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古典之殇研究论文

2023-03-09 09: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古典之殇研究论文

《古典之殇》内容解读 这是一篇对古典的流失充满了忧患意识的散文。作者引用大量的诗词,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古典场景,但现实场景和古典场景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古典场景的流失,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价值的流失,使人们难以真正的走进古典的灵魂,本文表达了作者因古典 场景的流失,古典美学信息的流失,古典美学元素的流失感到悲痛,并为现在的孩子不能走进《诗经》等古典文学的灵魂而哀悼。 文章的开头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说明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对于无尽的宇宙中的有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存在了,古人所曾经历目睹过的,今人已经看不到了,从而引出下文中已流失的一些古典场景的描写。 下文中用两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在“今天的生存视野中杳无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再没有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的盛况,第二个是没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于是作者觉得今天的孩子在领会古典诗词时,因为古典场景的流失,领悟是苍白的。再设想到不久之后的语文课堂上的“尴尬”的情形。作者采用一组排比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现实中的场景和古典中的场景对比,说明了现实场景和古典场景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却要孩子们体会那早已“荡然无存的”的场景,这样的体验是矫揉做作的,是苍白的,是荒唐的,是悲怆的,是不切合实际的,至此,流淌在作者心中的那份伤感就跃然纸上了。 古典场景的流失,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人们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作者对此产生了深切的悲痛之情。文中连续用“多少”这样的几个排比句式,罗列各种流失的古典场景,使悲痛感更具震撼力。“被硬硬撕掉”“生生撤消”突现出古典场景被毁灭的的情景,传达出悲痛之情。“追远的绝版”“沾有他们最后的体温”说明古典场景不复存在了。古典的文学辞章变成了悲歌,让人仿佛听到了动植物凄厉的哭泣。
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以《诗经》中的诗句为例,说明古典场景的流失,人们阅读《诗经》时,难以体验古典诗词的摄人的魅力,难以在古典诗词中引发人们的共鸣,难以真正的理解《诗经》的内涵,难以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古典场景的流失不仅是人们审美视野的缺失,更是人们精神盛宴的缺失!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作者一种深深的哀悼之情就传染给了读者。 价值探讨: 这篇散文通过古今自然场景的对比,说明古典场景的流失给人们带来的后果是令人深思的。人类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它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低估的。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现在的孩子在理解古典诗词时不能很好的了解古典诗词中优美的场景,也难以领会诗词的真正内涵,孩子们难以真正的走进古典的灵魂。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中有多少人去读、去理解、去思考古典诗词?而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通古贯今的文化长河,中学生是传承古典文化还是置之不理,这不得不让人引起重视。因此这篇散文在引起人们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让人们多吸收古典诗词中的精髓,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文化。

怀念夜——读《古典之殇》有感

怀念夜——读《古典之殇》随想

“谁偷走了夜的“黑””?王开岭在《古典之殇》中这样问。这一问,才使我想起,夜原是黑的,黑得天经地义,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眼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夜晚,习惯了夜的光亮。那晚,车行运河畔,当车灯射出去,只有前方一簇光亮的时候,这时,我发现是两旁的路灯坏了!我明显地感到不适应!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类当真有改天换地的能力,昼夜交替本是自然规律,却生生地把夜改造成了昼。平时不曾在意,但是当今日得知再不复见夜的真面目,遗憾在心里泛滥。

我想起童年时的夜,那时的夜还是纯粹的。夏的夜晚,喜欢以长条凳为床,以天空为被。过了午夜,燥热退去,清风徐来,睁开眼,与天空是那么亲近,无数双眼守望着。长大后,我再也没见过这样的夜空,于是渐渐觉得那是不是自己的幻觉了。读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我确信,那不是梦境,那曾经是真实存在的。若是现在,李白一定是写不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句子的。

月亮每天都在悄悄变化,当它成为一弯黛眉的时候,夜就被墨抹深了一层,树的剪影幢幢,高低参差,风吹过树梢,拂过竹林,让人浮想联翩。我胡乱揣测,若是没有夜,蒲松龄能写出《聊斋》吗?

夜的黑是有层次的,那是一幅水墨画,研墨时加的不是水,是月光。

如今的夜只有一种色调,月的有无,已无足轻重,月自去阴晴圆缺,谁还会在意?

夜原来是有它自己的歌声的。蟋蟀在墙角的砖缝里唱唱停停,声音清亮,而远处水田里传来蛙声一片,他们是爱大合唱的。偶然,声音戛然而止,那一定是有人经过,就像是挥了一个休止符,稍停,又齐声唱了起来,此起彼伏,唱得自信,唱得无拘无束。

城市的扩张,人的侵略,夜被步步驱赶,渐渐地,它成了我们的记忆,当我们不再想起,夜便是真正地死亡了吧。

《古典之殇》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我准备的《古典之殇》读后感,欢迎阅读。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与记忆中,自然少不了书的存在,书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在我印象中还真没有几本书会被我反反复复的阅读、品味、感叹,唯有一本《古典之殇》。几年前偶尔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我被书上那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幽蓝色的神秘所吸引,于是买下了这本书。初读,大概因为那时思想还未成熟,初步的体验只是这本书不同一般,阅读中,感觉似乎是在拉家常,可当时我却认为这本书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对我的写作不会有多大帮助,自然地它就被放在书柜的一个角落,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再次发现。再次发现它,是几个月后一个无聊的节假日,我又打开它阅读起来,渐渐地我了解了原来的大自然与现在的大自然,了解了真实与本质,也看清了一些社会现象。

看到这些文字,心里产生了一些共鸣,产生了那种不能言传的特殊感受。但这种感觉太缥缈,太朦胧。往后的日子里,我开始听起新闻,观察起生活,注意到周围人身边事,渐渐地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开始渐渐明白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是“纪念原配的世界”,意思是为了表达与原配世界的离别之意。在作者眼中,原配世界是一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我们今天正在告别这样一个世界,正在用自己过度膨胀的欲望,抛弃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传统与习俗。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原始大自然的美,让我理解了作者回忆往事时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我们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多了。作者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一些不道德的行风。他把最现实的生活,彻底展示在我们眼前,使我学会了道德、责任的坚守,学会了诚实、善良地对待他人,懂得了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于是,我一口气读完整本书,那种正义、善良的品质已深深感动了我。那种百分之一百的实话的文章,虽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却用真实诉说着永恒。

这本书唤醒了沉睡的自然美景,这本书洗涤着我心灵的污垢,它告诉我许多道理,这些道理将伴我一生,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与高尚的人谈话你也会变得高尚,读好书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他会改变你的一生。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题记

你会有这种感受吗,如此近距离的接近自然?或许有,但是定然不会太多。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了。敢问在今天的夜里你会听到什么,恐怕除了人在大声争吵,机器在大声运转,小贩在大声吆喝,乃至什么也听不见吧;又敢问你会看见什么,恐怕除了炫目的霓虹,刺眼的车灯,不灭的灯光,乃至什么也看不见吧;再问你会嗅到什么,恐怕除了刺鼻的汽油,油腻的酒肉,腥臭的垃圾,乃至什么也闻不到吧。为什么?只是这世界变了。

19世纪的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他的指向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所处的这个时期也同样适用。我们这个时代或许说飞速发展,或许说日新月异,但是生态保护这方面却远远没做到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或许这便是王开岭先生写这本书的原因,纪念也是提醒。

王先生在这本书中把注意力集中到自然细节,那些曾经来过却告别的风物:熠耀宵行的萤火虫,不舍昼夜的河水,似曾相识的燕子……用自己深沉而睿智的笔去描摹他们,去记住他们,去反思他们。先生是这样认识的: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都是免费的。我开始是不信的,但是先生把一幅曾经的失去的古代田园画卷慢慢展开,慢慢解释给我听时,我就瞬间明白了,原来好东西真的都是原配的免费的,比如萤火虫,比如活水,比如蟋蟀……

先生是这样说的,但是他只能带动我们这些读者去伤感,去理会,但谁会去真的帮忙找回那个失去的世界,就算有心也很难,更何况没有人会因为一只蟋蟀而放弃什么,因为蟋蟀只是蟋蟀,它换不回金钱,权利,发展。

但是有个人他真的努力去做了,他说,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虽然是最官方的语言,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并不官方,而是有力度的:“碧水蓝天”工程的实行,让生态文明不再是纸上谈兵。

我是个在乡下长大的孩子,喜欢乡下无忧无虑的白云蒲公英,奔流不息的河水小溪,翩翩的蝴蝶流萤。我会在长着柔柔的青草的土地上赤着脚丫走,我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里捉那些闪闪的萤火虫,我会在门口的那棵歪脖子树上看云朵慢慢慢慢地飘过蓝蓝的天空,我会在树下侧耳听蝉鸣,听鸟叫……

但是自从来这座繁华的城市求学后我看不到柔柔的真正的草地,我看不到闪闪的萤火虫,我也根本没有办法爬上那一棵棵挺拔的移栽的一模一样的树了,蝉也少了,鸟也少了。再后来,回到家乡,家乡却摇身一变,摆脱了“贫穷落后”,快速跻身于迅速发展的“小城镇”了,听到别人啧啧的赞叹,我有一丝无奈,一丝伤感。我是不是再也不能看到过去的那些原配的东西了。

现在,我们不要收费的黄山,不要收费的凤凰古城,这让我觉得那迎客松变成了老鸨一样的摇钱树,那沈从文变成了惹人厌的聒噪的推销员,我不要这样的生态文明,我要那个处处都有免费的生态文明。这就是我的梦,也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乃至世人的梦,最最美好的而且可以实现的梦。

“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合上书本,王开岭的质问仍在脑海里回响。抬头,是这城市有些污浊的夜空,与偶有的,透过厚厚遮蔽下零落的星光。是啊,从前那个清澈澄净的世界,到哪去了呢?

不知何时,我们的世界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盖起的高楼,四通八达的道路,高起的烟囱。一切都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着,前进着。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新建的高楼让住宅更为稳固安全,连通的道路让出行更为便捷顺心,高科技的发展让生活更为舒适惬意。

可是,为什么现在的.我们,都被困在了这钢筋水泥构成的匣子中?充斥生活里的是各式各样的新式电子产品,高科技玩具。自然,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提山间的流萤,草丛中蹦跳着的蚂蚱,天上飞舞的纸鸢,夜晚静谧中风儿突然吹起的悦耳的虫鸣。只道那些悠长的溪流,青苔漉染的小桥,遍地的野草野花,都已难觅踪迹。生活中那些自然之韵真的只能消失殆尽了吗?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前行得太快,以至于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渐行渐远,只能用来缅怀。当山间若隐若现的点点流萤无迹可寻,当夜晚的静谧被浮躁的声音打碎,当曾经的繁星点点化为现在的霓虹灯浓重的商业气息,当当年踏雪寻梅,煮酒对歌,变为现在的奢靡攀比,欲望涌动。我们将何处寻找当初的生活。

为什么不慢下来呢?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呢?为什么一定要固执于创造一个又一个相似的高楼林立的城市而不寻找当年的大漠孤烟圆月,小桥流水人家?缺失了的是对自然的景仰,丢弃了的是慢的生活节拍,沾染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多了的是市井纷纷的闲言碎语。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王开岭如是说。在工业化,城市化这条路上疾行的我们,是否也该看看,当初梦想被丢到了何处。当初的信仰又在何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止是暗自神伤,不止是一昧哀叹,我们要行动起来,去需找古典之美,去探寻自然之韵,尽所能来守护,华夏这五千年的传承。

诚然,现在社会之上,奢靡成风,攀比成习,华而不实的风气蔚然,不少人为金钱所惑,丢弃了千古传承下的风骨。工业化不断推进,丢失了自然的灵性。可是,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梦想,简单自然质朴,一袭布衣,一杯清茶,三两个知己,淡然自处,聆听自然之声。

我们张开手拥抱这个时代,尽管她有诸多不足,我们用一腔热忱去热爱这个时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逢其时,我们爱它,除了爱,别无选择,就连那些憎厌不满,也都来源于爱。既然如此,那就去改变这个时代,去努力实现心中之梦,去回到那样清明的岁月,聆听古典的弹唱。

在这最好的时代里,努力着,为那一个简单的梦。别让古典,成殇。

古典之殇

记得小时候接触到的古诗总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画面感,“美”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在脑海中也尚未成型,什么“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之类的,比起诗句,于幼童的我来说倒更像是顺口溜,只是咿呀学语之际的读物罢了,什么情感、背景大抵都是不懂的。

上小学才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诗歌,课本中的第一首诗是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当时并不大喜欢它,觉得太简单,就像是量词的堆叠。我背诗最疯狂也最巅峰的时候是小升初,没事儿就反复地抄写、诵读,也正是那时候,我发现我有些厌恶了,提笔成诗这一日复一日训练的应试技能突然令我感到十分空虚。我不知道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把自己变成一台储存着上千上万句诗的机器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仿佛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越长大就越不受控制地,我与这种古典的风物离得越来越远。的确,我学会深入地去了解一首诗,从诗人的生平到逐字逐句的注解,事无巨细,我都能如数家珍,但再没了激情。脱口而出的许多信息只是一种本能反应的产物。

不得不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许多富有美感的事物符号化、利益化了:诗歌变成了印在高考试卷上的一个个经过精密排版的字符,像是被强行安排了座位一般,透出纸面的拘谨不安;画作被赋予了“艺术品”这种华丽的桎梏,在博物馆中一尘不染的玻璃棺材里延续着它千百年的生命;灵动的音符被关进旋转的CD机中,似旧时代的纤夫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值得庆贺的是,经历了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把这些美丽的精灵成功地关进了笼子,成为我们自己的所有物,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

降生在这个时代很幸运,也很不幸,我们在疯狂得到的同时,也在疯狂地失去。一个个科技新秀高调地登上了历史舞台,成功地沐浴着全人类的瞩目,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种种文化象征无奈地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泥沙搅和在一起,沦为了虾兵蟹将的口粮。我们偶尔醒悟时提起,也只是不痛不痒地感叹一句“可惜”,然后便不了了之了。央视有一部纪录片叫做《留住手艺》,其中《戏装制作百年情》令我尤为难忘,一针一线不仅是在布料上游走,缝制出的是精美的图案,更是传统,是手艺人的深情。正如《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中,若没有一身合适的传统戏装,如何有伟岸英武的霸王,又如何有婀娜多姿的虞姬?总有人的眼中只有未来,而选择性忽视过去,这是多么荒谬的一件事啊。我们一路走来,难道是凭着一个美丽的梦想和一具一无所有的空壳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为自己感到可悲。

也许是我们这一代的起点太高了,想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既想触摸星空,享受一回在星月之光中徜徉的“罗曼蒂克”,又想要实实在在地踏足于土地,保有一分安全感。复兴古典的希望想来是十分渺茫的,但我们在一步并做两步的飞速前进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偶尔停下来,等等那吃力向前追赶的传统文化,它已经是一位白鬓如霜,步履蹒跚的老人了。

现在许多的产业都强调“浸入式体验”,例如近两年新兴的VR技术,戴上VR设备,我们就能完全置身于360度的虚拟世界,能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实古典也不妨与科技强强联手,来一回“返老还童”,也许真能迎回年轻一代的青睐。设想一下,当你打开语文书,扑面而来的不是让你感到窒息的各色荧光笔的涂涂划划,而是几位文人傲然立在你面前,向你抛出他们的真知灼见,你惊喜地发现,孟子并不是一个只会吟着“之乎者也”的刻板老头,他的故事张口就来,《逍遥游》也不过是他“信口胡诌”的一部玄幻小说;当你深受电视剧的洗脑时,包拯突然跃出屏幕,义愤填膺地指责你缺乏常识,说他的额头上并没有月牙疤,而且自己明明是个白净小生;当你走过苏地,入眼的并不是沿街向你谄媚的霓虹灯牌,那些房舍是真真切切的青砖绿瓦琉璃,看起来与冰冷的混凝土大不一样;夜晚华灯初上,你发现你从前听闻的一切盛誉如今都荡漾在你的眼波里,不知是何处的歌女捧起了琵琶,你方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古典,只不过是一个 生硬 的名词,是一个全无灵气的死物,如果说爱它,也不过就是凭着它的曾经聊以自慰罢了。

什么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领略到古典之美呢?应该是它真正跟我们的生活水乳交融的时候吧。当你流浪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你会想到百年前有那么一位落魄诗人跟你走过同样的路,去往同样未知的方向,那天雨很大,他没有打伞;当你凝望天边的白月光,你会突然忆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诗句,原来你从未忘记它,只是它在你的记忆宫殿里沉睡得太久太久了:当你心血来潮,想要接一捧雨水,将它养在家中,再亲近它的润泽,亦或是感受一把“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深远之意……有太多个瞬间,这些念头从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来,你或许没有抓住它们,它们和你的千万个脑细胞一样如同破损的齿轮一般被弃置,但你不可否认,它们的的确确存在过,哪怕只有那么短短的生命。

我们总是太过于忙碌,没空吃早餐,没空赖床,没空看“闲”书,没空享受生活,更没空发现美。罗丹说“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我们都不自觉地将眼睛闭上了,仿佛在饰演一个盲人。我们变得只注重眼下,甚至我们所有的打拼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物质生活更充裕的未来,就像寄居蟹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适合它日益膨胀长大的躯体的壳。我们的躯体早已安稳地睡在屋里,而我们的灵魂和思想又该去哪里栖居呢?

古典之殇,也可以叫做古典之伤,它彻底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伤痛,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逃脱它的操纵,我们终于成了被线牵引着的风筝,成了一只只皮影人。

世间再无屈原

(并非穿越,只是另一个时代的故事)

当屈原再次睁开眼睛,眼中不是汨罗江碧绿的水色,是一片白茫茫,不是雪白,到更像是惨白,头顶不是浩瀚无垠的苍穹,而是仅几米之高的天花板。只是一间区区几十平的小屋,自然比不上富丽堂皇的楚王宫,这个月的水费账单、银行卡账单悄然躺在门口,给人施加着无声的压力。

今天不是周末,照例还是要上班的。拖着疲惫的身躯,他机械地套上了洗得浆白的衬衫,如机床女工一般熟练地处理着自己的打扮,他早已像一尊假人模特似的与身上笔挺的西装融为了一体。令人觉得千年前那个长衫折扇,峨冠多髯的他只是后人杜撰出的一个小说人物。逃脱温暖舒适的被窝,一天的战役还只是刚刚吹响了集结号而已。他焦急地在地铁站台上排着队,此前已经过了四五趟列车了,哪怕有如海浪般汹涌的人潮“推波助澜”,他仍只能在车厢外徘徊。如果算上这次,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五次迟到了,他那个变态老板一定会扣光他的年终奖的,说不定还会在会议上专门把他拎出来当作典例,杀鸡儆猴。

匆匆赶到单位,桌面上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文件夹,旁边的印刷机吞吞吐吐着,雪白的纸片无情地嘲笑着他的寄人篱下。没有人理会他的到来,那些勉强能被称作同事的人跟他共处一室数月,连他姓甚名谁都不知。屈原突然很想喊出些什么,他觉得很压抑,每日惶惶不可终日。他也曾想过要辞职,自己出去闯一番天地,但这种忙碌却安逸的生活仿佛散发着别样的魅力,令他不忍放弃。自己俨然过了而立之年,却还是每月领着微薄的薪水,还没有娶妻生子,自己却已自顾无暇。

他望了一眼窗外,江水涛涛而过,轻叹一声,又埋首笔耕。

(后话)如果屈原生存在这个时代,他可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上班族,要承受早晚高峰的拥挤、老板无理取闹的责骂与惩罚,太多太多的事会成为常态,他可能会抱怨、会不满,但他不再会去选择反抗,因为根本无处说理,因为每个人承受的都比你更甚。为了生存下去,为了家庭的安稳,你必须忍气吞声,好好地活下去。

但是多么可悲啊,我们这个时代,再也出不了一位屈原了。

来自十二公里作文

“古典之殇”中的“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方面具体回答。

寄托了作者对古典场景流失,以及再也找不见那些珍贵的古典美学元素的悲痛之情;还有阅读《诗经》等古典文本时,难以真正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的哀悼之情。 望采纳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