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付出议论文素材

2023-03-12 01: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付出议论文素材

收获其实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它只是等着我们慢慢去领悟它的深意。最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懂得如何放下,如何有理得投资生命。不想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不论什么事情。虽然付出不是为了回报,但是任何人都想要回报。无偿的付出久了,任谁都会感到疲倦,都会累。而累了,便会厌。厌了,便会离去。离去,便是无期。

下面以《收获与付出》为题,给出三篇范文,供您参考。

【篇一】《收获与付出》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

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因为你们还不懂得付出,所以收获并不多。”听了这句话后,我真的觉得很惭愧,自我呱呱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数,而别人为我付出的则是多不胜数,例如父母为了养育我而付出,老师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们的付出都不渴望回报。而我们呢?不但没有付出,还希望收获。当我们看到别人受到表扬的时候,也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但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就不值得表扬。当我们看到别人取得优异的成绩的时候,也希望得到优异的成绩,但自己却没有努力学习

如果这种喜欢“不劳而获”的想法成了习惯,那么我们就会很自私,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很糟糕,在我们班上,自私的同学也不少见。当发现自己的脚下有一团废纸时,谁也不愿意捡起来,只会把废纸踢到另一个同学的脚下。而这个同学也不会捡起来,把纸团继续传来传去,这种场面就像在球场上传球一样,而跟运动员不同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要这个“球”。就这样传来传去,直到传到了一个热心的同学的脚下时,纸团才能顺利地去到垃圾桶里。有时纸团刚好呆在过道中间,同学们就会视若无睹。试问:弯下腰捡起废纸团能消耗我们多少力气呢?为什么我们要吝啬这么一丁点的爱心呢?

当我们做一件事时,第一时间是想什么呢?是思考做了这件事后会吃亏。假如这件事每个人都觉得做了后会吃亏,还会有什么人做这件事呢?

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付出了就不应该计较收获。

【篇二】《收获与付出》

人们都说:“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是啊,十一学校是个有名的重点学校,如果我没有付出,我又怎么会考上十一的呢?

自从上了六年级,我就开始刻苦读书,有不会的就问,老师那里经常会看到我的身影。在平时,课间我会看一些英语单词,然后把它们背下来,这样,每节课间背一两个单词,一天下来,一个单元就不费吹灰之力就背完了。而在上自习课的时候,我就复习语文和数学,三科主科就被我轻松地复习完了。

虽说我复习地很刻苦,但在该玩的时候,我一定是那个玩得最尽兴的那个了。因为在书上,我看到了让成绩快速提高的最好办法就是“专时专用”意思是什么时间,就要做这段时间里应该做的事。我按照这样的方法,每天既开心,又能学得好,有益身心。

我也会时常看一些课外书,这些书让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社会中的知识,这样不置于让我们变成常说的“书呆子”,学习知识,就是教你如何去生存,但如果只学在书本中,而不去接触社会,那么请问学习又是为了什么?

虽然我是毕业班的学生,但是我也不能放下自己的爱好--钢琴,爱好可以使人放松,让你有所享受,所以不管在什么紧急的情况下,也不要放下自己的爱好。

在去参加十一学校考试的方面,一定要时时刻刻把握自己的言行举止,但同时也要放松,不能紧张得不知该怎么做,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这样就会达到出乎意料的结果。

总之,只要劳逸结合,心身放松,就会达到最后的成功。

【篇三】《收获与付出》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在学习上,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

前一段时间,我从学习上的顶峰坠到了谷底,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考七十几分了。我站在我家的楼下,我的脚仿佛被强力胶粘在了地面,五脏六腑也好像挪动了位置,手里拿着满是红叉叉的试卷。这时,妈妈下来找我,看见我站在楼下,便把我拉了上去,问:“考了多少分?”我不由得低下了头,嘴里嘟囔着:“七……七十八。”妈妈的脸立刻由晴转多云,我看得出妈妈非常生气,她什么都没说,只让我到房间里好好反思。我自觉地走进了自己的小房间,我坐在床上,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这不是在生妈妈的气,而是在生自己的气。我为什么就不能考好了呢?这样妈妈就不会生气了。“都怪我不好,惹妈妈生气。”我一直自责自己,我越来越绝望了。这时,我看见墙角有一个蜘蛛正在结网,可是它每次刚刚结好,网就断了,它一直不停地重头结。这时,我明白了,连一个小虫子都这么坚持,我为什么要自暴自弃呢?我又重新鼓起勇气,认真学习。于是,这座小城市里又多了一盏开到深夜的灯。

自从上回那个小蜘蛛给了我启示,我的学习态度也越来越好了,分数也越来越高了。这次,我拿着满是红勾勾的试卷,欢天喜地地跑回家,大喊道:“妈妈!妈妈!我考了一百分!”妈妈立刻从厨房了跑出来,看着我那打着红红的一百分的试卷,不禁开心地笑了,我也跟着妈妈笑。

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如果你不付出,你将一点儿收获都没有!

分析付出享用分享的含义写作文

付出,也是一种享受

成功,是一种享受;收获,是一种享受,但我相信,付出也是一种享受。因为它会帮助你收获成功。

“已经两圈了,加油!坚持就是胜利。”镜子在一旁喊道。天哪!还有三圈要跑。我在心中默默地抱怨着。要不是因为运动会我要跑四百米和八百米,现在的我应该在家里坐着沙发,喝着饮料,而不是顶着 *** 辣的太阳在操场跑步。唉!真倒霉!

终于跑完了,累死我了,一下子跑五圈的滋味可真不好受。“还不错,第一天跑就能达到一口气跑五圈,不过速度还有待提高。”镜子严肃地说。“我相信运用我的赛前突破练习,你一定能拿第一。”“你饶了我吧!上了一天课就够累了,每天放学还要跑五圈,还不累死我。再说了,距离运动会还有好两个礼拜呢!着什么急呀!”我愁眉苦脸地说。“绝对不行,临时突击是不行的……”“古人不是说过嘛: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赶紧打断她的话说道。“可为了咱们班你也要跑呀!”一听到‘为了咱们班’这句话我就什么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了,只能有气无力的回答:“那就按你那个训练办吧。”

两个礼拜,我每天都和镜子一起进行“魔鬼训练”,只不过是我跑,她看着。经过这些天的训练,我逐渐发现,我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跑完五圈后,我也不再像开始跑时那么累了,觉得轻松了许多。

赛前突破练习终于结束了,这也意味着验收成果的时刻到了。

四百米的起跑线前,我正在做着简单的准备活动。只见一组组的同学们从起跑线上奔过,我前面的人也越来越少。手心里不断地冒出冷汗,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终于轮到我们组了。我站在起跑线前,望着遥不可及的终点,想我不能让这些天的付出都付之东流,我一定要拿第一,为班级体争光。“砰——”发令枪响了,我如一根离弦的箭,飞速的向前奔跑。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印湿了背心。耳边的风呼呼的刮过,我一路保持着领先的位置。还有最后的一百米了,我感觉全身已经开始僵硬,无法在前进了,真的想就此停下来,懒洋洋的躺在地上,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可是回头看看,一个运动员马上就要追上来了,一定要坚持住。“段玉萌呀,段玉萌,你一定要坚持住,你难道忘了这两个礼拜你是怎样的训练的吗?你难道忘了你说过一定要拿第一吗?对!坚持就是胜利!我一定能胜利,一定能成功!”我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打气。顾不及其他运动员,顾不及为我呐喊助威的同学们,我用最后一丝力气冲过了终点。我知道我的付出没有白费,我战胜了比赛,同时也战胜了自己,我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付出,也是一种享受。它让我知道了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滋味。也让我真正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取得胜利

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阴,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人们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给我们以无尽的财富与收获。

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分享是一种大智慧。懂得分享的人能收获高于常人几倍的快乐。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盖茨的确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与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发成果;他与社会分享自己的财富;他在分享中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在敬重里获得了更多的快乐。不会分享的人只能在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为“幸福”地度过每一天。没有分享,便不能开阔心胸,而心胸狭隘如何能有真正的快乐?分享就似一种催化剂,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分享能够提升人生的情趣与境界,赢得人们的尊敬。竹林七贤徜徉在山水之间,在分享彼此的志趣之时升华了各自的情谊;苏轼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却喜欢互相探讨诗词、分享两人的文学见解,因而他们的友情坚如磐石;居里夫妇毫不吝啬各自的一点一滴,无论是财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们都与世人同享,所以他们成为了我们毕生爱戴尊敬的对象……因为分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因为分享,他们收获了双倍的幸福;因为分享,他们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分享能使各种文化和谐相处,使国际关系更加融洽。世界是一个大家庭,各国灿烂的文化需要世人共享。回想中国古代闭关锁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文化的趋同与单一会日益严重;再想想二战时期法西斯对于人、对于文化的肆意扼杀几乎将世界一步步推向衰败。现代社会需要和谐,我们应当学会分享。因为分享能让文化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分享能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国际大环境,分享将使世界这个大家庭更温暖!

让我们懂得分享,让我们试着分享,让我们充分发挥分享的魔力,让分享这个神奇的词语在生活中熠熠生辉!

“在你有好东西的时候,与他人分享,那么你的快乐就会增加一倍。”分享,这个幼儿园小朋友都懂得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好东西要大家分享才对。可是有人知道却不去做。

记得在二年级一次秋游中,吃午饭时,大家都纷纷拿出自己带的好吃的摊成一堆,开始享用午餐。不一会儿,有人就来到我们小组,问问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就“慷慨”地送给他。这时一位同学说“某某那里有薯片、薯条和‘妙脆角’”。哇!这些膨化食品可是我们这些小‘馋猫’的最爱。想到有好吃的,我就自告奋勇的去要点儿来。

谁曾想走到她那儿,才发现几个同学无功而返,都空着手走了。我感觉事情有些难办,转身刚要走,却被她一把拉住了。“王德芙,你怎么也来了?我还以为就他们几个学习不好的嘴馋来要,没想到你这学习好的也来要了?”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笑。“这根学习好坏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了,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他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怎么能干出同一个层次的事呢?”她神气地说。看着她得意洋洋的样子,我再也不想和她计较什么,转身走了。背后传来她的声音:“哼!想吃自己买去!干吗要别人的。”

从此,再郊游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和她一个组了。

“在你有好东西的时候,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就会增加一倍!”在学校午间广播听到这句话时,我无意中看到了一年前那个自私同学的脸红得像个‘蕃茄’。

是啊,生活中的许多快乐,都是互相分享得来的,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比如一个笑话、一件趣事、一样美食;当你把它们分享给别人时,他们一定会很开心,快乐是可以传染的,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之后你将收获另一种快乐。

我这里有两篇比较好的。

你看一下。(一)【作文题目】 (付出、独处、看球赛……)也是一种享受 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文体不限;2、字数在500―800之间;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思辨型的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填写的内容即是写作的“对象”。

要把所写的“对象”变成一种享受,就必然要有一个辩证思考的过程,或者是心态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文题中“也”字强调与关联的作用。

因此,这是审题的一个难点。 考场作文最忌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所以在选材时应尽量避开文题中提示的“付出”“独处”“看球赛”,选择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淀。

比如,选取“品读历史”“痛苦”“读诗”“感受自然”“有梦的飞翔”“品茶”“唱歌”等材料入题,定会让阅卷老师有一种愉悦感、新奇感,或者另有一种滋味在心头,文章就会上档次,获高分。 【满分例文1】 有梦的飞翔,也是一种享受 山西一考生 风筝痴爱蓝天,花朵向往阳光,鱼儿依恋大海,白云追随轻风。

梦想是飞翔的翅膀,有梦的飞翔,也是一种享受。 ――题记 断线的风筝在碧蓝的天空中寻找自己的梦想;子夜昙花在夜幕下放飞自己的梦想,散发出令人无限遐想的幽香;欢快的鱼儿在大海的怀抱中畅游梦想;白云追随着轻风,为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有梦的飞翔,也是一种享受。 黛玉的梦想是超脱世俗的束缚,寻找自己的爱情。

为了梦想,她才以绛珠仙草的身份下凡报恩,好像蝶蛹破茧一样奋力挣扎,以求在封建大家族中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是那样超凡脱俗,她的容貌、她的才华无与伦比;她的情感、她的遭遇可歌可泣;她为了有梦的飞翔,升华出了自我的最高境界。

有梦的飞翔,对她而言,是一种无悔的享受。 昭君因美丽被束缚在深宫,她曾感伤,她曾失落,她曾一蹶不振,小人的陷害险些使她的一生被埋没。

但当面对和亲的诏书时,她义无反顾,勇敢地踏上了实现自我价值之路,为了两国的永久和平而远嫁匈奴单于。她为了梦想,摆脱束缚,当远嫁的车子带她离开生她养她的故土时,她的眼泪已埋藏在心底,她向着自己的梦想飞翔。

项羽在英雄末路时仰天长叹,屈原在汨罗江畔低首叩问,文天祥在敌人的逼问下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李白在仕途不济之时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与豁达,晏殊在亲友分离之际吟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慨叹与悲凉。他们都有梦想,对他们而言,有梦的飞翔,是一种奋斗的享受,他们无怨无悔! 有梦的飞翔,是无悔的享受,超凡的享受,奋斗的享受。

有梦,才有远方,才有价值。有梦的飞翔,才会有甜蜜、馨香、完美的人生…… 【满分理由】 这篇优美的议论性散文,形散神聚,散发着浓郁的、深沉的、醉人的馨香。

本文采用“铺陈排比法”,正文前的题记与第一段用了四组八句结构相近,含义不同的句子,从不同角度赋予了“有梦飞翔”独特的寓意和不可遏止的气势,顺势引出了“黛玉、昭君和项羽”三个典型的历史人物,把主题升华到了极致后又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思。(二) 付出是一种享受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他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通过实践,你就会充分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有人认为,去帮助别人,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却很少,只有一两句话而已,不值。

其实不然,当你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后,当那浓浓的笑意荡漾在脸上,谢谢之类的语言在你耳畔萦绕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愉快和轻松,一种无法替代的满足。 在一个愉快的星期五,放学的 *** 刚刚打响,同学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唧唧喳喳地飞了出来,急不可待地往家赶。

妈妈因为今天有事没有来接我,我自己骑上自行车,向家赶去。只听得“嗖”的一声,一个个子矮矮的小家伙飞快地从我的身边窜了过去。

哼!想和我飚车?我不甘示弱,紧随其后。不好,前面有块石头,我的速度慢了下来。

可是那小家伙回家心切,书包斜放在车篮里,连“大嘴”也没有合上,看到前面的大石头,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一路颠了过去。有两本书趁主人不注意,探头探脑地出来“侦察敌情”,见城门大开,心中暗喜,偷偷地溜了出来。

“小同学,你的书掉啦。”我连忙叫道。

可他一点也没有听见,没办法,我只好下车把书捡了起来,朝他追去。 在我拣书的一会儿工夫,那小家伙已经窜出去好远,我顾不得形象一路狂追,哈,前面是红绿灯路口,眼看要追上啦!我心中窃喜。

那小家伙顺利地过了马路,可就在这时,红灯亮了起来,我只好停在马路的这边,看着那小家伙的背影越行越远。 终于等到绿灯了,我翻身上车,卯足了劲,拼命地追。

好在那个小 家伙刚出校门的那股子劲已经用得差不多了,骑车速度慢了一些,哈!我终于又看到他的身影啦!我压耐不住兴奋,急切地想大声喊,可就在我认为大功要告成的时候,“屋漏偏遭连夜雨”,我的自行车链条掉了下来,我只好先找根树枝修理我的自行车链条。当我满手油污,把自行车链条装上时。

近一时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我们的心:新长城云南关爱行动,白血病患者孙学光骨髓移植配型成功……在这些活动中,参与者都有一个十分平和而简单的心态: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值不得张扬。那些到新长城项目办公室为贫困大学生捐款的人这样说,这些孩子的处境令人同情,他们勤奋进取的精神令人敬佩。只愿他们学有所成,回报亲人,回报国家。为孙学光捐献骨髓的普先生,也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报道,只觉得有这种缘份非常难得,可以满足自己帮助别人的愿望。高尚的行为,低调的言语,令人肃然起敬。但并非说明这些爱心活动的参与者,不在意自己行为的结果。从他们的面容上,我们已经读到他们正在享受付出的快乐。

给饥渴的幼苗培土浇水,是希望它成长为参天大树;给折翅的雏鹰疗伤,是为了看到它在蓝天重新翱翔。当枯萎的小树发出新绿,雏鹰搏击蓝天,我们肯定会为此感到欢欣鼓舞。大学生成才了,病患者康复工作了,一个个绝望的家庭重现生机,这种回报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对爱心奉献者是一种鼓舞和安慰,它将激励更多的人走进爱心队伍。

丛飞的一句歌“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深为人们所喜爱。但他也曾为资助过的个别人毫不珍惜社会的关爱而苦恼。如果处于困境中的人现在不珍惜爱心奉献者的付出,今后不懂得回报社会和国家,那就有违奉献者的初衷。当我们享受不到付出的快乐时,这对献爱心者难道不是一种伤害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爱心奉献者享受到了付出的快乐,扶危济困就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献爱心就成了一种常态,并有了强大的生命力。高丽明(云南日报)

要懂得付出和分享,人生才有意义.我们不应该对身 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倘若你认为我们身边有些人只是和我们毫不相于的陌路人,那你错了.实际上,这些人跟我们是一样的,并且和我们关系最密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命的真谛是:人类本是同根生,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属于搏大的生命之树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枝而已.而我们身边的人就是那些和我们有共同根源的分枝.

因此,当身边的人陷于困境时,我们要懂得如何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并不是说让你不顾一切地盲目付出.我们在付出的同时必须清楚,只有对他人有意义的付出,才会使我们的人格变得高尚,从而也使得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

当我们自己也陷于困境,要怎么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所有呢?这岂不是难为人吗?但是超越自我的困境,超越自我的痛苦,而以真诚的心去帮助别人,真的是一件美好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好友向我倾吐一段心声,很温馨、很感人,她说:“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不断告诉自己的,要先付出才有收获。以前的我以为收获是来自于对方的给予,现在我才明白其实并不是如此,收获是来自于付出当下我的心情,其实我在做的时候内心所感觉到的愉悦就是我的收获了。”

虽然我和这位好友认识的时间很短,但从她的言谈中,我感受到这小女孩的善良及聪颖。当今社会,大部份的人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与人争争斗斗、伤害别人、损害别人,只想收获,更别提是为别人付出。我的好友是一位刚出社会的新鲜人,小小年纪就懂得付出的人生哲理,真是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无怪乎我称她是一个有教养的好女孩。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荣获最佳产品奖,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冠军种籽,毫不吝啬地分赠给其他农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品质。因此,我很乐意其他农友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

确实如此,当你不吝把自己最爱的事物与人分享时,当下,内心所感觉到的愉悦就是收获了。因为无私的奉献,相对的你的心情是愉悦的,在你周遭空间场的一切事物也会随心而化,感受到你的慈悲祥和,你所得到的回馈也会是良善的。

就如同我的好友向我诉说这段温馨感人的话,我也沐浴在那种慈善、关怀的乐园中。古谚云:“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收获的喜悦系来自于你先前的付出,而当你在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内心的善就足以让自己感到很愉悦了!

我是从什么时候懂得分享的?是从姐姐分苹果的那一次吗? 是从外公外婆分荷包蛋的那一次吗?那一次,姐姐脸上的笑容像太阳和花儿一样绚烂,她从包里掏出一个青红相间的大苹果,用袖子擦了擦,然后笑着递给我。

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后还给她,紧张兮兮的盯着苹果和姐姐的脸,当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递给我时,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下再咬一大口……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乡下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但是简朴的生活中也有爱和快乐。

记忆中外婆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和外公,而她自己总舍不得吃的。记得有一次,祖孙三人一起吃着晚饭,气氛和谐而宁静。

晚饭很简单,一人一碗面条,我和外公的碗里各有一个荷包蛋,而外婆的碗里却没有。外公发现后,像往常一样,用筷子把他碗里的荷包蛋夹成两半,将另一半夹到外婆的碗里。

“你要多吃一点。还是你吃吧。”

外婆边说边把那一半蛋又夹回到外公的碗里。外公怎么会肯让呢!于是,夹起来又放到外婆的碗里。

就这样,谦让了半天,最后外婆又像往常一样把那半块荷包蛋夹到我碗里:“你正在长身体,你吃了它。”看着慈祥而清瘦的外婆,我觉得自己不应该接受这半块荷包蛋,脑袋里在迅速地盘算着怎么才能把它轻松地送出去,突然一个激灵,想起了从书上看到的一招,于是计上心来。

“蛋好咸啦!”我夹一小块尝了尝,然后对外婆叫喊道。“好咸?”外婆惊奇地看着我。

“不信?你尝!”我边说着,边迅速地把那半个荷包蛋转移到外婆的碗里。外婆尝了一小口,正要说什么,突然看见我在偷笑,立即就明白了我的计谋,“你这个小精怪!”说着,就要把蛋弄回我碗里。

“我顶多只要一半,不然我一点都不要。”我撒娇道。

最后,外婆没法,只得和我分享了那半块荷包蛋。那天晚上,是我生平第一次主动与人分享东西。

在泛黄的灯光下,我们祖孙三人静静地吃着,可我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爱和关怀……那一天,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有人认为给予就是分享,分享也就是给予。我并不同意这种狭义地说法。这是行为论者的观点,他们似乎没能准确地体会到感情的色彩和温度!

“我给予你的,你断不能拒绝”,教父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已经将给予的含义强调到了极致。正如父母、师长给予我们了很多的东西,然而我们坦然(或勉强)接受的同时,又有多少被少不更事的我们在不经意之间悄悄(或故意)地丢弃了。于是,给予便不得不一直扮演着一厢情愿地付出,浑然不晓地、同时也不愿过多地考虑接受者的感情了。

不知何故,我们总是愿意与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喜悦,亦或是失意,还是痛苦,而友人呢,自然而然地便分担着这一切……。那或浓或淡却坚定不移地友情,默默地将分享演绎得万般质朴、不离不弃。

就感情而言,分享是和谐的表现,给予是主动地付出;乃于物质,则分享是共同地拥有,给予了便不复存在于己。然而,给予他人无私地帮助,却一点也不比分享来得廉易;分享别人的尴尬,也丝毫没有给予那么坦诚。

予以予取,分而享之,存乎一心。当给予分享之正道。

以没有付出 哪来收获为素材写一篇议论文

生活中,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题记       生活是公平的,你付出什么,你就收获什么:付出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付出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付出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付出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收获,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可是它也有自己的前提——付出。记得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颗种子一次被大风刮进了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只有一些热带植物才能生长在这样荒芜人烟的地方。但是,小种子决定要在这里生根发芽,可当其他的植物知道了他这个可笑的想法时,不禁笑出声来,嘲笑、讽刺铺天盖地而来,可是那颗小种子全不在乎,它将自己深深地埋在地下,用自己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的根往最深处伸去。经过一番拼搏,它找到了水源。后来它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长成了一颗茂盛的植物。      上帝也是公平的,只有你付出过,他才会让你有所收获。那颗小种子在寻找水源时也曾折断过自己的根,可是它并没有选择放弃,正是这样,才会有后来那颗茂盛的植物啊!       植物是如此,人亦如此。       小时候学走路,难免总要摔上几跤,才可以学会,若是经历一次摔跤后便放弃的人,恐怕长大后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了。      有这样一句古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啊,世上并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一个人的,就你看是否会去付出自己的努力了。要是努力过,付出过,就算没有成功,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你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你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经历了,这样也是向成功迈近了一步。       想收获,必须是要先付出。       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因为你们还不懂得付出,所以收获的并不多。”听了这句话后,我真的觉得很惭愧,自我哇哇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数,而别人为我付出的则是多不胜数,例如父母为了养育我而付出,老师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们的付出都不渴望回报。而我们呢?不但没有付出,还希望收获。现在想想,觉得自己真是太不应该了。       或许付出与收获不一定会像速度与路程那样成正比,但也绝对不会成反比。我一直坚信并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付出过的人就注定会一无所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