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云南省情毕业论文

2023-03-09 17: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云南省情毕业论文

驳论文的破立结合
定义:首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根据题目写出一个观点,再加以阐述说明,重要的是要有说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细看看下面的具体介绍,以后就可以多试着写作,这样作文才可以有长进。此外,还要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应用。总的来说,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证明”的问题。
[3]论点
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

一、学科简介建筑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撑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同时,建筑的良性发展还关乎到社会秩序、社会稳定以及环境方面的问题。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是建筑学领域内的主干学科,主要研究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建筑进行整体、全面、持续的深入研究。本学位点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云南人居环境、城乡发展、传统聚落与建筑文化的特色与特点,以地方民族建筑与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整体概念与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为参照,走“地区化”的研究道路,致力于地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地方民族建筑与人居环境、地方性、本土性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风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以及旅游建筑及环境设计,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二、研究方向1、地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习地方性、本土性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风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以及各类建筑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理论研究。2、民族建筑与人居环境:地方性、民族性传统建筑理论研究,传统建筑与人居环境的更新与发展究。3、旅游建筑及环境设计: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与理论,旅游建筑设计与理论。4、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城市(镇)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城市住区与城计规划理 一、学科简介建筑历史与理论是建筑学的专业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古今中外建筑的历史与理论。本学科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秀精华,宏扬民族建筑文化,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以及丰富建筑学人才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和培养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该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15世纪西方对建筑历史的研究已有较大发展。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起,已开始在大学建筑学教育中开设建筑历史学科的课程;随后以中国营造学社为代表,开展了系统的古建筑的考查和研究。50年代,各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进一步工作,为确立我国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的研究体系,取得了重大成果,并开始进行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至80年代初,又开展了博士学位的人才培养。建筑历史与理论除了与建筑学的其它支学科有直接联系外,同时还有历史学、考古学、哲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和科学技术史学等人文科学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三、研究方向1、中国建筑史:主要研究中国古代与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古典园林艺术:传统民居、宗教祭祀建筑及传统环境知识的研究:中国城市史及古代村落,城市研究等。2、中国少数民族建筑史: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筑发展演变历史及建筑文化理论研究。3、地方城镇与建筑发展史:地方城镇的生长与发展研究:地方城镇的空间构成机理、环境、秩序意义研究:地方城镇的发生学与更新学研究。4、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及理论系统研究: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思想、追塑其思想的历史,包括多元共生、承前启后的建筑实用观、功能观、技术艺术观、空间环境观等相关的理论研究。 一、学科简介岩土工程是一门解决工程建设中有关岩体、土体及工程环境等方面问题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岩土体的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演化规律,进而对岩土工程的安全提供技术保证。该研究方向涉及矿山、交通、水电、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岩土工程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昆明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学科点主要从事边坡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及施工技术、爆破工程、地质灾害及防治技术、地基基础、灌浆机理及加固等方面的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目前在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加固处置、地压控制、爆破工程、地下水及软岩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大量的具有较高学术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在纵向和横向科研中,解决了大量的岩土工程理论与实际难题、已经形成了学科梯队相对稳定且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随着本学科队伍的不断建设、发展,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岩土工程学科必将迎来更加光辉和灿烂的明天。二、研究方向1,边坡工程2、工程爆破3、地基基础4、地下工程及施工技术5、地质灾害及防治技术6、灌浆机理及加固 一、学科简介本专业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以西南高烈度山岭重丘区重大工程为依托,致力于区域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软土地基稳定性、边坡稳定理论及其加固技术、土工材料及其工程应用、地基基础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学科点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结构层次合理、勇于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学术梯队,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部、省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同时积极参与工程实践,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若干重大技术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学科点科研经费充裕,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资料以及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三、研究方向1、区域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2、地基基础工程3、斜坡稳定理论及其加固技术4、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稳定5、岩土工程抗震 一、学科简介结构工程是研究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重要学科,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学科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结构发展的前沿课题,主要研究结构理论及其计算方法,研究和开发新型结构.充分吸收当今世界先进结构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基础工程、新型建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达到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目的,促进结构工程学科的不断发展。本学科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与国内外结构工程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注意结构发展的新动向,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中,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5人,博士5人,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与重视,被吸收为中国空间结构协会会员单位。本科点科研经费充裕,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计算机室、丰富的图书资料以及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二、研究方向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和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结合我校结构工程学科的优势项目,本学科设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1、钢结构:主要研究钢结构稳定及设计理论与应用。2、空间结构:主要研究整体张拉结构、网架、网壳和索膜结构等大跨结构及预应力张拉技术。3、砼结构:主要研究砼结构非线性理论、建筑结构裂缝分析、新型结构构件及材料性能。4、组合结构:主要研究组合结构与构件和节点的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法。5、高层建筑结构:主要研究高层结构分析理论,新型结构形式及结构控制方法6、地基基础工程:主要研究地基基础理论及应用、高层建筑基础分析等。7、新型建材:主要研究新型建筑材料理论及应用等。8、施工技术与经济分析:主要研究新型施工技术方法与结构经济性分析等。 一、学科简介本专业是云南省七五和十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亟需发展的学科专业点,是省内唯一长期坚持地震工程及其减灾防灾研究的学科。研究方向切合云南省省情和经济建设需要,对解决高烈度地震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生命线工程等重大实际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本学科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结构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及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裕,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和重视。具有成功地培养高素质硕士研究生的经验。以抗震研究所为主体,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与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密切联系,教学实践基地完善。学科点现为国家抗震规范修订组成员。二、研究方向1、工程抗震——主要针对高地震烈度区大型工程的抗震研究,结构可靠性与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减震分析及加固方法的研究,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研究,建设场地评价,地基处理等。2、结构减震控制——主要针对结构控制与耗能减震技术和方法的研究:3、城市防灾及公共安全——主要研究城市及基础设施减灾技术与对策,生命线系统工程抗震,城市抗震减灾规划,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等;4、结构健康诊断——主要研究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评价及加固理论与技术。 一、学科简介本领域是云南省重点建设和亟需发展的领域,研究方向切合云南省省情和经济建设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生命线工程等重大实际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建筑学学科领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撑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同时,建筑的良性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秩序、社会稳定以及环境方面的问题。主要研究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建筑进行整体、全面、持续的深入研究。本学位点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和云南人居环境、城乡发展、传统聚落与建筑文化的特色与特点,以地方民族建筑与人居环境为切点,以整体概念与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为参照,走“地区化”的研究道路,致力于地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地方民族建筑与人居环境、地方性、本土性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风景建筑设计及理论,以及旅游建筑及环境设计,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土木工程学科领域面向西部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土木程与力学主干学科为支撑,形成了中青年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结构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及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裕师资力量雄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和重视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资料,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二、研究领域范围1、建筑学: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土地资源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规划及村落集镇规划设计等相关工程实践及其理论方法的研究。2、土木工程:包括结构工程、工程抗震减灾、工程力学、岩土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地基基础工程、工程材料、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一、学科简介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已成为土木、水利电力、机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矿山、交通、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自动化技术、农业、生物、船舶、石油化工、航空与航天以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的重要基础。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相互促进以及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博士点以非线性弹性力学及柔性结构分析、非线性振动和动力系统分支理论、流体一结构耦合振动、热弹性理论以及结构振动与工程抗震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与材料加工、机械制造、噪声控制、水利电力、建筑抗震、道桥与交通等工程领域相结合,体现工程力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近年来,本学科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研究方向根据国家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力学与工程结合范围内,从事科学和技术研究。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是:1、材料随机细观结构分析以及大变形结构分析:2、非线性振动理论一交叉与混沌:3、流体一结构耦合振动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4、热应力及其在材料加工工艺中的应用:5、结构振动与工程抗震等方面。 一、学科简介“道路与铁道工程”以西南高烈度山岭重丘区高等级公路及铁路工程为依托,致力于特殊路基、桥梁、隧道及交通系统工程研究,对于解决制约云南省经济腾飞瓶颈问题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该学科点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中青年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结构层次合理、勇于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学术梯队,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部、省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同时积极参与工程实践,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若干重大技术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学科点科研经费充裕,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资料以及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二、研究方向1、桥梁研究——重点对桥梁结构类型、施工工艺、减振、防震技术的研究。2、道路与特殊路基研究——重点解决高路堤填筑、路面基础加固、纤维挡土墙、河堤路基加固、路基边坡加固、软土地基处理。3、高路基边坡稳定及其加固技术。 ·4、长大隧道广义围岩稳定及施工地质灾害控制。5、地基基础工程——深基础、软土地基处理及其可靠度分析研究。6、道路系统工程——道路交通系统工程;道路改扩建系统分析:道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一、学科简介城市规划是建筑学领域内的专业学科基础,主要研究城市及其区域发展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规律。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城市规划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合理、高效和宜人城市途径与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前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注重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现代城市规划学科,从早期的形体规划设计,逐步发展成为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密切相关。本学位点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镇人居环境、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关注城市与自然与社会与未来发展需求的共生关系,探讨其相关的设计理论及方法。三、研究方向1、西部城市社区研究与风景旅游区规划:学习掌握城市社区的文化意识、生态观念及政策环境,从多角度对西部城市社区及其风景旅游区进行相关的理论与设计研究。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小城镇规划研究:从时间与空间维度以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历史文化城镇和小城镇进行理论研究,并关注其相互关系联系与影响,从而探索历史文化城镇的更新发展对策,实际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探索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途经和规划设计理念。 一、学科简介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点主要从事给水取水工程、管渠工程、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的研究和科学实验。应用水文学、供水水文地质学、流体力学、固体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生态学、计算机以及工程学的知识和理论,揭示各天然水源的真实演化规律,寻找各种不同水源的最佳取水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用水象,研究其真实的用水变化规律和相应的管渠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探索给水、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三、研究方向1、取水与管渠工程2、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一、学科简介本硕士点以弹塑性力学、结构动力学、岩土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为基础,密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探索水工结构分析、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学科在水工结构计算、水工结构抗震、水工结构可靠度分析、高边坡处理技术、工程水力学理论及其应用、混凝土力学特性及损伤、实验测试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形成了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的学术梯队,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已用于工程实际,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三、研究方向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本学科紧密结合,从事科学技术以及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是:a) 水工结构分析理论及其工程应用b) 大型水工程结构病变机理及健康诊断技术c) 测控与计算机技术应用d) 岩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土木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继续深造、终身学习的基础,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业务范围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矿山建筑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三、业务培养规格要求(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l 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和高尚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能体现哲理、情趣、品位、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保持心理健康,努力做到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乐观、积极、向上。l 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1. 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2.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3.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的经济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4.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5. 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l 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随着现代工程出现了规模巨大、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等趋势。工程管理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向 1项目管理 2工程造价与投资管理 3发地产开发与管理 4城镇建设与发展管理 相关图片

改革开放前后云南政治的变化 (急)

1957年到1976年,长期受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建国初期确立的党对云南的各项正确政策被肆意践踏,当初从边疆民族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的政策,被污蔑为“边疆特殊论”、“民族落后论”,甚至在民族地区“重划阶级”,结果造成大量冤、假、错案;党的各项政策措施严重背离了云南现实,以阶级斗争取代民族工作。在错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党的各项政策严重背离了云南的实际,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云南也和全国一样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云南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省情,从实际出发制定各项政策。
对省情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省委将云南省情概括为“边疆、民族、山区三位一体”的省份。这一概括虽然符合实际,但对云南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还没有正确认识,对云南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还没能进行更科学系统的总结梳理。

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在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省情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的科学概括。这一观点最早是1987年10月,时任云南省委书记的普朝柱同志在全省民族、边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经过几届省委的深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在1997年云南省六届六次全会上,省委对云南省情形成的共识进行了概括:云南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并总结云南经济社会状况“四低四高”的特点:社会发育程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半自然经济比重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重高;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贫困人口比重高。这一论断对云南认清形势,加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个阶段:从1999年开始,这一时期省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云南发展的优势,理清发展思路。1999年在云南省第六届九次会议上,省委对云南省情的认识有了新的概括:第一,云南生产力水平低而资源相对富集,是举世瞩目的“生物基因宝库”和“生物资源王国”。第二,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第三,云南位于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经济圈的交界带,可以从陆路通过东南亚、沟通印度洋沿岸国家,国境线长4060公里,云南具备了实施国际通道经济战略的先天条件,也是中国唯一具有从陆路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优势的省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云南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

第一步战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在第四、五届省委的领导下,云南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的认识出发,在生产力基础极为薄弱的条件下,客观分析云南边疆、山区、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突出发挥云南资源优势,选准起步产业,制定了“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业促轻工,依靠轻工积累资金,集中财力保重点建设”的发展思路。 第二步战略:面临迈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作出大力加快西部省区发展的战略决策;经过13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中国成功加入WTO,这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地理版图,这使经济社会在世界的平台上发展,这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出现在云南面前。面对21世纪应该如何发展,这要求云南有更高更远的战略眼光,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进行科学定位。随着对省情认识的深化,在前一阶段打下的发展基础之上,围绕云南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区位条件三大优势,1999年中共云南省委在省委六届九次全会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三大”目标。

第三步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党中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在新形势下使云南的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对云南创新发展思路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11月,省委在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富裕云南、建设文明云南、建设开放云南、建设和谐云南的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这必将推动云南社会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杨周伟的人物经历

中国著名80后历史学者 中国新生代(80、90)历史文化传承人 “中华大古都”、“东南亚大古都”、大理古都学、“中国——环印度洋古都经济战略圈”理论创建者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80后电视文化讲坛第一人1981年11月生,云南省大理市人,籍贯云南云龙县,祖籍云南大理喜洲,白族。著名80后民族学、史学、古都学、方志学、易学学者,中国80后史学怪才,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传承人,云南省“云岭大讲坛”、“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云南省情(必修课)”主讲嘉宾。著有80后第一本民族史学著作《朝圣 回归——南诏 大理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全球首部上溯6亿年前,下延公元2050年,纵述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横跨东西半球四大洋全球视角的古都(古城)城市研究专著《百二山河——南诏大理六朝古都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近十年来,先后在学术期刊、各类学术科普讲坛、电视媒体上率先提出:“洱海文明层次区域论”、“大理国六大佛教中心”、“南诏建极盛世“、”佛牙舍利与大理佛教文化圈”、“南诏海军与欧亚海陆贸易之路”及“中华大古都”和“东南亚大古都”新定义等观点。15岁起开始研究洱海文明、南诏和大理国历史文化、家谱宗牒与姓氏文化,并涉及印度学、西夏学、敦煌学、西南民族学、古都学、易学研究等。2008年5月 受大理电视台邀请主讲中国第一个区域民族文化电视版“百家讲坛”——《大理讲坛》栏目。主讲《南诏大理国名家大姓与人物》系列 共十三集。首次提出“大理: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千年国际陆港”、“9世纪以南诏国都大理为中心的海洋战略及对外贸易交通网路和城市群”。2009年5月收到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界世界大会组委会邀请函,将参加在昆明举行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IUAES)联合会第十六界世界大会,其论文《论大理国神州古镇佛教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将被大会收录到《IUAES2009人类学与民族学论文集》(中英文版)出版,成为大会正式代表中最年轻的学者。2010年元月——3月起 再次受邀大理电视台《大理讲坛》栏目。主讲《洱海文明与对外交流》系列共十一讲。2010年5月15日被特邀座客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科联主办的全省最高规格的文化科普讲坛云岭大讲坛”主讲《西南六朝六朝古都大理与南诏大理国》,并在国内首次论证提出“大理为中华第九大古都、8-12世纪东南亚第一大古都、中国建都时间第四长的古都、中国持续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以及在传统的“中国大古都“学术概念基础上创新并延伸内涵,本着中华一体原则精神,在国内学术界首次提出“中华古都系统论”及“中华大古都”其定义构成的六个必备条件,丰富和发展了中华古都文化及“中国大古都”内涵。2010年6月在第十三回世界易经大会上,首次(在国际学术会议)运用易学理论系统的论证阐述大理古都的都城建设和规划布局,大会学术发言论文《论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都城建设规划中的易学运用》提出了“大理古都的都城风水体系”和“阳苴哶城内外中轴、对称布局的易学模式系统”。2010年9月21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的中国古都学会2010学术年会暨换届选举中被当选为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其关于“大中华古都”学术观点及其论证得到了国内外古都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同时杨周伟成为被国内权威学术社团公认的最年轻的古都学专家。2010年10~11月,提出建立“大理古都”国际战略品牌体系的构想和模式、“南诏大理古都城市体系”、“大理古都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等。2011年大理古都学专题讲座《西南六朝古都大理与南诏大理国》被选录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干部在线网.云南省情”必修课件,2011年云南省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达13000多人次。2011年12月在国内学术界正式宣布“大理古都学”正式创立。同月,在河北临漳举办的2011中国古都学大会(年会)闭幕式上正式宣布了这一跨学科、跨领域、跨地理人文区域的理论成果。并同时论证提出“大理:中华六朝名都、千年国际陆港”,代表大理成功申报2012中国古都学大会(年会)暨(举办)国际南诏大理古都文化发展论坛。2012年4~5月,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将“大理古都(古国)”、“巍山南诏文化”列入云南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2012年8月 首部南诏大理古都研究专著、大理古都学奠基之作全球第一部从6亿年前开始阐述古都城市地理与人文的过去、现在、未来战略发展的专著《百二山河——南诏大理六朝古都探秘》一书正式出版。书中首次提出“9世纪下半叶世界八大古都(大理位居第四)”、大理古都“五环绕京”区域层次论、“中国(大理)——环印度洋古都经济战略圈”、“中国(昆明)——环南海古城(名城)文化经济战略圈”2012年8月21日 2012中国古都学大会(年会)暨(国际)南诏大理古都文化发展论坛在大理举办,同日下午在大理古城南门举行“中华六朝名都 千年国际陆港”、“8~12世纪东南亚第一大古都”的命名和揭碑仪式。(云南日报)杨周伟是现今中国唯一一位非院校系、“自学成才”、自成理论体系的80后历史学者,也是中国史学界尤其是地方民族史80后的第一人,是目前中国史学界在公共媒体和场所发表研究成果和观点的最年轻的学者(2008.04止)。现为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界世界大会正式代表、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首席专家)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位于春城昆明。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进行实质性合并办学,重组新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680亩,下设21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5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3个,设有面向全省的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教育干部培训中心等机构。现有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18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5000余人,图书资料24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6亿元。学校主办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进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百强之列,为CSSCI来源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大学学报中首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目前,学校已建成连接各个校区的校园网,规划建设了“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实现了行政办公、教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图书文献检索、招生、就业等工作的网络化和科学化管理。
经过“七五”至“十五”四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学校共有14个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8个学科为省院省校合作共建省级重点学科,3个学科为云南拾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形成了涵盖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9大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作为一所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完整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拥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位授予单位,具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资格,并跻身全国首批招学校秉承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和云南省情,不断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两大转型。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十五”以来有30余部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三年有45门课件获省部级奖励,承担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15项。目前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教先进单位”等荣誉,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行列。
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太阳能质量检测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创新人才基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在内的科研机构30余个。“十五”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1158项,总经费1.84亿元。2007年,学校对外新增科研经费达2100余万元,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34项,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5项,国家科技基础攻关项目2项,“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计划2项,国家科学基金项目118项,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级或重大国际合作项目5项等;共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773部,发表论文8663篇,其中核心刊物200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论文480篇,获得专利授权18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82项。学校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一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如光催化材料、抽象微分方程理论、SPT电脑测色技术、太阳能利用与开发研究、新型酶制剂开发等研究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十五”期间,成果转让与采用177项,17项技术实现产业化,直接经济效益8689万元。

几代学人的艰苦努力,学校涌现出我国著名元史学家方龄贵、教育心理学家卢浚、数学教育家朱德祥、数学家刘声烈等一批老一辈知名学者。近年来,学校坚持内培与外引并举,通过实施教师学历高、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和整体结构优的“三高一优”工程等举措,形成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35人,其中,教授216人,副教授37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15人。教师队伍中有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13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2人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郭柏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西默· 托平等8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先后被学校聘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凭借多年国际汉语推广的经验和优势,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中国——东盟联合办学的大学、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和云南省目前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还分别与美国佛蒙特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64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云南师范大学确立了立足边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云南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服务定位,明确了建成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有优势的省属重点大学,进入全国省属师范大学先进行列的发展目标,有信心励精图治,不辱使命,为建设一所高质量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
..系。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