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食人魔脸蛛在所有已知的蜘蛛种类中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它们的眼睛是最大的,并且它们在黑暗中看东西的能力比人类还要强2000倍。现在看起来惊人的视力并不是这些蜘蛛拥有的唯一优势。 新研究表明,这种蜘蛛虽然没有耳朵但也能听到声音。蜘蛛可以通过腿部的感受器听到低频和高频的声音。
研究人员表示,它们可以探测到距离声源至少6.5英尺的声音。另外,它们对高达10千赫兹的频率也很敏感。
科学家们在他们的研究中使用了实验室测试和实地观察两种手段。他们证明,在同样的低频范围内的听觉刺激下,飞蛾、蚊子和苍蝇的翅膀的拍击会刺激这种蜘蛛展开向后攻击。向后攻击是蜘蛛捕猎的标志性动作之一。这使得研究人员确定,蜘蛛利用听觉线索来探测和捕捉飞行的猎物。
该项研究的论文合著者Jay Strafstrom指出,蜘蛛是信息的“金矿”。在研究中进行的观察表明,蜘蛛不仅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能力,它们还能很好地听到声音。食人魔脸蛛为热带动物,其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包括美国尤其是佛罗里达。
蜘蛛昼伏夜出,白天躲在植物的叶子里。在白天,这种生物倾向于装死,在夜晚出来猎杀猎物。蜘蛛向前攻击是为了捕捉它们下面的猎物,向后攻击则是为了捕捉它们上面飞行的猎物。研究发现,捕食的方式依赖于不同的感官。
这有两篇范文喔:
一、蜘蛛结网
一天早晨,我走出家门,沿着弯曲的林荫小路漫不经心地向前走着。
忽然,我停住了脚步,看到路边树枝上有一只蜘蛛正在织网。只见它从尾部抽出一根又一根的银丝来,用脚灵活地把这些丝粘连起来。慢慢地,一张蜘蛛网的轮廓就出现在树枝上。
十几分钟过去了,蜘蛛仍然在不停地织着网。这时,我的脑子里不由得浮出几个疑问。蜘蛛为什么不知疲倦地织着网呢?它为什么不休息一会儿呢?它那弱小的身体怎么承受得住连续的工作呢?
带着疑惑,我继续观察着蜘蛛的一举一动。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左右,蜘蛛织好了它的密密大网。
这时,一只小蚊子飞过来了,不小心撞在大网上。蚊子被网粘住了,拼命挣扎着。蜘蛛发觉了,迅速爬了过去,毫不费力地抓住了这只“猎物”。一会儿,这只小蚊子成了蜘蛛香喷喷的早餐。
看到这情景,我恍然大悟:蜘蛛之所以这么辛苦地织网,原来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相比之下,我却这么贪玩,不用心读书,我觉得对不起父母。“不行。”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像蜘蛛一样,为了将来,现在开始努力读书。”
二、巨人西罗园分校 指导教师:李宏图
你听,这是什么声音?“咝咝咝”蜘蛛在织网呢!
他织着织着突然刮起了大风,树干在摇动,树叶在漫天飞舞,此时此刻,蜘蛛已经无法逃到安全地带了,他紧紧抓住一根丝,在风中挣扎着。风停了,他并没有放弃,又开始织网了,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天气好像偏偏在与蜘蛛作对,很快天又变暗了。紧接着打起了响雷,豆粒大的雨点儿从天而降,把树叶和蜘蛛网打得“狼狈不堪”。树叶不知怎么了,主动地往地里蹿,蜘蛛网也很软弱,被打得稀烂,雨停了,我在猜测着,以为蜘蛛可能会放弃吧!但事实告诉我,他一直在坚持不懈地织网,直到完全织好为止,这时,太阳出来了,映红了他的脸……
生活中,这样的“蜘蛛”还有很多,比如霍金,他十三、四岁就下决心从事物理学、天文学的研究。到了十七岁,他考到自然科学的奖学金,他顺利入读牛津大学,不久他就发现自己肌肉开始萎缩,后来全身几乎瘫痪,电动轮椅代替了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助,连阅读也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摊平在桌上,让他驱动轮椅逐页去看。就在这重重困难面前,他并没有低头,而是以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在宇宙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深深感染了我。
像霍金这样的人还有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乐,她从一岁半遭遇盲聋的不幸,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战胜了病残。她二十四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她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人生道路,并为人类做出贡献,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天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自勉,写出了这部宏篇巨著,成为古典文学的一块丰碑。
记得王安石的《梅花》中这样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中墙角的梅花迎寒绽开,傲霜斗雪的精神不就是蜘蛛的这种有内涵的风骨,不畏困难的精神吗?
傲雪的梅花,在风雨中坚持的蜘蛛是值得我一生追随的“朋友”。
点评: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小作者从观察蜘蛛不懈织网联想到了霍金,海伦凯乐,蒲松龄等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事迹。这篇文章可贵之处是小作者没有把眼光局限在蜘蛛本身,而是进行了延伸,举出了几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精彩。
一项新的蜘蛛化石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反射性眼组织的残余物。
根据发表在《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因为蜘蛛的脆弱的软体不能很好地保存所以蜘蛛在化石记录的历史中并不常见。这是第一次在除琥珀之外发现的一个蜘蛛家族,并且第一次在化石中发现了蜘蛛的反光眼组织。
“它开辟了一个关于这些蜘蛛如何生活以及它们如何捕获猎物的全新世界,”该论文的作者之一,堪萨斯大学古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保罗塞尔登说。
一位韩国高中生和业余化石猎人首先在韩国发现了一块有1.12亿年的前白垩纪时期的化石。该地层已经产生了大量其他化石,包括植物,软体动物,鱼类和恐龙,以及一种身份不明的蜘蛛物种化石。
这项新研究分析了暗灰色页岩中的10个蜘蛛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它们。科学家们确定他们代表了七种不同的物种。仅此一点便很令人惊讶,并证明可能还有更多已灭绝的蜘蛛物种尚待发现。
一些化石来自Lagonomegopidae蜘蛛科,这是第一次在琥珀之外发现这些化石。但是发现用化石而不是琥珀保存的蜘蛛让研究人员看到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结构,一些反射性眼组织的残余物,这一发现使研究人员能够对这些蜘蛛的行为进行相当多的推断。
这些标本显示了保存较完好的蜘蛛眼中像独木舟形状的反射性眼组织的残余物,两块化石中都显而易见。他们将这种反射性眼组织的残余物解释为绒毡层,一些动物的眼睛用来在昏暗的光线下观察环境。这就像猫在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中经常会有明亮的反光的眼睛。
研究人员是如何确定他们正在观察的是蜘蛛的绒毡层而不是其他东西呢?根据该论文,由于蜘蛛绒毡层是由分子鸟嘌呤的晶体形成的,因此它比其他软组织更容易被保存。
每一个新的化石被发现都为地球上的生物历史书写新的篇章,当看到1.12亿岁的蜘蛛眼睛发出的光芒真是太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