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黄远新的研究论文

2023-03-11 02: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黄远新的研究论文

黄远新,玉永雄(通讯作者),胡 艳.南方紫花苜蓿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研究[J].中国草地,2003,25(3):42-47黄远新,何凤发,张盛林(通讯作者).魔芋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309-312黄远新,何凤发,玉永雄(通讯作者),胡 艳.青蒿花序轴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J].四川草原,2004,4:15-17黄远新,何凤发,殷家明,林 呐.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初探[J].农业教育研究(西南农业大学),2004,2:62-65黄远新,王季春,何凤发,唐道彬,崔 翠,李海超,刘中文.竹姜分生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566-569黄远新,王季春,唐道彬,何凤发.生姜茎尖离体培养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1):24-25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周志云.生命科学洁净实验室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2):92-95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彭兴中,朱亚萍.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866-868,886黄远新,卢跃进.与时俱进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1):163-165

但懋辛的下野以后

1929年,但懋辛和熊克武在上海再次办起了中国公学。他们要培育青年,主要是川籍家境贫寒的学生。1931年,蒋介石又拘押了胡汉民。但懋辛、熊克武积极营救胡汉民,但是没有成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森率二十军参加淞沪抗战,但懋辛、熊克武亲赴战地慰问将士。沪战失败后,但懋辛转到南京,被任命为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他积极动员和团结四川各方面的力量支持抗战。1938年5月,他回到家乡定居成都,兼任川康绥靖公署高等顾问。1941年他以社会贤达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兼川东办事处主任。1943年他被选为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开会时蒋介石请但懋辛吃饭,并在饭后进行了谈话。蒋介石问:“你对国内外的战争形势怎么看?谁胜谁败?胜了我国如何善后?”但懋辛坦率地回答:“毫无疑问,德、意、日必败,至于善后的问题,首先是国际上求得真友,当初我们结交苏联,帝国主义国家都不喜欢,日本人尤甚,所以提前来侵占中国。欧洲战场开始后,同盟国、轴心国分成了两大阵营,美、英、法与苏联极端相反,而今同苏联在一条战线上成了战友。那么日本既然已经失败了,我们从此与苏联和好,又有何不可呢?这样做,英、美、法打不出喷嚏来。我们把外援结好了,国内的善后就好办了,那就是对共产党的八路军要用政治方式解决。经过长期抗战之后,要顾国家人民,不宜再打内战。”但懋辛说完后起身请辞,然而蒋介石不放他走,一再请他畅谈利害。蒋介石的诚心求教,使他以为蒋会以国家民族为重。然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毁政协协议打内战,中国又重蹈战火。1946年7月31日国民革命政府授任周濂、李济深、但懋辛、李杜、张钫、石敬亭、郭汝栋、金汉鼎等八人为国民革命军上将(均为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1947年他被选为任四川第二行政区国大代表,1948年当选为立法委员。他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积极开展民主活动。他参加金绍先等人在立法院组织的以反对独裁为目的的“二·五座谈会”,共商国是。在北平和谈期间,座谈会由他领衔发表了《拥护和谈的宣言》。成都解放前夕,他运用自己在四川的声望和影响,协助共产党地下组织在国民党军政界联络策反,使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鲁崇义等人起义,对成都的解放做出了贡献。1949年10月18日政务院第六次会议提议,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会议批准,但懋辛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司法部部长。1950年1月,贺龙将军受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委托,亲自看望但懋辛,请他对四川的工作提意见。在他担任司法部部长的几年中,正逢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在土改和镇反运动中,但懋辛发表了《怎样贯彻“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论文,新华日报连载三天,起到了指导西南运动的作用。在西南司法部他,总是与黄远新副部长共同协商司法部的工作,合作密切。他常说:“我们是非党干部,又是民主党派成员,接受党的领导要真,尊重党的干部要诚。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致把工作搞得更好。”1950年7月,但懋辛到北京开会,由李济深、朱蕴山介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委员。民革川康临时工会成立,但懋辛任副主任委员。在学习《共同纲领》时,他说:“这么多年来,无论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政治斗争来看,还是从战场较量来看,都非要共产党来领导中国不可。共产党不领导,哪个党派能担当得起领导?有后言者,简直是妄自尊大,不可取也。”又说:“我们这些人,当时就看到蒋介石这班人腐败,打起拥护孙中山三民主义招牌,实行独裁的一党专政,是挂羊头卖狗肉,才赞成共产党的主张,站在侧面摇旗呐喊的。仅此而已,现在共产党还对我如此理遇,实在令人感愧交加。”1953年,毛泽东发表为财政经济好转而斗争的号召,民革川康临时工委在重庆开会,但懋辛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说:“抗美援朝的决策很正确,过去我们中国总是跪在列强脚下求生存,而现在我们敢于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作斗争,把中华民族的气概提高了,正如毛主席说的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我国开展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三反运动大得人心,共产党接过了国民党留下的腐败、涣散、落后的一大堆难于理顺的局面,我都认为无法收拾,而共产党却有能力收拾它。像天津刘青山、张子善那样的高级干部都坚决处理,执法甚严,荡涤了旧社会留下的一切污泥浊水,谁还敢再犯错误以身试法?在短短3年时间里,理顺了财政,经济好转,全国人民纳入正常生产轨道,生活有所改善,呈现着生机勃勃,民安国泰的景况。像这样治理国家,相信不用很久我国就会强盛,令人心悦诚服。国家的进步为什么这样快?其原因主要是共产党领导有方又有大批廉洁奉公的干部,所以能够很快改变面貌,使人耳目一新。”但懋辛对旧社会过来的老同志总是热心地关心帮助他们认识新社会,走向新生活。有些老同事在新政府任职后感到自己有职无权。但懋辛向他们解释说,你们“这是既不懂得共产党工作习惯,又不愿意学习新的工作方法的缘故。我通过学习、思考,不感到有职无权。如我当司法部部长时,他们研究工作的意见,开会时向我汇报了,我有啥主张、意见就发表出来,就是有职有权,我学了共产党办事光明磊落的工作方法。”民革烈士、前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于全国解放前夕被国民党特务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杀害。牺牲前他在监狱托人带话给但懋辛,请但代他照顾自己的家属和子女。新中国成立前,周均时的妻子去了香港,儿子留在大陆。但懋辛不负老友的嘱托,设法保荐周均时的儿子进了清华读书,毕业后在国防部门工作。老同盟会员席正铭的女婿因历史问题被判入狱,全家5口人生活陷入绝境,求助于但懋辛,但收留了他们,帮助他们工作和就学。柳亚子曾经有诗赠但懋辛,说他“四十五年身是史,西蜀全才但怒刚”。但懋辛通易理、诗词,尤其擅长书法。他幼时学唐楷,特别致力于颜体,后来受康有为倡导的求变崇碑思想影响,开始追寻魏晋、秦汉、商,对汉隶和魏碑特别用功,喜欢研读碑帖。认为碑与帖各具美学特色,碑重雄强古朴,帖尚妍润隽雅。他的字深厚功底、技艺高超,兼容各家之长,他的字饱含着他的学识、修养的胸怀,形成自己的风格。无论是戎马倥偬之时,还是政务繁忙之际,他读书、写字的爱好从没有放下。因此,他的书法墨迹在近代中国书坛颇负盛名,北京的香山孙中山衣冠冢、成都的都江堰、望丛祠等,在全国许多名胜古迹都有他的书法碑刻。1954年中央撤销西南大区,但懋辛到成都任职。先后担任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代表和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民革四川省委会主委。1965年11月7日,但懋辛因心力衰竭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9岁。在追悼会上但懋辛的老朋友熊克武赠挽联:六十年革命相期,少同学、长同盟、壮同军旅,追念平生风义,契兼师友,竟重泉永隔,痛何可言;七千里停云在望,坐能言,起能行,老能前进,亲见祖国光辉,照遍寰瀛,即黄土长埋,死犹含笑。

写论文: 1.脚注和尾注非别在什么情况下用。 2.论文脚注和尾注的格式。 3.参考文献里要加书名号吗

我正好也在写论文,遇到的问题和你的相似。查了一些资料和问了同学,跟你说下。
首先,这个论文格式要看学校的,有的学校有自己的规定,最好先看看学校有没有相关的要求。
你的第一个问题:具体的脚注和尾注的定义我不说了,我们在论文里有需要注释和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脚注可以用来做注释的,就是你觉得你的某一段话不加注释,影响别人的理解,位置在页脚;尾注在整个文档结尾可以用来编参考文献。
第二个:他们的格式,这个跟学校的要求是有关的。脚注一般用带圆圈的数字,尾注一般是中括号带数字。如[1]周振甫. 周易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1.和② 碘量法(即Winkler法)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当页地脚注释:宋体小五号,对应文中序号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进行注释)
第三个:参考文献里不需要书名号的,中括号里的英文字母表明了资料的来源,如著作是M,期刊是J,会议是C,报纸是N等等。我是文科的,如果你是理科的话,应该还有专利P,数据库DB等等。
按我们学校硕士论文的要求,参考文献的末尾和人名后,一般是用英文的句号,如果是多个作者的话,中间用中文的逗号就行。冒号一般用在出版社所在地址的前面,如北京:人民出版社。
最后,比较重要的是正文和标题的格式,都是不同的。如果还有问题的话,我可以把我们学校的发给你参考。

黄远新的发表论文

1. 黄远新,张凯,赵勇,王季春,吕长文,何凤发,唐道彬. 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1):1-6.2. 黄远新,王晓雯,林呐. 植物茎尖培养实验的教学实践[J]. 生物学通报,2013,48(9):56-57.3. 黄远新. 黑麦减数分裂时期的定位观察[J]. 生物学通报,2008,43(11):53-55.4. Yi Zhang, Jin-Xiong Mao, Kun Yang, Yun-Feng Li, Jian Zhang, Yuan-Xin Huang,Fu-Cheng Shen, and Chao-Di Zhang.Characterization and mapping of a male-sterility mutant, tapetum desquamation (t), in rice[J].Genome,2008,51: 368–374.5. 黄远新,谭鹃,黄玉兰,冯超. 紫花苜蓿离体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J].草业与畜牧,2008,6:1-3,10.6. 黄远新. 农作物遗传改良中的自然辩证法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44,247.7. 黄远新.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与调控分析[J].耕作与栽培,2008,2:56-57.8. 黄远新,卢跃进. 与时俱进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63-165.9. 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彭兴中,朱亚平. 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866-868,886.10. 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周志云. 生命科学洁净实验室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2:92-95.11. 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彭兴中,朱亚平.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探析[J].农业教育研究(西南大学),2006,3:62-65.12. 崔翠,何凤发,周清元,王季春,黄远新. 山葵试管苗快繁体系优化初探[J].园艺学报,2006,33(4):876-878.13. 黄远新,王季春,唐道彬,何凤发. 生姜茎尖离体培养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5,1:24-25.14. 何晓阳,朱利泉,朱亚萍,黄远新. 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9:44-45.15. 黄远新,何凤发,玉永雄,胡艳. 青蒿花序轴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J].四川草原,2004,4:15-17.16. 黄远新,王季春,何凤发,唐道彬,崔翠,李海超,刘中文. 竹姜分生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566-569.17. 黄远新,何凤发,殷家明,林呐.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初探[J].农业教育研究(西南农业大学),2004,2:62-65.18. 朱利泉,何晓阳,黄远新. 微型化、绿色化和体系化建设是提高生物科学类实验教学水平的基础[J].农业教育研究(西南农业大学),2004,2:23-26.19. 黄远新,玉永雄,胡艳. 南方紫花苜蓿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研究[J].中国草地,2003,25(3):42-47.20. 黄远新,何凤发,张盛林. 魔芋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309-312.21. 何凤发,王季春,张启堂,黄远新,唐道彬. 甘薯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6):509-511.22. 崔翠,何凤发,王季春,周清元,黄远新. 光照时间和碳源对试管结薯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6):547-54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