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古典文献学论文题

2023-03-09 11: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古典文献学论文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技巧

(一)写作流程:

1) 学生根据下面分设的专业选择一个,作为毕业论文的专业方向

2) 在所选择的专业方向里面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拟论文题目,开始论文写作流程。参考论文选题附后(学生论文选题不宜相同):

(二)专业类别:

1.文艺学

文学概论 文化诗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语文教学法 美学概论

2.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

明清小说研究 唐诗宋词研究 红楼梦专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元杂剧研究 《史记》研究

古典文献学

3.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儿童文学 台港及海外华人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

青少年儿童文学概论 影视文学

4.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民俗学 民间文学概论 比较文学概论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外国文学史(欧美) 外国文学史(东方)

(三)参考选题:

1. 文艺学:

1.形象——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

2.“自我表现”与“ 摹 仿现实”

3.说“ 艨 胧”——对语言艺术的特点的新认识

4.面向生活——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5.艺术,需要呕心沥血的创造

6.“性文学’是文学表现人性的必然趋向吗?

7.试论文学的不朽魅力

8.艺术典型化的要求过时了吗?

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试论文艺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

10.化丑为美——典型化在塑造反面形象上的魔力

11.对实践派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

12.试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

13.简论“自然人化”与自然美

14.试论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

15.艺术美与现实美关系之我见

16.“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

17.试论艺术美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8.试论艺术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

19.社会美与自然美特点的比较研究

20.试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2.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

1.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

2.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3.论《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形象

4.论《韩非子》的寓言艺术成就

5.论司马迁《史记》人物传记的进步倾向

6.被压迫者的心声——汉乐府中的人民自由精神

7.《孔雀东南飞》与中国叙事诗传统

8.试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它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9.论汉乐府民歌与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人物与书林·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纪晓平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信息管理系 吉林长春 130117 )
王凤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吉林长春 130117 )
【摘 要】历史学家吴枫先生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记载了吴先生文献学术
成就,被誉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又一力作[ 1 ] ”。文章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吴枫先生的其它文献学研究成果给予了
评述。
【关键词】吴枫 古典文献学 辞典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6938 (2005) 06 - 0108 - 03
吴枫( 1926—2001) ,原名吴春城,辽宁省兴城
市人,著名唐史学家、古文献学家。吴枫先生1951
年毕业于原东北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 1953年起
开始从事隋唐五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1955年编写完
成了《隋唐五代史》,作为校内历史系本科生、函授
生“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材, 1958年由中华书局
正式出版。该书是新中国出版较早的大学历史系
教科书,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历史学界和高等
院校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吴枫先生也由此一举成
名,走进隋唐史研究领先地位的专家行列。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吴枫先生在继续研究隋
唐五代史的同时,将更大的注意力转向古典文献学
方面。这是因为当代学术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
文献学的研究和建设提到重要位置,需要构筑新的
框架体系,需要学科理论总结,需要对传统观念的
更新和突破。吴枫先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以极大
的热情投入了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成
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领军人物之一。
1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出版
“盛世修书”是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从解
放初期有关部门就组织许多专家学者整理校勘古
典文献。进入80年代以后,古籍整理工作的规模
更为巨大,任务更为繁重。198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
准,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吴枫教授
出任所长。在此之前,吴枫先生就已承担了大学本
科生和研究生的古典文献学教学任务。他根据多
年的知识积累,撰写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于
1982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吴枫先生在该书的
《前言》中写道:“1978年9月,因指导进修教师工
作需要,根据手边现有资料,写出一份讲授提要,向
青年教师介绍有关古文献的知识。1980年,又先后
为东北师大图书馆学系、历史系开设古典文献学课
程,系统讲授有关古文献的源流、部类、数量、考释、
注疏、版本、校勘与流通阅读以及四部书、类书、丛
书、辑佚书等专题,于是,边整理旧稿,边补充搜集
若干新资料,几经修订改写,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
部书稿。”[ 2 ]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不仅是
一部条理清晰,文字简练的大学教科书,也成为当
时社会大众读者学习古典文献的参考书,是文献学
的奠基之作。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文献典
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如何寻找、阅读,进而研究
利用,继承和总结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青年一代难
以把握,又急于求解的方程。关于这方面的基本知
识书,解放前曾有郑鹤声、郑鹤春两先生所著《中国
文献学概要》一书,较有影响,但是,由于出版年代
久远,新中国建立以后,一般读者难以找到。解放
后,又很少出版系统的文献学著作。吴枫先生所著
108
200516
《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填补了新中国文献学出版
的空白点,及时地满足了当时社会读者的需要,也
解决了大学文献学课程的教材问题。在吴枫先生
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出版以后,陆续有几种文献学
出版物面世,而且各有长短,促使这个学科的园地
更为绚丽多彩。吴枫先生的书,自然是百花园里的
一朵奇葩。
诚然,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并非
完美无缺,其中有的地方,在今天来看仍需要补充
和修订。例如,关于现存古典文献数量问题,解放
前,郑鹤声先生说,今日可读之书,盖亦不下40万
卷。[ 3 ]解放后60年代初期,李诗先生在《谈谈我国
古籍》一文中,估计我国现存古典文献约有7、8万
种。[ 4 ]吴枫先生说,我们根据一些新资料,加以补
充,得知现存古典文献不能少于8 万种。他列举
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孙殿起编
《贩书偶记》与《续编》,朱士嘉先生编的《中国地方
志综录》以及除此而外的小说、戏曲、唱本、佛经、道
藏、谱牒、金石拓本等,说明目前我国现存古典文献
约为8万种的估计是可信的。然而,几乎是与吴枫
先生同时,王树伟先生在《我国古籍知多少》一文中
说:“今存世的中文古籍,总数在20万种以上。”并
说,待“将来编出全国古籍总目时,会发现这一数字
仍是保守的。”[ 5 ]王先生的估计很有余地。伴随人
们的不断发现与总结,对中国古籍的数量估计会逐
渐接近实际。山东大学王绍曾先生编著的《清史稿
艺文志拾遗》一书,于200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增
补《清史稿艺文志及其补编》以外的清代著作达
54880种,可以说是古典文献数量的最新补充。如
果1981年王树伟先生的统计在20万种以上,那么
增加《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收录的5万余种,应该说
现存古籍可能在25万种以上。[ 6 ]这个数字超过了
吴枫先生当年统计数量的两倍。
2 主持《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中华古文献大辞
典》等多项文化工程
吴枫先生主编了《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一书,于
1987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简明介绍现
存的中国古代主要典籍近5000种,内容包括文学、
史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地理、民族、文
化艺术、教育、体育、医学、农学、科学技术、语言文
字以及工具书等。其中侧重文史及综合参考类古
籍。这是一部适合大学生、研究生、中学教师和社
会青年读者的工具书。这部辞典从选目到解题,不
仅参考了前人的有关著述,而且也汲取了今人的研
究成果。每一辞条都对作者、时代、著书缘起、成书
时间、主要内容、文献特征、价值、影响以及版本流
传等逐项解释,尤其对各书的初刻本、善本、新版
本,力求标注,便于读者检索。这部古籍辞典充分
汲取了前人治目录学的长处,克服古人的缺点,弥
补古人的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具有超越前人的优
点。该书是东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内外30余名
专业人员集体的劳动成果,文字功底参差不齐实属
自然。例如,“校点”,还是“点校”,用词缺乏一律,
所注新版也有疏漏。
然而,《简明中国古籍辞典》的编辑和出版,为
《中华古文献大辞典》的编辑工作积累了经验。自
1983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不
久,便决定组织人力编写《中华古文献大辞典》。这
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计划分为文学、历史、哲学、
政法、文教、地理、民族、科技、医药、综合10个分卷
编辑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了《中华
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1991年出版了《中华古文
献大辞典·地理卷》, 1994年出版了《中华古文献
大辞典·文学卷》。吴枫先生撰写了《中华古文献
大辞典总序》一文,转载于1994年8月6日《深圳
日报》,题目为《繁衍文化的壮举》,表述了他主持
编辑这项巨大文化工程的豪情壮志与宏伟蓝图。
吴枫先生主编的文化工程还有1992年南海出
版公司出版的《中华儒学通典》、1994年出版的《中
华道学通典》、1998年出版的《中华佛学通典》以及
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吉林人民出版社
联合出版的《十三经大辞典》。此外,他还主编《中
华思想宝库》、《中华野史大博览》、《中国历史大辞
典·隋唐五代史卷》,著有《隋唐文献集释》等多种
大部头的文献学作品。正当先生踌躇满志、丰收在
望的时候,却猝死于2001 年3 月22 日。终年75
岁。10卷本的《中华古文献大辞典》还有一多半没
有面世,这是学界无法弥补的损失。
3 《吴枫学术文存》
吴枫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勤奋努力,颇多建树
的人。他的学术见解集中反映在中华书局2002年
11月出版的《吴枫学术文存》一书中。该书为国家
109
2005. 6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外文明比较研究系列丛书”之
一,收录了吴枫教授平生所写论文,内容涉及隋唐五
代史、古文献学和历史研究方法论等研究领域,基本
反映了作者的治学特色和学术成就。在全书45篇
论文中,有20余篇涉及历史文献学的系统论述。他
认为历史文献学工作是历史研究中的基础工程,直
接影响到历史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史学工
作者要从历史文献工作入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
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运用的能力,以期达到最
佳的研究效果。凡有成就的史学家都在这一方面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指出,历史文献学在新中国
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 7 ]改变了以往被人们认为是历
史学研究的副产品状态,逐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
科。吴枫先生总结了新中国40年来文献学所取得
的巨大成就,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同时,他也
提出学科建设的迫切任务,希望新一代学人继续努
力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更大的成绩。
吴枫先生作为老一代文献学的巨擘,在学科建
设方面开拓了道路,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
们在赞叹吴枫先生留下总计约3000余万字的巨大
学术文存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的学术态度和治学
精神,为文献学建设做出不懈的努力。
2006年3月22日,是吴枫先生辞世5周年纪
念日,谨以此文略表哀思。
【参考文献】
[ 1 ]王余光等. 中国文献学理论百年概述[ J ]. 图书
与情报, 1999, (3) : 13.
[ 2 ]吴枫. 古典文献学[M ]. 济南:齐鲁书社, 1982.
[ 3 ]郑鹤声,郑鹤春. 中国文献学概要[M ]. 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 2001: 15.
[ 4 ]李诗. 谈谈我国古籍[N ]. 文汇报, 1961 - 01 -
01.
[ 5 ]王树伟. 我国古籍知多少[ J ]. 百科知识, 1981,
(12).
[ 6 ]纪晓平. 四库文化工程与古籍数量问题[ J ]. 周
书馆杂志, 2001, (11).
[ 7 ]吴枫. 吴枫学术文存[M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收稿日期: 2005 - 03 - 04;责任编辑:党燕妮】
(上接第84页)占当年关键词总数的13. 43%。随
后的2001 年和2002 年,“检索”频次持续减少,
2002年频次最低,仅出现了362次,占当年关键词
总数的7. 94%。2003年有所增加,达538次,其中
“检索方法、技术”的频次明显上升,“检索功能”的
频次也有较大增加。改进检索方法和技术、增强检
索功能逐渐成为情报界关注的热点。
3. 3 “情报方法”频次分析
从1999年到2003年,“情报方法”的频次几乎
是逐年上升。1999年频次仅为50次, 2000年一跃
为151次, 2001年继续增加到183次, 2002年则下
降为156次, 2003年增幅最大,为34. 73% ,共出现
了239次。从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是“文献计量”的
频次大幅度增加,其原因在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
络技术逐渐深入整个情报学科,文献计量获得了新
的发展,出现了“信息计量学”和“网络计量学”等
新的内容。2003年“网络计量学”共出现了22次,
具有较猛的发展势头。
3. 4 “竞争情报”频次分析
在统计中,“竞争情报”归到了“情报学”下,由
于它是情报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有必要重点分
析一下。从总体上来看, 1999年到2003年“竞争情
报”的出现频次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3年,出
现了58次。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竞争情报”将
成为情报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 1 ]周晓英. 情报学概论[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1998.
[ 2 ]王欣,孟连生. 互联网上3种中文期刊全文数据
库比较研究[ J ]. 图书情报工作, 2002, (6).
[ 3 ]杨祖国,李秋实. 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篇名词统
计与分析[ J ]. 情报科学, 2000, 18, (9).
[ 4 ]安秀芬等. 期刊工作文献计量学学术论文的关
键词分析[ J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
(6).
【收稿日期: 2005 - 01 - 09;责任编辑:陈笑悦】
110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2005. 6

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分享?

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分享

个人介绍:我是第二次考研,考的是浙大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本科某211,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习期间,比较喜欢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又因本科学校古文字学氛围相对浓厚,虽然不太懂,浸染其中,也一知半解。

2019年1月1日,我结束在学校周围租房初试备考,回到乡下老家,等待成绩与复试。一开始,我读一些与复试似乎关系不大的书,比如许慎的《说文解字》、王念孙的《读书杂志》、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李零先生的《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董莲池先生的《说文部首新证》、季旭升先生的《说文新证》。中期,我读了一章《仪礼》,标点礼疏、画礼图;读张涌泉先生的《敦煌写本文献学》;听音韵学方面的公开课,请教学友音韵学知识,重新学习现代汉语及国际音标等相关知识;读曾运乾先生的《音韵学讲义》、唐作藩先生的《音韵学教程》、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和《汉语音韵学》;翻阅《广韵》,填《广韵补谱》。每天睡觉、烧柴帮忙做饭,去田间地头走走。

2月15日,考研成绩公布。思想政治理论65分;英语一59分;文史基础124分;汉语与文献129分;总分377分。

3月8日,浙江大学公布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知道自己需要调剂了。那一晚,我想了很多事情,在床上反反复复地睡不着,默默地流着眼泪,一遍遍地循环孟小冬的《击鼓骂曹》:“平生志气运未通,似蛟龙困在浅水中。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

二、调剂二十七天

(一)填报、申请、通知

3月9日,正式着手考研调剂。我是个怕麻烦的人,我想着考研分数一出或者调剂系统一开再去关注,而且我确实不懂怎么样调剂。但老师和朋友们劝我不要如此,要赶紧打电话联系。

我开始搜寻各种信息,浏览学校的招生网和文学院网站,查看往年的复试信息等,给各个学校的招生办公室、学院的招生办公室打电话。有些学校打了很多电话,一直打不通。有些学校说可能有调剂名额,等等看;有些学校说要等国家线出来再说;有些学校记下了我的信息或者让我把信息发到他们指定邮箱;有些学校创建了QQ群,让我们进去填写信息表。看着QQ群里的人渐渐多起来,甚至有很多的985学校的,我的心情慢慢焦急起来。总之,没有任何一个学校给准确的答复。

那时,老师每每电话鼓励我,询问情况。而弟弟恰恰相反,他每天跟我聊天,总是给我泼凉水,比如说人家只要“双985”,即考生的毕业院校和报考院校都必须是985、别人只是吊着你等待更优质的生源。每天上午和下午我打通了调剂电话,感觉还有一丝希望,但傍晚或是晚上弟弟又给浇灭了。回过头想想应该感谢弟弟,因为他确实给我了很多帮助,重要的是他让我保持冷静。

与此同时,还有两件事值得说说。一件是我加了一个调剂群,调剂群里的人总在讨论各种调剂的事情,他们很多人的调剂意向在我看来有点一般,我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自信。另外一件是我开始准备调剂简历,整理各种材料。简历主要包括基础信息、一志愿报考信息、科研经历、获奖经历、工作经历等。复试材料我汇编了一些自己的论文、个人申请表等,还制作了封面,以便胶装。我筛选了几个比较喜欢的学校,在文学院的网站上找到老师的邮箱,给他们发邮件。

3月15日①当天下午我给重庆某学校打电话,对方说可能会有名额,让我等等看。傍晚,重庆某学校打电话来,确认我此前留的信息。我觉得有一丝希望,很高兴。但3月18日星期一我再打电话的时候,对方说今年不接收调剂了。②西安某学校电话总也打不通,打通后,让我关注,他们可能会有调剂名额。我一直等到他们公布文学院复试方案,迟迟没有等到调剂公告。直到4月1日左右他们才在调剂系统公布调剂名额,7日通知我面试,我婉拒了,当时我已经参加其他学校面试了。③南京某学校官方回复的调剂为优秀生源调剂,要求“双985”,也没能去成。④联系华中师范大学,对方回应很好,我也一直关注着,注意他们的信息发布。

3月20日,调剂系统开。我填写了浙江师范大学、是华中师范大学,还留了一个空白的。当晚20:34,我的手机收到浙师大的调剂信息,很高兴。但每天仍然焦急地等待其他学校发布通知公告、担心复试时间冲突。3月24日下午16:47,我收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复试通知,与浙江师范大学冲突了。3月25日,我给浙师大打电话,说了抱歉,不能去参加面试。之后几天,我读了一遍张三夕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大的考研参考书),做了一些笔记。3月27日,我打印了复试材料(包括毕业论文、个人简历、复印证书),去人才市场去复印成绩单。傍晚,去公园走走。这期间我主要翻看了一些自己的以前做的笔记,其实每天提心吊胆的,也没有太多的心思看书。

(二)华中师范大学复试

3月28日,整理东西,也看不下多少书。当晚21:08,我坐火车去武汉参加复试,一晚没怎么休息。坐在我旁边是四个一起去武汉看樱花的小姐姐,还有一个武汉学校的大三小哥。我本来想看看书,背背英语。但小姐姐们一上来就吃辣条,问我去武汉看樱花什么攻略?还让我吃辣条、面包,我29日早晨要空腹体检,所以拒绝了食物。我们六个人就一直瞎聊,主要我听他们聊。我还借给她们充电宝、耳机、洗面奶,看着她们很兴奋地聊天、看着她们自拍、又卸妆、看着她们瞌睡……

(图为地铁上化妆的四个小姐姐)

3月29日,早晨5:10,我叫醒其余五个人,到达汉口站,下了火车,准备坐地铁。等了一个多小时,坐上了第一班地铁,小姐姐排队还帮我买了地铁票。她们在地铁上,重新化妆“复活”,我们在虎泉站分别。七点左右,我到达华中师范大学,在文学院与报道的老师交流,老师很热情,鼓励我好好表现。八点半左右,拿完材料,就去体检,人特别多,一直体检到十一点半。体检如果有什么经验的话,就是先去抽血、做CT之类的,再去量身高,这样会比较快。测完最后一项的时候,我十分饿,几乎要晕倒。紧接着我订了五芳斋的外卖,在文学院门口的凳子上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因为古典文献学的面试提前了。面试开始,我们先在古典文献学教研室抽签,很“幸运”,我是第一个,其他四个人先出去。面试一共六个老师,坐在我对面。老师让我先做自我介绍,我就开始说自己的性格、学习经历、读过哪些书(有点紧张、可能说话比较快),说自己曾经整理过一些文献,还说到了自己的带去的毕业论文和平时的论文。接下来,老师主要围绕着我的毕业论文和我平时的论文展开问题,比如四库全书、数据库、日记文献等等,聊了半个小时左右。最后一位老师可能是看时间太久了、且问得都差不多了,就说,“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只要回答有还是没有就行了。中国基本古籍库所收的图书有没有序跋?”我回答完,老师让我叫下一位进来。当天,我感觉自己表现还不错,就是有时候说话有点快。出学校的时候,听到学校里有一群老人在唱京剧,我去听了一会,跟着哼唱了几句,很放松,心情很好。回到宾馆,洗了个澡,就睡了。

(图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门口)

3月30日,上午口语考试,主要是自我介绍、抽问题回答、自由对话。自我介绍的时候,我有导向性地往我的爱好是京剧、喜欢读书方面上说,抽到的问题是课外活动是什么。自由对话的时候,老师主要问了京剧、读书方面的问题。下午是专业课笔试,之前我加了一位同样复试古典文献的小姐姐,我给她发了一些资料、聊了一些我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小姐姐可能看我比较真诚,就把去年复试的真题发给了我。我看了看,觉得挺基础。专业笔试,主要是连线、标点、问答之类的。有一题10分的问答,我有点短路,写得很少,也很一般,最后笔试只考了89.5分。答题的时候,我举了很多例子,比如战国竹简《诗经·伐檀》的异文、《说文解字》的各种版本等等。这些都是我在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的,自己课后又查了资料总结。复试完的那天晚上,我很累,心情很复杂、睡不着觉。八点多躺在床上,后来又起床,洗个澡,收拾了一下东西,看了一期更新的《中国新相亲》,到十二点多睡了。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复试

3月31日,这一天是华中师范大学其他专业的面试,我已经结束了。上午去湖北博物馆看展,人特别多。曾经我来武汉,与好友二人共同游玩,当时博物馆正在修缮闭馆,甚憾。湖北博物馆的藏品十分精美。出了博物馆,急匆匆地赶往火车站。在车站买了一些周黑鸭给我的朋友,给自己买了面包和水,时间比较紧张,就没有吃午饭。坐在火车上,回想起当年与好友游玩之情形,古人与故友皆不在,“此地空余黄鹤楼”,内心有些凄凉。

之所以匆匆赶往北京,是因为3月27日我收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通知,因为担心自己不能被华中录取,所以还是往北京赶。幸运的是,华中师范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不冲突。下午五点多,抵达北京。第一次到北京,换乘地铁,让人头晕。因为提前找到了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复试的男生,他是文艺学,小哥很好。我们拼了房,就住在北京站附近。我们晚上一起吃了饭,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转了一下,熟悉路程。回去之后,拆了一盒周黑鸭,两人吃了起来。看了一会书,十一点半睡觉。当天晚上,华中师范大学公布了复试成绩,我的成绩都还好。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文艺学小哥入镜)

4月1日上午,我们和其他小伙伴(因为有几个人住在同一宾馆)一起去社科院文学所领了体检材料,然后坐地铁去体检。两点十五开始笔试,三个小时,一百五十分钟,试题主要是报考的导师根据报考方向命制。我的那份第一大题是名词解释,比如古文尚书。我记得老师说的答题方法以及要注意的一些点,所以我先介绍一下古文尚书的由来,“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以及民间献之(因为之前熟读过《汉志》和《四库提要》的一些序,甚至能背下来,所以答题的时候,都直接写下来了),今古文之差异,古文尚书的流传以及辨伪,最后谈到清华简中《咸有一德》能证古文尚书之伪等等。第二大题我答得很一般,主要是古人名姓的关系,没怎么复习到,所以尽力“胡扯”。第三题分析训诂材料,这种题目我总觉得是言之成理即可,主要调动的是小学知识。第四题是标点,老师选的文章很有哲理,读的时候,很受启发,每每会心一笑。第五题算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题,我以前有过实践经验,写起来比较舒服。整体除了第二大题答得一般以外,我感觉良好。两次笔试,都和我想的不一样,虽然有些题答得不好,但华中的比较基础,社科院的有基础、也十分考查能力。回到宾馆,我和文艺学小哥看了一下电视,正在放京剧《昭君出塞》,我给文艺学小哥说了说京剧的一些知识。不过这出戏,我更觉得牟元笛功夫帅一些。晚上,华中师范大学在系统里给我发了拟录取通知,一旦接受了该通知,就全部结束了。我特别矛盾,很怕两边最后都没得到。但是来了北京之后,北京又有点吸引我。晚上七八点钟,坐地铁给朋友送去周黑鸭,和朋友在西单一起吃了点东西、聊聊天。十点左右回到宾馆,歇。凌晨三四点忽然醒了,发现文艺学小哥灯没关,关上灯,又睡了一会。

4月2日,上午专业面试,下午口语面试。专业面试分两组,很“幸运”,我和文艺学小哥分别是两组的第一个。我站在走廊面对着窗户,吹着冷风,十分紧张。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有,所以无所畏惧。而这一次,我生怕都失去了。我在走廊默记自我介绍,我报考的那位老师在我面前走来走去,他不认识我,我是在网上看过他的照片,所以认出来了。我也没好意思多看,也记不太清模样,只是觉得老师很帅,有点像《万万没想到》里头的刘循子墨(可能是错觉),而且感觉有点高冷。一会儿,有老师叫我进来面试。这次面试的阵仗比较大,正对我的是主持老师,一位女老师,很和蔼,两边坐两排老师,报考的那位老师坐在我右手边第一位。主持老师让我先做个自我介绍,这次自我介绍,我感觉就比第一次好,说话很清楚、语速也适中。紧接着是我报考的那位老师提问,问了一下与论文相关的问题,又问了跟我名字相关的问题,问我的姓是什么意思?又问汉朝为什么叫汉朝?我不知道,瞎说了几句,老师说我说得不对以及没有好好读《史记》,其他老师听了,也笑了笑,我心里就比较紧张(其实《汉书》的《高祖本纪》以及《史记》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我都细细读过的)。后面老师问我懂不懂音韵学,我说知道一些,而且比较推崇曾运乾先生。老师就问我曾运乾先生著名的音韵学论断是什么?我当时还沉浸在“汉朝”的紧张中,就说,“曾运乾先生有很多著名的论断”,老师说,“最著名的”,我回答,“喻三归匣、喻四归定”。到后来有老师问我为什么要来文学所……时间控制的比较好,大约聊了十五分钟,就结束了。

文艺学小哥也结束了,我们一起回宾馆,准备口语考试。但我们也看不下书,就睡了一会。昨晚与故友吃饭的时候聊天,她还谈及她当初面试北大,英语要准备研究生的读书计划啥的,我只准备了自我介绍和一些常用话题。在宾馆的时候,我看到文艺学小哥的英语自我介绍,感觉自己准备的似乎有点简单。下午两点口语,文艺学小哥又是第一个,我是第四个。面试所有的人一起在教室等待,文艺学小哥先去,我们聊得正欢,他就回来了,感觉很快。我错误地第三个就进去了,我开始介绍,等我说了三四句到我的名字时候,老师很诧异,问我难道不是XXX?我说不是,老师让我先介绍,然后翻看我的资料。这样我更紧张,说了一会,就结束了。老师看到我的资料就用英语问我,学写古诗多久了?古诗和现代诗有什么区别?还有我获得证书等等,感觉挺难的,但是我都努力地回答了。口语结束,我跟文艺小哥回宾馆歇着。下午,和在北京的大学同学以及文艺学小哥去逛了公园,一起吃了饭。晚上六点多的时候,华中师范大学收回了给我发送的拟录取通知。我们在公园的时候,就有人在群里说自己接到了文学所的电话。一般,当天傍晚,文学所会给需要再调剂以及被刷的同学打电话,没打电话的就基本上没有问题。我跟文艺学小哥当天一直都没接到电话。

4月3日,上午我和文艺学小哥一起去逛了故宫,看到了出自《诗经》的“螽斯门”以及“翊坤宫”、“正大光明匾”,因为我之前挺喜欢《甄嬛传》。中国国家博物馆闭馆了,所以才去的故宫。当时有一种“百年世事不胜悲”的感觉。中午,我们吃了肯德基。之所以又逗留一晚,因为体检报告要今天下午才可以取回。下午一点半取回了体检报告,交到所里,但老师不在,也没打听到什么消息。我送走了文艺学小哥,自己去了西单图书大厦,歇了很久。想买一本点校本《毛诗传笺》,因为是原价,没舍得买。吃了点东西,坐火车回家了。坐了很久的火车,很累。

4月4日,回到家,睡到十一点多,打开手机,收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拟录取通知。哥哥买了十一点半的电影《调音师》,我们又匆匆赶过去。电影很好看,尤其结尾,但我也是有点心思不在其上。确认了拟录取,我的心情恰是“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三、我之心境变化

2018年2月,第一次考验我得知自己考不上了,难过了一阵子。回到学校后,我就一门心思地转入毕业论文写作。每天早晨七八点钟到院办公室值班,到晚上十点左右回去。整理了三个月左右的论文文献,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慢慢地静下来,对于一些其他的事情没有任何想法。在那三四个月,是我的论文陪伴我走过来的,没有人能体会论文之于我的重要。

毕业前后,我和同学一起吃饭,送走他们,心里空荡荡的。在这前后也有一些人,可能看我没有什么价值或者其他原因,删除了我的微信,不和我往来了。我也曾难过,但也都好了。不过还是有很好的朋友,探望我、关心我、鼓励我。一直到十月份,起起伏伏的,心情也没啥大的变化。

到了十二月,我的心情很紧张,很有压力,晚上睡不着。每天十点半左右回去,就特别饿,总要吃点东西,但是吃了东西又睡不着。尤其快到了考研那几天,压力特别大,睡不着的时候,我看着微信列表里的人,无论是家人还是那些师友,我都不太想跟他们说,因为怕他们担心。我记得比较搞笑的是,认识了一个麦当劳的外卖小哥。最后实在很压抑,就跟他聊天、倾诉。那段时间好友说的“晴耕雨读”,很启发我。十二月底,我即将离开学校,那时我才感觉到“毕业”,要跟这座城市、跟我的学校告别。临别前,与好友、老师吃饭。和老师一起吃饭,老师说,“把你交好的同学一起喊着吧”,我回复说,“故人皆不在”。当晚,喝了点白酒,四年来第一次喝白酒,有些晕晕的。饭后,和老师一起在公园散步,老师说了很多,最后跟我握手告别。老师的手有些粗糙,握着的时候很用力。我往回走,微醺,空中刮着的雨丝又让我有点清醒,颇有“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感。那一晚睡得很香。

回到家之后,一开始很轻松地看书,后来等待成绩、复试线、调剂等,心情焦急起来,但表面仍然要保持镇定。四年来,在家从没待过这么久,周围的人也开始表现出担心、焦躁,很多人开始询问我,我的心情其实很烦、很烦、很烦,但还是保持镇定。每天我吃完饭就去田间散步,看着东风吹来、麦苗渐长,想起《离骚》、老杜的诗、冯延巳的词,更加忧伤。当然散步时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胡思乱想,比如自言自语地幻想面试,幻想以怎样的面貌站在老师面前,告诉他们我读了什么书?怎么样回答他们的问题(这可能就是模拟面试吧)?幻想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幻想着那之后我可以安心地读书。

调剂的那段日子,取舍,很难。其实,依照我自己的内心,本也没有太大想法,只是要兼顾很多东西。那几天,很累,很矛盾,恐怕都得不到。但我内心不知从哪儿来的一点盲目的自信,我觉得我还是能做到的。

四、不成熟的小建议

如果非要说什么关于调剂的经验或者建议,我想:

第一、自己全面、深入地了解调剂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每年的调剂、复试的政策都有所变化,所以首先应该去全面地了解调剂政策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国家的调剂系统和学校的调剂系统。有些学校的调剂是先通过自己的调剂系统报名,然后复试、录取,最后让录取的学生在国家调剂系统里填写。调剂系统什么时候开放?怎么样填写调剂系统等等?一般申请调剂的时候,会有备注,字数有限制。我也不知道对方学校会不会看,但我很精简地写的是最有代表性的。

第二、广泛撒网,认真准备。调剂只要过了A区的线,A区的学校都可以去申请。我反复地去估量自己,到底能到达一个什么层次,可以申请到一个什么样的学校?然后划定了一批学校,不停地去筛选。去他们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的官网和院的官网去查找信息,然后打电话问。广泛撒网不仅仅是指学校,有时候也可以试试其他专业,比如我报考的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和古文字学也都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但一般都是在文学大类里面的调剂。同时,还要准备一些材料,如简历、证书等(有些学校可能不需要),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看一些他们指定的参考书,了解他们院系的治学传统等(比如我去社科院面试时,有被问及是否读过一些社科院老前辈的书,我确实没怎么读过,我回答说“我没有怎么读过,因为我是调剂过来的。我想,等我进来之后,肯定会更多地了解文学所的传统,读一些书。”)。无论是华中还是社科院,复试老师对于毕业论文、科研能力都是非常重视,一则是有无完成、能否提交完整稿;第二就是论文规范与由论文衍发出的复试问题。在这方面,还是要好好准备一下。

第三,谈一些小的点。

①关注信息。调剂时,我认识的一位研友因为没有注意邮件,而错过了一个学校的面试去了一个并不太好的学校。那封邮件提到说,她能力很不错,欢迎她来面试。我因为没有关注某些学校官网的信息,而错过过了投报。所以大家还是要及时查看与回复信息。

②写邮件给老师,一定要真诚、有礼貌,且言语恰当。不要过多地打扰老师,频繁发送邮件。同时要制作一份像样的简历、复试材料等等。

③不要过度地听信别人的话,自己多去试试。有些学校网传有出身歧视,但是你也可以试试看。而且今年情况复杂,挑战与机遇并存!

④最好最坏打算。调剂的时候,要奋力去跳一跳,但也要给自己留下一个后路。

⑤见好就收。调剂有一个满意点的学校就可以了。同时如果你确定不能去参加学校的调剂复试时,最后提前打电话告诉别人,以便把名额留给别人。

⑥自信,多模拟。我可能比较喜欢幻想,所以每次散步我都会假想地模拟自己面试时怎么回答问题,说什么,自我介绍怎么办?

⑦累了、难过了、迷茫了,再坚持坚持。

后记

去年的一月到三月,每天我坐在窗前,看着庭院里积雪渐深再到春归柳长,看着嫩芽始吐直到花开烂漫,焦急、失望、幻想,各种复杂的心情,“终朝如醉还如病……”,一周左右的复试,我也算是“历尽风霜万苦辛”,而今一切都好了。

北京,从没在我的考研计划中,我也从没想去那里读研究生,我不喜欢灯红酒绿的都市、冰冷的建筑、那些来往往的人群、拥挤的地铁。杭州的那一片湖,似乎总充满着温情,吸引着我。但真正去了北京,也确实挺有趣。首先是遇到了我的导师,(此处略去若干夸赞、崇拜的字)。其次,确实有很多资源,去国图查看古籍,还可以申请去北大等高校看古籍,解决了我的很多疑惑,也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去其他高校听听课,认识一些新的朋友。挤北京的地铁,看看人来人往、灯红酒绿,迷茫有时又有着希望。

以上鄙言累句,仅供参考。祝各位幸运!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 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22级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上岸学姐。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我的考研经验。作为考研上岸的学姐,对专业课的考点以及出题方式都自己的独到见解。学姐也研习了多所高校的真题,对于学院的出题角度和学习技巧有了一定的经验。

二、 择校原因

湖南师范大学也是热门211,所以难度也不小,2022考研报考人数更是名列全国第二。湖南师大文学考研不考大综合,也就是每个方向的试题是不一样的,复习的范围比较小,所以考的题目比较精细,更需要有独树一帜的见解。湖南师范大学在文学类学科上一直都有所建树,值得一考。

三、 专业课备考

推荐资料:

l 潘树广《文献学纲要》

l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

l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l 中华书局《十三经译注》

学习流程:

1月—6月:跟着b站上杜泽逊老师《文献学概要》的课程,精读《文献学纲要》和《文献学概要》,自己按照模块(名词解释、书籍辑撰者、翻译、文学常识等)整理笔记,也可以顺着两本书后的参考文献再寻找新的书籍,这样能够为自己打下较为坚实的文献基础,也能够掌握考试重点。

7月—8月:选读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与中华书局的《十三经译注》,训练自己定句读和翻译的能力。

9月—12月:查看研究生院官网更新的教材,一般是一些语言类、训诂类的集子,每篇迅速过一遍;知网上查一些自己感兴趣方面的论文,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文学史考察以及文学评论中一定要展现自己独特的观点;最重要的还是定句读和翻译的能力。购买历年真题,训练自己的答题能力,主观题答题一定要写成小论文的形式,有层次,有逻辑。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四、 政治备考

推荐资料:

l 双姐考研政治视频

l 双姐考研政治配套的冲刺资料

l 肖秀荣1000题

l 肖八

学习流程:

1月—8月:细致地听双姐的政治课,背诵冲刺手册,配合做双姐的题和肖秀荣1000题。可以下载跟谁学APP,双姐讲课风格利落干净,也非常有趣,听课的时候完全不会走神。她的背诵资料也很薄,直击重点。当然前八个月政治不算特别着急,可以分配少一些时间,每天两个小时以内,打下基础。

9月—10月:二刷、三刷双姐的题和肖秀荣1000题,整理错题,巩固背诵不熟悉的知识点。此时可以每天多分一个小时给政治,一定要反复刷错题,搞懂知识盲点。

11月—12月:主要攻克肖八、肖四,认真听双姐的冲刺押题课,配合讲解视频反复做肖八、肖四的选择题,后期还有时政更新。政治答题看双姐的点睛课,双姐一般押题很准,而且她押的是答案,所以要打印政治答题卡,每天结合肖四的大题练习一题。我最后只背诵了双姐押的5道大题,但对了答案再结合最后的政治成绩,主观题应该有40分左右,还是非常省时高效的。

五、 英语备考

推荐资料:

l 张剑英语考研真题

l 何凯文考研英语每日一句(关注“何凯文考研英语”公众号,每日一句每天认真分析大概要30分钟)

l 何凯文考研英语阅读思路与解析(配合kk三步法讲解视频)

l 心一英语(心一作文比较有名,会一对一写大小作文模板,如果是咸鱼上拼单,要注意一起拼单的人考的是不同地区的学校。)

l 跟谁学考研英语(我报名了韩苏老师的全程班,他的单词课和作文课很好)

学习流程:

1月—7月:背单词,先看心一英语、宝爷万词班的阅读技巧课, kk三步法的阅读技巧课在3月左右出了也可以买来看,总之可以广博地看一些做题方法技巧课,不停调整自己的做题方法与策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直接刷考研英语真题的阅读题,可以从97年的阅读开始练,一天一篇,整理单词,有条件最好能做到逐字逐句翻译,网上有免费的唐迟老师的英语阅读从04年开始的详细讲解。

8月—10月:开始跟着技巧课熟悉写完型、新题型、翻译、小作文等题型。

11月—12月:背诵作文,按照作文主题,整理出自己专属的作文模板,可以去网上买心一的一对一作文,但不能依赖别人的模板,可以作为参考,形成自己的模板。拿15~19年的考研英语试卷进行每周模考,12月之后打印英语作文答题卡,每天大作文、小作文各写一篇。

注:英语基础在于阅读,最好控制在错4个以内,但新题型、翻译和作文很容易提升,掌握比较容易,完型比较难,找找语感,根据技巧来练习。

六、其他

【文学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一套四本)、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上下两册)、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两册)、朱维之《外国文学史》、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

文学理论:胡有清《文艺学论纲》、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理论研究导引》、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语言卷】

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一套四本)、高小方《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黄廖版《现代汉语》、邵版《现代汉语》、南京大学现代汉语教案、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研究导引》

语言学:叶蜚声《语言学纲要》、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普通语言学研究导引》

(南京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一套考研专用教材,也可以买来参考着一起看)

教辅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煜编笔记、齐鲁书社《古代文学考研直通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煜编笔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齐鲁书社《现当代文学考研直通车》

外国文学史:煜编笔记、郑版《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

文学理论:煜编笔记

古代汉语:煜编笔记、王力《古代汉语参考译文全集》、南大高小方老师古代汉语配套视频

现代汉语:黄廖版《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北大沈阳老师现代汉语配套视频

语言学:煜编笔记、叶版《语言学纲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讲解》

优秀从来没有既定的样子,每一个拼尽全力的人,都是闪闪发光的,今日蝺蝺独行,他日化蝶飞去,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加油,考研人!

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一定会在某一天让你看到努力的意义!冲!冲!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