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日本毕业论文造假

2023-03-12 00: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日本毕业论文造假

就在两篇论文正式在线发表的当天(2014年1月29日),美国干细胞学者Paul Knoepfler即提出了关于实验可重复性的疑问,随后收集了其他研究组的验证结果,发现共有11位学者或研究组给出自己的研究结果,其中9组无法重复,1组正在进行,只有1个实验小组成功重复。且能重复出来实验的学者Yoshiyuki Seki 在2月13日表示,在B27 + LIF细胞里验证不了结果,但是在serum + LIF里可以检测到微弱的信号,但是还存在很多死细胞,所以这一重复结果只是有限的重复结果。这一结果引起了《自然》杂志的重视。2014年2月,《自然》方面展开调查,发现有十位杰出的干细胞学家表示无法重现小保方的研究结果,不过,这些尝试中的大多数都没有选用小保方晴子所使用的细胞类型。2014年2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克隆专家周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部分他所使用的小鼠细胞在进行酸处理后也都死亡了,但“建立实验系统可能是很棘手的事情,”他说:“对一个经验丰富的实验者而言简单的实验,对其他人而言也许是极端困难的。我不会单凭我实验室无法再现这项技术就怀疑该工作的真实性。” 2014年2月4日,科学论坛PubPeer陆续对这篇论文提出争议意见,其争议点集中在两点:1.第一篇论文的Figure 1i涉嫌造假: At higher magnification the background of that lane 3 is darker than the rest of the gel. Also vertical straight change background on each side.(第三条泳道与其他部分的颜色深浅不一致) 。2.第二篇文章的Fig. 1b和Fig. 2g有相似之处。 但这两个问题并不能对全文的结论造成根本的动摇,因此起初并未引起重视。 然而2014年2月10日,日本一学术不端监督推特账号通过比对小保方晴子的博士论文与《自然》杂志STAP论文,提出了两个更为严重的问题:1.小保方晴子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明显重复使用了两张其博士学位论文上的图片。她的博士论文中使用该图片是用于表示该细胞原本就处于胚胎状态,而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中再次被使用的图片,却称该细胞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实验中通过不同的实验刺激而回到胚胎状态的。 (左图为博士论文中照片,右图为《自然》杂志照片)2.小保方晴子2011年向早稻田大学提交的英语博士毕业论文,开头部分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网站的文章基本相同,其中完整复制了所有引用,甚至包括语法错误。 授予小保方晴子博士学位的早稻田大学开始着手对其博士论文中被指出的不自然的画像疑点进行调查,但同时也表示就算最终判定论文中引用画像被取消,但处理结果不影响她的博士论文研究目的。博士论文造假问题的揭露引发了一系列撤回该文章的呼吁,呼吁者中不乏日本科学界权威性人物。但是,最具破坏性的呼吁来自于该文章其中一位共同作者:山梨大学的克隆专家若山照彦。在NHK的访问中,他表示对该文章已经失去信心。“文章出现了太多的问题与疑惑,我觉得我们需要等待一些确切的证据。” 若山呼吁开展一项对实验记录的调查,检查这一实验的实验记录本以及数据。若山指出,“为了检查该文章的合理性,我们必须撤回文章,然后准备准确的数据以及真实的实验图片,再充满信心地去论证那篇文章是正确的。”他还表示他已经联系了文章的所有作者,希望他们都同意撤稿。而日本理化学所则表示,该事件仍在调查中。 调查委员会成立2014年2月17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宣布,将对STAP细胞论文中的“不自然之处”进行调查。RIKEN公共关系处发言人表示,对研究成果本身的描述坚信不疑,并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该发言人同日表示,该所已于2014年2月13日开始与小保方晴子等STAP研究者展开会谈。 2014年3月11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透露,针对图像和表述多处被指有疑点的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的论文,文部科学省已要求理化学研究所开展调查并公布事实。菅义伟称“根据接到的报告,理化学研究所正在召集国内外专家从专业角度展开调查。他们当然会就此事召开记者会。”文科相下村博文则称:“期待能客观调查,然后再次提交论文”。中期调查报告2014年3月14日,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和RIKEN官员发布了中期调查报告。委员会主席、RIKEN分子遗传学家东阳石井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调查委员会的任务是查明小保方晴子及其团队是否涉嫌学术不端行为;而STAP细胞究竟是否存在,是科学界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还说,就3月14日前他们所掌握的消息,尚未有其他团队制作出了STAP细胞。 最终调查结果2014年4月1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布完整调查报告,指出论文中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1.第一篇论文Figure 1i是由两块凝胶拼接加工而成,泳带1、2、4、5来自凝胶-1,泳带3来自凝胶-2,泳带3处理前后都是阳性对照。2.第一篇论文Karyotype analysis部分(共17行)从其他文献(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2005, 41, 278-283.)复制而来,并且与真实的实验操作有区别。小保方晴子认为原因是没有引用原文献,由于具体实验由其他人完成,写论文时双方都没有仔细检查这段文字。3.第一篇论文Figure 2d底部中间的图片、Figure 2e底部三张图片源自骨髓造血细胞,而不是脾造血干细胞,小保方晴子的解释是拿错了图片,因为骨髓造血细胞、脾造血干细胞都贴了“hemato(造血)”标签。4.第一篇论文Figure 2d、Figure 2e与博士论文相同,小保方晴子认为在学术期刊中使用自己博士论文的图片并无不妥。但调查人员指出,第一篇论文做的是用1周龄小鼠脾细胞创造STAP细胞,而博士论文是用3-4周龄小鼠骨髓细胞创造球状细胞,实验条件是不一样的,而小保方晴子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点。5.第二篇文章Figure 1b右图、Figure 2g下图是共同作者Teruhiko Wakayama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两张照片(同一小鼠),论文修改过程中忘记删除Figure 2g下图,第二作者Yoshiki Sasai也解释未注意到多出一张图,文字部分未引用这张图可以证明是疏忽而非伪造。因此,数据的可信性从根本上被破坏,因此,判定小保方晴子涉及捏造这一学术不端行为。在4项调查事项中,作为研究的基石——显示细胞多能性的图像,为2011年小保方晴子所完成的其他主题的博士论文时所使用的图像——这从根本上摧毁了数据的可信度,也不得不说逐渐令人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因此判定为“捏造”。关于剪贴并加工实验图像的结果一事,作者抱着“只是想做出看得清楚美观的图”的目的行事,被判定为“篡改”。共同作者只在论文投稿前看到过被篡改后的图像,因此判定无学术不端。共同作者CDB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及山梨大学教授若山照彦虽无涉及造假,但身在其位却招致学术不端行为,此二人亦责任重大。调查委员会对上述几点表示“屡屡做出绝对无法容忍之行为”,严厉批评其“歪曲了科学的本质,令社会各界不仅仅是对搞研究这一行为更是对研究人员这一群体大失所望。” 据台湾《中国时报》消息,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论文造假事件,曾在日本社会造成极大震撼,不料事隔2年,描述其心路历程的手记上市并大卖,再次引起外界的大量关注。 据该书出版社社长野间省伸介绍,小保方晴子所著新书《那一天》,2016年1月出刊以来已发行逾25万册。该社编辑部特别强调,出版这本书的动机,在于思考将当事者的主张公诸于世十分重要,且具有检讨的价值。 据了解,该书是出版社主动提出邀约的。这是小保方晴子在离职之后,首度对外表露心路历程。从她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到2014年1月发表STAP细胞论文、之后被发现存在违规直至撤回论文的经历,书中都有完整的披露。该书1月28日在日本各书店上架,1个月即有25万册的销售佳绩,受到日本社会热议。 早稻田理工部学生对小保自称“生病住院后思考力、专注力欠佳,没有能力修改论文”,却用不到3个月出版一本书,感觉厌恶,更对出版社出版这样的书不满。该学生还说,该书没有提出新事证,尤其对与STAP细胞相关的博士论文毫无省思非常失望,“全书充满主观意识,完全看不出她曾是研究人员。” 32岁的小保方晴子是日本学术界少见的美女研究员。2014年1月,她与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培育出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但很快就被许多研究人员踢爆,指出该论文存在多处疑点。 对此,研究所当年4月1日宣布这篇论文存在捏造和篡改。小保方晴子的“学术女神”形象顿时崩塌,其博士论文问题也被外界关注。 2015年11月,早稻田大学宣布正式取消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学位,但给予她1年时间进行论文修改,但最终校方认定未达到博士论文水平。

唐骏学历“造假门”到底怎么回事啊?

打工皇帝唐骏深陷“学历造假门”

日期:2010-07-12 作者:唐晓园 来源:IT时报

马拉多纳是唐骏的偶像,但向来是中国年轻人偶像的唐骏没想到,今夏自己会和马拉多纳一样,尝到了“悲情”的滋味。自7月1日起,作家方舟子在自己的微博上连续发文,质疑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在其论文学历、发明专利上存在“造假”。唐骏随后就此事作出回应,表示将在中国和美国两地起诉捏造事实的方舟子。双方一来一回交手数个回合,事实已基本明晰,唐骏的博士文凭的确“掺了水分”。

到底是不是加州理工博士?

有网友发现,在网络电子版唐骏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第二章中写到,“我差不多已放弃了学业。但凭借语音识别方面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我最后还是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这给了方舟子打假的第一发子弹。“假的!加州理工学院必须是全职读博士,不存在唐骏所说的靠成果获得博士学位的可能。并且直到2001年该学院才有华人获得博士学位,至今没有姓唐的得过。在美国大学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也检索不到唐骏写的博士毕业论文。”方舟子在微博中公开质疑。

对此,唐骏的回应是,“我没有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告诉过别人说我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我拿的是美国的博士,你看我任何简历上从来都是说我分别在中国、日本和美国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但是没有指定哪家大学。”至于《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为何会有此段文字,唐骏表示,他不知道电子版为何有这些内容,他强调纸质版中肯定没有。

有趣的是,7月8日中午12点,《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出版方中信出版社发布勘误声明,正式向唐骏道歉,称因编校过程中沟通出现滞后,这句原本被唐骏删掉的话,出现在第一版中。

毕业学校是“野鸡大学”?

尽管一开始并不准备回应,但在方舟子的犀利攻势下,唐骏还是公布了其获得加州“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文凭的照片。但这个做法并未让方舟子偃旗息鼓,反而引来了方舟子进一步的“打假”攻势。方舟子指出,西太平洋大学曾在2004年5月被美国审计署(GAO)备案进入全美七所“文凭工厂”名单。该校本有加州和夏威夷两个分校,夏威夷分校已因多项欺诈行为在2006年被政府关闭。加州分校则在2004年转手,改名California Mira-mar University,但不再提供博士学位。方舟子还指出,“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加州分校在1994年被加州政府吊销营业执照,1996年才续了执照。唐骏所获的博士文凭颁发日期为1995年4月13日,是去微软工作之后买的。也就是说,唐骏的这张文凭不仅‘野鸡’,而且非法。”

从7月6日起,唐骏便宣布“封口”了。因此对于此后方舟子的一连串质疑,他并未再亲自出面回应(截止到记者发稿7月8日),其微博最后一条更新中提到“法律会让现在和今后那些捏造事实污陷他人者付出代价。”7月8日有媒体报道,唐骏秘书李欣表示,唐骏不会辞去新华都集团的总裁职务,并会就此事件起诉方舟子。方舟子回应称,他会积极应诉,并不畏惧这种威胁。

两项专利都卖给了别人?

方舟子同时质疑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中提到曾获得“卡拉OK打分”专利和“大头贴照相机”专利为假。他指出,所有和大头贴照相机有关的介绍都表明该相机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卡拉OK打分”的专利获得者也不是唐骏。

对此唐骏则表示,自己当初是将这两项专利的原理、软硬件实施方式等一起转卖给了一家韩国公司和一家日本公司,并由此得到了一笔宝贵的资金。唐骏表示目前暂时无法向媒体公开转卖的相关文件,“毕竟是十七年前的东西了……但没有一个人比我知道这些(专利的)原理,它的秘密所在都在我的脑子里。”

方舟子对此表示,希望唐骏出示买卖“专利的雏形”的协议或者专利转让协议以澄清质疑。

记者手记

别将学历=能力!

唐骏的文凭问题到现在应该非常清楚,明眼人都知道是怎样一回事情。之所以引起这么多的关注,是因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光环笼罩在其头上,如果其学历和经历被证实掺水,唐骏将从高高的神坛走到地面上。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人们当然有理由去希望他能够给出一个清楚的答案。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唐骏的确担任过微软中国区总裁,陈天桥也确是重金礼聘,让其担任盛大总裁,目前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仍然还是唐骏,这一切都是真的。按照现在大多数人的定义,唐骏无疑是成功的,而这些其实与一纸文凭真假并没有太多关系。

中国人有句老话“英雄莫问出处”。尽管现实社会中没有文凭,在就业市场中会受到很大影响,但唐骏的“成功”至少给企业一个启示,文凭仅仅只能证明曾经读过一所学校,学习合格后毕业,而实际能力才是比文凭更重要的,对企业更有帮助的。

日本毕业论文查重可以跟自己发表的论文重复吗

日本毕业论文查重可以跟自己发表的论文重复吗
答案如下:日本毕业论文查重可以跟自己发表的论文重复,所以是写经常规则的时候就好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