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中,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 经验 做一归纳 总结 ,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 教育 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 方法 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2.1 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2.2 培养方式
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自研究生入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课题背景及个人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方案,并于研究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生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2.3 理论课培养方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目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行政治思想、自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行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方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求及个人兴趣,个性化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选修3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无法满足各个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生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足了各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2.4 临床实践培养方案
2.4.1 总体要求与目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生亲身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月(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生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自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7-9]。
2.4.2 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学程均为12个月。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生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
①门诊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方法及流程与“精、麻、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
②中草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至少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片的管理方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③病房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常用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药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④药库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与保管方法,中成药采购、贮存工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方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⑤药检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常用医院制剂检验方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 报告 。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⑥ 制剂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方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需至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至少进行1次日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生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行较为深入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力。
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干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 实施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工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
② 临床科室培养方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高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生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2.5 科研培养方案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于第三至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三方面进行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小组的意见,进一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入基层现场和中药学工作第一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个体化用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用药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一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撰写毕业论文。
3 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人”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只有专业人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生的“帮、传、带”中,又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3.1 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一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无缝接轨临床。第二方面,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大招生份额,使本专业的人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人才断层。第三方面,应加速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3.2 政策适度支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生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支持会举步维艰,而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是有目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大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一方面,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力的三甲医院设立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工作。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高及专业延伸。
3.3 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一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方面的一大突破!
当然,临床中药学的立身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以临床用药咨询、中成药处方点评为切入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
3.4 结语
诚然,本单位于2015年刚刚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其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在摸索,恰恰与临床中药学在国内的现状相一致,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不断的探索、挑战与尝试,最终会摸索出一条适合临床中药学快速发展的特色之路;临床中药师也会随着在临床的发光发热得到医生、护士、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望同仁们共同努力,共铸临床中药学明日之辉煌!
浅谈中药学发展的前景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然而,无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1.1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2.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 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1]。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0.3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2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2.3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 思维方式 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1
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4.1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2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4.3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4.3.1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4.3.2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4.3.3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4.3.4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4.3.5体操 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4.4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4.5 康复指导
4.5.1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4.5.2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4.5.3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4.5.4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4.5.5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5.6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4.5.7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4.6自我治疗及预防
4.6.1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4.6.2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4.6.3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4.6.4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4.6.5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4.6.6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4.6.7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4.6.8预防 措施
4.6.8.1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4.6.8.2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4.6.8.3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4.6.8.4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4.6.8.5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68.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3):164-165.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2
浅析中医临床思维
摘要: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思维方式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因此,要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具有中医思维。中医医生应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诉、需求与医生头脑内掺入的西医的信息,并与中医的信息混合或交织在一起,使中医自身学术的临床思维淡化、异化、西化,从而降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故中医医生应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及正确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中医思维 临床思维
1 关于中医思维的概念?
中医学思维是中国医学体系构建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医疗活动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心里等科学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养生治则等进行了 总结 、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1]?
2 中医思维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
辩证法思维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医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它包含着三大内容:①阴阳五行学说;②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③多端思维[2]?
2.1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 抽象思维 。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受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基本指导思想。历代的中医名家无一例外地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一哲学层次的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医疗实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2.2 以取类比象的直觉认识和推演为特征的形象思维;
“比类取象”是中医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以相似的现象进行简单明洁的援比,常能突破常规的概念抽象。在中医古籍的记载中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获得了比 逻辑思维 更多的认识。在说明中药作用机理和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时,都其重要作用。历代医家都大量借助比类取象的方法,或借以求得新知,或借以论证说理。?
类比思维是中医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不仅用于一些未知现象的解释与推演来进行理论的阐述,而且还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古代医案中用类比思维进行辨证者甚多,此类医案,巧取比喻,深入浅出,形象明了,发人深思,易于让后学体会领悟。当然类比思维于临床,不仅要启示于自然社会现象之理,更要与中医基本原则不相违背,所以只有善于将二者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才能正确地应用类比思维于临床。?
因其简洁明了的特点,尽管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思维方法在人们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仍不能被完全取代。况且,目前仍有一些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无法解释,因此类比思维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2.3 在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而形成的多端思维。
多端思维法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分析事物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得到启发或结论。因为疾病本身就如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一样,是由相关联的多个因素并错综复杂促交织在一起而形成,而多端思维的方法使我们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复杂的因素,从而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中医以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中的六淫、七情等来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无不体现多端思维的方法。由于多端思维常常从一个方面展开,而向多个方向延伸,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多种思路,使医生在临床中思路广阔,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提出。?
3 关于临床思维的探讨?
3.1 目前对临床思维的认识。
对临床思维这个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多数人是从局限的角度来看待的:第一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即认为临床思维是认识疾病和判断疾病过程中的推理和思维方法,也就是临床医生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3]第二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 医学知识 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4]?
3.2 目前对临床思维认识的局限性。
虽然以上对临床思维的理解第二种较第一种要进步,但是从临床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只考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考虑较少。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疾病的复杂化,医学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利用 自然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二是局限于诊断与治疗。对疾病的预防、康复等考虑不多。使一些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预防医学思维缺乏。对群体健康问题,尚未纳入考虑之中。而医学的目的不是在于治愈疾病,而是促进、保护和维持健康。当健康受到损害时,将疾病的痛苦最小化。三是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就关系到从医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医德高尚的的医生是以病人和社会的利益为追求目的。而不良的职业道德则易引起错位的临床思维,使思维浅表化、狭窄化、金钱化,导致诊治失败。另外,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易患的沟通与理解,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也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良药”。四是重 经验 ,对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方法注意不够,要么“夜郎自大”,要么“固步自封”。五是过分依赖仪器及化验指标。在当代医学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虽然日趋形象化、客观化、数量化、精密化,促进医学诊断和治疗。但过分地依赖先进仪器检测,而忽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传统的诊断和常规检查方法,思维就容易局限化、简单化、偏激化甚至思维逆转现象,造成误诊误治。[5]?
3.3 对临床思维的探讨。
临床思维应是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病人的家庭与人文背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
因此,中医思维是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结合生理与病理现象,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的临床思维,形成有利于病人的综合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方案,提高医学处理的效果与效率。可见,中医思维在临床当中更符合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绪论[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1?
[2] 颜德馨.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5?
[3] 赵书云,姚有为,刘豫安等.医学生临床思维欠缺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 教育 .1998,6(42-43)?
[4] 王凤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6)?
[5]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107
(一)总纲
望、闻、问、切,为识病之要道
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二)望诊
天以五行,人以五脏,化生五色,相生如环之常德。
五行五色,青赤黄白,黑复生青,如环常德。
五色生克顺逆,相兼合化之变色。
变色大要,生克顺逆,青赤合化,赤黄合一,黄白淡黄,黑青深碧,白黑淡黑,白青浅碧,赤白化红,青黄变绿,黑赤紫成,黑黄黧立。
色之本原,出于天,徵乎人,五藏不病常色之诊法。
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上华面颐,肝青心赤,脾藏色黄,肺白肾黑,五藏之常。
四时不病常色之诊法
藏色为主,时色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长夏四季,色黄常则,客胜主善,主胜客恶。
色脉相合相反,生死之诊法。
色脉相合,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色脉相合,诊病新久难易之法
新病脉夺,其色不夺,久病色夺,其脉不夺,新病易已,色脉不夺,久病难治,色脉聚夺。
五色合五气之诊法
色见皮外,气含皮中,内光外泽,气色相融,有色无气,不病命倾,有气无色,虽困不凶。
气色病至容状之诊法
缟裹雄黄,脾状并臻,缟裹红肺,缟裹朱心,缟裹黑赤,紫豔肾缘,缟裹蓝赤,石青属肝。
四时百病五藏五部五官五色生死之诊法
青如苍璧,不欲如蓝,赤白裹朱,血赭死原,黑重漆炱,白羽枯盐,雄黄罗裹,黄土终难。
五色合五官主病虚实之诊法
舌赤卷短,心官病常,肺鼻白喘,胸满喘张,肝目眦青,脾病唇黄,耳黑肾病,深浅分彰。
五色合五部主虚实贼微正五邪之诊法
左颊部肝,右颊部肺,额心颏肾,鼻脾部位,部见本色,深浅病累,若见他色,按法类推。
上部候头,下部候足,中部候藏府,合五色主病之诊法
天庭面首,阙上候咽,阙中印堂,候肺之原,山根候心,年寿候肝,两傍候胆,脾胃鼻端,颊肾腰脐,颧下大肠,颧内小府,面王子膀,当颧候肩,颧外候臂,颧外之下,乃候手位,根傍乳膺,绳上候背,牙车下股,膝胫足位。
五官五部强弱寿夭之诊法
庭阙鼻端,高起直平,颧颊蕃蔽,大广丰隆,骨骸明显,寿享遐龄,骨骼陷弱,易受邪攻。
五色随其所在,五官五部内部外部上部下部主部之诊法
黄赤风热,青白主寒,青黑为痛,甚则痹挛,恍白脱血,微黑水寒,痿黄诸虚,颧赤劳缠。
五色传乘官部之诊法
视色之锐,所向部官,内走外易,外走内难,官部色脉,五病交参,上逆下顺,左右反阽。
五色晦明聚散,别久重新轻之病,易治难治之诊法
沉浊晦暗,内久而重,浮泽明显,外新而轻,其病不甚,半泽半明,云散易治,博聚难攻。
非常之色,诊人暴死之法
黑庭赤颧,出如姆指,病虽小愈,亦必卒死,唇面黑青,五官黑起,擦残汗粉,白色皆死。
见其色不见其病之诊法
善色不病,于义诚当,恶色不病,必主凶殃,五官陷弱,庭阙不张,蕃蔽卑小,不病神强。
肝病自病,虚实之诊法
肝病善怒,面色当青,左有动气,转筋胁疼,诸风掉眩,疝病耳聋,目视慌慌,如将补惊。
心病自病虚实之诊法
心赤善喜,舌红口乾,脐上动气,心胸痛烦,健忘惊悸,怔忡不安,实狂昏冒,虚悲凄然。
脾病自病虚实之诊法
脾黄善忧,当脐动气,善思食少,倦怠乏力,腹满肠鸣,痛而下利,实则身重,胀满便闭。
肺病自病虚实之诊法
肺白善悲,脐右动气‧洒淅寒热,咳唾喷嚏,喘呼气促,肤痛胸痹,虚则气短,不能续息。
肾病自病虚实之诊法
肾黑善恐,脐下动气,腹胀肿喘,溲便不利,腰背少腹,骨痛欠气,心悬如饥,足寒厥逆。
五色合五病顺逆生死之诊法
正病正色,为病多顺,病色交错,为病多逆,母乘子顺,子乘母逆,相克逆凶,相生顺吉。
色合二目之神,诊病生死之法
色生于藏,各命其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光晦神短,了了神足,单失久病,双失即故。
色合二目之色,诊病生死之法
面目之色,各有相当,交户错见,皆主身亡,面黄有救,皆红疹疡,眦黄病愈,睛黄发黄。
诊目阴阳生死之法
闭目阴病,开目病阳,朦胧热盛,时瞑衄常,阳绝戴眼,阴脱目盲,气脱眶陷,睛定神亡。
(三)闻诊
五音乃天地之正气,人之中声
五色既审,五音当明,声为音本,音以声生,声之馀韵,音遂以名,角徵宫商,并羽五声。
声音各有所主之诊法
中空有窍,故肺主声,喉为声路,会厌门户,舌为声机,唇齿扇助,宽隘锐纯,厚薄不故。
五藏声音不病之诊法
舌居中发,喉音正宫,极长下浊,沉厚雄洪,开口张颚,口音商成,次长下浊,铿锵肃清,撮口唇音,极短高清,柔细透彻,尖利羽声,舌点齿音,次短高清,抑扬咏越,微声始通,角缩舌音,条畅正中,长短高下,清浊和平。
前以咽喉会厌舌齿口唇禀赋不同,以别非病之音,此又复以人之 情感 物成声,以明非病之声
喜心所感,祈散之声,怒心所感,忿厉之声,哀心所感,悲嘶之声,乐心所感,舒缓之声,敬心所感,正肃之声,爱心所感,温和之声。
五声变而生病之诊法
五声之变,变则病生,肝呼而急,心笑而雄,脾歌已漫,肺哭促声,肾呻低微,色克则凶。
声音诊病寒热虚实生死之法
好言者热,懒言者寒,言壮者实,言轻者虚,言微难复,夺气可知,谵妄无偷,神明已失。
失音为病不同之诊
失音声重,内火外寒,疮痛而久,劳哑使然,哑风不语,虽治命难‧讴歌失音,不治亦痊。
(四)问诊
五入问病之诊法
声色既详,问亦当知,视其五入,以知起止,心主五臭,自入为焦,脾香肾腐,肺腥肝臊,脾主五味,自入为甘,肝酸心苦,肺辛肾咸,肾主五液,心汗肺泣,自入为唾,脾涎肺涕。
问知精神盛衰虚实之诊法
百病之常,昼安朝慧,夕加夜甚,正邪进退,潮作之时,精神为贵,不衰者实,困弱虚累。
问知昼夜起居, 诊病阴阳气血生死之法
昼剧而热,阳旺于阳,夜剧而寒,阴旺于阴,昼剧而寒,阴上乘阳,夜剧而热,阳下陷阴,昼夜寒厥,重阴无阳,昼夜烦热,重阳无阴,昼寒夜热,阴阳交错,饮食不入,死终难却。
问知饮食之诊法
食多气少,火化新痊,食少气多,胃肺两愆,喜冷有热,喜热有寒,寒热虚实,多少之间。
问知大小二便之诊法
大便通闭,关乎虚实,无热阴结,无寒阳利,小便红白,主乎寒热,阴虚红浅,湿热白泔。
(五)综合诊法
色合问,诊病真伪之法
望以观色,问以测情,召医至塌,不盼不惊,或告知痛,并无苦容,色脉皆和,诈病欺蒙。
声合情,诊病真伪之法
脉之呻吟,病者常情,摇头而言,护处必疼,三言三止,言謇为风,嚥唾呵欠,皆非病徵。
色合问,诊病之法
黑色无痛,女疸肾伤,非疸血蓄,衄下后黄,面微黄黑,纹绕口角,饥瘦之容,询必噎膈。
色合情之诊法
白不脱色,脉如乱丝,问因恐怖,气下神失,乍白乍赤,脉浮气怯,羞愧神荡,有此气色。
色合皮、永?、肉、筋、骨诊病之法
眉起五色,其病在皮,荣变蠕动,血脉可知,眦目筋病,唇口主肌,耳主骨病,焦枯垢泥。
毛发诊病之法
发上属火,须下属水,皮毛属金,眉横属木,属土之毫,腋阴脐腹,发直如麻,毛焦死故。
色和络脉之诊法
阴络从经,而有常色,阳络无常,随时变色,寒多则凝,凝则黑青,热多则淖,淖则黄红。
宗气诊病法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动左乳下,有过不及,其动应衣,宗气外泄,促结积聚,不至则死。
诊尺肤之法
脉尺相应,尺寒虚泻,尺热病温,阴虚寒热,风病尺滑,痹病尺濇,尺大丰盛,尺小亏竭。
肘臂之诊法
肘候腰腹,手股足端,尺外肩背,尺内膺前,掌中腹中,鱼青胃寒,寒热所在,病生热寒。
诊脐之法
诊脐上下,上胃下肠,腹皮寒热,肠胃相当,胃喜冷饮,肠喜热汤,热无灼灼,寒无沧沧。
胃肠寒热,为病之诊法
胃热口糜,悬心善饥,肠热利热,出黄如糜,胃寒清厥,腹胀而疼,肠寒尿白,飧泻肠鸣。
木形之人色合形之诊法
木形之人,其色必苍,身直五小,五瘦五长,多才劳心,多忧劳事,软弱曲短,一有非良。
火形之人色合形之诊法
火形赤明,小面五锐,反露偏陋,神清主贵,重气轻财,少信多虑,好动心急,最忌不配。
土形之人色合形之诊法
土形之状,黄亮五圆,五实五厚,五短贵全,面圆头大,厚腹股肩,容人有信,行缓心安。
金形之人色合形之诊法
金形洁白,五正五方,五朝五偏,润削败亡,居处静悍,行廉主刚,为吏威肃,肩小无伤。
水形之人色合形之诊法
水形紫润,面肥不平,五肥五嫩,五秀五清,流动摇身,常不敬畏,内欺外恭,粗浊主废。
得其形不得其色之诊法
贵乎相得,最忌相胜,形胜色微,色胜形重,至胜时年,加感则病,年忌七九,犹宜慎恐。
形肉生死之诊法
形有强弱,肉有脆坚,强者难犯,弱者易干,肥食少痰,最怕如绵,瘦食多火,著骨难全。
形合脉诊生死之法
形气已脱,脉调犹死,形气不足,脉调可医,形盛脉小,少气休治,形衰脉大,多气死期。
形肿生死之诊法
头痛喘急,目裹肿水,面肿风水,足肿石水,水肿至腕,足肿至踝,面肿至项,阳虚可嗟。
形惫死候之诊法
头倾视深,背曲肩随,坐则腰痿,转摇迟回,形则偻俯,立则振掉,形神将夺,筋骨虺颓。
太阴情状,以别阴阳盛衰法
太阴情状,贪而不仁,好人恶出,下意貌清,不随时务,后动于人,长大似偻,其色黮黮。
少阴情状,以别阴阳盛衰法
少阴情状,小贪贼心,喜失愠得,伤害无恩,立则险躁,寡和无亲,形如伏鼠,易惧易欣。
太阳情状,以别阴阳盛衰法
太阳情状,自大轩昂,仰胸挺腹,足高气阳,志大虚说,作事好强,虽败无悔,自用如常。
少阳情状,以别阴阳盛衰法
少阳情状,提?谛自贵,志不易盈,好外不内,立则好仰,形则好摇,两臂两肘,常出于背。
阴阳和平人之情况
得阴阳正,平和之人,无为惧惧,无为忻忻,婉然从物,肃然自新,谦谦君子,霭霭吉人。
(六)切诊
脉为血府,百体贯通,寸口动脉,大会朝宗。
诊人之脉,高股上取,因何名关,界乎寸尺。
至鱼一寸,至泽一尺,因此命名,阳寸阴尺,。
右寸肺胸,左寸心膻,右关脾胃,左肝膈胆,三部三焦,两尺两肾,左小膀胱,右大肠认。
命门属肾,生气之原,人无两尺,必死不痊。
关脉一分,右食左风,右为气口,左为人迎。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竟下竟,左右推寻。
男左大顺,女右大宜,男尺恒虚,女尺恒实。
又有三部,曰天地人,部各有三,九候名焉,额颊耳前,寸口歧锐,不足三阴,肝肾脾胃。
寸口大会,五十合经,不满其动,无气必凶,更加疏数,止还不能,短死岁内,期定难生。
五藏本脉,各有所管,心浮大散,肺浮濇短,肝沉弦长,肾沉滑软,从容而和,脾中迟缓。
四时平脉,缓而和匀,春弦夏洪,秋毛冬沉。
太过实强,痛生于外,不急虚微,病生于内。
饮食劳倦,诊在右关,有力为实,无力虚看。
凡诊病脉,平旦为准,虚静凝神,调息细审。
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来四至,平和之则,五至无?,闰以太息,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则热证,转迟转冷,转数转热。
迟数既明,浮沉须别,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忧怒,思悲恐惊。
浮沉已辨,滑濇当明,濇为血滞,滑为气壅。
浮脉皮脉,沉脉筋骨,肌肉候中,部位统属。
浮无力而濡,沉无力弱,沉极力牢,浮极力革。
三部有力,其名曰实,三部无力,其名曰虚。
三部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微脉此考。
三部无力,按之且大,涣漫不收,散脉可察。
惟中无力,其名曰芤,推筋著骨,浮脉可求。
三至为迟,六至为数。
四至为缓,七至疾脉。
缓止曰结,数止为促,凡此之诊,皆统至数,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至数不乖,代则难痊。
形状如珠,滑溜不定,往来濇滞,濇脉可证。
弦细端直,且劲曰弦,紧比弦粗,劲左右弹。
来盛去衰,洪脉名显,大则宽阔,小则细减。
如豆乱动,不移约约,长则迢迢,短则缩缩。
浮阳主衰,风淫六气,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表冷,浮缓风湿,浮濡伤暑,浮散虚极,浮洪阳盛,浮大阳实,浮细气少,浮濇血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弦风饮,浮滑风痰。
沉阴主里,七情气食,沉大里实,沉小里虚,沉迟里冷,沉缓里湿,沉紧冷痛,沉数热极,沉濇痹气,沉滑痰食,沉伏闭郁,沉弦饮疾。
濡阳虚病,弱阴虚疾,微主诸虚,散为虚剧。
革伤精血,半产带崩,牢疝症瘕,心腹寒疼。
虚主诸虚,实主诸实,芤主失血,随见可知。
迟寒主藏,阴冷相干,有力寒痛,无力虚寒。
数热主府,数细阴伤,有力实热,无力虚疮。
缓湿脾胃,坚大湿壅,促为阳郁,结则阴凝。
代则气乏,跌打闷绝,夺气痛疮,女胎三月。
滑司痰病,关主食风,寸候吐逆,尺便血脓。
濇虚湿痹,尺精血伤,寸汗津竭,关膈液亡。
弦关主饮,木侮脾经,寸弦头痛,尺弦腹疼。
紧主寒痛,洪是火伤,动主热痛,崩汗惊狂。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细则气衰,大则病进。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吉凶可推。
中风之脉,却喜浮迟,坚大急疾,其凶可知。
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濇小,证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阳证见阴,命必危殆,阴证见阳,虽困无害。
劳倦伤脾,脉当虚弱,自汗脉躁,死不可却。
疟脉自弦,弦迟多寒,弦数多热,代散则难。
溲泻下利,沉小滑弱,实大浮数,发热则恶。
呕吐反胃,浮滑者昌,沉数细濇,结肠者亡。
霍乱之疾,脉代勿讶,舌卷囊缩,厥伏可嗟。
嗽脉多伏,伏濡易治,沉伏而紧,死期将至。
喘息抬肩,浮滑是顺,沉濇肢寒,切为逆证。
火热之证,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骨蒸发热,脉数而虚,强而濇小,必殒其躯。
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细数。
失血诸证,脉必见孔,缓小可喜,数大堪忧。
蓄血在中,牢大却宜,沉濇而微,速愈者稀。
三消之脉,数大者生,细微短濇,应手堪惊。
小便霖闭,鼻色必黄,实大可疗,濇小知亡。
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象,沉急凶殃。
痫宜浮缓,沉小急实,但弦无胃,必死不失。
心腹之痛,其类有九,细迟速愈,浮大延久。
疝属肝病,脉必弦急,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黄疸溼热,洪数便宜,不妨浮大,微濇难医。
肿胀之脉,浮大洪实,细而沉微,歧黄无术。
五藏为机,六府为聚,实强可生,沉细难愈。
中恶腹胀,紧细乃生,浮大为何,邪气已深。
鬼祟之脉,左右不齐,乍大乍小,乍数乍迟。
痈疽胃溃,洪大脉宜,疾其已溃,洪大最忌。
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证,数而无力,痈痿色白,脉宜短濇,数大相逢,气损血失,肠痈实热,滑数相宜,沉细无根,其死可期。
妇人有子,阴搏阳别,少阴动甚,其胎已结,滑疾而散,胎必三月,按之不散,五月可别,左男右女,孕乳是主,女腹如箕,男腹如釜。
欲产离经,新产小缓,实弦牢大,其凶不免。
经脉病脉,业已昭详,将绝之形,更当度量。
心绝之脉,如操带钩,转豆躁疾,一曰可忧。
肝绝之脉,循刃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脾绝雀啄,又同屋漏,覆杯水流,四日无救。
肺绝为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
肾绝伊何,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作。
命脉将绝,鱼翔虾游,至如涌泉,莫可挽留。
脉有反关,动在臂后,别由列缺,不干证候
·创新医学网·有近千篇中医中药类的医学论文,它对现有的中医中药类医学论文进行了整理归纳,
【摘要】 小儿皮肤疾病,多因风、湿、热、毒等邪气侵犯肌肤而致。常见皮肤红斑、丘疹、疱疹,形态各异,或夹清浊水液,或焮红灼痛,或浸淫流水,或皮损肥厚粗糙结痂,瘙痒难忍,缠绵难愈。然不同皮肤疾病,病因病机同中有异,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故临证宜分而治之。如浸淫疮重在清热燥湿、解毒利浊;蛇串疮重在泻火解毒、凉血清热;四弯风重在驱风胜湿、凉血润燥。
【关键词】 皮肤病/中医药疗法; 疱疹; 丘疹; 中医辨治; 中草药; 儿童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四十年,通过对小儿皮肤病的长期观察、治疗、总结,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仅选录数例典型病案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浸淫疮案
患儿邹某,女,3岁,20080407初诊。其祖父诉,3 d前因见孙女精神欠佳,继全身出现疱疹,即带至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诊断为小儿手足口病,经服药后(药品不详),症状未见缓解,遂来求中医诊治。就诊时患儿低热(体温38 ℃),皮肤散布疱疹,大小如米粒、绿豆不等,手、足心亦有数个疱疹,盘根潮红,多夹疱液,且较为混浊。口腔黏膜可见米黄色溃疡。面红唇赤,烦哭吵闹,便溏溲黄,舌红苔白腻,指纹紫滞。四诊合参,此乃小儿外感湿热疫毒之邪,与心、脾、肺、胃伏火相召而引发。治以清热燥湿,解毒利浊。处方:炒黄柏、生苡仁各30 g,苍术3 g,茵陈30 g,川黄连3 g,连翘9 g,野菊花10 g,蒲公英15 g,丹皮、紫草各10 g,土茯苓、白藓皮、炒谷、麦芽各30 g。3剂,水煎服。每剂2 d,每日6次。
20080414二诊。低热已退,全身未见新发疱疹,原有疱疹潮红略减,疱液渐消,其口腔溃疡亦有缩小,精神好转。药已中的,效不更法,上方去野菊花,加银花15 g,栀子5 g,继服3剂。
20080421三诊。患儿舌红苔薄白,指纹淡紫而浮,皮肤疱疹十去七八,所余疱疹已无疱液,疹色略暗红,口腔溃疡已愈,饮食增加,二便正常,精神活泼,病欲愈。处方:金银花15 g,栀子3 g,生苡仁、炒黄柏各20 g,黄芩9 g,丹皮10 g,赤芍、紫草各6 g,茵陈25 g,蒲公英15 g,石斛10 g,炒谷、麦芽各30 g。3剂。
20080425四诊。全身皮肤疱疹尽退,除口渴及小溲略黄外,余无它恙,遂以益气养阴法善后。处方:太子参15 g,芦根9 g,石斛10 g,麦冬6 g,竹叶9 g,甘草3 g,生谷、麦芽各30 g。3剂,痊愈。
按:小儿手足口病乃中医温病范畴,具有“疫疹”之传染特点。观其临床症状,实为中医之浸淫疮。究其发生原因,既有外感时邪疫气,又有体内素蕴伏热。如《诸病源侯论》云:“肺主气侯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腠理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故治疗宜内外兼顾,疏风清热,燥湿利浊,解毒泻火并进,又审邪气孰多孰少而增减用药,方能获满意疗效。方中以“二妙散”加苡仁、茵陈醒脾利浊清热以绝内热之源;野菊花、蒲公英、银花、连翘疏风清热解毒,以退外来邪热疫气;紫草、丹皮、赤芍凉血解毒化瘀,川黄连、栀子直泻心脾之伏火,更以大剂土茯苓、白藓皮利湿浊,解浊毒,驱风止痒。小儿脾常不足,况方中多寒凉之药,恐碍脾胃运化,故加入谷、麦芽以和中护胃。如是内外邪气得以分消驱散,而疫毒无以攀附,邪去而病愈。
更多信息:创新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