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硕士毕业论文考博

2023-03-11 16: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硕士毕业论文考博

占分。
1、硕士毕业论文可以侧面、间接地反映出考博学生的学术思想。
2、即使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学术思想都是相通的,而且衡量标准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是占据一定分值的。

研究生想上博士有几个途径

研究生想上博士有4途径。

1、普通报考。这是最常见的读博方式,考博的条件是首先要具有考博的资格。这种资格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已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可以直接报考。二是本科毕工作5年,并在所报考专业的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具体要求可以咨询所要报考学校的研招办老师。

2、以硕博连读的方式直接攻读博士。在硕士入学时确定硕博连读资格,并以硕博连读的方式进行培养。一般在读研的第四、第五学期进行转博考核,通过转博考核即转为博士研究生培养。这种读博方式不需要通过报考,也不需要完成硕十论文就可以直接读博。

3、以提前攻博的方式读博。提前攻博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并没有确定硕博连读的身份,只是到了论文阶段、开题完才进行博士生的选拔,这种选拔也是双向选择。与硕博连读方式不同的是,提前攻博的学生需要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4、直接攻博。直接攻博也就是“本硕博连读”,在某些高校,某些学科,应届本科生可以取得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这种读博方式一般理、工、农、医的学科较多。

考硕士毕业后再考博,和硕博连读有什么不同?

1、证书不同

硕博连读没有硕士学位,如果博士毕业不了,硕士学位也没有,当然你也可以申请硕士学位,但是博士学位不可以申请了;而硕士之后再读博,硕士证书还是在的。

2、时间不同

硕博普遍是2+3年的制度就是2年硕士+3年博士,每个学校有毕业要求,硕博的论文要求可以把硕士阶段的算到一起。而硕士之后再读博正常的现在一般是3年硕士然后考博读博是4年,一共是7年。

3、选拔不同

硕博连读是在研2时选拔优秀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不需要做硕士论文;而硕士之后再读博是从本科阶段进行选拔的。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后,一般在第四学期参加博士生资格考核,主要考核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和外语水平。资格考核合格者,从第三学年起,转为博士研究生,享受博士研究生的待遇;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硕士培养方案继续培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硕博连读

只有硕士学位但没有学历也可以再考博士吗

不可以,尽管你没有本科学位,但是你有本科学历,按照规定“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具有中学一级(或相当的)教师职务”,主要满足报考条件就可以考教育硕士

最好看你想报的学校的招生简章,如果不清楚再问研招办。

可以报考,正规大学的硕士学位就可以报考在职博士 欧洲大学商学院、亚洲城市大学在职博士,通过资质审核,推荐入学。

不是的呢,本科生也是可以考博的,只要你达到学校要求就可以,博士一般都是先确定导师再去考的,不一定非考了硕士再去考博士的

博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已经有了硕士学位了,而我们考MBA就是是拿到硕士学位而已和我们考上博士拿到博士学位那是不同的概念。 从社会的认可度和单位的薪金、职位来说,博士要更加由于MBA。当然了,如果你准备提升一下自己的管理水平,那你就还是读一个MBA,这个比较有针对性。 以上已对博士和MBA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最终的选择权交给你,我们只能提提一些建议罢了啊。

你好:貌似不可以的。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学校都要求双证齐全的。可以考虑去国外攻读博士,英国3年博士就毕业,比中国考驾照还容易,回来还算海归派,就是费银子!

承认你有学位证,但是适不适用就不一定。 如果单位要求有研究生学历,你没有,那就不适用。如果只要求硕士学位,那就可以。

考博士不一定要有硕士学位,申请博士对学历要求如下:

申请博士其他要求:

可以的,没有问题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并不是一定要以前一级为基准的,大专生或者没拿到学士的本科生只要考上研究生通过硕士答辩都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同样的,只有学士学位但是取得硕博连读资格的不需要也不可能拿到硕士学位直接拿博士学位的

报考执业医师,必须使用医学学历,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你的在职学位,不能报考!必须持毕业证报考,学位证无效,但学位证在升职称时有效。

硕士毕业四年,我是如何考上博士的

一、考博的动力

对于为什么考博这个问题大多两个原因:

一是学术兴趣所在,想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更深入、更透彻的研究;

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换工作、评职称、升职等;

当然,两种原因能高度融合是最好不过了,对于我,更多的是为了后者。

我的工作单位是学校,在学校有博士学历,无论是晋升、评职称都是硬件。硕士毕业后,我在上海的一所民办高校工作,但民办学校的现状堪忧:招收学生数量不稳定,收入、工作环境等会让人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找出路的前提是你得有博士学历。

二、考博的准备

1.报名准备

选专业:尽量与硕士专业一致或相似,有利于入学专业考试。如果考上了,也方便毕业论文的撰写,如果专业不太一致,专业课考试需要时间准备,毕业论文更会让你头疼。

但是,如果你在考前积累了某一专业领域的内容,那是另一回事。

选导师:尽量选熟悉,最好是认识的导师。现在大多报考硕士时的导师,如果硕导不是博导,最好让他(她)推荐一位博导,方便沟通。最好能了解到你所报博导今年大概的报考人数(一般想报考的都会提前和老师打招呼,所以说联系导师很重要),人多要排队。因为考的人大多是他(她)硕士学生,都一样,分数高是硬道理。如果你没联系博导,就想以分数取胜,很冒险,一是你可能分数不是最高;二是一般博导不会招收不认识的学生。如果你很有把握那是另一回事。我选的专业和读硕士时的一样,导师也是原系里老师,比较熟悉。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些人虽然报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参加考试,所以,导师说人多,到最后也不一定。我当年报考有七八个呢,最后来参加的只有三个,有一个是外校的,成绩没上线,她根本没联系导师,就是想借着参加考试来上海玩玩的。其实,最后也就两个人。坚持这个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有些人临考前,觉得这里没复习好,看得又记不住,后来想想算了,不去考了。特别是有工作的,总觉得明年还有机会,以后再好好复习。

2.考试准备

笔试准备:考博一般是两门专业课和一门外语(英语),共三门考试。最难的是英语(英语考博不在介绍范围内,不懂),因为专业课会指定教材,而且大多数硕士也是学这个,相对熟悉些,复习起来也很容易。英语考试词汇量是大事,题量相对较大,一般没有检查时间,阅读理解占很大比重,所以词汇量是关键。我英语成绩一般,平时就是背单词,做模拟题。(有知道更好学习外语方法的朋友,欢迎补充哈)

如果有条件(外地的,亲自来一趟,顺便认识下报考导师)或资源(同学或朋友在该校工作或学习,或在报考城市生活),可以直接去报考学校图书馆和系里秘书处复印历年考题,可能有些学校是不提供,可电话提前联系,以免白跑一趟。因我考的是硕士读的学校,也在我生活的城市,所以,我直接去报考学校系里复印的历年专业考题,去图书馆复印历年英语考题。

面试准备:有的学校会在考博笔试后的几天就举行面试考试,有的会在分数线出来后再定。但不管怎样,早准备总归是好的。面试考试,包括用英语介绍自己、或硕士论文、或其他。还有关于专业方面的问题,这个要看具体面试老师的兴趣所在。其实,面试主要是看你的综合素质,看你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学术研究的潜质等等。我当时是用英语介绍硕士论文内容,加上面试老师是原来读硕士的专业老师,相对宽松些,成绩还不错。

3.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就是你是否想清楚考博这件事。考上,亦或考不上都要有心理准备,我的建议是,想考就下定决心全力以赴。不要一会儿想考,一会儿不想考,或者报名时信心满满,到考试时临阵脱逃。

同时还要做好明年继续再战的准备,虽然你已全力以赴,但有些事情不是你能决定的,可能一些外界因素,如上线人数多等,都会导致你考不上,心理都得有准备,否则会失望,影响心情和生活,这就得不偿失,毕竟自己奋斗过、努力过就好。

我有个本科同学,硕士毕业后在一所民办高中任教,也想着以后能到公办学校,所以想考博。她知道我考上后,经常联系我,咨询些关于考博的事情。她有时想考,有时又不想考。前段时间,好容易考上了,她又担心自己毕业成问题、孩子、家里照顾的问题。其实,她就是一直心理没准备好,跟风(看到身边有人考、同学考博、她老公也在读)考博。

三、其他准备

家人是否支持:如果你已成家,家人是否支持也是要考虑的。我的一个朋友要考博,家里不支持,担心考上后,两人学历相差太大。特别是男的学历低些,还会存在自尊心问题。我很幸运,我老公特别支持我读博,虽然他学历没我高,但他愿意看到我越来越好。

是否脱产读博:有些考博的是已经参加工作的,所以牵扯到是否要辞职读博的问题。有些单位不支持考博,他们认为不需要博士,如果要考就得辞职,隐瞒是另一回事;还有些招收博士的学校不招在职工作的,也就是你必须脱产去读;还有些招收脱产的,但名额有限,较难考;如果脱产,没收入,影响到生活。所以,你要综合衡量,做好准备。

我是脱产读的,考虑到原单位是民办,毕业后也没想回去,索性就脱产;读博有国家津贴,我们是每月1000元,当然还有很多奖学金可以去争取。

孩子问题:对于很多妈妈,孩子还在读幼儿园或更小,照顾孩子需要时间;还有准备读博时生孩子的考生,要计划好生孩子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权衡好时间。

我同学中有好几个都是在读博时生孩子的,包括我。早计划、早准备、早安排。

建议:

坚持: 考博能坚持到最后,你就离胜利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对于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人,能坐得住板凳很不容易,安心看书复习需要坚持。我同学中就有考两年的,因为上线人多,而且是跨专业的。博导选择学生大多是专业一致(本硕专业与报考博士专业)的。我一师兄也考了两年,第一年因为自己准备不充分,分数不够,第二年是也是上线人多,招收少。但他说,他会再坚持。

运气: 考博有时也要看运气的,比如报考人数特别少,你的机会就很大;导师招收人数增加,你的录取概率很大;发挥超常,你的分数会很高;等等。

总之,坚持下来,就好收获更好的自己!

好运送给坚持的你们!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