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国画相关论文题目

2023-03-10 19: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国画相关论文题目

  在美术学专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毕业 论文的选题是否恰当,对于撰写一篇起点高、质量好的美术毕业论文而言尤其关键。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浅谈中 国画 的气韵生动

  2. 试谈当代油画的写意特征

  3. 浅谈自然色彩写生

  4. 浅谈中国古代 人物画 ——敦煌壁画“飞天”

  5. 水墨画的美学特色

  6. 中国水墨画的现状与出路

  7. 浅谈中国人物画

  8. 浅谈对 山水画 的认识

  9. 浅谈中国画“线”的艺术

  10. 面对未来的中国水墨画

  11. 浅谈色彩写生

  12. 中西绘画色彩比较

  13. 浅谈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14.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

  15. 浅淡“书画同源”

  16. 浅谈中国画的空白

  17. 头像 素描 学习的要求是什么

  18. 简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19. 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

  20. 中国画贵在创作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二)
  1. 谈徐渭的杂花图卷

  2. 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

  3. 线描艺术的魅力

  4. 传统水墨与都市水墨

  5. 浅论山水画写石 方法

  6. 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

  7. 浅谈中国画空间的创新

  8. 论白描仕女画

  9. 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10. 浅谈国画百年之变迁

  11. 浅谈色彩与人的心理

  12. 论白描

  13. 笔精墨妙与意趣心契

  14. 浅谈__对米勒的影响

  15. 古代书法论所涉“道”“理”“法”三者关系

  16. 论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17. “线条、色彩、构图”——绘画美的本质

  18. 散谈中国画的特点----作为阅读符号的中国画

  19. 线——造型艺术的独特语言

  20. 谈临摹

  21. 对中国水墨画传统技法的几点认识

  22. 油画之我见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三)
  1.中国画创新的道路探索

  2.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

  3.浅谈素描写生

  4.简论书法用笔与中国画笔墨

  5.谈画好素描的窍门

  6.浅谈艺术中的“目视”与“神遇”

  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8.论水粉画写生“水”和“白粉”的运用

  9.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10.浅析中国画的美学理念

  11.中国画设色中的变色

  12.重视眼、脑、手的训练

  13.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14. 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

  15. 浅谈中国山水画

  16. 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

  17. 浅谈素描创新——造型、审美、感知能力

  18.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19. 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

  20. 如何看待“笔墨等于零”

猜你喜欢:

1. 美术系毕业论文范文

2. 美术学毕业论文题目

3. 美术学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4. 艺术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5. 美术学毕业论文范文

6. 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范例

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在美术教学论文撰写过程中,论文的题目,是做研究和写论文的第一个步骤,但是对于如何选好题目,一直都是许多人相当的头痛问题。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术教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美术教学论文题目(一)
  1. 中 国画 贵在创作

  2. 浅谈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

  3. 谈徐渭的杂花图卷

  4. 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

  5. 线描艺术的魅力

  6. 传统水墨与都市水墨

  7. 浅论 山水画 写石 方法

  8. 论"线"在 素描 绘画中的作用

  9. 浅谈中国画空间的创新

  10. 论白描仕女画

  11. 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12. 浅谈国画百年之变迁

  13. 浅谈色彩与人的心理

  14. 论白描

  15. 笔精墨妙与意趣心契

  16. 浅谈__对米勒的影响

  17. 古代书法论所涉“道”“理”“法”三者关系

  18. 论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19. “线条、色彩、构图”——绘画美的本质

  20. 散谈中国画的特点----作为阅读符号的中国画
  美术教学论文题目(二)
  1.装饰美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作用

  2.试谈对古典建筑艺术的认识

  3.数字媒介与艺术融合

  4.室内景物的光与色处理

  5.论装饰性书法

  6.论居室设计空间分割

  7.浅谈职业学校开设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意义

  8.平面构成教学中的情智培养

  9.浅谈现代中国城市雕塑

  10.雕塑时空

  11.浅论标志设计特征和表现方法

  12. 现代装饰艺术——装饰画

  13. 浅谈绿色包装设计

  14. 浅谈图案的创作与应用

  15. 艺术与环境

  16. 浅谈色彩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17. 建筑装饰中空间划分的设计探究

  18. 小户型住宅装修设计方案探讨

  19. 手绘墙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20. 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制作分析
  美术教学论文题目(三)
  1. 虚拟城市开发技术的探讨

  2. 浅析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制作

  3. 标志在打造企业品牌中的战略地位

  4. 浅谈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5. 浅谈中国 传统 文化 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6.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

  7. 浅谈白色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8. 浅谈现代商业展示空间设计要素

  9. 视觉传达在网页设计中的表现

  10. 商业插画的市场发展

  11. 高师美术学专业全程化 教育 实习模式研究

  12. 生态理念下高师美术学专业交叉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13. 高师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4. 当代语境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中国画创作教学模式研究

  15.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析

  16. 面向美术教育中的学习困难生

  17. 美术学(教师教育)《设计与制作》试点课程研究

  18. 人脸识别技术在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9. 黄庭坚题画诗研究

  20. 云南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21. 楚雄彝族服饰特点及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1. 美术教育论文题目

2. 美术教学论文题目

3. 美术学科论文题目

4. 美术学论文题目

5.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关于国画的论文题目

看你熟悉什么感兴趣什么,然后针对其方向确定关键词,并确定题目。范围看自身能力最好不要太大。
例:浅析“黄家富贵”对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关键词:黄荃、黄居寀、现代、工笔花鸟画

哪位有国画的论文题目(角度小一点的)

中国画的传统,是几千年来无数画家的心血和劳动的结晶.历代画家创造了许多珍贵的作品和绘画理论,技法.我们应该珍惜.继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宝贵财富.

要想在国画中有所创作,首先就应当熟练掌握基本技法,继承传统国画的优点,在其基础上积极而又大胆的探索新的技法,以辅助和补充笔墨之不足.且不可失去笔墨.丢掉了国画的特点.其次学习西方绘画之长,只能作为营养,批判的吸收,以丰富国画的表现力.
画家的创作道路是艰难而又漫长的,要想其作品有所创新,情感的投入是门不可缺少的课题.对画家来说;国画是情感的表现,生活的结晶.情感主宰着国画的创作.情感可以并发出创作欲望,如果不把情感投入到创作中去,那么在好的技法也画不出感人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把情感贯穿到国画艺术作品中去,才能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来.也就是说带着情感去创作,让情感入画.
作为画家,熟练了技法,懂得了情感的投入,还应具备良好的修养.首先,世界观的修养很重要,它是画家的灵魂,决定作品的思想倾向,影响着画家的实践活动.著名画家齐白石老人在世界观中包含着明显是进步因素.如果画家的世界观是落后的,那就绝对创作不出人民大众代言的,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进步思想的不朽之作.国画虽是用笔墨所做,但它是种精神产品,光有绘画技法不行,画品亦很重要,画品既是人品,它将直接影响作品的品位.正如画论中所讲;笔墨之高下亦如人品,笔墨虽出欲手,实根于心.可见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画家来说,加强学习修养可以帮助画家提高整体创作境界.同样文化素质也能直接影响艺术的表现力,文化素养更能使画家从文化视野的高度,去深层次的洞悉现实,领悟人生,创作和理解作品,用心灵去撞击生活作品,使其具有更广,更全面的表现力.其次丰富曲折的生活体验是画家创作中基本的材料和必要的前提条件.其实,技巧是一种才能,但它绝不是没有广博知识也行的.必须去体验生活,去寻找真理.从生活中体验国画艺术的真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一个很有才华的画家,让他长期远离社会生活,或对要表现的对象并不熟悉,不深刻,其对作品的创作亦是失败的.画家应该像一颗饱满而富有生命力的种子那样,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埋在生活的土壤中,从中吸取养料,化作成自己的血肉和灵魂,才能对生活具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这样画家在生活中必然要多看,多听,多想,多记,以丰富画家的艺术思维能力,和生活建立亲切的关系,从生活中得修养.

国画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一种情绪体验,所以画家只有在技法熟练的基础上,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才能在国画创作中产生真挚的情感;才会在生活对象面前自觉或不自觉的产生"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的创作激情;直到在国画创作中表现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达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

---- 发表于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山东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书画报羲之书画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