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岭南职院论文答辩

2023-03-10 15: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岭南职院论文答辩

  据学术堂了解,目前论文答辩的形式有两种,分别是书面答辩和口头答辩:

  1、书面答辩(如四川地区):

  (1)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根据答辩问题,制作书面答辩试卷,用信封分别封存,并在信封上注明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和论文题目。

  (2)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考生集中进行书面答辩。书面答辩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时间不少于60分钟,考生不得携带论文等与答辩有关的资料。

  (3)答辩结束后,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评审委员结合论文对答辩试卷进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填入综合评审评分表。

  (4)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由评审委员会中每位成员评定的成绩进行算术平均后得出。评定成绩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即为合格:占评审委员会总数2/3以上的委员评分合格(≥60分);平均分合格(≥60分)。

  2.口头答辩(如广东省):

  (1)答辩由评审委员会主持,宣布答辩开始。

  (2)答辩人作简短的自我介绍,汇报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需要说明的问题,时间不超过5分钟。

  (3)评审委员提问(每个委员一般提1-2个问题),答辩人准备,准备时间不超过10分钟。

  (4)答辩人进行口头答辩,时间不超过20分钟。

  (5)答辩人回避,评审委员分别将答辩评定成绩填入综合评审评分表,评审委员会秘书汇总评分表。

  (6)答辩部分的成绩实行百分制,由评审委员会中每位成员评定的成绩进行算术平均后得出。评定成绩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即为合格:占评审委员会总数2/3以上的委员评分合格(≥60分);平均分合格(≥60分)。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与要点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与要点

论文答辩是对考生在撰写过程中所做工作的一次审查,考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撰写、查阅资料、深入研究、反复修改,理应对自己的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已相当熟悉和了解。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与要点,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站。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一、注意事项。

考生进场后,由主考评员宣布答辩开始和注意事项03.考生作10分钟的“论文报告”.

二、提问与答辩。

1.主考评员提问:

先由主考评员提出5-8个问题,一般不给时间准备(或给少量时间准备,由考评员确定),考生应立即作出回答,有时也可以给予短时间思考后回答。随问随答,主考评员可以一次提一个问题,也可以一次性提出多个问题,考生在昕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

2.其他考评员提问:

在主考评员提问后,其他考评员可再提出2-3个问题让考生回答。

3.插问:

考生回答问题时,为保证答辩的中心题意和让考生掌握答题的要点,考评员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三、结束方式。

考生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式结束:

1·考评员不加评述,宣布答辩结束,请考生退场。

2·考评员简要指出论文和答辩中的优缺点后,请考生退以上两种方式,由考评员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四、评议与打分。

1.考评小组评议

一般由3人组成的考评小组在考生退场后,应立即根据论需1127打分叫语提出通过或是

2.考评领导小组综合评定

听取各考评小组论文评审和答辩情况汇报后,再结合考生所在单位的情况介绍和意见,考评领导小组综合评审,举手表决“通过”还是“不通过”.

五、总结与颁证。

1·总结与颁证:报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后,由职业技能鉴定所召回获得技师资格的考生,进行技师资格社会化考评的工作总结与颁发证书.

2·对没有通过的考生,由鉴定所当面向其指出不足与错误之处,以及修改建议,允许半年后重新申请技师考评.

答辩时应注意的问题考生要想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做好上述准备外,还需要了解、掌握答辩的要领和答辩的`技巧,才能减少失误,达到预想的效果。

论文答辩要点

一、携带必要的资料。

1.携带论文与参考资料。

参加答辩时,一般应携带论文全文和主要资料,以备临查阅。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一时记不起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帮助你恢复记忆,就可以避免答不上来的慌乱和尴尬。

2.携带笔记本与笔。

供记录考评员所提出的问题和记录有价值的意见之用。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情,而且还可以边记边思考,回答问题时就会更有把握.但所携带的东西,应尽量精简,并摆好顺序或编上号码,避免资料带多,慌张之中,反而找不到所需材料,就适得其反了。

3.携带必要的挂图、图表、照片等,以及粘贴用的图钉或双面胶纸。

4.若需幻灯机、技影仪等演示设备,事先向鉴定所提出,给予准备。

二、按发言提纲宣讲论文,不要照论文全文宣读。

一般3000字的文章要15分钟左右才能念完,这与规定所给的10分钟论文报告时间,肯定超时;而且照本宣读,太平铺直叙,不会吸引人。按发言提纲宣讲,重点突出,不用赶时间,便于掌握进度,同时还能顾及到语调、板书和挂图的配合使用。

三、从容答辩。

论文答辩是为了取得技师资格的一次严肃而有意义的考核,是对考生在撰写过程中所做工作的一次审查,考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撰写、查阅资料、深入研究、反复修改,理应对自己的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已相当熟悉和了解;在答辩前又做了充分的准备,应该是胸有成竹,大可不必紧张,消除紧张的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的问题也回答不出来了,只有精神适当放松,从容镇定,思路才会畅通、敏捷,答辩时才能有良好的表现。

四、精神集中、态度端正。

1.昕清问题后再作回答:考评员在提出问题时,考生要聚精会神地昕取考评员所提出的问题,必要时,可以将所提出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边记边考虑考评员所提问题的中心与要点是什么,这样就能准确回答问题,切忌未昕清楚,就匆忙回答。

2.弄懂题意后再作回答:如果对考评员所提问题没有理解清楚,不要贸然回答,可以请考评员再复述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考评员作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考评员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非所问,答到要点上。

3.精神集中、排除杂念:答辩时要精力集中,不可分神,切忌察颜观色考评员态度和揣摩考评员心理的不良现象。

五、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充满自信、语言流畅、声音清晰。

在弄清考评员所提问题的确切含义后,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用肯定自信的语气、流畅的语言回答问题,切忌左支右吾、模棱两可、缺乏自信和吞吞吐吐。回答问题要:

1.中心突出,不要东扯西拉,使人昕后不得要领。

2.力求准确、实在,留有余地,不可拔高,也不要把话说“死”.

3.吐字清晰、声音适中、层次分明。

六、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有时考评员对考生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也会进一步提出疑问,以求了解考生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样处理。

1.有把握的,考生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2.不太有把握的,可以以谦虚口吻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张,只要回答的内容与所提问题有关联,考评员会引导和启发你进入正题的;3.没有把握的,可以用实话实说的口吻作答,或者说:“我还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回去后一定好好学习,搞懂它。”考评员会因为你的诚恳给予谅解,也可能换一个问题再给予你回答的机会,因为,答辩会上考生对考评员提出的某个问题回答不上来是很常见的,故不必惊慌,还要保持冷静头脑,争取答好其他问题。在某一问题回答不出的情况下,要防止两种逆反状态的出现:

(1)不要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考评员是本行业的专家,有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是有准备而提出的,是经过慎重考虑甚至经过专门研究后提出的,故抱有侥幸心理,进行强辩,企图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强词夺理反而给考评员造成印象不好的副作用,这就得不偿失了。

(2)也不要自我放弃。轻意丧失了信心,拒绝回答,考评员想帮助你进入状态也是难有成效了,因为一切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故不到最后一个问题,千万不要放弃,当然,若一问三不知,所有问题回答不上来,那就不正常了。

七、虚心学习、文明礼貌。

论文答辩实质也是技术交流的过程,是考生与考评员面对面接触的难得机会,考生应当把它看成是向前辈、专家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答辩过程中,考生应当尊重考评员:

1.注意仪容:穿戴、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

2.语言谦虚:

尤其在考评员提出问题难予回答或与考评员观点不同时要注意分寸,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吻,用旁说、暗示的办法说出自己的看法,使自己的观点让考评员接受,这样,考评员不仅不会为难你,相反会认为你有主见,技术功底扎实。

3.礼貌退场:答辩结束时,无论自己答辩情况如何,无论考评员提出什么意见,都应从容地、有礼貌地退场。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表达:“谢谢指导”、“感谢提醒”、“经过您的指点,我对××问题更清晰了”.因为这是对考评员起码的尊重,也反映了考生本人为人处事的修养与素质。

八、答辩后,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

答辩离场后,不要将精力放在打昕考评情况或打分多少上,因为违反考评纪律,会被取消考评资格;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趁热打铁,认真总结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的经验教训:

1.通过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的实践,在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与充实上有哪些提高。

2.通过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的实践,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开展技术工作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取得哪些经验。

3.通过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实践,在综合素质能力上有哪些提高。

4.通过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实践,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今后的努力方向怎样。

职称论文的答辩问题

职称论文的答辩问题

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老师提出的各类问题,同学们最好提前准备一下。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高级职称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专业评议,它分为论文答辩、对专业提问、量化打分等环节。现仅就论文答辩谈一点体会,供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职称论文答辩是综合考察申报人水平能力的一种形式。所以答辩成绩在其职称评定中举足轻重。论文答辩小组一般由三名专家组成,对文章中不清楚、不详细、不完备、不恰当之处,在答辩会上提出来。一般说,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仅涉及该文的学术范围或文章所阐述问题之内。职称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职称申请人通过答辩,让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所以职称申请人心理上应把它看作一次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通常论文答辩会的程序是这样的:

1.职称申请人介绍本人基本情况。

2.职称答辩小组提问。

3.职称申请人回答或辩解。

4.评定成绩。

了解了答辩程序后,职称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职称申请人答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问题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要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对答如流,形成互动,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毕业要求

一、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题目应符合学科专业特点,体现研究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反映学术水平。
2.学位论文应由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指导写作,由学生独立完成,内容要求完整、系统、全面、新颖,并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可以为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并可以指导实际工作。
4.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体现研究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要求结构规范、内容准确、参考文献完备、文字表达准确、科学性强。
二、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答辩是学位论文的最后一步,是学位论文的审查和考核,也是学位论文的总结和检验。
2.学位论文答辩应有较强的实用性,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系统、全面地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论。
3.学位论文答辩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论文的研究方法,并能够充分地论证论文的研究成果。
4.学位论文答辩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阐述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论文答辩怎么答辩

一、自我介绍
在开始答辩时,礼貌的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信息等正常流程。注意亲和、从容、礼貌得体,为好的第一印象做准备。
二、答辩人陈述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自述论文标题、研究课题的方向和原因、在研究时遇到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结果等论文关键部分,视情况决定要不要用PPT和脱稿陈述。这个阶段注意语气平缓,气势平稳,这样到后面提问阶段就不会慌忙,自乱阵脚。
三、提问与回答辩论
下方的答辩老师会一边听你介绍论文,一遍快速翻阅论文的文章内容。虽然他们翻阅的速度很快,但毒辣的眼光总能帮助他们找到很刁钻的问题,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不能夸夸其谈,紧跟问题主旨,必要的时候也不能不懂装懂,要讲究真才实学。
四、总结
总结代表着毕业答辩即将结束,由同学进行全程的总结陈述,体会答辩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总结收获,总结时要客观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保证谦虚;然后是老师给出成绩、指导意见,点评。
五、致谢
致谢是毕业答辩的最后一个流程,感谢协助我们课题研究的导师,感谢予以实验帮助的所有人和参与答辩的老师团体。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