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zhī zǐ
stirbaked FRUCTUS GARDENI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焦栀子为栀子的炮制品。栀子的炒法晋代已有,见《肘后备急方》。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1]。焦栀子表面焦黄色[1]。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 *** 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1]。焦栀子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焦栀子比炒栀子苦寒之性略弱,一般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汉代有擘破(《注解伤寒论》)的炮制方法[1]。
晋代有炒炭、烧末(《肘后备急方》)的方法[1]。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甘草水制(《雷公炮炙论》)[1]。
唐代有炙法(《备急千金药方》)[1]。
宋代增加了“炙酥拌微炒”(《太平圣惠方》)、姜汁炒焦黄(《产宝杂录》)等炮制方法[1]。
元代提出“炒令十分有二焦黑”(《丹溪心法》)及蒸制(《世医得效方》)[1]。
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微炒、煮制(《普济方》)、纸裹煨(《奇效良方》)、酒浸(《外科理例》)、童便炒(《医学入门》)、蜜制(《寿世保元》)、盐水炒黑(《宋氏女科秘书》)、炒焦(《景岳全书》)、酒洗(《审视瑶函》)等炮制方法[1]。
清代多用辅料制,有酒炒(《外科大成》)、姜汁炒黑(《本经逢原》)、乌药拌炒、蒲黄炒(《得配本草》)[1]。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淋症童便炒,退虚火盐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热痛乌药拌炒,清胃血蒲黄炒”(《得配本草》)[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炒炭等[1]。
净栀子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1]。
焦栀子的炮制方法为: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晾凉[1]。
栀子为不规则碎块状[1]。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1]。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1]。种子扁卵圆形,红黄色[1]。味微酸而苦[1]。
焦栀子表面焦黄色[1]。
栀子味苦,性寒[1]。归心、肺、三焦经[1]。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1]。
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栀子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炒栀子与焦栀子功用相似,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如十灰散(《十药神书》)[1]。
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栀子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 *** 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1]。炒栀子与焦栀子功用相似,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栀子含都桷子苷(京尼平苷geniposide)、栀子苷(gardenoside)、山栀子苷(shanzhiside)、栀子酮苷(gardoside)等多种环烯醚萜苷类以及熊果酸、绿原酸等多种有机酸类[1]。
(1)对京尼平苷的影响:以栀子中京尼平苷为指标,用薄层扫描法对栀子及其炮制品进行分析比较[1]。实验结果表明,京尼平苷主要集中在栀子仁中,栀子壳含量相当低;炒栀子和
焦栀子中京尼平苷含量均有所下降,焦栀子比炒栀子更明显[1]。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上述大同小异,同时测出炒炭后栀子苷含量下降幅度较大[1]。
(2)对熊果酸的影响:对熊果酸的研究是采用薄层扫描法,分析比较了栀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结果表明,栀子生品、炒品、炒焦品、姜炙品、烘品1~4(烘制温度为125℃、150℃、175℃、200C)中熊果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炒炭品、烘品4(烘制温度200℃)中熊果酸较生品明显降低[1]。
(1)对胆红素的影响:山栀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之间差别不大[1]。
(2)止血作用:生栀子与焦栀子给家兔注射1.5g的剂量时均有显著缩短血凝时间的作用;而在0.75g剂量时,生山栀仍有作用,焦山栀则无此作用[1]。
(3)退热作用:对注射酵母液而引起发热的家兔,生山栀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而焦山栀无此作用[1]。
(4)抗炎作用:生栀子的抗炎作用最强,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的栀子抗炎作用明显减弱,且随温度升高,抗炎作用逐渐降低[1]。当温度超过175℃时,抗炎作用消失[1]。栀子加热炮制后抗炎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京尼平苷受热破坏或分解所致[1]。
(5)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栀子水煎液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1]。
(6)护肝作用:栀子生品有明显对抗CCl4所引起动物肝急性中毒的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护肝作用均降低[1]。实验初步认为,栀子若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应以生品为好[1]。
另据报道,生山栀与焦山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以生山栀为佳;焦山栀则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生栀子略强,这一点和中医对大便溏薄者用焦山栀是一致的[1]。
对烘法是否能代替炒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生栀子、焦桅子、烘栀子的栀子苷含量,从定量结果看,烘和焦制品中栀子苷无显著差异[1]。从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加工后的样品提取液的δ值看,δ烘值比δ焦值小,说明用烘的方法炮制得到的结果比较恒定,便于控制质量[1]。考查不同温度炮制栀子炭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炮制后,栀子苷和鞣质均有明显变化,随温度增高,栀子苷的含量递减,当炮制温度高于180℃以后,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超过栀子苷熔点温度(162℃~164℃)时,苷分解严重[1]。鞣质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高于200℃以上时,鞣质含量下降,且大部分炭化[1]。从而认为炒栀子温度应控制在160℃~200℃之间[1]。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
焦栀子
Jiaozhizi
GARDENIAE FRUCTUS PRAEPARATUS
本品为栀子的炮制加工品。
取栀子,或碾碎,照清炒法(附录ⅡD)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皮内表面和种子表面为黄棕色或棕褐色,取出,放凉。
本品形状同栀子或为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皮内表面棕色,种子表面为黄棕色或棕褐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同栀子药材,含栀子苷(C17H24O10)不得少于l.0%。
同栀子药材。
苦,寒。归心、肺、i焦经。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6~9g。
同栀子药材。
shān zhī
山栀
山栀为中药名,即《药性论》所载栀子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1]。山栀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炒山栀表面深黄色或黄褐色[1]。焦山栀表面焦黄色[1]。山栀炭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1]。
山栀味苦,性寒[1]。归心、肺、三焦经[1]。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炒山栀与焦山栀功用相似,炒山栀比焦山栀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山栀,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山栀[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山栀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黄山栀、山枝子、大红桅。
山栀、栀子、黄山栀、炒山栀、焦山栀、山栀炭[1]。
山栀为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1]。
常绿灌木,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1]。
山栀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汉代有擘破(《注解伤寒论》)的炮制方法[1]。
晋代有炒炭、烧末(《肘后备急方》)的方法[1]。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甘草水制(《雷公炮炙论》)[1]。
唐代有炙法(《备急千金药方》)[1]。
宋代增加了“炙酥拌微炒”(《太平圣惠方》)、姜汁炒焦黄(《产宝杂录》)等炮制方法[1]。
元代提出“炒令十分有二焦黑”(《丹溪心法》)及蒸制(《世医得效方》)[1]。
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微炒、煮制(《普济方》)、纸裹煨(《奇效良方》)、酒浸(《外科理例》)、童便炒(《医学入门》)、蜜制(《寿世保元》)、盐水炒黑(《宋氏女科秘书》)、炒焦(《景岳全书》)、酒洗(《审视瑶函》)等炮制方法[1]。
清代多用辅料制,有酒炒(《外科大成》)、姜汁炒黑(《本经逢原》)、乌药拌炒、蒲黄炒(《得配本草》)[1]。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淋症童便炒,退虚火盐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热痛乌药拌炒,清胃血蒲黄炒”(《得配本草》)[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炒炭等[1]。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1]。
取山栀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1]。
取山栀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晾凉[1]。
取山栀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干[1]。
山栀为不规则碎块状[1]。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1]。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1]。种子扁卵圆形,红黄色[1]。味微酸而苦[1]。
炒山栀表面深黄色或黄褐色[1]。
焦山栀表面焦黄色[1]。
山栀炭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1]。
山栀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山栀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山栀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山栀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 *** 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1]。炒山栀与焦山栀功用相似,炒山栀比焦山栀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山栀,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山栀[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山栀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如十灰散(《十药神书》)[1]。
山栀含都桷子苷(京尼平苷geniposide)、山栀苷(gardenoside)、栀子子苷(shanzhiside)、山栀酮苷(gardoside)等多种环烯醚萜苷类以及熊果酸、绿原酸等多种有机酸类[1]。
(1)对京尼平苷的影响:以山栀中京尼平苷为指标,用薄层扫描法对山栀及其炮制品进行分析比较[1]。实验结果表明,京尼平苷主要集中在山栀仁中,山栀壳含量相当低;炒山栀和
焦山栀中京尼平苷含量均有所下降,焦山栀比炒山栀更明显[1]。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上述大同小异,同时测出炒炭后山栀苷含量下降幅度较大[1]。
(2)对熊果酸的影响:对熊果酸的研究是采用薄层扫描法,分析比较了山栀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结果表明,山栀生品、炒品、炒焦品、姜炙品、烘品1~4(烘制温度为125℃、150℃、175℃、200C)中熊果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炒炭品、烘品4(烘制温度200℃)中熊果酸较生品明显降低[1]。
(1)对胆红素的影响:栀子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山栀与焦山栀之间差别不大[1]。
(2)止血作用:生山栀与焦山栀给家兔注射1.5g的剂量时均有显著缩短血凝时间的作用;而在0.75g剂量时,生栀子仍有作用,焦栀子则无此作用[1]。
(3)退热作用:对注射酵母液而引起发热的家兔,生栀子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而焦栀子无此作用[1]。
(4)抗炎作用:生山栀的抗炎作用最强,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的山栀抗炎作用明显减弱,且随温度升高,抗炎作用逐渐降低[1]。当温度超过175℃时,抗炎作用消失[1]。山栀加热炮制后抗炎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京尼平苷受热破坏或分解所致[1]。
(5)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山栀水煎液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1]。
(6)护肝作用:山栀生品有明显对抗CCl4所引起动物肝急性中毒的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护肝作用均降低[1]。实验初步认为,山栀若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应以生品为好[1]。
另据报道,生栀子与焦栀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以生栀子为佳;焦栀子则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生山栀略强,这一点和中医对大便溏薄者用焦栀子是一致的[1]。
对烘法是否能代替炒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生山栀、焦桅子、烘山栀的山栀苷含量,从定量结果看,烘和焦制品中山栀苷无显著差异[1]。从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加工后的样品提取液的δ值看,δ烘值比δ焦值小,说明用烘的方法炮制得到的结果比较恒定,便于控制质量[1]。考查不同温度炮制山栀炭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栀炮制后,山栀苷和鞣质均有明显变化,随温度增高,山栀苷的含量递减,当炮制温度高于180℃以后,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超过山栀苷熔点温度(162℃~164℃)时,苷分解严重[1]。鞣质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高于200℃以上时,鞣质含量下降,且大部分炭化[1]。从而认为炒山栀温度应控制在160℃~200℃之间[1]。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
山栀味苦,性寒[1]。归心、肺、三焦经[1]。
山栀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山栀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1]。
山栀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1]。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1]。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山栀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山栀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1]。
炒山栀与焦山栀功用相似,炒山栀比焦山栀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山栀,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山栀[1]。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1]。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1]。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1]。
山栀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1]。如十灰散(《十药神书》)[1]。
山栀为眼科常用清热泻火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1)用于多种实热性眼病,山栀能清泻三焦火邪。常与其他清热药配伍使用。
(2)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瞳神紧小、聚星障等眼病。常与龙胆草配伍,如龙胆泻肝汤。
(3)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白睛溢血、前房积血、跟底出血等。山栀有凉血止血作用。每与茅根、地黄同用。
含山栀甙(geniposide)、羟异山栀甙(gardenoside)、栀子甙(shanzhiside)、山栀新甙(gardoside)、山栀甙酸(geriposidic acid)、山栀黄素(gardenin)、番红花甙Ⅰ(crocin1)、番红花酸(crocetin)、鸡矢藤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等。
山栀
Zhizi
GARDENIAE FRUCTUS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1)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μm,长约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p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栀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山栀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不得过8.5%(附录ⅨH第一法)。
不得过6.0%(附录ⅨK)。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山栀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取山栀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1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山栀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8%。
除去杂质,碾碎。
本品呈不规则的碎块。果皮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有的可见翅状纵横。种子多数,扁卵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同药材。
取净山栀,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褐色。
本品形如山栀碎块,黄褐色。
同药材,药材含山栀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5%。
同药材。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置通风干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炒栀子为栀子的炮制品。栀子的炒法晋代已有,见《肘后备急方》。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炒栀子表面深黄色或黄褐色。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 *** 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炒栀子有清热除烦的功用。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
详见百科词条:炒栀子 [ 最后修订于2017/3/28 19:44:35 共264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用到中药炒栀子的方剂如下:
“山栀仁,苦寒,清心肺脾胃,治胸中懊憹而安眠卧。疏脐下血滞而利小便。泻三焦之火,使屈曲下行。”(《本草害利》)“栀子,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面赤酒疱皶鼻者,肺热之候也,肺主清肃,酒热客之,即见是证,于开窍之所延及于面也,肺得苦寒之气,则酒热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其主赤白癞疮疡者,即诸痛疮疡皆属心火之谓。疗目赤热痛及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者, 总除心、肺二经之火热也。此药味苦气寒,泻一切有余之火,故能主如上诸证。”(《本草经疏》)“栀子,主心烦懊憹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利五淋,通小便。除胸中之热甚,止胃脘之热痛。留皮去热于肌表,去皮劫热于心胸。酒炒上行,盐浸下降。”“加生姜陈皮,治呕哕不止。加厚朴枳实,除腹满而烦。加茵陈,治湿热发黄。加甘草,治心气虚满。倘除烦躁于心内,须加香豉而建功,盖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治肺烦,用香豉治肾躁也。若加生姜汁,尤治心腹久疼。上焦客热善驱,五肿黄病竟解。去目赤作障,止霍乱转筋。赤白癞疮,酒疱皶鼻,五内邪气,悉能除之。又能解热郁,行结气,其性屈曲下行,驱诸火邪从小便中出,解毒汤用此,取其引诸药从膀胱中出也.研末吸鼻,能止衄血。炒黑入药,能止吐血。”(《药鉴》)“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腑脏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又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用去皮山栀子、火煨大黄、连翘、甘草(炙),等份,末之,水煎三钱服,无不利也。”(《本草衍义》)“栀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陈除湿热疸黄,加豆豉除心火烦躁,加厚朴、枳实可除烦满,加生姜、陈皮可除呕哕,同元胡破热滞淤血腹痛。”(《本草正义》)“山栀,得滑石治血淋溺闭,得良姜治寒热腹痛,得柏皮治身热发黄,配连翘治心经留热(心热则赤淋),佐柴胡、白芍治肝胆郁火,使生地、丹皮治吐衄不止。”(《得配本草》)“栀子……治上宜生,治下宜炒宜黑。虽其上下皆入,而究则由自肺达下,故能旁及而皆治者也。此惟实邪实热则宜,若使并非实热,概为通用,恐不免有损食泄泻之虞矣。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求真》)附注:1、栀子,通常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故常用小山栀之名。山栀产地较广,一般以江西所产者为通用正品,称江山栀。本品生用清热泻火力强,善治气分之火。临床应用《伤寒论》栀子豉汤、《疫疹一得》清瘟败毒散及崔氏黄连解毒汤时,均可用生山栀配方。2、因炮制方法不同,临床应用本品时又有炒山栀、姜山栀、焦山栀、山栀炭之分。山栀子碾碎用文火炒至金黄色为度入药者称为炒山栀。其中用姜汁拌匀炒干者称为姜山栀;用武火炒至焦黄色为度者称为焦山栀.古代医家认为,生山栀性大寒,治热病时服之有呕吐之虑,故主张炒用以缓其寒性以免涌吐之弊。姜炒者尤能和胃止逆,加强除烦止呕之功。至于焦山栀,大多认为偏入血分,善于清泻血分郁热。栀子碾碎用武火炒至呈黑褐色存性入药者,称为山栀炭,亦称黑山栀。本品擅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临床常用于因热毒实火,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及妇科崩漏等证。《丹溪心法》咳血方中即伍用黑山栀,以治疗肝火上逆、灼伤肺络所致之咳嗽痰血。有谓栀子炒后入药,既能入于血分,以清血分之热,又能出于气分,以清气分之热,可谓气血两清兼擅。而余见栀子凉心肝时不可炒用,以栀子豉汤清宣胸膈郁热时宜用生者,虑其致吐勿过剂可也。淡豆豉功效:解表,除烦。主治:感冒发热,头痛,虚烦,失眠。①《纲目》: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②《本草经疏》:豉,惟江右谈者治病。《经》云,味苦寒无毒,然详其用,气应微温。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则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瘴气恶毒也。苦以涌吐,故能治烦躁满闷,以热郁胸中,非宣剂无以除之,如伤寒短气烦躁,胸中懊憹,饿不欲食,虚烦不得眠者,用栀子豉汤吐之是也。又能下气调中辟寒,故主虚劳、喘吸,两脚疼冷。③《本草汇言》: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王绍隆曰:此药乃宣郁之上剂也。凡病一切有形无形,壅胀满闷,停结不化,不能发越致疾者,无不宣之,故统治阴阳互结,寒热选侵,暑湿交感,食饮不运,以致伤寒寒热头痛,或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甚至反复颠倒,心中澳憹,一切时灾瘟瘴,疟痢斑毒,伏痧恶气,及杂病科痰饮,寒热,头痛,呕逆,胸结,腹胀,逆气,喘吸,脚气,黄疸,黄汗,一切沉滞浊气搏聚胸胃者,咸能治之。倘非关气化寒热时瘴,而转届形藏实热,致成痞满燥实坚者,此当却而谢之也。④《本经疏证》:豆豉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也。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澳憹。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⑤《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⑥《药性论》: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⑦《日华子本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⑧《珍珠囊》: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⑨《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⑩《本经逢原》: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⑾《会约医镜》:安胎孕。关于淡豆豉之功,历来存在争议,有谓“发汗”者,有谓“涌吐”者,有谓“升散、宣散”者,如张镜人先生家几代人最为推崇豆豉透表之功,临证邪在卫表,配葱白;外邪入里,配栀子;邪入营血,配生地。认为伤寒热病,“过卫入气的阶段”必用豆豉,以清泄膈热,透达解肌。不论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之发热者,均宜施用,尤其用于治疗外感初热,凡以银翘散或荆防之类热不退,而心下郁烦不适者,投之应手取效。裘吉生先生对银翘散中豆豉一味十分赞赏,谓其“微辛微温,发汗而不伤阴,辛凉剂中参此,又无凉遏之弊,诚为佳品。” 而李老孔定师独具卓识,指出豆豉仅有滋阴之功,而无发汗、催吐之用,于《李孔定论医集》中论曰:“豆豉甘凉,功能滋肾宁心,开胃消食。虽其滋阴之力不及地黄、麦冬,但无麦、地呆滞碍胃之副作用。用于内热尚盛,阴未大虚者与栀子配合应用,颇为合拍;外热尚盛,微见阴虚者,与葱白、银翘等配合应用,亦甚相宜。”从梓潼走进京城的国医状元、著名中医学者何绍奇先生对此甚为赞叹。经方药辨——香豉
畜牧专业毕业论文不难的,但是一定要原创。我写的《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也是莫文网给的帮助,很快就过了
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与优化研究
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史研究
广西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情况调查及首免日龄优化试验
畜牧产业组织与企业行为研究
中国畜牧养殖污染的生态环境胁迫效应分析
宜宾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研究
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我国畜牧养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成因分析研究
山东六和集团畜牧产业链模式研究
我国畜牧生产者的产品价格风险及对策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业发展研究
我国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论我国《畜牧法》的完善
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组织机制研究
荆州市畜牧生产结构调整研究
基于组态王的畜牧无害化处理监控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