分析分娩球配合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产房助产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研究

分娩产妇用全程陪伴助产方式对妊娠结局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研究

新产程标准实施对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徒手旋转应用于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优质助产服务模式对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探究

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干预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价值分析

本科助产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设置调查

新产程标准下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多因素分析

分析产房助产士分层培训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助产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观察

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下对会阴侧切率的控制与产房质量的影响研究

新全程助产模式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分析

高龄产妇分娩助产全面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双师带教”院校合作与课程思政结合的教学在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工匠精神认知程度方面的研究

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效果研究

设立助产士门诊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无创助产技术在足月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助产士分娩前指导对产程的影响疗效研究

初产妇分娩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探讨

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研究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

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药膳助产后恢复

提高助产士综合素质在产房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

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护理中助产护理干预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助产护理措施应用在高龄产妇中对产妇的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

中职助产专业软技能培养探讨

产妇分娩中助产士温馨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评价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

助产专业自制模型教具开发与应用现状分析

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效果观察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孕期体质量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评价

技能强化后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观察

无创助产技术用于高龄初产妇自然顺对母婴结局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自由体位助产配合视频宣教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观察

骨盆摇摆配合气囊仿生助产对降低首次剖宫产率的有效性分析

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联合无痛分娩的应用价值研究

助产士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的影响

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分析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对胎位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于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气囊仿生助产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助产适宜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连续性助产服务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助产知识拓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风险护理管理在产房助产实施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助产对初产妇母婴分娩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

无保护助产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研究

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产房助产护理带教的应用探讨

探讨舒适护理管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的影响

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方法及应用意义

高危妊娠管理加助产护理门诊对于疤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探究

低位产钳助产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产妇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气囊仿生助产在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试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模式在难产产妇助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产程进展及剖宫率影响分析 

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体会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助产士针对性护理在缓解产妇分娩疼痛中的应用

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探讨全程陪伴分娩助产的临床效果及产后出血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研究

无保护助产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干预价值评估及有效性分析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妇不良情绪及促进妊娠的效果探讨

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及对产妇出血率的影响研究

责任制助产联合分娩球体位护理对高龄产妇自然分娩、母婴结局的影响

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产科护理管理中缓解助产士心理压力的方法分析

妇产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妇产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科学。随着妇产科优生优育观念逐渐深入,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妇产科护理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各种急救措施。方法对2014年在我院进行失血性休克急救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所有30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急救措施,均全部恢复健康,顺利出院。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护理的急救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更是给广大女性带来福音。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妇产科产后失血性休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现今临床医学上对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护理的急救措施,效果显著,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在我院进行失血性休克急救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剖宫产10例,阴道自然顺产20例。年龄20~35岁。阴道分娩中出现宫缩乏力现象的有15例,阴道开裂的有5例,胎盘粘连的有10例。剖宫产中出现宫缩乏力的有13例,胎盘植入的有6例。

1.2护理急救的措施

1.2.1患者在入院的时候,医护人员在接待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慌张,自乱阵脚。应该要及时的向把患者送来的急救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特征。做到心中有一个大概的认知。然后定下明确的治疗方案[1]。把患者安置好,应该立即给予急救措施,帮助患者测量血压、呼吸、体温、心率跳等各方面的身体指标。与此同时,应该要尽快通知住院部的医师们,与他们进行沟通协商,尽快帮助患者安排进行急救手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接诊期间,应该要让患者进行仰卧,把患者的头和下肢全部抬升到20°~30°。

1.2.2医护人员在施救的过程当中,应该立刻帮助失血性休克患者创建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静脉的作用是帮助患者尽快止血,另外一条的作用是努力借助各种措施来帮助患者扩充体内的血容量[2]。避免患者因为失血过多,同时要给患者注射抗生素改善体内酸中毒的现象,尽量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医护人员要及时留意患者的尿量,失血性休克会让患者体内的血液量迅速较少以及肾血液发生异常的现象。当失血性休克的情况有所好转的时候,患者体内的尿量也会慢慢的恢复正常。当患者的尿液量>30mL/h,预示着患者的尿液状态趋于良好。如果患者出现表面肌肤湿冷,面部脸色发白,身体脉压下降等状况的时候,则患者很有可能出现严重休克问题。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及时进行诊断,考虑患者是否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如果确诊为严重休克,应该立即采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准备好相关的急救设备,对患者进行急救[3]。最后,医护人员应该要对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首先要帮助患者做好口腔的护理清洁,避免因口腔不净而导致感染。其次是帮助患者做好表面皮肤的清洁,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帮助患者进行按摩,避免发生褥疮。

2结果

对30例患者及时进行急救护理的措施后,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率都为100%,

3讨论

3.1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发生休克的时候,全身的血液量会迅速减少,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护理急救的措施,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医护人员一定要镇定,凭借多年的救治经验帮助患者进行诊断,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

3.2医护人员在帮助患者救助的过程当中,对于用药的选择一定要非常的谨慎,而且要对症下药。所用的药物应该是效果和安全性俱佳的[4]。同时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每当遇到有此类患者送入医院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抢救,提高救治速度和救治的质量。

3.3在救治的过程当中,要对患者的身体各项体征进行观察,改善患者体内的电解质换乱状况,帮助患者平衡体内的酸碱度。观察患者的皮肤有无任何的变化等等。并且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在施救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一定要非常的小心和谨慎,避免伤及其他器官。

3.4急救完成过后,医护人员还应该要及时的对患者的各种身体指标进行观察和留意,观察他们是否有无任何并发症的出现,一旦发现问题,应该要向患者的主治医师进行报告,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解决[5]。在后期的护理过程中,护士人员在对待患者上要耐心,给予患者留下平易近人的印象,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要,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后期指导。综合上述可以知道。在妇产科中,失血性休克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应该要充分引起重视,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立即采取护理急救措施帮助患者进行急救。实践证明,这种急救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萍.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216-217.

[2]卞朝华,尤艳,李东姝.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5(8):160.

[3]龚俊芬.对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5):148-149.

[4]汤月玲.对82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6):109-110.

[5]高秀真.失血性休克40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545-546.

当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发现,心理治疗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心理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机能,产生直接的治疗效果,进而提升疗效。相应的,妇产科的工作应当切实增强心理护理,进而促进护理质量稳步增强。

1妇产科患者心理特征分析

1.1恐惧及紧张心理

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是妇产科患者的常见心理状况。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会由于过度的担心,导致出现严重的焦虑不安心理。不少患者会反复的询问病情,由于妇产科部分患者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若没有积极且恰当的心理准备,则必然会使得患者处于极度恐惧的心理状况之中。

1.2自卑心理

妇产科一些患者时常会出现自卑以及胆怯的心理状况。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对于自身的状况缺乏基本的认识,进而产生了自卑、自责等心理状况。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患者在面对男性医生的时候,其羞怯以及自卑等心理状况会进一步的加剧。

1.3过度心理失常

过度心理失常指的是治疗以及护理工作本身不存在相关问题,但是患者却出现了相当剧烈的心理反应。主要的表现为多疑、性格孤僻、答非所问、容易激动、易怒、定向不全等。

2妇产科心理护理对策

2.1紧张、恐惧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举止大方、着装整洁、态度和蔼可亲,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的基本情况,向患者介绍疾病情况以及主管医生的手术能力、手术方式等,同时要告知患者不实施手术的隐患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鼓励患者配合医护工作,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去接受治疗。

2.2自卑、害羞心理护理措施

这类患者心理特征的表现是消极的,但由于患者入院的动机是积极地寻求医治,因此具有非常高的积极态度。针对这类患者,医护人员要转换角色,通过暗示、分散以及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要学会理解患者的苦衷,以一个同龄姐妹的身份,关心、体贴、同情、尊重患者。护理过程中,积极向患者讲解女性生理知识。在进行换药、注射、阴道冲洗、导尿的时侯,要尽量的让异性回避。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不过多暴露患者,操作要轻柔,男医生查体时主动陪伴。

2.3失落、多疑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与患者及患者的家属积极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想法,获取尽可能多的支持。用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照顾好患者,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用爱心来消除其孤独失落的心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多引导患者与其家属进行沟通,使其可以通过共同的思考解决问题。最后,患者还可以通过口服雌性激素的方式,来维持女性基本特征。

3结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