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生物数学研究论文

2023-03-09 04: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生物数学研究论文

【摘 要】以生物数学研究为例,从寻找专业书籍,搜集相关文献综述和科研论文,到精读科研论文,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再到泛读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研究动态,系统的介绍了进入生物数学领域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科研领域;生物数学;研究方法   不管是正在校学习的研究生,还是要转换领域的科研人员,要想进行某领域的科学研究,都要去了解和熟悉该领域,找到经典书籍或文献,静下心来去阅读,总结,发现,讨论和创新。下面以生物数学研究为例,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了解并进入生物数学领域开展学术研究的。   1.查阅资料、阅读文献综述   了解一个科研领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拿生物数学来说,要想了解生物数学是干什么的,怎样入手最快捷,需要哪些准备,哪些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等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展开。   1.1咨询老师和已经深入研究的科研人员   生物数学是一个很大的研究领域,从研究使用的数学方法划分,生物数学可分为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论、生物系统论、生物控制论和生物方程等。其分支虽然较多,但我们只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展开就好。我的研究是从导师的指导开始,导师的研究方向为生物控制论和生物方程,他掌握了种群动力学,传染病动力学,神经网络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和资料,我在导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数学生态学模型与研究方法》[1]、《传染病动力学的数学建模与研究》[2]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模型、算法及应用》[3]三本书的方向介绍和基础知识部分,对这三个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我向已经深入研究的老师们去详细了解了这个方向的研究基础、研究程度以及他们在做该方向时的一些感触,最后选定了种群动力学来研究。   1.2寻找书籍和综述文献   了解一个研究领域的另外一个途径可以从阅读专业书籍着手。首次了解一个研究方向,主要寻找介绍型的专业书籍,理论应用尽量简单,介绍比较全面,最好还能有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沿研究。寻找专业书籍最直接的途径是让熟悉此领域的研究人员推荐,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网络上或者综述文献的参考文献中获取。阅读文献综述也是了解一个研究领域的有效途径。一篇优秀的综述文献会系统的介绍一个科研领域从形成至今整个发展动态,阅读过后你会对该领域有个总体的认识。就我的研究而言,《数学生态学模型与研究方法》一书对我对我影响很大,该书从方向介绍,到单种群和两种群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型和研究方法,再到复杂生态系统模型和研究方法,最后到近期热门的研究模型,从浅到深,系统的介绍了数学生态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读完之后,自身感觉对种群动力学的研究模型和方法有了较深的认识,再读专业文献时也能够较易读懂和透彻理解。   2.精读科研论文   经过第一阶段的努力,我们对某一想进入的科研领域也就有了整体的认识。这个时候就要精读科研论文了。精读阶段,可以按照以下三步来完成。(1)论文的选择。选择科研论文时可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选择外文文献。一开始就要去读外文文章,了解其组织结构、写作重点、写作技巧和专业术语,有能力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语言润色技巧,这样对以后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第二,先纵向选择文献再横向选择文献。当按照杂志的专业认可度或作者的知名度选择一篇要读的论文后,不急于去阅读,而是先浏览其摘要、引言和参考文献,看看这篇文章是在哪方面有突破,是改进了哪篇文章的内容或技巧,再把该文章找出来,这样顺藤摸瓜,找出按时间先后顺序的一系列文章,从最早一篇开始阅读,这样阶梯式的阅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对此类问题如何改进和研究,你都会了然于胸。然后再横向阅读,了解同一类问题的各种处理方法和各种结合、应用和延伸。(2)论文的阅读。当开始精读科研论文时,前面几篇还是要费些功夫的。首先读懂摘要,了解此文研究什么内容,应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那些结论,与以前的文章相比有什么特色和亮点。其次,认真读引言,了解这类文章研究到什么程度以及作者研究这篇文章的目的。再次,认真读文章主体部分,尽量弄懂每一个问题,搞清楚这篇文章研究所应用的基础知识、应用的方法技巧、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得到的主要结论,主体部分读完要自己能够从问题、方法、条件和结论四个方面完整的复述出论文内容。(3)论文的总结。一系列论文读完,必定会对这些文章有个递进的认识。从第一篇开始,按照问题-方法-条件-结论四个方面将这些文章总结对照,你会发现论文层次感非常明显,问题的一步步推进,从什么角度去推进,都会跃然纸上。这对我们今后如何寻找问题来写作以及应用怎样的方法可以完成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   以种群动力学的研究为例,我阅读的第一篇论文是导师的一篇经典文章[4]。首先阅读摘要,我了解了这篇文章是在研究一类具有时滞影响的单种群非自治的扩散种群模型,并且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扩散种群系统中各斑块种群同生存和灭亡。通过阅读引言,了解到都有哪些作者和哪些文章在研究种群动力系统的问题,这些文章大致研究了什么问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再读其摘要和引言,我就掌握了关于具有时滞影响或脉冲影响的单种群或多种群扩散系统的一些研究状况。阅读文章主体部分,我掌握了作者的分析技巧、不等式技巧和 Lyapunov 函数的构造技巧,反复捉摸定理的条件和结论,认识到了条件所具有的生物学意义。看文章的总结,进一步了解了文章的贡献和解决的生物学问题。以此文章为原点,横轴上发散我了解到了一般单种群系统,一般多种群系统,时滞系统,脉冲系统,同时具有脉冲和时滞影响的种群系统等的研究近况。纵轴上发散我了解到了同类系统的各种处理方法和处理技巧。在此精读论文阶段我弄清楚每个点并加以总结和整理对比,使我深入了解所选择的研究方向。   3.泛读科研论文   要想能够寻找到一个合理的没有被研究过的问题去深入研究,只精读十几篇科研论文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是泛读科研论文阶段。首先选取所要研究领域的几个关键词去外文数据库中或google学术中搜索近三年的科研论文。按关键词将其分类,每一类都下载10-20篇。针对每一类的文献,因为技巧和分析方法在很多文章上都是大同小异,重点看摘要,了解其研究的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其次看引言,了解其与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和改进的地方;再次看主体部分的定理和结论,认识到它所解决的问题;最后看总结和讨论,寻找在这个问题上还有没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如果碰到一篇文章所讨论的是本领域但你从未见过的问题,那就把它精读,因为它又是我们需要深入阅读和总结讨论的有价值的文章了。当我们把要泛读的这些文章读完之后,这个方向大部分学者所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哪些是硬骨头,我们就会有较清楚的认识。以种群动力学研究为例,泛读时我搜索了扩散、脉冲、捕食被捕食、竞争、持久性、周期解和稳定性等一个或多个关键词,我主要把文章分为了三类:扩散系统,脉冲系统和扩散脉冲共存系统。紧接着我对每一类进行阅读和总结,了解到了扩散系统基本上把单种群、两种群和多种群以及有无时滞都研究的差不多了,能够进一步研究下去的突破点就只有方法的改进和得到更好的结论了。对于脉冲系统,主要研究线性形式,而非线性形式的脉冲还涉及的不多。对于脉冲和扩散共存的系统,主要应用了度理论去研究,而且得到条件也非常的强,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方法和技巧上的工作空间。当读完所有文献,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就能较准确的寻找到要研究的问题,并能找到较合理的方法来处理了。   4.小结   本文就自己的科研感受,以生物数学研究为例,系统的介绍了每一步所要做的事情和做这些事情的方法。文章以生物数学研究为例,难免碰到文理科差异和理工科差异的问题,但总体思路是清晰明确的,希望本文能为大学研究生和转换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可实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陈兰荪,宋新宇,陆征一,数学生态学模型与研究方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马知恩,传染病动力学的数学建模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   [3] 罗晓曙,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模型、算法及应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Z.D.,Teng, Z.Y.,Lu, The effect of dispersal on single-species nonautonomous dispersal models with delays, J.Math.Biol.,(2001)42,439-454。   作者简介:   刘子建,男,1982年,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现为重庆交通大学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脉冲微分方程和生物数学。   蔡玲霞,女,1979年,新疆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数学。

可以在哪里发表数学学术论文

比较权威的就是发表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所收录的中国期刊上,很多大学都以此为标准评定科研实力。这些期刊中关于数学的有这些:
按照如下格式列出:
刊名
刊期
ISSN
影响
因子

1.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
Semimonthly
1001-6538
0.593
CHINA
SCI
2.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Bimonthly
1006-9283
0.247
CHINA
SCI
3.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Monthly
0253-4827
0.251
CHINA
SCI-E
4.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Quarterly
0252-9599
0.343
CHINA
SCI-E
5.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Bimonthly
1000-9000
0.140
CHINA
SCI-E
6.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
Bimonthly
1005-8850
0.437
CHINA
SCI-E

其实像北大学报等都是发表论文的好地方,你可以投一下稿。

祝你成功!

急需一篇高中生物论文 在线等

高中生物论文
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的开发利用
【摘 要】针对生物新课程教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进行问题的调查、分析,在本校及其他高中学校进行新一轮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开发研究,促进高中生物教与学方式变革、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教材;校本资源;整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生物新课程教材有许多优点,但对于乡镇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相对落后,信息量不充分,学生体验不足,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从2008年9月采用了生物新课程教材后备课组成员在校内外展开调查而表明,大多生物教师对新课程在体现新课程理念方面的变化给予了肯定,学生在课堂气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学习兴趣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备课组成员通过与部分教师、学生的座谈发现,我们学校作为农村学校,而且又是普通中学的一所高中学校,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生物新课程有许多优点,但对于乡镇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相对落后,信息量不充分,学生体验不足,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生物新课程教材的问题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实际;另外,有些例子又过于理想化。因此生物新课程教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发现配套资源不完善;对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准;缺乏新课程实施的指导等。
生物新课程教材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对新课程教材中用来引入的例子,我们的教师大部分的看法是:34.5%的认为“足够多了,切合学生的实际”,46.9%的认为“改编一下即可”,7.1%的认为“根本不合用,按教师的想法重新编拟例子”.因此在生物新课程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明显感觉到配套资源不完善;对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准;缺乏新课程实施的指导等.据我们调查的生物教师们反映,新教材的问题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农村,另外,有些例子又过于理想化。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显然新教材是给大城市学生使用的(有点过激,但是也有不少老师有这种说法)”.因此我们备课组成员认为:生物新课程教材进一步推广时应注意:加强与新课程教材相关资源的建设,即在本校及其他高中学校(箬横中学、大溪中学等)进行新一轮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的开发利用研究.
(三)加强高中生物浙科版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根据学校的适应需要而出发的,是势在必行。
具体适应需要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使用是要学生在生物新课程学习中能轻轻松松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生物校本教材资源是教师为顺利完成教材内容,为使学生顺利接受知识,所利用的一切资源。它包括生物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的补充;生物新课引入的问题、故事;章节练习题,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计划等。所采用手段包括:CAI课件、录像带、投影片、自制教具以及外出参观等,因此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使用是要学生能轻轻松松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生物校本教材资源在配合生物新课程教材下能与农村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相一致,能与农村中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开发符合农村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校本课程,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指向人的发展,指向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指向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只有在这一理念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才能使三者相辅相承,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农村中学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就业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惟有如此,生物校本课程在配合生物新课程教材下才能与农村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相一致,才能与农村中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加强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相关资源的建设, 制成与我们这样学校实际教学相适应的每一节课的CAI课件、幻灯片、课前小故事、课后的思考题、探究方案等
3、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对浙科版统编生物新课程教材和大纲起到补充、印证、丰富和发展作用。
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建设要遵循调查研究,尊重事实的原则,经过细致的研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反复对比,力求真实可靠,对统编教材和大纲起到补充、印证、丰富和发展作用每学期在校内开展一次新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课堂问卷调查和学生对新课程教材实施中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为生物校本教材资源利用和开发提供保障。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坐落在农村,学生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这一代的学生基本上独生子女,从小受各方面的宠爱,生性有点娇懒,家长管制得也少,而且生源相对重点中学来说文化基础很薄弱,因此在生物新课程教材实施时,在选择校本教材内容和编排校本教材内容要注重两点:其一,将现实资源的发掘与统编教材、大纲要求结合起来,作为统编教材的必要补充。其二,把对文献资料的运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运用恰当地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充分关注。
4、利用因地制宜,发掘资源开发为生物校本教材资源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整合利用奠定基础。
校外成熟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虽然相对稀缺,但素材性课程资源却十分丰富,如何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协调利用机制,这也是有机整合农村高中学校生物校本教材建设资源的一个重要困难;另外,在学校广泛自主地进行生物校本教材开发之后,如何尽快建立对学校校本教材建设的指导、管理和评估机制显得日益迫切,从而能很好的整合到新课程的教学中。
因此我们备课组成员认为:生物新课程教材进一步推广时应注意:加强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相关资源的建设,即在本校及其他高中学校进行新一轮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同时意识到需要教师的大量心血,它需要教师的大量积累,从生活中收集材料,从学生中收集材料,从各种报刊、杂志中收集材料,从电脑中收集材料。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制成与我们这样学校实际教学相适应的每一节课。
二、策略与实践
(一)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策略
1、准确理解生物新课程教材《标准》对模块式的课程和教材设置的要求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组成。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解科学的本质、过程和方法,了解并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属于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选修模块分别侧重生物技术、生物学与社会和生物科技进展,为学生选择学业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但生物科学的内容浩如烟海,发展迅猛,课标模块内容与课标要求是否存在落差,这还必须通过实践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模块内容的设置。
2、研究生物教科书内容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生物教科书
生物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的新特点: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突出科学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改革教材的呈现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作业系统,促进评价的改革。在次建议各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年级备课组要至少备齐5个版本的教材。对比研究不同版本教材对知识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呈现方式等,加深理解高中生物新课标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并依据课标优化组合不同教材的课程资源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年级中心组要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并及时地将研究结果通过全市教研活动提供给各校参考。要摒弃过去那种“轻大纲,重教材”、“教学就等于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以课标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念。
(二)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实践--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整合利用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
1)感知和体会知识内容的变化
1.知识体系的变化
按课标要求,不再是普通生物学体系. 每个模块的教材各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2.处理好基础性和先进性的关系
知识内容的深难度总体上维持在现行教材水平,避免出现深难重。基础不等于经典。基础性应当是现代意义上的基础性。如免疫。通道蛋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DNA指纹技术、基因治疗、恢复生态学等。选修课集中体现先进性,同时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性与先进性之间有时矛盾,要灵活变通。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让学生搜集最新进展的资料。
2)、探究能力目标和内容的变化
1.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分子与细胞》——观察和实证,《遗传与进化》——假说—演绎,《稳态与环境》——系统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2.改进探究活动的设计。安排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过程,领悟和运用方法.
3.鼓励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在资料分析、小资料、技能训练、练习、自我检测等栏目中,有许多关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方法,活跃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
生物新课程加强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探究性学习, 变单纯的叙述式为图文结合,增设重要栏目。①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②探究活动的写法重在引导,探究的课题、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不作过死的规定;对于难度较大的探究活动,教材提供了参考案例; ③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思维的活跃程度,促进探究性学习。
我们备课组通过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的整合利用尽可能地缩小《标准》的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落差,促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稳步地开展。具体实践的理论指导及实际操作如下:
1、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校本教材探究实验的开展)在新课程教材的实际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优化教学过程。
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要发挥不同学习方式的优势,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课型、学校条件、学生情况等对传统的和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1)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高中新课程标准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必将有力地推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但教材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存在着相当的困难。这些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的落差,需要教师去弥补,即利用当地的课程材料,当地的生态环境及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生物学问题;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备课组成员在生物学科中尝试实施开展了新课程校本教材探究实验--体验制备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比赛并在校园进行展览,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2)把握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对实际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生成”实质上是“放羊”,是放弃教学的责任和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死气沉沉的,这样的“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而且会慢慢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既要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中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僵化模式,又要对只求生成忽视预设的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成效与分析
我们发现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中新课程教学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习惯势力,部分老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是把知识结构、难点和重点反复掂量,围绕它考虑教学过程如何展开,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的实现.只有对课程目标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才能使教学活动的组织符合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2.各校的课程资源问题
现在各学校教学硬件还不很足,不少教师过去是仅仅依据一本教科书、一册教参,就年复一年地教下去。现在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必须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教师有责任发掘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但更重要的方面是学校要有相应的投资和建设。各校应尽可能地完善图书资料、实验室及相应的器材,还有网络资源等,至少为各备课组配齐5套不同版本的教材。
新的课程标准与原来执行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新课标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制订的。执行这个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管理部门、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教材编写者和课程的教师,都是全新的任务。教学活动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同一内容的教学,不同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策略、方法和风格,可以说,教学活动也是极富个性化的活动。但不管什么样的创造,不管什么样的个性,都应该是更出色地达到新课程的目标。
(二)对高中新课程教学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寻找有效的策略,扬长避短,尽量把该模块开设模式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一般地说,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应把把宣传和计划做在前,整体安排高中新课程两年教学;
(2)对《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应比实施提早,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和寻找对策;
(3)在新课程教材的实施中适当结合老教材知识;
(4)适时的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想应的校本练习资源;
(5)为适应新课程教材的改革趋势,经常在本校开展各种校本探究实验;
(6)在课余开设各种选修,在学生选择特长科目发展方向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斌华著 《校本课程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程功、陈仙梅 主编《教育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4年
3、王少非 主编《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李建刚 《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年12月版
5、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靳玉东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数学的重要作用就凸显了出来,高等数学能够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模型的构建。针对高等数学的特点,分析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

高等数学;经济社会;应用;

引言:

数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性学科,在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经济科学实践中去,作为学管理学、经济学的我们更应该对数学有更深的认识。

一、高等数学在学术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在众多的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物理学科中,高等数学与其关系极为紧密,高等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微积分,众所周知,微积分是其创始人,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先生在解决经典力学问题的过程中所创立的,力学作为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几乎贯穿于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而微积分就是解决物理知识的关键工具,构建了地球和天体主要运动现象的完整力学体系。

在生物学中,高等数学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世纪时,就有生物学家试图通过数学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而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就有生物学家利用高等数学的一些知识来解决著名的地中海鳖鱼问题,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生物数学已经成为了生物学中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心脏的跳动还是血液的循环、脉搏的周期,都可以用高等数学的知识通过方程组的形式进行表示,并且通过求解的方法来掌握一定的规律,描述生物界的一些现象。

二、高等数学在经济社会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数学的不断发展,数学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经济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利用数学问题对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存取款问题以及利率问题。高等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不止如此,除此之外,高等数学还可以为经营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以高等数学作为工具来得到最佳的决策。在经济学当中,许多的量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都需要用导数来进行计算。而通过这些量可以计算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数据,来对企业的正常运转进行调控,从而达到最优的生产效果。每个经营者都希望用最少的钱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资金的浪费,利用高等数学知识,能够使资金得到最合理的应用,使成本降低,创造更加大的利润,这种问题,其实就是高等数学中最大值最小值的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能够更好地配置相关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实现最大利润。

三、高等数学在军事中的应用

纵观两次世界大战,无论哪一次都少不了高等数学的身影。射击火力表一直都是数学家需要计算的重要任务。除此之外,各种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以及投产,都离不开高等数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空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还是弹道学,等等,其中都包含着高等数学的知识,这充分说明了高等数学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高等数学还在原子弹、声呐等新型装备的研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能直接影响战争的格局和走向。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技术也一定会作用于各种新的高科技,而一切高科技领域都少不了高等数学的"加持"。

四、高等数学中概率和数理统计的应用

高等数学中涵盖的知识点较多,概率作为其中的一个知识点,在多种领域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举例子来说,几年前,我国全面开放了二孩政策,在这项政策开放的背后,是相关专家针对我国人口发展的问题,根据众多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后做出的决定。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高等数学为核心的生活方式迅速地辐射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移动支付以及购物到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办公的自动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具有高等数学知识以及素养。

五、高等数学在学生思维构建方面的应用

高等数学通过建立模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给学生树立建模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高等数学可以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以此来对现实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有规律的描述。而高等数学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需要人类的思维活动,也就是说,高等数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理论以及思维方法应用的意识,使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六、结语

当代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要想在21世纪的社会有一个立足之地就需要全面地发展自己,而我们学习的高等数学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认清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地学习高等数学,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苏丽论高等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6,(06)

[2]卢明宇浅析微积分在金融领域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7,(05)

[3]马源谈谈数学学习在经济金融学中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7,(15)

拓展:

专业论文格式模板

一、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封面。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毕业时间等内容。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二)中、外文摘要(包括关键词)。外文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后面编排。

(三)正文。

(四)注释。

(五)附录。

(六)参考文献。

(七)致谢。

二、毕业论文的打印与装订

除要检验学生书写规范的专业外,毕业论文(设计)须用计算机打印,一律采用A4纸。

(一)页面设置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2.5cm

下(B):2.5cm

左(L):2cm

右(R):2cm

装订线(T):0.5cm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二)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论文采用宋体,字迹清楚整齐,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体字。

(三)段落设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四)页眉、页脚设置

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采用五号宋体字。

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采用五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如:1,2,3……页。

三、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封面

1、封面。

纸质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不编排页码。

2、封一(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四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300字。

关键词:接中文摘要打印,“关键词”三字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关键词一般在3—8个之间。

3、封二(外文摘要)

外文摘要:“外文摘要”英文单词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

关键词:接外文摘要打印,“关键词”英文单词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二)正文

正文一般使用小四号宋体字,重点文句加粗。

1、标题层次。

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第一级标题居中放置;第二、三、四等级标题序数顶格放置,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末尾不加标点。

标题序数采用1.、2.……1.1、1.2……1.1.1、1.1.2……1.1.1.1……的层次。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一、二、……(一)、(二)……1、2……(1)、(2)……①②……的层次,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2、量和单位。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

4、外文字母。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5、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数字。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7、公式。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 ”。

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加、减、乘、除等符号处。

8、表格和插图。

(1)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2)插图。每幅图应有自己的图序和图题。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

文中图表需在表的上方、图的下方排印表号、表名、表注或图号、图名、图注。

(三)注释

注释采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页脚)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不可行中加注。注释编号选用带圈阿拉伯数字,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

以下为引用各类文献注释格式:

专著:注释编号.作者.专著.书名[m].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注释编号.作者.期刊.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论文集:注释编号.作者.论文名称: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注释编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写作年度.

专利文献:注释编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光盘:注释编号.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年(光盘序号)

互联网:注释编号.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

(四)附录

“附录”两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

附录项目名称使用四号黑体字,加粗,居左顶格放置。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小四号宋体字标注附录序号和题名,编排样式可参照正文。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放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

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左,空两格放置。具体结构格式与标注方法同注释中交代引文出处的注文格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