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本来就是一直要收费的。
知网不是突然收费,知网是一直收费的。如果你以前使用知网的时候没有收费,那很可能是你们公司购买了知网的数据库。虽然你没有花钱,但是你们公司花钱了。如果现在收费,那说明购买的数据库到期了。
知网百科是全球最大的百科知识库,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总和,目前已有近1500多万词条,内容来源于正规出版的2000余部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图录表谱、手册构成的百科知识网等,全部词条均由该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每个条目都有明确的来源和出处。
1、因为中国知网是由上市公司运营的,并非是政府财政支持项目,因此需要收费来支撑其运营。
2、知网扮演的是文献资料的网上搬运工角色,要做到文献最全,就得同各个学术期刊、高校展开谈判,以支付版权费的形式,获得文献发布的权利。
中国知网向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杂志社开放入口,是收费的。
只是大家在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内部图书软的通道进入中国知网,是免费的,也就是说,学校交钱了,有这笔经费用于本校师生进行学术研究下载文献。中国知网每年要在文献版权的购买,软件开发、升级、维护等方面有很多花费,因此,不可能完全免费,否则无法运营。
知网的概念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在多方支持下,CNKI工程集团经过多年努力,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
并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CNKI工程的具体目标:
一是大规模集成整合知识信息资源,整体提高资源的综合和增值利用价值;
二是建设知识资源互联网传播扩散与增值服务平台,为全社会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学习、知识创新信息化条件;
三是建设知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平台,为社会各方面提供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信息化手段;
四是为知识资源生产出版部门创造互联网出版发行的市场环境与商业机制,大力促进文化出版事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与跨越式发展。
因为很多学校与知网都签订了年度协议,所以签订协议的学校内的学生通过知网下载相关文献是免费的。但是这个免费并不代表不收钱,只是这个钱学校替你出了而已。
在知网下载自己的文章也要收费,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我们要知道这个网站收取费用是合理的,第一他先要每年按照下载量向论文的作者付费,这是需要确定一个公允价格的,也要与所有的作者签订合同。大家在付费的时候可以发现费用不会太高,因为这个费用会由市场监管局进行核定,最终确定出来一个价格标准。
知网是什么?其有什么作用?
这个网站一直都把自己当做是行业内的标准,因为国内暂时没有比这个网站更大的论文网站,所以他就凭借自己的霸主身份,几乎无偿的收取论文。我们也要感到幸运,幸亏还有单位账号能够免费使用,要不然自己的都得花钱购买。作者查看自己上传的作品时,也是要向这个网站付费的。因为这个网站一年收入11.7亿元,毛利润达到了54%,毛利率达到6.3亿。
知网每年从高校手里挣了多少钱?我来为你盘点
大家可能只听说过这种网站贵,但是不知道究竟有多贵。就比如说以清华大学为例,2零二二年度的采购金额最多高达188万元,而清华在校生约5万人。这就相当于每一个人都要看37块钱的文献,能够吃92.5个包子了。不得不承认这个网站的信息能力是很高的,怎么说一个网站想要长久发展下去一定是要向观看者收费的,不然这个网站就无法长久的运行下去,这也是这个市场中的行规。你认可这个说法吗?你对于知网收费的现象是怎么看待的?
一般的都要付费,有少量免费文章,注册会员也要付费,一般高校都会买知网的数据库,这样本校的学生都可以免费下载用。
针对个人用户,知网采取按篇收费与按页收费两种标准。钱江晚报记者随机点开了若干篇论文下载页面,按篇收费价格在7.5元-25元/篇,而按页收费则在1元/页左右。换言之,100元只能购买几篇动辄数十上百页的论文。
“高价”的收费下载服务,同时造就了知网的“高利率”。据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同方知网2017年全年营收达9.72亿元,毛利率61.23%;2018半年度营收则超过5亿元。
扩展资料:
知网目前是收录国内论文、报刊文章等数据最完备的平台,但这些论文和文章是知网运营商采取极为低廉的手段获取的。这些年来,不知有多少人起诉过知网收录文章不付费,包括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都起诉知网侵害有关作家的著作权并胜诉。
一方面压低稿酬,另一方面抬高服务价格,无怪乎知网毛利率连续多年超过50%。但要看到,知网这是以不尊重版权的方式打造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如此操作简直令中国版权保护事业蒙羞。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知网充值引发的思考: 知识不应变成高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