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研究扶苏的论文

2023-03-11 04: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研究扶苏的论文

是诸葛亮和吕布的猛男吕布传吕布字奉先,三国第一猛将,又号飞将,据传乃是匈奴于汉人的混血儿,生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帅哥,享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他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回登场,第九回陨落,是《三国演义》前期中名至实归的BOSS级人物。今天,在下就和朋友们聊一聊这位神鬼皆惧的三国第一猛男。吕布第一次在演义中亮相的时候就很是高调。东汉末年董卓专政,对上视君主如玩物,对下视群臣百姓如草芥,甚至在酒桌上向群臣公开批斗皇帝,欲试探群臣对自己废帝立新的看法。并州刺史丁原不满董卓的专横,带其义子吕布兵讨董卓。两军对战,吕布以一人的武勇势震董卓全军,让董卓输得很是没有面子。兵败后的董卓回去后狠狠地做了一番反思,听从了帐下谋士李肃的建议,让李肃带着各种金银珍玩和名马赤兔说降吕布。吕布见利忘了义,甚至将其义父丁原的脑袋砍了下来,作为礼物回赠董卓。更无耻的是,刚刚杀了自己义父的吕布在与董卓相见后,竟然下跪在董卓面前,认董卓做了自己的第三人老爸(除去吕布的亲父和刚刚被他杀死的丁原,董卓正好是吕布的第三个父亲)。这就是吕布在演义中刚刚登场时的剧情。在下第一次读三国的时候,曾经满心欢喜,以为吕布能以一个超级大英雄的身份,去消灭董卓。但吕布却比董卓还要无耻,前后的巨大反差让人很是不舒服。三国是一个乱世,生命在许多人的眼中只是一个名词,却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能够将自己亲人的生命视若无物的人,也只有吕布这种稀有人渣了。但这个时候的吕布还只是在董卓身边为虎作伥,多以董卓保镖的身份负责保安工作。想杀董卓的人不少,因此死在吕布手下的人也不少,吕布的武勇没能与伸张正义挂钩,却从侧面反映出了董吕二人的凶残。狗仗人势,人仗狗威,董卓愈发专横残杀了不少朝廷中的保皇派。曹操在这个时候作为正义的化身登场谋刺董卓,结果却没能成功。逃亡的曹操在陈留起兵,发檄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联盟军一路高奏凯歌,直逼虎牢关下。董卓只好派吕布领军,镇守虎牢关。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PK大赛就此上演。吕布武勇无敌,出战后连败各路诸侯帐下骁将,却惹恼了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张飞。大家对张飞的性格应该多少了解一些,此人性烈如火,当时又因为大哥刘备的名气不够而在各路诸侯中倍受冤枉气,而吕布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尽抢风头。不爽,那就干吧!高手之间总会有某种默契,不是惺惺相惜,就是你死我活。张飞与吕布单挑了一百多个回合,演义中却没有对二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我们不妨猜想一下:一向自认天下无敌的吕布遇到了一个有能力战胜自己的人,心中肯定会震惊,出手多少会有一些不顺;一向虎气朝天的张飞找到了一个令自己不爽的发泄对象,肯定会不余遗力大打出手,并伴随着心中的一阵怒骂。但吕布就是吕布,无敌的方天画戟,无敌的武功,无敌的人,张飞的武力还是被压了下去。演义中并没有这么写。但是我们知道,高手过招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有外人插手。除非有一个关心张飞,又敢于和吕布单挑的人看出张飞处于下风,才会有为了胜利而不惜以二敌一的场景。这个人就是关羽,他在张飞战吕布不下的时候前来助阵,以二人之力又和吕布战了三十多个回合。吕布在这个时候可谓是强弩之末了,胜负之分已经没有了悬念。关张的大哥刘备没有放弃这个大出风头的机会,也适时地登场,正好凑了一个三英战吕布.吕布败退,联盟军士气大涨,一举拿下了虎牢关。董卓只好放弃帝都洛阳,带着皇帝兵退长安。董卓在临走时还不忘在洛阳放了一把火,将洛阳的民间财富也搜刮一空。其实,联盟军是因利而聚,当然也要因利而散。董卓迁都后,联盟军也因为各自利益的需求而解散,但董卓却低估了身边潜在的威胁。有吕布做自己的保镖,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天天快活,但是面对着某种利益的驱使,保镖就可以在瞬间变身成为刺客。东汉末年董卓专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司徒王允为了杀死董卓重振朝纲,利用貂蝉的美色挑拨离间董卓与其心腹大将吕布之间的亲密关心,最后成功诱使吕布杀死了董卓。在这场情杀大戏中,有江山,有美人,但就是没有英雄。如果要硬挤一位英雄出来,那位美人貂蝉倒是有一点英雄的样子。谈吕布,不如谈貂蝉,因为大家在了解貂蝉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观察吕布这个人。在下的情商比较低,也无法对掺杂着爱情的政治阴谋做出明确的定义。所以只好先跑一下提,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对貂蝉的描述来看查一下吕布的为人。貂蝉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在下甚至认为她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最聪明的女性。她会放弃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在吕布和董卓二人之间周旋,为的是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但她不是王允手中的提线木偶,她在入住董卓府后,是用自己的智慧挑拨离间二人。王允不可能在貂蝉入董卓府中前告诉应该怎么做的,因为男女之间的情事不是政治,王允没有那种智慧算出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在下敢说貂蝉就算不是演义中最聪明的女性,至少也是最懂男人心的女性。可惜在乱世三国中,女性的地位是可怜的,聪明的女性更是可怜,因为她们常被自以为聪明的男性当成是利用工具。就像王允一样,虽然铲除了董卓这个祸首,却被董卓势力的残将李催郭巳所杀,吕布也带着貂蝉兵败逃亡了。吕布逃亡后先是和曹操大战,失败后到徐州投靠了刘备,并将刘备驱逐出境,自己占领了徐州。贪心不足的吕布到了徐州后又纳了一个小妾,貂蝉会怎么想?她应该是不在乎的,自己现在除了活下去还有什么希望呢,汉室没有保住,唯一的亲人王允也死了,自己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喜欢自己却不爱自己的吕布了。生逢乱世,有人可以为了霸业而战,有人可以为了仕途奋斗,但是没有人是在为了爱情战斗。或许貂蝉曾经因为吕布为了自己的付出感动,看着吕布的背影悄悄地说一声谢谢。或许吕布曾经为了貂蝉去战斗,甚至是为了貂蝉去争夺天下,但也只是一时。乱世中只有滥情没有爱情,当戏子在台上独自哭泣时,台下的观众或许会叹息,但他们无法改变剧本。吕布最后在曹操和刘备的合击下兵败,被曹操绞死在白门楼,貂蝉的下场却无法在演义中找到。或许罗贯中本人也只是当貂蝉是一个跑龙套,毕竟是军事历史小说,不是爱情剧,只是利用一下这个角色而已。其实,江山好比是“利”,美人好比是“情”。生逢乱世,要想得利,必须要同时间的天时地利人和。要想得情,却必须同时放弃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吕布得过“利”吗?得到过。吕布带着貂蝉逃出长安后,利用曹操兵出徐州的机会,偷袭曹操后方的大本营濮阳得手,谓之天时;有了地盘,吕布就可以向其他诸侯一样有了称雄一方的资本,谓之地利;吕布虽有“三姓家奴”的骂名,但他确实有资格为自己的武勇而自傲,也确实帮助汉室诛杀了老贼董卓,因此还是多少有一些人缘,谓之人和。但是吕布的天时地利人和并不完善,所以他就像一个暴发户一样称雄一时,最后却不得不亡。吕布得过“情”吗?也得到过。吕布为了貂蝉,放弃了继续在董卓身边发展的机会,谓之天时;吕布最后是因为貂蝉和他的三号老婆却他固守城池以保护一家老小,因此才没有采用谋士陈宫的计策,丢失了唯一的根据地下呸城,谓之地利;同样是因为貂蝉的缘故,吕布在手下的心中树立了一个‘贪图女色而不关心士卒死活’的形象,谓之人和。但是,吕布的“利”与“情”只是一时。原因很简单,因为吕布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寻找机会,而不是乘火打劫;真正的英雄,会通过自己的气度和领导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不是通过武力和莫须有的行动证明自己;真正的英雄,会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天时和地利留住并扩大自己的地利,而不是随机取巧。还是那句话,生逢乱世,有人可以为了霸业而战,有人可以为了仕途奋斗,但是没有人是在为了爱情战斗。所以,乱世英雄的情不是对自己的情侣,而是天下苍生!所以吕布有着秦始皇的野蛮,西楚霸王的武力,却也和他们一样没有对百姓的怜悯之心。他们都不是英雄,自私的人不可能成为英雄,等待着他们的只有失败。吕布是三国第一猛男,但不是三国第一人。气质,风度和智慧,这些就是肌肉男与富有心计的绅士之间的区别。我们感慨吕布,叹息吕布,甚至崇拜吕布,但是千万不要学习吕布。自私的人或许有人们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是不要忘了他为什么会自私。是乱世的背景?是利益的贪婪?还是人性本就自私?呵呵,一切都只是因为人的追求有所不同,信念有所不同。所以,关键还是一个人自己的本质,一个人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他是否处于一个乱世,他是否配做英雄。历史如此,生活如此,人生如此……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求一篇评论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论文

武帝
【千秋功过】
【旷世武功】
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王朝。但是,以秦帝国的版图之辽阔,不过是汉武帝时代版图的二分之一。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44年,如此大事武功,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执政。其时匈奴气焰嚣张,西域神秘莫测。
汉武帝绝不能忍受乃父乃祖的“和亲外交”,忍气吞声,换取短暂和平。他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持久的雄心和野心,去征服,去开拓。
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建元二年,前139),派遣张骞出使大月氏,希望借此形成反击匈奴的战略联盟,压缩匈奴的生存空间,实现对匈奴的战略包围。年仅18岁的帝王竟有如此眼光,历朝历皇,谁可比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千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原汉族政权力量延伸到了今天新疆以西。
即位第八年(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第一次运筹帷幄征战匈奴,马邑之战失利。但是,短暂的失利,丝毫不能影响24岁天子的征战豪情,反而促使汉武帝破釜沉舟,毅然抛弃汉王朝施行近七十年的和亲国策,全力出击匈奴!变和平体制为战争体制,弃祖宗制度启现实制度。其间的勇气和魄力,令人叹为观止!
汉武帝曾在一篇求贤《诏》中说: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篇踌躇满志、殷情恳切的求贤《诏》,收录在萧统《文选》中,千百年来,英雄传诵,志士吟咏。当年汉武帝以此“广延天下人才”,今日反观汉武帝一生功过,此语更是恰如其分!汉武帝之所以立下非常之功,皆因他就是非常之人!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汉武帝曾打算亲自教霍去病兵法(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霍去病虽未学,但可见汉武帝深通兵法,这是他成为卓越的战略军事家的基础。
论及汉武帝一朝的军事战役,人们往往言必称卫青、霍去病、李广,没有人注意到璀璨四射的将星、帅才背后,远在庙堂之上,那位足以与西方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相匹敌的最高统帅——汉武帝。
当年,汉武帝决意改变祖制、对匈开战,韩安国、汲黯等前朝老臣,公孙弘、主父偃等当朝新锐,纷纷高唱反调。群臣应者寥寥,首战无功而返,年轻的总指挥却岿然不动。此后,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漠北之战,对匈奴作战的三大重要战役,都由汉武帝亲自决策部署,选将调兵。至于具体的用兵时间、出兵地点、兵力部署、攻击方向,汉武帝都事无巨细,总揽无遗。
与此同时,汉武帝又剑指东方、南方、东南方、东北方,使汉朝的势力到达今天西方的中亚,西南的云贵川,东北的黑吉辽,南方的海南与福建,勾勒出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
但44年旷日持久的征战杀伐,毕竟劳民伤财。对于汉武帝的军事外交战略,司马迁也非常矛盾。《史记·匈奴列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少数民族史,司马迁给匈奴立传,把匈奴看作炎黄子孙之一,表达了他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定位:这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一场悲剧,战争使双方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虽然当时的汉帝国,还无法形成统一的多民族背景,两个民族最好的办法也应该是和平相处。可惜,到了汉武帝时代,和亲政策已走入绝路,不得已而对匈用兵,司马迁对此是理解的;而战线越拉越长,汉武帝偶有任人失当,司马迁也是痛心疾首。
为了宠幸李夫人,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领数万人出征,讨伐大宛,不过艳羡其汗血宝马。结果,打了两年,军队损失十分之八。如此轻率,可谓草菅人命!
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
时间是抚平创痛的良药。和平年代,人心思定,我们早已无法体察战争带来的切肤之痛;所以,今人的评价理智多于感情。而两千多年前,司马迁与天下百姓一道,亲历家园变废墟,忍看朋辈成新鬼;一代史家的良心,使司马迁不可能面对战争之害无动于衷,必然会对汉武帝连年征战,导致民生凋敝有所批评。
【千古文治】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
一统江山容易,聚拢人心困难。秦皇汉武深解其中三昧。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独尊儒术”。
窦太后去世前,汉武帝就暗度陈仓,设立五经博士,为尊儒打基础。即位之初,汉武帝迫不及待,举国推选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一位寂寞书生董仲舒,凭《天人三策》,石破天惊,脱颖而出。从此,本为民间一家的儒学被指定为官方思想,与政治、皇权紧密相连。
据此,汉武帝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秦代至汉初,选拔人才用的是军功爵制;到了汉武帝时代,逐渐转变为察举征辟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汉人才匮乏的局面。
文景崇黄老,宽厚无为,垂拱而治;汉武帝则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而其中尊儒兴教,首立太学,尤予后世以至深影响。倘非此举,儒家学说何以成“教”?倘非此举,华夏文明何以存续?倘非此举,学而优则仕何以体现?
然而,后世不乏对《天人三策》,对“独尊儒术”深恶痛绝者,他们的批评并非毫无道理。
儒家对中国政治:以人为本,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独尊儒术”让人们都懂得礼义教化,精忠报国等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事。儒家对人才素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把“道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品质,将“从政”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汉武帝时代,对应内在的儒家统治思想,就是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首创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但是,秦朝短命,未能设计一整套执政方针。西汉王朝,到了汉武帝,彻底肃清了诸侯王分裂势力,巩固了中央政权。
对此,司马迁击节称道!《淮南衡山列传》中,太史公曰:
淮南衡山,亲为骨肉,疆土千里,列为诸侯。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天子,而专挟邪僻之计谋为畔逆,仍父子再亡国,各不终其身,为天下笑。
秦行郡县,不王不藩,是真正社会政治学意义上的封建体制。刘邦建汉,首封异姓诸王,后封同姓诸王。从政治体制的发展着眼,无疑是一种社会的倒退。继而,吕后大封诸吕,终酿祸乱。因此,直到景帝朝,乃有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上接秦始皇,行郡县以推行国家政令,此后两汉四百年,虽有外戚、党锢之祸,但无藩镇之患。
不仅如此,汉武帝在强化中央集权上多方探索,利用酷吏打击权贵即其大手笔之一。
打击不法豪强与贪官污吏,势在必行。但是,酷吏政治走到极端,难免会带来各种后遗症。
司马迁对此直言不讳: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
汉武帝称赞这样的杀人魔王,提拔他担任中尉,赐予更多的生杀大权。惨遭宫刑、深受酷吏之苦的司马迁,能不有非议吗?
【毁誉参半】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
直言敢谏的汲黯曾批评汉武帝: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这样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会被杀光。汉武帝不为所动,漠然一笑:何世无才,只是人主没有识得人才的慧眼,如果能够辨明人才,何必担心天下无才?(上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严峻,群臣虽素所爱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无所宽假。汲黯谏曰:陛下求贤甚劳,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与共为治乎?黯言之甚怒。上笑而谕之曰: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人?夫所谓才者,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
就是这样一位视人才如草芥的汉武帝,一方面又极端地爱才、惜才。
封建专制体制下,人才使用有两大陋习:一是任人唯亲,只用自己熟悉亲信的人;二是论资排辈,必须按“三十九级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不能“乱”了规矩。而汉武帝一不会因言废人:只要有才华,主父偃持不同政见,汉武帝照样求贤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为有能力,卫青家奴出身,汉武帝竟然破格提拔。
不仅如此,汉武帝甚至摈弃正统,容纳异类,慧眼发现东方朔,将庄严的朝堂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休息室,君臣之间宛如玩伴;同时,他不以狎亵而丧失原则,对东方朔的诤言击节赞叹,言听计从。
他初读《子虚赋》,即大为倾慕;得见作者司马相如,如获至宝,让他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能识人、能容人、能用人,汉武帝千古无二。秦始皇、汉高祖视文人为腐儒,唐太宗、清高宗或能知人,终究雅量阙如。
而他生平中的一个错误,就是阉割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家——司马迁。汉武帝因此备受误解和争议。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褒有贬,班固的《汉书·武帝纪》对他的文治大加赞扬:
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绝口不提汉武帝的武功,表明对汉武帝的武功是有保留的。
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表扬、批评兼而有之: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为什么人们对汉武帝的评价分歧如此之大呢?
首先,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多面的人。他是一个政治家,非常有政治头脑;但又是一个普通人,喜怒哀乐俱备。他是一位明君,深知自己的历史责任;但他又是一位暴君,杀伐任性;他既立下盖世之功,又给天下苍生带来巨大灾难;他宠爱他喜欢的女人,可是,他不仅移情别恋,还为了江山,杀掉了自己最宠幸的女人。他绝顶聪明,又异常糊涂;为了传说中的宝马,居然不惜牺牲数万人的生命。当更近地走近他时,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对立的角色中,他不是简单地非此即彼。两难之地,非常之时,他也会犹豫不定,甚至异常痛苦;同样有普通人的欢喜和哀愁、小气和算计、失眠和焦虑。在平常人眼里他果决、自信、雄才大略。然而,我们在对他盖棺论定时,往往流于偏激,说好时千古一人;说坏时罄竹难书。这样,分歧就在所难免了。
我们无法使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任何人。人性本就复杂,更何况封建帝王!或许他的好发自本心,也可能是笼络人心的手段;或许他的坏是皇权使然,不得已而为之,也可能是天性如此,薄情寡恩。因此,既然我们无法剥离他身上的帝王枷锁,我们的评价,就只能在他的帝王与凡人两种身份之间游移。当年天真无邪的“彘儿”,如何蜕变成一个既可爱又可怕的皇帝?怎么可能一言蔽之、一书尽之?
正所谓:
天风浩荡,瀚海阑干,金戈铁马,万死千伤,俱往矣;
长城巍然,丝路悠长,大赋煌煌,美人凄凉,俱往矣;
唇枪舌剑,纵横捭阖,君臣相倾,千秋家国,俱往矣;
威加四海,功震八荒,千载以往,意气飞扬,俱往矣。
唯有孤星冷月,晨钟暮鼓,青灯黄卷,村社戏场,在年年评说,岁岁兴叹。
【汉武帝25项历史性首创】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于公元前113年创建了年号,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前140—前104),后来四年一个年号(前104—前87)。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就是所谓的察举征召制度。
6、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独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朝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丼渠法、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年)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音:jin'mi'di)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至此,西边直达里海,都成为了汉朝的疆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统治了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

秦始皇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
1.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2.废封国,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4.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5.焚书坑儒,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使得中国相当部分古文化断层、古代史断代,这点确是遗憾;
6.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7.修建长城,使其成为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8.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求一篇关于秦始皇的历史小论文,1500字,谢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戛然终止了他五十年的人生历程。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意味着这个人已经完成了他的周期。但是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正如我们上一集所讲的,他是一个永远难以说再见的人!我举两点事实:一,在现实政治中,秦始皇是影响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量级人物之一,无论你是赞成他还是反对他,你都不得不承认这一历史事实。二,在艺术舞台上,秦始皇就更精彩了,他可以说是“秦戏一哥”,在所有有关秦代戏剧中,他永远是老大,总有一些最优秀的演员去不断地展示他。我脑子里也经常琢磨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死了两千多年,还有人惦记他?我想这里面一定有他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我想谈谈我的看法。第一,贡献。是这个人的巨大贡献,使人们不能够忘记他。秦始皇的贡献是什么?以我个人的看法,秦始皇一生的贡献就两个字——“统一”,这是他最大的贡献。这个统一包括两方面,一是国土的统一,二是制度的统一。我们先说国土的统一,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这个统一使大秦帝国为现代中国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统一大势在秦始皇时代实现以后,后来尽管又有分裂,即五代十国分裂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但是这些分裂都是短暂的,而统一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秦始皇活得并不长,仅仅五十岁,人生五十年干这么多事情,已经很不简单了。比秦始皇活得长的人多得多,有几个人能干出像他那么多的事情呢?他是很不容易的。秦始皇兼并六国成功以后,立即派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建长城,然后又派五十万大军南征南越。北击匈奴前面说了很多了,征南越我们不妨多说几句。秦始皇动用五十万军队征南越,这是他兼并六国成功以后最大规模的用兵,这个仗打了四年,换了两任主帅,最后把南越这个地方整个给占领了。所谓的南越,就是指现在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包括越南的北部和中部。最后建立了三个郡:南海郡(广东)、桂林郡(广西)、象郡(越南的北部和中部),秦始皇都把它统统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在陈胜、吴广起义以后,这一支南征军没有回来,都滞留在那儿了。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叫赵佗,河北正定人,就是现在河北石家庄人。赵佗在那里建立了南越国,自称为南越王,后来又归顺了汉朝。赵佗的五十万人沉淀在南越,成为今天广东、广西、福建客家人的先人。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的时候曾经给秦始皇打了个报告,要求秦始皇把中原的女子给他派过去三万。为什么呢?就是让那些女子和他五十万大军的部分士兵结合,组织家庭,繁衍后代。他要了三万,秦始皇拦腰一刀给了一万五(这在后来形成一个规律,打报告都会多要点,批下来老是给你拦腰一刀)。这一万五千中原女子到了广东以后,就成了今天被广东的客家人称为的“客娘”,客娘就是客家人的老祖奶奶。客家人后来还有两次大的移民行动,现在你到广东省河源市,那里有一个龙川县佗城镇,镇上到今天还保存有将近50个姓氏的祠堂,说明这一个镇有两百多个姓,这就是当时南征的秦军遗留下来造成的现象。秦始皇把这些地方都纳入中国的版图,建立了南到福建、广东,东到沿海,西到临洮,北到长城以北的广袤国土,是他第一次奠定中国大国的基本框架。当然,秦朝的版图和我们今天中国的版图不能完全匹配,后来又经过汉武帝的扩张,才基本形成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大国的地理格局。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地理遗产。我们从国防上看,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最有话语权的是大国和强国;如果你的国家既大又强,那么你就有充分的话语权。国家大土地广阔,有着小国无法比拟的国防纵深优势,而小国只要一个小时,摩托化军队就可以横穿这个国家,而我们国家放开手脚从东部沿海跑到新疆,也够你跑一阵的。有了这个国防纵深,就可以进行梯级防御,这是得天独厚的国防条件。再从经济上讲,大国的抗风险能力比小国强大得多,因为大国有辽阔的国土,有庞大的人口资源,内需能力很大,这都是小国望尘莫及的。所以真正经得起风浪的是大国,航母之所以威武,正是因为它的庞大。而这一切都是秦始皇给我们打下的基础。再一个是制度,秦始皇不但给我们开创了辽阔的国土,还建立了完整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就是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在这个制度之下,秦始皇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实现了一个整体意义上的国家统一。而人类的政治制度不是哪一个人的独创,它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的。秦始皇创立的这个制度,给后人带来了两千多年来帝国社会的繁荣,同时又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的腐朽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了。这个制度最终是结束了,而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帝国制度的人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和秦始皇都是政治制度史上地标式的人物,他们终结了一个制度,也开创了一个制度。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延续了两千多年,最终还是消亡了,那么他创立的政治制度为什么能被人们接受呢?我想最重要的是两点:第一,这个制度本身有优越性;第二,是这个制度的不可替代性。就是在那个社会找不到一个比它更好的制度,或者找不到一个可以替代它的制度。所以农民领袖起义成功之后,还是要当皇帝,刘邦、朱元璋不是还要当皇帝吗?因为没有更先进的政治制度了。这是秦始皇不断被人们提及的原因之一。
两千多年以来人们不断地提到秦始皇还有一个原因,表现在一个字——“骂”,叫骂不绝耳。人们总是咒骂秦始皇,我们从对秦始皇的骂声中可以看出历代文人、政治家,只要是目的不同,眼光不同,时代不同,角度不同,对秦始皇的评价就绝不雷同,这是个规律。所以,今人评价秦始皇同样是见仁见智。当然,对秦始皇的评价集中的焦点是三个问题:一个是焚书坑儒,一个是严刑苛法,一个是滥用民力。这三点都是应当有所分析的。比如说焚书坑儒,我们通过明、清一些学者的评论可以看出来,他们大多认为焚书坑儒只是一时的行为,不是持续的,不是连续不断地杀人。焚书首先是文化专制,这个是要批判的;坑儒是一时的恼怒之下做的临时举动。就杀的人数来说,也不算最多吧,当然枉杀一人都是不对的。我们以前讲吕后时讲过,明成祖朱棣杀方孝孺十族,一次杀了837人,也没有人说他是暴君吧。如果以历代君王杀人多少定暴君,那就不止秦始皇一个;如果以修皇陵、修宫殿、滥用民力来认定暴君的话,没有一个皇帝不修皇陵、宫殿的。我们听说过慈禧的皇陵是花两百多万两银子修的,又拆了再重建,花了多少钱不计其数。如果用严刑苛法来评价皇帝是不是暴君,汉代整个承袭的就是秦代的法律,汉惠帝废除协书令,吕后时期废除三族罪,最后是三族变五族,五族变七族,七族变九族,九族变十族,反而越杀越多,哪个朝代的法律不严酷啊?
对秦始皇的评价我们当然要看到他确有残暴的一面,比如他把赵国灭了以后,亲自跑到赵国去,把当年和他母亲有仇的人全部给坑杀了。这是秦灭六国中秦始皇唯一实行了报复的行动,但这个事只是个别现象,他不是灭一国杀一国,这是和他的历史有关系的。秦始皇做的事情人们往往都称为暴政,比如说修长城、驰道、直道、皇陵、宫殿等等,这些事情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能笼而统之地评论。秦始皇这些工程是两类,一类是有利于帝国安定的,长城、驰道、直道工程对于保障帝国的安定,保证农业文明下的人民和平安定的生活,它是有利的。当然在进行这些工程时也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灾难。另一类工程纯粹是为他个人享用,比如宫殿和皇陵,这才是我们应该批判的。那么我认为,秦朝帝国的亡国,其原因并不在于秦始皇搞的这些工程,而在于这些工程上得太急,搞得太集中。秦始皇从三十九岁建国到五十岁去世,这中间是十二年,十二年就完成了这么多工程,而这些工程很多也是必要的。但这样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一下子上马这么多工程,使老百姓不堪重负,老百姓当然就无法生存。所以,陈胜、吴广一起义,老百姓都会热烈响应。这样说秦始皇是暴君,并不亏他,他就够得上暴君的标准了。但是历史上同样残暴的皇帝却不称为暴君,光说秦始皇是暴君,这就有点不公平。鲁迅先生曾经讲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在二世而亡,一帮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帮闲”指的是那帮文人,“新主子”就是刘邦了。看来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倒是看得很准的。
价一个人比较客观的说法,还是把这个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零岁到十三岁,这是第一个阶段。秦始皇童年时期在赵国,前九年跟随他的父亲在赵国做人质,这九年过得连生存权都没有保障。九岁以后,他就随着父亲回来当了秦国太子。到了十三岁,他的生活相对好了很多。在童年时期,秦始皇还不是王,谈不上是君,更谈不上是暴君。十三岁到二十二岁,是秦始皇的人生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他虽然当了秦王,但是因为年少没有加冠,他的权力在母后赵姬、缪毒、吕不韦手里,这个时候的秦王蠃政实际上是个空架子,虽然他不是一个掌权的人,但他已经看到了宫廷的黑暗面。二十二岁到三十九岁,是他的人生第三个阶段,秦王嬴政做了三件大事:第一,除掉了缪毒、吕不韦两大集团;第二,为兼并六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三,发动并且完成了对六国的兼并。这个阶段是秦始皇一生最辉煌的阶段,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英明、果断、善于听取意见的秦王,这个阶段也没有出现什么暴政。三十九岁到五十岁,这是秦始皇人生的第四个阶段,他创立了皇帝制度,在中央搞三公九卿,在地方搞郡县制;修建长城、北击匈奴、南征南越;他还修宫殿、修陵墓、修驰道、修直道,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在这期间,他的业绩累累,但是功过参半。秦始皇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他在功成名就后有些忘乎所以,这就决定了他的为政前明后暗,越是到了生命快结束的时候,他办事越愚蠢——46岁修长城,47岁焚诗书,48岁坑术士,50岁就死了。人们骂他的修长城、焚书、坑儒都是在后期干的。应该肯定,秦始皇的一生基本上是做得不错的,只是在后期犯了一系列错误。历史在最后只证明了一句熟悉的格言:打败自己的一定是你自己。这是秦始皇的悲剧,也是世界上一切独裁者的悲剧,所有的独裁者最后都是这个下场。这是我们讲的秦始皇被人们老惦记着的第二个原因。
秦始皇短暂的一生留给了后人许许多多思考的空间。人们老是思考秦始皇,包括今人都想从秦始皇身上得到一点启示。我觉得最值得思考的大概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关于统治思想。秦始皇可以算得上是个比较成功的人,他建立的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就是成功的典范。但秦始皇的失败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统治思想。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要靠制度,而且要靠思想;制度要靠整合,思想要靠创新。在这方面,秦始皇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讲过秦始皇没有废儒,但他偏好法家,这就带来了问题。法家强调的是君主独裁,这就意味着皇帝是没人能够管的,没有人能够制约的。缺少制约的皇帝一旦失误,这个帝国就崩溃了。秦始皇在统治思想上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他没有认识到儒家思想的重要。法家是强国之道,儒家是治国之道;法治不可少,德治也不可少;法家使臣民畏惧,儒家使臣民忠诚。法家强调依法治国,而皇帝是在法之外的。儒家讲究圣贤人格的德治思想,它不仅教育臣民,而且也约束君王。一个统治思想如果不能够约束君王的话,君王就会专制独裁犯错误,使自己的帝国灭亡。秦始皇的帝国太短命了,他是第一个创建皇帝制度的人,但他不知道儒家思想对治国有多么重要。这是我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第二,统治阶层的腐朽,这一点过去我们讲的很少。秦朝的灭亡很多人归结于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的暴虐,加上赵高在中间干了很多坏事。但是人们都忽视了一点,就是秦朝贵族本身的腐朽。我举一个例子,陈胜、吴广起义后,山东六国的旧贵族都纷纷建国了,但是这六国复国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呢?全失败了。谁胜利了呢?是源自草根的那个刘邦,他是最后的胜利者,是他建立了西汉王朝。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刘邦的胜利和六国后裔的覆灭是偶然还是必然?其实六国被秦国兼并的主要原因是,六国贵族本身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越来越腐朽,导致最后亡国,所以六国的贵族在秦末大起义的复国运动中不可能成功。他们作为一个部族,经过当年周天子封为诸侯国,一直到最后被秦国兼并,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贵族阶层本身腐朽了。而秦国贵族是表现最优秀的,所以能够灭了六国,灭完了六国,秦国贵族本身也迅速地腐朽了。秦国贵族在灭六国之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非常谨慎的。六国灭亡以后,秦国贵族就没有敌人了。有强大的对手时他会谨慎,会格外小心。一旦没有了对手,他就肆意妄为,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离死期已经不远了。这就是缺少对手的可怕之处。所以秦朝最终的灭亡和贵族的腐朽有关。而秦国贵族中最主要的是秦始皇的儿子,你看秦始皇的儿子有几个是有作为的?他们是秦国皇族、贵族的核心,我们听到了他们什么声音?只是在坑术士的时候,听到了扶苏的进谏,结果扶苏就被发配到边地去了。在其他的皇族中间,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就是这个扶苏,很多人还看好他,觉得他可以做接班人,甚至有人假设,如果是扶苏继位,说不定秦王朝还不会灭亡呢。这是一个不正确的看法,扶苏其实很无能,他只是坚持一个原则,凡是他老子说的话他都照办,秦始皇假诏书让他死,他马上回房间痛哭,哭完了就要自杀。连蒙恬都劝他说,单车一骑,你怎么能相信呢?他还是自杀了。这就是秦始皇唯一有声音的一个儿子,还是很多人看好的一个人,你说这人能行吗?我举明朝的例子,明朝朱元璋一死,他的太子朱标也没了,是他的皇太孙朱允文继位的。燕王朱棣这个儿子就不愿意了,马上就在北京举兵。说明在朱元璋的后代中,这个新兴的统治阶层没有腐朽,朱棣就不听,他就是敢打。扶苏就没有燕王朱棣的胆略。秦国的贵族其实在兼并六国之前一直很优秀,但是兼并六国之后,他们本身就已经腐朽了,腐朽就导致了秦帝国的必然灭亡。而出身于草根的刘邦不一样,他代表着一个新兴的阶层,他最终统一了全国。刘邦建汉以后,他以皇族和功臣为首,形成了一个新的统治阶层,这个统治阶层延续了很长时间,最后也完了。为什么呢?还是自身的腐朽。一个帝国建立的初始,这个统治阶层是比较健康的,是能够控制局面的,而随着时间推移,经过一代一代的转换,就逐渐腐朽,导致最后灭亡。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阶层又会酝酿着,这个新的阶层开始也是健康的,它最终要代替那个旧的阶层。历史总是不断地在培育着新的执政阶层,也在不断地淘汰着旧的腐朽阶层,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在这个规律的运作下,秦王朝终于走向了最后的灭亡之路。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续写下面的历史小论文,客观介绍秦始皇的贡献和过失

最佳答案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始皇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
  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他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
  他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他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
  规定了全国用统一的度、量、衡制。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

  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将蒙恬( 音tián)带领三十万大军去抵抗,把河套一带地区都收了回来,设置了四十四个县。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夫,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城墙。这样从西面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到东面的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连成一条万里长城。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后来,秦始皇又派出大军五十万人,平定南方,添设了三个郡;第二年,蒙恬打败了匈奴,又添了一个郡。这样,全国总共有四十个郡。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为开辟了国土,在咸阳宫里举行了一个庆祝宴会,许多大臣都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博士淳于越却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这时候,李斯已经做了丞相。秦始皇要听听他的意见。 李斯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谁要是拿古代的制度来批评现在,满门抄斩。第二年,有两个方士(一种用求神仙、炼仙丹骗钱的人)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得知这个情况,派人去抓他们,他们早已逃跑了。 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秦始皇下令,把那些犯禁严重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都埋了,其余犯禁的就流放到边境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秦始皇正在火头上,大臣们谁也不敢劝他。他的大儿子扶苏认为这样处置儒生太严厉,劝谏他不要这样做。这一来,触怒了秦始皇,命令扶苏离开咸阳,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边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