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出纳论文答辩记录

2023-03-09 06: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出纳论文答辩记录

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及终审总结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整体本科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看,实践环节的意义更重要,它是实践理论、验证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关键,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的实践。为搞好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对本届毕业论文的总体情况作一些总结:

一、概况

本届会计专业的毕业人数是1071人,优秀2人,良好108人,及格率92.6%,优秀率占0.2%。从论文情况看,大部分文章都是借鉴其他文章的观点,缺乏自己的见解;很多文章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新意。当然,在本届论文答辩中觉得长沙电大校本部的学生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望城教学点的较差,岳阳的论文指导工作比较到位,从格式到内容基本都符合要求,另外还有衡阳、湘西、娄底等分校的论文答辩组织工作做得比较好。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总的感觉学生的专业理论研究水平还是有所提高,且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较好地加以结合,在答辩过程中大多数同学能抱着一种学习态度,认真听取答辩老师的建议。
二、本界毕业论文改革的尝试及具体做法

为了避免在论文写作中的抄袭现象,我们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进行了一些改进,具体要求如下:

1、 要求学生先写好开题报告,指导老师同意后才能开题。

2、 要求学生与指导教师至少四次以上的面对面交流。

3、 要求学生在老师进行辅导时,带上你的参考文献,老师要随时提问,考察学生的研究状况。

4、 把好提纲审查关。指导教师首先审查其论题是否符合专业要求,二审其提纲是否符合选题的要求,三审其提纲是否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5、 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记录。

6、 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重点是对过程进行监控。从学生的选题、写作计划、实际调查到论文的写作,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专业基础差,平时积累的知识少。

学生专业基础差,平时积累的知识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很贫乏,所以当问及到一些与论文相关但论文中没有的其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时,基本上都不知道,回答不出来。一部分学生对于什么是学术论文,其基本概念和要求是什么浑然不知。有的学生因为没有上指导课,对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具体要求都弄不清楚。所以,很多论文“返修率”高,在排版、装订、字体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2、部分学生写作目的不明确,抄袭现象仍然严重

有少数学生要催好几次才交初稿,且批改时很少与指导老师交换意见,老师主动找他也难以找到;有些同学干脆对老师不予理睬,直到答辩前夕才将论文交上来,结果老师提出修改意见也来不及修改;有些学生完全从网上下载一篇,指导老师打回去又重新下载一篇;有些学生给她提出修改意见不会改,又另外拿一篇。这样,大大加大了指导难度,加大了责任教师、指导老师和助学辅导员的工作量。答辩时,一问三不知,或答非所问。

3、个别指导老师责任心不是很强

有个别指导老师不是很负责任。有些学生选题明显不符合要求仍同意其写作,而且还出现较高的评价;有些学生论文中出现一些过时的会计知识也没有指出来,如会计处理仍采用老准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最新修订是1999年,文章中却还是1993年等。有些学生论文中非常明显、非常低级的错误都没有看出来如材料采购记入固定资产。

4、选题太大或者选题太陈旧

有的学生选题太大,写不出什么东西,显得非常空洞。有的学生选题太陈旧,照搬别人的观点,没有一点新意,如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委派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等,或者所用的数据等资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根本就不能说明现在的问题。

7、 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

这一次论文格式进行了改革,所有的专业统一格式,但仍有部分分校沿用老格式,部分学生没有开题报告和指导经过,文章缺乏参考文献等。

在答辩过程中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专科不是学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基础知识非常薄弱,问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帐务处理都答不上来,如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将现金存入银行的会计分录怎么做这些问题都答不出来,由此可见大多数分校的补修课学习都流于形式。

四、建议

通过几届论文写作,我们发现要想真正写出好的、能真实反映学生水平、真正为学生所写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论文,光靠毕业这一学期的时间还是太少了,我们建议:

1、 选题最好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来写,因为会计学专业具有特殊性,任何单位都存在财务方面的问题,不管其在不在岗位都可以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思考。从以往答辩的情况来看,结合自己工作选题的往往都答的比较好,而且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出现雷同的现象。

2、 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补修课的学习,目前对于补修课基本上由分校自己组织教学、组织考试、自己上报成绩,部分分校可能根本没有开设补修课,直接将成绩上报,因此建议对补修课加强管理。

3、 加强全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对学生的调查目的和意义、选题依据、调查内容、对象和方法、实施计划、预期结果和可行性等进行指导,并重点对学生的写作计划、调查过程、论文的写作等进行监控。

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填写范本

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填写范本如下图:

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会有一张答辩记录表,需要写上答辩过程中评审老师提到的问题,如何作答的,以及论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评审老师会根据情况,在答辩记录表上给论文打分(有两项打分:一项是论文指导老师打分,一项是答辩评审老师打分)。

答辩结束之后,需要拿着这张表与论文文本一起做最后的装订,上交给学校存档。如果论文答辩被评为不合格,则需要重新修改好才能装订。

答辩流程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一般包括自我介绍、答辩人陈述、提问与答辩、总结和致谢五部分。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

答辩人陈述: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

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总结: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致谢: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论文答辩记录怎么写

一、答辩时间、地点

二、答辩人

三、评委

四、答辩论文题目

五、答辩论文大致内容

六、专家提问

七、答辩人的回答

根据经验,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会有一张答辩记录表,需要你写上答辩过程中评审老师提到的问题、你是如何作答的,以及论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在答辩会上,考官要极力找出来在论文中所表现的水平是真是假。而学生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

望采纳!

答辩记录表怎么写

答辩记录表的写法: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

(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6)结论、价值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

(7)自我评价。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态度谦虚。经过参加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撰写,专业水平上有哪些提高、取得了哪些进步,研究的局限性、不足处、心得体会。

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答辩记录怎么写

答辩记录的填写方法如下:

1、学生的姓名、学院以及专业:这一点比较简单,按照你学校的名称以及专业来填写即可,但是一定要注意,这里的填写不要写简称,一定要写全称。

2、学生的学号以及指导教师和职称:如实去填写,老师的话可以去问一下,千万不要将指导老师的名字写错,也不要写某科目老师,要写名字以及自己是否有职称,如果没有的话就不填写。

3、学生的答辩时间以及论文自述的情况:学生答辩时间按照你第一次答辩的时间来填写,论文自述的情况尽量是要以第三方语气来描写。

4、教师提问以及学生回答情况:这一点尽量挑选重点来书写,一些小问题或者没办法加分的情况就不要填写了。

答辩记录上的评价项目

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2、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3、论文(或设计)规范化程度(论文(或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

4、综合运用知识的(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