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优秀自考论文题目

2023-03-11 20: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优秀自考论文题目

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 点击立即了解>>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法:
自考论文题目最好你先自己结合下学业期间的研究内容来定,然后将题目给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看看,帮助推荐些什么题目更好,要知道毕业设计题目并不是说开始定后以后就不能改,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暂时先定一个方向。
1、选题尽量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一是便于收集数据,二是通过论文写作,对考生今后工作也有帮助,一举两得。反之,选一个与工作毫不相干的题目,从头开始,只能落得个事倍功半的结果。
大家尽量选择选取容易取得数据并且进行分析的题目来写,如会计专业选题“某企业的财务风险(或者融资问题、筹资问题等等)分析”就可以找某个企业的财务报表,通过分析数据来拓展论文内容,这样可能更好些。
2、选择感兴趣的题目
做论文是原创性的工作,因此,考生对某个方面感兴趣,会促使自己积极主动地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强烈的成就动机将是做一篇优秀论文的基础。
3、尽量不选学术类文献综述类题目
对所有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来讲,做学术论文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绝不是想象中那样轻松。
自考论文是考生花费精力查阅大量文献后,才能知道可以做什么课题,还需要考生自己去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但是从选题到提交论文,一般仅有3个月时间,真正码字可能就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查阅到写综述的参考文献,难度相当大。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汉语言文学的论文题目都有哪些?

必备的语文常识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文姬
2.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乐府三绝:《木兰词》《孔雀东南飞》《秦妇吟》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三代:夏 商 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三教:儒 释 道
27.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 清 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电》《雨》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语文常识(二)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 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 / 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
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舜
22.三教九流:
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农
23.三山五岳:
三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
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
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舜
35.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 / 古文 小篆 汉隶 (三种字体书写)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四大类书:
宋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太平广记》 《文苑英华》
唐代四大类书:《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初学记》 《白氏六帖》
中国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全唐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征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 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草 隶 篆
11.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 棋 书 画
14.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15.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 (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 木棉花 水仙花 土牛花
19.八门:
(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巾
20.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2.七政(七纬):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0.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分别象征: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32.扬州八怪指:郑燮 罗聘 黄慎 李方膺 高翔 金农 李鱓 汪士慎
33.九州指:冀 兖 青 荆 扬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35.九章指: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国殇 礼魂
37.十家指: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农 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 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看钱奴》《西厢记》《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45.十二时: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46.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语文常识(四)
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中医四诊:望 闻 问 切
4.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4.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耒
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17.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商丘:应天府
19.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2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24.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25.三书指:魏书 蜀书 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27.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28.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29.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30.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倩女离魂》《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
31.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32.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3.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作诗 书法
34.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5.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39.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语文常识(五)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 秋
10.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 仁 义 礼 智 信
11.五常(五伦):君 臣 父 子 兄 弟 夫 妇 朋 友
12.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4.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 (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五谷:稻 麦 黍 菽 麻
19.五彩:青 黄 红 白 黑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1.五帝:黄帝 颛顼 喾帝 唐尧 虞舜
22.五毒:蛇蝎 蜈蚣 壁虎 蟾蜍
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26.五荤:(佛语)大蒜 韭菜 薤 葱 兴渠
27.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28.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9.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 花蕾 茴香子
30.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31.五陵:高祖长陵 惠祖安陵 景帝阳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 洪泽湖
33.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4.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
36.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37.诗经六义措:风 雅 颂 赋 比 兴
38.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古代婚嫁六礼: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徵 清期 亲迎
41.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4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耒 陈师道 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 //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 妇女怀孕
45.六尘(佛教名词):声 色 香 味 触 法 (六种境界)
46.六合:天 地(上下)东 西 南 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 耳 鼻 舌 身 意
48.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请问自考毕业论文如何选题?

自考毕业论文如何选题?
首先,自考考生要想好自己要写什么内容。
可以根据自己学的自考专业找要写的内容,从实际出发,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自考的选题不能脱离实际,要有科学性,有研究的价值。
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研究要能联系起来,运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再次,自考考生们可以看看前人的研究成果、毕业论文等,从已经研究过的课题中,发现不足或者错误,来作为自己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许多以前研究过的课题已经不适用于当今时代了,自考考生们可以发现前人研究的不足,补充或修正这一研究。
最后,写自考毕业论文要有足够的参考资料和信息来源。
自考考生们在选题之前,要多查找资料,找到自己要写的内容、论点、论据,搜集齐材料。
论点就是你提出的问题,论据就是找的资料,或者实验结果等。
论点需要明确、清晰;论据需要逻辑严谨、真实、且科学,要能说服别人。
选择数据、材料丰富的课题,让自考毕业论文的写作事半功倍。
当然,自考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方向来选择课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完善课题的研究。
自考毕业论文的标题建议:
一个主体(如企业)+某方面问题+调查及研究。
比如,学的是自考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同学们就可以写一写某个幼儿园在启蒙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课题可以取名为《某某幼儿园启蒙教育某某问题的现状调查及研究》。
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河南自考论文题目

自学考试公安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一、公安管理方向

1、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2、 公安机关大接访工作效果分析

3、 公安派出所警务管理机制研究

4、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走出经费保障困境的长效机制

5、 试论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模式

6、 跨地区、多警种的警务协作模式研究

7、 基层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设想

8、 关于公安机关警务协作中的统一指挥问题研究

9、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警察职能演变

10、 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与犯罪预防绩效

11、 试论农村警务改革与发展战略

12、 论警察巡逻体制创新

13、 从公共管理视角谈社区警务的发展模式

14、 论新世纪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途径

15、 论警察权力的道德约束机制

16、 警务责任工作机制研究

17、 论公安机关服务理念与勤务制度创新

18、 试论构建服务型公安机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9、 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

20、 关于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思想的思考

21、 论奖励激励在警察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22、 基层公安机关勤务制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

23、 试论对公安领导者权力运用的监控

24、 论警察激励机制的构建

25、 关于基层公安机关管理层级设置的思考

26、 论提高基层公安实战部门工作质量的途径

27、 论提高基层公安实战部门绩效的工作机制

28、 论公安经费开支的监督

29、 论公安机关规范化管理

30、 试析公安机关的政府采购管理

31、 浅谈公安机关警务保障体系的完善

32、 当前公安机关经费保障与现实需求分析

33、 论适应国家财政改革的公安财务管理

34、 论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

35、 浅析当前公安机关装备保障与使用

36、 节约型公安机关建设之研究

37、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的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

38、 公安机关执行新财政收支科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9、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

40、 论岗位责任制对公安管理的作用

41、 当前公安机关推行目标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42、 公安民警工作满意度分析

43、 试论增强公安机关群体凝聚力的途径

44、 试论公安新闻发布会的有效组织

45、 论质量管理在公安机关的应用

46、 应对警务危机之策略

47、 公安机关危机公关之对策

48、 关于基层公安实战部门工作绩效的评价

49、 论公安机关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及其引导策略

50、 如何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51、 浅谈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

52、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53、 关于公安机关优抚制度的思考

54、 社区民警角色分析与工作技能要求

55、 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56、 从市政管理看城市警察职能

57、 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研究

58、 关于公安派出所绩效考核的思考

59、 论公安管理的效率增进

60、 浅谈公安领导体制改革和创新

61、 试论警务公开与公安组织绩效提升

62、 试论公安指挥中心职能

63、 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研究

64、 试论公安领导力

65、 试论公安领导者如何有效地使用权力

66、 论公安统计对公安决策的意义

67、 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下的公安应急体制研究

68、 公安机关应急管理的任务、特点和对策

69、 关于公安决策咨询机制建设

70、 论公安领导决策艺术

71、 论公安统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2、 我国公安指挥体系研究

73、 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因素分析和预警机制建设

74、 试论公安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保障

75、 试论紧急警务现场指挥的情报信息工作

76、 紧急警务现场态势评估方法研究

77、 公安决策创新与超优目标设计思想探究

78、 试论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的社会合作机制

79、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

80、 论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管理要求的公安统计工作改革

81、 公安指挥的情报信息保障系统研究

82、 公安派出所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83、 试论警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84、 人口管理信息化研究

85、 论公安机关信息资源开发

86、 论公安信息系统对于提高警力的意义

87、 电子警务与电子政务关系研究

88、 关于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89、 试论公安信息安全管理

90、 公安信息标准化研究

91、 电子警务若干问题研究

92、 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研究

93、 公安组织评价基本技术方法研究

94、 电子警务实施办法研究。

95、 公安机关办公自动化研究

96、 论公安信息化与警务效能提高

97、 电子警务工作模式研究

98、 公安组织评价基本要素研究

99、 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研究

100、 电子警务与公安管理创新

101、 国外警察信息化建设研究

102、 论如何实现公安管理工作信息化

103、 警务协同的内容与方式研究

104、 公安机关紧急警务处置现场指挥问题研究

105、 公安指挥处警预案研究

106、 警务协作中指挥关系研究

107、 论指挥中心在公安指挥中的作用。

108、 公安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研究。

109、 论如何提高公安指挥的有效性

110、 公安指挥机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111、 论公安机关警务协作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

112、 论公安指挥模拟训练系统开发

113、 基层公安机关警力配置现状分析及改进

114、 论加强公安监督的途径

115、 关于当前警务督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116、 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度建设

117、 如何加强对公安机关“一把手”的监督

118、 用权变理论管理警察人力资源——对警力不足的思考

119、 关于公安机关警种合理设置的思考

120、 基层公安机关行政改革研究

121、 公安机关行政权威流失问题研究

122、 关于警力下沉的理性思考

123、 关于公安机关开展基层基础建设的战略思考

124、 现代国家构建理论与公安行政改革新思路

125、 试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126、 论公安机关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

127、 论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

128、 论公安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创新

129、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

130、 论“战训合一”的公安教育培训模式

131、 公安机关人才选拔机制研究

132、 公安民警考核方法研究

133、 公安民警职位分类研究

134、 实习警察职业资格的标准和认定形式

135、 公安民警素质结构分析

136、 公安机关“从优待警”保障机制研究

137、 论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途径

138、 公安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139、 关于构建服务型警务模式之我见

140、 论外国警察教育训练工作的启示及借鉴

141、 试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142、 警察权力腐败现象透析

143、 对公安机关末位调整措施的思考

144、 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结症及解决途径

145、 论警察权力运行规范与制约

146、 如何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

147、 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机构的整合

148、 关于当前公安监督工作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149、 试论警务督察工作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150、 论现场督察的实施

151、 论警务督察效能的提高

152、 如何构建公安机关惩防腐败体系

153、 如何加强对基层公安领导的监督

154、 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

155、 基层公安机关培训工作效果评估

156、 试论公安行政伦理

157、 构建学习型警队的条件分析

158、 警察绩效评估的价值分析

159、 试论警察绩效“评估链”

160、 试论社会公众见义勇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161、 警力下沉的经济学分析

162、 基层公安民警思想状况研究

163、 试论公安行政人格的完善

164、 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

165、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166、 试论公安机关的服务性职能

167、 论公安机关腐败治理体系建设

二、刑事证据学方向

168、 试论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特点和评价

169、 论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

170、 试论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71、 自由心证原则与判断证据的标准

172、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构想

173、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

174、 试论新中国证据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75、 论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

176、 论“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具体运用

177、 无罪推定的真实内涵探究

178、 论证据不足不起诉案件的证据运用

179、 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与背离

180、 试论疑罪从无原则的具体适用

181、 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

182、 试论刑事疑案及其处理

183、 从国外立法看我国的无罪推定制度

184、 试论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

185、 对刑事证据概念的反思

186、 证据关联性含义及其判断

187、 试论证据的关联性

188、 试论证据的关联性及查案适用

189、 试论刑事证据的合法性及其制度完善

190、 刑事诉讼证据能力初论

191、 论刑事证据的证据能力对证明力的影响

192、 试论证明力强的证据和证明力弱的证据

193、 试论证据意识

194、 论物证

195、 试论物证的概念及其证明力的特点

196、 试论现场微量物证的侦破作用

197、 论书证收集的程序保障

198、 论书证

199、 试论书证及其证明力的特点

200、 论证人资格问题

201、 论幼年证人的资格

202、 试论刑事诉讼中证人拒不作证的问题

203、 证人拒证行为的性质及法律对策

204、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证法律责任的探讨

205、 刑事案件证人拒证追究制的立法构想

206、 论公民免证权

207、 证人作证义务初探

208、 试论强制证人作证的合理性

209、 完善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构想

210、 试论证人证言的两重性

211、 论非证据性证人陈述的排除

212、 论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213、 建立与完善证人保护制度问题研究

214、 论证人证言的特点与运用

215、 证人证言失真原因及对策研究

216、 试论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

217、 警察出庭作证若干问题的研究

218、 试论单位或组织出具刑事证言的违法性

219、 试论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

220、 对强奸案中被害人陈述的证明力初探

221、 试析被害精神病人陈述的法律效力

222、 试论被害人陈述的收集及审查判断

223、 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224、 浅谈同案犯口供的法律性质及证明作用

225、 试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证据价值

22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攀供问题探究

227、 试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白

228、 证明责任与犯罪嫌疑人如实陈述

229、 论口供的特点与运用

230、 试论“零口供”与沉默权的关系

231、 毒品犯罪案件中口供的鉴别与认定

232、 试论“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原则

233、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口供规则体系

234、 论我国口供补强证据规则

235、 试论询问笔录、调查笔录的法律性质

236、 试论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证明作用

237、 试论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和审查判断

238、 试论我国的鉴定人制度

239、 试论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

240、 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立法完善之构想

241、 试论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和价值判断

242、 浅谈测谎技术在侦查领域中的运用

243、 关于测谎及其结论的争议与评析

244、 论指纹检验技术在侦破案件中的作用

245、 刑事鉴定结论若干问题辨析

246、 刑事诉讼中鉴定的性质和范围

247、 试论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及其证明力

248、 试论视听资料在侦查中的运用

249、 视听资料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250、 论视听资料在诉讼中的意义及应用

251、 试论视听资料的含义及其证明力

252、 论私录视听资料的证据价值

253、 论私录视听资料的排除与采信

254、 论计算机数据的证据价值

255、 试论电子证据的收集与固定

256、 试论电子数据信息的证据效力

257、 试论网络犯罪的证据收集及其采信规则

258、 电子证据规则体系研究

259、 试论刑事证据的分类

260、 试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261、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传来证据

262、 试论传闻证据及其排除法则

263、 试论传闻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264、 试论传闻证据规则的含义和价值

265、 试论直接证据及其运用规则

266、 试论间接证据及其运用规则

267、 试论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268、 试论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

269、 如何运用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

270、 试论间接证据在预审中的作用

271、 论言词证据及其运用规则

272、 论言词证据的审查判断

273、 试论辩护证据及其运用

274、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

275、 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276、 论刑事诉讼的免证事实

277、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278、 试论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279、 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280、 论证据确实充分的客观标准

281、 试论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性

282、 试论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283、 论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承担

284、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285、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性及其防范对策

286、 关于严禁刑讯逼供的几个问题

287、 严禁刑讯逼供若干问题探讨

288、 高科技取证与严禁刑讯逼供

289、 论侦查阶段律师收集证据权

290、 试论违法取得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

291、 试论非法证据取舍的价值权衡

292、 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293、 论刑事证据规则及其制度构建

294、 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

295、 试论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效力

296、 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297、 论我国刑诉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98、 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及其证明力辨析

299、 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研究

300、 浅议我国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

301、 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想

302、 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研究

303、 对非法证据材料证明力问题的探讨

304、 刑事非法证据成因分析

305、 试论秘密取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306、 论取证难及证据制度之完善

307、 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

308、 沉默权移植与刑事证明标准的重构

309、 论沉默权制度的引进与借鉴

310、 试论沉默权对侦查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311、 试论沉默权

312、 试论审判阶段控方收集证据权

313、 论交通肇事案件的证据特点及其运用原则

314、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的范围

315、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展示制度研究

316、 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7、 论再审证据的收集和运用

三、犯罪学方向

318、 非犯罪化研究

319、 犯罪学实证主义学派基本观点评价

320、 强制性环境对犯罪人人格特征的影响

321、 社会反应与犯罪的关系

322、 情景因素在犯罪行为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323、 社会化与少年犯罪

324、 犯罪统计的价值评断

325、 论社区警务与犯罪控制

326、 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犯罪问题

327、 刑罚的预防犯罪价值

328、 预防犯罪的模式探讨

329、 被害预防在犯罪预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30、 当代刑事政策视野下的犯罪被害预防

331、 试论警察被害预防

332、 我国流动人口潜在被害性及其预防

333、 论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

334、 被害预防在犯罪预防体系中的地位

335、 网络接触中的被害性问题探讨

336、 创建无毒社区之理论与实践

337、 “无被害人犯罪”的预防机制

338、 家庭暴力与未成年人犯罪

339、 青少年暴力犯罪原因分析

340、 家庭结构变化与少年犯罪的相关性

341、 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现象探析及思考

342、 “两抢”案件频发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343、 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与控制

344、 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犯罪现况浅析

345、 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

346、 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及其完善

347、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与趋势分析

348、 腐败的预防机制

349、 跨境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及防范

350、 洗钱犯罪的预防与惩治

351、 涉网金融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防范

352、 网络成瘾与上网中的越轨行为

353、 网络黑客行为的定性分析与公共治理

354、 商业贿赂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355、 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行为的治理对策

356、 足球流氓的治理对策

357、 群体犯罪及其公安控制

358、 手机短信违法犯罪的治理对策

359、 互联网对上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分析

360、 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

361、 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

362、 大学生激情犯罪的预防

363、 论“擂肥”违法犯罪及其控制

364、 高校犯罪预防模式研究

365、 社区矫正研究

自考毕业论文如何写?毕业论文撰写要注意什么?

自考是考生自学参加考试的一种提升学历的形式,考生在申请自考毕业的时候需要提交毕业论文,那么自考毕业论文如何撰写呢?
第一步选择好选题,概括起来,在做论文的过程中,如心理学专业,考生要先后经历选题、确定导师、查阅文献、收集数据、数据处理、撰写论文、提交论文和论文答辩8个阶段,下面首先介绍第一阶段,即选题。
在选题单上的3个专业方向中,考生需在每个方向填写最感兴趣的两个论文题目。如何选择论文题目?根据这些年来的经验,有以下几条供大家参考。
1、文献综述类题目尽量不要做
综述性论文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从选题到提交论文,一般仅有3个月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查阅到写综述的参考文献,难度相当大。每次没能通过论文答辩的考生,绝大部分都是选择了综述类题目,希望大家吸取教训。
2、选题尽量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一是便于收集数据,二是通过论文写作,对考生今后工作也有帮助,一举两得。反之,选一个与工作毫不相干的题目,从头开始,只能落得个事倍功半的结果。考生如果是名医生,可选一些临床心理方面的题目,如果是中小学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教育心理方面的题目。
3、选择感兴趣的题目
做论文是原创性的工作,因此,考生对某个方面感兴趣,会促使自己积极主动地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强烈的成就动机将是做一篇优秀论文的基础。
对所有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来讲,做学术论文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绝不是想象中那样轻松。自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强化复习通过考试,但做研究是完全不同的过程。只有在考生花费精力查阅大量文献后,才能知道可以做什么课题,还需要考生自己去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