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演奏的技巧研究论文【1】
摘要:在乐器演奏中,竹笛是我国最古老民族乐嚣,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意义。
长笛是一种音色优美动听而异常迷人的乐器,音域宽广,有较强的穿透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竹笛和长笛虽都属吹奏乐器,但他们的演奏技巧却各不相同。
关键词:竹笛;长笛:演奏技巧
一、竹笛的特点
竹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股哨”,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为现在的竹笛。
竹笛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意义。
竹笛多年来以其“穿云裂石”之音和悠远的神韵,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但竹笛在很长的时期中一直处于伴奏乐器的地位,直到解放后,竹笛大师冯子存首次将独奏曲《放风筝》《喜相逢》通过舞台展现给全国观众,轰动全国。
从此后,竹笛改变了伴奏乐器的地位,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音乐舞台。
二、长笛的特点
长笛是一种音色异常优美动听的乐器。
长笛音域宽广,穿透力强,表现力丰富,适合以独奏的形式表现音乐的丰富内涵。
同时长笛在交响乐和管乐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笛与竹笛一样历史悠久,其发展既继承了传统乐器音色悠扬的特点,又具有其独特的时代性。
几百年以来长笛从木、金、到银;由孔到键,由单管到多节,由原来只能吹几个单音到现在交响乐团最妩媚的娇娇者。
长笛音色独特,其音色在低音区浑厚、朦胧,中音区清澈、抒情、柔和,高音区光辉、明亮、穿透力强,是当之无愧的木管乐之冠。
三、竹笛和长笛虽都属吹奏乐器,但他们的演奏技巧却各不相同。
竹笛的演奏技巧
传统的竹笛一般只有六个音孔,低音大笛也只有七孔,除了竹笛设计中原有的半音以外,乐曲演奏中的半音、转调主要是依靠演奏演员的演奏技巧和演奏经验,通过半孔按法及叉口指法来完成、这对于演奏人员的演奏水平和音准控制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员怎样实现半音及转调,需要依靠演奏人员的经验。
具体使用手指的什么部位来实现半音及转调,不仅要根据音乐旋律的要求,还必须结合演奏人员自身的条件来决定。
竹笛第一、四孔的半音,一般用无名指按半孔或用指肚按上半孔;第二、五孔的半音,多用中指第二关节按里半孔,比如小工调(简音作5)中音“4”的半音演奏有两种方法:1.用食指按住第六孔的外半孔或上半孔。
2,打开第三、六孔,其它四孔全闭;小工调的高音“4”除了用食指按半孔外,还有两种交叉指法:1.开四、六孔,闭一、二、三、五孔,2.开一只也,闭其它四孔。
后一种指法音准偏高,需用第一孔的无名指在音孔边缘盖一点,加上风口控制,才能使音高准确。
竹笛在演奏时,手指按孔的面积大小,与手指的启孔距离远近,均以音准为准,通过手指与气流角度的互切面给,以及演奏者的主观听觉来共同完成,努力做到半音的演奏音准稳定、准确,无滑音痕迹。
五、长笛的演奏技巧
长笛是所有的管乐中对气息要求最为严格的乐器,长笛的演奏基本上都是依靠气息的转变来控制,气息对于长笛正如运弓对于小提琴般重要,气息的长短、强弱、收放自如与否直接关系到演奏的效果。
气息对于长笛的演奏重要是因为在演奏中演奏者的相当一部分的气息会直接吹出长笛的管外,这部分气息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能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需要依靠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更为倚重的是实践中的经验。
长笛演奏中正确的呼吸方式一般是胸腹式的呼吸方法。
这种呼吸法符合人类生理构造的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保证演奏者呼吸的饱满、自如,这种呼吸方法为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展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长笛的演奏不仅需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还应该掌握正确的口型。
长笛演奏中的口型要求:上唇自然下包,上唇贴紧下牙,轻轻向两边拉开,呈现微笑姿势,上下唇中间呈枣核形。
长笛演奏被称为术管乐之冠,对演奏技巧要求最为严格,不仅需要正确的呼吸方式和吹奏口型,还需要掌握准确的演奏指法,手指击健要灵活、流畅、手不能抬得过高,采用双吐演奏法。
总之,在乐曲中的演奏过程中不仅要靠手部的动作,更应该让大脑参与到手部的动作中,不能仅仅的按照教材上手部变化要求来演奏,而应该通过聆听、锻炼总结适合自己的演奏指法和演奏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特色,在保证演奏中指法准确、音调优美的同时把握并充分的展现乐曲的悠远意境和悠扬的风格,使乐曲不仅入耳声美,还能营造引人入胜的如画意境。
长笛演奏技巧与音色探索【2】
摘要:演奏技巧是长笛演奏的基本条件,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品的音色和音乐表现。
要使音乐作品表现得更具感染力,必须提高完善演奏技巧。
只有熟练地掌握长笛的演奏技巧,才能使作品更加具有歌唱性,音色柔美,音质更为统一,使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长笛 演奏技巧 音色 音乐表现
一、长笛介绍
长笛是世界上管弦乐乐团、管乐队通用的重要乐器。
长笛分为:C调长笛、G调长笛、低音长笛、短笛,C调长笛是使用最为广泛的。
长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中、高音区明朗,低音区婉约、透明,它擅长乐曲的华彩部分,技巧华丽、变化多样,既能演奏明亮而欢快的旋律,又能演奏忧郁的旋律,是木管乐器中演奏最灵活的一种。
它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是不可缺少的独奏乐器。
二、长笛的演奏技巧
(一)演奏口型
口型是长笛发音的先决条件,口型控制好了,才能吹出来声音,才能奏出纯美的音色,控制好口型才能尽量减少漏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气息能量的效应。
下唇贴紧上牙,上唇放松,嘴角呈微笑状,轻轻向两边拉,上下唇间形成一个小孔,发音时一边吹一边调整角度。
掌握好的口型就是能将气息集中地进入到乐器中,发出清澈、流畅的音色。
(二)手型与指法
手型和指法是演奏技巧的基础。
手腕与手臂要保持直立,不能弯曲,手心要朝下,手指也要自然弯曲。
吹奏音符节奏均匀,避免手腕的变形,使手腕与手臂保持直线,手指要保持弯曲,形成一个近似椭圆形的空间。
在手指按下和弹起时一定要保持速度一致,保证每一个音均匀地吹出。
(三)呼吸
气息是吹奏能量的来源,在长笛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做到吸气短促、迅速无杂音;呼气平稳、均匀而悠长。
胸腹式呼吸法是整个肌肉组织都积极参与的呼吸运动,胸廓自由扩张,胸腔容积扩大,促成肺部内外循环交换,使横膈膜和肋骨发挥运动功能,而且会使人体整个呼吸肌肉有机的协调起来,胸腹式呼吸法是吹管乐器最佳的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使音色饱满、乐句完整、颤音幅度变大、音量对比度增大,从而对乐曲演奏的完整性和表现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连、吐音奏法
在演奏连音时,要注意指法连接流畅、手指过渡自然、气息运用起伏连贯、力度适中。
音色要随着连线和音乐的起伏而起伏,力度也需要随旋律及情感表达做出调整。
吐奏,就是长音中的短音,在吹奏时,舌尖翘起,舌尖轻轻地撞击上下门牙牙龈的位置,口腔发出TTT的声音。
吐奏分为:单吐T、双吐TK、三吐(TKT、TTK、KTK),它需练习舌头的耐力,保证舌头的灵活性,吐奏时才能连贯、清晰、柔和。
三、长笛的音色与音色控制
音色,是演奏者与听众交流的桥梁,对于演奏者来说,掌握好的音色是极为重要的,要想吹出优美的音色,使音乐作品具有感染力必须具备正确的口型、呼吸、娴熟的技巧等因素。
在长笛演奏的音色控制中,气息的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演奏情绪欢快的音乐作品时,气息要流畅饱满,音色优美、纯净;在演奏情绪伤感、愤怒的作品时,气息控制要强弱结合,使音色表现更加紧张、激烈和忧郁,听起来更为深入人心。
演奏者自身的思想情绪也左右着音色的变化,内心的喜怒哀乐也会体现在音乐作品中。
在演奏圣桑的《天鹅》时,气息均匀而流畅,整首乐曲就会优美、婉约,使听众似乎化作美丽的天鹅置身于天鹅湖中;在演奏《幽默曲》时,短促的呼吸,清晰的吐奏,顺次的换气,则能使听众感受到幽默的意境。
由此看来演奏技巧在音色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演奏者具备了演奏技巧,领悟了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使音色更为优美动听。
四、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
演奏技巧是长笛演奏的基本条件,提高演奏技巧,丰富音乐表现手法,使音乐变化更加丰富,才能使音色更为优美动听。
在演奏长笛乐曲时,要把技巧和优美的音色结合起来,才能使音乐表现更加丰富,音色变化更加富有歌唱性,使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柔美和震撼。
除演奏技巧外,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长笛演奏更需要演奏者具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基础,要了解作品所描写的内容,产生的历史背景,表达的思想感情,乐曲的艺术风格等,这可以与娴熟的演奏技巧相互促进,表达音乐中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及深刻内涵,当演奏者情感、涵养、演奏技巧都融于音乐作品时,才能使音色更为结实、圆润、透明、刚柔,表现出作品的内涵,达到精神、心灵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如今,长笛越来越受到听众的喜爱,它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着无数听众,只有不断提高演奏技巧,丰富音乐表现手法,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艺术涵养融于作品的风格、内容、情感中,才能使音色变化更加丰富,音响更加和谐统一,音乐的色彩也才能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 杨易和.音乐表演艺术原理和应用.安徽文艺出版社.
[2] 戴中晖.如何控制管乐作品的音色与力度.乐器.
[3] 张志远.长笛演奏的呼吸与训练.乐器.
[4] 郑义军,邵伟民.长笛演奏实用教材. 中国青年出版社.
[5] 郑义军.长笛演奏技巧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先给你一些做参考
莫扎特:G大调长笛协奏曲第1号
莫扎特的G大调长笛协奏曲和他的大多数作品一样,是为特定的使用目的而写的,这次干脆就是为了挣钱,为了筹措从萨尔茨堡到巴黎的一次昂贵的长途职业旅行所急需的款项。1777年10月底,莫扎特和母亲已远游至曼海姆,那里有著名的乐队和歌剧院。曼海姆的宫廷对这位二十一岁的天才并不太感兴趣。最后,一位业余长笛家德.让--一个在曼海姆的荷兰人--前来约请莫扎特创作一些简易的长笛协奏曲和长笛四重奏
长笛作为独奏乐器,莫扎特并不喜欢,所以尽管手头拮据,还是迟迟不写。荷兰人于1778年2月底离去时,订货还远没完工,莫扎特的收费只好减半。但是,尽管他不喜欢这一乐器,但一动笔就不可能无动于衷。荷兰人收到的一首G大调协奏曲远远超出了他原先期望的业余水平,并且成为此后二百年来长笛演奏家和听众的艺术享受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G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在长笛独奏前,我们听到乐队呈示几个主要主题,第一个是最重要的。显然,这就是莫扎特在选用"庄严"来说明速度时心目中的主题。整首协奏曲虽然轻盈优美,开始主题却有某种程度的洛可可的庄严宏伟。独奏长笛接下去演奏时,不满足于单纯按照惯例换个调来呼应那些乐队主题,而且按照典型的莫扎特的路子,穿过关系调e小调领域,用一个似怨似慕、似泣似诉的短句来丰富这一乐章。这一短句迄今犹为长笛专有的主题瑰宝。
呈示部一个跳跃的小小的终止音型结束,这个音型毫无显眼夺目之处,直到莫扎特的想象力扑了过去,把它改变成一长段展开部(01段03分40秒),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几个基本主题的再现由独奏与乐队共同演奏,直到华彩段,这时莫扎特听任独奏者自由炫技。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柔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如歌的慢板乐章为全曲之冠,有浪漫派的惆怅之感,带有加弱音器的弦乐的夜曲色彩。一个肃穆的空八度动机式音型引入主旋律,先由单簧管唱出,然后是长笛在呢喃的小提琴上独奏。
对比的第二主题(02段03分35秒)是一个具有思慕之情的上行旋律,令人联想起格鲁克的巴黎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极乐世界一场中著名的长笛独奏。这一乐章充分发展了交响奏鸣曲式,结束前有一段自由的华彩。
第三乐章: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G大调,3/4拍子,回旋曲
这个精美的洛可可风味的末乐章采用法国回旋曲式,基本主题第一次都出现在独奏乐器上,这一主题回复三次,每次都略事装饰。各插段都是以晶光璀璨的炫技开始,然后在音乐内容上越来越丰富,中间一个插段按法国习惯主要采用小调,最后一个插段结束在自由华彩上。接着,转入回旋曲基本主题的最后一次回复,最后几个小节似乎在温柔地抚爱。
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第2号K.314
这首可爱的乐曲似乎特别适合长笛,中间乐章颇有诗意,第三乐章充满火花。然而,最近学者发现这首协奏曲原先是为双簧管写的。莫扎特创作此曲时二十一岁,是为意大利双簧管演奏家裘塞皮.费连迪写的,此人从1777年4月起为萨尔茨堡大主教服务。我们不知道莫扎特写完总谱的确切时间,但显然是在这一年秋天前往巴黎以前。
莫扎特把这首双簧管协奏曲带在身边。去巴黎途中最重要的一站是曼海姆,著名的曼海姆乐队是当年技艺最为精湛、影响深远的乐队。队员中有不少著名大师,其中有些还是有影响的作曲家。曼海姆乐队的首席双簧管弗里德里希.拉姆几度演出了莫扎特的协奏曲,屡获热烈喝彩。
莫扎特在曼海姆乐队队员中还有一位朋友--长笛家温德林。通过温德林,他从一个荷兰的业余长笛演奏家德.让那里得到了一笔报酬优厚的订货。他交出两部协奏曲和三首长笛四重奏,到手九十六个盾。两部协奏曲中,第一部K.313是新创作,第二部从他为费连迪写的双簧管协奏曲改编而成,原来是C大调,长笛吹奏时移至D大调。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开朗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第一个乐章在当时听起来一定特别别致,轮廓分明的小音型、烂漫的节奏、洋溢着古典主义风格的意大利席歌剧轻松活泼的气息。切分的正主题在开始几小节由乐队奏出,立即继以歌唱性较强的对比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独奏长笛的进入十分辉煌,是一个急剧上升的音阶和一个长久持续的高音,乐队在其下面再次宣布乐章的正主题。长笛继续吹奏辉煌的经过句,转入旋律优美的第二主题(04段01分33秒)。
在莫扎特的后期作品中变得如此重要的,中间的"展开段",这里不过是连接乐章前后两半的一个灵巧的过渡。基本主题素材的再现十分正规,用一个华彩段和华丽的乐队全奏完美地收尾。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行板,G大调,3/4拍子
慢乐章充分发挥了长笛的歌唱能力,特别是在乐队的副旋律上持续吹奏长音。莫扎特小心地使用他所熟悉的倚音,给这支歌增添了几分富有诗意的哀愁。
第三乐章: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曲式
末乐章是一首步态轻盈的回旋曲。它所根据的主题,莫扎特歌剧的爱好者一定会认出,是《后宫诱逃》中最明媚的灵感的源泉。那就是歌剧中勃隆德的热情洋溢的歌《何等幸福,何等快乐》。她在这首歌中盼望她所热恋的佩德里洛来救她出宫。这个选句由长笛的仙乐般的音色吹出后,立即由乐队接下去。
独奏长笛吹奏的第一个插段,好象是最初的选句的再现,但很快就用琶音和音阶向其他方面岔开去。乐队间断地加入,但在长笛尚未到达高潮性的华彩段之前,乐队早以成为它的快乐而听话的奴仆,乖乖地退居幕后,这主要是为了同迷人的独奏声部的感情相呼应而插入。
莫扎特共作有两首长笛协奏曲。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K313,作于1778,为欧洲著名的长笛演奏家约翰·巴普蒂斯特·温德林而作,此曲以旋律优美而著称。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K314,实际上由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改编而成。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为当时萨尔兹堡的宫廷演奏家朱色佩·费伦蒂斯而作,作于1777.4.1,改编曲大约作于1778.1,这首协奏曲仅比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高一个音,为长笛演奏,添加了音型化的变奏。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作于1778.4,为法国驻伦敦大使同时也是长笛高手的基尼和他善于弹竖琴的女儿而作。北爱尔兰长笛大师Galway的演绎轻盈流畅,乐句之间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快乐。罗伯勒斯的竖琴相当欢快圆润。马里纳棒下的圣马丁室内乐团的演绎则在端庄,明晰,清新的形式美中展现出了美好的情感。
浅谈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不确定性
论文关键词:音乐形象 不确定性 欣赏
论文摘要: 在进行对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欣赏时,音乐本身创作、作曲家主体和欣赏者接受特点决定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不用的音乐形象的理解。欣赏者要将音乐作品内蕴的作曲家思想置于前提,从而使音乐形象发挥它真正的艺术魅力。 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是音乐作品的灵魂所在。那么什么是音乐形象?《艺术学概论》中提到:“音乐形象是由声音塑造的情感形象,但音乐所反映的对象不仅仅是声音世界,也不仅仅是抒发感情者的主观世界,而是由声音所概括比拟的各种器官对象的广大现实,是由情感引起联想的有关客观现实。【1】因此,音乐形象并不是可以看见和接触的,它不像绘画那样可以看到直观的主题形象,也不像言语那样清楚得描述事件,而是通过音乐符号产生情感的涌动唤起欣赏者某种情绪和某种情感体验。所以音乐擅长于表达情感,而音乐形象便具有了情感性和表情性的基本特征。由于音乐形象既无法创造出描绘现实世界的图画,也无法如同文学一样概括地反映出生活的本质,所以欣赏者在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时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对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理解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音乐本身创作、作曲家主体和欣赏者接受特点决定的。 1、构成音乐作品本身的元素的.模糊性造成不确定性。 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织体和曲式等,虽然这些元素能激起听众的欢喜、悲哀、激动、感叹等等的情感,但是这些情绪具体在音乐作品中处于一种什么状态,表现了怎样一个音乐形象,这种情感的艺术很难像影视或绘画一样用画面或者图像去展示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以其模糊性给音乐艺术蒙上了独有的魅力,其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也给欣赏者以很大的想象力空间。 2、作曲家感性的创造造成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 从作曲家的角度出发,创作一个音乐作品与其个人创作需要、情感能量的积蓄与释放、外界刺激有关,首先这个创作的开始就具有不确定性。然后在其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并不是进行逻辑分析、公式推导来创作音乐的,而是依靠音乐元素的组合来实现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只可意会的心理过程,加之外界社会、自然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刺激,创作出来的音乐形象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音乐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再创造造成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 从音乐欣赏者的角度来看,在音乐作品的审美欣赏过程中,音乐作品内蕴的思想与欣赏者本身的形象思维相结合,从而形成对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最终理解。这个欣赏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移情”。 在对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会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反应,而影响这种音乐情感反应的因素是与听赏者的个别差异分不开。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音乐也是如此,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价值观不同,都会影响到欣赏者的心理,从而产生对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不同理解。 在把握一个音乐作品音乐形象的时候,往往在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一定对音乐形象的理解的不同。例如对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晨景》的欣赏,抛开音乐的题目只靠听觉去欣赏此音乐,会产生很多对音乐形象的想象。那双簧管和长笛优美音色的互相交替时推动音乐不断地进行,随即伴随着宏大的管弦乐合奏达到高潮,旋律上下起伏,给人很好的审美享受。有人理解这是大海的波涛起伏的音乐形象,有的理解这是种子萌发时的形象,还有的理解为一个天真的孩子在好奇地寻找的形象。而结合作曲家的意愿便是早晨霞光初露,太阳升起时的音乐形象。 再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时,很多音乐家和音乐批评家对这首作品持有不同的态度,并且争论起来是没有结果的。有的音乐家说这是一个被生活苦难折磨的、不屈不挠、坚毅严峻的音乐形象。而柏辽兹却曾这样评价:“这简直像奥赛罗的愤怒,这不是恐慌不安,这是受了折磨之后,暴怒之后的奥赛罗的形象 。”然而我们所了解到的贝多芬本人对他作品形象的理解是“命运在敲门”,这是对命运难以揣测,前途捉摸不定的描述。 因此欣赏一部音乐作品,首先做好的工作是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一度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想要展现的音乐形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欣赏者对作品音乐形象的再度创作。这并不是对欣赏者想象力发挥的压制,而是先要遵从作曲家的一度创作,然后谈及个人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这是音乐欣赏对于我们的要求。 总而言之,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给音乐作品的欣赏以很大的想象力空间和个人情感的发挥,也给作曲家以想象的自由空间和灵感,但是从欣赏者角度看,要以作曲家最初的表现目的为前提去理解把握音乐形象。这要求欣赏者不仅仅要掌握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作曲家创作风格等音乐知识,还应灵活运用听觉和视觉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和风格特点。要在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中,将丰富的形象思维想象力运用于作品本身的意蕴之中,做到音乐形象生动丰富且又不失音乐原有的生命力。 注释: 【1】顾永芝:《艺术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陈泓茹,《音乐形象本质辨析》[J],《学术论坛》,2008年第12期。 [2]王小梅,《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形象与形象思维》、《作家》,2011年第14期。 [3]刘红梅、肖军,《简论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北方音乐》,2011年第3期。 [4]罗小平、黄虹著,《音乐心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毕业论文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件事,事关能否毕业,而毕业论文的格式又决定了一篇论文的水准,所以我们在做毕业论文时,一定要按正确的毕业论文的格式排版。
第一、构成项目
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封面、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其中“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第二、各项目含义
(1)封面
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
(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目录
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
(4)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释
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
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7)参考文献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0mm,地脚(下)25mm,订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0mm。
第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1.5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第三、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1)文头
封面顶部居中,小二号行楷,顶行,居中。固定内容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论文标题
小一号黑体。文头居中,按小一号字体上空一行。(如果加论文副标题,则要求:小二号黑体,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论文标题以下的行距为:固定值,40磅。
(3)作者、学院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
项目名称用小三号黑体,后填写的内容处加下划线标明,8个汉字的长度,所填写的内容统一用三号楷体,各占一行,居中对齐。下空两行。
(4)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紧接封面后另起页,版式和字号按正文要求。其中,“内容提要”和 “:”
黑体,内容用宋体。上空一行,段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与 “内容提要”间隔两行,段首空两格。“关键词”和 “:” 用黑体,内容用宋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七个,词间空一格。
(5)目录
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小4号仿宋。
(6)正文文字:另起页。
(7)论文标题:用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列,上空一行;下标明年级、专业、作者,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四号楷体,居中排列;下空两行接正文。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二)”,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为避免与注释相互混淆,不可用“①”。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9)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统一为“①”,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定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某年第几期〈例如 : ①龚祥瑞:《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载《法学杂志》1987年第1期。);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著作名称、出版者、某年第几版、页数 ( 例如:② [ 英 ] 威廉·韦德著:《行政法》,楚剑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第5页。)。
(10)附录
项目名称为小四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空两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示范文本”。
(11)参考文献
项目名称用小四号黑体,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小四号宋体排印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参考的著作可不写第几页) 。
(12)页码
首页不编页码,从第二页起,居中编排。