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根据客观环境要求,主动采取对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应对效能是与人们如何管理应激性事件有关的一种效能信念,特指个体在应激情境中对自己应对环境需要的能力做出的主观评价。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校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验证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新校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验证全文如下:
摘要 :通过对46名大学生的访谈和文献分析,编制出40个题目,在170名大学生中进行施测,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保留11个题目,共3个因子。复测样本为625名高校大学生,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所提取的3个因子,模型拟合较好,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关键词 :新校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因素分析
1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适应性三方面均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可见适应性对于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正如心理学家妮特(P.Janet)所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适应的过程中。个体总是在不断地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调整自我,达成和谐健康。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需要面对和处理从学生到社会人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心理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顺利渡过该发展阶段。想要更好地应对问题,适应社会,首先必须准确了解和科学评价自我情况。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或正在建设大学城。新校区将成为未来各地高校学生培养工作的主要区域。但已有调查发现,由于新校区环境条件、学习生活情况师生交流方式等因素,使得大学城高校学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更加特殊与严峻。因此,开发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评测工具,对于了解与应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保障大学城顺利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在心理适应性工具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已经开发了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1],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2],大学生人际适应量表[3],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量表[4],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5]等。该领域工具虽不算少,但多数为针对新生或一般性的调查量表。专门针对新校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工具几乎没有。为了满足该领域理论研究的需要,并在现实中更好地发现与处理新校区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新校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量表》。
2编制过程
《新校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量表》的编制通过三阶段完成。首先,进行关于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内容的访谈;然后,在访谈与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构思编制初测问卷并施测;最后,在初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修订量表进行复测并验证效度。
2.1访谈
2.1.1访谈对象
面对陌生的大学生活,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适应性问题。大学城作为各高校新校区,除大部分新生以外,不少老校区的高年级学生也搬进了大学城,作为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的特殊群体,不论是新生还是新迁入的老生都会面临适应性的问题。研究中的访谈选取了贵州大学城新校区的贵州师范大学和贵阳中医学院的46名学生。其中大一学生22名,大三学生24名;男生15名,女生31名。
2.1.2访谈过程
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结合行为事件访谈(BEI)的方式,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事先培训过的主试对被试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访谈包含4个问题,包括(1)你觉得适应良好的状态是怎样的?(2)你所看到的同学难以适应的事件或状况有哪些?(3)你觉得让你难以适应的事件或状况有哪些?请按照难以适应的程度从大到小说出至少10件事件。(4)具体谈一谈对你而言最难以适应的一件事件,说说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你当时的实际心理感受是怎样的?你做出了怎样的行为反应?影响结果是怎样的?一次访谈约30分钟。
2.1.3访谈资料整理及初测问卷编制
用如下步骤对访谈对象的原始录音进行整理:(1)访谈结束后,第一时间将录音信息转换成文字材料,以确保资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在对第一次录音信息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访谈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修正不恰当的提问方式;(3)在保证文字材料与访谈对象所述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利用内容挖掘软件ROST对材料进行词频与聚类分析。最终得到关于心理适应性的五个因子:(1)学习适应,如“英语四级备考阶段,怕自己过不了,单词记不住,晚上失眠,上课疲惫”等;(2)生活适应,如“食堂的菜很难吃,除了食堂没别的选择”等;(3)人际适应,如“室友之间关系的处理比较困难,以前的宿舍打散了,我们是重新组合的”等;(4)环境适应,如“不习惯这边的天气,湿气比较重,因为自己身体方面的原因,一直都在适应这边的天气,除非自己本身适应了,才能在这边过的很好”等;(5)角色适应,如“不高兴的时候,感觉找不到亲近的人来说话,觉得所有东西都是一个人,没有陪伴者”等。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围绕五个核心维度编制了《新校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量表》。最终形成了五个因子40个题项的初测量表,分数越低则表示被试心理适应性状态越好,其中设有反向题。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题项描述情况与被试实际的符合程度按照“完全符合、较符合、一般、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逐级降低,并分别计分为“5、4、3、2、1”。
2.2量表初测
2.2.1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在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发放40个题目的初测问卷180份,有效回收170份,有效回收率为94.4%。其中男生48人,女生122人,少数民族73人,汉族97人。
被试按照自愿的原则完成问卷,完成一份问卷的平均时间为10分钟。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
2.2.2项目分析
采取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和题总相关(r)两种方法进行项目分析。(1)独立样本T检验,按照总分高端的27%和低端的27%将被试划分三组,即高分组、中间组和低分组,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除第18题p=0.408、第33题p=0.057、第38题p=0.053大于0.05不显著外,其余题项均在高低分组上达到显著差异。(2)题总相关,除第18题r=0.036,p=0.641相关较低外,其余题项均与总分达到显著相关。综合以上两项分析删除第18题、第33题、第38题,用剩余的37题做探索性因素分析。 2.2.3探索性因素分析
为了检验调查数据是否适合做因素分析,对数据先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值为1940.909,p<0.005,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各项目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同时,样本适当性度量值KMO为0.785,表明数据样本适合做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的37个题项先后进行多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共删除各维度上分布模糊的26个题项,剩余11题。对余下题项再次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与KMO检测,均满足因素分析所需统计要求。进一步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最终确定因素个数。依据因素分析理论以及参照已有研究者编制问卷的实际经验,因子个数的确定主要采用以下标准:(1)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2)符合碎石图检验;(3)抽出的因子旋转前至少能解释3%的变异;(4)每一因子至少包括3个项目。[6]经方差最大化旋转后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3个,方差解释率为53.821%,参见“因素分析碎石图”。
因素分析的碎石图
由碎石图可见,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3个,对最终保留的3个因子进行正交旋转,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表明,t2、t5、t6、t7、t11主要负荷在因子1上,根据理论构思及题项内容命名为“人际适应”;t1、t3、t10则负荷在因子2上,名为“环境适应”;t4、t8、t9则负荷在因子3上,命名为“学习适应”。
2.2.4信度检验
采用内部一致性α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量表各因子的α系数介于0.7~0.8之间,总量表α系数为0.847,结果如表2所示。
2.3量表复测及效度检验
2.3.1被试
以贵州省花溪大学城高校(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控制性别、年级及专业的分布,采取分层抽样发放问卷657份,回收问卷652份,有效问卷625份,有效率95.13%。其中,男生312人,女生313人;大一207人,大二205人,大三213人;理工类310人,文史类315人;少数民族256人,汉族369人。
被试按照自愿原则完成问卷,完成一份问卷的平均时间为5分钟。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和AMOS20.0统计软件。
2.3.2数据分析及结果
用SPSS20.0考察各因子之间、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情况,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满足0.1~0.6的统计学要求,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均0.6~0.8之间,达到0.3~0.8的统计学要求。通过AMOS20.0进行统计检验,得到模型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X2/df<5,可认为模型的拟合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拟合指数NFI、IFI、CFI的值在0.85~0.90之间,RMSEA=0.061<0.08,说明模型拟合良好,综合各项指标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7][8]。
3讨论
《新校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量表》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调查统计编制而成,最终量表采用likert5点评定方法,包含人际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等3个因子11个具体题项。量表,量表编制过程中,首先从已有文献中收集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相关内容,并结合访谈结果,确定了相关题项。整个过程严格按照量表编制的科学标准和程序进行,保证了量表的信效度。量表所有题项的来源,均通过访谈分析,并参考已有同类量表资料编写,使得量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量表的结构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各项指数都达到了合理的标准,数据拟合较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5,这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信度。总的来说,《新校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理想的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新校区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测评工具。
一般不可以。
可以引用论文,并且在参考资料里进行标注,不可以套用。
不过如果你使用的是著名的调查的问卷也是可以的,只是你必须在研究论文中注明这个问题,而且在研究中要有相应说明你的研究和那个研究的异同之处。
引子
2019年秋,我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论文写作。虽然可以不好意思地说初心是顺利毕业,但是最后凑够字数之后,还是想把这段时间的感慨和收获记录下来。(本文仅仅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欢迎大家指正。)
论文研究中常常需要进行调研。什么是调研呢?调研就是让被调查者和调查者通过信息联系起来,调查者能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出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调研中最为常见的是问卷调研。问卷调研,顾名思义,就是使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问卷调研中涉及到六个步骤:明确调研目的、设计调研问卷、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展示调研结果和直送相应的营销策略。
所以,为了让论文的问卷调研能顺利展开,我不得不对这六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和整理。
问卷的存在是为了能准确获取调查者想要获取的信息。因此,为了保证设计的问卷能准确反映调查者的调查初衷,调查者就必须首先清晰地确定调查目的。
有的调查目的是具体的、实际的。这时,调查者就能较为容易地确定调查内容。
比如说,我想研究是否应该在飞机上推出Wi-Fi服务。这时候,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我能初步拟定出问卷需要调查的角度:(1)分别调查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的乘客对Wi-Fi服务的需求;(2)分别调查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的乘客对Wi-Fi服务愿意支付的价格;(3)调查相对于其它机上服务,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的乘客分别对Wi-Fi服务的排序;(4)调查被调查者中有多少人会因为航空公司提供Wi-Fi服务而选择该航空公司;(5)调查Wi-Fi服务能否为航空公司品牌口碑提升。
这时候,我也能相应地设计出每个调查角度相应的问题。可以发现,根据调查角度,调查问题形式可以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等。
这种问卷叫做一般性问卷。
一般性问卷适用于能明确调查内容的问卷调查。一般性问卷的问题形式多样。只要遵照相关的设计原则,一般性问卷的问题就能基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因此,要保证设计出的问卷问题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调查目的,除了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还要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检验。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要调查的目的可能比较抽象,可能具有探索性,可能具有描述性或者可能包含因果性。这时候,调查目的就很难单凭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明确,也就很难进一步确定调查内容了。
比如,我想调查某一服装企业的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不仅受到企业的销售、管理等因素影响,还受到顾客本身的心理、习惯等因素影响。因此,想要确定调查内容就显得很不容易了。
针对这类调查,我们就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问卷——量表。
量表让我们能定量地来研究主观的或是抽象的问题。量表的具体操作是:(1)选择匹配研究的理论,构建文章的研究框架(可以基于已有的模型,也可以根据理论提出合理的假设构建研究框架。);(2)然后,研究者需要查阅研究框架中各研究维度的成熟量表(一般检索该类研究的论文和期刊。),通过筛选找出适合研究维度的量表;(3)然后对选出的量表进行组合、整理,形成了调查的内容,进而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问卷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成熟量表一般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根据具体调查进行对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
由于量表涉及到研究模型,因此除了对量表的信度、内容效度进行检验外,还需要对其结构效度进行检验。还有涉及标准的量表还需要对校标效度进行检验。
所以,调查目的才是调查中需要设计一般性问卷还是量表的决定因素。而一般性问卷和量表也会开展不同的调查及调查分析。这两种调查问卷具体的设计、检验和分析心得我也会继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